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实用优秀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36368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实用优秀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第一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掌握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的能力。使学生经历探究小数的初步认识的过程。并理解小数含义,掌握读、写小数的方法。

3、渗透迁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1、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能正确的读、写小数。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数的初步知识、常用的计量单位、万以内的整数的知识。

2、原型: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小数。

3、探究的问题:

(1)这些小数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2)小数是什么样的数。

(一)唤起和生成。

关于小数你都知道点什么。

通过谈话,切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

(二)探究与解决。

1、具体。

(出示课件课本图示)“读价格”

让学生试着说出价格。

让生生肯定读法,要求同桌互相读一读。

2、归纳。

这些小数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补充与完善。

师重点强调小数点右边的读法和左边读法的不同,注意读出小数点。

同桌议一议,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具体小数作以板书。

生师总结小数的读法。

3、演绎。

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小数。

(二)探究小数的含义。

(三)小结与提高: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第二篇】

内容: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p88---p8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分数都可以改写成零点几的形式。

2、使学生正确掌握小数的读、写法。

3、使学生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难点: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相互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相互改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二、新课:

1、创设情景认识小数。

出示主题图。

问题:

(1)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2)知道了什么?与同桌的小伙伴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略)。

归纳概括像、、、、、………这样的数叫小数。“.”叫做小数点。

动手填一填(p88中间表格)。

你们会读这些小数吗?试读一读。

你们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小结归总:

(1)这节课你们认识了什么?

(2)今天认识的小数与整数比较有什么不同?同桌同学互相说。

三、巩固。

1、出示数字卡片(整数、分数、小数)。

2、把卡片上的小数打上钩。

3、读出小数。

4、说一说你是怎么读小数的?

5、老师口述小数,学生听写。

6、完成p89做一做1、2、题。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第三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小数”“发展数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能读、写小数”“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十进制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借助具体的量(米、分米、厘米;元、角、分)和几何直观图,直观感受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小数。单元内容呈现的方式与分数初步认识相似,仍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人民币、米制系统、面积等直观、半直观的模型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关注生活,引导学生了解小数的含义。

1.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具体的“量”中展开认识小数的学习历程。

2.紧密结合生活情境。

在初步认识小数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具体情境下的表述,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认知,激活相关的经验和相关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小数大小的比较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也应在具体情境的支持下进行,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二)给足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空,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在教学例1~例2时,在问题提出后,要给足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给足学生与同学分享交流策略的时空。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提出质疑,对学生的各种策略的评价要有助于提高学生选择策略的能力,并有助于学生合理优化的意识。

(三)正确把握小数初步认识的教学要求。

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教学应把握以下两点要求:

二是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加、减法,仅限于一位小数。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第四篇】

2、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能识别小数,会正确地读、写一、两位小数。

4、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大胆想象,类推能力得到提高。

2、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团结合作意识、交往能力。

3、增强对大自然及珍稀动物的热爱之情。

4、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感受数学的奥妙,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小数表示数量。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各部分在价格和长度中的含义。

教学关键:理解小数每一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教学准备:课件等。

1、引入小数。

师:同学们,老师昨天去超市啊,发现每一种商品都有一个价格标签,老师摘录了几个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酷儿饮料元奥利奥饼干元。

可乐,元,酸奶,元。

师:观察这组数他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特征没有。

生:都有一个小圆点。

师:像这样中间有一个小圆点的数就叫做小数。

2、揭示课题。

3、认识小数点(指导写法)。

师:我们知道在分数中有一条直线,叫做分数线。猜猜看小数中的小圆点叫什么呢?

生:小数点。

师:猜的真准。他就叫小数点。(板书:小数点)。

师:他的家就安在数字中间的左下角。

1、读写小数。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些数是小数。老师又有新问题了。同学们,你们会读这些小数吗?谁来试试读第一个小数。

生:指生读刚才的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在读小数的时候发现。小数点左边的读法和右边的读法一样吗?

生总结读法:小数点左边的按照我们学过的整数读法来读,小数点右边的数,从左至右一个一个的依次读出。就像我们读电话号码一样。

(二)理解小数的实际含义。

1、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意义。

师:诶,懒羊羊什么时候也来到了超市里。看他一脸茫然的样子,想必是遇到什么困难了?他有什么事呢?我们来听他说说看。

懒羊羊:我不知道这些价格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价格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吗?

生:指生报价格。

生作答,教师相机板书:元角分。

2)出示课本上的商品价格表,学生独立完成。

师:你想说说那种商品的价格?

生:指生汇报。

师:再次巩固小数各部分表示什么?

2)在你的铅笔盒里或者是课桌上找找那里还有小数存在。

2、探索小数是怎样表示长度的?(适时理解小数每一部分表示的含义)。

生:生1生2生3···(生想用小数来表述什么教师都要及时的给予回应)。

师:同学们,它虽叫小数,可是它的功能可以点也不小啊!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小数是怎样表示长度的吧。

师:我们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生:厘米分米米···。

师:同学们用手比一比1米有多长。(出示课件1米)。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

1分米=1/10米=米。

3分米=3/10米=米。

师: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

2)1厘米=1/100米=米。

3厘米=3/100米=米。

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现在老师再增加点难度,看同学们还会不会。

18厘米=18/100米=米。

总结:分母是10的小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小数可以写成2位小数。

师:任意说一个厘米数或小数。学生作答。

师:想不想考考你的同桌。你也任意说一个厘米数和小数,同桌同学作答。

3)用小数表示身高。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厘米数都没有超过一米。现在老师再增加点难度。超过一米的该怎样用小数来表示。我们的身高就超过了一米。

4)表示长度的时候,小数点左面的数表示的是?右边第一位表示的是?第二位表示的是?

(三)练习巩固(出示课件)。

师: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同学们是否会熟练使用小数。

1)完成p89做一做。(学生自主完成汇报集体订正)。

2)完成p90第1题。(学生自主完成汇报集体订正)。

3)猜谜语读、写小数。(长颈鹿、非洲象、鸵鸟、丹顶鹤、珠穆朗玛峰)。

4)今天我当小老师。

“你知道吗?”,培养学生的祖国自豪感,了解数学发展的奥妙。

说说这节课我们都学会了什么。

回家量一量自己和家人的身高。告诉他们,他们的身高是多少厘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板书:

元读作:十二点一二3分米=3/10米=米。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第五篇】

本单元内容的教与学,使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本单元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学习小数的加减计算。本单元的小数都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的出现。本单元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时候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以为小数、两位小数,学会比较简单的下属大小,学会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本单元联系儿童的生活认识小数,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通过小数的知识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

探究并初步掌握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第六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4.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1.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会读写小数。

3.通过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选代表说明自己的分法和理由。

2.区别整数与小数。

师:我们将这些标价(物品的价格,即多少钱)分成两类。

左边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右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象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叫做小数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出示课题:认识小数)。

二、认识小数。

让学生试读标价牌上的小数。(出示课件)。

介绍小数的读法——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左边代表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右边代表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读时,先读整数部分,再读“点”最后读小数部分。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哪些同学已知道,标价牌上的小数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学生回答)。

2.完成表格中的填空。

(出示课件)。

要求学生轻声读出货架上三种食品标价中的小数,填写它们分别表示____元____角____分。

3.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三、例1教学。

师:(出示课件)看看这些学生都在做什么?同学们。你知道自己的身高吗?

1.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

2.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

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介绍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再在右下角写点,最后写小数部分。

想一想:

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一位小数?

4、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想一想:

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两位小数。

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

5.小组讨论。

出示: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同桌交流后汇报。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

四、巩固应用。

1、练习二十一第1题。

2、练习二十一第2题。

五、拓展。

六、小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第七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

这部分内容结构如下: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2.教材编写特点。

(1)联系儿童的生活认识小数。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学习小数的加减计算。可以说,本单元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2)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

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本单元的小数都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出现,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进行小数大小比较和学习小数加减法。到以后系统学习小数时,再作抽象。

(3)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与整数加减法联系紧密,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加减法的有利条件。据此,教材创设的问题情境(文具商店一角)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看图提出很多小数加减计算的问题,一般学生都能运用原有知识,尝试计算,得出答案。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前面所学的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都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

2.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

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其教学要求应当注意把握三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原则上限于一位小数,并且结合元、角进行计算。

3.放手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如前所述,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一个比较适合学生自行探究的学习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要有充分的估计。教学时,应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计算,验证答案,并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计算要点。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4.本单元内容可用5课时进行教学。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第八篇】

教学课题:认识平行线(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9~41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关系,这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内容上突出了平行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安排了黑板、秋千、五线谱等到丰富的素材,使学生能够从生活的角度,理解知识,并感受到处处有数学,建立起学有用的数学的思想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画一组平行线,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2.结合生活情景,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关系,认识平行线。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提高数学交流和数学表达能力。

3.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情景,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关系,认识平行线。教学难点:借助工具画平行线。

教学过程:

一、迁移导入:

出示复习题(可以用课件形式出示,让动画人物来出题)。

[设计意图:以动画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能够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

复习:下面的线中,哪条线最长?

谈话引入: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不是一条线,而是两条线之间的关系,学**行线的知识。(板书:认识平行线)。

二、学习新知:

(一)认识平行线。

1.出示书中三幅情景图,观察图片,让学生找出每幅图中的直线。

在学生交流时,教师画出三组直线。

提问:你能用语言描述一下图形中两条直线是什么关系吗?学生合作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教师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第一个图形两条直线是相交叉的,第二个图形没有交叉。

2.讨论第三个图形的情况。

提问:这两条直线是什么关系呢?

指名学生回答,可能说相交,也可能会说没有相交,教师引导学生从直线是无限长这一特点来考虑。

总结得出:它们是相交的。

[设计意图:把第三个图形单独列出讨论,让学生加深对直线是否相交的认识]。

3.对比后两个图形。

提问:第二个图形也是由直线组成的,它与每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吗?

4.分类、总结平行线概念。

引导学生把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分为相交与不相交。

讲解概念并板书: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5.举例说明平行线(或线段)。

学生观察教室情景,找出相交与不相交的情形,学生举例,老师提醒学生注意,是物体的边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

6.“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观察后口答。

7.第2题。

让学生讨论长方形两条对边有什么关系,再让学生对折长方形纸。

提问:这几条折痕互相平行吗?

让学生量出每条折痕的长度,思考有什么发现,再交流各自的发现。

指出:长方形的两条边是互相平行的,而在平行线之间像折痕这样的线段,也一定都是相等的。

8.第3题。

提问: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各有几组平行的线段?哪两组?说明: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分别是平行的。

剩下的四边形和这样每长度相等的六边形各有几组?让学生装指一指。

强调:这个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这个六边形每组对边分别平行。

(二)画平行线。

1.探索画平行线.

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线,你能画出一组平行线吗?你们可以借助自己手中的直尺或其他一些工具。

让学生自己画一画,同学之间互相比一比。

教师选取一些进行展示,适当做肯定评价。

方法。

2.教学平行线的画法。

让学生看课本上的图解,照着画一画。

追问:为什么这样画出的直线互相平行?

3.试一试。

让学生在教科书上自己尝试一下,可以参照直接画平行线的方法。

小结: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把三角尺的一条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利用直尺把三角尺平移,然后沿三角尺的那一条边再画直线。这样,两条直线就平行。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在书本上完成,教师巡视,适当指导。

6.观察第5题的图,让学生找出互相平行的线段,在全班汇报交流。

提问:你发同图形平移前后,哪些线段是平行的?

指出:一个平面图形平移后,图中线段与平移对应的线段一定是平等的。

三、总结: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知道了平行线的哪些特点?

四、作业:画一组平行线,并说一说它们的特征。

教学反思:本节课首先让学生通过复习,为自己探索平行线的特点,奠定基础,

接着在三幅具体的情景图中抽象出几组直线,以这三组直线为研究对象,探索出平行线的概念,为进一步巩固平行线在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及时地练习,并让学生从生活中或眼前的教室里去寻找符合条件的平行线段。在掌握了平行线后,让学生动手去画平行线,在实践中理解平行线的一般规律,增强自己动手探索的能力。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第九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比一比、说一说、议一议的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本课教学立足于“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为此,本课设计,倾力实现数学教学的三特性:其一是现实性,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其二是系统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其三是文化性,引导学生在活泼灵动的问题诠释和“数学史话”的了解,让学生感受数学工具性、人文性兼备的特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例题1。

这部分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习了常见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其教学要求应注意把握两点。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2)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会读写小数。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师方面:多媒体课件、几种常见的实物图片。

1、课前要求学生到商场了解商品的价格,选择几种自己最感兴趣的物品,并把价格记录下来。

2、测量自己身高,并以几米几厘米的形式记录下来。

3、搜集生活中的小数。

一、导入小数。

1、师:昨天老师在超市里看见有两个同学在忙碌着,瞧瞧,他们在干什么?

(快速播放课件:两个同学在超市的货架边了解商品价格并用笔记记录着)。

2、师:当时我很奇怪,就上前问了一下,原来他们在做“社会小调查”,了解一些商品的价格。我看了看,发现他们是这样记录的:。

(课件出示两张记录单,第一张是在商品名称后面,以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记录价格,第二张是在商品名称后面,以几点几的小数形式记录价格)。

大家更喜欢哪位同学的记录单呢?说说你的看法。

3、师:是呀!两种方法各有长处,而第二个同学的记数方法,更简单、明了、方便,值得我们来研究它。

(点击课件,突显第二种用小数记录的记录单)。

4、师:像0、85、5、98和2、60(课件中的数字)这样的数叫做小数。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呀?(课件闪现小数点)“、”叫做小数点。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知识。(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认识小数。

1、师:谁来说说,这些小数应该怎么读呀?

2、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小数吧。

3、师:那小数该怎么写呢?让我们动手试试。

(老师示范,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特别强调小数点的写法)。

(设计意图:小数该怎么读?怎么写?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个别与集体的练读,老师的.范写与学生的仿写直接解决。不拖泥带水,将主要的时间与精力放到下个环节的联系商品价格认识小数上。)。

4、师:哪些同学已知道,这些小数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

三、运用拓展。

2、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事物的发展总是朝着简洁、方便的方向不断的演化,数学如此,生活也是如此。下面就让我们用今天刚学到简洁的小数记数方法来玩个“价格竞猜”游戏吧。

(老师出示实物图片,让学生猜价格,可以以“高了”或“低了”的提示形式,引导学生猜出正确价格。)。

[设计意图:“竞猜价格”的游戏既是对小数含义的巩固,又培养了学生对小数的数感。]。

四、总结延伸。

师:其实,关于小数还有很多很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呢!我们下节课再研究。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第十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理解小数的意义。

班班通,课件,畅言等。

一.情境引入。

1.创设情境:小明家新装修了一个书房,今天他约了好朋友想自己去新开的世纪百盛购物广场买一张合适的书桌,(出示例题图)。他需要的书桌是怎样的?学生观察图片,说说书桌面的长和宽。

二.新知学习。

1.教学例1。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一位小数。

(1).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时出示1米的纸片,演示: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多少?也就是十分之几米?(引导学生说出1分米,师板书)所以5分米就是这样的5份,也就是5/10米;4分米就是这样的4份,也就是4/10米。

介绍:(边板书)5/10还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你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这样的数叫――(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小数,看谁先和小数交上朋友。

读作:零点五,米就表示5/10米。米呢?它表示什么?

出示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创设情境:小明和小红选完书桌后又选了三样学习用品(出示:教材第87页例2的商品图)营业员正好在为这些新上架的商品以元作单位标价。

(2)板书:1元2角元读作一点二。

3元5角元读作三点五。

谁来读一读这几个小数?

(3)小结:几元几角分成两部分,几元和几角,先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就是几点几元。

(4)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商品图,让学生将价格写成小数,并读一读。

3.认识整数和小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上面的一段话,让学生自主阅读。

引导学生说一说:的整数部分是什么,小数部分是什么?

师:那这些小数该怎么写呢?让我们动手试试。(教师随机报出一些小数,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特别强调小数点的写法)。

(2)出示:说一说下面各数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再让学生汇报答案,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教师提问后,完成填空,教师巡视,注意收集错误的答案,以便全班交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辨析。

3.完成教材第89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先试着用小数表示课前到商店了解到的商品价格,再在小组内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读作零点五读作零点四。

读作一点二读作三点五。

小数包括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三个部分。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203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