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计数教案实用精选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中班数学活动计数教案实用精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中班数学活动计数教案【第一篇】
1、在游戏中幼儿积极参与,能够分清上面、中间、下面,为下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2、出示杯架,幼儿很清楚地了解上、中、下的概念。
3、在点数过程中,幼儿很认真,能够正确点数。
4、本节课流程清晰,幼儿积极参与,能够掌握空间与数的对应。
1、学习按图形的两个特征标记分类并正确记录其数量。
2、培养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的习惯。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图形拼图一幅,标记卡、数字卡若干,各种图形若干,数字印章,印泥、操作用纸若干。
1、学习用两个特征标记对图形进行分类。
以集体、个别、小组的形式,学习用两个标记卡记录三角形、长方形的不同点。
2、学习按标记记录数量。
幼儿一次按标记集体、分组操作记录相应图形的数量(用数字卡表示)。
引导幼儿学习讲述操作结果。
要求幼儿看着标记图,说一说,图中有几个什么样的图形。
二、幼儿操作活动。
1、分类游戏(幼儿分别取自己的图形卡片)。
看一看,说一说,你的图形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看教培养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的习惯。
中班数学活动计数教案【第二篇】
体验动手操作带来的快乐,培养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2.复习巩固对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的认识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
3.能正确的拼搭图形,并懂得帮助有困难的人。
1.材料准备:画有背景图的房子、纸制小路(上面刻出不同形状的图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图片若干个。
2.经验准备:对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有所经验。
1、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加深巩固对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的认识。
(2)出示小兔家门口的路,引导幼儿巩固对图形宝宝的'认识。
教师:路面上都有哪些形状的坑?有什么样的特点?
(3)小结。三角形有三个角两条斜斜的边,一条直直边;正方形四个角四条边;长方形四个角两条短短的边,两条长长的边;圆形只有一条圆圆的边。
2.讲解如何给小白兔家铺路
(1)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给小白兔家铺路吧!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把路铺好。
教师:应该怎么样把路铺好呢?
(3)教师讲解方法。如圆形的坑可以把相同大小圆形材料或两个半圆形的材料放在泥坑里。
(4)路上还有很多其它形状的坑,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去修好吧。
3.幼儿操作材料
(1)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把路修好。
(2)你刚才用了几种方法来修路呢?
(3)小结。每个形状的坑都有两种方法。
4、集体操作,巩固两种不同的方法。
找找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分区活动时让幼儿用图形宝宝拼出各种玩具或动物。
中班数学活动计数教案【第三篇】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图形标记、数不清字、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一、准备部分。
复习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中班数学活动计数教案【第四篇】
1、糖(幼儿每人15颗)、小篮子20只、保鲜袋幼儿每人5只(里面装有数量为1-5的点卡)。
2、数字卡片1—5。
一、导入:
教师:小朋友,看看篮子里装着什么呀?(糖)。
鼻子凑上去闻一闻,有什么味道?(很香)。
你们喜欢糖吗?那我们先来玩糖,再来吃糖,好吗?
二、猜糖、夹糖游戏:
1、猜糖。
你们可以在1、2、3、4、5这5个数里猜一个数。(幼儿猜对后请全体幼儿都拿出和教师一样多的糖,把糖送给猜对的那位小朋友。)。
2、手指夹糖。
现在,我们来玩夹糖游戏,我来数“1、2、3”,你来把糖一粒粒夹到桌子上,老师数到“3”小班音乐教案你马上停下来,然后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准备好了吗?开始——停!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幼儿点数,并讲述结果“我夹了x粒糖”。)。
提问:谁也夹了x粒糖?;站起来去数一数别的小朋友的糖,找一找谁的糖和你一样多?
三、装糖游戏:
1、请小朋友把椅子下面的小篮子拿起来。篮子里是什么呀?
抓住袋袋的口,把塑料袋倒过来,数一数有几只塑料袋?(幼儿点数塑料袋一共5只)。
3、幼儿装糖,教师观察与指导。
四、买糖、品糖游戏:
糖都装好了,我想买你们的糖,行吗?(我想买有x粒那袋糖)。
还有一袋糖有几粒?(一粒)你喜欢吃糖吗?好,这袋就奖给小朋友吃吧!
中班数学活动计数教案【第五篇】
指导幼儿认识6以内的序数。
1.各种动物卡片。
2.准备一张画有6个格子的纸,并在纸上做一个记号。
3.幼儿作业纸。
动物运动会开始了!你能按前后顺序,分别说出第几跑道的什么动物跑在第几吗?
2.“把第四朵花染成红色”(没有要求幼儿从哪边开始数)。
中班数学活动计数教案【第六篇】
2.知道物体的粗细、厚薄是相对的。
1.重点: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2.难点:词与概念的匹配。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教具:厚薄不同的书、纸、布若干。粗细不同的毛线、小棒、笔若干。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厚薄不同的纸、布。粗细不同的毛线、小棒笔。每个幼儿的物品不必完全相同,以便交换使用。彩色的篮子若干只。数学角内放粗细、厚薄不同的物品和分类盒。(分类盒上用形象的图画表示物体的粗细、厚薄。)。
分类—指认—命名—分类。
1.通过分类活动使幼儿积累有关粗细、厚薄的感性经验。
(1)在来园活动区域活动时让幼儿用数学角里的材料进行分类活动。教师可通过提问了解幼儿的分类水平,如:“为什么把这支笔放在这个盒子里?”等。
(2)该分类活动是个别进行的,教师应尽可能了解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
2.通过指认活动帮助幼儿在词和有关概念之间建立联系。
(1)幼儿每人一份粗细、厚薄不同的物品。
(2)听指令取出相应的物品。如“找出一张厚的纸。”“把粗的毛线举起来。”指令可由教师发出,也可让幼儿发指令,以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并向命名过渡。
(3)要求幼儿说出完成指令的方法(即采用什么方法比较出物体的粗细、厚薄的)。
3.通过命名活动使幼儿完成概念与词的匹配。
(1)让幼儿说出教师出示的物体的`粗细、厚薄。
(2)让幼儿按指令介绍自己盒子里的物品的特征。如:“请说说你盒子两根小棒的不同”。
4.通过分类活动让幼儿体验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1)让幼儿根据语言标记分类。如:“请把粗的小棒放在红的篮子里。”
(2)向幼儿展示分类结果,让幼儿思考分得对不对。
5.通过讨论使幼儿理解物体的粗细、厚薄是相比较而言的。
(1)检查分类结果。如:“红篮子里的小棒是否都是粗的?”
(2)讨论:为什么大家都把自己盒子里粗的小棒放进去,现在却是有的粗有的细。
6.通过变化粗细、厚薄的操作活动让幼儿进一步理解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1)让幼儿按指令作变化粗细、厚薄的操作,如:“请你让盒子里的毛线变细”。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如可以用分解的方法使毛线变细,也可找出比它粗的毛线作比较。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7.通过智力游戏发展幼儿初步的推理能力。
(2)这个游戏是让能力强的幼儿跳一跳,即使他们答不出,也会使他们在头脑中留下疑问,这对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理解传递关系是有益的。
小朋友一起探讨。
中班数学活动计数教案【第七篇】
1、学习遮挡计数的方法,知道看见的数,看不见的也要数。
2、能仔细地观察物品的造型,发现被遮挡的部分,有一定的空间感知能力。
3、知道活动中轻声数数,为别人的操作提供方便。
小正方体若干,笔。
幼儿有用积木进行多种造型的经验。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活动。
孩子们,你们喜欢玩积木吗?
今天,老师就请大家玩积木,请搭出你喜欢的造型?你用了多少个积木搭成的?
二、基本部分。
1、今天老师也用积木搭了一辆小汽车,请你们来数数共有多少个积木?
表扬在活动中轻声数数,不影响同伴的幼儿。
2、请个别幼儿回答。(6、8,)。
为什么我们数的不一样呢?你是怎样数的?
3、数有遮挡的积木造型。
教师小结:在数数的时候,看见的要数,看不见的也要数。
4、幼儿分组数积木,并记录。
数积木:先引导幼儿观察图中的积木造型,数一数,圈出正确的答案。
5、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摆的时候一定要和图片上造型一致,完成的孩子可以和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学会了新的数数方法,我们回去给其他的孩子讲一讲!
中班数学活动计数教案【第八篇】
1、 学习根据图形的不同颜色进行有规律排序。
2、 发现颜色的排序的规律,并能够根据规律继续排序。(重点)
3、 尝试自己设计不同颜色的排序规律,(难点)感受规律美,体验排序的快乐。
多媒体,彩笔,多种颜色的卡纸。
(一)引题激趣,认识排序。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王老师要带你们去参观小兔子的家,你们想不想去啊。哇!小兔子的家可真漂亮啊,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们现在来到了小兔子家的客厅,咦?客厅墙上的瓷砖可真漂亮啊,你们看看,在上面看到了什么?有哪些颜色?它是按照怎么样的顺序来的啊?这种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方法,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排序。
(二)加深了解,探索排序。
现在小兔子家的厨房也想像客厅一样在墙上贴上漂亮的瓷砖,可是小兔子很烦恼不知道要怎么去贴,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帮它好吗?展示纸板,让幼儿根据排序的颜色将后面的空白处涂上对应的颜色。
教师巡回指导
(三)经验提升,设计排序。
幼儿操作摆放颜色卡片,(教师选择集中较好的排列,用手机拍下,传到多媒体上播放),看!我们班的小朋友设计了这么多漂亮的瓷砖,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瓷砖用到了哪几种颜色,是如何摆放的。
(四)知识拓展,生活延伸。
小兔子很感谢小朋友的帮忙,邀请我们一起来跟小兔子跳舞,听听音乐,其实我们也可以用舞蹈的动作来表示排序,来看看王老师的动是如何有规律的重复。
小朋友们也一起来试试,你还可以设计出怎么样的动作,做出来。
(五)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真棒!跳得累了,我们一起回教室喝点水,休息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