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转正心得体会范文实用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36523

【导言】此例“转正心得体会范文实用3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转正心得体会1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心理失衡;和谐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社会转型,进入2l世纪加速发展,“这种正在发生的社会转型是社会有机体走向自我和谐的变革,既体现为向逐步明确的目标在试错中逼近的过程,又体现为问题越来越复杂、解决越来越难、矛盾越来越积聚甚至尖锐化的过程”。社会转型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直接影响了我国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继续发展。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最根本的是调节由这些矛盾和冲突引起的社会心理失衡,促进和谐社会心理的形成,最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社会心理——和谐社会的传感器

社会心理是人们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现状较直接的主观反映,在个体层面上表现为社会认知、社会感情、行动意向;在群体层面上主要表现在信仰、风俗、习惯、成见等。社会心理直接与日常的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社会客观状况的变化必然反映到社会心理层面,引起个人情绪、群体心理、社会心态、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等整个社会意识的重大变化。社会心理能够相对客观和准确地反映社会变化的倾向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必然有什么样的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社会情境和社会行为的中介,众所周知,只有“心理和谐”的个体才可能做出符合社会规范与要求的行为。才可能与社会的发展同步,促进社会的发展;反之,则会出现大量的越轨行为,导致社会发展迟滞。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社会心理就是和谐社会的传感器,是社会变化的风向标。中国正处于空前的社会大转型时期,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心理比较敏感的时期,社会心理是和谐还是失调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和谐社会的进程。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是国家对促进和谐社会心理发育的重视。如何认识目前我国的社会心理现状,重构社会心理,促进社会心理和谐,是目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解决的课题。

二、社会加速转型导致社会心理失衡

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由一种存在类型向另一种存在类型的整体性转变,它意味着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变迁,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等各方面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我国从20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转型,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是传统的消解和现代性的生成过程,典型的体现为我们国家由计划配置资源向市场配置资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转变过程。全球化、一体化使中国社会转型呈加速发展态势。而探讨因社会转型引起的社会心理转变,采取措施构建和谐的社会心理,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一)经济体制转型带来社会相对剥夺感

我国社会转型,对老百姓来说,体验最深刻的莫过于经济体制转型。从1978年开始,我们在经济领域逐渐探索由国家计划配置资源向市场配置资源的转变,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而市场本身就不是一个平等的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权利是平等的,但结果却是分化的,必然造成财富和贫困在两端的积累。而这种分化更由于我们国家在改革初期采取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优先发展沿海、后发展内陆”等非均衡发展战略而被放.大,我们今天的发展成就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以及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的。其结果必然导致社会成员利益格局失衡,也就是《圣经》所说的“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两极分化现象。基尼系数是国际通用衡量两极分化的指标,在2000年我国基尼系数就已超过了的国际警戒线,在2007年更是达到了。逐步扩大的两极分化影响了社会稳定,给构建和谐社会带来威胁。

失衡的利益格局带来社会群体的心理冲突,导致社会心理失衡,体现为严重的社会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即以他人或其他群体为参照形成的心理感受。如果认为自身的经济状况或生活处境低于参照对象的对应水平,从而形成心理落差,认为自身利益被侵占、夺取的一种心理状态。相对剥夺感是通过社会比较认为自身利益受到了不公正对待而产生的,开放社会中的人口流动和阶层分化又提供了随时可以进行社会比较的情境。可以说相对剥夺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但在严重失衡的利益格局面前,社会成员能更明显体验到相对剥夺感,并且我们的各种传媒,每年不断推出各种财富排行榜。无形中又放大了社会比较,给社会成员带来强烈的心理刺激,扩大了成员间的心理落差,增加了挫败感。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提出的“挫折一攻击假说”,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社会成员体验到的相对剥夺感以及不公平心理,很可能引发对抗社会的行为,比如仇富、社会对抗、群体事件、暴力事件等。据2005年发表的《社会蓝皮书》披露,1993年一2003年间,中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l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73万人增加到307万人,而与经济利益相关的其他失范行为如抢劫、偷盗、诈骗等也呈逐年上升态势。任何社会行为出现之前一定有社会心理状态的反应,因此,对经济转型过程中利益失衡引起的社会心理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应防患于未然。

(二)政治体制转型带来心理无助感

经济体制转型必然带来政治体制转型,政治体制也应主动变革以适应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笔者无意探讨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方向以及如何改革的问题。而是关注政治体制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社会成员心态造成的影响。目前,在我国政治制度建设和实施中最突出的就是公平正义问题。以我国最基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人大代表的身份构成体现为干部和知识分子的比例成上升趋势,分别由1978年的%、%上升为2003年十届人大的%和%,而在十届人大代表按职业划分的结构中,其中领导干部占%、企业家%、教授、科研人员占,而农民和工人分别占%和%。从人大代表的构成中,可以看到人大代表呈精英化趋势,而作为社会主体,占人口绝对多数的工人和农民却缺乏自身的利益代表,这必然使国家制定的各项具体政治制度倾向于维护精英阶层的利益。更严重的是,康晓光、吴忠民、郑杭生等学者研究表明中国的精英阶层(主要是政治精英、经济精英、知识精英)出现精英联盟的格局,这种格局继续发展将导致精英循环。这种制度安排必然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缺乏一个公平公正、完善的资源获取机制,即国民在获取经济、权利、知识、健康、资源时缺乏公平的机会。制度作为平衡社会成员之间资源分配与获取的工具。应该是公平的、正义的,正如罗尔斯在诠释其正义观时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然而,我国在进行制度设计时缺乏正义原则,资源过于集中于精英阶层,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普通社会成员缺乏资源获取的有效途径,无力改变自身的身份、社会地位,致使精英阶层和普通社会成员之间的落差进一步拉大。这种欠缺正义的制度安排导致社会成员中出现了普遍的无助感,社会成员在倡导竞争的市场游戏规则之下,有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状的期望,但在现行政治体制下往往感觉自己无能为力,进而带来强烈的失望和沮丧情绪,任由这种情绪发展会导致社会对抗,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发展。

(三)文化转型中出现社会成员信仰缺失,心灵空虚

在全面社会转型过程中,文化形态和模式也在发生转型,但却出现了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所说的“文化堕距”现象。文化堕距是指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文化堕距”现象在我国体现为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失去神圣的权威,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正在被消解;而随社会改革传人的西方文化则带来了各种价值观念,给中国民众的思想以极大冲击,引起了思想的混乱和心理的压力。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社会表现出文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多样化的特点。换句话说,一方面我们的传统文化被解构,另一方面我们又没有建构起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形态。在文化“解构一建构”的过程中出现了社会成员信仰的“真空期”,由于缺乏一个主流的价值体系支撑,社会成员出现心灵空虚、无所寄托,无法确立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社会心态。在这样的文化情境中出现诚信危机、金钱崇拜、损人利己等现象也不足为奇,这又进一步使得人际关系趋向紧张、淡漠,而深处其中的个体也会愈加体验到烦躁、压抑、寂寞、孤独等心理情绪。

(四)社会突发危机事件带来社会焦虑

焦虑是人们因准备不足而对不确定因素难以把握所产生的烦躁不安甚至感到恐惧的心理状态。在急剧转型的社会中,不确定性时刻存在,这些不确定性必然给社会成员带来心理焦虑。我们应该警惕引起社会成员心理焦虑的不确定因素,尤其是一些突发危机事件。突发危机事件一般具有突发性、难以预料性、危害大,影响范围广泛等特点,是个体难以把握和控制的。在遭遇此类事件时,社会成员普遍有着不安、害怕、悲伤、忧郁、缺乏安全感、焦虑甚至恐惧等深刻的情绪体验,严重的会导致认知和行为障碍。对突发危机事件带来的心理影响没有及时进行干预,会长期影响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稳定,给社会和谐埋下隐患。当我们进入21世纪,社会在各个层面加速转型的时候,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发生似乎越显频繁,不管是由于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危机事件,比如SARS、空难、台风、冰雪灾害、火车相撞、洪灾、各种暴力恐怖事件、地震等,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给社会成员带来了强烈的不安全感,引发了普遍的社会焦虑,甚至对人自身安全的怀疑。尤其是我们国家在2008年发生的一系列突发性危机事件,直接影响到了相当一部分的社会成员,间接影响到了每一个中国人,致使社会大众心理由“人定胜天”到“天佑中国”的转变。我们必须对由这些事件引起的社会心理、行为进行矫正。

三、构建和谐的社会心理,促进社会和谐

以上概述了社会转型引起的社会心理失衡问题,但其表现形态却是多样化的,并不局限于本文所列心理现象。在社会转型关键期,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调节失衡的社会心理,促进健康、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形成。只有形成了和谐的社会心理,才可能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创造力,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笔者认为,我们可从以下途径调节社会心理,形成和谐的社会心理。

(一)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利益(资源)的交换,人际行为最终是源自利益关系。利益冲突必然带来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没解决必然在行为上表现为社会冲突。现今,我们社会出现的各种冲突和矛盾在本质上都是由于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利益格局失衡造成的,要解决社会成员之间的被剥夺感、不公平感,社会歧视感,必须改变严重失衡的利益格局。这就要求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在承认合理差别的基础上确保社会成员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可通过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税收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手段人手,切实保障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差距,减少社会心理的心理落差和被剥夺感。

(二)建立基于公平正义的政治制度

要使社会成员能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使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的资源获取路径,必须从政治上给社会成员提供制度支持。社会成员应享有“机会均等”的权利,并且能够得到国家制度保证,而不是当成员有利益诉求的时候,却无路可选,感觉自身力量渺小,无法抗衡国家机器。因此必须对当前的制度进行改革,首先必须改革的就是我国当前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结构,去精英化,扩大草根阶层代表比例,真正使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其次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必须提高民众的参与性,做到公正、公开、透明;最后,应下决心惩治腐败,治理由制度不完善带来的各种“潜规则”。只有这样,当我们的制度是公平、正义的,人民的权利能得到维护时,社会成员才会真正有主人翁意识,而不是在强大的制度面前感觉自己无能为力。

(三)建立正确的价值评价体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心理是否和谐,取决于两种情况:一是他的理想我和现实我是否一致;二是他人的评价性经验和个体自身的直接经验是否一致。为了解决文化转型中社会成员心灵空虚、信仰丧失等社会心理问题,使社会心理归于和谐,必须建立正确的价值评价体系。一方面引导社会成员形成合理的角色期望,避免理想我过高,而导致心理失落;另一方面树立符合和谐社会的价值评判标准,尤其是要对大众传媒和网络传媒进行引导,使社会成员明白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使评价性经验和个体直接经验相一致,避免心理不平衡。在建立符合和谐社会目标的价值评价体系过程中,如何对多元文化和多样性的价值观进行引导,造就心理健康的个体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还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四)建立综合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社会的快速转型使得突发性灾难事件越发频繁,快速、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事件给社会成员造成的心理焦虑、恐慌、抑郁等情绪,减少灾难后期社会失范行为发生的概率,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因此,建立综合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显得更加迫切.“5·12汶川大地震”把我国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推向了前台,是我国心理危机干预的转折点。但在这次危机干预过程中,发现我国心理危机干预缺乏一个有效的组织和协调机构,前期的工作显得混乱、无序;另外,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数量少,大多缺乏实践经验,由志愿者提供的心理援助往往给心理受伤者造成“二次伤害”。美国、日本、台湾等都有丰富的心理危机干预经验,我们可学习和借鉴。建立综合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政府可以和NGO组织合作,提供经费支持、鼓励高校发展危机干预学科、培养更多的专业危机干预工作者等方面人手。当然,危机干预不仅仅应用于突发事件,也可用于日常个人危机和自杀预防等领域,因此,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必须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为社会服务。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山草香为大家整理的3篇转正心得体会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转正心得。

转正心得体会2

[关键词]转化 调皮生 角色期待 心理需求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92

调皮生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也影响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转化调皮生一直是班主任的管理难题。实际上,调皮生不一定就是“坏学生”“差学生”,班主任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正确认识调皮生,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学会利用“角色期待”的方法,加强调皮生的有效引导和转化。下面我简单谈谈用“角色期待”转化调皮生的策略。

一、关注成长需求,奠定“角色期待”的基础

教师开展“角色期待”前,需要对调皮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有充分的了解和关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提高“角色期待”在调皮生教育中的有效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大需求。当一个人受到了关注,那么,他则能获得尊重的心理满足;当人的尊重和需求得到满足时,人的需求就会向更高层次实现自我发展。小学生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已经获得一定的满足,进而希望与同学们建立友谊关系,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等。而调皮生由于平时捣蛋生事,容易被同学孤立,被教师忽视,导致交际、尊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影响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开展班主任工作时,应主动关注调皮生,了解他们的心理情感和成长需求,给予他们关注、信任、尊重和理解,使他们获得一种集体归属感。当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需要帮助时,作为教师,我们如果能及时地给予帮助,那么,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亲和力和影响力都会进一步加深。同时,如果调皮生感受到自己被作为权威的教师关注,其自信心会增强,自尊心得到满足,这样就会在课堂上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的工作,愿意接受教师给予的期待和影响,从而为有效的“角色期待”奠定基础。

二、适时提供机会,促进角色行为转化

小学生的行为容易受到情绪的主导,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很好的关照时,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师“植入”的“角色期待”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有优点,教师不仅要及时发现、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还要有意识地提供场合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比如,我班有一个“调皮大王”,他很爱“骚扰”女同学,爱拿走女同学的书本、铅笔和发夹等,女同学都很讨厌他。后来,我了解到他擅长唱歌,于是在几次班集体活动中,我鼓励他参加唱歌、表演等活动。经过他的几次公开表演后,同学们对他的印象有所改观,他自己也表示以后不再做那些“坏事”了。正是我了解到调皮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适时地给他们提供行为表现的机会,并以尊重、关爱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朝着教师和他自己“期待的方向”去尝试、去努力,从而促使他们有动力、有信心转化角色行为,并逐渐脱离调皮生的行列。在这个过程中,调皮生的情感需求也得到了很好的关照,他们乐于接受这样的教育与期待,进一步促进其角色行为的转化。这种因势利导的教育期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获得心理满足,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鼓励行为纠正,实现期待的正强化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能力不高,教师利用“角色期待”转化调皮生最关键的环节是要帮助学生纠正调皮行为,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建立课间休息、游戏的行为规则。良好习惯与行为规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调皮生的转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制定可行的、具体的改善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取得的每一个进步进行充分的关注与肯定,陪伴学生成长。同时,教师要将这种外在期待转化为学生的内在期待,把握时机,巧妙鼓励调皮生,让他们逐渐做到即使没有班主任的监督与指导,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使角色行为的转化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比如,当我班的潘周昊同学在努力改善自身的不良习惯时,他和我约定好以日记的方式记录每天在学校和家庭里的行为。有一次,他记录了自己为了避免受到室外正在上体育课的学生的影响而努力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课的经历,我立即在日记上批注:“老师为你的努力感到欣慰,加油哦!”通过及时的反馈和鼓励,我有效地促进了该生良好行为的正强化,使其调皮行为逐步地减少;潘周昊对自我成长的良好体验,也使得他有了更多的信心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彻底地改变了以往的不良习惯,实现了从调皮生到好学生的积极转变。

转正心得体会3

关键词:社会转型;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和谐;构建

2010年1月31日在国务院的中央一号文件首先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系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⑴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目前大约有新生代农民工一亿人,⑵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逐渐成为产业工人的新主力。

心理和谐是一种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集中表现为人的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并强调心理和谐,也是第一次把关注人的心理问题写进党的文件中。

新生代农民工身处中国社会转型最深刻的时期,急剧的社会变迁给他们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心理冲击。如何应对社会转型期对人的心理影响,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和谐心理建设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

一、社会转型期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特点

新生代农民工与60、70年代的前辈相比,除了户籍相同之外,其他特点都不相同,心理体验也不一样:

1.生于改革开放的年代。新生代农民工是在一个相对富裕的时期成长起来的,他们对中国动荡的过去没有什么印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虽然成长于农村,但较之父辈,没有挨过饿,温饱问题在他们头脑里概念不深;有些人本身就是上一代农民工在城里生的孩子,没有当农民的经历,从来没有种过地,对土地没有父辈那样的感情。他们基本上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工厂,这一点导致他们不像第一代农民工那样有足够的忍耐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到城里打工的心态与上一代农民工城市过客的心态完全不同,希望能留在城市发展,但由于骨子里是农民出身,他们怕被歧视,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希望被认为是城市的一分子。

2.受教育的程度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在新生代外出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30岁以下各年龄组均在26%以上;年龄在21-25岁之间的达到%,高出农民工总体平均水平个百分点。2008年进行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比例达到%,高出传统农民工14个百分点。数据对比说明,尽管新生代农民工仍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职业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相对传统农民工,他们的文化和职业教育水平已有较大提高。⑶他们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的知识和想法,他们或者是从小跟着父母在城市长大,学习了新时代的思想,或者是留守儿童长大,受过义务教育,有着独立生活的吃苦经历,更希望改变自己的人生。他们进城打工,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希望能像城里人那样平等就业、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甚至得到平等的政治权利。他们职业期望较高,他们不再只局限于得到一个工作,挣钱吃饭,而开始注重自己的职业发展。

3.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是唯一伴随互联网、电视机、手机成长起来的一代新型农民工,使得他们在信息获得方面城乡差异缩小,在思想观念、时代意识、民主意识上都较上一代有所觉醒,比较了解外部世界,知道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城市文明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工作不喜欢单调,不希望过着单一的两点一线生活,希望在工作之余,有丰富的娱乐生活。他们上网聊天、写博客,也关心股市。然而信息爆炸的时代,文化是多元的、网络又是开放的、充斥着各种信息,他们也因此特别容易受到负面、消极信息的影响。他们正经历着一个在消费主义和全球化助推下经济迅猛增长的国家,很多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于价值观的单一甚至扭曲,似乎评价一个人成败得失的唯一标准就只是挣钱的多少,缺乏利他、利国和自我肯定的理想,缺乏正确价值观的支撑。一个以金钱收入为主要甚至唯一价值取向者,其心理认同度不够,心理支持是非常脆弱的,经济收入处于社会底层的新生代农民工更是如此,普遍存在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困惑。

二、社会转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双重效应

1.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同时由于社会失衡的利益格局导致心理失衡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冲突困境”,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2006年,国家正式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多予、少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指导下,实行免收农业税,西部地区的农村初中和小学生全部免交学杂费,农民医疗补助标准较大幅度提高……新政策给农民带来的是莫大的实惠和福祉,真正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职业,或走出家门,洗脚上田外出打工;或固守家园,种植放牧桑蚕养鱼,从得到的实惠中产生了进行改革的巨大动力,农民从实际出发追求实际的利益,渴望富裕的愿望十分迫切,从而刺激了更大的生产热情。据2009社会蓝皮书显示:“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的速度会明显的放缓,估计增长速度可能达到8%左右”,“2009年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比较满意’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高于城市居民”。但由于体制的缺陷,社会的转型、体制的转轨导致贫富分化问题日益严重,据2009年社会蓝皮书显示,全年城市居民的收入可以增长10%左右,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大概只有6%―7%之间,所以城乡收入的增长率之间又拉开了3、4个百分点。当前,各地的户口管理制度虽有改革,但对农民工户口准入城市设置了很高的标准,使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子女入学等都受到了限制,这种城乡二元化管理模式,让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缺乏归属感,“无根”心理会强化孤独、无助感,焦虑和迷茫感。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劳动力进入了发达地区,但是他们的赡养负担却被留在了农村,这种两极分化、两种管理的失衡的利益格局使新生代农民工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增强了挫败感、相对被剥夺感、不公平感,容易导致心理失衡。

2.社会转型激发了人主体意识的生成,同时转型期的各种社会问题诱发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积怨

新生代农民工面临“公平困境”,理性经济人原理表明,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本动机是追求自身利益,凭借理性能够根据市场处境,判断自身利益,并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尽可能追求效应的最大化。经济人的行为和动机决定在交易或交换中,人们会采取那些被认为将给自己带来最大净收益的行为,并取得收益时规避风险。理性经济人假说要求,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要有理性思考,自我约束,使市场在交易中能有合理的理性内核和良性运转。市场经济这种特征赋予人主体意识,讲求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唤醒了人们的巨大积极性、能动性。⑷但由于我国正处于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深化阶段,与西方市场经济百年发展、完善的过程相比,我国的社会转型是以历史浓缩的形式,把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主要表现在: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差距加深,社会公平、正义相对缺失,非法致富、干部腐败、行业垄断之风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加之,很多企业由于没有建立完整的企业机制,使新生代农民工为改革发展所作贡献与应得之补偿不对等,利益严重受损,正当权益得不到及时的伸张和维护,因此很多人工作起来缺乏成就感,容易导致抑郁、苦闷、强迫等心理与行为。

3.文化转型促进了开放意识的提高,同时各种良莠不齐的文化形态无障碍进入造成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混乱

新生代农民工正面临“人文困境”,在全面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文化形态和模式也在发生转型,改革开放使中国文化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文化全球化的浪潮,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依赖性、保守性、封闭性和僵化性等思想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时俱进、开放进取成为时代的潮流。全球化潮流也推进了国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形成了一个新思想文化阵地,各种思想得以迅速通过互联网传播,社会表现出文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生活方式和意识多样点。新生代农民工在吸收各种文化优秀成果的同时,外来文化的各种道德价值观、生活方式、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也给他们思想带来极大的冲击,引起思想混乱压力。换句话说,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正在被解构,另一方面国家还没有完全建构起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形态,文化“解构――建构”的过程中出现了信仰的“真空期”,由于缺乏一个主流的价值体系支撑,社会表现出了心灵空虚、无所寄托、无法确立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社会心态。在这样的文化情景中,人们容易出现诸如信任危机、信念危机、诚信危机、拜金主义、损人利己等行为,这些行为使得人际关系趋向紧张、淡漠。这些对于身处青年期、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建立起正确、坚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又独处异乡、心理支持非常脆弱、工作条件艰苦、过着“工厂――宿舍”半军事化生活、经济收入处于社会底层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极易体验到烦躁、压抑、寂寞、孤独等负性心理情绪。

三、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和谐心理的路径选择

1.加强社会文化的创新,营造能使新生代农民工感受到的理想和意义的精神家园

在社会转型加剧的时期,社会文化创新的重要性迫切地显示出来,它不仅具有提供精神支柱和价值导向的意义,且具有抚慰心理、调适行为的作用,甚至还包括表达情绪、释放压力的整合功能,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⑸

一个先进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化体系,必须是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革命文化和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养分的多元、包容的文化体系,使全社会树立多元包容的文化心态,尊重每个公民的差异,不给每个公民制造某种压力和人身险境,形成全体公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现实社会因包容“不同”而和,因和而达到“大同”。 创新社会文化,使新生代农民工漂泊躁动的心灵找到健全的精神家园,让精神生命健康成长,为心理走向和谐提供终极关怀。

2.加强制度建设,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公平正义的社会运行机制

所谓公平正义是指在平等、公正的制度、政策和规则下,人人享有同等生存、发展机遇和权力,包括权力公平、机会公平、教育公平、分配公平和人道主义公平。体制的公平是新生代农民工感受公平正义的基础,从社会运行的层面看,正是由于机制的缺陷和漏洞鼓励了不良社会心态蔓延,进而加剧了社会风气的恶化。所以,完善的社会运行机制,是要在社会层面提供公平正义的政策,建设公平正义的环境。

通过制度建设确保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要从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入手,构建城乡一体化、资金多样化、管理社会化、保障法制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农民工有序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就业的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文化体系、法律援助体系等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能教育、子女教育、医疗、养老保障、住房购租、文化娱乐等方面问题,有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后顾之忧,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3.加强人文关怀,建立一个多层次、强有力的心理服务体系

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造成了焦虑、不满、愤恨、被剥夺感、无助、空虚等消极的社会心态,如果这些负性的情绪不断积累,最终会危害人的心理和谐,成为“最后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因此,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多层次、强有力的心理服务,使不良情绪可以得到及时宣泄、化解和释放,具体包括:

首先,建立一支专门为新生代农民工服务的高素质的心理援助队伍,定时到新生代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工厂、企业,开展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通过心理辅导、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面谈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形式多种形式,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组织有针对性的心理讲座和培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根据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安排有关的心理教育内容,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他们学会对情绪的自我调节,提高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完善自我人格。通过心理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懂得心理自救和寻求支持的方法。

其次,为新生代农民工建立多层民意表达机制,通过完善的企业工会制度、制度、人民代表制度等,使他们可以有正式的渠道表达自己的情绪、意愿、诉求,缓和内心冲突。

再次,健全新生代农民工民意监测网络,通过政府联网、媒体、研究机构等渠道调查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价值取向、社会心态、行为倾向等问题,及时全面了解并做好新生代农民工民意汇集和反应调节工作,加强心理监测、评估和预警,完善心理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体系,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和谐。

参考文献:

[1][2][3]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J].新华网

,2010,6,21.

[4]詹万生。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反思与构建[J].教育研

究(北京).2009,―20.

[5].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M].北京:人民出版社,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1036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