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向警予的故事英雄事迹【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83338

【导言】此例“向警予的故事英雄事迹【最新4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向警予的故事英雄事迹简介【第一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向警予也从一个小女孩长成了一个大姑娘,又从一个大姑娘成长为一个敢做敢为的女中豪杰。虽然向警予越发成熟,那个腐朽的满清王朝也已经灭亡多年,但是有些事情却依旧令她迷惘——为什么满清灭亡了,民国也建立了,社会却并没有多大变化呢?

虽然自民国建立以来,很多过去没有的事情出现了,一些传统的观念也有了些许变化,但这种变化却缓慢得令人窒息。1916年,向警予回家乡溆浦办学,意图实现“教育救国”的伟大理想。结果学校刚一建立就遇到了“招生难”的困难。虽然民国了,但是很多孩子的家长依旧认为“女孩子上学,让人笑话”“男女合校,好说不好听”,虽然在向警予的劝说下,很多家长最终都改变了想法,将或者八到九岁、或者二十多岁的女儿送到了学校来,但仍旧时不时地有些家长慌慌张张地跑到学校来,要将自己的女儿领走,一问之下,和“男女合校”有关。这在现在看来司空见惯的事情,在当时却始终笼罩在“不体面”的阴影之中。难怪鲁迅先生要讽刺那个时代:“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了。

然而这与另一件事相比,这还算小事了。有一天,在向警予带着学生们做早操时(那时就已经有学校统一组织的早锻炼了),向警予发现一个女生的动作趔趔趄趄,于是她赶忙前去察看,结果发现这个女生竟然裹脚了!向警予急忙将这个女生扶到办公室,解开了缠在脚上的布条,并在当晚就造访了这个女生的家。在女生家中,向警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女生的母亲停止为女儿裹脚,并动情地说道:“我们现在让女娃们受教育、学文化,就是要教她们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要让她们堂堂正正地做人,还要一起改造这个让女人们吃了许多苦的世界……”女生的母亲被向警予的真诚所打动,发誓今后再也不为女儿裹脚了。

其实,这位母亲也并非心狠手辣,而是因为虽然到了民国,但各种封建残余势力依旧控制着中国社会。在很多地方,“革命”对社会的改变也仅限于“砍头变成了枪毙”。而在向警予的家乡,即使有向警予这般开明人物传播先进思想,并一度取得不少成绩,这一切美好仍不免最终成为无根之萍。

1918年的一天,向警予接到噩耗,与她情同姐妹的朋友兼同学淑玉因为被家庭逼婚,最终服毒自尽。原以为满清推翻了、民国建立了,一切都能改变,结果女性却依旧被封建礼教所残害!所压迫!原以为女性认了字、读了书、上了学,就能改变以往被压迫的命运,结果却还是只能以死抗争!现实的残酷和好友的去世,令向警予开始审视,到底“教育救国”能否成功?即使能成功,这个国家的女性们还要等待多久才能迎来解放呢?种种疑惑和不解,最终催生出了向警予出国留学的念头。

当时,一战刚刚结束不久,一战的战胜国法国因为在战争中损失了大量的青壮年,亟需青壮年人口填补巨大的劳力缺口,便以“勤工俭学”的名义在中国招揽留学生前往法国。消息传到中国,众多青年学子们纷纷报名,有的甚至倾尽所有,只为了凑齐留学法国的花费。在前往法国的众多青年中,就有向警予和她未来的丈夫蔡和森。

1919年12月25日,向警予在上海登上了前往法国的邮船,前往那片诞生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伟大思想家的土地。去法国之前,向警予还专程拜访了当时在上海的孙中山,。对法国充满了幻想,那时的法国既是自启蒙时代以来欧洲文明的中心,有着高度发达的文明,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强大国家,据说那里还是现代民主制度的诞生地,种种光环加诸在法兰西的大地上,令来自遥远东方的向警予充满了幻想与憧憬。

但等到向警予踏上法国的土地,并亲自接触到这片土地上的真实的时候,向警予深切地体会到了憧憬与现实的差别。20世纪上半叶的法国,虽然国力强大、傲立列强,并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是国内的社会问题也十分严重。理想中的民主制度并没能解决法国国内越发巨大的贫富差距和愈发尖锐的国内矛盾,政客们虽然言辞中充满悲悯与慈爱,但他们大大的肚子、合身的西装、高高的礼帽与那根考究的拐杖则昭示着他们的真实面目。冉阿让与沙威的对立并非只存在于小说中。

留学法国期间,向警予的思想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她开始认识到,即使先进如法国,依旧是一幅“富者如在天堂,贫者如坠地狱”的景象,绝大多数的法国人民的生活,与中国人民的生活并无太多不同,而广大法国女性得日子,也并不比广大中国女性的日子好到哪里去。无论是发达的资本主义,还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民众的生活都处于极端困苦的状态之下,那么到底如何才能真正地解放人民呢?

最终,向警予将目光转向了马克思主义。在与丈夫蔡和森一起学习生活的日子里,向警予努力地读完了法语版的《共产党宣言》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并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于是她发现,中国和法国虽然国力强弱差距极大、地理环境大不相同,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境况却并无根本不同,而这背后是中法两国甚至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境况类似的国家都采用的一个相同的制度——私有制。

1920年,向警予撰写了1篇名为《女子解放与改造的商榷》的文章,并敏锐地指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并主张应该建立起社会福利制度帮助女性抚养后代,换言之就是建立“公有制”来解放广大妇女。随着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研读和对法国社会的近距离观察,向警予的“马列主义救中国”的信念越发坚定。1921年,因为种种原因,向警予动身回国,结束了自己的留学生涯。

向警予的故事英雄事迹简介【第二篇】

“联俄、联共、扶助工农”成为大革命时期的口号,而在这口号的宣传下,无数励志改变中国局面的人们团结起来,集结军队,发动北伐,以势如破竹之势扫荡军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击败吴佩孚、孙传芳等大军阀,曾经不可一世的“东北王”张作霖也只能退回关外,在北伐军越来越近的脚步声中瑟瑟发抖。但好景不长,1927年4月12日,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了。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大肆抓捕共产党员、杀害革命群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同年7月15日,汪精卫也宣布“分共”,背叛了革命,对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让共产党人的生命立刻陷入了危险之中。这些人中,自然也包括向警予。于是向警予被迫从公开转为地下,开始从事地下活动。

在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白色恐怖之下,形势异常严峻,但向警予并没有退缩,也并没有被剧变的形势冲昏了头脑,她依旧冷静睿智地分析时局,并给陷入迷惘的共产党员们提供指引。当时,中共湖南省委要求卢德铭带着自己的警卫团前往广东与南昌起义部队汇合,但当时警卫团尚在江西修水,从江西到广东,山高路远不说,一路上一定会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自己一个团的兵力怎么可能安全到达广东呢?拿不定主意的卢德铭乔装来到武汉,意图得到向警予的帮助。

向警予的故事英雄事迹简介【第三篇】

溆水河畔,松柏青翠,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向警予故居的白墙青瓦上,宁静,肃穆。与之相邻的向警予铜像纪念碑广场,每天来此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一代妇女领袖向警予的革命英雄事迹,在湖南怀化溆浦县大地上,远播四方。

向警予(1895—1928),原名向俊贤,女,湖南溆浦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

向警予1895年9月出生于溆浦县城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1912年以优秀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两年后转入周南女校,并将名字改为向警予,表示对封建势力的高度警惕和反抗。

1916年夏,向警予从周南女校毕业,回溆浦创办男女兼收的新型学校——溆浦女校,以“自治心,公共心”为校训,重视新思想的传播,尊重学生个性,反对“驰骤之若牛马”的奴化教育。

1919年秋,同年10月与蔡畅等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成为湖南女界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者。12月,向警予和蔡和森一起赴法勤工俭学。她发奋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实践,从一个激进民主主义者迅速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坚定地支持蔡和森的建党主张,积极参与建党工作。

共同的理想信念使向警予和蔡和森产生了爱情,1920年他们在法国蒙达尼举行了婚礼。

1922年初向警予回国后正式办理了入党手续,开始领导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在妇女解放运动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25年5月,任中共中央妇女部主任,并增选为第四届中央委员和中央局委员。

五卅惨案发生后,向警予领导上海妇女界参加了这场反帝爱国斗争。

1925年10月,向警予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后,在中共汉口市委宣传部和市总工会宣传部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大部分领导同志先后转移,向警予主动要求留在武汉,坚持地下斗争。有的同志考虑到她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武汉太危险,劝她离开武汉到上海去。向警予说:武汉三镇是我党重要的据点,许多重要负责同志牺牲了,我一离开,就是说我党在武汉失败了,这是对敌人的示弱,我决不能离开!

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不幸被捕。敌人对她实施了严刑逼供,但她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严守共产党员的操守,表现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和崇高品格。

国民党新军阀决定在5月1日这个全世界工人阶级的节日里杀害她。向警予视死如归,在走向刑场的路上,沿途向广大群众进行演讲。敌人对此极端恐惧,宪兵们殴打她,想使她不再说话,但她仍然坚持讲下去。残酷的刽子手向她嘴里塞进石头,又用皮带缚住她的双颊,街上许多人看了都哭泣起来。向警予被押赴刑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牺牲,时年33岁。

蔡和森闻讯后写下《向警予同志传》表达浓浓的怀念之情。他在文中写道:“伟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没有死,你永远没有死!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1939年在延安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上,高度评价了向警予的一生。他说:“要学习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

向警予故居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故居、生平事迹陈列室和警予铜像广场三部分组成的向警予同志纪念馆,2005年被列为国家级AAA旅游景区,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又是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向警予创办的溆浦女校,也更名为警予学校,她当年亲自编写的校歌,在一代又一代师生中传唱。

向警予的故事英雄事迹简介【第四篇】

她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位女中央委员,三十几岁便被称为“革命的老祖母”,她就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一生致力于“为女界大放光明”的向警予。

“吾辈当求真心得做真事业”

1895年9月,向警予出生于溆浦县城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1912年,她以优秀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两年后转入周南女校并将名字改为向警予,表示对封建势力的高度警惕和反抗。20岁时,正在周南女校读书的向警予带领同学印传单、写标语、慷慨演讲激起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

1916年夏,向警予从周南女校毕业回溆浦创办男女兼收的新型学校——溆浦女校,以“自治心,公共心”为校训重视新思想的传播、尊重学生个性、反对“驰骤之若牛马”的奴化教育。

“向蔡同盟”真挚爱情

1919年秋,向警予加入新民学会,成为最早的女会员,同年10月,向警予与蔡畅等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成为湖南女界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者。

1919年12月,向警予和蔡和森一起启程赴法勤工俭学,1920年2月,向警予等人抵达法国在离巴黎不远的小城蒙达尼他们一边做工,一边学习,“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著作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实践。

志同道合的向警予与蔡和森,谈学习、谈人生、谈中国的未来,纯真、诚挚的爱情也愈加浓烈。1920年6月,这对恋人在蒙达尼举行了简朴的婚礼,两人并肩而坐捧着一本《资本论》拍下了这张特殊的结婚照,他们的自由结合被称为“向蔡同盟”轰动一时。

领导妇女运动和革命事业

1921年年底,蔡和森因领导学生运动而被法国当局遣送回国,不久,向警予也告别法国回到上海,此时她已怀有身孕。4个月后,长女蔡妮出生,夫妻俩既高兴又犯难,两个人的生活原本拮据女儿的降生使他们雪上加霜,但生活的困难丝毫没有减低他们的革命热情。

向警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妇女运动和革命事业中,领导成立了妇女解放协会会员达30万人,汹涌澎湃的妇女解放运动成为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革命运动中的一支生力军。

1923年6月,向警予当选为中央委员并连续担任中央妇女部部长,1925年向警予增补为中共中央局委员“向蔡同盟”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对中央委员夫妻。

“革命的老祖母”

为了不影响两个人的工作向警予将女儿送回湖南托付给家人抚养,后来儿子蔡博出生不到一个月也被送给大姑妈蔡庆熙哺养,年幼的儿女成为向警予革命生涯中的牵挂。1927年3月,向警予回到湖南长沙看望多年不见的一双儿女照了一张全家福,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成为向警予与儿女最后的也是唯一的一张合影……

两天后,她再次离家奔赴武汉工作化名夏易氏,很快,腥风血雨来了,白色恐怖笼罩下国民党在武汉搞大屠杀很多革命志士都牺牲在国民党的屠刀下。

1927年4月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向警予参加了这次大会。会后,中共中央考虑到她的名气很大留在武汉太危险三次命令向警予尽快撤离但她都拒绝了,她说:现在是党最困难的时候,组织上和工人群众的联系几乎中断,多留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绝不能让工人群众失望绝不能向敌人示弱。

向警予早出晚归奔波在武汉三镇,不管是晴天雨天她从不间断地到各个基层工厂第一线发动工人,有时废寝忘食,饭都不吃。革命斗争异常残酷,刚过30的向警予竟显得有些老了,她沉默坚毅,处事稳健加之在党内资格老越来越多的同志开始尊称她为“革命的老祖母”。

“人迟早是要死的

但要死得明明白白 慷慷慨慨”

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出卖向警予被捕,面对敌人的严讯逼供,向警予始终正气凛然、坚贞不屈。

在同敌人斗争的同时,向警予也常常想起自己的孩子,她把两个孩子的照片拿出来或贴在脸上,或放在唇边亲吻,她对着照片喃喃自语:“妮妮、博博,妈妈叫你们呢,听见了吗?”

向警予曾给儿女留下几首儿歌“小宝宝,小宝宝,妈妈忘不了,希望你像小鸟一样在自由的天空飞翔”。

为了天下的儿女都能生活在平等自由的社会里,向警予抛下个人的幸福用一生追求着理想与光明。1928年5月1日,向警予被杀害于余记里空坪刑场,就义前她曾留下这样的遗言:“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到了不能珍惜的时候只有勇敢地牺牲生命,人迟早是要死的,但要死得明明白白,慷慷慨慨”。

沿途群众无不为之动容,枪声响了,向警予壮烈牺牲,年仅33岁……

噩耗传来,蔡和森悲恸失声,含泪写下《向警予同志传》:“伟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没有死,你永远没有死,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为党的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这“惟一光明惟一希望”牺牲一切乃至生命,这是向警予铭刻进生命的誓言,她也是这么做的,她生命的印迹刻在大地上,她精神的光芒写在苍穹间永远激励后人!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98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