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乡村振兴村干部发言稿样稿3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2023年乡村振兴村干部发言稿样稿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3年乡村振兴村干部发言稿1
同志们: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努力引进人才、发展产业、整治村居环境、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以及建设过硬党支部,让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围绕“产业兴”,打造特色产业品牌。我们村是一个传统的养殖村,原来是一家一户分散养殖,效益低、收入少。自从实行规范化养殖以来,村民们的腰包更加鼓了。下一步,在规范化养殖的基础之上,准备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调整养殖结构,对肉牛、奶牛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创立产品品牌;充分利用目前的民俗博物馆等旅游景点和特色建筑,将养殖业同我们的民俗文化旅游业进行深度融合,打造“民俗文化一条街”,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村集体收入。
围绕“人才兴”,注入发展新动力。人才兴则产业兴。一直以来,我们村都非常重视人才的引进。村里在实行规模化养殖以后,污染问题基本解决,但养殖业对生态环境还是有一定影响。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村里借助“五乡人才归巢”行动,引进本村在外经济能人高宪强,投资四百余万元在养殖小区旁边建设了有机肥生产厂,将牲畜粪便加工成有机肥料,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下一步,还要继续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为乡村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围绕“组织兴”,提升基层组织力。一个支部的战斗力和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能力强了,开展工作才有底气,发动群众才有威望,干事创业才有成果。
2023年乡村振兴村干部发言稿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着眼于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扶贫工程,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作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近年来,我县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共建成4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省级示范性乡镇综合文化站20个)、568个农家(社区)书屋、341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10个“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8个省级村综合文化服务示范中心;有乡村学校少年宫18个、留守儿童之家120个、农民工之家20个;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实现全覆盖,县有馆、乡有站、村有室的文化网络格局已初步形成。
一、实施文化惠民扶贫工程,完善基层
加快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完善2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5个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和524个农家书屋,全力推进农村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管理和利用,加快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让基层文化阵地成为人们参与文化、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的重要场所。
管好用好基层文化设施设备。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全面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把文化供给和群众需求结合起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健全服务网点,提高公共文化场馆设施利用率和综合服务效能。创新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及时准确了解掌握群众文化需求,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二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为抓手,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情怀、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传承创新。鼓励支持文化资源由静态保护向开发利用的转变,推动文物保护与扶贫开发、文旅融合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促进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统一,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支撑乡村振兴发展的宝贵财富。
坚持活化与传承并行。加快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依托传统村落、古建筑、遗迹等文化遗产,引导群众致富思源、崇德向善。注重打造历史文化体验,促进文化遗产与文明乡风、新村建设有机结合,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走进现实。实施非遗项目抢救性保护计划,对非遗项目、传统技艺进行抢救性、生产性保护,支持民俗文化传承保护活动,推进非遗保护传承进校园、进社区。
三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艺创作,建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常态化工作机制,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创作反映时代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讴歌乡村振兴的优秀文艺作品,生动活泼地传播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文明风尚, 温润心灵、启迪心智。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建立“种文化”帮扶机制,拓展群众参与广度和深度,通过培训指导、志愿者服务,指导辅导乡村文化工作者文化能人创编贴近生活、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进而以文化引领新风尚,革除旧习惯。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文化下乡、文艺展演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重点打造以讲方针政策、讲法律法规、讲道德规范、讲科技知识和赛知识、赛才艺、赛品行、赛技能为内容的“四讲四赛”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支持打造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实现县级重大文化活动年年办、乡镇部门文化活动月月新、社区文化活动周周乐、基层文化活动天天有。
四、实施文化产业富民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促使文化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渗透与融合,形成创意农业、观光农业、品牌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与升级。实施“文化+”计划,促进文化创意设计和服务与银耳、茶叶、养殖业等特色农业相融合,发展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教育展示、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特色农业,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实施产业富民计划,开展剪纸、根雕、竹编等非遗项目技艺培训,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技艺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引导群众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剪纸、根雕、竹编等,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
2023年乡村振兴村干部发言稿3
同志们:
xx农业大学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科技兴农、科技兴鲁等方面取得了较好进展。
在省内率先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组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中心,协同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乡村振兴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实施科技服务“五个一工程”,创设“五变”精准扶贫模式,组织专家为xx市、xx市等地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x市共建汶阳田现代农业产业园,与西海岸新区共建未来农业研究院,组建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选派64名教师赴县市区和乡镇、企业任科技副职,与省内外20个地市和100余个县市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
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去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授权专利475项、获国家专利奖银奖1项,新品种保护27项,审定新品种32个。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900余项,金额8000余万元。强化人才培养培训力度,首次招收公费农科生133人,培训农业管理干部、农村发展带头人、新型经营主体、省定贫困村支部书记、新型职业农民、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万人,为我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了科技支持和智力保障。
xx是农业大省,农业发展规模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特别是出口创汇农业居全国首位。但农业发展还存在发展低效、结构不忧、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表现为多而不优、大而不强。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关键要靠人才和科技的支撑,需要培养一批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和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一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要产出一批农业领域关键性、前瞻性科技成果和一大批接地气、能转化的实用型科学技术。
乡村振兴只有抓住文化振兴这个魂,才能真正激发振兴的动力。乡村文化振兴只有通过建立文化自信,加强乡村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才能提升文化底蕴,传承优秀的乡土文化,真正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