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送教上门工作总结范文范例【汇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99895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送教上门工作总结范文范例【汇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送教上门工作总结【第一篇】

本组共有送教教师四人,我负责黄埠镇重度残疾学生蔡勇的送教上门工作。一学期来,我们本着全心全意为残障孩子和家长服务的宗旨,利用月假和周日休息时间先后多次深入学生家庭,为不能入学的重度残疾孩子康复和学习送教上门。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下,我组“送教上门”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轨,在不断的总结和探索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点经验,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我们对特殊儿童的一片爱心,饱含着我们对特殊教育的付出与努力。

一、了解对象,制定方案

本学年伊始,我们对每一个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做出送教方案实施送教。具体做法是:

1、了解情况

我们先把送教上门的打算通过电话或家访告诉家长,及时与家长取得互动,赢得他们的支持,把温暖的阳光送进他们的心坎里,让他们体验到人性的温暖和社会的关注。送教老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所了解的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孩子的病因、发病的情况、治疗情况、作息安排、与孩子惯用的沟通方式、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孩子的脾气、性格等,这些情况都记录在案,为后面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2、评估对象

在了解了儿童的大致情况后,我们对送教对象逐一入户家访,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等。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从各领域的角度来分析对象的状况,为制定送教计划和教学进度方案提供依据和方向。

3、制定方案

在充分了解送教对象现状后,我们立刻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设康复训练、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特色发展等课程,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学方法服务每个“送教上门”的对象。但在教育方案制定之前,先征求家长的意见,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认可,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和训练中,可行性也就更强。具体送教时间由学校、送教老师与家长协商而定。所定的送教时间相对稳定,原则上要求家长在场,这样对孩子来说有一个适应过程。同时,家长在旁边进行配合、学习,以便自己在家中也能用相同的方法对孩子训练,增加孩子训练的频率。

二、持之以恒,送教到位

1、克服困难,坚持上门

爱心是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必备的精神食粮,在爱心的召唤下,不管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都能克服自己假日少、路途远、家务忙、压力大等困难全身心融入到送教工作中,坚持按规定的时间每月两次每次三课时的送教活动。“送教上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用爱心来抚慰特殊孩童的心灵,让残疾儿童在运动康复和认知上得到一定的提高。老师们认真的工作精神、耐心的工作态度、细心的工作方式,无不使周围邻居和孩子家长感动。

2、加强学习,及时充电

为能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我们不断总结、反思,理论联系实践,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力争送教工作取得多一点的效果。大家都不断加强学习,补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送教上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提高移动课堂的实效性。

3、精心取舍,注重实用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采用《快乐生活》为主要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包括简单的识字、常用的称谓、简单的实用算术等,每次的必修课程有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选修课程由送教教师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从教育与康复、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出发,补充音乐、美术、律动、情绪矫正等相关内容,进行送教上门康复训练。

4、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值得老师认真研究的书。送教的3个孩子3个样,我们本着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宗旨,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运动、感知、语言交往能力等方面的训练。教学过程不求快,不求直,只求有起色、有进步。由于学生的生理原因,有的送教学生甚至不能按一节课35分钟进行,上课时间、教学方式根据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身体状况而定。

5、注重教法,循循善诱

要让残障儿童在认知、感知等方面的水平有所提高是相当困难的。教师们极富爱心和耐心,重视情感的投入,自始至终表达对孩子的信任,以自己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学生的情绪,表扬、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在脑瘫孩子的康复训练中,教师将动作分解,每一个动作都要重复N次,反复训练,强化效果。蔡勇就是在教师们不厌其烦的重复中一点点进步的。

经过半年送教上门的辅导和训练,蔡勇自己学习的信心和家长投入的决心都明显增强。

三、家校携手,取得成效

在送教教师的辛勤工作下,送教工作保证了质量,既帮助残障儿童学习知识,鼓励他们重新振作起来,也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习,帮助孩子进行协调性康复训练,提高他们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受到家长的欢迎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送教工作平凡而艰辛,但只要是孩子们的需要,我们将会义无反顾把工作持续下去,不断学习、探索,完善送教工作,把它做实做好,切实保障残障孩子享受教育的权利,为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送教上门工作总结【第二篇】

根据《**_*等七部门关于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指导意见云教发{2019}74号》中提出以党的十九大“办好特殊教育”精神为指导,深入推进“全纳教育”理念,对不能到校就读但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适合的教育,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自2015年启动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以来,我校承担“送教上门”的重任已整整六年了。在上级政***、残联的重视下,我校“送教上门”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轨,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点经验,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我们对特殊儿童的一片爱心,饱含着我们对特殊教育的付出与努力。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送教上门招生工作情况

截止2020年12月,我校招收送教上门学生45人,其中思茅区28人、宁洱县6人、镇沅县3人、西盟县1人、孟某某6人、外地州1人。送教上门班7个,每个班安排固定班主任对班级学生信息进行管理。

二、组织送教工作

经学校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成立了三个送教上门小组,明确职责,以“新理念、善管理、求合作、讲实效”为目标,以“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为具体要求,进行“送教上门”工作。其中:

送教1组:朱文萍、李某某、罗某某、尹某某、纪某某、张辉、忍谭梅。负责片区思茅区、江某某。

送教2组:李某某、刘某某、李某某、张某某、徐某某。负责片区镇沅县、宁洱县。

送教3组:娜朵、陈某某、陶某某、侯雪莲。负责片区孟某某、西盟县。

三、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2020年1月,三个送教小组分别对思茅区、江某某、宁洱县、镇沅县、孟某某、西盟县的学生进行了送教。此次送教内容为:1发放教材;2对学生进行教育康复;3对家长进行教育指导、心理疏导等。针对个别学生赵某某、张某某、罕婷婷开展了入户个别化评估并进行康复教育。1月份我校开展送教工作8次,服务学生253人次。

2020年5月至6月,我校针对思茅区距离学校近的三名学生赵某某、张某某、罕婷婷,于每周三下午入户对学生进行送教。尹某某、张某某负责赵某某的入户送教;娜朵、张某某负责张某某;陈某某、李某某负责罕婷婷。其中赵某某在认知上,能认识大、小、多、少、月亮、太阳、白天黑夜等实物;罕婷婷在言语上,通过老师和家长的配合一个学期不间断的训练,现已能听懂部分汉话,并能运用汉话表达;张某某能更听懂老师的指令。

5-6月期间开展送教上门工作8次,服务学生16人次,一共32课时。

2020年7月,三个送教小组分别对思茅区、江某某、宁洱县、镇沅县、孟某某、西盟县的学生进行了送教。此次送教内容为:1发放教材;2对学生进行教育康复;3对家长进行教育指导、心理疏导;4开展2020年的招生筛查工作;5发放生活补助费;6代收学生保险等。此次送教8次,服务学生253人次。

为了让距离学校远的学生更好的享受受教育的权利,且能更好的提升送教质量,我校积极与教育局沟通协调,将各县区的送教学生转入就近的普通学校,方便就近学校送教老师按时按量送教。其中,思茅区转出37人、宁洱县转出20人、孟某某转出13人、西盟县转出42人、江某某转出34人。

2020年9月至12月,学校安排20名教师,两个人一组,针对思茅区的10名学生开展送教工作。送教老师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每月2次,每次3课时进行送教。

9月至12月,期间开展送教上门85次,服务学生85人次。

一年来,我校组织开展送上门工作109次,服务学生607人次。

四、积极开展“送教上门”培训工作

为更好的对重度残疾学生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学校在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前,对送教教师进行送教上门业务培训。其培训内容为如何鉴定安置、如何评估并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应有的知动技能等进行全面的培训,旨在提高送教上门工作质量。

我校积极向省外各特殊教育学校交流送教上门经验,12月22日至28日,学校由校长杨上登带队,成员有朱文萍、李某某、徐某某、尹某某到西安参加“全国特殊教育送教上门落地实操培训会”,学习省内外送教上门工作经验。

五、成效

1.在送教教师的辛勤工作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县区的大部分学生转入就近的普通学校后,学生能按时按量的享受教育康复服务,学生进步明显。思茅区的大部分学生,在通过老师每月2次的送教服务后学生进步明显,获得家长的一致认可。例如:木乃河工业园区的送教学生王某某,在认识字上能学会认读:大、小、多、少、长、短、白天、黑夜等;凤凰巷的送教学生党某某老师的教学下,能数20以内的数,并能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

2.我校教师在送教过程中不断总结送教经验,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呢及个案研究。11月份我校针对开展送教上门工作的省级课题完成结题。八位老师针对送教学生的送教情况开展个案研究,其中有陈某某、尹某某老师的送教上门个案研究分别在《现代特殊教育》、《湖南特殊教育》杂志发表。

六、存在问题

1.特殊儿童本身身体和智力方面存在残疾,其能够参与的学习活动有限,而且每个孩子特殊性和差异性各不相同,送教的内容选择存在很大难度。具体实施送教时缺乏针对性,没有对送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送教的内容实用性不强。

2. 送教上门服务的时间有限制,儿童接受教育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而与特殊儿童接触时间最长的是他们的家长,家长在特殊儿童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送教上门服务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对特殊儿童家长的帮助和教育,有限的时间内不利于教学成果的巩固和深化。只有借助家长的辅助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送教效果。

总之,开展“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送教工作平凡而艰辛,但只要是孩子们的需要,我校将会义无反顾把工作持续下去,不断学习、探索、完善,把它做实做细。我们真诚地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够感召社会上更多的力量来关心弱势群体,能让各地政府、医疗部门提高关注度,让这些孩子和其他儿童一样,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

送教上门工作总结【第三篇】

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确定“送教”方案,全力保障残疾儿童教育平等性。我旗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自治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实施意见的通知》(内政办发[2014]68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并逐步完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

“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15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送教上门”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教育教学内容可结合残疾儿童少年的自身情况,合理制定和安排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方法。教育形式主要针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具体情况,采取走进家庭实施一对一的送教上门服务,原则上学生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2课时,每学期不少于16课时,每学年不少于32课时,家长课堂每两个月不少于1次,每学年不少于4次。

(一)“送教上门”工作三阶段: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确定服务对象。在旗残联、旗教育局通力合作下,提供残疾儿童年龄、名单及家庭住址等联系方式,在核实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定“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确定“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入户家访,了解学生现状,制定教育康复计划。在旗残联和旗教育局的组织下,旗特殊教育学校组织教师深入调查“送教上门”服务对象所在区域,旗特殊教育学校相关负责老师对服务对象逐一入户家访,制定教育康复计划,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第三阶段:正式启动“送教上门”工作,由旗特殊教育学校专职教师走进残疾儿童家庭,实施一对一教育康复服务课程。

(二)“送教上门”的具体方案和主要措施 1.建立特殊儿童档案,客观反映学生情况

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发展评价资料,教学过程资料,个别化教育方案、训练记录等。通过首次入户家访,了解学生的病史、原有的教育水平、康复状况、生活自理情况等,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如家庭经济情况、家长以及抚养人的教育水平等。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需做好教案、每课的教学反思、每月总结等教学过程性资料。

2.定制“送教”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开设选修课与必修课,实施教育与康复双向服务,保证教学康复效果。课程设置方案充分考虑了残疾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课程体系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构成。学生选课模式为“2+2”,即每人每学年可选择两门必修课和两门选修课。

必修课主要着眼于学生需掌握的基本智力技能,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基本需求。开设的课程有: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能力课程。

生活语文——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针对智力残疾学生的语言特点,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把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其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生活数学——以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的数的概念、数的运算、时空认识以及数的运用,学习运用简单的运算工具等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计算技能、初步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生活适应能力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

选修课着眼于学生个别化发展需要,注重学生潜能开发、缺陷补偿(身心康复),强调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相关服务,体现学生发展差异的弹性要求。开设的课程有:第二语言、音乐、绘画和手工、感觉统合课程、精细运动课程、言语课程、认知课程等。每位学员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或特长选择以上课程,或是依据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以及运动技能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从缺陷补偿的角度选择课程,从而达到居家康复的目的。

第二语言——在学生已有语言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可选择学习第二语言,如:地方语言、民族语言、普通话以及简单的外语等;对不能使用语言的学生也可以采用其它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或沟通辅具。音乐——通过音乐欣赏课程,使学生尝试学会感受美和表现美,丰富、愉悦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生活情趣和生活品味,提高智力残疾学生的生活质量。

绘画与手工——通过绘画和手工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视觉、观察、绘画、手工制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教育康复训练(感觉统合、精细运动、言语、认知)——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需求,以及在运动、感觉、认知、言语、思维、心灵和个性等方面的主要缺陷,结合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康复训练、治疗、咨询和辅导。课程力求使学生的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受损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送教上门工作总结【第四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局文件精神,推动教育精准扶贫和控辍保学工作的有序进行,进一步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享受教育权益,我校在本学期末集中开展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思想,强化组织领导。

我校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严格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逐步建立起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推进送教上门工作有序进行,我校组织成立了以齐军飞校长为组长,高学文、白惠龙为副组长,高学文、刘瑞霞、云建忠为成员的送教上门工作领导小组,推进送教上门工作。

二、核实信息,明确工作任务。

我校通过走访和电话沟通形式与家长联系,与家长取得互动,赢得他们的支持,把温暖的阳光送进他们的心坎里,让他们体验到温暖和社会的关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所了解的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孩子的病因、发病的情况、治疗情况、作息安排、与孩子惯用的沟通方式、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孩子的脾气、性格等,根据这些情况我安排每个孩子的送教时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将“送教上门”基本定位在“生活适应、活动训练、适用语算、爱好促进”这几个领域,针对每一个残疾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点,采用个性化家庭教育方式。

三、制定方案,送教服务到位。

我校制定具体的送教上门工作方案,在教导处的组织下,相关人员深入残疾儿童家中,给残疾儿童带去喜欢的玩具、书籍,教他们做喜欢的游戏,教他们一些简单的知识,现在孩子能够简单交流,对老师的话也有回应,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了,能看见他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校教师积极开展工作,为残疾无法到校上课的孩子免费量身打造送教到家的优质教育模式。

通过送教上门工作的开展,学校号召广大师生帮助残疾儿童走出家庭、融入社会、接受师生帮教,不断改善残疾儿童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气氛,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在生活中各方面的能力,取得了较好效果,充分提高了残疾儿童的认知能力以及生活的自理能力。

“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而我们的送教工作经验不足,充满了挑战性。但只要是孩子们的需要,我校将会义无反顾把工作持续下去,继续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努力探索一些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把送教工作做实做好。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999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