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人口老龄化的建议和措施实用3篇

网友发表时间 874501

【导言】此例“人口老龄化的建议和措施实用3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1

关键词:健康老龄化 老年护理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1

1 健康老龄化的提出与含义

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健康老龄化”的概念。健康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身体、心理智力、社会和生活等五种功能方面能保持应具备的正常状态,使老年人能较长时期参加有价值的社会活动。健康老龄化不仅要求寿命的延长,更重要的是生存质量的提高[1]。

2 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大力发展学历教育

增设老年护理专业

随着我国政府对老龄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2006年2月9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要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学、营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要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这无疑为“老年护理”专业的开设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因此,各级各类卫生职业院校,应该审时度势、抓住发展机遇,从根本上改变现在还没有老年护理专业的现状,增设老年护理专业,并围绕老年相关的生理、病理、临床特点和护理具体要求组织安排课程,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配备专门的卫生部正规教材,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建设专门的老年护理实训基地等。通过这些有效措施来推进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育工作。

发展老年护理高等教育

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经正式批准护理学专业成为I级学科,这也为我国老年护理学专业申请成为二级学科提供了可能性。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加快我国老年护理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项目的申报和建设。这种高层次的老年护理教育势必起到学科引领、导向作用,对全社会老年护理观念的更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老年护理事业、为其它层次的老年护理专业学生点燃希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多元化补充非学历教育

因正规的学历教育周期长,为缓解当前老年护理人才供需矛盾,应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拓宽办学门路,大力开展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正规教育的补充,为社会培养急需的老年护理人才,以解应急之需,提高我国现有的老年护理事业整体水平。

养老护理员培训

“养老护理员”是顺应老龄化社会的一门新兴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年制定出台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规范了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内涵、分类等级、申报条件、培训要求、鉴定方式等关键性问题,对规范“养老护理员”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职业门槛低、培养周期短、市场需求大、发展前景广,使之成为社会目前培养大量养老护理人员的主力军。

但不可忽视的现状是从业人员大多是下岗工人或进城务工农民,基础知识薄弱,综合素质不高,而且大多是本身年纪偏大的中老年妇女,精力体力有限,再加上收入低,社会重视不够,人员流动性大,导致整体情况令人堪忧。

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应充分考虑广大从业人员目前的实际状况、关联行业认可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科学制定养老护理员队伍发展规划、妥善解决养老护理员职业待遇保障、着力改善养老护理员社会形象地位、积极推进养老护理员职业化建设等。

临床护士转岗培训

随着养老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将有更多的老年人健康保健服务从医疗机构中独立出来,转向社区和机构养老部门。临床普通护士需求将趋于饱和,甚至下降,而老年护理这种“专科护士”将需求剧增。再加上临床护士有比较好的专业基础和工作背景,能够经过短期培训,快速、较好的适合这份工作。这也是顺应国家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突出专科化护理的时代要求。

大兴在职继续教育

为在职人员提供多种形式的老年护理继续教育活动,如采用集体授课、小组讨论、网络学习等形式进行培训。培训后发放相应的培训证书,作为护士继续教育的学分证明或者护士进入老年护理相关机构工作的准入标准之一。另外,进入部级、省级《老年护理》精品课程网页,使用某些与老年护理相关的专业网站也可以为护士的继续教育内容提供相应的补充。

社会护理技能普及

在社区对老年人、其子女及家庭保姆展开健康教育和简单技能训练,提高防病急救意识。老年人的很多健康问题症状隐蔽、发病急骤、预后较差,如果能够及时正确处理,将会对疾病有巨大的帮助。加强这方面知识的普及,能够为老年人的安全保驾护航,也能增加老人的自理能力,让子女孝心得以实践。

引入时间储蓄概念

借鉴义务献血的用血机制,时间储蓄可以支付自己及直系亲属的护理需求。例如,德国年满18岁的公民,可利用公休日或节假日为老年公寓或老年病康复中心服务,不拿报酬,将来年老或需要护理时,可以获得同样时间的照顾[2]。对参加护理的非专业护理人员,包括家庭成员、义工,由社区计量考核计入护理服务时间储蓄,将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充分运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养老氛围。

3 结语

有关资料显示,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2050年,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3]。“十二五”期间,人口老龄化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些困顿,但也为“老年护理”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和挑战,而人才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树立正确观念、保障师资队伍、从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层面全面渗透,逐步推进老年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才能真正落实“老有所养”的社会主义目标,最终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全球

战略。

参考文献

考括坟籍,博采群议。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3篇人口老龄化的建议和措施就到这里了,希望在人口老龄化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老龄化社会问题2

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发达国家大多经过40多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社会。此时,这些国家已基本实现现代化,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相对落后,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同时,我国当前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正在建立和完善之中,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组织、物质、制度等各方面的准备还不充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较薄弱。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对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压力。因此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冲击,要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仅时间紧迫,而且压力巨大。

人口老龄化还会使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年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经济增长方面,人口老龄化使国民收入中用于老年人口的养老金、医疗费用和福利费用等消费基金不断增长,影响积累基金,特别是生产性基金的增长,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在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老年消费群体的日益扩大,直接引起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而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和老年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的状况下,如何解决老人们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化的难题。

面临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严峻形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老龄意识和建设“老人强国”理念,增强紧迫感,切实负起责任,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应对,认真化解,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发展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发展,通过发展解决问题,反过来,通过不断解决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老龄社会,这是二十一世纪我国的一个重要国情。要切实从老龄社会这一基本国情出发,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完善法律法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做好应对老龄社会的各项准备。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为适应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到来奠定物质基础。

2.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素质,减轻人口老龄化在劳动力方面的不利影响。要把发展老龄产业摆在重要位置,制定老龄产业发展规划和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和促进老龄产业发展。重视开拓老年消费市场,以满足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的需求。

3.加大统筹力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推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老年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对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承受能力。

三、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加快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强有力的养老保障体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家庭和个人广泛参与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格局。

1.建立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研究实行将大额的慢性病门诊费用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的办法。建立和完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大力发展老年社会福利、老年社会救济事业。鼓励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

2.大力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政府要在增加对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资兴办不同档次的养老服务机构,实行民办公助、公民合作、民建民营政府给予政策扶持等方式,保证养老服务机构正常运行,发挥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紧急救援、心理咨询等服务项目,形成为老服务网络体系,为居家老人,特别是高龄老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3.巩固和增强家庭养老功能。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传统的家庭养老仍是我国的主要养老方式。要在全社会加强以感恩教育、责任教育为重点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尊老、养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加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贯彻实施力度,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要从法律上、制度上、措施上鼓励儿女养老。积极创新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机制,推行协议养老制度,明确子女对老人的赡养责任;建立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政府补贴制度等,努力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问题。

四、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有强力的组织保证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大量增加,老龄工作显得日益重要,老龄工作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3

关键词:延迟退休年龄;退休制度;养老金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很多国家都出现了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问题,这给养老金支付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一些国家为了改善养老金支付问题,通过调整延迟退休年龄,有效缓解了养老金支付压力。我国人口众多,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承担的养老金压力越来越大,且当前我国养老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难以承担数额庞大的养老金。我国应当借鉴其他国家延迟退休的经验,缓解我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促进国内社会和谐发展。

一、目前有关退休年龄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有退休年龄制度是在新中国刚成立阶段,当时人们参与社会劳动的平均年龄较低,且平均寿命也较低,退休年龄制度是结合当时经济状况和人均寿命等所制定,退休年龄远远高于当时人口平均年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逐渐提高,我国人口平均年龄已远远高于退休年龄,这会导致有很多老龄人在未来不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长期享用社会保障,给我国养老金支付带来较大的压力。而此时很多退休人口依然保持着健康的体魄,在享用养老金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再就业的形式,提高自己的经济来源,但却占用了社会人力资源,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不让退休人口劳动,则会让其长期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影响退休人口晚年生活。

目前我国还存在非正常退休制度,即没有到退休年龄提前退休制度,一般主要是从事特殊工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劳动者可以申请提前5年退休。另外,国有企业也制定了退休前5年可以申请内退的制度,国有企业该种制度主要是为了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但却增加了社会养老负担,而且很多劳动者会利用该种制度提前退休,使正常退休的劳动者处在不公平待遇中。我国男性和女性的退休年龄不同,男性退休年龄高于女性退休年龄,但女性预期寿命却高于男性预期寿命,这两者存在一定的矛盾。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所采取的退休方案不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主要是由国家政府承担,具有保障性,而企业养老金则主要是由自筹账户支付,待遇普遍低于机关事业单位。

二、影响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因素

根据人口普查,目前很多国家人口平均年龄和人均预期寿命在不断增长,一般将65岁和60岁作为判断人体是否进入老年期,而且很多国家也是将此年龄作为退休年龄。但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如果不延迟退休年龄,人们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处在没有高额经济来源的状态中,因此需要提前储备更多的财富用以养老。对于没有足够财富养老的退休人员,需要通过再就业的形式,避免自己的老年生活过于窘迫,而且我国很多老龄人身体能够继续在岗位上创造价值。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接受教育的年限越来越长,目前人们进入工作阶段的年龄普遍提高,相对应能够创造价值的年限却在缩短,不能够发挥高素质的优势,因此随着教育年限的增长,工作年限也应当增长。

目前我国存在就业压力大的问题,通过降低退休年龄可以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根据调查可知,我国劳动适龄人口在逐渐降低,如果不提高退休年龄,我国将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延迟退休年龄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益处是缓解社会养老保障压力,养老保险金是为了保障老年人在退休后,依然可以支付一定生活来源的资金,随着人口寿命的增长,人们需要更多的养老金维持老年生活,从而导致养老保险基金处于紧缺的状态中。通过延迟退休年龄,让老年人在继续创造价值的同时延迟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可以有效缓解养老金支付危机。

三、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必要性

由于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受教育人群进入社会劳动的年龄也不同,大部分体力劳动者和只接受基础教育的人群会在16岁左右就进入社会进行劳动,而接受完善系统教育,如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其基本在22岁以后才能够进入社会创造劳动价值,特别是博士生接受教育时间非常长,几乎到30岁才能够进入劳动市场,因此不同人群的工作年限存在较大的差距,高尖端人才的工作年限仅仅只有30年,远远低于基础教育人群,从而造成较为严重的人才浪费。因此,需要针对高素质人群延迟退休年龄,为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通过调查和研究所知,我国将会长期处于老龄化社会,给社会养老负担带来非常沉重的压力,我国很多老年人并没有足够的储备资金养老,几乎完全需要依赖养老保障。因此,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可以有效缓解我国老龄化危机。另外,我国退休年龄延长,可以获得更多的养老统筹基金,从而改善我国养老金支付难的问题。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本就存在就业压力大的现象,如果延迟退休年龄,将会造成更加严重地就业压力。从其他角度分析,老年人与年轻人就业岗位存在不同,因此老年人即使退休,其岗位也不是年轻人可替代的。目前我国仍然存在很多退休人员依然可以再就业,主要是老年人与年轻人所需岗位不同,没有竞争压力。通过促进老年人退休,让年轻人填补岗位的就业形势,不利于社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当通过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虽然目前我国存在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伴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在未来会进入劳动力短缺现象,通过延迟退休则可以促进我国劳动力持续增长,保障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协调发展。

四、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建议

1、渐进策略延迟退休年龄

为了避免延迟退休年龄制度的实施遇到过大的阻力,可以采用渐进策略的方式缓慢延迟退休年龄。我国在实施延迟退休年龄制度时,要借鉴其他国家延迟退休年龄的经验,可以发现其他国家在实施延迟退休年龄制度的改革,都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并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对。如法国在进行退休年龄改革时,遇到了强大的阻力。因此,我国需要吸取国外的经验,在制定整体目标的同时,采用逐步实施的方法,让社会各界人群有一个可以接受和准备的心理时间,从而降低实施阻力。另外,国家和政府应当加强对延迟退休年龄益处的宣传,让人们认识到延迟退休年龄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群众对延迟退休制度的接受程度。

2、弹性策略延迟退休年龄

由于不同工作行业人群、不同受教育人群等对退休年龄制度有不同的看法,很多经济来源较高的工作行业人群和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会希望延迟退休年龄,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来源。因此,我国可以采用弹性选择的策略实施延迟退休年龄,即可以让劳动者自主选择退休年龄和方式,从而让达到年龄退休的人群正常退休,不愿意立即退休的人群可以继续在岗位上工作,保障延迟退休年龄制度的实施,促进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3、提高女性退休年龄,提高缴费年限

我国女性退休年龄偏低,但女性平均寿命却高于男性,因此女性领域养老保险金的年限也会高于男性,形成养老金支付压力。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可以通过提高女性退休年龄的措施,实现男性和女性退休年龄平等,保障社会公平。如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可以实施延迟女性退休年龄的制度,但当女性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后,愿意申请退休的女性可以退休,愿意继续工作的女性可以在岗位上继续创造价值,从而避免延迟退休制度受到较大的阻力,并起到缓解养老金压力的作用。

目前我国最低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为15年,即当劳动者缴费养老保险超过15年便可以领取养老金。我国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远远低于国际水平,且我国养老保障基金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年龄的增长,领取养老保险金的时长也相应增加,这给我国带来更大的养老金支付压力。通过提高缴费年限,在促进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增长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推动延迟退休制度的实施。

4、激励措施鼓励延迟退休年龄

为了确保延迟退休制度的实施,可以采用奖励措施。如对于延迟退休的劳动者,可以给予一定的退休金补助,对于提前退休的劳动者,要采用扣减养老金数额的方式,从而促使劳动者选择延迟退休。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对于延迟退休的劳动者,每年退休金增长7%;对于提前退休的劳动者,每提前一个月养老金扣减%。针对我国国情,制定相应的鼓励延迟退休制度。

五、结束语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养老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虽然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但由于涉及因素过多,如果强行实施延迟退休制度,将会危害社会和谐发展。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实施延迟退休制度应当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采取渐进策略、弹性策略等,并以激励的态度让人们选择延迟退休,从而保障我国延迟退休制度的完善实施。

参考文献

[1] 赵青:关于我国高校教师延迟退休问题的研究――以北京某高校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5(11).

[2] 邹铁钉、叶航:普遍延迟退休还是分类延迟退休――基于养老金亏空与劳动力市场的联动效应视角[J].财贸经济,2015(4).

[3] 张蒙恩: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法律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23).

[4] 殷晓彦、马堂慧:我国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调查研究及建议[J].新西部(理论版),2015(19).

[5] 王克祥、于凌云:关于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研究综述[J].人口与经济,2016(1).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87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