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范例3篇

网友发表时间 678834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范例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

全省党务工作会议上,xxx副主委对全省的党务工作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近年来全省机关呈现出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机关工作作风扎实,工作热情饱满,工作氛围和谐,工作效能增强,较好地发挥了枢纽作用,为保证江苏农工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保障。

但同时必须看到,与形势发展和任务要求相比,与先进省份和省先进兄弟党派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各地工作不平衡状况非常明显,一些问题须加以正视和思考,如果不能加以重视,将会成为制约自身建设和职能发挥的不利因素。主要问题与不足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建设方面。在学习教育上,传统方法多、创新手段少,形式主义多、联系实际少,系统的、有深度的学习教育较少。在理论研究工作上,工作模式比较单一,横向交流较少,集体攻关课题少,研究力量不足。在社会宣传上,主流媒体亮相的机会不多,社会宣传力度不够;少数宣传干部责任心不强,写稿的主动性不够;党员对农工党微信的关注度不高;《前进论坛》的征订发动不到位。

二是参政议政方面。在调研工作上,课题申报和完成的质量亟需提高;年度调研活动次数少,工作不够深入。在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上,各市上报社情民意信息的数量差距很大,人员不落实,措施不到位,信息上报数量少、质量低,格式不规范。

三是在组织建设方面。在领导班子建设上,部分市委高层次拔尖人才少,后备骨干匮乏。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担任实职的党员人数少。在组织发展上,新主界别人士发展缓慢,界别优势未能形成,传统优势受到冲击;党员发展的领域不宽,社科类人才发展工作一直没能取得突破。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创建活动难以触动困难基层,有些支部活动很少。

四是社会服务方面。活动声势和影响不够大,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不高;与其他部门或组织联合开展的活动少;活动形式比较单一,还是以义诊看病为主;党内资源没有充分挖掘,党员参与度不够;定时定点开展社会服务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季度报表报送不及时,附加活动材料不完整。

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

党务工作是党建工作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专业性,党务干部队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建工作的质量以及党的政策方针的落实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新时代机关党建工作,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务干部队伍”。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专门增设“党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一章,凸显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现状,以“使命·奋斗”大讨论活动“新形势下市档案馆机关党建使命任务”专题为契机,市档案馆机关党委办公室制作了两套调查问卷:《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调查问卷》(以下简称为《党务干部问卷》)发放、收回问卷72份,有效问卷7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分发给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委员、专职党务干部和个别党支部另设的党务内勤,直接了解党务干部的心声;《机关党建调查问卷》(以下简称为《党建问卷》),发放、收回问卷141份,有效问卷141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分发给普通党员和群众,从侧面了解机关党务干部的工作情况。两套调查问卷力求更全面客观地了解现状,梳理当前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优化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当前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经验与做法

(一)科学配置党务干部队伍

党务干部人员结构比较均衡。专、兼职党务干部人员充足,党委委员5名,专职党务干部10名,在职党支部共16个,每个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平均约为3-4名,党务干部力量较强。性别结构相对适中,男性42人,女性28人,且以男性居多。年龄结构比较合理, 35岁以下人员占比%,36-40岁人员占比%,41-50岁人员占比%,51-60岁占比%,基本实现了老中青均衡搭配。但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平均年龄相对偏大,平均年龄52岁,最年轻的支部书记为44岁。

(二)党务干部党务基础较好

党务干部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学历主要集中在大学本科层次,占比%,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从事党务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党务工作经历相对丰富,党委委员从事党务工作时间均为“十年以上”,党支部书记、委员多为5-10年,党务内勤流动性比较大,基本在三年以内。%的人员对党务工作乃至党建工作 “相当了解”“比较了解”,说明党务干部整体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较强。

党务干部队伍的政治意识很强。在“您愿意从事党务工作吗?”问题中,80%的人选择“愿意”。进一步分析,愿意从事党务工作的原因从客观上来说是受到党组织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吸引,从主观来讲可以提高理论水平等自身能力,找到成就感,还有一部分是服从领导安排。

(三)高度重视党支部书记履职情况

馆党委紧密围绕抓“关键少数”,积极探索党支部书记述职考核办法。2019年度组织开展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工作,馆党委充分发挥考核结果的激励约束导向作用,把抓党建工作情况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组织人事部门将业务考核得分与党建工作考评情况结合起来,坚持拟定考核等次对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评价为“好”的,年度考核结果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原则,进一步强化“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意识。

2020年重新修定了《天津市档案馆(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综合考核工作办法(试行)》,将党建考核与业务考核结合起来,按照党建、业务各占50%的比例计分,对党支部书记(处长)在党建和业务工作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进行全面了解、统一核实和综合评价,确保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

二、目前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缺乏精准滴灌的党务干部培训

馆党委、机关党委组织的党员教育培训较多,但多为大水漫灌的普遍培训,缺乏专门针对党务干部的精准滴灌培训。

在《党务干部问卷》“您认为您作为党务干部存在哪些问题?”一题中,党务干部选择最多的两项即为“缺乏专门的党务工作培训”“党建业务钻研不够,党建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不高”。

另外,调查还反映出各支部组织生活形式比较单一、单向、缺少研讨交流。只有39%的人员表示参加组织生活的形式比较丰富,在三种以上,约29%的人员选择平时组织生活通常是两种形式,而有%的人员反映参加组织生活的形式主要是集中学习,通常是“领导讲话、传达文件、读报纸杂志”。在被问到如何改进组织生活,约65%的人员要求“改进形式”。这些问题也都从侧面反映出有相当比例的党务干部缺乏有指导性的、科学的培训和教育。

(二)党支部委员发挥作用不均衡

在《党务干部问卷》中,对党支部支部书记发挥作用评价,%人员选择“好”,反映出党支部书记发挥作用基本充分;对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发挥作用的评价,和对支部委员满意度和支部书记差不多,选择“好”的人员占比均约为%,《党建问卷》结果类似。说明大部分支委能够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但也有少部分支部委员之间责任分工不明确,有的委员甚至不太清楚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尤其是有的党支部在支委之外另设党务内勤岗,不管是记录“三会一课”信息、发展党员、收党费,甚至写发言材料、交流研讨情况完全交给党务内勤去做,支委完全放手变成了空头支委。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党务内勤身兼数职、分身乏力、疲于应付,无法对党务工作倾注更多的精力,导致党建工作流于形式,只求完成任务不求质量。

(三)管理、激励党务干部主动作为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在“您愿意从事党务工作吗?”问题中,80%的人选择“愿意”,20%的人员处于“无所谓”的心态,这些人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不愿意”的状态。每一个基层党务工作者背后都是一个基层党组织,他们如果长期抱着这种心态工作,那么也势必会影响到周围干部群众对党建工作的态度,党建水平相应地也会受影响。

分析深层原因,除了时间精力问题,党务工作本身纷繁复杂、不容易出成绩,党务干部成长难、上升空间不大,是不愿意从事党务工作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组织上的关怀、激励作用就尤为重要。但是我馆目前对党务工作者的激励措施基本上只有评选优秀党务工作者,而在调查中,只有约%的人员被评为过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人员都从未被评为过优秀党务工作者。

三、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党务干部队伍的对策与建议

(一)高标准抓好学习培训,切实提高党务干部素质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和改进专兼职党务干部教育培训,提高素质能力,把党务干部培养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党建工作的内行人、干部职工的贴心人。”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加大党务干部轮训力度、丰富培训形式、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生动性,高标准精细化抓好党务干部学习培训。

1. 丰富学习培训形式。(1)增加实务操作培训。接受上级组织培训的优秀党务干部在参训后,及时将学习内容和精神、基本的党务操作规范传达、传授给未参训的专兼职党务干部,进一步扩大培训的效果,带动机关党务干部队伍能力的整体提升。集中培训时可采取情景模拟的教学模式,将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换届选举、发展党员、微党课等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等内容搬上课堂,让党务干部更直观地熟悉掌握工作环节和要求,确保党务干部在培训中坐得住、听得进、学得会、用得上,促进党务干部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双提升。(2)举办研讨交流会、党务交流论坛等活动,在分组讨论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引导党务干部学思践悟。习近平同志强调,“干部要勤于学、敏于思”。读原著、悟原理,一般人读的多,悟的少,学以致用的更少。“读”是途径、是手段,“悟”是过程,“用”才是目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研讨交流就是在学习的时候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度解剖自己,通过思想的碰撞去进一步消化、思考、领悟。(3)建立党建图书角、“党员之家”等党员活动阵地,提供一批高质量的党建刊物,如《旗帜》《机关党建研究》《党支部书记》《党课》等书籍报刊,供党务干部随时参阅,学习借鉴其他省市、其他单位好的经验、做法,开阔眼界,坚决不做“井底之蛙”。

2. 增强学习培训内容的针对性。针对党务干部集中反馈的最需要学习培训的政策理论类内容,编著、购置党建专业图书和知识手册等教材,编印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口袋书,督促专职党务干部增强党务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针对党的基础知识类培训,精心汇编党章党规党纪、单位党内法规制度,组织党务干部带头深入学习领会并严格贯彻落实党内法规制度,成为党章党规党纪的“活字典”;针对实务培训,购置或编印党建工作基础实务操作手册,引导党务干部熟练掌握党建业务知识;积极引进、分析研究典型案例,提炼好的工作方法,供党务干部借鉴学习。

(二)建立合理的考核、奖惩机制,充分调动机关党务工作干部的积极性

完善科学考评。结合《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结合上级和单位年度党建工作要点、纪检工作要点,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党务考评制度,明确党务干部岗位职责、职能定位,对党务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实行细化、量化的目标管理,落实责任到人的岗位责任制,列出清单台账,明确做什么和怎么做,促使党务干部知责、明责、担责、尽责。每年对考核情况进行奖惩,对优秀的党务工作者进行奖励,对不适应不适合的党务干部作出适当的岗位调整,改变和纠正党务干部队伍能力弱化、工作边缘化的倾向。

坚定典型引领。充分发挥考核结果的激励约束导向作用,把抓党建工作情况作为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把兼职党务干部开展党务工作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对被评为先进党支部的,在分配评选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名额时予以倾斜。通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奖项的评选,加大典型榜样的宣传力度,在党员中形成示范效应,做到正向的激励作用,树立一种党务工作大有可为、党务干部大有作为的导向,切实增强党务干部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树立用人导向。制定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党务干部的选配、能力建设、考核激励、提拔交流使用等进行明确。将专兼职党务干部工作经历纳入干部履历,在同等条件下,有基层党组织专兼职党务工作经历的党员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切实形成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从制度机制上为党务干部开展工作、成长进步提供强有力保障,激发广大党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从事党务工作但并不属于党务干部的人员,比如党务内勤,建议不再另设。如个别党支部党务干部力量确实不足,可以向机关党委提出申请,增设或调整支部委员。

(三) 提供横向交流、轮岗实践机会,激发党务干部队伍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关心机关党务工作者的成长进步,把机关党务工作作为培养领导人才的重要岗位,注重从优秀年轻干部中选拔党务工作者,加大党务工作者与其他岗位干部的交流力度,使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活力。” 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第一,可以吸纳更多热爱党务工作的新鲜血液,激活党务干部队伍活力;第二,可培养党务干部多方面能力,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第三,可使人事部门通过同一干部在不同岗位的任职情况,客观、公正地进行合理评价,发现干部的专长和最适合的岗位,从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建立健全党务干部交流制度。制定党务干部轮岗交流办法,本着有利于优化结构、有计划地安排党务干部与行政、业务干部之间的双向交流,有计划地选拔后备干部和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业务骨干到党务工作岗位锻炼,进一步深化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融合。轮岗形式包括:1.专职党务干部和其他行政、业务干部之间轮岗交流;2.专职党务干部内部轮岗交流;3.部门党务干部和其他干部轮岗交流。

提供岗位实践机会。组织党务干部在单位内部或其他单位先进党支部、党建示范点、党员先锋岗去观摩、考察、学习。作为专职党务部门,机关党委办公室可定期设立体验日或体验周,邀请兼职党务干部身临其境切身体验,从而打破很多人对专职党务干部“不知道整天忙什么”的神秘印象。党支部内部也可组织党务干部和普通党员干部之间进行角色体验、身份互换活动,比如由普通党员干部扮演组织委员收党费、记录“三会一课”信息,扮演党支部书记同党员进行谈心谈话活动等,促使党务干部全员化,避免出现一个党务干部离岗整个支部党建工作瘫痪的被动局面。

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要以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近年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但对照急剧变化且日益多元的社会治理需求,概而言之,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仍然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和短板。

一、职能定位上的“短板”

基层党建工作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状况:一方面一些组织设置基本上延续着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存在着定位低、功能弱、作用小的状况。另一方面,一些基层党组织有的承担着行政管理职能,泛行政化,造成活动开展难免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基层居民、基层组织的实际需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二、领导方式上的“短板”

党章明确,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政治、思想、组织领导三位一体,不可分割,但这只是宏观层面要求,并且以定性方式做出,给操作执行留下很大空间。在当今利益主体多样化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体、社会成员间利益博弈和利益关系变化明显,这对党的领导方式也提出了新要求。党组织负责人领导水平的高低、党员队伍的素质优劣、党组织结构灵活度等,都会对党的领导带来影响。基层党组织只有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依靠党的执政地位和崇高威望,依法执政,增强组织协调能力,在基层各类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是政治、思想、组织领导的最直接、最显性表现。

三、治理结构上的“短板”

基层党组织的治理网络,也是制约社会治理创新的一大短板。近年来,基层社会单元整合撤并加速,需要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同步转型,但一些地方仍按照行政区划或地域关系设置基层党组织,各党建单元“各自为政”,无法适应统筹城乡规范治理要求。同时,一些城郊社区整合撤并后未对党组织进行重新设置,部分基层单位尚不具备单独建党组织的条件,党建出现“真空地带”,使规范治理无法通过党组织力量贯彻到基层单元。此外,领导方式与规范治理存在出入。目前社会群体跨地区、跨行业流动常态化,工作生活方式在“互联网+”时代凸显“跨空间”特征,这对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结构要求,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四、管理模式上的“短板”

基层党建离不开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但仅仅依靠组织的外在约束力,缺乏组织的内在凝聚力,是难有作为的。一方面,由于基层党组织对组织关系不在辖区范围内的在职党员没有管理职能和管理办法,这也导致一定区域内党员引领力、服务力不足的状况出现。另一方面,由于党员队伍的分化,在职党员更加关注自身的活动绩效,党员意识有所减弱;此外,一些党组织对困难党员的帮扶救助还没有常态化、长效化,这些也为其他社会组织与党组织争夺基层治理阵地提供了空间。

五、人员素质上的“短板”

党员干部法治能力不足,也是制约基层社会治理优化的一个关键因素。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法律知识缺乏,目前在职基层党组织书记学历程度普遍不高,在法律素有上存在“先天不足”,这也导致一些基层党员干部法律业务学习不够到位、掌握不够准确的“两个不够”问题相对普遍;同时,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对法律法规条文理解不深不透,不习惯、不会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治手段开展社会治理,这也让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权威性受到影响。

六、执行落实上的“短板”

近年来,中央先后出台关于基层组织管理和社会治理系列规定,各地也指导基层修订社区公约等配套制度,但“不缺制度缺刚性”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基层党组织甚至没有专门的“基层干部准则”,这也容易给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留下制度漏洞。此外,还有的基层党组织制度规定搞“上冷下热”,导致政策执行走偏甚至变味,影响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引领力。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和进步,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开始逐渐转变。在现代社会急剧转型背景下下,基层党组织作为社区治理的领导核心,这为社区建设和发展提供政治理论基础和决策保障,让社区治理有了 "魂",促使社区发展更加科学、有序、健康。党与社区的高度契合性为基层党组织介入社区提供了理论的合法性,而党组织自身的能力优势又为她介入社区治理提供了合理性,以更好的服务社区治理,促进社会和谐。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67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