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高校创新创业与劳动教育课程总结3篇

网友发表时间 996947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高校创新创业与劳动教育课程总结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高校创新创业与劳动教育课程总结1

一、计算机教学目前的状况

传统计算机课程的教育模式一直是以传授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主的知识技能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育重视不够。学生认为“理论课没有用,软件操作课跟不上潮流”,教师则觉得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软件操作过程中没有新意。本来建构主义的任务驱动法是很好的方法,但实践中,却变成了实例教学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笔者曾在CorelDraw课程上实验过:讲画笔工具是曾按书上例子画个蓝色的杯子,并特别叮嘱,上机时画什么都可以,但大多数学生画的还是杯子,而且其中只有三个不是蓝色的。试想一下这样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平面图像设计会是一种什么状况。

由此必须使教师改变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的观念,掌握创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技术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工具性和广泛应用性,随着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和逐渐成熟,和其他学科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技术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科教学中学生计算机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迫切。但创新教育没有现有的模式可套,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以指导计算机教学实践。

二、创新能力的要素

1 计算机信息量度。信息和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和原材料。在掌握相关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大量吸收最新信息,充分利用信息产生新的创新、新的生产力,是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

2 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也可以简单说成创新的欲望,是指对创新有关的信息及创新活动、方法、过程本身的综合觉察与认识。培养创新意识可以激发创新动机,产生创新兴趣,提高创新热情,形成创新习惯,增强创新欲望,进而塑造敢想敢说、不迷信权威、不畏艰险的创新精神。

3 创造思维能力。从一定意义上,创造力作为人的一种高级能力,其核心就是创造思维。相关的研究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已经基本成熟。在我校使用的《创新能力教程》中着重分析的就是创造思维的基本方法。

4 创新技能。主要指灵活运用各种创新技法以及把创新构想转化为事物的操作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应用创造性思维,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以上三方面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绝不是靠开几门课、举办几次讲座就能解决的问题,而必须要把创新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创新学是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必要课程,但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和运用主要是在他学习和从事的专业领域。因此,一定要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进行创新教育,即计算机创新教育。

三、计算机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

1 实现计算机课程创新教育的方法。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教学规律,结合计算机学科知识的特点,依据计算机创新能力的构成,提出计算机创新教育的几种方法:

(1)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充分增加学生的信息量度。创新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的关键就是把“传道、授业、解惑”改造成“传信(信息)、授业、质疑”,教师在课堂讲解基本理论的同时要注意对相关领域的情况进行简介,课后作业中增加创新作业项目,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网络或相关书籍资料学习并解决问题。比如在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介绍了树形结构的算法和应用,创新作业可以设为“树形结构的应用和局限研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将抽象课程与软件编程实际相结合,营造浓厚的科研学术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知识传授是学生进行探究前提和基础,创新作业的交流和教师对创新作业的及时反馈和总结不仅是进行计算机创新技能培养的关键,更是创新精神塑造的关键。

(2)通过计算机发展史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冯・诺依曼到图灵和比尔盖兹,计算机的发展史本身就是计算机的创新史,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如“计算机不能处理汉字”的预言、图灵前瞻性的思想等。但是现在的计算机学科教学中还没有相关的教材,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将相关知识引入教学,总结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分析其创新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敢想、敢于质疑。

(3)创新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中的常用方法,是按照建构主义的思想,在任务分析(任务分析是一种教学设计的技术,是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所规定的、需要学生习得的能力和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详加分析,为学习顺序的安排和教学条件的创设提供心理学依据)的基础上,以任务为线索,构建知识的一种方法。现在的应用软件课程大多使用这样的教材,但实践中正如文章开头所说,学生只会“照猫画虎”,不会“举一反三”。所以教学中必须强调创新任务的应用,同时充实“学材”,让学生多看多学,另一方面将课堂任务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相联系,将课堂任务作为子任务来完成,时时强调创新。

(4)拓展课堂,积极开展课外创新活动。通过开展学术报告、参加竞赛活动、进行专题项目研究等方式,营造创新活动环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过程是检验和修订学生创新成果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创新项目研究,在实践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计算机课程创新教育的管理和评价。因为创新教育没有现有的模式可套,需要教师花费比传统教育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补充学科最新信息、整理创新实例准备创新任务和素材等,更要花时间对学生的创新作品进行辅导和总结。学校要充分认识并认可教师的相关工作,技术将教育研究的成果和方法应用到教学管理之中,将创新作业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中。

(1)创新作业。将创新作业纳入授课计划,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将创新作业的指导和总结计入教师工作量。

(2)建立创新档案。由教师将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创新作业、课程设计中的创新项目情况计入学生的创新档案,作为创新学分评定的依据;教师的创新项目或创新教学成果可计入教师考评系统。

(3)增加课程设计课时。在毕业设计的基础上,增加课程设计环节,针对一门或者相关几门课程进行设置,鼓励学生进行创新项目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与劳动教育课程总结2

随着大学扩招,毕业生的迅速增加,社会需求基本上保持再扩招前的水平,而用人单位大多希望是要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成手”,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种形势,选择自主就业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又是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当前,想要开始自主创业的人并不少,这方面的意识越来越明显,我们大学生们不再依赖家长、学校,而是主动发现、寻找机遇。

大学创业所面临的条件,总结起来,主要有政策条件、家庭条件、人际关系条件、自身素质条件等。创业者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是创业者打开创业局面,顺利进人创业角色的基础

由于我校领导特别重视学生自主创业,特别开辟了实训基地――创业园,这给许多带有创业梦想的我们提供了很大的舞台,让你可以随时展现自己的创业想法,即使你钱很少。并且期间,创业园老师会针对每个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指导,更可喜的是,经过校领导的努力下我校成为吉林省首家高效就业指导培训中心,同时我也很幸运地成为第一批培训班的学员,经过指导,收获甚大,以下是我个人的总结:首先,确立好目标,必须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锻炼自己。因为大学是进入社会的摇篮,和以前的学习环境相比较,大学有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大学不仅是文化的起源地也是自我谋生的聚集地。因此,作为大学生,我们有很多接触社会,在大学里我们可以半工半读,家教、服务员、各中校园代理等兼职都是我们大学生能胜任的简单工作。所以锻炼自己的途径还是很多的。

其二,心态问题。拥有良好的心态,尤其是对创业风险具有清醒的认识,并充分拥有应对风险的心理准备,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大学生受年龄及阅历等方面的限制,未必对创业风险具有清醒的认识,缺乏对可能遭遇到风险的必要准备。在缺乏良好心态的情况下,创业前景也会受到相应不利影响。

再次,经验限制。受年龄及相应学识的限制,大学生很难拥有关于创业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创业知识一般也限于“纸上谈兵”,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创业及在公司运营中肯定会遇到各种不可预见的问题,以致创业困难。

第四,知识限制。创业需要企业注册、管理、市场营销与资金融通等多方面的丰富知识,在缺乏相应知识储备的情况下,仓促创业不仅难以融到必需的资金,而且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也将处于劣势。第五,资金困境。由于大学生很难有足够的创业资金,从社会上融资或获取无息及贴息贷款是必然选择。但是大学生创业由于风险较大,较难获得必需的资金。而且一般在获取资金方面也存在两种问题,一是急于获得资金而不惜贱卖技术,二是过于珍惜技术而不肯做出适当的让步。这些问题都决定了在资金方面难以获得相应的资助。最后,技术限制。理工类大学生受学识的限制,拥有可创业的技术的大学生只可能是少数。而对于那些文科类大学生来讲,很难拥有可以创业的技术。技术的缺乏直接限制了大学生创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学生创业将遭遇较多的困难。

高校创新创业与劳动教育课程总结3

通过这学期对创新思维课的学习,感触非常深刻。我了解到创新思维不仅仅教会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了如何去思考、发现问题这样一个过程。只有当你了解了这个过程,并不断的反复去训练,你才有可能真正领悟到创新思维的神奇,真正获取灵感。因此不得不说,创新思维这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我们生活中有着何等重要地位。

我了解到创新思维不仅仅教会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了如何去思考、发现问题这样一个过程。只有当你了解了这个过程,并不断的反复去训练,你才有可能真正领悟到创新思维的神奇,真正获取灵感。因此不得不说,创新思维这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我们生活中有着何等重要地位。二十一世纪拥有知识和信息的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知识和信息量的价值正在呈下降趋势,而相反拥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价值正在上升,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有一个公式:创造力=人×(信息+知识),所以我们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同时,我们更应加强在生活中对创新思维的应用。

创新思维可以拆分为二,即创新和思维。那么什么是思维呢?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和生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而思维的概括性就是指人们通过思维把同一种事物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得到一个普遍结论。在思维的过程中,根据思维的方式不同,还可以将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辩证思维和灵感思维。对于创新,它的含义即“抛弃旧的、创立新的”,在已有的.基础上,提出独特的、新颖的且富于成效的见解与思维。创新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创新、创造的主体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并且创新能力是可以后天激发的,可以通过培训提高的。创新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实现的。那么,我们要怎么样实现创新呢?首先,我们要加强学习,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只有基础知识学得越牢,越扎实,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我们就越能触类旁通。同时,在学习的基础上,注意加强思维方面的训练,开发自己的智力。平时,在工作当中遇到问题,要养成经常问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的习惯,从而给自己思维施加压力,使思维保持在灵活状态,一旦注入要素,就能确保正常运转。

其次,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摆脱过去的思维定势。对自己的工作要经常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指从全局性、层次性、动态性、互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问题的一种方法,系统思考将引导人们产生一种新的思路,使人们从复杂细节中,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对照古今,借鉴比较,寻找启发。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着的事物。我们要善于从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移位,在时间和空间上转换,在物与物之间寻找桥梁,在事与事之间搜寻纽带。找到了联系,认识了共性,我们就要结合本职工作实际,启发自己的思路,去创新求解。

通过这个学期对《技术创新管理》的学习和认识,我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管理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只有通过创新的管理形式,才会在不断的自身发展中突破向前,在竞争中永葆活力。下面我就技术创新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阐述。随着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不断深化,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为目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不断变化,工会组织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创造发明等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的着重点,要转移到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提高职工素质上来。组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启动技术创新对推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优化经济结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的必然选择和紧迫任务。企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对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

加强宣传,提高职工技术创新意识。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强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宣传,深入开展“发扬优良传统、再创世纪辉煌”的二次创业教育,树立取得二次创业胜利的信心和勇气。引导和教育职工充分认识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企业创新氛围。通过演讲、讨论,不断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开展创新忧患意识教育,进一步认识技术创新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活力以及市场激烈竞争的残酷性,增强职工的责任感。

开展竞赛,积极为职工技术创新提供平台。组织施工生产一线职工开展爱企立功劳动竞赛,重点抓好项目部、作业队职工的劳动竞赛活动,紧密围绕技术创新、加强管理、确保安全、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塑好形象,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工种、多形式的竞赛活动,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强化培训,提升职工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职工是实施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为了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发挥职工的创新积极性,在提高广大职工的生产技能、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上下功夫,举办规模较大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工人学习班,组织他们学习“创造学”,聘请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授课,以此来开阔职工视野,提高技术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完善激励,建立健全创新奖励长效机制。为使职工的创新成果得到认可和推广,每年进行一次职工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成果评审,对提出来的创新项目除参加每年正常的评审奖励外,对优秀创新成果给予重奖。

管理创新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让企业长盛不衰的出路在于:在分析企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的基础上,根据特定阶段的特点,通过企业管理创新活动来实现。

经营创新出市场。在经营战略实施过程中,坚持以集团攻关为重点,各单位辅助、有重点、分层次、全方位、强化区域经营的经营战略。从单一的经营开发活动,变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经营系统工程,把每一个项目都变成一个二次经营的主战场,树立精品意识。在经营机制上以集团本部为中心,以各工程公司为支撑,以每个段、厂、项目部为触角,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大系统经营的新经营机制。

技术创新出成绩。各级组织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实施技术创新中的聪明才智,组织职工围绕施工生产提出了大量的优秀合理化建议和开展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出效益。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实施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的聪明才智,加强施工生产的组织管理,不断创新。

深入开展技术创新,不断强化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新时期工会组织围绕中心,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对于提高企业职工素质,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战略任务,问题较多、困难较大,我们只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才能使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具有生命力和凝聚力。

创新是欣赏,更是尊重。营造一种创新的文化来鼓励创造力,推动团队协作,通过可靠适用的绩效评价指标来保证创新文化的强化,这是我们自我挑战的最大关键。而尊重和欣赏企业内外的协同创新文化也成为未来成功的根本。创新是个老话题,但它天天让我们不断审视,在一个新消费时代,在一个市值的资本时代,在一个软实力竞争的时代,在一个品牌制胜领先的时代,在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危机的竞争与挑战时期,在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繁荣时期,如何把握繁荣并管理繁荣,如何协同创新并实现创新价值,这才是个真正的挑战,所以说创新是个体的,更是协同的;是组织的,更是民族的。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996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