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信仰方面范例通用5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政治信仰方面范例通用5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政治信仰方面1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足,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透过事物表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不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2、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和蔼,遇到当事人反复询问的问题时,缺乏耐心,没有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3、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有时因此产生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4、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思想。表现在:处理问题时的原则性有待加强,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碍于情面,能不提的就不提,能不管的就不管,好人主义。有时有只求形式,不求落实的问题,具体制度的落实不够严谨,工作时只求是否做了,不求做得好坏。
5、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方面有待加强。表现在:有时有迟到早退的问题,工作着装有时不规范,有时在工作时间处理一些私人事务,特别是父亲患病治疗期间,因为照顾父亲部分影响了工作。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思想上对政治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平时虽然经常参加政治学习,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自己思想意识的更新与党的政策、方针脱节。
二是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足。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领会不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没有坚实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往往考虑个人得失较多,而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换位思考还做的不够,不能站在劳资双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经常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解答咨询,处理工作。
三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对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有不足,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的不够,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存在。另一方面,缺乏敬业
精神,对专业知识结构的更新不能跟上国家劳动法建设的速度,有知识结构滞后的问题。四是工作方法简单。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思考不深刻,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不能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三、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公仆意识,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关于人民公仆的理论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其次,站在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要求自己。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冲击。最后,要把为人民服务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首先,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其次,注重法律实务,将法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提高案件处理的规范性、科学性。最后,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以高度工作责任感和踏实工作作风,严格、公正、文明地执法,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作风完成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中多动脑子想办法,做到既坚持原则又灵活主动,不做“老好人”。发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四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遵守工作纪律的标兵。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形成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法律程序,严谨、规范、科学地做好各项工作。五是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一名合格的机关工作者。
政治信仰方面2
一、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理论分析
(一)信仰及政治信仰的科学内涵
信仰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及某种主张、思想的信服和尊崇,包含着知、情、意等极为丰富的内容,其中最根本、起决定作用的是与人们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价值观念[1]。信仰有科学信仰和非科学信仰之分。非科学信仰是盲从和迷信或一种执着的认识,认为信仰是超科学的,是超自然和社会的,如各种宗教信仰。科学信仰来自人们的社会实践,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对客观世界和社会发展方向的正确认识和确信,如马克思主义信仰。
政治信仰,是人对理想的政治制度、政治目标或理想的政治境界所持有的态度和信念,是以某种政治价值为终极价值追求的精神生活模式,在对既定的政治形态的价值认同基础上,奉为自己言行准则并身体力行的精神支撑。它所反映的是一种政治理性,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人的政治行为指南[2]。构建政治信仰体系可培养合格公民,增强社会凝聚力,维护国家的秩序稳定、和谐发展。
(二)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理论基础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具有指导地位,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崇高科学的信仰,是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理论。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没有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它指导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三代领导人在关于青年政治信仰教育问题上,都作出了很多精辟的论述。如:毛泽东同志提出“青年学生们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3],邓小平同志提出“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4],江泽民同志提出“加强理论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就是要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打下科学理论基础,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5]。这些论述对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问题及表现
(一)对政治理论认识肤浅
当今社会,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使大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受到了多元化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的信仰也出现了多元化趋势。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影响了大学生的政治情感,弱化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甚至存在宗教信仰现象。很多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基础薄弱,认识肤浅,对党的指导思想缺乏深刻理解,片面认为马克思主义某些结论难以匹配和解释当下的某些实际情况,因此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等指导思想抱有否定或者怀疑的态度。
(二)政治责任意识淡漠
大学生政治责任意识淡漠、政治观念模糊,体现在学习、交往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上趋于世俗和实惠;在奉献和索取之间更加强调索取;在理想问题上,抬高个人的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而淡化社会理想;在政治取向上表现出实用性,把参加政治学习、向党组织靠拢以及参加各项团队活动当作一种实现个人利益和目的的手段。他们更关注现实物质问题,注重实际技能的学习和经济利益的实现,不关心国家大事,不愿意参加政治活动,信仰迷茫。
(三)对共产主义信心不足
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人们往往盲目地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比。绝大多数学生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艰难性,但有些大学生用消极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的曲折,悲观地分析收入差距、下岗失业、大学生就业难等社会现象,片面地分析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如党内存在的索贿受贿,贪赃舞弊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他们不能客观地评价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产生了怀疑,对共产主义信心不足,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
(四)入党动机存在功利主义倾向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多数的大学生能客观实际地评价党的历史地位和贡献,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对党的组织理念及先进性有很高的认同度,但并不是所有要求入党的大学生都具有端正的入党动机。部分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表现在有的学生为了个人的政治前途,如找到好工作、考公务员;有的是为了评优、谋取个人好处;有的是随波逐流;有的是为了完成家人的精神寄托等等。这些问题表明大学生的入党动机面对现实社会有一定趋利性。
三、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缺失的原因
(一)改革开放的历程带来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人们生活水平飞速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发达,中国人的视野逐渐开阔,中西文化交流在不断加强,大量西方文化涌入,其中也包括少数敌对势力乘机进行和平演变的思想。中国年轻一代的传统价值观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价值观以及各种迷信思想、邪教活动的巨大冲击。在先进发达的资本主义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对比之下,少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出现了偏差,这给大学生信仰教育带来了很大困难。
(二)社会转型期的变革包含着弊端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的自主、求利、等价交换原则对于培养大学生自主、自立、自强和求真务实精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市场经济强烈的趋利性也影响到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同时,由于社会转型期的民主法制、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相对滞后,形成许多在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存在“权利商品化”、“以权谋私”、“钱权交易”等社会现象,对党领导的正确性和政治权力的人民性本质造成严重消蚀。虽然在青年学生中开展了很多政治教育活动,但缺乏长期、系统的计划和运行机制,没能牢固占领青年学生的思想阵地。
(三)高校政治信仰教育存在着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理论联系实际不够。不同程度地脱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和苦恼,使信仰教育失去了针对性和实效性;2、注重管理学生遵守纪律和制度,忽略了教育的效果。学生工作队伍忙于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很难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3、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实效性。面对学生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教学方法仍沿用传统的理论灌输,疏于思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引导。在理论与现实的反差面前,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由困惑走向怀疑,甚至反感和排斥。
(四)大学生自身不够成熟造成的阻碍
在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多元化价值观影响下,大学生自身也表现出许多不足之处:1、大学生思想活跃,观念新颖,但思想成熟度不高。由于年龄、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的欠缺,对社会的理解容易停留在表面和理论层次,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政治态度和观点;2、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较强,但社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欠缺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对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现状的基本了解和认识;3、部分大学生由于理论基础薄弱,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应用于学习、实践过程,在政治信仰形成过程中出现了不正确的态度和认识。
四、解决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的对策
(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高校育人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不动摇。1、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用这一思想基础武装大学生,使他们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牢固地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把握的基础上;2、要加强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他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自觉性,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到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同奋斗之中[6];3、要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理解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然性,增强其主人翁责任感,培养健康的法律心理和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正确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坚决维护国家利益;4、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不断创新,使其更富有时代气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用贴近生活的讲解替代传统的理论灌输;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不断加强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的提高,建设一支专业素质过硬、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专业教师队伍。
(二)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是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有力保障。1、要加大政治体制改革力度。加强立法监督和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推进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高效、协调、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提供政治保障;2、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按照共同富裕的要求不断缩小收入差距,规范收入分配,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为大学生政治信仰建设提供物质保障;3、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文化,发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消除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把握网络媒体等舆论阵地,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有效抵御西方腐朽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渗透,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提供思想保障;4、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青年大学生对党的信任。要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素质和拒腐防变、抵御风险能力,整顿党内不正之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支持与信任,增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有效性。
(三)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能力。1、加强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通过学习弥补知识结构的欠缺,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袭;2、学会独立思考和分析。对所学的、所接触到的知识去伪存真,获得科学真理,树立科学信仰,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客观理性的对待一些社会问题,逐渐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认同;3、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践履。鼓励他们根据自身实际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社会阅历,并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过程,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己的不懈努力是紧密相联的。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指导自身实践真正内化为自身素质,做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才能全面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政治信仰方面3
按照“讲政治、有信念”专题研讨会要求,及时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作为一名中层党员医务工作者,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活动,认真分析自我,现将个人问题及整改措施总结如下:
一、 存在问题
1、创新意识、进取精神不够强的问题。表现在只局限于做好本职工作不出问题就行了,缺乏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有时只会埋头做事,不会主动思考,想办法、出点子较少。
2、思想改造不够深的问题。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
3、政治理论学习不自觉,认为单位工作性质与政治理论不紧密,导致政治理论学习的深度、广度差。
4、工作思路不够宽的问题。表现在起草文件、相关材料的时候经常按老经验、老办法、老路子去思考和形成材料,不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的变化,工作缺乏新意。
5、工作方法简单的问题。比如:在紧急情况下对待同事政治和下属有时说话太直,话语较重,不能做到完全换位思考。
二、整改措施
1、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拓展和延伸,是党中央强化党内教育的又一重要举措。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内教育,专题教育、日常学习已成常态,然而一系列的学习教育活动之后,仍有一些干部口头重视、实际应付,学习不能入心入脑,教育没有触及思想深处和灵魂,学用脱节。抓好这次学习教育,基础在“学”,根本在“用”,贵在知行合一。
2、坚持认真学习为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 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结合党的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进程,结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深入学习领会党章党规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3、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要以解决问题为牵引来开展学习教育,同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问题整改结合起来,持续深入地纠正“四风”,抓好不严不实突出问题整改,切实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把解决问题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
4、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和办法措施,把学习教育的任务具体化、精准化、差异化。要充分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留出足够空间,鼓励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探索创造,有针对性确定学习方式、学习重点、学习计划,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开展学习教育,防止大而化之,力戒形式主义。
5、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这是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基本工作方法,是被实践证明有效的工作方式。党员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与党员一起学习讨论、一起查摆解决问题、一起接受教育、一起参加党员民主评议,要带头讲党课、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解决自身问题、带头立足岗位作贡献,引领整个学习教育扎实有效开展。
作为一名中层党员工作者通过此次专题讨论会对“两学一做”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对于如何做到“讲政治、有信念”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对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加强政治素养有了明确的方向,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与时俱进!
政治信仰方面4
加强党的建设,事关我们党的兴衰成败,事关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人心向背问题,关系到国家命运和民族发展的未来。加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本文从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工作开展两个方面论述了当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了其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党的事业健康发展。
一、现阶段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够,主动性不强,学与用脱节
首先是对理论学习认识不够。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主观上没有深刻认识到理论学习在基层党组织内开展的重要性,不能够很好的摆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其次是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往往没有时间也不愿意主动地学习理论知识,都是水来便开沟,被动地接受上级安排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三是没有把学习的东西与实际工作融合。主要是因为学得不够深入,没有深入分析思想政治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关系,大多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
(二)工作方法枯燥,创新不够,激励性不足
一直以来,基层党组织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缺乏新意,工作观念陈旧,创新不够,不能够有效地促进基层党员引发情感共鸣,导致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对基层党员的激励作用不足,总体效果上缺乏生机。就现阶段而言,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依然局限于传达文件、组织研讨会、学习文件精神相关的讲座、撰写调研报告等方式,内容枯燥。工作创新性也不足,吸引力不够,对员工激励作用非常有限。这样的形式难以提高党员群众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对于加强新时期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提升政治站位,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对党员修养提高和党的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整体的提升来自于个体的完善,首先应从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做起,率先垂范,进一步强化对政治思想工作的认识与理解,积极参与政治思想工作的推进,为整体工作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作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与发起者,要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善用分工协作,及时了解各方位信息,掌握基层党员群众的思想与学习情况,预先发现问题,提前预防问题,做到“未发先断”,而党员群众则需要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吸收政治思想的精髓。
(二)创新工作形式,发展多元化、多样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
要创新首先要有相互交流,应该营造不同年龄段、不同基层党组织党员交流的团结气氛,相互取长补短,激发创新性。同时多元化、多样化的开展方式应时代的要求已成为必要,把握时代背景、发展目标,从根本出发,推动创新型思想政治发展模式成为重中之重。新媒体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它已成为现阶段大众普遍接受的方式,这要求我们善于运用网络思维来更好地调动同志们的积极性。思想政治工作链接新型互联网思维,摒弃传统方式中一味强行灌输思想的弊端,有利于党组织把控方向,同时也便于党员吐露心声,提出建议,讨论成果。
(三)拓展工作思路,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实际相结合,成为引导党员群众思想认识的主流
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一是要对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细致梳理和引导,疏通已经存在的矛盾问题,引导基层党员群众思想向积极、先进、正确的方向发展,帮助基层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以此来提升单位内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核心竞争力。二是在工作的方法论上,可以精心设计和组织有影响的活动,让党员群众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如举办“正能量演讲比赛”、评选“优秀党员示范岗”、开展“业务技能比武”等一系列以正能量为核心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党员群众身边的优秀人物先进事迹进行宣传,使这些优秀人物成为党员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党员群众效仿学习的楷模。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进行入了新时代,对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更新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提高政治站位,着力推动完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发展多元化、多样化的工作方式,使思想政治工作能真正发挥起作用,激励基层党员群众为共产主义事业努力奋斗。
政治信仰方面5
坚定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是否坚定,不仅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党的形象,也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坚定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必须从多方面努力。
首先,进一步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坚定政治信仰,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党员干部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党章党规,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要抓好理论中心组学习这个平台,增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抓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关键,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素质和党性修养水平;要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培训教育机构的主渠道作用,加大理论教育培训力度,采用多种教育培训方法,增强理论学习的效果。
其二,抓好重点群体和关键少数。青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进学校、进课堂、进青年学生的头脑,使广大青年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求普通党员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带头做到,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党员和群众感受到坚定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
其三,开发强化政治信仰的教育资源。一是加强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教育。通过这些历史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我们党是怎么来的,经历了什么,要到哪里去?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哪些苦难与辉煌,我们的国家要走向何方?以史为鉴,坚定广大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二是要加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的教育。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曾经涌现过不少的革命先烈、英雄模范、先进典型。通过发掘和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可以对广大党员干部起到心灵净化和道德感化作用,达到政治信仰教育潜移默化的效果。三是要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四是进行红色基因教育。弘扬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五是进行主题教育。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每个党员都要在思想政治上不断进行检视、剖析、反思,不断去杂质、除病毒、防污染,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六是运用互联网、自媒体等新兴网络资源,通过电影、电视、图片、在线学习等方式,进行政治信仰教育。
其四,建立和完善政治信仰教育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完善政治信仰教育的领导机制。要建立组织、宣传部门牵总主抓,由党校(行政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与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负责政治信仰教育的规划、指导、协调和布置安排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政治信仰教育的运行机制。通过系统的宣传、教育、培训,使政治信仰教育日常化、经常化、长期化。三是建立政治信仰教育的保障机制。要在经费、人员配备、场地、基础设施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四是建立和完善政治信仰教育的考核机制。要加强督促检查,注重综合考评。要注意总结先进经验、直面存在问题,不断改进工作,形成各方都重视理想信念教育、促进理想信念教育良好发展的工作格局。
其五,建立完善干部选拔中的政治信仰考察评价机制。好干部的五条标准,第一条就是信念坚定。一个干部是否合格,首先看其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在干部的选拔使用中,要评价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状况,要看其是否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是否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否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是否具有坚强党性,是否站稳了人民立场,在这些方面应细化标准,形成科学的评价考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