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心得论文【优推4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1000字]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心得论文【优推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心得论文1000字【第一篇】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着力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强调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不意味着关门封闭,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促进。
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国具备什么基础?
从供给层面来看,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拥有了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供应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多数产业内部竞争激烈,企业可以同时收获规模经济效应和竞争效应。
在需求层面,中国拥有超大的市场规模,是全球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姚景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中国有1亿多户市场主体和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当前,我国消费潜力仍有待释放,如果人民收入提高,市场需求将更加巨大,依靠内需将有力支撑整体经济增长。”
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说明中国经济既有潜力,又有引力。一方面,可以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吸引全球优势资源,在中国形成生产能力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以国内大市场需求为基础,可以使一些规模经济效应明显的产品在国内产生“本地市场效应”,产生出口竞争力,从而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心得论文1000字【第二篇】
摘要:文章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解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生产关系新变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依据,坚持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标准。新发展格局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包括市场经济学理论的丰富以及理论中国化、理论国际化的贡献。
关键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世界意义
总书记强调:“我们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十四五规划”也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制定的。由此,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解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具有科学性,并且具有必要性。首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如今在百年为由之大变局中,国际国内大背景下的生产关系都发生了改变。必须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出发点,把握和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的深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涵,进而考察其理论创新与世界意义。强调国内国际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贯通和有机整体性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涵的挖掘和拓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体现为既重视财富生产,又重视交换和消费的正向反馈作用,形成良性循环。新发展格局体现了中国现代化新征程中从国强必霸回归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道路的坚定信念。从西方逻辑转向全球化的真正价值属性,充分彰显了中国引领全球经济繁荣复苏的大国担当和大国风范。
一、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把握和理解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典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问题的创新之举。总书记指出,新发展格局是在为塑造我国在新时代、新的国际环境条件下的新竞争优势而做出的战略抉择。
(一)生产关系新变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依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有重要的决定作用的同时,辩证地认识到生产关系的能动作用。马克思认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有机整体”,“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这种总体规定性要求研究生产关系必须置身于物质生产过程的整体运动中,这四个环节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是承载特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会引起并反映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因此,生产关系新变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依据。一方面,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生产关系发生改变。随着中国的崛起和美国对中国的忌惮以及一系列逆全球化行为,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动荡不安,国际经济循环明显弱化、受阻。处在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世界经济的生产、交换和分配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通信和交易成本降低,全球产业链中可分解制造和组装的部分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具有劳动力和市场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由此,全球产业分工从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走向全球价值链阶段。但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国际经济深度调整和再平衡的过程中,全球产业链开始呈现收缩态势①,全球经济在肺炎疫情的冲击下陷入可谓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大衰退,通过投资疲软、人力资本流失、全球贸易和产业链中断等问题将对世界经济造成消极影响。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全球90%国家的人均收入被削减,生育率降低②,可见这种消极影响将是巨大且持久的。于是,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新局成为我国面临的战略问题。而中国做出的回答是由“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旧发展格局转向“以内促外”的新发展格局,挖掘下一轮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强调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新动能。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要素禀赋持续改变,劳动力净增长下降而资本成为最富裕要素,为发展国内大循环提供了优势和基础。从生产领域看,我国具有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作为世界制造中心,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比近13%,在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形成了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工业门类,有机地嵌入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形成了显著的综合配套优势,但是受制于发达国家占据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的原有国际分工格局,我国制造业发展仍存在质量不高、关键核心技术不强等问题。因此必须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机遇下,利用目前的产业集群、交易成本等优势,乘势而上扫除产业链供应链的淤点和堵点,提高自主性和独立性。从消费需求领域看,中国的消费市场优势有三:超大规模、多层级消费以及国内统一大市场。具体来说,我国是全球第二大市场,中等收入群体超过五亿,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需对GDP的贡献率一直高达90%以上,远超过外需的贡献率(除了1990年因国内投资下降导致外需对GDP的贡献率高于内需)③。而且中国目前产业结构不断完善、投资趋于饱和,居民消费水平和能力明显提高,已基本形成以消费为主导的内需结构。由此可见,不管是内需规模还是内需结构已具备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从分配和流通领域看,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观指导下的按劳分配方式,这对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意义重大。另外,我国不断构建促进要素公平、自主、有序流动的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从质量、效率和动力三个维度全方位推动经济发展变革①。综上两方面,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不仅是国际层面生产关系变化的大势所趋,更是国内层面生产关系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承认的是,国际大循环下的改革与开放是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两个关键因素。然而目前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的动能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国际大循环的缺点逐渐暴露,我国要素禀赋变化和内需潜力释放使得国内大循环日益强劲。因此,转向内循环为主既是现实表现,也是必然选择。
(二)坚持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标准
经过新中国70多年、改革开放40余年的开拓进取和不懈努力,中国持续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两大奇迹。中国经济正从开放融入世界经济到开放引领世界经济的大转变。出口导向战略在帮助我国实现经济赶超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导致我国经济因受国际波动影响大而带来的安全风险和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这就要求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从外向型经济转向内需型增长型经济,才能最终由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国家。中国发展战略究竟是“以国际经济大循环为依托,以外促内”,还是“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以内促外”,必须根据我国分工体系和技术发展的阶段和需求来判断,必须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进步、综合国力提升和国民福利改进为标准。在国际大循环动能减弱、民族主义和孤立主义兴起的大变革时代,“两头在外”的外向型战略不仅难以快速提升我国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反而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制约因素。于是战略调整转向内循环为主成为现实表现和必然选择,只有在新发展格局下,才能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二、新发展格局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丰富和发展市场经济理论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因此,市场经济本质是交换经济。西方主流经济学强调资源配置,核心是效率,目的是财富生产,忽视消费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体现为既重视财富生产,又重视交换和消费的正向反馈作用,形成良性循环。亚当•斯密认为基于市场存在的劳动分工依赖于人类的“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的秉性”。新发展格局强调发挥国内大循环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国内巨大的市场空间。库兹涅茨也曾通过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小考察国家规模大与贸易依存度的逆向关系。大国经济拥有规模经济优势和分工优势,为市场交换和消费提供广阔空间。因此大国通常具备搭建一个独立、完整的内部循环系统的能力和条件,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和保障经济体系稳定性的优势。那么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重视财富生产,又重视交换和消费的制度优越性呢?一方面,通过强大的国内大市场为国内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依托畅通的国内大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市场牵引激发市场主体的适配机制,推进要素市场配置,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此外,新发展格局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在于旧的分工体系向新的分工体系的转换,增速经济社会发展。这就要求政府角色来完善制度保障、优化组织能力、调节产业政策作为保障措施。我国奇迹的关键一招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避免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弊病,利用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效率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卡尔•波兰尼在《大转型》一书中将工业革命对劳动者和既有社会关系的压榨和破坏比喻为“撒旦的磨坊”,指责对自发进步的盲目信仰导致了对政府角色的忽视。波兰尼揭示了市场自由主义下非人的市场逻辑统治着人类的目标,这个深刻的缺陷导致它无法同时满足个体和集体需求,需要通过民主治理这一工具来完善经济体制机制。构建新发展格局体现了我们坚持辩证法、两点论,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市场经济理论。
(二)理论中国化与理论国际化
首先,构建新发展格局既超越传统计划经济的弊端和局限性,也超越和突破西方国际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局限性,形成国家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有机结合。共产党宣言揭露了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的本质和客观结果,“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传统国际经济学的实质是维护和延续殖民时代国际分工的工具,是将先发国家主导的中心-外围格局理论化,先发国家给予“要素禀赋论”占据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而在国际贸易中主导规则获得高利润,而后发国家只束缚于“比较优势论”而在低回报率和规模报酬递减的产业链中低端谋求生存。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突破旧的格局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形成本国自主创新的竞争优势,对国际大循环的重视体现了我国不是奉行贸易保护主义,而是超越了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以“共赢共享”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其次,新发展格局所蕴含的理论逻辑源于中国实践,是中国实践的理论升华,理论中国化与理论国际化的结合。恩格斯曾强调不同国家和时代条件下人们生产和交换的差异决定了要有不同的政治经济学。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沿着“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线索,针对新时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化所做出的理论中国化伟大创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构建、话语权形成,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所蕴含的全球经济发展理论的国际化,是引导世界经济走向繁荣、维护经济全球化良好态势的“中国方案”,是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大国担当。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内部循环也不是生产循环,而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机统一的良性循环
中国道路的成功、中国奇迹的密码就在于超越过去苏联模式单纯强调生产,忽视交换和流通的自然经济模式。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在建国初期经历过苏联范式政治经济学的消极影响,包括僵化教条、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形而上学、斯大林经济理论的片面性等特征。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和深化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认识,《论十大关系》在唯物辩证观的指导下正确认识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方法论基础。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要牢牢把握供给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需求、多层次消费市场和国内统一大市场,创造有利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更多依靠国内市场的发展环境,打造国内市场新动力,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引导供给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①。将视角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扩展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包括再生产段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提升产业链水平,在分配环节注重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和完善三次分配,在流通环节发展“互联网+流通”降低物流成本,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保障自由流通。
(二)国际大循环不是完全自由的经济循环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注意国际大循环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更高层次、高水平的开放循环,是以国内经济大循环和技术创新为依托而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大循环。一是凡是愿意同我们合作的国家、地区和企业,包括美国的州、地方和企业,我们都要积极开展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二是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在培育发展竞争力的同时增强开放监管和风险防控的能力。因此,在双循环中遵循市场规律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以产业强国为目标,对新兴战略产业、传统支柱产业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国家战略性安排,保障国家总体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另一方面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通过“一带一路”等方式践行多边贸易的全球贸易观念,积极引领新兴国家经济体国家创新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以保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为重要载体,既在国内大循环国与际大循环间形成紧密联系,又是对更加公平合理、安全高效的全球贸易治理体系的积极作为,为双循环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国内经济大循环不是封闭的循环,更不是各自为阵的循环
总书记强调:“我们绝不会走历史回头路,不会谋求‘脱钩’或是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国内经济大循环不是封闭的循环,这意味着:一是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构建有利于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体系。与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自由贸易区试验区有机衔接,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二是深化合作共赢新局面,不能认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就是闭关锁国、发展内循环就会导致内卷化。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基础上形成大循环,利用国内大规模、高质量、多样化的需求市场,以弥补外部需求周期性和结构性疲软,减轻国际大循环动荡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冲击。三是内循环为主不是弱化而是可以更好支撑国际循环,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正如总书记所说,“推动形成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就能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满足国内需求,又提高我国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②。强化国内大循环的基础和主体地位不仅是稳定国内经济基本盘的举措,也有利于推动国际大循环。国内需求的增加将一方面提高国内供给能力,另一方面扩大进口,进口规模的扩大又进一步为扩大出口创造条件,最终促进国际大循环。四是主动作为和善于作为的体现。双循环相互促进既可以解决和突破国际循环形成的对外依赖,实现自主自强,也可以解决和突破没有国际循环形成的国内循环局限性。双循环将使中国市场形成巨大引力,纷涌而至的国际要素资源和商品在循环中强化了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和引领作用,为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持续提升。
(四)新发展格局不是短期应急举措,而是相对长期的发展战略
新发展格局不是“出口转内销”等短期应急举措,被迫之举、权宜之计,而是具有全局覆盖性和长远指导性的发展战略。首先,新发展格局体现大国特征。大国经济发展理论主要有两种研究范式:一是斯密经济学范式强调大国市场范围广阔带来的经济分工的优势;二是马歇尔经济学范式强调的大国经济规模效应带来的竞争优势。经济超大规模性通过范围经济、空间集聚、创新学习和发展外溢等多重效应耦合的综合优势,可以形成内需为主导,国内可循环的经济特征。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贸依存度低,提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其次,中国是“世界工厂”,更是“世界市场”。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扩大,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为世界作出降低制造业成本的供给侧贡献。如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新亮相的国家和参展的境外企业数量大大增加,见证了作为最终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世界市场的基础和意愿,展现了为世界作出需求侧贡献的责任和担当。三是双循环有助于打造双需市场的整体性,实现双循环的互相间互补性和畅通性,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克服经济的波动性。新发展格局是一方面以扩大内需为主要任务,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新动能,实现内需市场的升级,另一方面继续扩大开放稳定外需市场,促进内销外销常态化切换,实现内外需市场的深度融合。
四、构建发展新格局的世界意义
(一)理论是发展的,必须不断创新
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强调,政治经济学实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是从研究个别的生产和交换之后才上升到一般规律的科学。党在考验艰难险阻中无往不胜的关键原因就是进行永不停歇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政治经济学尤其要强调创新,理论不仅要往前做,不能只是研究哪些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果只注重文本意义就会走进死胡同。而且要往后做,要注重对新型经济形态的研究,例如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广泛影响,数字技术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韧性,数据生产要素因开源性和非竞争性带来的规模经济的研究。总书记把我国新时代的丰富实践比喻为经济社会领域理论工作者可以挖掘的“富矿”,有着源源不断为我们提供理论自信和政策启示的潜力③。贾根良教授论述国内大循环理论时也谈到“转型指南的关键在于思想和理论认识的问题”。大国经济发展理论关注发展中大国经济现代化的模式和影响因素,从斯密、马歇尔到刘易斯,从市场和分工理论,到规模效应下竞争优势理论,再到经济转型的二元结构理论。而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就是大国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为疫情之下中国率先恢复发展经济赢得时间窗口,节省战略转折成本,是中国经济转换发展动能,培育竞争新优势,乘势而上实现“超大”向“超强”转变的关键一招。新发展格局理论创造性提出国内与国际各自形成一个小循环的同时,两者之间也必须形成一个大循环,小循环推动大循环的发展,两者共同构成双循环,走出生机勃勃的中国道路,也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注入强大而生动的真理力量。
(二)理论必须服务于国家战略
正如斯密在《国富论》中总结的,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富国裕民的学问,它必须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如果不能服务于国家战略,就会丧失它的战略高度和功能性。必须注意的是,只有坚持唯物史观和问题意识双轮驱动,结合理论研究和现实反馈,才能在特定国家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基础上,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动过程中的具体实践问题。新发展格局正是理论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典范,是服务于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战略的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工理论指导下,实现国际分工与国内分工的有机结合,促进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有机衔接,转向更有利于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需—创新模式”。同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任何时候,自主发展与开放是有机统一的,不是割裂的。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深意就在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自主发展和以国际大循环为补充的开放之间的互动关系。国内和国际两个循环体系并不是独立运行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双轮驱动将带来叠加效应,引领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同时,还能为国际经济复苏提供动力和安全保障。一方面,国内大循环发挥市场经济下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提升国内产业链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增强我国抵御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以及周期性波动的经济发展韧性。国内需求增加为进口和出口增加、国际大循环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深度融入国际大循环有益于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为国内大循环提供动力和支撑:国际大循环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增加居民收入水平进而扩大内需;国际大循环中高科技的学习效应、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提高国内供给能力、推动内循环结构升级。
(三)为发展中国家崛起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发展中国家崛起,打造中心与外围的壁垒,既要融入现代世界体系,又要做到开放不依附,做到国家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统一。新发展格局下辩证统一的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一方面能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国内经济发展的规律总结和经验借鉴。另一方面,新发展格局下基于新型国际治理规则建设的开放型世界经济也为发展中国家崛起提供良好外部条件和国际环境。西方主流经济学不仅不足以解释中国经济由贫穷落后到国富民强的原因,更无法指导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埃里克•S•赖纳特在《富国为什么富穷国为什么穷》中以马歇尔计划的经济良性循环和摩根索计划造成的的贫困恶性循环为例,揭示了富国的核心在于对富国之道或者说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认为富国的起点是通过产业保护和激励创新培育正确的产业,进而产生技术外溢性带来报酬递增。然而自世界市场形成以来,富国利用它们的援助预算和国内市场准入作为胡萝卜,诱导发展中国家接受新自由主义政策。事实上,当今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基于违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政策秘诀而致富的。富国通过殖民主义和不平等条约打开弱国自由贸易的大门,同时维持着自己的高工业品关税,可见贸易自由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它的原因。新发展格局强调经济循环的重要性,由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构成的闭环链条,循环往复,经济循环的速度与质量决定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持续发展能力。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让世界看到的不光是从发展到超越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更是经济持续增长背后的“真理的力量”。构建新发展格局理论的提出,为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的理论力量,也给世界其他想要发展崛起的民族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以辩证思维认识危机,为世界各国共度难关给予重要启迪。为全球新一轮经济复苏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心得论文1000字【第三篇】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如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立足国内大循环,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从外部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引发了全球经济的持续萎缩,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我们深挖国内巨大需求潜力,以国内大循环引领国际循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内部看,内需是双循环的主引擎。我们立足国内需求有序复工复产,同时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强化“六稳”“六保”措施,我国经济呈现深V型恢复态势,为国内大循环奠定了良好基础。从长期看,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受疫情影响,一些结构性矛盾凸显。实现国内大循环,可以营造一个相对稳定和可控的环境,稳住产业链、供应链和经济运行,有效对冲日益增长的国际风险,促进价值链和需求链转型升级。
立足国内大循环,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14亿多人口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比较优势和我国强大的发展韧劲所在,孕育着巨大的潜力与活力。一要进一步挖掘内需潜力。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促进国内消费提质升级。积极培育新型消费,加快形成创造国内消费增量的新增长点。二要健全和完善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和供应链。找准高端产业发展中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的薄弱环节,开展集成研究、协同攻关,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实力和先进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打造先进制造业和关键产业链外商投资高地,更好辐射并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三要在体制变革与机制创新中构建内需体系的制度架构。构建完整的全国统一市场,畅通要素在国内各区域间的自由流动,打通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循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投资的营商环境。
立足国内大循环,还要谋篇国内国际供给需求良性循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既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球经济发展新趋势的客观需要,同时也彰显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责任担当。为此,一要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拓展国际间外贸、外资、技术贸易等经济层面的合作空间,加快创新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夯实供应链基础,提升价值链层次,培育产业链生态,推进区块链应用,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深度分工调整和创新发展中作出新贡献。二要进一步增强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柔性和韧性,从制度、技术、规则等多方面实现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在世界变局中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格局,是党中央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新趋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以更高效的资源流动和要素配置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血脉”,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心得论文1000字【第四篇】
摘要:“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超级全球化进入下半场,冲突对抗风险上升,世界经济进入了长期停滞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开启。大国经济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开放大国要以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为首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国内大循环方面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和投资、创新驱动、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要深耕东亚、“一带一路”、美欧生产网络交互推进、提升双循环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构建跨境创新网络等。“十四五”时期要实施双循环自贸区战略,胸怀两个大局,使得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国际自由贸易区相互促进,处理好双循环的十大关系,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政府与市场、开放与自主、共享与发展博弈关系,构建高质量双循环自贸区网络。因此,要落实好双循环这项长期战略部署,明确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目标、重要任务和作用路径,打造全球高端要素集聚流转的综合枢纽和战略纽带,充分发挥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
关键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自贸区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01(2021)01-0010-06
收稿日期:2020-11-24
作者简介:张燕生(1955-),男,河北清苑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这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实现中华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又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深入分析国内国际形势作出的重大判断,也是一个长期的战略部署。”[2]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确保“十四五”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好局起好步,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1.“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全球开放浪潮正走向退潮,而数字经济、服务经济、城市经济推动的新全球化仍在初始阶段艰难前行;大国之间的科技战、选择性脱钩、针对性对等、技术保护主义等明显上升,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制造服务化和服务制造化、城市智慧化和智慧城市化等交互前行;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出现本地化、碎片化、分散化调整,同时,数字技术正驱动供应链变得更短、更有弹性、更有韧性且更能够满足个性化多样性的新需求痛点。
2.超级全球化进入下半场,冲突对抗风险显著上升①。全球化的上半场是由开放驱动、创新驱动、市场化驱动,形成了世界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全球化的下半场则是货币危机、银行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等高频率发展,系统性风险显著上升的时期。历史上,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往往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引发系统性冲突对抗,导致贸易保护抬头、自由贸易退潮,全球化收缩倒退,最终很容易落入冲突对抗的陷阱。因此,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十分关键。
3.中美实力对比变化将引发双方对抗冲突逐步升级。1990年中美GDP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分别为%和%,中国经济规模是美国的%;2019年两国GDP占比分别为%和%,中国经济规模是美国的%,2020年将超过70%②。因此,中美之间的战略较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一次大考。
4.世界经济步入长期动荡停滞阶段。1990—2001年全球人均GDP年均增速%,2001—2008年%,2009—2019年%③,未来5~10年,全球人均GDP增速会降到%以下。新冠疫情、债务风险、贸易摩擦、全球衰退、地缘冲突等因素叠加或相继发生,最坏的情景不排除会出现类似大萧条的场景。因此,“十四五”时期,要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进各领域各层级对外交往,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目的是把握“超级全球化”造就的世界发展黄金期的重大战略机遇;把握信息技术革命造就的综合物流革命和供应链管理的重大战略机遇;推动经济体制从计划体系到市场体系、发展战略从内向型发展到外向型发展、经济形态从农业经济到工业化的重大转型。但是,我國长期以来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嵌入国际工序分工体系导致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和渠道发展不充分,出口导向和招商引资驱动的外向型战略导致贸易利益冲突和摩擦显著加剧,简单模仿和创新依赖导致动能转换缓慢和国内创新抑制等问题。大国经济不能再继续依靠出口导向和招商引资驱动。面向未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时不我待、迫在眉睫。
“十四五”时期,我国的发展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为第一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局面。这个变化将对东升西降、南升北降的全球实力对比、国际格局变化和世界秩序调整产生重大影响,将对我国发展的动能结构、模式定位和基本格局转变提出更高要求,将对我国与世界、美日欧、金砖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改善创造新机遇。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新形势、新情况和新挑战。例如,如何用事实回应国际上一些人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误读为主动与国际脱钩的战略;如何应对涉华WTO等多边体系变局、排华区域化变局、科技数据金融粮食能源等领域的安全挑战;如何化解国际对华阻遏以及污名化“一带一路”等新挑战。因此,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从大局着眼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要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在一些关键点上发力见效,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三、确立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
无论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还是世界各国相互往来交流史,遵循的基本常识和普遍规律是,大国经济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开放大国要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为首要,负责任大国要以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构建人类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为己任。据初步估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进出口金额占GDP的比例)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变化轨迹。从1978年%升至2007年%,金融危机后持续下降到目前30%多一点。所以,我国经济增长越来越多依靠国内消费和投资。为了加快促进这个变化,我国从2018年起在上海连续举办了中国进口博览会。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形势下,我国积极推动国内大循环逐步取得支撑发展的基础地位,扩大国内消费投资和进口需求,为受疫情重创的全球经济恢复增长提供进口订单和发展动力。
1.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提高供给质量和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匹配度为手段,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途径,推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努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2.扭动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提高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破除妨碍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体制变革,持续降低恩格尔系数[3]落实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提升百姓富裕程度和幸福满足程度。
3.发挥投资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关键作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等领域短板,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优化市场环境、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4.构筑国内大循环的动力源和创新策源地。2019年我国R&D经费投入金额为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为%,其中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为%④。按研发强度衡量,我国有6个省市已进入创新驱动阶段(研发强度%以上),有12个省市仍处于投资驱动阶段(研发强度%以上),有13个省市区则处于资源驱动阶段(研发强度%以下)⑤。推动创新发展的重点是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创新生态系统和构建跨境创新网络。
5.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国家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其中,发挥有效市场作用解决不充分发展矛盾,发挥有为政府作用解决不平衡发展矛盾,形成政府与市场和谐发力的制度环境。
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决不是构建封闭的国内循环系统,也不是在参与国际大循环基础上向国内经济延伸扩展,更不是新形势下采取与世界经济主动脱钩的行动,而是在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基础上推动双循环体系建设。
1.要深耕东亚生产网络,形成双循环经济合作体系建设的基本盘。在国际大三角分工格局中,东亚生产网络主要为世界提供制造环节和劳力,美欧生产网络主要为世界提供技术和市场,中东及其他亚非拉地区主要为世界提供能源和资源。其中,传统东亚生产方式主要靠要素投入增长驱动,而不是要素生产率增长驱动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后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亚太国家不仅形成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而且随着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逐步深化,预计将出现全球需求东移、供给东移、创新东移⑦、服务东移、资本东移、货币和金融合作东移的新格局。
2.深耕“一帶一路”,做深做实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发展合作。当前发展中国家世界已发生了深刻变化,既不同于二战结束刚刚摆脱旧殖民体系的发展中国家求独立和发展的情况,也不同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推动市场化改革时的情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造成发展中经济大变革、大调整、大分化。同时,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也面对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的全球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破解这“四大赤字”的中国方案,需要秉持公正合理、互商互谅、同舟共济、互利共赢四大理念。[4]因此,探索建立包容共享、和而不同、先进适宜的规则制度,合作推进高质量、可持续、普惠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合作发展,事关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大局。
3.加强与美欧等国家生产网络合作。这是一场国际拔河,一边是少数极右势力要推动选择性科技脱钩、产业脱钩、金融脱钩等,试图造成“一个世界、两个体系”的对抗局面;另一边是美欧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企业家、科学家和广大民众愿意继续与我国开展全方位合作,形成开放合作的利益共同体。我国要在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前提下,以经济贸易合作为平台,不断完善以周边和大国为重点、以人文交流和多层次对话为纽带、以公共卫生健康和全球气候变化合作为契机的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4.筑牢支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三根坚实支柱。第一根支柱是推动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上新台阶。如进一步实施降低关税率,取消非关税壁垒,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开放等措施,构建更高水平的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离岸贸易及其他新型贸易方式,助力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第二根支柱是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上新层次。如推动规则等制度主动与国际组织高标准规则相衔接,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同时契合合作各方当地文化、宗教、制度及能力建设。第三根支柱是推动科学、技术、人才、创新等知识型开放上新水平。通过开放创新链,推进多种合作方式开放创新、开放合作、开放共享。
5.提升双循环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和产业基础能力。其中,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双循环一体化集群发展;推动供应链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双循环连接畅通发展;推动价值链高中低、上中下、前后向双循环融合提升发展。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基础能力。推动新基建、新型城镇化、新交通综合枢纽和通道建设双循环协调发展,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开好局起好步。
6.构建双循环跨境创新网络。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培育新形势下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一环就是开放创新,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共性公共研究、开发试验研究的跨境合作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⑧
五、实施双循环自贸区战略
1.胸怀两个大局,做好自己的事情。其中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是国内自贸试验区与国际自由贸易区相互促进这个抓手。对内发挥自贸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试验田作用,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创新经济、法治经济、高端经济三大驱动力,加快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对外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目标,RCEP自贸区、高质量自贸区(中日韩FTA)、高标准自贸区(CPTPP)并行,远景目标是构建亚太自贸区(FTAAP)。其中,CPTPP有可能成为未来中美规则博弈的一个主战场,其制度规则较量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应作为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抓手和重大举措。
2.双循环自贸区战略要走深走实走好,必须处理好双循环的十大关系。即处理好新发展理念与新发展格局的关系,统筹好创新自立自强与开放创新共享;确立国内大循环与构建更高水平开放的关系,制定扩大开放的指标体系、统计体系、标准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政绩考核体系等;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关系,统筹好深耕东亚、深耕“一带一路”、深耕美欧生产网络交互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中自由贸易与试验区的关系,统筹好可复制可推广与不可复制不可推广之间的互学互鉴;边境开放与开放后的关系,统筹好商品要素开放、制度开放、创新开放协同推进;发展创新经济、高端经济与法治经济的关系,统筹好内生动力、发展环境和各个主体之间的和谐发力等;多边贸易体系与区域一体化的关系等。
3.双循环自贸区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关系,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建立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和重要原料等供求防线,确保供应链安全;制定相关安全保障措施和立法,确保粮食、能源等安全;重视金融、数据、网络等新型安全,防范抵御风险;构建生态、水、土壤等安全屏障,确保可持续发展。
4.双循环自贸区要统筹政府市场作用,形成和谐发力机制。其中,要处理好中国特色与国际规则、国有经济与竞争中性、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当前全球正出現类似1934年罗斯福新政和1936年凯恩斯革命的变化,政府干预经济政治的作用显著上升。双循环自贸区要统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政府、市场、企业、社会和谐发力机制。
5.双循环自贸区要统筹开放自主关系,防范化解开放风险。现代全球化进入下半场,开放风险显著上升。中华民族复兴的生命力在于开放包容共享。双循环自贸区战略要继续推动创新全球化、服务全球化、数字全球化、人文全球化等前行,提升抵御开放风险的能力建设、制度建设、网络建设。
6.双循环自贸区战略要实施普惠民众的共享发展计划。无论国内还是国际,都要把增加员工平均工资水平和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并举,扩大生态、医疗、教育、减贫等公共消费支出与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并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促进全球收入公平分配并举,构建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7.构建高质量双循环自贸区网络。目前全球有两种不同的区域战略,一种以美墨加协定为代表,另一种以RCEP为代表。我国国内已设立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特色鲜明的差别化试点任务,海南成为内地第一个自贸港。未来的方向是以创新思维,构建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基于对等的公平贸易、基于共享的包容贸易之间的合作基础,推动高标准、严规则、同时开放包容共享的全球自贸区网络。
六、落实好双循环这项长期战略部署
1.明确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目标、突破口和重点任务。作为我国新发展阶段的一项长期战略部署,其重要使命:首先是构建科学、技术、人才、创新内生发展的体制机制、生态系统和跨境网络,与世界科技进步更紧密挂钩不脱钩;其次是构建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现代化制度体系、法治架构和治国理政方略,与国际高标准规则相衔接不脱钩;最后是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的强国体系、开放合作和共享发展,与全球价值链高端相互对接不脱钩。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发展基础、动力来源和开放创新是分阶段渐次形成的。
2.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都要保持平常心,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战略定力和底线思维。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必须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科研及攻关要久久为功;必须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这既是推动双循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固本循道、落实新发展理念之策。 3.確定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重要标志和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作用路径。建立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标志是形成国内统一大市场,打造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规模和质量优势,贯通依托国内市场带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各条通路,形成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新旧结构转换、新旧模式转换的推动器和加速器,培育更多全球发展的新动力源和创新策源地。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路径是开放创新、开放合作、开放共享,改变全球化收缩和供应链收缩趋势,推动新型全球化继续前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打造全球高端要素集聚流转的综合枢纽和战略纽带。要摆脱两头在外低端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旧发展模式,构建科学、技术、人才、创新自主可控的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要培育跨国市场主体和高端专业人才,在全球不同层次市场体系中掌握话语权、定价权和公共产品供给责任。构建跨境创新网络、跨境综合物流枢纽、跨境人才交流平台,形成开放合作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5.制定推动双循环发展的和谐发力机制,发挥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从全球范围内看,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的钟摆有更偏重政府一侧的长期趋势。全球供应链安全战略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全球重大科技创新领域出现所谓民主科技与专制科技、深层产品意识形态化的趋势,全球优质要素和产业链本地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从我国发展情况看,在巨大外部压力下,政府与市场相互补位、和谐发力正成为新趋势。无论在0到1的原始创新领域,1到10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还是10到N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领域,探索新型举国体制与全方位国际合作机制相互促进、攻坚克难,正成为一股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新潮流。双循环更要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个坚实基础不动摇,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与数字产业化创新深度融合,推动实体经济与服务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实体经济与智慧城市深度融合等,正成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新气象。
注释:
①哈佛大学教授丹尼·罗德里克提出全球化三元悖论,认为一国在超级全球化、民主制度和国家自主权三者最多取其二。他将二战后的全球化分成两个阶段:GATT阶段,即温和全球化;WTO阶段,即超级全球化。他分析了超级全球化如何扩大收入不平等、导致过早去工业化、加剧国内社会分裂、威胁金融稳定。全球化退潮背后是民粹主义政治力量的兴起。他提出了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通过复制发达国家工业化路径,能否在短时间内取得与欧美相比肩的经济成就?二是能否走出属于本国特色的,却又不失现代化的自由民主之路?面对失衡的贸易秩序,究竟是该继续完善国际多边机制的作用,还是重新发挥民族国家的主导作用?他站在了民族国家这一边。建议政策制定者需要在失衡的贸易秩序中纠正过往的政策,以响应民粹主义,同时维护开放贸易有益的一面,推动适度全球化。
②根据IMF、中国统计局、美国经济分析局等数据整理。
③世界银行数据库。
④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比美国低近12%,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普遍15%的水平。未来增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规模和力度,需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进程。
⑤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未包含港澳台地区的数据。
⑥“克鲁格曼质疑”。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于1994年在《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的《东亚奇迹的神话》中提出,东亚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大规模的资本积累和密集的劳动力投入,没有真正的知识进步和技术创新,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持,不能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克鲁格曼的观点得到了印证。
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2020年9月2日在日内瓦发布《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其中该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先生认为,中国的发展方向非常清晰,在政府领导下,在人工智能、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规划。其收到的国际专利申请中,超过50%来自亚洲,它们中的大部分是用汉语、日语或韩语写的。我们正在经历一个真正的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每几个世纪就会发生,它对世界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报告指出了全球创新格局东移趋势。
⑧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n1/2020/0913/,2020-09-13。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
[2]杜尚泽,朱思雄,张晓松.下好先手棋,开创发展新局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N].人民日报,2020-08-24.
[3]张军.从民生指标国际比较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就[N].人民日报,2020-08-07.
[4]钟声.积极做完善全球治理的行动派[N].人民日报,2019-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