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关于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体会发言【推荐5篇】

网友发表时间 771717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关于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体会发言【推荐5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体会发言【第一篇】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高度,着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强调要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指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职能配置上更加科学合理、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备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要充分认识到,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就要在深入学习、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上下功夫。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展现了“新成效”“新步伐”“新提高”“新进步”“新水平”“新提升”的崭新画卷。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逐条逐段领悟,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突出领会好重点和创新点,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就要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我们就一定能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体会发言【第二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最完整、最全面、最精辟的概括,为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新的更高目标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必须深入领会、全面理解和贯彻践行。

把握“三大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贯通过去、现在和将来,贯通理论、实践和发展,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三者的关系作出清晰的定位,也系统分析了决定这三者的“三大逻辑”。

从理论逻辑来看,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党始终坚持和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

进入新发展阶段,就是我们党统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两个大局”,对当前我国所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判断。新发展理念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和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应对当前我国发展环境和条件变化主动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一系列重大战略贯彻实施。这是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逻辑必然。

从历史逻辑来看,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们党带领人民经过不懈奋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这个过程都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致力于国家现代化目标的历史过程。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到去年年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

面对新阶段新特征新要求,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想引领。历史经验证明,办好自己的事,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国内,是一个大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坚实发展,我们已经形成广阔的国内市场,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雄厚的物质基础、人才储备和治理优势,我们需要在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现实逻辑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阶段。任由国际风云变幻,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准确研判形势,认清历史方位,抓住重要时间窗口期,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破解制约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弊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激发全社会活力和创造力。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的宏伟蓝图,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自身发展,不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全力办好自己的事,锲而不舍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

全面理解丰富内涵

过去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观大势、谋全局,在不同场合提出和阐释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全党的认识不断丰富、不断深化,也成为贯穿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规划建议的逻辑主线和核心要义。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思想内涵、相互关系和时代价值作出了最全面、最系统、最体系化的理论阐释,是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重要时点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宝库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要从更宽广的时空视野上认识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眼光作出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明确指出,“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新发展阶段也是未来30年我们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历史宏愿的新阶段。这就预示着,在这样一个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仍然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更加着力于发展,更加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更加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全社会的蓬勃生机活力,通过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让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最后全面实现国家现代化。“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全党全国人民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要从更深厚的思想根基上理解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发展理念被证明是科学的思想引导。在新发展阶段,我们更要从政治视野、用政治眼光来理解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将其作为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来全面深刻把握。总书记指出的要从根本宗旨、从问题导向、从忧患意识三个方面把握新发展理念,清晰指明了要从思想根基上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正确的现代化观,根本解决好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我们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守住了这个“根”与“魂”,我们的人民立场才能始终坚定、价值导向始终不会偏离;我们的发展模式才会更加集约、更加高效、更求质量;发展道路上我们才能不惧任何风险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随时能够应对更加复杂困难,全面做强自己。

要从更高远的发展目标上推进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是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的内在要求,是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途径。构建新发展格局也是要贯穿于新发展阶段全过程,要按照“十四五”时期的主攻方向,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提升国民经济整体效能,以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稳固国内基本盘,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体会发言【第三篇】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重点研究了“十四五”规划问题,擘画了我国未来发展蓝图,为全国上下明确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

连日来,三个“新发展”——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如何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新发展阶段——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

“高度重视对发展环境的分析判断,再相应进行决策是我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大经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认为,全会对新发展阶段作出了重要判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专家学者认为,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从国内看,我们既拥有优势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

“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我国要素禀赋条件等将面临深刻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马建堂认为,要素成本低、环境容量大、外需贡献多等传统优势正逐步减弱,“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00万亿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张占斌认为,展望“十四五”,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明显提高,各方面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特别是一段时间以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带来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国研中心产业部部长赵昌文说。

挑战萌生着机遇,压力催生着动力。进入新发展阶段,大挑战、新挑战中也孕育着大机遇、新机遇。张占斌认为,展望“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们不仅要善于顺势而为、把优势转化为动力,更要勇于逆势而上、善于转危为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新发展理念——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过去5年,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必须强调的是,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不少专家表示,新发展理念是对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引领性;进入新发展阶段,要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必须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会公报中的这一表述令人印象深刻。”张占斌认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国内外环境新变化,我们更加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坚持协调发展。“协调发展的要义在于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十四五’时期,我国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目的就是使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赵昌文说。

——坚持绿色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国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同时也要看到,生态环保依然任重道远。”国研中心宏观部副研究员杨光普认为,未来5年我国要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就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开放是促进发展的必然选择。”赵昌文认为,“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坚持共享发展。“我国正在从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但一些领域民生保障仍然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张占斌认为,“十四五”时期,我们要使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就要从收入、就业、教育、健康、养老、社会保障等方面多点发力、协同推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发展格局——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专家学者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是主动作为、不是被动应对,是长期战略、不是权宜之计。

构建新发展格局,符合经济客观规律。“大国经济一个共同特征是市场规模大、国内可循环。”赵昌文分析,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已逐步从过去依赖较大规模的出口转向以国内有效投资和消费为主,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内需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构建新发展格局,符合发展形势所需。张占斌认为,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传统国际经济循环明显弱化乃至受阻的情况下,强化国内大循环,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也有利于带动国际经济循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展望“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应如何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扩大内需,供需要匹配。“未来5年,我们要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认为。在杨光普看来,当前消费需求正在逐步回暖,但回到正常水平仍需一定过程,“下一步要从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继续发力持续推动需求回升。”

扩大内需,堵点要打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关键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内部和相互之间的障碍。”马建堂分析认为,要减少和消除制度、技术、成本等方面的制约,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发展高效的流通和物流体系,减少各种交易环节和成本。

——要坚持对外开放、深入参与国际循环。

“我国经济已高度融入世界,并不存在封闭的国内大循环。我们要在更高水平融入国际经济循环体系的同时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以国内分工和技术创新的发展推动国际分工和国际技术创新的发展。”刘元春认为。

赵昌文表示,下一步,要坚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质量和效益,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依托国内强大市场,深入参与国际循环,能使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也有利于促进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繁荣发展。”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体会发言【第四篇】

以更强功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李强代表(上海市委书记)

要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在做强功能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开放枢纽门户功能这“四大功能”,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考察上海时对我们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对上海发展精准的把脉指向。实践中我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像上海这样的经济中心城市,无论是要瞄准全球顶尖城市,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还是要服务全国发展大局,更好地为其他地区赋能,关键在于核心功能有多强。特别是进入新发展阶段,上海要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在做强功能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我们把强化“四大功能”作为重大命题,进行系统深入的谋划并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我们感到,“四大功能”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资源配置是基础,创新策源是内核,产业引领是载体,枢纽门户是支撑,必须整体把握、抓住关键、协同推进。这当中,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重点聚焦提升国际化水平,提升集聚和调动全球资源要素的能力。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重点聚焦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汇聚顶尖创新人才。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重点聚焦布局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先导产业,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产业链关键环节、占据价值链高端地位。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重点聚焦构建各类有形和无形的通道,打造立足国内、辐射亚太、联通全球的网络枢纽高地。

进入新发展阶段,做强功能是上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围绕做强做优城市功能特别是核心功能,着眼于把上海打造成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我们既注重从大处着眼,科学把握功能的演变趋势和发展规律,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又坚持从实处着手,注重抓载体、抓平台、抓项目,在持续推进“量的积累”中不断实现“质的飞跃”,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大局,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本报记者  刘士安  李泓冰整理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

石泰峰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从讲政治高度落实好党中央赋予的战略定位,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为内蒙古确立的战略定位。我们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最根本的就是以政治指南针为内蒙古发展定位定向,从讲政治高度落实好党中央赋予的战略定位,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我们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人口和生产力布局,立足东、中、西各盟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比较优势,完善国土空间布局、产业基地布局、区域经济布局、城市建设布局规划和政策,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我们要把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方位全地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行业全领域推动发展绿色转型。把保护草原和森林作为生态系统保护的首要任务,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和攻坚举措修复受损的自然生态系统,守护好内蒙古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

我们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深做实研发投入攻坚、重大科技攻关、创新主体培育等政策举措,全面改善科技创新生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走好新路子打造新引擎、注入新动能。

我们要把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主要抓手,坚持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机统一,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谋划产业发展,按照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建设产业基地,大幅提高煤炭、稀土等资源就地转化率和精深加工度,大力促进农牧业优质高效转型和服务业提档升级,精耕细作优势领域新兴产业,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整体优化和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本报记者  陈沸宇整理

高质量发展 竞争力提升 现代化先行

袁家军代表(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突出改革突破争先、服务提质争先、风险防控争先,确保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春天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保持战略定力、全面创新思维,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场大战大考中,为发展聚力、为企业赋能、为小康增色、为治理提效,交出了亮丽的答卷。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坚持系统观念,突出改革突破争先、服务提质争先、风险防控争先,确保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我们将切实扛起“五大历史使命”。浙江省委明确提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浙江必须切实扛起“五大历史使命”,也就是:书写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的新篇章;展示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新成果;展现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路径的新担当;开启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新征程;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能力。

我们将完善“八八战略”抓落实机制。我们要以迎接“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完善落实“八八战略”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每年编制发布“八八战略”实施综合评估报告,充分展现浙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擦亮“八八战略”这个金名片。

我们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作为发展相对均衡协调的东部沿海省份,我们要找准从省域层面推动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重点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物质丰裕和精神富足有机统一等方面率先破题,努力取得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

我们将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我们正在加快构建“152”工作体系,搭建好数字化改革“四梁八柱”。“1”即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5”即5个系统应用,分别是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综合应用、数字政府综合应用、数字经济综合应用、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和数字法治综合应用;“2”即数字化改革的完整理论体系和相适应的制度规范体系。

本报记者  李中文整理

以科技自立自强塑造发展新优势

李锦斌代表(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举全省之力谋划建设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努力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塑造安徽发展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安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举全省之力谋划建设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努力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塑造安徽发展新优势。

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必须在立足新发展阶段中坚持“创新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战略研判,坚持创新自信,敢啃硬骨头。安徽激发科技创新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统筹打造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五个一”创新主平台,争创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激发创新这个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力量”,涌现出“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等一批尖端技术;激发创新这个高质量发展中的“最大增量”,2020年全省经济总量接近4万亿元,在全国发展格局中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转变为“总量靠前、人均居中”。

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必须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做到“创新自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升级,经济要高质量发展,都要靠自主创新。安徽坚持科技为民,中国科大托珠单抗治疗方案列入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聚焦断点卡点,扩容实施科技创新攻坚计划,启动“江淮英才”计划,在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陶铝新材料、超薄玻璃等领域实现并跑领跑;打造国之重器,国家实验室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托卡马克等“3+4+N”的大科学装置集群初步形成,大科学装置数量居全国前列。

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必须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谋求“创新自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作为企业发展和市场制胜的关键,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安徽以产业创新提升生存力;以改革创新提升竞争力;以开放创新提升发展力;以协同创新提升持续力。

本报记者  朱思雄整理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尹力代表(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生态省建设,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

福建山海相连,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践行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全力做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接连跃上3个万亿元台阶,保持了优良的生态环境。

推进“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关键还是要坚持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一是打好绿色低碳发展攻坚战。加快我省纺织、鞋服、食品、建材等产业转型,力争“十四五”时期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约10%,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壮大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加快推进数字福建建设,促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力争“十四五”末全省数字经济规模占经济总量超60%。制定力争碳排放提前达峰行动方案,推动低碳城市、低碳园区建设。

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实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工程,系统推进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十四五”时期,基本消除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劣V类断面和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实现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7%,使福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三是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创新攻坚战。作为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我们肩负的首要任务就是机制创新。我们将在保持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优化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并推广39项改革经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创新,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林业碳汇、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让老百姓享有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下一步,福建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生态省建设,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

本报记者  蒋升阳整理

让绿色成为先行区最鲜明的底色

陈润儿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时赋予我们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使命。我们自觉站位全局、心怀“国之大者”、坚决扛起使命,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之路,让绿色成为先行区最鲜明的底色。

以感恩之心呵护治理黄河。宁夏因黄河而兴、因黄河而美,保护黄河义不容辞,治理黄河责无旁贷。我们坚持以系统化的思维、综合性的措施,统筹上下游、共治干支流、齐抓左右岸,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去年以来,我们深入推进固沙护土、宽河固堤、“四乱”清理,统筹推进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乡污水、农业退水“五水共治”,保障黄河安澜、保护流域生态、保证黄河水质。黄河干流宁夏段连续3年保持Ⅱ类优水质。

以理念之变引领产业转型。我们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节水、节能、降耗方向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型材料、葡萄酒、文化旅游等9个绿色含量高、环境影响小的重点产业,加快改变高能耗、高排放的生产模式,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绿色生产与绿色生活相统一、当前发展与永续发展相统一。

以铁腕之力保护绿水青山。我们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以贺兰山、六盘山、罗山为生态坐标,在保护上严格落实禁伐、禁垦、禁采、禁牧措施,减少资源消耗、污染行为、废物排放、肥药用量,保持河道不断流、湖泊不干涸、水土不流失、农田不污染;在修复上以自我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要、综合修复为基,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在治理上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协同治理、重点治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好中向优。我们将探索推进排污权、土地权、用水权、山林权交易改革,激发“化学反应”、激活“一池春水”,为绿色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本报记者  李增辉整理

《人民日报》(2021年03月07日13版)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体会发言【第五篇】

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作出这样的战略判断,有着深刻的依据。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实践充分证明,新发展理念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是指挥棒、红绿灯,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只有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要在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任务,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集合优势资源,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要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要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

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就要在深入学习、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上下功夫。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展现了“新成效”“新步伐”“新提高”“新进步”“新水平”“新提升”的崭新画卷。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逐条逐段领悟,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突出领会好重点和创新点,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77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