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2023脱贫攻坚成果总结范例【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33873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2023脱贫攻坚成果总结范例【精选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1脱贫攻坚成果总结【第一篇】

为进一步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借鉴关中农村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升基层干部的创新和社会管理本事,2021年4月22-27日,由县委农工部、县委组织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带领各镇分管扶贫工作副镇长、扶贫专干、村支书、村主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致富带头人共计152人赴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了为期6天的学习培训。

我们先后观摩学习了兴平市马嵬驿民俗文化景区、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杨凌绿香安果蔬专业合作社、天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凌创业工场及农产品电商物流园区等点,聆听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涉农惠农强农政策解读、城乡发展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专题讲座,交流研讨了宁陕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培训学习目标明确、安排紧凑充实,让我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扶贫要解放思想,打牢思想基础。

脱贫攻坚战不是论持久战,而要经过过硬扎实有效的举措,摘掉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帽子。一是提高扶贫工作者的思想意识,坚决杜绝畏难情绪和急功近利思想,牢固树立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信念和信心,带着感情和职责去扶贫,不折不扣完成各项扶贫任务。二是切实改变贫困户的等靠要意识,在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同时,切实让贫困群众树立“自身是扶贫的对象、更是扶贫的主体”的意识,彻底改变等靠要思想,从根本上、从源头上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切实走出一条“造血”与“输血”并重的扶贫道路。

二、扶贫要在“精准”上下力气

在开班式上,省农工办郑梦雄主任从现阶段脱贫攻坚新形势为我们做了精彩阐述。他强调,精准扶贫重在“精准”二字,“精准”即是指准确辨识真正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体,要立足群众实际、针对不一样对象的不一样问题有的放矢。使我认识到,扶贫首先要精确识别、精准帮扶,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我们乡镇干部处于带领群众脱贫的最前线,在扶贫路上必须要深入了解村上的基本情景、资源禀赋、农民增收渠道和发展方向,了解涉农惠农各项政策法规、实用技农业技术,搞清农民在发家致富方面所缺少的知识和信息等。仅有细致地了解了民心、掌握了民意,摸清了群众最期盼最迫切对脱贫的诉求,并经常进村入户,和他们认亲戚、结对子,带着感情和担当去帮扶他们,才能为精准扶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致富,治本之策还是要靠发展。仅有经过抓住产业促发展,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激发贫困群众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供给重要支撑。以筒车湾镇为例,因为距西汉高速公路近的独特区位优势,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立足“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了筒车湾欢乐水世界4A级景区、苍龙峡、七里村美丽农家等一批旅游产业。有了旅游产业支撑,就有了造血功能与内生动力,就能够依靠自身努力和主动作为来摆脱贫困。

培训期间,王征兵教授就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打好脱贫攻坚战上了生动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脱贫攻坚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资源要素的支撑,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主动作为,因势利导,在培育产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上下大力气,多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让扶贫更有底气。

四、电商发展让精准扶贫更有方向

在4月25日的现场观摩中,杨凌创业工厂及电商物流园区负责人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线上运营、线下服务”的农产品电商模式,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能够随时随地为农民卖农产品,让我打开了思想,开阔了眼界,电子商务已在全国扶贫路上遍地开花,此刻宁陕县的农村电子商务也在全面铺开,让精准扶贫更有方向。我们镇村干部进行产业扶贫,完全能够用开放的心态与创新的意识,充分利用互联网,着力打造一批农产品电商平台,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让大山深处的特色农产品有市场、卖得出、卖得远、卖出好价钱,让电商扶贫成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路径。

总之,这次学习培训体现了省委农工办、西农大、县委县政府对宁陕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基层干部的关怀与厚爱,今后,我们要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契机,善做善为、善做善成,带着感情与担当去扶贫,为建设美丽富裕新宁陕做出自我应有的贡献。

2021脱贫攻坚成果总结【第二篇】

我县牢固树立"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意识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使命意识,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现将2021_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1年以来,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万人下降到20__年初的万人,贫困人口减少%,贫困发生率从%下降到%.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380元增加至7772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一)成立组织,精准策动脱贫攻坚

我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息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宣传、督查等9个专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单位带头,从全县选调32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指挥部,单设地点、集中办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

二是积极部署落实。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动员会,先后出台了《息县全力推进四年脱贫攻坚意见》《息县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息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严格监督实施,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遵循。

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脱贫攻坚七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__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四大家联席会等各类会议共研究脱贫攻坚事项30余次,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高位推动和全程指导。

四是层层传导压力。我县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察重要内容,进一步夯实责任。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精准脱贫攻坚军令状,各村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标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一是严格程序。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紧扣省定人均纯收入2855元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全县共建档立卡12701户、万人。

二是认真核查。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实施方案》,采取乡镇自查、交叉核查和督导抽查的方式,对全县99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进行逐户核查,做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省脱贫攻坚第三督导组在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对我县"五清"核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是落实"回头看,再核实".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对全县农业村和农业社区,重点是对非贫困村、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符合贫困户条件未识别进系统的,及时识别、建档、录入;对部分确实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逐户逐人销号,坚决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进一步澄清了贫困人口底数。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阶段,从6月21日到现在,对各乡镇(办事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档案进行集中核查,针对存在问题,现场进行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下达整改通知书,5天内整改到位。截止目前,息县已核查20个乡镇,我们下达整改通知书89份,要求乡镇逐条进行整改。通过集中核查和整改情况来看,息县贫困人口严格遵循了识别原则、方法和程序,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加,信息档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凝聚合力,精准组织帮扶力量

在精准识贫的同时,我们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到户到人。

一是组建队伍。认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县共选派130名第一书记对126个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进行结对帮扶。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帮万家"、驻村帮扶、"百企帮百村"和乡贤结对帮扶等"四结对"活动,每位县处级干部联系帮扶1个乡镇5户贫困户,每名干部与至少一个贫困户结对帮扶,组建99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105家企业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每名乡贤与一个或若干贫困户结对互助帮扶。积极推动项目协同、产业协同、合作协同和培训协同等"四协同"工作,明确18项重点任务、16个责任单位和牵头领导,制订涉农资金整合、宣传等18个扶贫专项方案,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

二是夯实责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出台了《息县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坚持结果导向,督促各级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更好履职尽责。进一步夯实派驻责任,严格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帮扶工作机制,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不力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派驻单位责任。

三是创新举措。金融扶贫方面,县财政注资2000万元设立助保金,优先在贫困村开展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保金贷款,已向贫困村发放贷款亿元。电商扶贫方面,与京东集团签署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与电商企业合作。如:息县八里莲花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当地蔬菜种植户合作,形成了微信卖菜销售模式,解决贫困群众100余人就业,且带动当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产业扶贫方面,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计划,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0家,种粮大户1986户,优质农产品基地11处,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四)综合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是逐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扶贫、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总要求,结合贫困村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帮扶措施,为99个贫困村21820户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套餐",确保扶贫攻坚"精准到村、精准到户",力争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二是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准确把握易地脱贫搬迁有关政策,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因地制宜探索搬迁安置方式。县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县政府研究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结合部门实际,全局着眼、全盘谋划,统筹脱贫资源,聚合脱贫资金,按照"5个办法"和"5个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拟定我县实施方案。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常务会,成立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实施方案》。为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脱贫工作,县政府明确由县发改委牵头制定《息县产业发展脱贫实施方案》,同时由相关部门制定配套专项方案,其中县旅游服务中心制定《息县旅游扶贫专项方案》、县商务局制定《息县电商扶贫专项方案》、产业集聚区制定《息县特色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县金融办制定《息县金融助推扶贫方案》。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由县民政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贫困人口政策兜底实施方案》;为了推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工作,由县人社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息县基本养老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这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全县形成齐心合力抓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

三是整合涉农资金,精准实施扶贫项目。为了整合涉农资金,息县发改委结合息县实际制定出台了《息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县财政整合县级部门预算和政府性债务资金6702万元,集中用全县贫困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现在资金计划已下达,预计年底前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20__年,第一批专项扶贫资金已拨付2175万元。目前,整村推进项目已开始招投标,科技扶贫、雨露计划、产业化贴息和到户增收项目正在按要求申报中。

(五)加大宣传,精准营造浓厚氛围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息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紧盯脱贫攻坚特色亮点工作,编辑刊发《县脱贫攻坚信息》32期。县广播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插播电子流动字幕;各乡镇(办事处)在首集镇、主干道、乡村结合部等位置制作悬挂脱贫攻坚工作宣传标语、宣传栏、标语牌,及时、全面、准确解读脱贫攻坚政策,倡树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良好的_氛围。

(六)强化督导,精准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督导制度。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查组巡查工作范围,抽调县纪委、督察局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组成专项督导督查工作组。

二是严督实导。采取随机抽查、听取汇报、查看帮扶记录、进村入户、询问农户等督导方式,对各类帮扶力量,尤其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在岗在位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在督查中建立并完成督查台账,梳理并建立突出问题6个,责令16个单位限期整改,并积极落实问题销号制度,实现了对问题台账和整改单位动态跟踪管理,确保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都能限期得到整改落实。

三是严厉问责。综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拟订《息县脱贫攻坚督查和问责办法》(试行),确保督查工作质量。重点督查脱贫目标任务落实及完成情况,对落实不力的乡镇、办事处和县直责任单位严厉批评,目前已发督查专项通报4期,点名道姓通报驻村第一书记33人。

二、存在问题

一是贫困人口多,自我脱贫乏力。截至20__年底,息县仍有万贫困人口,占信阳市贫困人口的%.同时,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重大,加上文化程度、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弱,"保"和"救"的压力大。

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慢,转移就业有限。息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特色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刚刚起步,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全县农业省级龙头企业仅4家,转移就业带动力不足。同时,我县产业集聚区还处于成长阶段,入驻企业量多个小,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空间有限。

三是基础设施差,支撑作用较弱。因历史欠账较多,我县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运输场站建设相对滞后。如:全县还有162个村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城区还没有实现24小时供水。

四是财政收入少,保障压力较大。息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全县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0__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亿元,而财政支出亿元,其中亿元来源于转移支付。

三、下步打算

1.突出精准管理。一方面,强化贫困人口信息维护,持续完善新增识别录入贫困人口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管理,对最新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及时识别录入系统,应进则进;对通过帮扶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及时组织考核审定,应出则出。

2.落实"五条途径"."转"字方面,聚力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增加就业岗位。"扶"字方面,整合全县涉农资金和涉农项目,重点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搬"字方面,积极、稳妥、有序开展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21年,计划投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亿元,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2户、1976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保"字方面,积极探索推进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在今年年底前,优先落实对"鳏寡孤独痴残"六类特殊困难群众的政策兜底。"救"字方面,对因病、因灾致贫的,通过新农合、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民政救灾、慈善救助、社会救助等方式,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3.积极谋划项目。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省道S337线夏庄至陡河沿淮河大桥拓宽改建、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城区新增小学建设等"双十"工程。强化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涉农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全面实施财政扶贫资金整村推进等项目,完成农村土地整治万亩,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021脱贫攻坚成果总结【第三篇】

2021年以来,全镇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扶贫攻坚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战略性任务,以农民致富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周密部署,真抓实干,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各项工作。

一、强化保障,夯实基础,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保障,严格责任落实,规范工作程序,强化考核监察,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和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保障。抽调人员,配齐设备,建立健全以农业服务中心为主阵地、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主攻点的工作网络。

二是建立层级责任保障。明确脱贫任务、时限及责任,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是建立运作程序保障。镇党委组织全体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困难群众,确保扶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四是建立督查机制保障。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和帮扶工作考核办法,深入所包贫困村和贫困户,及时了解扶贫对象困难与动态;镇每月召开一次扶贫工作专题推进会,各部门各村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查找薄弱环节,研究工作计划。同时将把扶贫工作成效纳入党员干部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年度工作考核挂钩,严格奖惩。

五是建立动员宣传保障。组织党员干部认真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考察扶贫工作时的系列指示精神,切实提高对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的认识;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和工作办法;先后召开镇脱贫攻坚动员会、脱贫攻坚推进会、明确责任落实会、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会、充分调动党员干部扶贫工作积极性;印发扶贫政策宣传资料、脱贫共建知识问答小册子,确保机关干部、贫困户人手一册,营造全社会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

二、精准发力,强化落实,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以精准扶贫为突破口,坚持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在精准识别上下功夫,在精准分析上动脑筋,在精准帮扶上求实效,真正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精准识别贫困对象。严格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的要求,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对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严格按程序清退,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重新识别纳入,确保底数清、对象真、信息实。全面完成全镇贫困村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和信息采集工作,并建立完善动态管理体系,非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二是精准分析贫困原因。在摸清地数的基础上,详细统计贫困对象基本情况、收入构成、对政府的诉求等情况,分门别类地归纳梳理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婚致贫、因房致贫等六个致因,强化数据支撑。

三是精准制定脱贫措施。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针对贫困原因,充分结合实际,因户、因人制定帮扶计划与帮扶措施。

三、分类施策,多措并举,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是抓产业发展,拓宽增收渠道。进一步加大品种改良与产业拓展,加速农业提质与群众增收步伐。

二是抓基础设施,优化脱贫载体。坚持把扶贫开发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强化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抓技能培训,增强造血功能。加大对贫困户技能培训,切实增强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与可持续发展后劲。

四是抓扶贫开发,做好民心工程。

五是抓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临时救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社保体系;加强卫生事业发展,加速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巩固发展城乡医疗保险,完善低保、五保对象参加新农合补助政策和农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政策;进一步实施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工程;积极为贫困家庭学生办理高校助学贷款;对贫困村优先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2021脱贫攻坚成果总结【第四篇】

我县牢固树立"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意识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使命意识,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现将20__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__年以来,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万人下降到20__年初的万人,贫困人口减少%,贫困发生率从%下降到%.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380元增加至7772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一)成立组织,精准策动脱贫攻坚

我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息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宣传、督查等9个专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单位带头,从全县选调32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指挥部,单设地点、集中办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

二是积极部署落实。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动员会,先后出台了《息县全力推进四年脱贫攻坚意见》《息县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息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严格监督实施,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遵循。

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脱贫攻坚七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__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四大家联席会等各类会议共研究脱贫攻坚事项30余次,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高位推动和全程指导。

四是层层传导压力。我县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察重要内容,进一步夯实责任。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精准脱贫攻坚军令状,各村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标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一是严格程序。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紧扣省定人均纯收入2855元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全县共建档立卡12701户、万人。

二是认真核查。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实施方案》,采取乡镇自查、交叉核查和督导抽查的方式,对全县99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进行逐户核查,做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省脱贫攻坚第三督导组在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对我县"五清"核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是落实"回头看,再核实".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对全县农业村和农业社区,重点是对非贫困村、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符合贫困户条件未识别进系统的,及时识别、建档、录入;对部分确实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逐户逐人销号,坚决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进一步澄清了贫困人口底数。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阶段,从6月21日到现在,对各乡镇(办事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档案进行集中核查,针对存在问题,现场进行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下达整改通知书,5天内整改到位。截止目前,息县已核查20个乡镇,我们下达整改通知书89份,要求乡镇逐条进行整改。通过集中核查和整改情况来看,息县贫困人口严格遵循了识别原则、方法和程序,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加,信息档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凝聚合力,精准组织帮扶力量

在精准识贫的同时,我们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到户到人。

一是组建队伍。认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县共选派130名第一书记对126个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进行结对帮扶。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帮万家"、驻村帮扶、"百企帮百村"和乡贤结对帮扶等"四结对"活动,每位县处级干部联系帮扶1个乡镇5户贫困户,每名干部与至少一个贫困户结对帮扶,组建99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105家企业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每名乡贤与一个或若干贫困户结对互助帮扶。积极推动项目协同、产业协同、合作协同和培训协同等"四协同"工作,明确18项重点任务、16个责任单位和牵头领导,制订涉农资金整合、宣传等18个扶贫专项方案,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

二是夯实责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出台了《息县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坚持结果导向,督促各级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更好履职尽责。进一步夯实派驻责任,严格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帮扶工作机制,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不力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派驻单位责任。

三是创新举措。金融扶贫方面,县财政注资2000万元设立助保金,优先在贫困村开展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保金贷款,已向贫困村发放贷款亿元。电商扶贫方面,与京东集团签署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与电商企业合作。如:息县八里莲花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当地蔬菜种植户合作,形成了微信卖菜销售模式,解决贫困群众100余人就业,且带动当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产业扶贫方面,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计划,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0家,种粮大户1986户,优质农产品基地11处,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四)综合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是逐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扶贫、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总要求,结合贫困村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帮扶措施,为99个贫困村21820户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套餐",确保扶贫攻坚"精准到村、精准到户",力争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二是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准确把握易地脱贫搬迁有关政策,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因地制宜探索搬迁安置方式。县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县政府研究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结合部门实际,全局着眼、全盘谋划,统筹脱贫资源,聚合脱贫资金,按照"5个办法"和"5个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拟定我县实施方案。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常务会,成立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实施方案》。为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脱贫工作,县政府明确由县发改委牵头制定《息县产业发展脱贫实施方案》,同时由相关部门制定配套专项方案,其中县旅游服务中心制定《息县旅游扶贫专项方案》、县商务局制定《息县电商扶贫专项方案》、产业集聚区制定《息县特色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县金融办制定《息县金融助推扶贫方案》。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由县民政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贫困人口政策兜底实施方案》;为了推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工作,由县人社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息县基本养老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这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全县形成齐心合力抓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

三是整合涉农资金,精准实施扶贫项目。为了整合涉农资金,息县发改委结合息县实际制定出台了《息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县财政整合县级部门预算和政府性债务资金6702万元,集中用全县贫困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现在资金计划已下达,预计年底前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20__年,第一批专项扶贫资金已拨付2175万元。目前,整村推进项目已开始招投标,科技扶贫、雨露计划、产业化贴息和到户增收项目正在按要求申报中。

(五)加大宣传,精准营造浓厚氛围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息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紧盯脱贫攻坚特色亮点工作,编辑刊发《县脱贫攻坚信息》32期。县广播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插播电子流动字幕;各乡镇(办事处)在首集镇、主干道、乡村结合部等位置制作悬挂脱贫攻坚工作宣传标语、宣传栏、标语牌,及时、全面、准确解读脱贫攻坚政策,倡树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良好的_氛围。

(六)强化督导,精准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督导制度。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查组巡查工作范围,抽调县纪委、督察局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组成专项督导督查工作组。

二是严督实导。采取随机抽查、听取汇报、查看帮扶记录、进村入户、询问农户等督导方式,对各类帮扶力量,尤其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在岗在位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在督查中建立并完成督查台账,梳理并建立突出问题6个,责令16个单位限期整改,并积极落实问题销号制度,实现了对问题台账和整改单位动态跟踪管理,确保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都能限期得到整改落实。

三是严厉问责。综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拟订《息县脱贫攻坚督查和问责办法》(试行),确保督查工作质量。重点督查脱贫目标任务落实及完成情况,对落实不力的乡镇、办事处和县直责任单位严厉批评,目前已发督查专项通报4期,点名道姓通报驻村第一书记33人。

二、存在问题

一是贫困人口多,自我脱贫乏力。截至20__年底,息县仍有万贫困人口,占信阳市贫困人口的%.同时,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重大,加上文化程度、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弱,"保"和"救"的压力大。

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慢,转移就业有限。息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特色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刚刚起步,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全县农业省级龙头企业仅4家,转移就业带动力不足。同时,我县产业集聚区还处于成长阶段,入驻企业量多个小,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空间有限。

三是基础设施差,支撑作用较弱。因历史欠账较多,我县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运输场站建设相对滞后。如:全县还有162个村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城区还没有实现24小时供水。

四是财政收入少,保障压力较大。息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全县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0__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亿元,而财政支出亿元,其中亿元来源于转移支付。

三、下步打算

1.突出精准管理。一方面,强化贫困人口信息维护,持续完善新增识别录入贫困人口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管理,对最新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及时识别录入系统,应进则进;对通过帮扶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及时组织考核审定,应出则出。

2.落实"五条途径"."转"字方面,聚力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增加就业岗位。"扶"字方面,整合全县涉农资金和涉农项目,重点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搬"字方面,积极、稳妥、有序开展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__年,计划投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亿元,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2户、1976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保"字方面,积极探索推进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在今年年底前,优先落实对"鳏寡孤独痴残"六类特殊困难群众的政策兜底。"救"字方面,对因病、因灾致贫的,通过新农合、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民政救灾、慈善救助、社会救助等方式,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3.积极谋划项目。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省道S337线夏庄至陡河沿淮河大桥拓宽改建、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城区新增小学建设等"双十"工程。强化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涉农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全面实施财政扶贫资金整村推进等项目,完成农村土地整治万亩,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1333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