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精选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46420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精选8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第一篇】

敬爱的袁爷爷:

您好!此刻怀着沉重的心情执起笔,脑海里浮现的是您接受采访笑吟吟的可爱脸庞,是您站在稻田里拉小提琴的自由浪漫,是您俯身手捧麦穗的严肃认真……

小时候,看着课本里关于您的介绍,我想您一定是个很严肃认真的人吧。事实确是如此。为了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您殚精竭虑,一心扑在试验田的杂交水稻上,每天不是在试验田,那就是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即使是卧病在床,醒来后第一句也是询问天气状况,担心着试验田的水稻。您是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却始终坚持自己淡泊名利、踏实做人的原则,甚至孙女小时候都不知道自己的爷爷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天真地认为爷爷只是个天天看天气预报的老头。国际上也曾经有多家机构高薪聘请您出国工作,都被您婉拒了,因为您坚信您的根在中国,杂交水稻的根也在中国。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令我心向往之;拳拳爱国之心,更让我肃然起敬。

长大后,我结束了在象牙塔里的学生时代,接触到了现实的社会,也因此更加懂得了您坚持淡泊名利、踏实做人的难能可贵。在通讯发达的网络中,我欣喜地发现您还是一个不断学习,幽默风趣的大师。在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89岁高龄的您用英文致辞,且全程脱稿,发音认真清晰,颠覆了人们印象中挽着裤腿、俯身在稻田里的形象。除了英语流利,说俄语、拉小提琴、游泳、跳踢踏舞……谁能想到一个鲐背之年的科研者,还是一个紧跟时代全能的“90后梗王”。认知中的科学家形象同鲜活真实的“爷爷”之间的差距,让我们后辈对您的敬意中又多了一份亲近。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给您的颁奖词曾写道,“袁老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您的一生是让人肃然起敬的一生,纵然荣誉满身,却仍坚持俯身黄土地,您的爱国敬业、勤俭朴素、乐观风趣是我们无价的珍宝,您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更让我们明白了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责任。袁爷爷,您是榜样,是英雄,是我们永远的楷模!

搁笔至此,竟不知所言。只想真诚地对您说;袁爷爷,感谢您,给这个时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请您放心,吾辈定当不负所望,沿着您走的道路,带着“禾下乘凉梦”、“覆盖全球梦”一往无前!

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第二篇】

敬爱的袁爷爷:

您好!

首先我向您致以最诚挚的问候。愿您身体健康!

我在小学的时候,就从课本上认识了您,知道您是“杂交水稻之父”。我还记得那幅插图的内容——您弯着腰站在稻田里,手中拿着稻苗开心地笑着。后来,我也从杂志、网络、电视上更加了解您的事迹。您的研究成果,不断刷新水稻亩产的世界纪录,造福全人类。您一心为民、心怀大爱、默默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从那时起,您的名字、您的笑容,便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

如今的您,已不再像照片中的那样年轻了。我在网络上看到的您,已是步履蹒跚、两鬓斑白。您将自己一辈子奉献给了水稻事业,奉献给了全人类。您研发培育的一代代杂交水稻,让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

但如今,一些年轻人浪费粮食现象频频发生。每次看到这些,我都不由得叹一口气。

当今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吃汉堡等快餐食品,喜欢各种零食不离手。因为经常吃这些东西,他们忘记了最应该吃的主食、蔬菜与水果。不论是在街边的小店还是大饭店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阔人”去了餐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点一大通,看着菜品一道一道地上来,就觉得十分气派。奇怪的是,点菜时没有服务员去提醒他们点的饭菜够吃了。当那些“阔人”吃完后,有些菜几乎没有动过,这实在令人无言以对。

我想,那些“阔人”在浪费时,是否应该记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他们,是否会觉得愧对您的努力与付出?

几年前,国家意识到了浪费的可怕。于是,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光盘热”,各种有关“光盘行动”的标语铺天盖地。作为一名初中生,我认为“光盘行动”不该只挂在墙上,而是要深深地刻在心中。只有了解了您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才会明白每粒米都来之不易,无论水稻有多么高产。

网络上,有这样一句话:袁隆平是个能让你真正吃饱饭的男神!在我看来,的确如此。你所研究的杂交水稻推广至全世界,您造福了全世界。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作为一名初中生,我无力让所有人都了解杂交水稻、了解您。但是,我可以用呼吁和倡议,让身边更多的人知晓粮食的来之不易,发扬勤俭节约、严禁浪费的社会风尚。我想这也是您最愿意看到的吧。

袁爷爷,您是一位真正值得所有人铭记于心的英雄。所以,请允许我在此表达对您真心的祝福与敬仰!

写信人:素材范文网

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第三篇】

最最尊敬的袁隆平院士,您好!我和您从未谋面,可以说完全是行走在两条平行线上的陌生人,但惊闻您离去的消息时,一种莫名的伤感却彻头彻尾地将我笼罩。说实话,我们素昧平生,但那一声声发自肺腑的“袁爷爷,一路走好!”,这些天令我失魂落魄不知所措。

一生永为“稻粱谋”。我一直在想,是什么动力支撑着您“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必除了心中装着人民,很难找到其他的答案。千言万语,道不尽您一生的耕耘。这两天有关您的消息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我不停地在网络上找寻您的经历和过往,感知您的平凡和伟大,感受老百姓对您的真情和厚爱。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了“你若心里装着百姓,百姓将把你高高举过头顶”这句话的真谛。都说民以食为天,您让老百姓远离饥饿的恩情比天高比地厚啊,老百姓怎能不记着您的好呢?

稻菽千重浪,粒粒皆思念。昨天的长沙城下起了小雨,那淅淅沥沥的雨滴正是老百姓流下的泪水。昨天,在长沙给您送行的队伍排起了长龙,这些人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稚嫩的孩童,有农民、医生、军人、学生、外卖小哥,有人免费送花、有人免费开车接送、有人免费提供口罩,在长长的送行队伍中大家有序等候,只为能够送袁老最后一程。虽然我没法前往悼念,但那首悲伤的《送别》曲却在我脑海里循环播放着。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这是您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您辛勤耕耘的写照。“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您怀揣这两个梦想用脚踏实地的奋斗、敢为人先的创新和鞠躬尽瘁的坚守,创造了一颗稻种填满粮仓的奇迹。1964年开创杂交水稻研究,1997年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分别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吨、12吨、吨、15吨的目标,2020年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科学探索的力量,更是您不懈追求的结晶。

您曾寄语青年:“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如今您带着一粒“种子”去了远方,落红化泥更护花,我们坚信您在中国大地上播下的梦想,必将在后继者心里生根发芽。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袁老,您不仅给后人留下了粮食的种子,而且将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来人,我们一定会带着您的梦想做好当下,朝着您的梦想继续前行。

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第四篇】

敬爱的袁爷爷:

您好!此刻怀着沉重的心情执起笔,脑海里浮现的是您接受采访笑吟吟的可爱脸庞,是您站在稻田里拉小提琴的自由浪漫,是您俯身手捧麦穗的严肃认真……

小时候,看着课本里关于您的介绍,我想您一定是个很严肃认真的人吧。事实确是如此。为了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您殚精竭虑,一心扑在试验田的杂交水稻上,每天不是在试验田,那就是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即使是卧病在床,醒来后第一句也是询问天气状况,担心着试验田的水稻。您是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却始终坚持自己淡泊名利、踏实做人的原则,甚至孙女小时候都不知道自己的爷爷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天真地认为爷爷只是个天天看天气预报的老头。国际上也曾经有多家机构高薪聘请您出国工作,都被您婉拒了,因为您坚信您的根在中国,杂交水稻的根也在中国。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令我心向往之;拳拳爱国之心,更让我肃然起敬。

长大后,我结束了在象牙塔里的学生时代,接触到了现实的社会,也因此更加懂得了您坚持淡泊名利、踏实做人的难能可贵。在通讯发达的网络中,我欣喜地发现您还是一个不断学习,幽默风趣的大师。在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89岁高龄的您用英文致辞,且全程脱稿,发音认真清晰,颠覆了人们印象中挽着裤腿、俯身在稻田里的形象。除了英语流利,说俄语、拉小提琴、游泳、跳踢踏舞……谁能想到一个鲐背之年的科研者,还是一个紧跟时代全能的“90后梗王”。认知中的科学家形象同鲜活真实的“爷爷”之间的差距,让我们后辈对您的敬意中又多了一份亲近。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给您的颁奖词曾写道,“袁老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您的一生是让人肃然起敬的一生,纵然荣誉满身,却仍坚持俯身黄土地,您的爱国敬业、勤俭朴素、乐观风趣是我们无价的珍宝,您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更让我们明白了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责任。袁爷爷,您是榜样,是英雄,是我们永远的楷模!

搁笔至此,竟不知所言。只想真诚地对您说;袁爷爷,感谢您,给这个时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请您放心,吾辈定当不负所望,沿着您走的道路,带着“禾下乘凉梦”、“覆盖全球梦”一往无前!

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第五篇】

敬爱的袁爷爷:

您好!此刻怀着沉重的心情执起笔,脑海里浮现的是您接受采访笑吟吟的可爱脸庞,是您站在稻田里拉小提琴的自由浪漫,是您俯身手捧麦穗的严肃认真……

小时候,看着课本里关于您的介绍,我想您一定是个很严肃认真的人吧。事实确是如此。为了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您殚精竭虑,一心扑在试验田的杂交水稻上,每天不是在试验田,那就是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即使是卧病在床,醒来后第一句也是询问天气状况,担心着试验田的水稻。您是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却始终坚持自己淡泊名利、踏实做人的原则,甚至孙女小时候都不知道自己的爷爷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天真地认为爷爷只是个天天看天气预报的老头。国际上也曾经有多家机构高薪聘请您出国工作,都被您婉拒了,因为您坚信您的根在中国,杂交水稻的根也在中国。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令我心向往之;拳拳爱国之心,更让我肃然起敬。

长大后,我结束了在象牙塔里的学生时代,接触到了现实的社会,也因此更加懂得了您坚持淡泊名利、踏实做人的难能可贵。在通讯发达的网络中,我欣喜地发现您还是一个不断学习,幽默风趣的大师。在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89岁高龄的您用英文致辞,且全程脱稿,发音认真清晰,颠覆了人们印象中挽着裤腿、俯身在稻田里的形象。除了英语流利,说俄语、拉小提琴、游泳、跳踢踏舞……谁能想到一个鲐背之年的科研者,还是一个紧跟时代全能的“90后梗王”。认知中的科学家形象同鲜活真实的“爷爷”之间的差距,让我们后辈对您的敬意中又多了一份亲近。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给您的颁奖词曾写道,“袁老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您的一生是让人肃然起敬的一生,纵然荣誉满身,却仍坚持俯身黄土地,您的爱国敬业、勤俭朴素、乐观风趣是我们无价的珍宝,您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更让我们明白了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责任。袁爷爷,您是榜样,是英雄,是我们永远的楷模!

搁笔至此,竟不知所言。只想真诚地对您说;袁爷爷,感谢您,给这个时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请您放心,吾辈定当不负所望,沿着您走的道路,带着“禾下乘凉梦”、“覆盖全球梦”一往无前!

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第六篇】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

我是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城阳附属学校六年级七班的吕政廷。

很感谢您和王老师能给我们这个体验种海水稻的机会,借此机会我们体验了农民伯伯的辛苦。我们曾经在这块稻田里留下了汗水,留下了许多同学们的足迹;我们体验过播种、浇水、喷洒农药,进行插秧。我们失落过,也高兴过。如果不是您培育出海水稻,我们根本就没有这个体验机会,有了这样的亲身经历,才真正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里面饱含的深意,所以我们不能浪费粮食,要珍惜粮食。

在疫情还未过去的暑假里,我们就开始在网上了解您,您为这个国家贡献的力量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如果没有您说不定我们的祖国就没有了粮食,就没办法发展起来。您用水稻救活了亿万人,我真的很敬佩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民以食为天,长大我也想当一名专门研究农作物的专家,要做一个不怕吃苦,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条件允许,10年以后,我想在家乡这片土地上再次种下属于我自己的农田。

青岛,是沿海地区,之前从来没有种植过水稻,不太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大片的土地浪费了。但是没想到在这片盐碱地上,您创造出了神奇的海水稻,缔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又一个奇迹,为中国乃至世界世界粮食的大幅增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您做的是改变人类命运的伟大事业,正是有了像您这样的缔造者,才筑起了世界粮食的钢铁长城。

袁爷爷,我想在我们种水稻的时候可以邀请您过来为我们指导就好了,不过马上就要收割了,您应该很忙吧,真是太可惜了。

祝袁爷爷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命百岁。

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第七篇】

亲爱的袁爷爷:

您好!有幸和您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未经饥饿之苦,常闻稻花飘香。写这封信的时候,您已经去往了另一个世界。我们明明素未谋面,我却泪流满面。您那慈祥的面容我是多么熟悉,原来,我见过您——在课本上,在饭桌上,在田野里!您是最可爱的人,您以另一种方式永远地留在了我们身边——稻浪飘香,碗中有米!

您说:“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您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扎根在稻田之间,发展杂交水稻,让全世界吃饱饭。从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到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再到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您用日复一日的耕耘换来了杂交水稻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而您不光想让人填饱肚子,您心中牵挂着的是全世界还在挨饿的人。从1979年首次“走出”,杂交水稻已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在国外的种植面积已达到700万亩。但科研无止境,即使年过九旬,您依然躬身稻田,以稻杆为笔,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是您,教会了我脚踏实地、实干苦干,在自己的领域做好贡献。

您说:“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应该继续努力。”即使您一生获奖无数,先后获得“杂交水稻之父”“杰出先驱科学家”“改革先锋”等,但您从不受名利所累,总是自称“农民”。您每天骑着破旧的自行车赶往试验田,在朋友的劝说下才换了汽车;国家奖励给您的豪宅也被您改建成了“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您还将奖金捐赠给了以您的名字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以表彰和扶掖对农业科技有贡献的人;无数次拒绝了来自国外的巨薪聘请,因为您知道您和杂交水稻的根都在……功名之下不忘初心,您有着一腔赤诚爱国情!是您,教会了我爱党爱国、淡泊名利,把青春献给基层。

您说:“书本里种不出水稻,电脑上也种不出水稻,只有试验田里才能种出我们想要的水稻。”这是您送给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成长秘诀——唯有实践,方不辜负真理。您年轻的时候,赤脚下田,经常被蚂蝗、虫子叮咬,却毫无怨言。越是打雷刮风下大雨,您越是要到田里面去看看,看禾苗的倒伏情况,看不同品种抵抗大风的能力。您还有一个收徒的“门规”,那就是必须下田,不下田您就不带。您一辈子躬耕田野,为圆您的“禾下乘凉梦”而辛勤奋斗。您深知,作为农业科学家,田里才是主战场,靠想象是种不出杂交水稻的,只有撸起袖子在风吹雨打中耕耘、在骄阳炙烤下劳作,才能切实从田埂间有所收获。是您,教会了我躬身实践、知行相长,科学成果必须写在大地上。

亲爱的袁爷爷,您播下的一颗“种子”,已让我们牢牢握紧大国饭碗。如今,您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但您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我们。稻花香里,您的音容犹在;稻菽千重,吾辈接力奋进!

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第八篇】

亲爱的袁爷爷,您好。我是安庆市大桥中心小学303班的一名小学生,王雨馨。今天是我第一次听到您的名字,却是一个不好的消息。老师给我们播放了您的视频,告诉我们您已经逝世离开了。

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您为了不让人们吃树皮能吃饱饭,您整天整夜地研究,最后终于研究出了超高产量的杂交水稻。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现在您已经让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都不为没有粮食发愁,您真的是杂交水稻之父。您在生病的时候,心里想的还是研究水稻,怎么才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

袁爷爷,谢谢您,您让我想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以后我要珍惜粮食,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一粒不剩。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1046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