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红歌心得体会范文实用5篇
【导言】此例“唱红歌心得体会范文实用5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唱红歌心得体会1
红歌的艺术特色和社会作用
红歌首先是歌曲,它是一种艺术,这就使它与过去那种抽象的革命口号或者单纯的政治符号有所不同。红歌的特点首先在于它的艺术性。它能够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而经久不衰,也正说明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从来源上看,红歌最初主要来自于民歌,而这就决定了它是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的音乐,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与流行歌曲不同,红歌不会仅仅流行一时,因为它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从井冈山时期的江西民歌、延安时期的“信天游”,到改革开放时期的《春天的故事》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的《走向复兴》,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歌曲构成了红歌多样化的风格。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都能在红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音调,这就使得红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红歌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曲调优美,易学易唱。如今社会上的每一首红歌,几乎都是经过千千万万人的传唱,并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改进和加工,从而形成了今天的模样。红歌在人民群众中传唱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作和再加工的过程,很多红歌已经大不同于它们刚刚诞生时的样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红歌不仅仅是艺术家们创作的作品,也是人民群众创作的艺术。它是人民群众真情实感的表达,是群众生产生活的反映。因此,红歌的曲调大都具有简洁、单纯、流畅、明快的特点。
红歌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它的质朴。质朴是民歌的特色,来自于民歌的红歌不仅继承了这一特性,而且将其发扬光大。很多红歌都没有复杂的曲调和旋律,但却令人百听不厌、百唱不厌。这是因为它是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劳动、斗争、生活和娱乐之中的艺术,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在人们的心中引起了共鸣。它讴歌了祖国,讴歌了人民,讴歌了党,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发挥感人的力量,闪烁着艺术光芒。
红歌还具有时代性。产生于不同年代的红歌,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都非常贴近生活。其歌词内容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革命、建设与生活实践,呈现出特定的时代性;其旋律也反映了一个特定时期的真实生活和精神状态。如战争年代的《小放牛》、《游击队歌》等,新中国成立后的《我的祖国》、《十五的月亮》、《祝福祖国》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情感。
红歌的社会意义同样不可小觑,它的传唱代表了一种政治文化。政治文化即“由得自经验的信念、表意符号和价值观组成的体系,这个体系规定了政治行为所由发生的主观环境”。红歌就是一种信念、一种表意符号和一种价值观,它代表了人们的精神追求,代表了人们建设伟大祖国的信念。在红歌所塑造的氛围中,中华儿女们奋发图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欣赏红歌,不仅仅是一种感官上的感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可以说,红歌既是宣传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的绝佳载体,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不可多得的好形式。
红歌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各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难免会出现,而这些思想与我们这个民族、这个时代是不相容的。红歌具有荡涤这些不良思想的作用。当今的人们需要红歌中所蕴含的革命激情的激励,需要红歌中所颂扬的爱国主义、大公无私、团结奋进精神的熏陶。红歌净化了人们的心灵,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激发了人们的斗志,弘扬了社会的主旋律。
在当今时代,我们仍然需要红歌中所颂扬的精神。虽然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我们离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宏伟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我国目前的人民总体生活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贫富差距在一些地区相当明显,人均GDP仍然排在世界100名之后;我国仍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很不发达,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要追赶上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种现实条件下,人们需要具有红歌中所包含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奋勇拼搏精神的激励。红歌中所赞颂的革命主义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当代中国红歌活动开展情况及其意义
在全国率先开展唱红歌活动的是重庆市。重庆于2008年开始推出了“唱读讲传”活动,即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的活动;红歌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重庆唱红歌的主题是“六好”,即“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人民军队好、人民群众好、伟大祖国好”。据估计,目前在重庆每天有近百场红歌会,至今累计超过十八万场,参与市民超过一亿人次。自重庆之后,全国多个省、市开始陆续开展唱红歌活动。红歌正在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除城市之外,各大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大中专院校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唱红歌活动。很多电视台也开设了与红歌有关的栏目,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江西卫视的《中国红歌会》。该栏目是一种“选秀”性的,但参赛选手所演唱的都是红歌。这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唱红歌的形式也在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以往人们所熟悉的“大合唱”的形式,也开始采用更加多种多样的特别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红歌活动。
当前开展红歌活动对于中国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代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上各种文化的多样化,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正在经历“信仰真空”的危机。目前普遍存在的企业经营缺乏诚信、人与人之间互信缺失、现象严重、社会不断增多等社会问题,都是这种信仰真空的写照。在这种环境下,人们急需重建信仰,这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有助于经济发展;红歌活动则恰好为信仰的重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无论是官员还是群众,都需要红歌中所体现的那种单纯的革命主义、集体主义和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来净化心灵。
唱红歌通过重建社会道德,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随着“信仰真空”的出现,社会也出现了“道德真空”。就像近些年连续出现的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等显示的那样,道德真空所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如果任由这种情形发展下去,后果将不可想象,甚至会危及社会稳定的根基,动摇党的执政地位。清华大学教授崔之元就认为,唱红歌活动体现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执政党对塑造社会价值体系的一种探索。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唱红歌并不是开展政治运动,更不是政策“左”倾的表现。重庆市委书记就表示,唱红歌不是极“左”运动,而是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传承,是对青年一代进行教育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的话可谓一语中的。首先,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奋斗取得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历史,已经成为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所蕴含的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也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当中。因此,唱红歌可以唤起群众心中的那种革命主义的民族精神。其次,青少年是社会未来的希望、国家未来的栋梁,“少年强则国强”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唱红歌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形式,通过唱红歌,青少年受到了革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升华。
红歌活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红歌活动的开展对于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也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形式。但是,在开展红歌活动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不宜在演唱上做过多的要求。这里所说的演唱,主要指音乐专业意义上的演唱。目前全国各地都在举行各种红歌比赛,这种形式非常好,但应当避免比赛中出现的过于专业化的倾向。唱红歌的主要目的在于领会其中蕴含的精神,而不是唱歌本身;红歌演唱会也不是专业演员之间的比赛。红歌的功能在于激发人民群众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热情,建设好社会主义祖国。因此,在唱红歌活动中,不必过多地去从音乐专业的角度来要求演唱者。例如在音准、音质等方面,不必对群众做过多的要求。因为群众毕竟不是专业演员,很多专业要求难以达到。因此,从推动红歌活动更深入基层的角度来考虑,不宜对群众的演唱水平做过高要求。
其次,要避免形式主义。目前有些地方举行红歌演唱活动,场面都非常宏伟壮观,从舞台的装扮到演唱者的服饰都非常精美,这在一定意义上背离了红歌的精神。很多红歌都是产生于战争或艰苦的年代,诞生于烽火中或生产一线。当我们的先辈在演唱这些歌曲的时候,绝没有华丽的舞台和艳丽的服装,只有炮声隆隆或机器轰鸣。但是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红歌发挥出了极大的鼓舞士气的作用,鼓舞着人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因此,如果将红歌会办得像一场盛大的演唱会,就失去了唱红歌本身的意义,成了形式大于实质的举动。
最后,要对所唱的红歌进行仔细斟酌和筛选。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产生于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歌曲(也可算做红歌)已经不适应当今的主旋律,因此需要加以筛选。例如,“”时代经常演唱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就是好》这些歌曲,在当代就不适合再演唱。还有一些歌曲,带有对领导人个人崇拜色彩的歌词,也需要认真进行分析。当然,也有很多歌曲,例如《团结就是力量》、《唱支山歌给党听》等,可以说是永恒的经典曲目,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演唱。在推广红歌的时候,应当多推广这一类的歌曲。另外,还有一些当代的歌曲,例如《国家》、《走向复兴》等,它们虽然不是诞生于革命年代,但同样饱含着革命激情和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也是应当进行大力推广的曲目。
唱红歌心得体会2
突出主题“形成”主流舆论
“2008中国红歌会”以“团结就是力量”作为贯穿整个活动的主线,以选手演唱各个时期的经典红歌为主要形式,以“凝聚力量,唱响红歌”为主题口号,通过唱响红色歌曲,弘扬先进文化,激励全国人民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中团结大爱的力量,在奥运的胜利与喜悦中团结拼搏的力量,在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团结前进的力量。
为此,“2008中国红歌会”主创团队在“红歌总动员”阶段,沿用传统红色区域的概念,依据2008年大事发生区域来设置唱区,如云贵川唱区选择在成都进行,突出救灾重建,强调坚强的力量;闽粤赣唱区选择在深圳进行,突出改革开放,强调创造的力量;晋冀鲁豫唱区选择在济南进行,突出红色记忆,强调历史的力量;东北唱区选择在沈阳进行,突出激情奥运,强调奋进的力量。在“红歌英雄汇”阶段的五场晋级赛也分别以“前进的号角”“奋斗的历程”“岁月的洗礼”“春天的故事”“和谐的颂歌”为主题,既引入真人秀环节,强化“力量”的概念,又引入团队对抗环节,强化“团结”的概念。这样就为“2008中国红歌会”树立了一杆鲜红的大旗,为整个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成为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唯一可以在晚间黄金时段现场直播的大型活动。
唱响经典“引导"主流舆论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时代总会孕育不同内涵的精神,这些精神凝聚着人类进步的智慧,奋发着时代前进的力量,引领着社会发展的方向,构成以积极向上为主基调的红色元素,形成以高亢激越为主旋律的红色歌曲,成为社会最珍贵的财富和人们最难忘的记忆。
“中国红歌会”坚守“红色”定位和“红色”内容,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用最响亮的红歌为中国喝彩,用最和谐的声音为中国祝福,满足了广大观众向善、向美的精神需求,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为了便于群众参与和选手选歌,“2008中国红歌会”主创团队以《烽火燎原》《党的颂歌》《祝福祖国》《神州风情》《军歌嘹亮》《花蕾吐艳》《抗震金曲》《激情奥运》《外国红歌》为题,把不同时期的经典红歌进行划分,列举了近二百首歌曲。在前两届演唱曲目的基础上,这届增加和拓展至改革开放以来的励志歌曲。这些歌曲以远大的理想为依托,把个人的生命追求融入伟大的事业之中,立意高远,境界开阔,从内容上看,反映了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的英雄业绩、缔结的战斗友谊、产生的鱼水情深和难忘的动人场景。从曲调上看,都是铿锵有力、情绪高昂,能够催人奋进、动人心魄。从风格上看,都是单纯而明快、晴朗而飒爽的,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2008中国红歌会”主创团队对这些经典红歌进行了恰当的“包装”,并以电视的艺术手法充分展现。无论是舞台的布景、乐队的伴奏、歌曲的伴舞和歌手的衣着打扮,还是电视节目制作的方式,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融入了流行的元素,体现了时代的气息,使红歌不只是“老歌”,不再是“老土”,而是一种新的时尚,一道新的风景。
大众参与“壮大”主流舆论
舆论的主体是公众。“中国红歌会”不设门槛,不论职业,只要热爱红歌,就可以登台放声歌唱。大众的广泛参与,扩大了“2008中国红歌会”的舆论场域,“壮大”了主流舆论。
“2008中国红歌会”深深吸引了曾对选秀节目不屑一顾的中老年群体,他们唱着“唱歌要唱最红的歌”,争先恐后,蜂拥而来,成为舆论的“热点”。
“2008中国红歌会”越来越受到80后、90后青年的喜爱,选手呈现水平高、学历高、素质高的发展态势。在晋冀鲁豫唱区,出现了十多位硕士学历的选手;在闽粤赣唱区,有十多名星海音乐学院的学子同台竞唱;在云贵川唱区,有数名博士参赛;在东北唱区,有多位留学东欧的音乐博士亮相,他们是“红歌”使者,既把中国的红歌带到国外去,又把国外的红歌介绍给国人,成为舆论的“焦点”。
“2008中国红歌会”吸引了各地才艺高手的热情参与。他们中有原生态的唱法和流行唱法,又有美声唱法和戏剧表演,风格多样。不少歌手不仅外貌出众演唱水平高,而且还能作词作曲自弹自唱,成为舆论的“看点”。
“2008中国红歌会”还吸引了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群众的激情参与。摩梭族、藏族、蒙古族、羌族、回族、朝鲜族、苗族、壮族、彝族等民族歌手陆续登台,小到18岁、大到80多岁的选手“群芳争艳”,五彩缤纷,成为舆论的“亮点”。
这些参与的群众演唱着红歌经典,诠释着红色时尚,展现出的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全国掀起了学唱红歌演唱红歌的活动热潮,掀起了议论红歌传播红歌的舆论高潮。
讲述故事“深化”主流舆论
“2008中国红歌会”导入了大量的故事化元素,主创团队深入各地的红色资源,深入歌手的内心世界,挖掘红色故事,挖掘红色情怀。
在济南唱区,导演组深入沂蒙山区、微山湖畔,寻访当年铁道游击队的足迹;在深圳唱区,导演组深入罗湖口岸、蛇口工业区,感受当年改革开放的脉搏;在成都唱区,导演组深入都江堰震区、临时安置之家,寻访当时抗震救灾的英雄;在沈阳唱区,导演组深入锦州城下、鸭绿江边,感受当年战火纷飞的豪迈……
在云贵川(成都)唱区的晋级现场,迎来了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蒋敏。在抗震救灾中,这位女英雄用自己的无私奉献演绎了红色精神,用自己的坚强行为谱写了汶川地震时期的特殊“红歌”,她既是来听红歌,也是为她参赛的战友助阵,更是为中国红歌会喝彩。当主持人把蒋敏请上红歌会的舞台时,现场观众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进入“红歌英雄汇”阶段,每场晋级赛都“设置了一个歌手成长的红色环节、讲述了一段英雄模范的红色故事”,先后把红歌手寻访革命圣地、重走红军小路、体验农田劳动、挑战户外生存、参加爱心募捐的过程,通过记录的方式以故事化的手法,加以呈现和讲述。用红歌手动人的歌声和真实的言行传达红歌的内涵,用英雄人物感人的事迹和朴实的言语传播红歌的本义,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主流舆论的“厚度”和“深度”。
精彩点评“推动”主流舆论
由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出任评委,是“中国红歌会”的又一大特色。三年来,傅庚辰、阎肃、吴雁泽、郭兰英、郭颂、李双江、李谷一、刘秉义、滕矢初、耿莲凤、赵季平、王佑贵、万山红、牟玄甫等艺术家踊跃出任评委,他们中有红歌的创作者,有红歌的原唱者, 对红歌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中国红歌会”上,他们既是活动参与者,又是舆论领袖,为主流舆论推波助澜。
“2008中国红歌会”济南唱区评委、《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原唱、著名歌唱家刘秉义在接受当地媒体的采访时,力挺“中国红歌会”。在许多场合不愿当评委的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却有一腔红歌的情怀。她盛赞中国红歌会,对深圳的各大媒体记者说:“中国红歌会突出对革命精神的弘扬,催人奋进,这个接力棒应该永远地传承下去。”
由风趣幽默的阎肃、儒雅和善的滕矢初和直言不讳的牟玄甫组成的“中国红歌会”评委阵容,被观众誉为“三驾马车”,他们或妙语连珠,或即兴做诗,或高歌示范,无不展示出大家风范。阎肃对“中国红歌会”情有独钟。他说,红色歌曲有一种力量,对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种激励。滕矢初也感慨地说:“唱红歌对年轻人是一种教育,对老年人是一种回忆,且对全民来说是一种情操的升华。”这些艺术家的鼎力支持和大力倡导,使各种舆论得以梳理,得以趋于一致,并汇聚成主流舆论。
加强宣传“提升”主流舆论
“2008中国红歌会”主创团队抓住各种机会,采取不同形式,对红歌会进行全方位高密度的宣传,形成舆论合力,“提升”主流舆论。
与活动合作方联动造势。在“2008中国红歌会・红歌总动员”的四个唱区,主创团队与活动合作方深入社区、工厂和大中专院校,与学生交流,与歌手沟通,与观众接触,还组织当地媒体对唱区歌手和评委进行采访,对活动的动态和花絮进行报道。如成都唱区的导演邀请当地的合唱团,走进都江堰市“勤俭人家”震灾安置点,为灾区群众演唱《长征组歌》,走进震后新建的小学,为灾区孩子演唱红色歌谣,都吸引了媒体的关注;沈阳唱区的导演走进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高校,进行红歌的宣传和歌手的选拔,也受到媒体的“热议”。
与主流媒体互动造势。“2008中国红歌会”在新浪网、搜狐网、新华网、今视网等大型网站开辟了专题,采取消息、通讯、特写、综述、评论、侧记、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使网络宣传更具可读性、可听性、可视性,更富感染力。《江西日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江西电视台等省内主流媒体进行了连续的重点宣传和系列的跟踪报道,多次头版头条、整版刊发。新华网江西频道、江西农村广播、今视网同步直播了“2008中国红歌会”的每一场晋级赛。与此同时,《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国内三十多家主流媒体,也多次给予典型宣传和特别报道,使“2008中国红歌会”成为主流舆论高度关注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景观。
“2008中国红歌会”共有数万群众报名参与,收看的观众过亿。在电视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2008中国红歌会”能够傲视群雄,独秀荧屏,除了其组织活动的周密和制作节目的精良之外,与其重视主流舆论的营造、善抓主流舆论的导向和强化主流舆论的意识密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红歌会”是其他大型电视活动所难以企及的,而且是前途无量的。
唱红歌心得体会3
她是有着硕士学位的国家一级演员,多次到世界各地访问演出,足迹遍布美国、朝鲜以及欧洲、非洲和东南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天籁般的声音征服了无数观众。
她是军内外知名的实力派演员,淡泊名利,热心公益,多次到全国各地慰问演出,并数次为贫困地区和灾区捐款。
她,就是“军中百灵”杨九红――
父亲,一座伟岸的山
常言道,九层高台,起于土。回望杨九红的成长历程,寻找那“丑小鸭”蜕变为“白天鹅”的源头,不难发现一个山一般伟岸的身影。这个人就是她的父亲。
杨九红的父亲_是部队上的一名飞行员。在父亲的意识里,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因为富贵如云烟转眼就会流逝。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成为永恒。因此,女儿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很注意把“德行”教给她,让她知道使人快乐的是德行而非金钱和名利。
父亲还是一名业余文艺爱好者,他对二胡、笛子、小提琴等乐器样样精通,是所在部队有名的男低音,经常在家自弹自唱。在父亲熏陶下,杨九红不知不觉间喜欢上了唱歌,而且一唱就展露出了惊人的天赋。但天赋只是火花,要想让它成为熊熊火焰,必须学习。父亲深知这一点。于是每天早上6点,都会把正在睡梦中的小九红叫醒,带着她到机场边的土坡上练习发声,不管天气怎样,从不间断。天赋加上兴趣和努力,迸发出不可思议的能量。渐渐地,机场上空回荡的小九红的歌声越来越婉转,也越来越欢快。
6岁那年,父亲开始带着杨九红到所在部队宣传队登台演出话剧,深受战士们喜爱。在杨九红的记忆里,父亲每次登台前都认真准备,站到舞台上又特别投入。那时候,小小的杨九红站在舞台下,看着舞台上的父亲,觉得他是那样高大和伟岸,内心里对父亲满是崇敬。
平时,父亲的飞行任务很重,每周只能在家待一天,在这一天,父亲经常把一些单身的干部和士兵请到家里,为他们包顿饺子,让他们体会一下家的温暖。而谁家如果遇到困难,父亲更是热心帮忙,从没想过回报。
对家人和同志、对集体和社会、对人民和祖国的义务感,像一根红线始终贯穿于父亲的身上,这使父亲的人格和灵魂像山一样耸立在杨九红面前,成为她学习的榜样和追求的目标。
上小学时,由于父母工作都很忙,父亲把九红送回杭州老家,由奶奶照管。在那里,长相甜美、个性活泼、学习用功的杨九红很受老师和同学们喜欢。中学时代,杨九红在音乐方面的才华开始充分显露。在两次全市中学生歌唱比赛中,她分别获得第一和第二名的好成绩。1984年,在浙江省业余歌手声乐比赛中,杨九红在父亲的二胡伴奏下,演唱了一首《小曲好唱口难开》,获得第三名。当年15岁的杨九红是那次比赛中年龄最小的选手。
有生命力的种子就是落在瓦砾上也不会悲观和叹息,因为有阻力才会有磨练。杨九红就是这样。父母不在身边,她的独立能力被彻底激发了出来,不仅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学习起来也很自觉、主动,成绩一直位于班里前几名。1988年,高考结束后,杨九红凭着自己的实力,同时被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浙江大学外贸系、杭州师范学院体育系录取。那时候,已经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规划的杨九红,选择了中国音乐学院。
中西合璧,为中国民族唱法开辟一条新路
刚进中国音乐学院,因为之前从未经过系统正规的声乐训练和乐理知识学习,杨九红有些不适应,感觉被困住了。“本来以为自己唱歌还可以,但按部就班地唱却找不到感觉,不知如何唱了。”杨九红自嘲地说。那段时间她整个人都很迷茫和困惑,每天都在思考为什么系统学习之后自己反而不会唱歌了。不过尽管困惑,她还是抓住一切时间和机会练习唱歌,走路在唱,骑车在唱,连上厕所也在唱。
天道酬勤,在按老师教的方法不停地练习了三年后,杨九红豁然开朗,又找到了唱歌的感觉。之后,她对音乐的驾驭更加自如,演唱水平突飞猛进。大四时,她在由中国音乐协会主办的“歌王歌后”声乐比赛中获得“希望杯”奖。
1993年,杨九红在中国音乐学院已经学习了5年,她的民族唱法精湛娴熟,而且她音色纯净,音域宽广,声音甜美,很多歌舞团都争着要她。此时,著名声乐教育家、歌唱家王秉锐教授由中央音乐学院调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他遇到杨九红,就像匠人发现了一件可以雕琢的宝贝一样欣喜,基于杨九红对音乐的驾驭能力,他想让她尝试在民族唱法里加入西洋美声唱法,来个“中西合璧”。而乐于创新而且渴望自己有更大突破的杨九红,对老师的提议欣然接受。就这样,杨九红成了王教授门下唯一的一名演唱民族歌曲的研究生。
一直学习民族唱法的杨九红转拜到专门教授西洋唱法的王秉锐教授门下学习美声唱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她的行为让大家议论纷纷。“老师同学都不理解,我学了这么久的民族唱法,被很多人看好,怎么现在却改学连语言都要重新学习的美声唱法?”面对别人的质疑,杨九红坦言,“当时感觉压力蛮大的,因为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怎样,很担心我会不会把民歌唱走样了。”可尽管有争议,但杨九红更明白,在民族唱法中融入美声唱法,洋为中用,中西合璧,对民族唱法将会是一个大大的提高,而且当时乐坛很多人都意识到民族唱法应该有所改革和创新,但具体应该改成什么样子谁心里也没谱儿。
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杨九红选择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本领加信心,是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杨九红克服语言障碍后,又克服这两种唱法在气息运用、咬文吐字等方面的差异,像凤凰涅得以重生一样,使自己的音域得到进一步扩展,声音更加结实,线条更加流畅,演唱起来也更加大气,除了能够得心应手地演唱中国民歌、中同歌剧选曲、外国歌剧咏叹调、艺术歌曲外,还能用中西融合的方法演唱多种风格的歌曲。
1994年,杨九红报名参加了第六届“通业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用她中西合璧的唱法演唱了一曲跨越两个八度以上的歌剧《张骞》选曲之《铺平大道通长安》。这首歌原本是美声唱法的演员演唱的,一般民族唱法的演员很难把它唱下来。所以,当杨九红唱完这首歌后,评委之间分成两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派认为她这根本就不是民族唱法,把民歌唱得不像民歌了:而另一派以马玉涛、吴雁泽、王酩、凯传为首,坚决支持杨九红,他们都认为这应该是民族声乐发展的方向,民族唱法就应该这样改革,最终,杨九红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专业组民族唱法第二名的好成绩,并得到专家的一致认可。
天下无难事,有志者成之:天下
无易事,有恒者得之。杨九红终于用自己第一次吃螃蟹的勇气,为中国民族唱法开辟了一条新路。可以说,这次比赛对中国民族唱法和杨九红本人都是一个里程碑。之后,越来越多的民族歌手开始效仿杨九红,争相学习这种唱法。后来,杨九红的这首《铺平大道通长安》被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列为专业组民族唱法的选唱曲目。一时之间,杨九红被很多专家誉为歌坛中不可多得的、有着广阔前途的实力派歌唱演员。
时来风送滕王阁,杨九红在第六届青歌赛上的出色表现,得到了总政治部歌舞团的关注。这个堪称国内最高水准的歌舞艺术团体,决定将她特招入团,便一直向学校要人。而中国音乐学院却极力挽留杨九红留校任教。最终,总政歌舞团向中国音乐学院交纳了一笔培养费,硬是把她“挖”了过来。杨九红也由此成为唯一一个被总政歌舞团花钱才要到的人。
之后,杨九红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春节歌舞晚会以及文化部主办的春节晚会,2000年,在民政部和总政治部联合举办的“双拥”晚会上,她更是以一曲《春光好》把晚会推向高潮,赢得观众如潮般的掌声,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009年,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继《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之后的第三部具有重大政治、文化意义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在人民大会堂首演之后,要在国家大剧院进行百场演出,总政歌舞团团长推荐杨九红来演唱自己在《复兴之路》中首唱、原唱的一段《曙色》。杨九红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任务,赢得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多年来,杨九红在自己的个人演唱艺术生涯中,一直努力追求声乐艺术的真实性,以对艺术和观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场演出,从不假唱。
奉献,将大爱融进大地
杨九红成功了,真的像她的名字暗示的那样“红”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取得累累硕果。同时,她也努力回报社会,热心公益事业,真正做到了德艺双馨。
在总政歌舞团,每次下部队演出,杨九红都冲在前面。一次,在东北某市飞行学院演出时,有几名飞行员因为工作关系没能看到演出,很遗憾。为了满足飞行员的心愿,杨九红把-30℃的停机坪当成舞台,放声歌唱。当她看到飞行员都摘下手套为她鼓掌时,她也摘下手套,脱掉外套,为他们演唱。唱完最后一首曲子,她的手都冻僵了、握不住话筒。
真的东西远比豪言壮语更能打动人,很多战士被杨九红的真诚打动,都写信把自己心里的秘密或者困惑告诉她。看着战士们写给自己的信,杨九红心里总是溢满被信任的感动和温暖。从这些信任里,她感受到了战士的淳朴,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那就是更好地为战士们演唱,为他们唱好每一首歌。
除了为战士们演出,杨九红还多次到全国各地基层慰问演出,并数次为贫困地区和灾区捐款。1997年,杨九红和费翔等三名歌手在浙江演出后,共同用那次的演出费和门票收入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2004年,杨九红在河南平顶山演出时,得知平顶山的鲁山县是部级贫困县,那里有很多孩子因家庭贫困而读不起书,她当即资助了9名贫困儿童,回来后还经常写信鼓励那些孩子好好读书,不要担心学费的事情。“5・12”汶川大地震后,杨九红随团演出后,又和心连心艺术团一起给那里的孩子们送去了学习和生活用品。玉树地震后,她又一次为那里捐款5万元。2009年,应河南固始根亲文化节组委会的邀请,杨九红参加了演出活动。组委会根据她的演唱实力要给她10万元劳务费,可当她得知固始县是革命老区,而且是部级贫困县后,她毫不犹豫地向组委会提出退掉7万元,令当地领导和组委会十分感动。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多次之后,不少人说她傻,傻得把已经装进兜里合情合理的收入再往外掏。对此,杨九红只是淡然一笑,并不放在心上。父亲从小对她的教育、已经使悲天悯人的情怀深深地融入她的血液里,对家人,对朋友,对战士,对社会,对弱小,对一切需要帮助和关心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杨九红觉得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她说,对每一个接触到她的人,她都希望可以用自己心灵的力量使他们能感受到一点美好的东西。她这种大爱无私的精神,使她成为文艺界里第一批被中华慈善总会推为理事的人之一。
杨九红还多次随团出访美国、朝鲜、新加坡、马来西亚、罗马尼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活动。每到一地,她天籁般的歌声总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得到了不少国家和地区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和肯定,有些人甚至希望她留下来,并承诺给她很好的待遇,但杨九红都笑着婉拒了。正如她所说,她的人格和良心,不是钱能买的,她的音乐,是要献给祖国、献给战士们的。2010年10月,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上将率领中国人民高级军事代表团赴朝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60周年纪念活动,杨九红也随中国人民文艺代表团前往朝鲜,参加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60周年文艺演出。在那里,她演唱了朝鲜歌曲《之花》和中国歌曲《芦花》。在随后的一次招待会上,她又专门为出席这次招待会的朝鲜党和国家领导人、等演唱了《之花》,受到朝鲜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出席招待会的中方领导的高度赞扬。
舍己,国家利益和战士需要高于一切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屹然雅操。在人们感叹世风日下之时,杨九红不拜孔方兄,不为眼前的浮华和利益所诱惑,是因为她内心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祖国和部队培养了我,我就要永远为祖国和战士歌唱,永远把祖国和战士放在第一位。
她刚怀孕时,妊娠反应特别厉害,但为了不影响团里的演出,她默默忍着,一直没有告诉团里,也从未向团里提出过任何特殊的要求,仍像正常人一样奔波在边疆、哨所和其他演出地。她怀孕近7个月时,正值全军新人新作比赛,团长找到她,表示希望她能参加这次比赛。杨九红没有丝毫犹豫,马上服从了领导的安排。结果,每次合伴奏时,钢琴老师都跟她开玩笑:“你每唱一次高音我都担心会不会把孩子唱下来。”那次比赛,她不负众望,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团里争得了荣誉。
女儿生下不到两个月,她接到团领导的电话,问她是否愿意下部队慰问演出。她依然是二话不说答应了下来。结果,她这一走就是半个月,回来时奶水基本上就没有了。
2010年10月25日,杨九红参加中国人民文艺代表团赴朝鲜演出结束准备离开时,带队领导突然通知她,说晚上有一个重要的招待会需要她演出,希望她能多留下一天。但根据她的日程安排,10月26日上午她要赶回国内参加一个答应已久的重要演出活动,而且对方的节目单已经印好,广告也打出去了,自己如果不去就是违约,但面对国家的任务和朝鲜人民的热情,她想到了外事无小事,毫不犹豫地答应留下来。
件件往事,朴实无华:嘉言懿行,让人叹服。杨九红身后那串闪光的脚印,昭示出她高尚而伟大的人格和灵魂。然而她却依然低调、谦和,时刻牢记着自己的本分。
唱红歌心得体会范文4
一、了解“红歌”的意义,明白它的来由,提高对“红歌”的思想认识。“红歌”并非专门的音乐术语,迄今也无严格的定义。“红歌”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红色革命歌曲”。包括自鸦片战争以来,尤其五四运动以来,我国人民在抵御外侮、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直接借用、改编国内外原有歌曲旋律进行填词或使用西洋作曲技法创作的以爱国和革命为主题,并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传唱的群众歌曲。这些歌曲的歌词以抒发爱国和革命情感为主;旋律优美、易于传唱;节奏刚健、催人向上。我们在教唱的同时还要向学生讲解每首歌曲背后的故事。一定要及时向学生讲解歌曲含义,引导他们有思想有感情地去演唱,声音可以不大,但是要做到“以情感人”,把“红歌”精神唱出来。
二、要端正“红歌”推广中的实施态度。领导、老师不能急于求成,做表面功夫或怕麻烦,一纸文件,一种模式到底,轰轰烈烈开始,吵吵闹闹收场。红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一首首红歌教育着一代代人成长,使大家在唱红歌中受到教育,在红歌中汲取丰富的政治营养,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和伟大祖国好,坚定了我们跟党走,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和信念。我们去实施的时候必须要端正态度,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实施,不要怕麻烦。每个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红歌艺术特色,组织的形式应灵活化,彻底地把红歌纳入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发挥“红歌”的积极作用,不走过场,认真对待。
三、演唱形式要多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唱“红歌”的活动中来。从被动的学唱变成我要唱。(1)以班为单位,制订学习“红歌”的计划,利用早读和课余时间,由班里的同学每天轮流教唱一首“红歌”,激发学生争当小歌手的自豪感,回到家中自学“红歌”,感受红歌带来的成就感,利用班会的时间不定期的举行班级的“红歌”演唱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演唱中去,看看谁会唱更多的“红歌”,可以评出“最佳歌手”,名额不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以年级为单位,不定期举办年级拉歌比赛,规模不用太大,每个班派出代表,旨在评出唱“红歌”优秀班集体,奖状在班里面贴出,可以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积极面对“红歌”。(3)在学校中组织大合唱比赛,以班为单位进行比赛。大合唱由多人组成。相互间协同配合很重要,不但要求大家唱整齐,而且还要求齐心协力表现好作品,在整齐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多声部的唱,不仅声部整体谐和,而且更讲究方方面面的协调配合,才能把艺术性很强的声乐作品完美地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在唱“红歌”比赛的同时也感受到强烈的集体感,让学生为了班级的荣誉,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歌唱中去。(4)在音乐课上要表扬唱歌唱得认真的学生,不一定要唱得很大声,很动听,但是唱“红歌”的精神一定要有在里面。评价一个学生不能够只从他的表面去评价,有的学生天生五音不全,往往很认真地去唱了,但是还是被同学笑,不能够说他唱得不好而否定他,只要他认真去做了就应该肯定他的付出。所以,建议在期末音乐考试的时候给予平时在唱“红歌”活动当中,认真积极去参予的学生加分,从而肯定他们的努力和付出,进一步完善推广工作。 转贴于
四、应不定时去总结、反省活动中做得好及不够好的地方。当发现效果甚微时要及时调整活动路线,不要明知故犯。看到老师学生存在不满情绪下还要继续下去,只为了完成任务,这只会使活动形式化,得不到应有的活动效果,让老师、学生、家长对学校失去信心。这活动本来就是寓教于乐,通过搞各种活动来启发学生从理性上深入了解红歌,提升他们的爱国感情,通过有组织的演唱,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这才是“红歌”推广的初衷。如果无视学生的感受,发现问题时也不处理,一味地强调在规定的时间内要背多少首歌曲,像背书一样去考学生,这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应该经常性地总结、反省做得好或不好的地方,只要这样才能够在探索中进步,慢慢地完善这次活动。
唱红歌心得体会范文5
伊恩一出现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现场就爆发出一哄笑。
周立波、伊能静和黄豆豆三位评委早已对各种“异类见惯不怪,但仍然当场瞪圆了眼睛:这是个外国人,却头戴帽,一口中国话字正腔圆。当他开口唱歌,更是全场掌声动,他唱的是《学习雷锋好榜样》,表情诙谐,却透着一股真,吐字偶有洋味。之后他脱掉军大衣,露出一身灰色的八军军装,挎着“为人民服务”的书包,又唱起了《社会主好》……特别“中国”的装扮和歌曲,和特别“洋”的外貌表情形成巨大的反差,令人忍俊不禁。
周立波也和现场观众一样又惊又笑,“你来中国多长间了?”“7年多了,我太太是中国人。”周立波“哦”了声,又问,“中国很大,太太具体是哪里人呢?”
伊恩笑着指向后台,“她具体在那里。”周立波笑翻椅子上,“那你能把她呼唤出来吗?”“行,我试一下。伊恩一边吹着口哨,一边把右腿抬起来,再用手拍着大腿“来,阿妹,亲爱的。”他的举动,惹得观众哄堂大笑。子余燕伶便在笑声中羞红着脸,牵着母亲的手走到台前。
当周立波让他唱一句《唱支山歌给党听》,他“谦虚地说:“这首歌比较难。”却自信地转身,对着岳母唱“唱支山歌给党听……”边唱边半跪下去。这场比赛,伊顺利晋级。
在参加《中国达人秀》之前,伊恩还参加过《中国红会》,并进入前5名。
2010年,朋友说你喜欢唱红歌,就去参加《中国红歌会》吧。伊恩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去报了名,可没想到,他这个业余选手常常把专业选手PK掉。这倒不是因为他唱功有多了得,而是他夸张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既不调侃,也不恶搞,相反特别用心、充满激情的歌唱,给人一种奇异的幽默感。很多人喜欢这个来自英国的小伙子,甚至有网友探讨中国红歌会上的“伊恩现象”。
原本只是求爱法宝
2003年,伊恩还在日本当外教,在中国旅行之后乘机回日本的飞机上,他遇到了赴日留学的重庆女孩余燕伶。他对她一见倾心,并在她留学归国后随她来到中国。
余燕伶在上海工作,伊恩在苏州,两人只能周末或节假日见面。对这难得的见面,伊恩很珍惜,总是想方设法讨女友欢心。
一次,余燕伶去看他,他突然告诉她,“我要唱首中国歌给你听。”当时他的中文水平还不怎么样,余燕伶狐疑地看着他。他自信满满地向她抛个媚眼,“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余燕伶很震惊,这首她自小就会唱的歌,对一个外国人来说并非易事,他不仅唱了,还唱得颇为标准,别有一番风味。伊恩告诉她,他练了3个多月,连走路都在看歌词,就是为了唱给她听。
余燕伶感动了。如果说以前还有犹豫的话,那现在伊恩那颗想要融入她生活的心,已彻底融化了她。看到她眼泪花花的样子,他高兴得手舞足蹈,自己这招有些投机取巧的棋是下对了。
他上大学时,主修俄语和德语,了解一点点俄罗斯红歌。后来在中国旅行时,他在武汉街头的一家小店听到了中国红歌。“哇,中国也有红歌。”在好奇心驱使下,他连比带划地问店主,“碟子,共产主义,有吗?”店主拿了一堆碟子让他挑,他随便买了一盘。当挖空心思也想不到讨女朋友欢心的花招时,他福至心灵地想到了尘封的红歌碟。
人们总是对外民族的文化习俗充满好奇,伊恩和其他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一样,对红歌→←开始变得痴迷。一看到有卖歌碟的小店,就一头冲进去,看看有没有红歌,看到就买,买回家就学。自觉会了,还跑去KTV包房唱。
一天,余燕伶的姐们儿打电话找她逛街,“你在干嘛呢?”“我在歌厅呢?”对方很吃惊,“哇,你们的日子过得真有情调,还唱歌呢。”余燕伶有些无奈地说,“没有,我在陪伊恩唱红歌呢。”很长一段时间,唱红歌成了他们约会时的主要节目。她不仅陪唱,还得陪学,包教会,身兼女朋友和老师数职。
对伊恩来说最难的是记歌词,一是不理解词意,二是中文字体复杂。唯一的办法就是死记硬背。余老师不认同这种学习方法。一次,他在学《在太行山上》时老是记不住词,非常气馁。余燕伶找来一堆书给他,“这些都是有关这首歌的资料,你先看看,然后我再给你讲讲这段历史,说不定就会唱了。”讲完历史,她又给他逐字解释歌词的意思。教学相长,这个“聪明的学生”两天就学会了这首歌。
如今的伊恩会唱50首红歌,拿手的也有25首了。对此,他一点也不骄傲,反而大赞余燕伶,“都是老婆的功劳。”余燕伶站在他身旁,只是望着他笑。
忐忑的丈母娘
在2011年12月《中国达人秀》第三季的舞台上,周立波问伊恩岳母:“当得知女婿是个外国人时是什么感受?”丈母娘说:“很忐忑。”她从来没有想过女儿会找个洋女婿,想象不出和外国人谈恋爱会有多少问题。诸如“老外不能吃辣的,怎么能在一起过呢?老外不会用筷子,怎么能幸福地过一辈子呢”,最重要的是,从有限的经验出发,一家人都觉得老外很花心。
2005年的春节,伊恩跟着余燕伶回重庆。一到家,伊恩见余妈妈在做饭,就热情地帮她打下手,可余妈妈却看都没看他一眼。吃饭时,她拿出自酿的葡萄酒跟大家碰杯,唯独不和伊恩碰。伊恩只好一个人喝闷酒,喝多了胆也大了,嚷着去KTV唱歌。一开场,他就唱了一首《党啊,我亲爱的妈妈》,一边唱,一边拉着余妈妈跳舞。余妈妈被逗得哈哈大笑,“小子,没想到你还会唱红歌。”而唱红歌的人,她认为心眼不会坏到哪儿去。余妈妈这一高兴,就把女儿许给他了。
伊恩并不只是“无本”攻克丈母娘,而是精神物质双管齐下。2007年9月,他在三亚买了房,房产证上除了写上老婆的名字外,还加了丈母娘的名字,“钱是我的,可名字没我的份。”这洋女婿,可知道中国丈母娘心中盘算着什么呢。
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余妈妈也不例外,害得余燕伶很吃醋,“现在我妈喜欢他超过我。”
现在的余妈妈以他为傲,见人就夸他好。最近,她去了三亚,伊恩在外演出,她很失落,“伊恩不在,我何必要来呢?”
生活达人
伊恩最终没有进入《中国达人秀》总决赛,他有点遗憾,但并没减少对红歌的兴趣。他喜欢表演唱红歌,但更喜欢在生活中唱。一听说他回家,街坊邻居全跑来了,争着跟他对唱红歌。一位老大爷说,“与他唱歌,总能充满激情,总让我想起自个年轻时的模样。”
这个唱红歌的老外,在人们眼中是个热情、友善的小伙子。他在路上只要碰到提菜或拿重物的老人,就会上前帮忙。一次,他在医院门口看见一个中年人病了,就立即上前救助,旁边的人都说这是要花钱的,可他不在乎,“我不能眼看着他在我身边倒下,我愿意花钱帮他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