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发展历程简单概述通用3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党的发展历程简单概述通用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党的发展历程简单概述1
1、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正值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重创后,列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加紧资本向全球输出的历史时刻。中国的国家和社会状况不仅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善,反而延续和加剧了19世纪中叶以来列强环伺、中央空虚、地方割据的局面。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0年代~1940年代末)
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阶段(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阶段(1927-1937年);全民族抗日战争阶段(1937-1945年);解放战争阶段(1945-1949年)。
经过28年的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这是一个使命型政党通过党内思想、组织建设高度一体化,党外成功争取最大民意支持,顺应和利用国际局势,积极实践新民主主义理论、战略与政策的结果。
3、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至今)
过渡时期:即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以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为标志,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随后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拨乱反正:“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拨回经济建设轨道,不仅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时期的总任务,而且开始了被视为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开放进程。
继往开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事业,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道路的内涵,朝着“两个百年”目标,即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全国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和建国一百年时建成中等发达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继续前行。
党的发展历程简单概述2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
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达等,陈独秀任书记。
1920年10月,李大钊等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之后各地党组织如星星之火,发展起来。
1920年秋冬之际,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推举的代表共12人,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
1935年长征过程中,遵义会议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8年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也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1949年,10月1日,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自此,中国共产党与他们同全国人民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开始了新的篇章。
党的发展历程简单概述3
1、从五四运动到“南湖会议”(党的创立时期——)
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救亡图存”斗争的屡遭失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政治上的觉醒,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马克思主义的传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思想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干部基础。在各种条件具备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2、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七.一五分共”(国民革命时期——)
1924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推动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但由于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右派的妥协退让,放弃了对同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致使国民党右派势力得逞,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3、从挺进井冈山到“七七事变”(土地革命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两次生死攸关的大转折:第一次是从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中国共产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成功的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第二次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遵义会议的召开,停止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重新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4、第二次国共合作到抗日胜利(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芦沟桥事变”,点燃了全面侵华的战火。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情地推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并历经八年艰苦抗战,打败了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5、从重庆谈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战争时期——)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的反对,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和各民族党派的支持下,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6、从争取国民经济恢复到“三大改造”完成(向社会主义过度时期——)
1949年到1952年,面对满目倡痍、白废待兴、茅盾重重的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遵循“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成功地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从1952年开始,又展开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7、从“大跃进”到“八字方针”制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1957.——1965.)
从195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也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8、从批“海瑞罢官”到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指导下,加之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出现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历时十年的全局性内乱,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和损失。
9、从“两年徘徊”到十一届六中全会(拨乱反正时期1976.——1981.)
1977年粉碎“四人帮”后,由于党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使社会主义建设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线,并开始了全面的拨乱反正工作,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的制定并通过,标志着拨乱反正工作的胜利完成,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第三次转折。
10、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六大(改革开放新时期1982.——)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六大,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两代领导班子的顺利交接,在对毛泽东思想继承的基础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大理论体系,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1982年9月12大: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四化和高度文明、民主);
1987年10月13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
1992年10月14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9年15大:明确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任务;
2002年11月16大:提出三大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在十六大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中明确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党的目标和加强当的执政能力和建设的五大任务之一,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90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奋斗进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就。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现在的科学发展观。我国实现了科技从无到有,经济从贫到富,综合国力从弱变强,一步一个脚印,从各方面取得了不朽的成果。
第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党的建设之本,坚持毛泽东思想,同时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水平。
第二、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三、制定科学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使党的全部工作于中国的发展规律相吻合
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一路走来,从小小的一个组织慢慢壮大,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中心开始,一路风风雨雨。新中国成立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时时刻刻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与我们具体实际相结合。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关乎着党的生命,只有坚持才能创造出更具活力的政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强中国人民的团聚力和向心力
从大革命时期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开始,到抗日时期建立广泛的爱国抗日统一战线,再到改革开放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我们始终坚持爱国统一战线。同时也通过中国政治人民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制来增强中国人民的团聚力个向心力。
第五、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重视党的建设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才能使我们的党更具活力与生命力。
在90年前,中国正处在风雨如磐、长夜难眠的黑暗年代,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此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序幕。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统一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的纲领,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道路。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历史从此开始了新纪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治愈战争创伤,调整就中国的经济结构,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在党的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大规模地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经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为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坚持改革开放,并紧紧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多年来,我国的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一。基本建设大规模展开,某些高科技领域也取得进展,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显然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之一。在国际上,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也改善了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政治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中国经济在2009年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并对世界经济逐步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