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榜样8》 《榜样8》学习榜样事迹(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791299

【导言】此例“《榜样8》 《榜样8》学习榜样事迹(精编5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榜样8》学习榜样事迹1

块大糕:“80后”黄金军回村办起“大糕”体验店,为跟传统制作工艺区分,黄金军将自己的老本行模具制作跟大糕制作结合,将乡村文化、红色旅游特色糅进了世代相传的糕点。

一株蔬菜:占地58亩、投资3000万元的横坎头蔬菜无土栽培基地已投入使用,预计每年可为横坎头村增加经营性收入150万元。

一列小火车:坐上村里的观光小火车,可沿着观光线,看蔬菜种植基地,看漫山遍野的樱桃树,看白墙黛瓦的整洁屋舍。驶出横坎头村,还会一站站停靠隔壁“状元村”汪巷、“红果村”甘宣村……横坎头村通过这条红村游线,串联全域旅游研学线路,推动片区组团发展。

一个旅游综合体:横坎头村持续修缮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浙东行政公署等红色旧址,投资亿元建成浙东红村旅游综合体,推出《红村1942》沉浸式党建体验项目,每年超过30万名党员干部到村开展“初心之旅”。

《榜样8》学习榜样事迹2

特殊教育学校的听障孩子听不见,但视觉特别敏锐,他们的眼睛都盯着班主任。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刘玲琍时刻注重言传身教。记得那是一次迎接市卫生检查的大扫除,班上负责打扫女厕所,刘玲琍亲自带着三个女学生冲洗厕所。那时候学校的条件还很差,厕所是老式的,没有自动冲水装置。看到蹲坑两旁结的硬痂冲洗不掉,刘玲琍倒来了草酸,草酸发出刺鼻的氯气味,学生们都用手捂住鼻子,刘玲琍二话没说,一边倒草酸一边用刷子刷,难闻的气味熏得刘玲琍直想吐。但是刘玲琍坚持刷着厕所,学生们看到这里,纷纷放下了手走过来,抢过她手中的桶子和刷子,用手语连声说:“老师,老师,让我们来!”就这样,粪池被刘玲琍和学生洗得洁白如新,得到了领导的表扬。从那以后每次大扫除,学生们都是抢着干活。

每天在路上遇到学生,刘玲琍会报以一个温馨的微笑,并先一步打出手语“你好!”,学生就会立马以同样的方式回应她;学生桌边掉下的东西,刘玲琍会马上弯腰拾起交给学生;外出春游时,刘玲琍常常站着把座位让给学生坐;学生犯了错误,刘玲琍也从不发火,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耐心做好说服教育工作。

《榜样8》学习榜样事迹3

陆军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

钱七虎是一名军事科学家,1937年出生,炮火纷飞的童年让他下定决心为国铸盾。六十年来,他创建了我国现代防护工程学科体系,为我国防护工程各个时期的建设发展和科技水平跃居世界前列作出开创性、历史性贡献。他甘为人梯、为战育人,一生淡泊名利,表里俱澄澈,肝胆皆冰雪。

湖南省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刘玲琍

刘玲琍是一名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1991年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她一直留在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潜心探索改进语言训练模式。30余年如一日,帮助有听力缺陷的孩子训练正常说话的能力,让他们逐渐回归社会,拥有美好前途和幸福家庭。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唐菊兴

唐菊兴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战略性矿产调查首席科学家,始终以为国家找到更多更好的地质矿产宝藏为己任,28年来坚持奔波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生命禁区。他主持或参与勘查评价和发现多个大型-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为缓解我国资源瓶颈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把支部堡垒建设紧紧和地质找矿事业联系在一起,将找矿工作和藏区发展结合起来,带领队员们以当“爬山匠”为荣,谱写了开发西藏、稳定边疆、民族团结的壮丽赞歌。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

吴惠芳曾是解放军驻杭州某师政治部主任,2005年9月放弃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选择自主择业回到家乡永联村。18年来,从军官到村官,他将乡村建设当作第二战场,推动形成“四治融合”的现代化乡村治理模式,带领全村党员群众一张蓝图绘到底,走出了一条“强富美高”的乡村振兴之路,打造出了一个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先行示范样本。

云南省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名誉主任李桂科

1981年的春天,24岁的白族小伙李桂科第一次走进住着181名麻风病患者的云南省洱源县山石屏疗养院。简陋的垛木房、脏乱不堪的生存环境,以及患者茫然无着的生存状态,让他做出一个决定:“留下来,治好他们的病”。此后40余年,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为麻风病患者治病、治心、治贫的过程中,用日复一日的付出,将与世隔绝的“麻风孤岛”,变成了居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村”。

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钢城街道柯坪路北社区党委书记热孜万古丽·沙吾提

热孜万古丽·沙吾提是一名维吾尔族党员,20年如一日坚守在社区党委书记岗位。她真情服务群众,办好暖心实事,努力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儿上。她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社区最大的事,扎实开展民族团结“细胞工程”创建和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根植在居民心中。她说“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我要永远把各族居民当作自己的亲人,让社区成为群众最放心、最安心、最舒心的港湾”。

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党委

他们来自被誉为“浙东红村”的横坎头村。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年来,坚持守牢红色根脉,擦亮生态底色,团结带领党员群众走出一条“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之路,使曾经贫穷的革命老区,蜕变为播撒共富种子的红色乡村建设示范村,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榜样8》学习榜样事迹4

钱七虎。江苏昆山人,出生于1937年10月,现年85岁,他的童年岁月,是在残酷的战争中度过的。新中国成立后,依靠人民政府提供的助学金, 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高中学业。

1954年,在他17岁那年,钱七虎以优秀的高考成绩,进入了当时中国顶级的军工学府: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并且服从安排,进入工程兵系,开始学习十分冷门的防护工程专业。

当时,美苏冷战已经爆发,中国的外部环境急剧恶化,美国人几乎天天叫嚣,要用原子弹对中国进行核打击。

因此,防护工程专业当时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如何确保我们在遭受核打击之后,能够生存下来,并发起反击。所以生存是第一位的,只有生存下来,才有反击的机会。

从1954年进入哈军工,一直到1965年,从苏联留学归来,)山草香●(钱七虎一直都在构思,为中国建设一条地下钢铁长城,确保中国拥有二次核反击能力。

据资料披露,当年,为了检验自己设计的飞机洞库防护门,在遭受核弹冲击波之后的受损情况,当蘑菇云在西北戈壁滩上腾空而起的那一刻,其他人在欢呼庆祝的时候,他却已经穿着防护服,冲进核弹爆炸中心,亲自进行实地检测。

他所进行的,就是当时处于顶级保密状态的核弹爆炸防护工程研究。在此之后,他还先后针对炮弹,航空炸弹,钻地弹,原子弹,氢弹等各种爆炸物,进行了深入而细致地研究工作。

确保我国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打第一枪的情况下,拥有可靠的二次核反击能力。毫不夸张地说,钱七虎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以及在他的指导下,构建的一系列地下防御工程,就是中国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名副其实的地下钢铁长城,使中国战略防御的基石。

为了完成这些保密度极高的秘密工程,钱七虎只留下了一张6个字的纸条,就在长达十六年的时间里隐姓埋名,与家人两地分居。

正因为他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坚定的信念,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在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岁月中,不断钻研和创新,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程学奇迹,让中外学者都为之赞叹。带领中国的地下防护工程以及岩石力学研究,走在世界最前列。

《榜样8》学习榜样事迹5

从余姚梁弄镇区出发,途径连绵的青山、宽阔的四明湖,到达横坎头村。

“2003年我们这还非常落后,村集体负债40多万元,村里都是泥路,白鞋一走就脏了。”横坎头村村党委副书记邱民波回忆,当时大家都感叹,“横坎横坎,横看竖看看不到头”。

如今的横坎头村,处处焕发新活力——

产业兴起了。村里种植樱桃800多亩,并扩种杨梅、猕猴桃、蓝莓等特色水果,每年助力村民增收超1000万元;

青年回村了。许多80、90后返乡,开起农家乐、民宿、大糕店等,致富道路越走越宽;

游客也来了。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展馆、观光小火车、沉浸式剧本杀《红村1942》……一个个文旅项目,让横坎头村变为“网红村”。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279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