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刘胡兰读后感集聚3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英雄刘胡兰读后感集聚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英雄刘胡兰读后感1
圆形的刘胡兰烈士墓前,8米高的汉白玉刘胡兰雕像傲然屹立。“刘胡兰烈士被捕处”旁的一棵老柳树主干粗大,记录着沧桑的岁月;细枝上泛开绿芽,生机盎然。透过紧锁着的观音庙门缝,记者恍惚回到了74年前那个阴沉沉的上午。
1947年1月12日拂晓,国民党反动派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封锁各个路口,召集全村群众在村南的观音庙前开会。
由于我党地下组织在刘胡兰的配合下,铲除了敌人委派的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气急败坏的反动派组织“复仇队”开始疯狂报复。
未来得及转移的刘胡兰随着人群,被逼到观音庙前的场地上。忽然,一个认识刘胡兰的“复仇队”队员威逼利诱她去“自白”。刘胡兰轻蔑地瞪了他一眼,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悄悄从手指上卸下指环,从衣袋里掏出一块洗得干干净净的手帕和一个空万金油小盒,郑重地交给了妈妈。
敌人将刘胡兰抓进观音庙的西房开始审讯。刘胡兰始终坚贞不屈,昂首挺胸地厉声道:“怕死不当共产党!”
审讯无果。几个士兵一拥而上将刘胡兰绑到庙门外的刑场,在她和乡亲们面前杀害了石三槐、石六儿、石世辉、张年成、刘树山、陈树荣6人。反动派头目“大胡子”狞笑着问道:“你怕不怕?”刘胡兰冷笑一声,道:“我死也不屈服,决不投降!”
刘胡兰眼睛里喷射着仇恨的火光,猛然向敌军官大喝一声:“我咋个死法?”
“大胡子”一怔,像恶狼一样狂叫道:“一个样!”刘胡兰威严地喝道:“不准残杀乡亲,我一个人死好了。”
说完,刘胡兰从容地向铡刀走了过去……
走进刘胡兰纪念馆,革命启蒙、投身解放、勇斗敌顽、慷慨就义、亲切关怀、发扬光大6个篇章,活灵活现地反映了刘胡兰烈士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在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刘胡兰6岁那年,日本侵略军占领文水县城,抗日战争一直伴随着她的童年。
1938年4月,文水县抗日政府成立,年轻的共产党员顾永田担任县长。随后在全县实行合理负担、废除封建水规等一系列政策,广大农民得到了经济利益,更激发起抗日救国热情。1941年起,日寇在华北先后五次推行“强化治安”运动,驻文水敌人先后在平川几个村镇扎下据点,云周西村一带也成了敌占区。
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云周西村成为附近村庄抗日活动的红色据点之一。刘胡兰耳濡目染,听着抗日英雄威武故事、看到一幕幕血与火的斗争场面,从小立志要像英雄们那样做人。
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同年9月9日,文水县城又被阎锡山军队占领,解放区军民被迫拿起武器自卫,迎击来犯之敌。
随着革命形势发展,当年只有13岁的刘胡兰参加了妇女培训班。1945年11月底,从培训班结业,刘胡兰返村担任村妇救会秘书。不久,她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其间,她参加东庄战斗的支前工作。战斗结束后,一位解放军伤员被送到云周西村来养伤。刘胡兰见他伤势很重、神志不清,急忙护送到一个军属家里,给伤员喂水喂饭,用盐水洗伤口,一直忙到天黑。接着,刘胡兰跑回家里取出上年夏天拾麦穗换下的钱,出去买了70多个鸡蛋,送给伤员。那位伤员很快恢复健康,重返前线。
1946年5月,刘胡兰被调到文水县五区“抗联”担任妇救会干事兼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全身心投入到大象镇土改试点运动,进一步提高了政治觉悟。
1946年6月,年仅14岁的刘胡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
1947年8月1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作出决定,追认刘胡兰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同年,毛泽东挥毫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感悟初心】
英雄事迹永不忘怀
刘胡兰村原党支部书记石建福
“我是刘胡兰牺牲第二天出生的,小时候经常听父母说起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我们村里人都很敬佩她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上小学时同学们之间传唱关于刘胡兰的儿歌:腊月二十一天刚亮,狗子军包围云周西村。如集村民去开会,一下杀了7个人。”
“云周西村于上世纪60年代更名为刘胡兰村,作为‘刘胡兰精神’的发源地,我们村有着纯正而厚重的红色基因,各项工作应走在前列。上届村‘两委’换届选举时,我已卸任村党支部书记,但对村里的发展依然关注与关心。今年70多岁了,但身体还硬朗,只要有能力,我会尽全力多为群众做事情,保持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
【记者手记】
英雄精神值得铭记,红色记忆永不忘怀。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坐落在文水县东的刘胡兰纪念馆一直热度不减。来自全省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不断地前来瞻仰参观。
这位在上世纪60年代就出现在小学课本里的15岁革命小烈士,以英雄就义洒热血的精神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影响了一代代人的思想成长。
“刘胡兰精神”与时俱进,从革命战争年代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演变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群众利益、主动担当作为的新时代精神。新时代“刘胡兰精神”凝练总结为16个字:坚定信念、不屈不挠、敢于担当、勇于奉献。
英雄刘胡兰读后感2
刘胡兰,1932年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触革命道理,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
刘胡兰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有一次,八路军包围了敌军一个团,县妇女部长奉命组织民兵担架队支援前线。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要支前。部队首长劝她们:“前面正在打仗,很危险。”刘胡兰果敢地回答:“战士们都不怕,我们是女民兵,也不怕。”她们在前线表现得十分勇敢,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还帮助战士们运送弹药,一直忙到天黑,战斗结束才撤回来。这时的刘胡兰才13岁。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阎锡山部队占领了文水县城,解放区军民被迫拿起武器,保卫胜利果实。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40多天的学习,使她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阶级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回村后,她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军。刘胡兰在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成长,于1946年6月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
刘胡兰用短暂而又悲哀的青春年华谱写了一首流传至今的伟大颂歌,刘胡兰的名字永远被一代又一代人所传诵,“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我们所有党员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努力让胡兰精神光照千秋世代永存,持续继承遗志开拓创新攀登高峰,把革命先烈开创的共产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英雄刘胡兰读后感3
小的时候党在我的心中,是一个个英雄人物和一个个感人的战争故事组成的。渐渐的我长大了,懂事了,党在我心中,有着更深刻的含义。
我从小对党怀着崇敬。我把党比做母亲,他用乳汁哺育我们长大;她把幸福留给我们,把苦难留给自己。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那么多党的优秀儿女,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宝贵而年轻的生命,比如:年仅15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嚎叫怒吼,她没有胆怯;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没有动摇;面对敌人的手枪铡刀,她没有屈服。就这样,一个伟大而年轻的生命走完了他光辉灿烂的人生历程。仅有十五岁的她,只是一个花季少女,怎会不知道生命的可贵?但是,为了保护组织和党员的安全,刘胡兰抛弃了对生命的渴望,笑对屠刀,用铮铮铁骨和鲜血铸就了一颗为民族解放和国家昌盛的拳拳赤子之心,给我们留下了一句“怕死就不当共产党”的千古誓言。
还有在烈火中坚持的邱少云。他为了不暴露同志和集体,让烈火任在自己的身上燃烧,自己却依然纹丝不动,明明知道后面就是小溪,滚进去就可以灭了,但是他不能这样做,他为了“391”高地的胜利,牺牲了自己,他这种可贵的精神不值得学习吗?
还有许许多多像邱少云,刘胡兰的英雄,他们并不追求名垂青史,却只希望祖国能够和平安康。这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不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吗?国旗也因为有他们的热血而更加鲜艳。在党的领导下,中华共和国成立了,香港澳门回归了,因为党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我们才会奔向小康。当啊,你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脚步;你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党啊,你的丰功伟绩将会铭记在人们心中!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以优异的成绩,为党争光,为党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