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现代化的陷阱读书笔记集聚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146997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现代化的陷阱读书笔记集聚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现代化的陷阱读书笔记1

“从平均主义盛行到悬殊的贫富差距,中国仅用了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面对贫穷,中国的传统文化游刃有余,然而面对财富,却捉襟见肘。在公平与正义的旗帜下,人们有充分的理由追问:财富是如何集中在素质低下者和品质恶劣者手中的,又对社会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当然不会一帆风顺。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跨越诸如腐败、软政权化、分利集团化、地方恶势力以及黑色经济等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陷阱。”——《现代化的陷阱》

我得到这本书,有点“英雄所见雷同”之感,但是我不敢讲这话,因为尽管我的很多想法虽然是自己的原创和书中之意不谋而合,但是毕竟我比她晚了10年,今年20xx年了;而且我在有些看法上很肤浅,所以看这本书更有被“闷棒”般的震撼!

在此,我佩服一个女性的勇气,敬仰她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同时也感受到了要做一个她这样的知识分子的艰辛和无奈!艰辛之处在于要拿出那么多数据来揭示中国公开的秘密是多么的.不容易,而无奈则在于结局的悲哀,这种结局包括作者本人的遭遇和她警示的问题的结局,只能让人无奈!

现代化的陷阱读书笔记2

真的没有想到,作者1996年写的著作,我竟然在10年以后才读到它。这真让人有一种难以述说的感受。一是难堪,在今天我认为是一本好书,然而,这样一本好书,我却在10年后才读到它;二是激动,在现今这个金钱与权力决定一切的社会里,很难发现这样的好书了。学者们的良心与责任都被市场经济泯灭了。三是感叹自己的学习能力太差。自己读的是体育人文社会学,本来就应该博览群书,可悲的是,现在的我才找到了那么一点学习的感觉,那么一点读书的冲动,可能是自己成熟的太晚吧!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四是感叹作者的文采与犀利的目光;也感叹作者的学术道德与学术良知。的确,在这样的年代,多数学者都在为时代歌功颂德,许多读书人也在一片歌舞升平的现象中找不着北,鲜有发自内心的、异于常人,而又能拨云见日、一针见血地指明事实真相的好文章。今天,我能读到这样的文章,是我的大幸。一直以来,都还认为自己的知识还行,自己对社会的理解还比较深刻,在作者发自肺腑的文字面前,我哑然失色,顿感汗颜,虽然是六月天,仍然真实的感觉到脊梁上的冰凉和内心的惶恐不安。

书读的越多,越是觉得自己的无知,越是觉得自己浅薄,越是对教科书中的东西觉得可疑。早些年从教科书中得到的自豪感,越来越禁不起时间的考验。我不禁反思:是教科书欺骗了我,愚弄了我,还是自己真的在成长,在用自己的脑袋分析社会,看待事物,辨别是非与真善美丑?我想,教科书应该不会骗我们这些学子,因为这是全国统一发行的,它应该不会错,否则,如果有错的话,早就有人举报了。但仔细一想,没有错,就代表一定正确吗?就一定经得起推敲吗?教科书没有错,因为它给学子的是一个标准的答案,不论这个答案正确与否,它都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传播,这样,即使一个错误的结论,经过全国范围内的传播,它也是正确的,因为,没有人会去怀疑它。既然没有人怀疑,那它就是正确的。但是,时代的进步就是这样的,总有那么几个人,能洞悉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其言论让我们觉得事情或许还需要研究,而不是毫不怀疑的予以接受。这样的人,肯定是大智者,而这样的人,又实在是很少。

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人,多半不会思考,缺乏怀疑精神。很庆幸自己能读到一些大智者的著作,他们让我清醒,促我反思。我个人认为,教科书与大智者的著作之间的区别有两个区别,一是,前者无论有多少个版本,其内容都是一样的,永远都在说着同样的话;而后者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永远都不会有相同的内容。二是,教科书永远都是告诉我们“是什么”,而学者的著作永远不告诉我们“是什么”,而启发我们自己去发现“是什么”。社会缺少的是后者,催人反思的是后者,促进人类思想进步的还是后者。

现代化的陷阱读书笔记3

《现代化的陷阱》讲诉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问题,并作出了相当深刻的研究,从股份制,圈地运动,国有企业改革,腐败问题等等一直谈到黑色经济活动,无一不做了透彻分析,不人云亦云,令人受益匪浅。

说实话,作为象牙塔里的一名大学生,我对这个复杂的社会真的太缺乏了解与关注了,以致我读毕本书,才惊觉多年来好似在梦中度过,没做过任何有深度的思考,竟然对当下国家的诸多紧迫问题与潜在忧患都毫无认知。

而《现代化的陷阱》一书让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腐败问题。我原来总是难以理解,为何蛀虫总是清理不完,简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今我终于有所明白,仅仅是运动式的整风只能是治本不治根。

说到腐败问题,它首先有其文化背景。作者何清涟有言,自古“利益交换”在我国就被看作是一种“道德”,对去政府任职,国人在心灵深处认为“千里做官为求财”,且兼之笃信“法不责众”。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古老文化价值观念下,国人默许了各色权钱交易,也就注定了腐败在文化上不受反抗。

其次,追溯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自80年代国有资产流失起,我国当代社会政治经济两大科层组织的掌权者及其依附者,换句话说,即掌握资源或资源分配权的人,将权力市场化为资本,进行权钱交易等寻租活动,共同瓜分国有资产。

有关部门对此作出了各种改革,但无一能从根本上遏制住泛滥的腐败行为。这些改革反倒是为一些蛀虫们提供了各种侵蚀国有资产的好机会。以股份制改造为例,部分不法投机分子,借股份制之名,从零资本开始,通过和部分掌权者相互勾结,巧取豪夺实现资本转移,从而实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瓜分了国有资产。19xx年的股市狂潮就这样造就了一批百万千万富翁。对此究极本因,还是权力市场化惹的祸。经济上的改革必须有相应制度配套,否则,腐败难以根除。

腐败的影响是非常深远而可怕的。某些社会成员因一己之利组成的分利集团往往会相互勾结,利用其垄断资源,通过种种寻租活动不断侵蚀国家利益,导致黑金当道。而当腐败被默许,纵容乃至夸赞,社会风气必将极大败坏,公民道德及社会责任感更无从谈起。

关于腐败,作者还批判了两种在今天看来显然荒谬的观点,即“代价论”和“腐败有利论”。90年代,有人认为“腐败是社会进步的代价”“腐败能够推动经济发展”,其荒唐可笑,我初读时觉得简直是不值一驳。但之后细想,每一种声音的出现自有其原因,当年持这种论点的人经历的极左统治曾使其丧失自由,因此才错误地认为腐败能推进国家的现代化种种。

这本书是19xx年写成,如今17年过去,当下中国又是呈现什么样的面貌呢?如今,习主席坚定反腐,认为“老虎和苍蝇都要打”,以猛药去疴”,“零容忍”。反腐风暴并非做做样子,开展至今,已有10万余名的贪官落马,自其上台执政一年多来,几乎每个月都有副部级以上官员落马。而反映在市场上,中国反腐效果显著,据香港《南华早报》称,北京的反腐重创内地奢侈品市场,奢侈品的销售远远落后于零售商品的增长。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拥有刮骨疗毒、壮士断腕勇气的中国能够从根本上遏制腐败行为,不会走上类似意大利等的黑权政治之路,能够成为真正的强国,不会陷于“现代化的陷阱”,而会得到“现代化的馅饼”。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1146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