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好女儿事迹材料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99205

【导言】此例“好女儿事迹材料精选4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好女儿事迹材料【第一篇】

从古至今,“尊师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师孝顺也是我们作为一名学生首先应该做到的。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尊师孝顺之星是来自五(4)班的小妍同学。她的这个称号并不是浪得虚名的,而是她用实际行动谱写出来的。

在学校里,她是个尊师敬长的好学生,无论是在校园内还是在校园外碰到老师,不管有无教过她,她都会恭恭敬敬的说声:“老师,您好!”每次到办公室,她都会先“报告”,得到老师允许后才进办公室;每次用餐,都会跟老师说声:“老师,请慢用!”小妍的尊师不但表现在对老师有礼貌,而且懂得尊重老师,课堂上总可以看到她的小眼睛跟着老师走,积极举手发言。自修课认真投入的也一定有她。作为科代表的她是老师的好帮手,是班级同学的好榜样。

在家里,小妍是个孝顺长辈的好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还经常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听她的父母说小妍在家都是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并自觉预习复习,很少让他们操心,学习之余懂得体谅父母的不易,家务活总是抢着干,例如:做饭、洗碗、打扫卫生、晾衣服、照顾弟弟……等等,只为减轻父母一点点的负担。

小妍在成长的道路上没有忘记老师和父母的心血,她做到了“饮水思源,常怀感恩”是尊师孝顺的好孩子。

好女儿事迹材料【第二篇】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紫荆山街道西关社区,提起小云,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么多年来,她把孝敬母亲当成最重要的事。

紫荆山街道西关社区的居民小云,现如今已是一双儿女的母亲了,在尊老爱幼建立和睦家庭活动中为人们树立了杰出的榜样。小云说:“孝敬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什么也不图,就希望老人能幸福地度过晚年。”

生死关头,母女情最真

多年为人父母的辛苦,让小云深知做母亲的艰辛。她的母亲阿敏已是82岁高龄的老人了,随着年岁的增高,老人家的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近几年又经历了两次生死劫难。XX年的春天,母亲在亲戚家做客时不小心摔了一跤,送到医院已经神志不清,经检查是脑血栓,泌尿神经失去功能,这就意味着以后的生活不能自理了。当小云听到这个诊断结果后,心里非常难过,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别人家还有姊妹帮忙,她却只能靠自己照顾老人了。当她从医生那里得知如果采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再加上精心护理,母亲的身体状况也可能出现奇迹,能够很好的恢复。为了能让母亲康复,她日日夜夜守护在病床前,喂药喂饭,端屎端尿,只要母亲有什么要求她都尽量地满足。老人平时喜欢干净,在病重期间,小云就用温水每天给母亲擦洗身子,再把爽身粉涂上,防止长痱子。经过几个月地精心治疗和照顾,奇迹终于出现了。母亲能拄着拐棍下地了,自己能上卫生间大小便了。当她看到这一切,心里无比高兴,自己的母亲又可以正常生活了,小云心里深深的舒了一口气。

孝字当先,关爱永相随

母亲的恢复状况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XX年四月份,小云在给母亲洗澡时发现母亲的右侧乳房有肿块,她觉得情况不是很好,就立即带着母亲到医院检查,当检查结果上写着“乳腺癌”三个字时,顿时小云的感觉犹如五雷轰顶,让她实在难以接受这个现实。她心里的滋味是五味聚杂,为什么这么多的灾难偏偏降落在自己母亲的身上。在医生的办公室里,主治医生告诉她,手术的风险很大,费用高,如果马上动手术切除病罩,控制癌细胞扩散还能多活几年。为了保险起见,她经过再三的考虑,决定征求医生的意见,只要还有一线希望自己也要倾尽全力来挽救母亲的生命。

由于母亲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脑供血不足,做这样的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医生说不能保证在动手术时出现的种种意外。小云就苦苦哀求医生一定要尽最大的能力拯救母亲的生命。医生在了解了小云的家庭情况后,主任决定亲自主刀,两位主治医生做助手共同完成这一手术。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已做好,当母亲被推入手术室的一刹那,小云的心早已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再出现什么意外。

在手术室等待的心情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会体验到的,那种担心,焦虑又有些恐惧的心情就像在油锅里煎熬。直到手术室的门打开,母亲从手术室被护士推出来送进重症监护室。她的这颗心才稍稍放下。经过护理母亲慢慢苏醒,手术成功,小云这才如释重负,母亲终于又活过来了。为了减少手术后的疼痛和恢复,她炖了最好的鸽子汤,买了最好的鲍鱼和海参给母亲调养。经历了漫长的一个月,小云经历了人生最艰辛的磨难。这一个月里,女儿正赶高考,儿子正上小学,但这些她基本都顾不上了,因为当时只有照顾母亲,让母亲尽快康复才是她最大的心愿。就这样,小云陪母亲度过了第二个生死关头。

现在,小云的母亲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身体恢复得很好,老母亲逢人就夸女儿是自己的贴心小棉袄。小云也说能照顾母亲是我的福气。许多人还不知道老人是小云的养母,她做的已远远超过了亲生女儿,更是令人佩服。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小云正是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这一切。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关心老人的起居,更要全心照顾好病榻上的老人们。小云的事迹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启迪,中华民族的美德代代相传,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她发扬光大!

好女儿事迹材料【第三篇】

小华,女,汉族,1982年12月出生,吴忠供电局客户服务中心营业及电费组秦蕊供电营业厅负责人。作为一个80后的独身子女,她身上没有丝毫的骄躁,任性与自私。1999年夏天,母亲突发心脏病,同时引发左半脑梗塞,右半脑出血,造成右半身偏瘫,心脏衰竭。18岁的她把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开开心心,母亲发病仅两个月就已经能独立行走和说话了。2001年她的父亲又患上脑血栓和糖尿病,每一次老人住院,她就放下一切事物,守护在父母身边,这样一晃就是好多年。父母生病是不幸地,但是有这样孝顺的女儿,无疑又是幸运的。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在吴忠市供电局就有这样一个爱老、敬老的好榜样,她名叫小华,多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料曾患有脑梗塞、脑出血以及心衰的母亲直至康复,作为女儿,她孝顺体贴;作为妻子,她温柔贤惠。十余年来,她孝敬老人、疼爱丈夫,用生活中的平凡事、点滴情向家人倾注了无微不至的爱,赢得了街坊邻居、单位同事的一致好评。

作为一个80后的独身子女,她身上没有丝毫的骄躁,任性与自私。1999年夏天,母亲突发心脏病,同时引发左半脑梗塞,右半脑出血,造成右半身偏瘫,心脏衰竭。那年,小华才18岁。母亲在住院期间,小华每天都陪在母亲身边,吃喝拉撒睡全都包在她身上,她照顾母亲丝毫不敢懈怠。等出院回到家里,她坚持每天都给母亲擦拭、按摩身体,陪母亲聊聊天解解闷,一有时间就帮助母亲锻炼恢复,把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开开心心,母亲发病仅两个月就已经能独立行走和说话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本来在照顾一个患有严重心脏病的母亲,就已经够她受的了,2001年小华的父亲又患上脑血栓,虽然及时发现没有造成危险,但住院的同时又查出糖尿病,对于这个独身子女又是一个新的考验。多年来,小华的父亲回忆起他们的每一次住院都还历历在目。每一次住院,她就放下一切事物,守护在父母身边,给他们洗脸擦身,端屎端尿,这样一晃就是好多年。父母生病是不幸地,但是有这样孝顺的女儿,无疑又是幸运的,2002年,母亲做了心脏换瓣术,老人的身体也在小华的精心照顾下慢慢康复。婚后,她还是与老公一起来照顾老人,每年都带老人出去旅游一次,在家里指导父母的饮食。2010年夏天,外公病危住院,由于母亲身体不好,小华在下了夜班后顾不上休息,立即到医院照顾外公,替母亲尽孝。

她是父母的好女儿,是单位的岗位标兵,同样也是丈夫的好妻子,他们夫妻感情融洽、恩爱有加,是亲戚朋友羡慕的模范夫妻。丈夫长期战斗在电力生产第一线上,她作为营业厅负责人,工作也很繁重,但他们俩在工作上都能互相理解、支持,在生活上都能相互关心、照顾。夫妻俩下班后总是分工合作做家务,边做家务边交流工作情况、商量生活琐事,沟通感情,如果谁的工作任务重,对方就会主动做好家务,减轻对方的工作负担。因此,他们夫妻俩很少因生活琐事而吵架。结婚八年,小华理解丈夫,体谅丈夫。丈夫也体贴她,晚上回来后马上帮忙做家务,照顾父母,他同样毫不嫌弃地给老人擦洗、换衣物等,他在妻子父母的心中不是女婿而是儿子。

小华,她用爱和行动诠释了何为孝,是尊老敬老的表率。多年来,她没有因为自己的孝心而耽误工作和学习,她是个勤奋好学,永不满足的有志青年。她在参加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学习的同时,还参加了宁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了会计专业大专和法律本科毕业文凭。她先后荣获宁夏电力公司十佳优质服务标兵、吴忠供电局先进个人等荣誉;她所带领的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百佳客户满意窗口”,自治区“巾帼文明岗”,全国“青年文明号”等称号。她带领的“三心服务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走大街,串小巷,五保户,残疾人,聋哑学校,希望小学,清真大寺到处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在中国社会中,有“人生五伦孝当先,自古孝为百行缘”的传统训导,也有“久病床前无孝子”的现实慨叹。正因为经历重重磨难,小华的孝心才显得如此惊心动魄。她所散发出来的人性的温暖与坚韧,才如此清晰而准确地击中了我们的神经。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的责任。上行下效,老人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老人,尊老爱幼的风气就能一代代传下去,将中华民族的美德发扬光大。

好女儿事迹材料【第四篇】

小弟是居住在运城市盐湖区王范乡下马村的一名普通居民。她1978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收获为“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的天伦之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88年,家庭的“顶梁柱”的丈夫因病撒手西归,只留下老迈的婆婆,年幼的孩子和孤苦无依的她,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她的身上……

当时她的女儿七岁,而儿子只有五岁,她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还有年迈的。婆婆,心里有说不出的苦,但她忍了下来。她决心自己好好干,一定可以养活得了两个孩子还有年迈的婆婆。当时家里有十几亩地,她就辛辛苦苦种起地来,可是地里有的活是她一个女人家根本干不了的,而且一年下来,地里的收获也不大。她想,这样可不行,孩子们越来越大,也到该上学的年龄了,以后的开销会很大,就地里的一点点收入根本不够家里的平常开销。就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村里立了集会,她就和婆婆商量“要不在集会上卖东西吧?”,可是至于卖什么呢?她就和婆婆在集会上转了一圈又一圈,终于发现有一个老婆婆卖韭菜盒子,看着生意还特别的好,她就决定也卖菜盒子试一试。摆了几次摊之后,发现生意的确还可以,她就坚持了下来。家里的日子也逐步得到了改善,但孩子们正在上学,家里正是需要钱的时候,所以她就又开始卖凉粉,凉皮,想把日子过得更好。在她出摊的日子里,婆婆在家也没闲着,每天为了择韭菜、洗韭菜、泡粉条,和面,搞好后勤服务。为了多赚点钱,风里来雨里去,她几乎每天都出摊,逢一四七去冯村赶集,二五八去王村赶集,三六十在本村赶集。每个月也只休息三天,就在这三天里,她也不能闲下来,给婆婆和孩子洗洗涮涮,收拾收拾家里,还要出去买点材料。

寒来暑往,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在她的坚持努力下,家里盖起了五间新房子,女儿出嫁了,儿子也娶了媳妇,如今也当上奶奶了。她虽然挣了点钱,但身体也累垮了,腿关节疼得有时候都走不了路,手上的关节肿得像根香肠,不过她心里还是美美的,因为孩子们都长大了,也都成了家,婆婆也是红光满面的。婆婆看着她的身体状况,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婆婆和孩子们多次劝她不要再干了,再干身体就不行了,可是也说:“我没事,我坐在家里也没啥事,出去一天多少能挣点,也能减轻孩子们的负担。”

2013年年,一向身体很好的婆婆突然生病了,她看着婆婆难受的样子,她心痛得不得了。把婆婆送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胆结石得做手术,婆婆说什么也不做,说:“就让我死了算了,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活几年呀!”可她却说:“我们母女俩相依为命这么多年,你比我亲妈还要亲,我不能失去你。”婆婆被她的话打动了,决定做手术了。手术后,她寸步不离的伺候着婆婆,端屎端尿,问寒虚暖的,就连同病房的病友都夸婆婆好福气,有这么好个儿媳妇。婆婆出院后,但因为年纪大,恢复得比较慢,而且术后还留了个腰疼的毛病,疼的厉害的时候躺着都翻不过身,她就帮着婆婆翻身,脱衣服,洗脚,洗脸,擦身体,慢慢的婆婆的腰疼病好了些。

从丈夫走后,她们婆媳俩就睡到了一个炕上。如今,她们早已情同母女,不是亲生胜亲生啊。

她的家是一个传统美德之家,遵循的是“敬老爱幼,勤俭自强,孝行天下,淡泊从容”的人生品格。这传统美德,给她们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让她们获得了精神的力量源泉,在最困难的时候,她们相持相扶,彼此关爱,淌过生活的难关;在漫长的生活长河里,她们宽容以对,互为慰籍,共享人生的平实和精彩,这细水长流般的爱,将会感染更多的人在平平淡淡中体味真,弘扬善,享受美。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但认识她的人都会翘起大拇指由衷地称赞她是孝媳、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139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