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关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与联系范例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23664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关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与联系范例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关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与联系1

摘要网络文学是网络技术催生的一种崭新的文学形态。本文试图从技术层面及与传统文学相对照的视角,来审视网络文学,初步探讨、揭示网络文学的内外部特征。本文认为:网络文学是网络媒体胎生一种的文学形态,由于它是基于网络技术而产生,因而拥有与传统文学相区别的一些特征;在外部特征上,它拥有促进文学实现向民间真正回归的推动力,包含了自由化、平民化及多媒体化等复合特质;在内部特征上,它具有超文本性、开放性、非线性、立体化、交互性、多向性及数码化等多种新特征;此外,本文还认为,网络文学还具有“非艺术性”的倾向。

关键词网络文学外部特征内部特征非艺术性

网络时代催生了网络文学这一崭新的文学形态。在中国,自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产生以来,网络文学正方兴未艾。网络这块“肥沃”的土壤,培养了大批的“网络作家”,产生了大量玉石皆有的网络文学作品,其蓬勃发展之势,定将影响中国文学的发展。而近年来,有关于网络文学特征的探讨和研究也逐渐兴起。那么,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具有哪些外在和内在特征呢?本文即欲对此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网络文学到底具有哪些特征?目前已发表的文章不乏睿智卓识,从各个层面谈了一些对网络文学特征的见解。比如:有人认为它自由灵动、生动幽默、短小精悍和谈天说地边缘化;情节要跟“网络”有关;要有男女角色,要产生爱情,最后的结局又通常是虚幻;也有人称它是平民文学、涂鸦文学、个人文学、速度文学、年轻文学和共享文学【1】;还有人从文字操作方式上认为,网络文学强调短句、互动、戏仿、拼贴;以及“网络文学的作者需是网人”、“网络文学的作者说网语”、“网上文学得有一个吸引人的标题”等【2】,不一而足。笔者认为,上述观点都或多或少、层次不一地触及了网络文学的某些特征,但都有抓一失全、顾此失彼之嫌,缺乏系统、全面的论述。本文即试图在此基础上,试图从技术层面及与传统文学相对照的视角,来审视网络文学,以求较为系统和全面地揭示网络文学的特征。

本文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从技术层面,对网络文学进行考察,得出其一些外部特征;第二部分从与传统文学相对照的视角,探讨网络文学某些内部特征;第三部分是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试图进一层地分析网络文学的“非艺术性”倾向。

一、外部特征:平民化、自由化与多媒体化的复合

要想得出网络文学的外部特征,就得先来分析网络文学基于的物质基础或称技术基础,即网络这一新兴媒体。

(一)网络文学:网络胎生的艺术

网络新媒体即“比特”。比特可无限复制,超越时空障碍,不存在任何边界和疆域。它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内核,并创造出全新的理念和社会【3】。新媒体是认识网络文学外部特征的关键。人类传播媒体的形态历经了三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人类由手势语到口头语言的变革。第二次是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变革。这次变革意义十分重大,对人类的信息传播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它加快了文化的传播和社会发展的节奏,使得社会文化能够超越时空层层积淀下来,为后人提供前人的文化经验。第三次是书面语言向数字语言的变革。这次变革意义更为深远,它将对传统媒体形态进行颠覆性的解构,对每个人、社会和文化带来深刻影响,人类对于时间、距离和现实的观念正在发生急剧的改变。数字语言不仅加速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而且还可以实现人和电脑以及电脑之间的沟通。数字语言媒体与传统媒体有着本质区别。以往任何一种媒体的进步,都不过是人某一器官的拓展,而数字媒体则是人的神经的延伸。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覆盖面扩大,人的神经已经延伸到整个地球甚至外在星系。我们可以说,地球就是一个放大了的人的大脑,世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必将大大加快。

新媒体自然带来新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范式。以比特为基础的电脑网络,带来了全新的哲学观念、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审美趣味等。它具体体现为:1.非线性网络思维。网络思维是由众多点相互连接起来的,非平面、立体化的,无中心、无边缘的网状方式和结构。2.多媒体认知方式。多媒体手段消解了不同感觉通道之间的界线,意味着人们可同时使用几种感觉,而且可根据读者需要自由选择感知方式。3.对时空维的超越。网络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像一个“地球村”;同时也意味着世界将变得越来越大,人们可达到网络所延伸到的任何地区。4.超文本辐射。超文本可更有效地表达和处理信息。其最终目标是建立一种差不多可以用无限多的方式组合、排列和显现信息的系统。5.中心消解的边缘化。在网络中每部电脑既是中心又是边缘,都处于平等关系。中心的消解激活了所有局部的潜能。6.信息无终极的流动。电子信息常处于动态格局之中,不会有终极形态。作品不可更改的说法已成为历史。7.互动性对话。网络信息的流动是双向的。人们不仅具有自由的选择性,还能对信息进行个性化加工和改造。这有利于强化人的主体意识,使文化艺术获得多元化的发展。8.将抽象化为现实的虚拟手段。虚拟手段是连接现实和未来的中介和桥梁,可成为人们的理想、预测、设想等超前意识的模拟实验室【5】。这些新文化观念,将对社会发展和人的生存方式产生潜在的深远影响,并正在成为网络文学的内在结构,制约着它的艺术形态和发展方向。

任何一种媒介都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学形态,并决定其艺术特征。口头文学、书面文学和网络文学有着截然不同的艺术特质。网络新媒介催生了新的网络文学,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学的形态和特质。它以新的创作界面和平台,培育出一批新的作家,并产生出新的文学样式、创作技法、解读方法、传播方式、美学原则和批评标准。短短几年时间,一大批陌生的网络文学作家崭露头角,网络文学的作品也爆炸般地涌现,其数量和速度远远超出了传统文学的发展态势。

(二)外部特征:平民化、自由化与多媒体化的复合

网络文学是借助于互联网络实现其功能的,如超文本、超链接、多媒体、交互性等特性。因此,没有网络就不可能产生网络文学,这也正是它与传统文学在形式上的重要区别。现在网上也有许多传统文学作品的电子版,虽然都是名家名作,但本文认为,这些作品不能称之为网络文学。或者更确切地说,网络文学是指网络原创文学。作为文学的不同传播形态,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有着自身独特的基于技术因素的外部特性。

其一,创作主体的平民化

传统文学的作者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和较高的写作水平,深谙文字表达的技巧,其中有不少是职业作家,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写作经验。而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大都是文学爱好者,他们大多未接受过语言方面的专业训练,是一群地道的大众网民,其写作水平保持着真实的原生状态。与其说他们是“作家”,不如说是“网络”。他们的工作性质基本上与作家、写作无关,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写作和交流。

网络犹如大路边的一块黑板,谁都可以在上面涂鸦,人人可以集作者、编者与读者于一身。在网上,每个网民都可以自由写作和赏析,范围相当广泛,名家和初学者基本上平等。“全体有书写能力的人”取代了专业特点很强的“作家”,过去那种环绕在作家头顶上的光环不见了。与一般网络相比,专业作家在互联网上的声音并不显得更加突出。网络文学一改传统文学的曲高和寡,取而代之的是广大网民的参与和支持。它使文学这个以前深居后宫的公主,走出了神圣的殿堂,使更多的文学爱好者有更多的机会能亲握她手,而且不再感到受宠若惊。因为任何人都有权力通过敲击键盘来向人们诠释生活的意义和对情感的理解等。由此可见,网络文学真正成了大众文学、平民文学。“网络把文学还给了民间”,至少在机会均等上创造了文学面前人人平等的局面。

其二,自由化与个性化

网络上每天产生无数新作,自由化与个性化的特征,是这些作品与传统纸质文学的根本区别。由于网络的虚拟化,人们在网络中写作,完全是处在一个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的开创性创作状态中。们自由地创作,自由地传播,没有人要求他写什么、怎样写,也没有严格的选稿标准,在电脑上敲击键盘,然后贴到各大BBS、文学论坛,作品就发表了。在这一过程中,编辑消失了,出版商消灭了,这就避免了文学的话语仅仅由少数精英掌握,也杜绝了由少数人的文学观去统一百花齐放的文学世界这种不良现象。作者没有必要去迎合刊物和编辑的趣味,也没有必要去投合大众的趣味,他们只需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创作发表,作品只需在网上一贴,就会招来评论和知音。如果他担心自己发表在虚拟世界的作品会在现实世界遇到麻烦,只要简单地隐掉自己的真实身份即可。因此,网络作家的创作与发表,与其说是为了别的什么目的,不如说是为了“过把瘾”,是为了表达而表达。夺得网易第一次网络文学大奖的邢育森说:“说实在的,在没有上网之前,我生命中很多东西都被压抑在社会角色和日常生活之中。是网络,是网络上的交流,让我感受了自己本身一些很纯粹的东西,解脱释放了出来成为了我生命的主体。”【6】

网络文学的写作,在极大程度上是一种非功利性的写作,它的流传是真正个性化的流传。很多创作者完全在纯净的思想理念与创作冲动中完成作品,不带任何功利性,物质上的利诱几乎是零。而传统文学基本上是有偿文学,首先是传媒支付给作者报酬可观的稿费,这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会带给创作者或多或少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通常我们在传统文学中看见的大多都是被处理,被修饰,被商业化的文字。而在网络文学中却不乏真实感受的个性化描述。从这一点上看,网络文学创作更接近文学创作的本质。当然我们不排除一些网络作家是为走上传统媒体而练笔,他们确实迫切企求得到大众的认可,但有相当一些作家并不是为大众认可而创作的。例如最近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两卷本网上小说选,其编选者雷默就发现这些网上作品的真正作者,其中许多是找不到其本人的。对于他们来说,创作几乎是没有什么目的的,他们大多不是出于成名成家的冲动,不是出于对世界的责任感,而是出于单纯的爱好,甚至仅仅为了宣泄生活给自己所造成的压力。

当然,这种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化与个性化创作,给了网民们一个自由呼吸的空间。在这里,他们不必担心被编辑枪毙,作品靠读者的频繁点击次数或访问量而实现认可。如果好评如潮,网友们会在网上奔走相告,作品就将在网络中被不断转贴,从而得以广泛流传。如果无人光顾,不久也就会自动被淘汰掉了。正如作家王朔写道:“这之后一切将变,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我表达的机会,使每一个才子都不会被埋没,今后的伟大作家就将出在这其中。”【7】

网络文学不仅使创作者获得空前的传播自由,也使受众享有充分阅读和评论的自由,其反馈的及时、真切也是传统文学无法比拟的。绝大部分网站都建立了各种门类的论坛,这些论坛一般都设有发贴、查贴、跟贴、回贴等功能。在这里作者和读者可以自由、及时地进行交流,虽然他们的评价有时只是三言两语,但毫无顾忌,可以完全自由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因此某种程度上,这些评论更能反映此文章的真实水平。众多大胆的指责,更能让作者看到作品本身问题所在。虽然这种评论是非专业性的,不敢企求其评论的深度,但意见却是最真率无伪的。正是这些大量的回应文字,使得网络作家在这种互动式的对话评论中激发灵感,作品越到后来便越见精彩。《第一次亲密接触》在写作过程中,就有许多读者纷纷回应,为其中的女主角“轻舞飞扬”向作者求情,希望不是个死亡的结局。不仅如此,读者还在网上表达读后心情,引发了读者和读者的对话,它构成了网上文学评论的一道令印刷类作品的作者羡慕不已的风景。

其三,符号载体的多样化与接受方式的多媒体化

文学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来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心灵世界。但是,网络文学的语言与传统文学有着明显区别。电脑网络创造了全新的文化,决定着网络文学如下新的语言特征:1.简洁化。这是网络文学语言发展的趋势。简洁是网络时代的特征和电子文本的灵魂。从书本文化转型到数字文化,将根本改变每一社会层次上使用语言的方式。复杂而有特色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方式,将逐步被电报式的“平实说法”所取代。2.符号化。某些符号开始入侵汉字系统,成为新的网络语言形态。如脸谱造型,它们简洁、形象、含蓄、幽默,为电子文本增加了情趣。如“:-)普通笑脸”、“:-

一个小男孩雨中为仙人掌撑伞,边上还有五个打伞的小青蛙,情趣盎然。配图文字:“帮帮忙:多雨的午后,想起屋外的仙人掌,/也许我该帮帮忙,它需要的是阳光。/干旱的日子,想起屋外的桂花树,/也许我该帮帮忙,它需要的是雨水。/天晴天雨,我都得帮帮忙。/谁叫我让它们离开大地,住进小盆里。/谁叫我贪心地想拥有自然的美丽。/

几米的这个作品,如果仅用传统的纯文字文本的模式,是不可能得到全面解释的。

传统文学是以纸质为载体,受众从接受方式上来说,印刷类作品阅读方式灵活,不受时空和环境限制。而网络文学的载体是以电子技术、数字技术等为特征的国际互联网络,读者必须坐在电脑前阅读。通过网络来阅读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并不比通过印刷载体更容易。读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才能够实际上网阅读,特别是一些超文本小说,一旦进入,就像是闯入了迷宫,所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然而互联网媒体整合了印刷、广播、电视等媒介的优势,实现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传播符号和手段的有机结合。因此,一些以多媒体方式制作的网络文学作品,在文本中嵌入声音、图片和音像资料,刺激和震撼着阅读者的感官,使阅读者的感受与印刷类作品的阅读感受大异其趣。在这类多媒体化作品中,文字只是其中的一种表达符号,此外还有各种声音,各种画面,各种色彩。它使文学表达更加生动有趣。这种追求其实早在中国古代题画诗中就出现了。王维所讲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不就是诗与画的边际生成的吗?在网络中,多种媒体间、多种艺术门类间的综合,就远非题画诗能比了。一个叫菲常的网络,在他写的《菲常故事之不见不散》中,大量用到了MP3、电子贺卡等网络所特有的东西【9】。在许多网络文学作品中,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看着动画或真实而流动的画面,看着显示屏上的诗名,听着人给你朗诵。这时,阅读己不仅仅是在字与字之间建立联系,它诉诸于读者的多种感觉器官,使读者在多种表达符号的并列、对立、矛盾、错位中实现对作品的更丰富和独特的理解。多媒体运用的特性,使网络作品在接受方式上更为人所喜欢。

二、内部特征:呈现出超文本、开放性、非线性、立体化、交互性、多向性、数码化等多维面特质

对于网络文学的内在特征,本文的观点是:传统文学所具有的特征,网络文学大多具有,或者说,随着网络文学的成熟,传统文学具有的特征,如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审美特性、语言特性、形象特性等,网络文学将逐渐加强包含,进而达到某一高度。

除了具有文学的基本内在特征外,网络文学基于网络技术,又产生了了一些全新的特征,本文认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组织范式:超文本性的散播

超文本是指一种电子文档,其中的文字包含有可以链接到其他字段或者文档的超文本链接,允许从当前阅读位置直接切换到超文本链接所指向的文字【10】。超文本是网络文学的核心和主要表现手法,并影响、制约着其诸多艺术特征。而本文的一个观点是:真正的网络文学就应该指超文本文学,非超文本的充其量只不过是网络化的文学而已。超文本可以改变思维方式和文学文本的基本结构。其信息空间完全不受传统书籍二维物理空间的限制。要表达一种情感、观念,或描写某种情景,可通过一组多维指针来进一步延伸或补充。超文本建立了一种可以用无限多的方式组合、排列和显现信息的系统。它达到一种收放自如的境况,可随读者行动而延伸或缩减,并任意散播。各种观念都可以被打开,从多种不同的层面予以详尽分析。这就要求作者具有更大的艺术想象力,考虑读者的多元化欣赏需求。文学文本的形态将由二维的平面,转化为三维立体或四维动态,人物和故事的发展模式也呈现出多向路的复杂趋势。这将大大扩容文学文本的艺术想象空间和历史文化内涵,从而使网络文学作品具有超越传统文学文本的巨大艺术魅力。

其二,文本结构:无限的开放性

超文本消解了传统文本结构的边界,使其呈无限开放态势。传统文学作品的结构是封闭的,它们自我完足、彼此无关。而网络文学中的超文本性,冲破了个别作品的局限,使众多文本互联为一个大文本系统。它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的开放性结构,处于多个维面的交叉点上,向多重时空辐射和伸展,具有无限大的结构空白和读者参与创造的浩瀚空间。它有着众多的交互式开放节点,可以伸向其他任何地方的相关文本。其解读还允许自由选择的节点放大,从而使作品结构呈现为个性化的变化格局。读者可以激活某一构想的引申部分,也可以完全不予理睬。网络文学的这种开放性结构,使作品再现出千姿百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使真正的个性化鉴赏成为可能。如迈克尔•乔伊斯的超文本小说《午后,一个故事》,就揭示了这种形式的小说的优越性和局限性【11】。叙事人彼得在开始讲述故事时说,他在上班路上看到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很像他前妻的汽车被拖走了。有人在车祸现场受了重伤或者死去。在读者参和选择的情况下故事继续展开,但交通事故的场景永远弄不清楚,因为它有一大堆错综复杂的网络联系,不断插入其他解释、衍生其他可能性。文本结构的开放性,也同时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界线消解了。

其三,叙述模式:动态的非线性

传统文学作品的情节叙述本质上是线性的,其显著特点是情节叙述的顺序性。它不仅指作品情节的发展有着明确的先后次序,而且还包括某些时空颠倒的情节,甚至没有时空顺序的意识流片段。不管属于那种情况,这类作品印刷在报刊或书籍上之后,其情节叙述的顺序是固化的、线性的。人们在阅读时只能按固定顺序一页页读下去。而网络文学中的超文本作品情节叙述,是一种非线性的、待组合形态。它采用网状结构组织块状信息,没有固定顺序,就像是一个全息、多维、重叠的多维度时空。读者可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审美情趣、知识结构、功利目的,对情节进行独特的重新组合。读者能随意从电子文本的一点跳到另一点,从而打破了线性叙事的神圣规律。

其四,形象塑造:多手段复合的立体化

传统文学塑造形象主要依靠单媒体文字,读者通过文字符号去进行艺术的想象和再创造。而网络文学采用包含文字在内的多媒体手段进行形象创造。读者可以同时使用多种感觉通道,根据解读需要自由选择路径。“媒介的杂交或交汇是显示真理、给人启示的时刻,也是新媒介形式诞生的时刻。”【12】多媒体以电脑技术为基础,实现了不同媒体间新的艺术综合。多媒体隐含了互动的功能。网络文学以文字为主媒体,同时包括声音和图像。它们之间可以进行完善的信息交互、转换和融合。作品中充满了图像、并置事物、口语跳跃和断层。杜斯•戈尔的flash诗歌《象天堂》,一个绿色“象”字的舞蹈引出诗歌文本。动态文字或影像能很好地将文学与绘画、音乐、影像等混合在一起,它具有极大的艺术潜力,这是纸质文学所无法企及的【13】。

其五,作品建构:毫无凝滞的交互性

传统文学作品欣赏,常常是单向度的。读者虽然具有充分的艺术想象和创造空间,但对另一极作者却无法进行沟通和施加影响,也不能改变原创作品的形态。而网络文学的欣赏却是双向度的,它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美学欣赏的交互性,使作者和读者相互沟通。作者可以在网络上对自己作品进行解说,回答读者提问,并提供作品的文化背景和创作动机。读者可以直接参与作品的创作,改变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命运和事件结局。比如一些互动小说《发条情色》、《活着,爱着》,就属于这种类型。可见,新媒体作品,必须用一种新的美学取向来进行创作和欣赏。电脑技术促使这一类交互式文学作品变革的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因为在这种文体中,起作用的美学观颇不相同。标出这种美学观形成的轨迹,等于揭示文学研究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其六,解读方式:多向性

超文本提供读者多重路径的选择,催生了新型多路向阅读行为,同时给传统读者和作者的身分定义带来冲击。能它提供了文本结构流动的多方向可。每一种方向都带有独特的个性化色彩。每一个读者由于个体差异,在解读超文本时都会选择不同路线和顺序,从而形成独特的结构方式。他们的阅读常常是快速、跳跃、大剪接式的,基本方式是横向联系而不是纵向积累。以前作家曾经尝试过给读者某种个性化的解读。如法国扑克牌小说《隐形人和三个女人》就是一些散装纸片,读者解读前先将整本书像洗牌一样打乱,这样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版本【14】。但是在进行书本超文本解读探索时,明显受到了纸张媒体物理性质的限制。实际上每个人读的内容都可能不同,因为他们或者没有穷尽所有解读路径,或者按不同顺序来解读那些单元。面对着多元化的情节和线索,读者不仅会有不同的选择和切入,而且还不得不设想新的问题。网络文学的解读方式,也是构成文本特征的重要因素。超文本还给文学研究带来巨大变化。人们把作品输入电脑,同时还输入有关评论、插图和传记材料,从而把文字和图像结合起来,把本文和评论、资料结合起来,给从事文学批评者提供极大的方便和可能性。

其七,审美取向:数码化

数字技术是一股活跃的力量,可以对文字放大缩小,可以增添颜色,可以调整比例,可以改变空间视角,使文字增加与图像一样的新活力,它更加强调“直视”和“透视”。“电脑里的图像有一种印刷媒介所无法想象的流动性。电脑里的图像可以滚动,可以从不同的透视角度观察,也可以完全改变形态。这种改变身体部分的能力,以及其中包含的信息形式及物质体现之间极其不同的关系,正是以数字化为基础的美学和以印刷术为基础的美学一个重要的分界线。”【15】读者从一个文本转到另一个文本,只需要按相应键打出一个图像,一个关键词语或者实验找出隐藏的“热点”。超级文本叙述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读者按特定顺序进行选择,使这些可能性变成事实。

三、潜质与趋向:非艺术性

在在网络文学的身上,技术的因素比以往任何一种文学形态都要多,上述网络文学的内外部特征,几乎全是基于网络新媒体技术而产生的。因而不仅容易出现如评论者所讥讽的“只见网络没有文学”的现象,而且还容易在文学观念上叛逃应有的审美设定,宽容乃至助长技术主义和工具理性,以技术审美化替代艺术审美性,导致文学“非艺术化”。

其一,以游戏冲动替代审美意趣

最早从事网络文学写作的人多不是搞文学的,甚至不是搞“文”的,而是学理工出身,属于文学边缘人群或业余文学钟情族。如痞子蔡是学水利的,邢育森是学通讯的,安妮宝贝、宁财神最初是学金融的,李寻欢也是学理工出身,恩雅原来是个画家,黑可可曾在外企工作,“新语丝”的领头人方舟子是生物学博士。他们大多都是率先“触网”者,上网摆弄文学完全是休闲时的“无心插柳”,更多地是游戏冲动,而非审美动机。台湾网络作家痞子蔡就曾说:“我并没有很好的文学底子,所以写东西是靠热忱,而不是凭实力,我相信在网络上,有很多像我一样的人。”【16】

从技术的角度说,电子传播更适于艺术中的游戏倾向。因为它追求瞬间性的感官效果,画面的迅速切换,消解了人们心中对于永恒性的崇拜,而有声有色的高强度感官刺激,则在唤醒人们心灵深处的欲望的同时,使原先向往纯美与崇高的理性思维麻木了。游戏是人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重要形式,它使人们得以超越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局限,让个性向世界敞开,让人性朝自由飞放。然而,仅凭“拖动鼠标与网络共舞”的游戏冲动创造艺术,难免会放弃创作时的责任和道义,松懈审美意志和艺术执着,甚或背弃“文须有益于天下”的宗旨;如果以游戏冲动替代审美意趣,还可能使艺术活动失去庄重和崇高,乃至抛弃价值和意义,最终使创作始于游戏而止于游戏,网络的“撒欢场”上将再也难觅“文学”的踪影。时下的许多网上作品被讥之为“灌水”、“痰盂”、“贴大字报”、“心情留言板”等,恐怕就与这些以技术游戏替代审美动机有关。一些网络作者“成名之迅速与流芳之短暂”成正比,大抵可以从这里意趣找到原因。

其二,以技术智慧替代艺术规律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首先是由技术载体的分野引起的。“以机换笔”、“软载体飘移”、“无纸传播”、“蛛网覆盖”、“触角延伸”、“虚拟现实”、“交互式欣赏”等等,都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崭新名词。但网络技术不等于艺术,技术优势不等于文学强势。作家张抗抗就曾质疑:网络会改变文学的载体和传播方式,会改变读者阅读的习惯,会改变作者的视野、心态、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但它能否改变文学本身?【17】文学源于精神而不是源于技术,技术只是艺术借助的工具,它应该受驭于艺术,为创作者遵循艺术规律插上创造的翅膀,而不是以技术优势替代艺术规律。

艺术起源于技术,但艺术一旦从技术中剥离出来,就超越了技术,提升了自身的精神创造性,而朝着价值理性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无论多么神奇,它仍然只是技术而不是艺术。网络技术能使人类实现“数字化生存”,但人类的生存决不仅仅是靠“数字化”就能包打天下的;同样,网络技术能为文学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但它飞翔的目的地,应该是艺术的圣殿而不是技术的作坊。对于稔熟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势、却不懂文艺创作规律的“网虫”、“闪客”们来说,他们在网上“玩文学”,容易走入两个误区:要么流于戏谑、肤浅、粗疏和随意,使创作成为“孤独化狂欢”的游戏,使作品成为“准文学”、“非文学”或“网际文化快餐”;要么视“玩技术”为“玩文学”,以技术优势替代艺术规律,以工具理念替代审美价值,把文学对审美的关注,改造为操作对技术的关注。

其三,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而价值理性是以人的意义、人生的追求、目的、理想、信念、道德,以及人性的终极关怀为皈依的人文精神。网络工具理性是一种见物不见人、重器不重道、重手段不辨目的、重技治效应不重科学精神的实用主义技术观。

网络作为文学的“工具”,是人类迄今为止发表作品最容易、传播作品最便捷的技术载体。在这个虚拟空间里,人们可以轻易实现让幻想成为现实而不失其真。在这一点上,网络的虚拟与艺术的虚构及想象有重合的一面,这对文艺创作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的新奇和玄妙,又可能使人们陷入技术工具的黑洞而不能自拔,进而迷失艺术的本性,误将虚拟的读屏符号当作普遍的价值出发点,将人类导向意义和价值虚无的危途。因为在网络写作中,电子化的工具打造的是普遍化、标准化、纯数量化的时空模式,“比特”作为软载体符号,已经伪装成具有自然的直接性和呈现性,数字化技术的工具优势作为艺术的催化者,通过将非自然、非人性的成分引入时间、意识、理性、历史的世界之中,并运用超文本或超媒体符号思维的外在干预,形成自然呈现的中断和价值理性的阻隔,不仅导致网络工具人为而任意地对人的愿望的生产,而且形成艺术对人性的遮蔽和对人文的偏离。

看来,我们从人文的视野,考辨网络文学的时候,需要坚守的仍然是人文本位和审美立场,应反对以技术主义替代人文动机和审美规律,更不能以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以技术的艺术化替代艺术的审美性。

纵观全文论述,我们要得出的结论是:网络文学是网络媒体胎生一种的文学形态,传统文学所具有的特征,网络文学大多具有,或者说,随着网络文学的成熟,传统文学具有的特征,如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审美特性、语言特性、形象特性等,网络文学将逐渐加强包含,进而达到某一高度。但由于它是基于网络技术而产生,因而又产生了与传统文学相区别的一些新特征。在外部特征上,它拥有促进文学实现向民间真正回归的推动力,包涵了自由化、平民化及多媒体化等复合特质;在内部特征上,它具有超文本性、开放性、非线性、立体化、交互性、多向性及数码化等多种新兴气质;此外,在蕴含这些特征的同时,在更深的层面上,网络文学还具有“非艺术性”的倾向。

注释:

[1]什么是网络文学..

[10]博客中国..

[11][15]交流.方寸之间..

[14]答floyed:超文本文学.www.省略/catalogview/?type=blog_bbs&blogid=16602.

[16]康尔.总编,本世纪轮到你死了.www.省略/YHF2000/.

[17]人文视野中的网络文学.xjjp.省略/chinese/s15_wxs/qianyan/wlwx/.

参考文献:

[1]戴黍.网络传播的特征、问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4).

[2]金振邦.从传统文化到网络文化[M].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zjhong.什么是网络文学.www.省略/writer/qt_?zid=2003121211092227194.

[4]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欧阳友权.互联网上的文学风景――我国网络文学现状调查与走势分析.www.省略/chinese/s15_wxs/qianyan/wlwx/.

[6]张抗抗.网络文学杂感./xys/netters/other/net/.

[7]刘俐,李玉平.网络文学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guancha.省略/?id=1483.

[8]金振邦.从传统文化到网络文化.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徐坤.也说网络文学.pub.省略.

[10]新浪网友.网络文学――流落民间的文学.edu.省略2000/10/1712:34.

[11]翟华.网络文学的三大特征.www.省略/dvbbs/?boardid=40&id=21902.

关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与联系2

摘要针对互联网上新兴的网络文学对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本文从网络文学的写作手法及其表现形式入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文学大学生人格特质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DOI:/

TheInfluenceofNetworkLiteratureonCollegeStudents'

PersonalityTraitsAndItsCountermeasures

XUXianjin,ZHUYanlong,CHENMeijun,ZHUHongbo

(HubeiUniversityofTechnology,Wuhan,Hubei430068)

AbstractForinternetemergingnetworkliteratureaboutthecollegestudents'personalitytraitsinfluence,fromtheperspectiveofnetworkliteraturewritingstyleandformofexpression,analysisand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forcollegestudent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moraleducationprovidereference.

KeywordsNetworkliterature;collegestudent;personalitytraits;influence;countermeasures

0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网络终端设备的普及,文学的发展与传播方式也逐渐从纸质书面媒介开始向网络媒介发展,进而产生了大量形形色色的网络文学,并以其特有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带来了大学生思想观念、教育方式、社会角色、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方面的改变。“有研究得出,大学生中有92%的人会‘经常’或‘随时’考虑人生问题”,①大学阶段是个体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大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都将会对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从网络文学的写作手法及其表现形式入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提供参考。

1当代网络文学的发展及其走向

1网络文学的起源与定义。根据维基百科的考证“中文网络文学起源于1990年代初,1991年,王笑飞创办了中文文学通讯网‘中文诗歌网’;少君1991年4月在网络上发表第1篇中文网络小说《奋斗与平等》,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中文网络作家。”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学的形式与类别与日俱增,时至今日,市面上的网络文学被定义为新近产生的,以互联网为展示平台和传播媒介的,借助超文本连接和多媒体演绎等手段来表现的文学作品、类文学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学成分的网络艺术品。其中,以网络原创作品为主体,其中网络小说又占据了主要地位,本文所提到的网络文学主要指网络小说。

2网络文学的发展及其走向。1995年“橄榄树”文学网站成立,1997年我国最大的中文原创文学网站“榕树下”在上海成立。4年后,全球中文文学网站已达3720个;“中国有以‘文学’命名的综合性文学网站约300个,以‘网络文学’命名的文学网站241个,发表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的网站268个……其他各类非文学网站中设有文学平台或栏目的网站共3000多个”,②网络文学逐渐走进大众的视线中,成为文学发展史的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翻看历代文学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每个时代的文学都会在一个新的领域中发展壮大,并达到一个时代的巅峰令后人难以超越:汉代的赋,唐代的诗,宋代的词,明清的小说,近现代文学,网络文学等。据此,就各个时代的文学发展趋势来看,网络文学终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学创作的主流形式,同时也会对新时代的人们带来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网络文学对大学生所造成的影响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与警觉。

2网络文学对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

心理学家将人格定义为“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人格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征,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是评价人格的基本单位”,③根据发展心理学家的看法,个体的人格特质是会受到社会环境以及文化背景的影响的,大学是一个特殊的阶段,也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化的一个关键时期,作为新时代的文学要素,网络文学对大学生的影响无疑将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网络文学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然而长期的沉浸于网络文学中难以自拔,势必会对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产生消极的影响。网络文学对大学生的影响究竟达到了何种程度,笔者就“关于网络文学对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展开调查,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放22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19份,回收率达%,据调查显示有%的大学生看过网络小说,其中有一半大学生表示几乎每天都要看网络小说,另外,根据笔者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发现,很多大学生在上课期间玩手机看电子书,当问及其课余时间安排时,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表示每天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浏览各种网页上。

另外,据调查显示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受网络小说的影响“参加的活动与人交流的时间变少了”,就大学生浏览网络文学的原因,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得到如下数据(表1):

表1你为什么喜欢浏览网络文学

通过表1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只有%的大学生以充实自己为目的来阅读网络文学,另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将时间花费在网络小说中而忽略了与人的交际。由于长时间的沉浸在网络小说的世界中,很多大学生逐渐养成多虑、爱独处、交际面狭窄的内向型人格特点,心理活动时常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有时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今后的社会化进程带来严重的影响。“网络有其虚拟性,并不能代替现实生活中的交往交流,过多的依赖网络交流只会弱化了他们在生活中的交往能力,加之大学中每个同学都想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原本就不熟悉的同学因为网络的阻隔变得更加陌生,甚至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淡起来”,④受网络文学的影响,大学生的人格特质逐渐向内向型发展,耗费大量时间在浏览网络文学上,忽略了与人的交际,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甚至产生了社交障碍,在社会交往中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致无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阻碍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使得很多大学生的人格特质逐渐走向极端的内向型人格特点。

3网络文学对大学生人格特质影响的对策

大学生们已经认可了网络文学的存在,并且早已将网络文学视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想要彻底根除网络文学的影响是不可行的,当以引导为主,正视网络文学的存在,并将网络文学纳入教学的范围之内,通过对网络文学的写作手法和表现形式的剖析与解读,让大学生以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来看待网络文学。

1解读网络文学与现实的联系,走出虚拟世界。“网络文学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并高于生活,不同的网络文学作品用不同的故事、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文字,展示着不同的知识与文化”,“网络文学所用到的语言也大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提炼,其形象也是现实人物的简缩”,⑤通过对网络文学与现实的联系的解读,使大学生认识到网络中的某些知识与文化并非完全虚构,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寻到相同或类似的情节,相互印证,从而走出虚拟世界,将精力回归到现实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通过认清网络小说与现实的联系来丰富大学生的社会阅历,从而改善其内向型的人格特质,消除社交障碍。

2剖析网络文学的主题思路,实现自我激励。网络小说的创作与传统小说并没有区别,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要素始终贯穿全文,随着情节的发展,网络小说中的主角必定先后经历各种波折,最终成长起来获得巨大收获。无论是何种类别的网络小说,其主题思路离不开两点,主角的活动范围先从一个小范围的“点”开始,逐步走向更大的活动范围进入另一个更加宽广的“面”,并在这一个由“点”及“面”的过程中经历各种波折;另外,无论主角是何种身份,随着情节的发展将逐步获得各种新的知识与能力,坚持到最后一步步成长、变强实现最初的梦想。通过对网络文学主题思路的剖析,使大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强大是一切的基础,在看网络小说时不再局限于文字的表面,而是看到网络小说中励志的一面,引导学生在阅读网络小说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激励。在不断的自我激励中,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获得足够的自信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完善自身的人格特质。

4结语

处理网络文学对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堵”不如“疏”,教学者通过对网络文学的写作手法和表现形式的剖析与解读,引导大学生以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来阅读网络文学,实现自我的激励,无疑是最简洁的方案。

注释

①郭念锋,虞积生等.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编写.2版(修订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71.

②欧阳友权.互联网上的文学风景――我国网络文学现状调查与走势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③郭念锋,虞积生等.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编写.2版(修订本).北京:民族出版社,:81-92.

④刘宇飞,宋立杰.浅谈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_科技信息.(69).://

⑤陈涛.网络文学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_大众文艺_文化综合.(258).

关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与联系3

摘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网络文学这一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可以探讨网络互动中形成的一种新社会性。由于以互联网为媒介进行创作和传播,有其时间和空间上的特殊性,从而导致网络文学使用者之间的互动不能完全用原有的“类社会互动”(parasocialintreraction)来概括,而是这种关系的变异。将之称为参与性类社会互动(participatoryparasocialinteraction)。具体体现为两方面,一是表演者(performer)与观看者(viewer)之间的界限模糊,二是由于媒体使用者(mediauser)可以很容易地形成一个网络群体(net-workedaudience),媒体使用者对传媒形象(mediafigure)的控制力加强,通过集体想象共同创造了一些传媒形象,并以这些形象为基础形成了独有的网络社区。读者在此网络社区中获得认同、创造力的发挥以及情感的寄托,从而使得网络文学的生产和消费有了持续的动力。

关键词:类社会互动;网络文学;文化创作;消费;社会性

一、作为独特社会现象的中国网络小说

从信息共享的便利,到社交网络的流行,互联网的发展为世界带来巨大的变化。网络使用者在互联网这个媒介上进行创作性活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Hargittai和Walejko,2008;Schradie,2011)。互联网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使得广大的网民可以很容易地在网上发表自己的各种言论,包括博客、微博、在论坛发帖以及评论、个人主页等等,近年来自创作视频的上载也非常流行。然而在中国互联网上的创作活动中,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即网络文学的兴盛。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资料,截止2010年12月,中国有1.95亿网络文学用户,其中有2000万人在网上写作发表自己的原创作品,200万人注册文学网站成为网络,文学网站每天的阅读超过10亿人次(包括手机平台)(CNNIC,2010)。网络文学的成功不仅体现在阅读量上,更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源头,比如众多的网络游戏、影视动漫等都是以网络文学为素材(CNNIC,2010)。近年来,很多网络小说被出版成书,或者被改变成影视剧作,获得成功,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崔宰溶,2011;李玲,2012)。中国的网络文学不仅在数量以及增长速度上是西方网络文学无法比拟的,在内容上也大相径庭。西方网络文学专注于实验性文本,且传播范围和影响力都很小。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以通俗小说为主流(Ma,2011;Ouyang,2011),基本上都是很传统的叙述方式和故事结构,是一直以来存在的通俗小说传统在互联网上的再现。虽然在1990年代的时候也曾出现过某些实验性的写作探索,但是近年来,尤其是需要收费阅读的网络文学作品,则基本上被通俗小说独占。学术界现有的对网络文学的研究主要是由文学研究学者进行的,他们专注于网络文学的文学性,以及与传统文学在创作以及传播方式上的区别(聂庆璞,2008),比如欧阳友权专注于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转型(欧阳友权,2007,2012,2013)。现有研究偏向于运用已有的文艺理论,如后现代主义、超文本、赛博文本等理论解读网络文学作品(黄鸣奋,2009)。他们基本上是从文学内容和文学形式的角度来研究,多为比较网络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或者是分析网络小说在结构、形式、内容上的特点(Chen,2011;Ma,2011;陈定家,2007)。而他们研究最大的发现,一是网络小说类型化的特点(欧阳友权,2013),二是网络文学的市场化和商品化(李玲,2012)。网络文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互动性。与传统的写作方式相比,网络在写作的过程中与读者保持紧密联系,同时根据读者的反馈进行内容修改。文学研究者对网络文学的研究虽然也有些涉及读者作者互动(崔宰溶,2011;李玲,2012),但是鲜有讨论这种互动对网络文学的创作以及消费的影响。另外,虽然文艺批评者们注意到了网络小说的类型化特征,但是很少涉及类型化对读者和作者的阅读和写作体验的影响。网络文学这一中国互联网上特有的现象,很值得分析其社会学的意义。为什么只有在中国内地的互联网上,出现了如此多的网络小说创作,而这些网络小说又有着如此鲜明的特点呢?们为什么要上网写作?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吗?读者又为什么会去读那些模式化非常明显的小说?甚至对以同一个(群)人为主角的不同小说乐此不疲?作者、读者以及作品中创作的虚拟形象之间是一种怎样的互动关系?从消费的角度,网络文学用户有比较强的用户黏着度,尽管很多文学网站要求付费阅读,却并不影响用户们成为忠实的读者。据统计,每天阅读一次以上的网络文学用户比例达39.9%,其中每天阅读多次的用户比例为17.4%;每天至少阅读一次的用户比例为22.5%;每月至少阅读几次的用户比例为39%(CNNIC,2010)。其中,有9.4%的网络文学用户在阅读中产生过付费,有三成使用者有明确的付费意愿(CNNIC,2010)。为什么读者会愿意付费阅读由非专业创作的网络小说呢?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试图在符号互动论的理论框架内,借用美国社会学家在1950年代提出的类社会互动(parasocialinteraction)这个概念,分析网络文学中读者、作者以及作品之间的互动。这一理论概念工具有助于我们理解在互联网互动中各方之间的微妙关系,进而分析这种互动会形成怎样的社会空间和社会后果。为了便于操作,本文将研究对象限定为穿越小说这一网络小说类型,尤其是以“九龙夺嫡”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的清穿小说。之所以选择这一类型的网络小说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该种小说不仅仅题材是类型化的,连人物主角的形象也类型化了。这种类型化的虚拟人物形象由读者与作者共同创造,被读者赋予作品之外的现实意义,形成一种新的“事实”(reality)(Schuetz,1945),最能体现网络文学使用者及其作者以及虚拟人物形象之间互动的特点。

二、类社会互动理论

类社会互动这个概念是1950年代由美国的社会学家提出的,虽然时间较早,但是后来这个概念在社会学界鲜有关注,反而是在传媒学甚至管理学那里获得很多关注,尤其是被用来分析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品牌忠诚度(Giles,2002)。所以在此我先简略介绍这个概念。①在1950年代,当电视成为美国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的时候,社会学家开始意识到这种大众传媒带来一种新型的社会互动,也就是传媒形象(mediafigure)与大众传媒使用者(mediauser)之间的互动。传媒形象有很多种,如电视节目主持人,演员,虚拟的人物形象甚至卡通形象,名人明星等。与传媒形象相伴而来的,就是他们的追随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粉丝”。Horton和Strauss(1956;1957)将之称为“类社会互动”(parasocialinteraction),同时将传媒形象与粉丝之间的关系称为“类社会关系”(parasocialrelationship)。在这种关系中,观众对传媒形象做出各种反应,好像他们之间存在直接和真实的互动关系,但是事实上,这种社会关系只是一种幻象(illusion)。在类社会互动中,很多时候传媒形象好像是在跟观众直接互动,在很多电视或者广播节目中,节目主持人甚至会根据观众的反应来调整他们的节目走向,好像他们与观众之间进行的是真实的社会互动。但是事实上,主持人只是在扮演节目预定的角色,在互动中他们展示的也不是真实的自我,他们代表的只是一种预先设定好的形象(persona),所以这种互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互动。类社会互动在电视剧观众与剧中人物之间表现得更加明显。例如,很多电视剧的粉丝会对剧中人物产生强烈的情感联系。类社会关系也不仅仅存在于现代大众传媒的社会中,在传统社会中,读者和小说中虚拟人物之间也会产生类社会关系。比如很多读者会爱上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某个角色。而很多时候,政治领袖与其追随者、个人与神灵或者某些精神力量之间也会产生类社会关系。总而言之,这些形象的地位高低不同,背景各异,但是相同的是,作为互动一方的个人都需要一些想象力才能成功地进入类社会关系。而在现代社会,这种类社会互动最典型的表现就在粉丝与明星之间。类社会互动最显著的特征是,互动的一方(媒体使用者)对另一方(媒体形象)了如指掌,他们认为自己跟对方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但是该媒体形象对媒体使用者其实是一无所知,甚至毫不关心。事实上,他们只是存在于这种类社会关系中的虚拟形象。最有意思的是,尽管他们只是虚拟的媒体形象,但观众对他们可以产生非常亲密的关系。观众对这些媒体形象知之甚多,他们对媒体形象的了解,就像了解自己最熟悉的朋友那样。那是因为大众传媒使得媒体形象可以提供一种持久的关系,他们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可靠的、预先计划好的,而且融入关系的日常生活。这些媒体形象往往被观众视为朋友、导师或者榜样。当然,观众感觉到的亲密关系事实上是不存在的、虚幻的。观众与媒体形象之间的关系也是单向的;互惠(reciprocity)这一正常社会互动中的必要元素,也是不存在的。类社会关系之所以区别于正常的社会互动关系,在于其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互动双方参与度不一样。传媒形象的参与度要远远低于观众的参与度。2.缺乏有效的互惠性。观众可以自由地选择喜欢哪个传媒形象,但是不能主动地创造新的互动关系。3.这种社会关系里约束力很低或者根本不存在。观众可以选择在任何时候自由地退出此互动关系,而不需要负任何的责任或承担后果,这在正常的社会关系里是不可想象的。4.这种互动是单向的,而且不会有共同发展的可能性。虽然在极其少数的情况下,会有粉丝和明星变成朋友甚至伴侣,但是绝大多数的类社会关系都是单向发展的,而不像正常社会互动那样是双方共同发展。尽管不同于正常的社会互动关系,类社会互动关系的存在有很多功能。对传媒节目的制造者(producer)而言,类社会关系的最大作用就在于可以赢得更多的观众和关注。比如,如果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或者电视剧的某个角色成功地和观众建立的类社会关系,他们就能获得更高的收视率。很多经验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这也是“类社会关系”这个概念在1950年代被提出来之后,在社会学界没有受到太多关注,却在传媒学界甚至商业管理领域备受关注的原因:一旦消费者与某些传媒形象建立了类社会互动关系,他们会更有可能购买与该媒体形象相关的产品(Giles,2002)。对于观众而言,类社会互动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情感的寄托(companionship),二是个人自我的代入性实现(personalidentity)。对绝大多数观众而言,类社会关系是对正常社会关系的一种补充,它提供友谊和亲密感(Giles,2002;Cole和Leets,1999)。在类社会关系中,只存在于初级社会群体(primarysocialgroup)中的交往和社会性被予以肯定和强调。尤其对于在现实生活中被孤立而导致情感缺失的人而言,媒体形象通过类社会互动成为他们爱的客体(objectoflove),类社会关系成了正常社会关系的替代。然而,类社会关系毕竟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关系,在类社会关系中,关系的一方(mediafig-ure)对另一方(mediauser)从头到尾都是一无所知的,亲密感只是一种幻象。虽然一定程度的想象存在于任何一种社会关系中,然而,在类社会关系中,想象与虚幻的成分无疑是最显著的。总而言之,类社会互动类似于却本质上不同于正常的社会互动。在正常的社会互动里,互动双方有完全的互惠性,互动的每一方都根据对方的行为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共同发展此社会关系。互动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演变,互动的结果是不可预测的。互动的双方以相对真实的自我身份参与到互动中来。然而,在类社会互动中,互动的一方也许认为此互动是及时的,私人化的,并且是相互的。但是这些都只是幻象,对互动的另一方而言,他自始至终都只是陌生人。虽然在传统的面对面互动中,类社会互动也会发生,尤其是当观众的数量众多,表演者无法对他们有逐一的认识的时候。然而类社会互动在大众传媒时代是最为显著的。现有研究表明,在互联网中的互动中,依然存在使用者与媒体形象之间的类社会互动关系,并且这种关系中的忠诚度与相关的网络消费有密切联系(Ballantine和Martin,2005)。媒体使用者与媒体形象之间的类社会互动关系越强,使用者的忠诚度越高,也越可能有购买相关产品或者服务,或者购买媒体形象推荐的某些产品(包敦安、董大海和孟祥华,2011)。然而,由于互联网互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特殊性(Menchik和Tian,2008),比如可以得到及时的回复,读者可以突破某些空间上的约束而很容易地聚在一起等,网络时代的类社会互动与传统的类社会互动存在明显区别,下面本文以清穿小说这一网络小说类型为例,具体分析其差异性。

三、网络文学中的作者、读者、作品之间的类社会互动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对网上发表的小说及其评论进行文本分析。所选取的文本主要是几大文学网站上的清穿小说,相关的百度贴吧和其他讨论论坛,以及一些现有网络作家的访谈记录。为了更好地了解网络文学现象及其社会背景,本文还参考了中国互联网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清穿文是穿越文的一种。穿越文是当下网络小说最热门题材的一种,属于魔幻现实主义。其基本要点是,主人公由于某种原因从其原本生活的年代离开、穿越时空,到了另一个时代,在这个时空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穿越中的主人公原本所在的时代常常为现代,穿越到的时代一部分以清朝康熙、雍正年代居多。在清穿的主人公多为女性,穿越后往往能和宫廷皇家沾上边,或者贵为公主,或者是王府里的婢女。她们最后常常被一群优秀出众的王子、公爵、阿哥、皇帝们不约而同地爱上了,于是展开了一段或侠骨柔情、或缠绵悱恻、或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①清穿文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现代的普通人穿越回到古代。二是女性居多。清穿文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是女性居多。三是以浪漫爱情小说为主。这些原本普通的现代女性穿越到了古代之后,依靠自己的现代智慧、思想、或者性格,得到皇族或者其他重要历史人物的亲睐。她们因为拥有超越古代的智慧和见识,所以会被刮目相看,从而获得爱情或者其他方面的成功。

(一)清穿小说中的类社会互动

在清穿小说中,读者与作者以及作品中虚拟人物之间都存在类互动关系。读者与小说作者之间的类互动关系与电视媒体中观众与节目主持人之间的关系类似。如果说作者(网络)是表演者,那么追文的读者就是观看者。在很多时候,他们会把作者当成明星那样看待,称他们为“大大”。他们每天等候作者的更新,并对作者感激涕零。由于1篇长篇小说的写作时间跨度往往很长,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在追文的过程中与作者之间建立了很强的情感联系。他们对作者知之甚多,有的甚至会关心作者的生活状况,然而作者对读者知之甚少。这些都是很典型的类社会关系的特征。如,《清风吹散往事如烟灭》是1篇比较早且很有名的清穿文。此文结束很久之后,还有曾经的读者去该文作者在晋江文学城的主页上看,且留下这样的留言:①网友iamsnoppy评论《波城爱情故事》:今晚看到美国东北部暴风雪的消息,有些担心,希望楚大和家人一切都好。想着应该给楚大问好拜年,特地跑过来这本书,没想到刚好遇到这篇小番外。很久没有看到您的文字,祝愿蛇年新年快乐。各自保重。[1楼〗作者回复:进来看有无留言,看见这条,很暖心!多谢snoopy惦记。我一家都好,这回也没遇上断电。周五学校停课,周六课外活动全部叫停。周六上午积雪近两尺,常用的侧门外推式的打不开,老公只好从正门出去,且挖且走,绕过来先把侧门挖出来。一家三口花了两小时把车道扫出来,手工作业。有些年没见到这么大的雪,累归累,也很开心……[2楼〗网友agthammwu:她还在还在……我每搁一段时间就去看看清风,那是我看穿越小说的头几部,和步步一样的钟爱。希望楚大慢慢地继续地写。从上面的帖子可以看到,读者iamsnoopy因为喜欢《清风吹散往事如烟灭》这本书而追随作者,一直追到作者写的新书《波城爱情故事》。她也知道作者住在美国波士顿,问及她有没有受波士顿暴风雪的影响,对作者是像对一个老朋友那样关心。然而作者对该读者并不了解,虽然她也作了回应,却更多是作者对读者一般性的回应,没有涉及该读者的个人信息,事实上她对该读者也并不了解。这种关系非常符合类社会互动中单向性、非互惠性的特点。在清穿小说中,最有特点的是读者与作品中虚拟人物的关系,这种关系类似于传统的类社会互动中观看者(viewer)与媒体形象(mediafigure)之间的关系,但是又不尽相同。现在网上流传的清穿小说中,创作出来的媒体形象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从现代穿越回古代的女主角,二是女主角在古代遇到的男主角。虽然女主角各异,但是男主角很多都是康熙帝及其儿子们。清穿小说的类型也是以男主角的原型划分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虚拟形象不是来自某一部作品,而是各个作品的集合。包括电视剧、电影、书,甚至历史典籍。读者与作者一起,集体创造出一个想象的世界。而这个想象的世界中的人物又是以历史人物为原型的。跟传统的类社会互动关系一样,这些人物形象是虚拟的(fictionalfigure),但这并不妨碍读者们对这些虚拟人物产生强烈的情感联系。她们不仅仅阅读清穿小说并发表留言,还按照她们喜欢的男主角分为不同的党派:四爷党、八爷党、九爷党、十爷党、十三爷党、十四爷党等(此处数字是康熙皇子的排行,如“四”指的是康熙皇四子胤禛)。不同党派的读者在网上建立了各种群和论坛讨论。比如在百度贴吧里,就有四爷党吧、②八爷党吧等等。读者在贴吧里讨论为什么爱这个角色,哪本书里把这个人物写得最形象等等。读者与这些虚拟形象之间的互动符合类社会互动的单向性特点,也就是说互动关系是读者单方面想象出来的,读者对这些虚拟形象知之甚多,有的甚至会分享一些真的历史档案资料,比如皇四子、后来的雍正皇帝批阅过的奏折,皇八子写过的字帖等等。对他们在各个不同的清穿小说中的命运遭遇更是关注的焦点。但是很显然这些虚拟人物对此关系不可能有任何贡献,此互动完全是单向的、非互惠的。然而与传统的类社会互动不同的是,在互联网上,媒体使用者之间可以很容易地分享他们对这些虚拟人物的看法,使得类社会互动成为一种群体行为。

(二)网络文学中的类社会互动的变异

与传统的类社会互动(比如观众观看电视或者电影而形成的类社会互动)相比,网络文学的创作与消费的过程中的类社会互动有一些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又是由互联网这个互动平台所带来的。首先,创作者(producer)与观看者(viewer)之间界限模糊,很多作者都是先当了很长时间的读者,然后因为喜欢某个人物角色开始自己的写作,从读者变成作者。但是同时他们也是其他此类小说的读者。下面的引文是一个清穿文的作者自述为什么会开始写作:看过众多清穿文,深深痴迷其中,终于鼓足勇气开始写下自己的故事,本人绝对十四党,不用说男主十四莫属,一定要给俺家十四个好结局,女主穿后也始终仅对十四有感觉,没有与其它阿哥的纠缠。整体风格是轻松的,但不乏小小的虐,毕竟经历了虐才会倍觉幸福嘛,希望大家多多支持。①该网络文学使用者在读了很多其他人写的清穿小说后,因为喜欢十四阿哥这个形象而成为了十四爷党,但是她对其他人写的十四阿哥的结局并不满意,于是决定自己写1篇。也就是说,她先是观看者,然后才成为创作者。她参与了创造“十四阿哥”等虚拟形象,所以此互动不再是非干预性的。事实上,很多清穿文的作者都是这样走上写作之路的。很多都是看了别人写的之后,自己再写,也就是所谓的跟风之作。在网络小说中,跟风之作特别多。比如清穿文的作者“爱玲粉丝”就是在看了很多别人写的小说后,决定自己也要写清穿文,于是写了好几篇。②《十全十美》这篇以康熙十阿哥为男主角的清穿文作者,说她不满其他作者把十阿哥写得不好,于是自己写1篇。③很多人也因此就只创作1篇小说,在文学网站上众多的业余作者中,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其次,作品角色虚拟人物是集体创造的。前面提到,清穿小说的角色模式极端类型化,因为基本上都是以“九龙夺嫡”的清朝历史为背景的,其主人公就是康熙以及他的几个儿子。同时这种角色模式并非由某一个作家作品创造,而是集体创造的。比如,据不完全统计,清穿四爷党的书(以皇四子为主角)就有几百本,最有名的包括《步步惊心》《勿忘》《最禛心》等。④虽然小说数目众多,但是塑造的人物形象却非常类似。比如四阿哥在小说中通常为冰山男,其性格难以捉摸,八阿哥胤禩往往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一见之下让人如沫春风。十四阿哥则是真诚、热情,义气十足、桀骜不驯、又有些孩子气。九阿哥在小说中常为阴柔美男,十三阿哥则是个情种,侠肝义胆,性格桀骜。⑤这些典型的虚拟形象的塑造,是通过一些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持续长久互动来完成的,网络文学使用者(包括创作者和读者)在此过程中不断寻求对某些理念和看法的认同,从而最终达成模式化的人物形象,寄托了他们的某些共同意识形态或者观念。正因于此,读者对小说中的虚拟形象有很强的依恋(attachment)。如果不符合他们的预期会引起强烈不满。例如一个清穿文读者在网上匿名发表的评论说:看完这本书我差点把书撕了……看完这本书再也不喜欢8了……看完这本书更加喜欢瑶瑶了!!①该读者因为1篇小说写的人物形象不符合她的预期,对该书作者表达强烈不满,并更加坚定了她支持另外一本小说的决心。她所说的“瑶瑶”是另外1篇清穿小说《瑶华》中的“八福晋”的名字,但是此处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小说是另外1篇独立的小说,其中“八福晋”并不叫“瑶瑶”。她把“八福晋瑶瑶”当成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当看到新书中的八福晋并不是原来的那个“瑶瑶”,而八阿哥没有爱上瑶瑶,而是另外的女主角时,她非常愤怒。也就是说,她把所有的清穿小说视为一个整体的现实(totalreality),而没有将每一本书区别对待。这样的现象在读者中非常普遍,事实上,这篇看似奇怪的评论,得到了众多其他用户的支持。这也正是类型化的形象得以集体创造和形成的原因。也就是说,基于想象基础上的类社会互动关系,不再是个人的想象,而是一种集体的想象,更是一种集体理念的凝结。另外,读者之间联系紧密并且互相影响,媒体内容的使用者,也就是读者,不再是单独地面对媒体内容使用者,而是形成了一个网络群体,从而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类社会互动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可干预性原则。表演者(performer)完全控制事态的发展和关系的走向,然而这一点在网络文学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中并不成立。事实上,读者的意见对作者的写作有很大的影响,作者往往会考虑读者的意见来决定故事的走向和人物的命运。读者的“干预”成为网络写作不可或缺的元素。第三,网络文学类社会互动中,带入性(identification)变得更加强烈。类社会互动中,媒体内容使用者的忠诚度很大程度上是归因自我的带入性实现(Feilitzen和Linné,1975)。这一现象在网络文学的创作与阅读中更加明显。在传统的类社会互动中,观众还只是在想象中将自己带入某些角色,或者在那些角色身上看到自己想要实现的东西,但是网络写作中,很多将自己的名字代入主人公,或者将读者的名字变成角色的名字等等。月儿的柔情攻势很厉害。寒水翻出云说过的话,可怜的云,请君入瓮。rabbiters,沁悠,夜雨,林你来我往,看得某云乐不可支,突然舍不得走开。还有十几个高呼要过程的大大。某云头脑又一热,就推翻上一次的决定,准备按原先计划慢慢写下去了。起名字很麻烦,以后需要新名字会在看官里面找,请一些人进来客串。TO寒水:更喜欢乐先生,还是更喜欢钱?跟老九怎么样?说过要给长评的,不许黄牛!说话不算,就把你嫁到蒙古,车臣部去,哼!十年洗一个澡,放牛羊,晒得一边一个红脸蛋,生一打孩子,一个拿鞭子打老婆的满身羊膻味的丈夫。如果成功加精,给你万贯家财,做大清最有钱的女人。努力吧,幸福在你手中!TO月儿:喜欢这个名字,考虑另开一个坑,专为14,坑的规模较小,只14一朵红花,应该是从14二十三四岁开始,14的性格延续本文,成熟很多,请你过去女主,愿意吗?月儿该姓什么比较美?TO央金玛:阿格策旺日朗有个妹妹,想叫这个名字,很久以后才出现,可不可以?其他几个ID,等想好怎么用会先打个招呼,不反对就当是默许!在这个帖子里,该文的作者承诺要将在她写作过程中与她互动最多的几个读者的名字用作书中角色的名字。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代入。而这种现象在网络小说中并不少见。比如著名网络作家唐家三少的第一部作品的主人公名字叫“弓长”,是他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姓氏(张)的拆分。除了使用的名字之外,很多清穿小说的女主角在穿越去古代之前的现代身份,与作者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份非常近似甚至雷同。如“在深圳工作的白领”(步步惊心)、“在日本留学的大学生”(怡殇)等等。另外,穿越过去的都是现代最普通的人,也没有超能力,从而使得普通读者的带入非常容易。那些穿越回过去的主人公,只是凭借现代人的普通常识、见解,到了古代就能因为与众不同而受到关注,从而混得风生水起。这样的故事安排恰恰反映了那些作者在这些虚拟人物形象身上实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梦想的愿望。读者也从那些普通的现代人回到古代后经历的传奇,得到类似的自我实现。

四、网络文学,参与性类社会互动,与网络时代的新社会性

通过对清穿小说以及读者评论的内容分析可以发现,由于以互联网为媒介进行创作和传播有其时间和空间上的特殊性,从而导致网络文学使用者之间的互动不能完全用原有的“类社会互动”来概括,而是这种关系的变异。我将之称为参与性类社会互动(participatoryparasocialinteraction)。具体表现为:表演者(performer)与观看者(viewer)之间界限模糊,表演者往往同时也是观看者,使用者与观看者往往是同一个人,同时存在。由于媒体使用者(mediauser)可以很容易地形成一个网络群体(networkedaudience),媒体使用者对传媒形象(mediafigure)的控制力加强,通过集体想象共同创造了一些传媒形象,并以这些形象为基础形成了独有的网络社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网络文学的使用者愿意通过付费阅读的方式去获取网络小说,他们消费的不仅仅是小说的内容,而是读者在此消费过程中建立了强烈的类社会互动关系,他们从中获得认同、创造力的发挥以及情感的寄托,从而使得网络文学的消费有了持续的动力。虽然在经验资料方面,本文着重于以“九龙夺嫡”为历史背景的清穿小说这一独特的网络小说类型,然而有关媒体使用者与创造者以及虚拟形象的关系的讨论,却可以用来分析更为广泛的社会现象,比如其他的网络文学类型,以及其他类型的网络互动。事实上,本文关注的不仅仅是网络文学,或者互联网的特性,而是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它既不是传统的面对面的互动关系,也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产生的那种类社会关系。参与性类社会互动的最大特征是,因为互联网的存在,读者可以很轻易地形成一个团体。他们在小说的页面上留言,发表评论,一起等待和催促作者的更新。并建立QQ群、百度讨论吧之类,密切互动,形成一个虚拟社区(cybercommunity)。互联网使得即时的参与成为可能,也使得读者之间的网络联系变得容易,从而产生了建立在想象(imagination)基础之上的集体创造(collectivecreation)。随之产生的,是一种新的社会性(sociality)。这种新的社会性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以至于广大的网友会不厌其烦地阅读人物和故事情节都非常相似的网络小说。而认同则是其吸引力的重要原因。认同分为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对虚拟形象的集体创造,在集体的想象的过程中,网络文学使用者找到某些价值观上的认同,比如哪种类型的男主角最有魅力,什么样的婚恋值得赞同(对一夫一妻的坚持是穿越到过去的女主角最大的痛苦来源,感情专一的男主角最受爱戴等等)。第二,自我身份代入的认同。正如前面分析所指出的,网络小说的创作和阅读过程有很强的自我身份代入性。这也解释了不同性别的阅读偏好,比如男性偏向于阅读玄幻类的小说(通常是关于一个默默无闻的少年通过各种修炼最后取得成功),女性则偏向于阅读穿越言情小说(CNNIC,2010)。这种新的社会性不仅仅存在于网络文学的创作与阅读过程中,也存在于其他类型的网络社会中(郑中玉和何明升,2004),比如近年来在青少年中颇为流行的网络游戏,以及各种网络亚文化团体(杨聪,2008),都在某种程度上具备这种以参与性、集体想象和认同为特征的社会性。但是需要进一步的经验研究来具体分析它们的异同。本文的主要宗旨在于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社会学者关注互联网研究,尤其是网络互动研究。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网络空间中的互动,需要更多的访谈资料,才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媒体使用者以及媒体形象创作者如何理解他们自己的行为,以及互动的背后所反映的政治、文化背景特征。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这方面的深入研究,以回答本文未能回答的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1]包敦安、董大海、孟祥华,2011,《浏览者感知发帖者类社会互动关系研究》,《管理学报》第7期。

[2]陈定家,2007,《“超文本”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文学》,《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3]崔宰溶,2011,《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网络文学的土著理论与网络性》,北京大学中国博士学位论文。

[4]黄鸣奋,2009,《能入能出:在线世界的离线思考》,《中国文学研究》第1期。

[5]李玲,2012,《文变染乎世情———转型中国的网络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

[6]聂庆璞,2008,《传播媒介的嬗变与网络文学的发展》,《贵州社会科学》总226期(10月)。

[7]欧阳友权,2007,《数字媒介与中国文学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8]欧阳友权,2012,《新媒体文学:现状、问题与动向》,《湘潭大学学报》第36卷第6期。

[9]欧阳友权,2013,《网络类型小说:机缘和困局》,《学习与探索》第2期。

[10]杨聪,2008,《浅析网络时代的青年亚文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5期。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1223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