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优秀案例通用3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优秀案例通用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优秀案例1
一、教学目标:
专业知识目标:
1、掌握刚体的定义;
2、掌握刚体的判别方法及其应用
思政育人目标:
1、借助已学习的质点模型,引出刚体概念,培养学生求实精神、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和辩证唯物主义精神;
2、从刚体模型深入挖掘爱国元素,融入专业知识讲授中,利用物理之实,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育人目的。
二、教学策略
1、导入新知,剖析新知
从前面已学习的质点模型谈起,辩证的引出刚体的概念。同一个物体,当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时,可以看作质点模型;当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且形状和大小都不发生改变时,就可以看作一个新的模型—刚体。
刚体定义:在任何情况下形状和大小都保持不变的物体。(板书)
刚体是实际物体(固体)的一种抽象,是一种理想的力学模型。由于物体都是大量质点组成质点系,因此刚体就是各质点间的距离保持不变的质点系
通过刚体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和辩证唯物主义精神。
2、分析实例,巩固新知
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作为科技大国和科技强国,哪些领先世界的高科技产品可以看作刚体?通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领略我国在领先世界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095型攻击核潜艇、“复兴号”高铁、东风-41战略导弹、“神州十一号”载人航天器、“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嫦娥月球探测器等高科技产品,这些实物都可以看成刚体模型,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刚体模型理解。同时利用我国在这些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来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敬业精神和责任担当,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引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总结拓展
结合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我国强大的科技保障了我国的和平和繁荣,也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障力量,但同时也使那些图谋世界霸权的国家开始打压我国的科技发展。而我们学生作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努力学习,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优秀案例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情感启迪。”这就告诉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读书的是学生,提问题的是学生,思考的是学生,讨论的也是学生。在读书、思考、提问和讨论中“自得”的应该是学生。如在教学小语第11册《一夜的工作》第二段时,我便有意识的探索学生的“自得”之路。
师:课文除了写总理的工作情况还写了什么?
生:还写了总理的生活。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这部分课文,边读边想:总理的生活是怎样的?
(学生自读这部分课文)
师:哪一位同学谈一谈通过读书,你读懂了什么,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生:周总理的碟子里有几颗花生米呀?
师:那大家就猜一猜周总理的碟子里有几颗花生米吧,说说你是根据什么猜的。
生:我认为花生米数量很多,数不过来。因为他是一个国家的总理,地位很高,应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有多少。值班室的同志应该考虑到总理工作辛苦,端来一盘子花生米,让总理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剩下的就留在盘子里。
师:你说按全世界总理的地位推断,应当是想吃什么有什么。老师又有一个问题:周总理和其他国家的总理有哪些不一样?
生:周总理更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工作更辛苦。
师: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有关周总理的课文,你还知道周总理和其他国家的总理有哪些不一样?
生:读过《温暖》、《关怀》这两篇课文,我了解到周总理更关怀人民群众的生活与疾苦。
生:周总理更平易近人,与劳动人民心贴心。
生:读过《飞机遇险的时候》,我知道周总理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生:从《周总理的睡衣》一文中我还了解到总理是一个艰苦朴素的人。
师:对呀,既然总理是个平易近人、与人民群众心贴心、艰苦朴素的人,那么你们再来猜一猜盘子里会有多少花生米?
生:几颗,十来颗。根据总理一夜的工作,我们可以认识到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由这种精神出发来判断,周总理不是贪图享受的人,夜里吃花生米只是为了保持工作起码的精力。因此,盘子里的花生米并不多。
师:理解的真好。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一下:作者是如何写出总理生活俭朴的。
(学生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生:我读了“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一人而增加了分量”这句话理解到总理生活简朴。
师:能不能说具体些?
生:我从“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一人而增加了分量”看出总理生活简朴。因为,绿茶多送了一杯,说明值班室的同志有意识给这份夜宵加了一倍的分量,那么花生米也就比平常加了一倍,就算这样还能数得清颗数,可见花生米的确很少。因此,我理解到总理生活简朴。
“自得”是语文阅读教学应当追求的境界。孟子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程颐之“学莫贵于自得”,都是以学习能“自得”为贵。叶圣陶“多方设法,使学生能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的论述,更精辟地概括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自得”——“期于达到不须教”。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用标准答案统一学生的认识,要为学生营造阅读的场,力主少讲,让学生学会涵泳,增强语感,就能使学生能够“自得”,最终达到“不复需教”的目的。
在学生自读中发现问题、归纳问题、再提出问题,把提出的问题朝着正确的方向引导,这需要老师有较强的教学机智,最好当堂随机应变。心理学研究认为,小学生常常在不完全理解或者尚存疑问时就说自己全懂了,因为他们不具备认识、监控学习的能力。老师不应埋怨学生不会提问,而要从自己这方面努力。
在《一夜的工作》教学中,有个学生在自读了课文后发问:“周总理的碟子里有几颗花生米呀?”我就让大家猜一猜花生米的数量,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猜的。说“很多,数不过来”的人,只想到那是“总理”,按全世界总理的地位推断,应当是想吃什么有什么,想吃多少有多少?于是又有一个问题:周总理和其他国家的总理有哪些不一样?猜“几颗,十来颗”的同学,是从课文整体思想内容出发,根据总理一夜的工作,可以认识到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由这种精神出发判断,周总理不是贪图享受的人,夜里吃花生米只是为了保持工作起码的精力。这种做法,把学生的问题引导到了正确的方向,又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反过来,我批评学生:“你怎么读的课文?怎么提这种无聊的问题?”那么,讨论就不会深入,至少这个学生的积极性遭受了一次打击。
从上面的分析也可以知道,在课堂讨论中,谈自读体会的是学生,提问题的是学生,持不同意见互相争论的是学生,有收获的也是学生,老师是讨论的组织者,引导的工夫全在背后,在不知不觉间。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优秀案例3
面对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发展变化,很多时候让我们觉得有些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无所适从。通过多次的学习,犹如帮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一次收获丰厚的学习。
这一次,所有小学全部使用部编版教材,对于有的老师来说这是全新的,和孩子们一样,一起学习,我也不例外。新版教材有很多变化,从孩子的认知变化开始,将学习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例如:先识字,后学拼音。包括数学也一样,在空间几何这一板块根据学生先认知的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一年级就开始先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后来才从体中抽出面,最后学习线点的内容。教材还增加了一些传统文化的由来以及对国学的重视。最近阅读的浪潮很是狂热。不只是语文,包括数学的题型中都有所渗透。在过去新中国成立时,人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的社会,截然相反,而是“得语文者得天下。”真是“三十年的河东三十年的河西啊!”面对这次课本的改变,对我来说是一次大挑战。这就需要我好好学习,好好努力!
强调小学课本不是全部的教学内容,学生阅读数量要增加,而且要多阅读经典书籍。我们语文教师要学会借助课文这个例子进行语文能力训练,从课文提供的语文材料出发找准三个点:即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抓好小学生阅读和积累,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和作文教学,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知识,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要把课标理念与具体课例以及自己丰富的从教经历相结合,生动幽默、深入浅出地将作文教学该怎样从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出发进行教 学,如何正确有效地在日常教学中把握好教学目标,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如何写好作文,如何激发孩子们的思维,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激发孩子们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从而结合语文教学中的课例中获取的写作手法穿插进去,变成自己的1篇优秀作品。从而使学生对写作并不陌生,并不发愁,而是侃侃而谈。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展示自我,自我表现的天地,只有你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才华展现出来才是最精彩的,才是社会的赢家。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越来越多,这就需要你有很好交际能力,这就要归于语文的口语交际。面对这一板块,很多人都有弱点,如何激发学生交流,而且是有话可说,还要说的有理有据,说的让人心服口服,这才是亮点,这才是谈判高手。
这让我认识到,不管你的课讲的多么精彩多么华丽,但是重点是学生学到了多少。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个体,他们存在个体差异,他们有自己的思维,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教学中,一定要重过程,轻结果。让每一位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有所得。就像习近平主席所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判卷人。”我们要给每一位家长交代,我们要服务于每一位学生,甚至是家长。这就需要我们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还有更高的服务水准。
曾经有人这样说:“老师没有医生那么尽职尽责。”知道为什么这样说吗?人家质疑,现在的老师,上面来听一节课,下面不知道试讲过多少遍,经过了多少人,多少老师?你们说说,有哪位医生在做手术前,找几个人来做做试验。听听人家说的也在理,但是,论起责任心,良心,有哪位老师说说自己是不是尽心尽力呢?可是世人不这么认为,所以这就对我们教师有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必须做到让别人找不出我们自己的失误,不能让家长和学生挑出我们的失误。这样下来,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必须精心准备,这一节课中的每一环节都必须详尽,每一句话都必须慎重考虑。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都是宝贝。我们是说不得骂不得,更不用说打了。社会提倡说服教育,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特征,心里想法,家庭情况,从而对症下药。留心观察每一位学生的细节,从而发现她的闪光点,进一步激发他的求知欲望。确实,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学习,成为科学家,但是我们要发现他的长处,并引导他们从优势发展,将来也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例如:在《最强大脑》这部电视中,有一个孩子,在小时候还没上学之前,一次父亲的无意举动,向孩子扔去了枕头,最后孩子变得有点呆傻。甚至上了小学,很多人都看不起他,后来,被人发现,孩子的计算能力超强,能赛过计算机,最后这个孩子被清华大学邀请,探究其计算能力。这样的天才,需要我们教师去发现,去引领。要不他将被埋没,国家将少了这样一位奇才。
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放低身段,富有一颗童心,存有耐心,爱心,来和孩子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孩子在你眼中是个宝,你在孩子眼中,是亲人。这样,我们相处的很和谐,既有利于孩子的学习成长,也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成长,这就是教学相长。
我非常清楚“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也始终信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信条,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没有深厚的积淀,没有长期的浸沉,何来“腹有诗书气自华”,多次的反思,也让我意识到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是永不枯竭的河海,只有广阔的知识,饱满的激情,横溢的才华,才能浇灌祖国未来鲜艳的花朵。我将用我的所学指导我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天地里开出美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