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2024年传递温暖的议论实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402518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2024年传递温暖的议论实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4年传递温暖的议论【第一篇】

许多年前的一天,我坐在尚还空旷的操场上,等着电影开演。那种无名的欢乐与期待,正和黄昏一起徐徐降临。高处的杨树叶子翻动着,有风,我知道放映的时候,银幕会像帆一样鼓起,女主角漂亮的五官会因此有些变形。

我的露天电影院,顶棚缀满星星的灯盏。如果只从带来的快乐方面衡量,没有谁比放映员更像天使。我在每个星期六晚上见到他,他的礼物样样不同。小黑板上提前预告片名,许多人因此提前晚饭时间,为了搬凳子占个好位置。

一辆吉普车径直开到操场外侧,他来了,如同电影中主角的出场,要引起周围某些反应和变化。我们匆匆收了皮筋,围在吉普车旁边。放映员是个年轻战士,有点儿腼腆,因为他在回答别人问题的时候声音轻柔,而且看对方一眼之后就很快低下头去忙手里的活计。不符合男性和军人的双重身份,他的手指少见的白净。他把装着拷贝的扁圆盒搬卸下来,又就地架起放映机。几个前来帮忙的战士在两根水泥电线杆间拉起粗绳,升高银幕。这时候,天,一块湖蓝的旧绸子那样美妙地暗下来。

在放映员灵巧手指的摆弄下,一道光柱诞生了,悬浮于我们的头颅上方。放映员调整镜头高低,对焦距,灰白银幕亮堂起来。这是小孩子最兴奋的时刻。我们争相做出各种手姿,狼、狗、鹅、蛇、鹿……动物剪影栩栩如生地呈现,如果没有光影的对比,我永远不会认识到我们的手有多么擅长比喻。直到片头出现闪耀金光的红五星或转动的工农兵塑像,人群才渐渐安静。

小时候,片目有限,每部电影孩子们都看过几遍,所以许多人至今仍可准确背诵它们的名字、情节和主人公。像《野火春风斗古城》、《洪湖赤卫队》《渡江侦察记》《烈火中永生》《南征北战》《闪闪的红星》《上甘岭》等,我被英雄的无畏震撼:蔑视肉体疼痛,笑对利禄生死,他们信守诺言,永不屈服――英雄就是身上散发神性光辉的人。金环、江姐、韩英……为什么总要安排美而善良的人牺牲。冲天火光,照亮冬子妈慷慨就义的面庞,嘹亮歌声唱彻《映山红》……我无声流淌着滚烫泪水,不是要求什么物品未获满足的委屈,不,和我自己的任何利益无关,它是关于同情、爱和高尚的。我对自己未来的苦难毫无预感,却为虚幻人物泪落如雨――泪行,这一生中的水系,将为我提供最重要的营养物质。就像黑暗打造出烈焰,苦难打造着,以区分出人群中深藏不露的勇士,他们更早到来的死将被镀上庄严光晕。

放映露天电影时总是难免断片。观众一片起哄声,我们小孩子更是起劲叫喊。放映员在观众们威慑力不大的抗议中工作着,把胶片的药膜面刮掉,露出片基,直至刮出毛茬,用特制胶水将断开或烤化的内容重新衔接。我的台灯罩里,就镶嵌着废掉的电影胶片,是《杜鹃山》的剧照。闭掉台灯,这些彩色胶片只是一个个发暗的小格子;当内部的光到来,上面的人物马上苏醒,满怀激情地舞蹈、歌唱。电影永远为远逝之物作证,即便由于陈旧,上面刻满雨线般的划痕。

尽管露天放映会受到外力条件的困扰和限制,比如风雨突然来袭,比如蚊虫不懈的叮咬,比如观众会因为被遮挡视线而起争执;但我知道,自己之所以成为一个电影爱好者,起源于童年那些露天中的教育。

如今看影碟更自由便捷,可我格外喜欢影院的庄严与仪式感。银幕无数倍于自己,让我保持在艺术面前应有的低矮。

现在每个周四,只要我在北京,一定会去中国电影资料馆观摩影片,习惯已经持续了十几年。其间,资料馆经过数次改建和装修,观影条件越来越舒适。坐椅落差很大,任何前排的观众都不会遮挡银幕。排间距宽阔,足够高个子自如地伸展双腿。不像小时候的电影院,一路磕绊,连声“对不起”,才能从许多努力别到一侧的膝盖与木板椅背的狭窄间隙中挤过去。也许是某种怀念,我总是选择电影资料馆的最后一排:向上看,吊顶上的筒灯光晕,有若露天中那童年的星盏。

资料馆放的都是原声片,打字幕。虽然少女时期迷恋过童自荣、刘广宁、邱岳峰的配音,但今天我不能容忍异域的脸说本土的话。我宁愿看字幕,无论法文还是土耳其语。追随字幕会有难度,但穿越两个语言世界,我感觉自己也像一个正在被翻译的词。我在这里看过各种类型的电影,从经典片目到小成本的实验之作;参加过若干电影节――真的是节日,独自而安静,沉浸于内心的狂欢。电影开始了,两个小时……拧紧体内的弦,钟一样开始走动,感到自己在旋转中轻微晕眩。

除了资料馆,我在家和单位附近的影城也办了会员卡。影城里有若干放映厅,片目选择也丰富,加之场次循环,使我无需等待,随时可以从现实中退出,隐身于斑斓光影。电影像随时敞开的梦境,在黑暗中提供着持续的安慰;当它结束,甚至不会发出落叶破碎那样轻微的惊扰。

记得看露天电影的那个秋天的晚上,天气突然降温。那时我们还是一群小学生呢,骨骼单薄,甚至搬动椅子都吃力;身体瑟缩在冷风中,我们却都不舍得离去――因为子弹推上枪膛,电影中的战斗即将打响。而多年之后的寒夜,我舒服地坐在宽绰的椅座里,观看一部受到关注的获奖影片。电影结束我走出影院,才发现院子里铺了那么厚的雪。更多更大的雪,从更高的天空飘落下来,我无言驻足,温暖汹涌。

编后语: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上,都需要保有一份感动,传递一份温暖,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2024年传递温暖的议论【第二篇】

印度前国会著名议员梅农,出身贫寒,当年他初到新德里时,刚下火车,便遭贼窃,被洗劫一空。绝望中,他求救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请求暂时借他15卢比,他问地址,以便日后还钱。老人说,在你的有生之年,你可以把这笔欠款还给任何一个有求于你的陌生人。梅农始终记着老人信任的嘱咐,直到逝世,他对任何一个有求于他的陌生人,都会提供15卢比的资助。有意思的是,他的一个助手也效仿他的做法,而助手的儿子也学着父亲去帮助别人,其中一位被助者把此事写成文章发表在报纸,这个传递温暖的故事,便流传至更广更远。

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和教益。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在传递温暖中也都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一种角色。比如那位印度老人,是温暖的发起人,精神最为可敬,梅农议员和他的助手及助手的儿子,则是温暖的忠实传递者,也颇难能可贵。还有一种人,对别人传递来的温暖一概来者不拒,而却不肯对别人送去一点温暖,温暖的传递到他这里便戛然而止。至于那少数冷酷无情、专门害人利己、与社会为敌的人,传递给他们的只能是同样无情的法律制裁。因此,我们若能做一个温暖的发起人,那自然是最为光荣的,退而求其次,也应做一个温暖的忠实传递者,无论如何,不要让温暖的传递中断在你的手里,更不能做一个冷酷残忍专门扼杀温暖的罪犯。

著名学者巴锡尔说过:“一件善行永不会枉费——播撒殷勤,将收割友谊,传递温暖,将收获爱心。”温暖的传递,就投入和产出之比,可以说是社会效益最好的一项活动。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其影响之大自不必说,就是平时生活中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和颜悦色的问候,一次热情周到的.服务,或给老人让个座,帮盲人过马路,扶起摔倒的孩子,举手之劳,片刻之功,也同样可以使人感到温暖无比,并影响到他也去把温暖传递给别人。比如,乘坐过劳模李素丽公交车的乘客,接受了她热情周到的服务,一天都会暖洋洋的,也会用同样好的心情和态度去服务他人,传递温暖。而为吴天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感动的居民们,也会很自然地把对吴天祥的感激之情用到自己的工作上,去温暖别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传递温暖的良性循环。

我们渴望温暖,渴望生活在一个爱心洋溢的美好社会,那么,自己就应首先做一个温暖的发起人或传递者。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能做到“力到处,常行好事,力欠处,常存好心”,就值得称道嘉许,就是一个合格的温暖传递者。坐而论道,不如身体力行,让我们大家都投入传递温暖的队伍,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传递温暖,从每天早晨开始,从每件小事开始。

2024年传递温暖的议论【第三篇】

回忆我成长所走过的路程,是那么漫长。有多少位陪我一起踏上旅程?到底有多少,我现在已经记不清了,但有一位却让我铭记在心。她对我的帮助太多了,但也惟有那件事让我记忆忧新。

那是在一个寒冷的下午,天是那么晴,但却丝毫感觉不到温暖。依惯例,我照样站在门口值勤。我当时穿了一件毛衣和外套,虽然穿得不薄,但我还是感觉寒冷袭上全身。

无奈,我只有继续站在那里,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牙齿不断地上下碰撞,头与手也慢慢地缩了起来。这时,从远方走来一个人人,那人的身影是那样高大,但又那么憔悴。

她慢慢地向我走来,哦,是她啊!为了不想让她看出我的寒冷,我慢慢地直起了身,伸出那双已经发紫的双手,迎接她的到来。

我向她问了声好,声音中略微发颤。只见她失去了以往的笑容,皱起了眉头,"今天这么冷的天,怎么才穿这么点的衣服?很冷吧!"。

"不,我不冷啊!"。

"还说不冷,你听你的声音里还发抖!来,把我的衣服穿上。"说着,她就脱出外套要给我。

我心里一下子暖了许多,真的很想接受,但没有这个胆量,于是有拒绝了。

"不要紧的,你就穿上啊!"。

但我还是执意不要,于是,她迫于无奈,只有又穿上衣服,离开了……。

她就是我的小学老师。

2024年传递温暖的议论【第四篇】

病房外,一片片树叶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他断言到:“当树叶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到窗外一棵树,在秋风中,叶子一片一片的掉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未掉下来,最后,因为生命的这片绿,这位老人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这只是小说《最后的一片叶子》里的一个虚构的故事,不知发生在何时,但画家的举动却让我们倍感欣慰。因为画家的善意让老人得到慰藉,可以说他给老人带来了温暖,可也拯救了一个生命。这不禁让我们感受到,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温暖。温暖在人的生活中有重要价值,有温暖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回到现实中来,我们生活在如今经济迅速发展物欲横流的时代,道德的缺失已不是一个稀奇的现象,摔倒在地上的老人无人敢扶,捐给慈善机关的.善款却不能及时送到病人手中,一校长儿子结婚竟要全校停课。其实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难道这就是建设和谐社会,温暖又在哪里呢?在qq上我们记得要传递漂流瓶,在赛场上我们记得要传递接力棒,而现在我们则要清新的意识到:温暖也需要传递。

海地地震之后,中国歌手有一首名为《接你回家》的歌里面说:“等待奇迹却没有了奇迹”,“盼望日子却没有了归期”,可是纵然国家已成灰,“故土难离每寸都在心里”。伤痛和苦难让人类的心灵升华。生活在多彩又多难的世界上,对同类的爱和祝福是人类对灾难的自我救赎,也是超越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基石。那一瞬间被撕裂的深深伤痛,使曾经无比遥远,陌生的海地,顿时与全世界,所有的人近在咫尺。

因为传递温暖,即使千里冰封也会春暖花开,即使山重水复也会柳暗花明。

记得一位患白血病的女孩把钱捐给辍学的儿童后说:“别人帮助了我,我也要将这份温暖传递给他人,向每一个处于危难之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这个世界才会成为爱的海洋。”

温暖是黑夜里的一座灯塔,使迷失方向的航船找到停靠的港湾;温暖是夏日里的一缕清风,是心急如焚的人感到无比凉爽;温暖是一泓清澈的甘泉,是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2024年传递温暖的议论【第五篇】

爸爸妈妈急匆匆地把我送到医院,爸爸抱着我,跌跌撞撞地在乱哄哄的医院里跑着,我分明感受到了他身体的颤抖。

经过一番检查,医生确认我是牙龈撕裂,当妈妈得知治疗方式是牙龈要缝四针时,她的眼里噙满了泪水。

一听说即将有一根针在我的牙龈里穿来穿去,我不禁打了个冷战,双腿颤抖着,眼前仿佛出现了医生把针刺进我的嘴里的一幅画面。“那该有多痛呀!”“是一根线把撕裂的肉串起来吗?”我哆嗦着躺在牙科诊室的躺椅上。医生向我嘴里伸来的镊子放肆地闪着耀眼的白光,就像一只恶魔的手在向我伸来,我吓得一下子闭上了嘴巴,身体缩成一团。医生严厉地说:“别动,别动!”我开始挣扎。医生更不耐烦了“再动没法做手术了!”我挣扎得更厉害了。

这时,两只大手紧紧握住了我的小手,一只柔软,一只强劲有力,犹如两股暖流冲进了我的心里。我奋力抬起头一看,是爸爸和妈妈,他们正在用眼神鼓励我,妈妈的眼神温柔,爸爸的眼神严峻。这时的爸爸,他像一座山。突然,我的身体里充满了力量,我轻轻地对医生说:“继续吧!”医生松了一口气,这才开始工作。医生先把麻药纱布铺在我的牙龈上,接着拿起针线,开始缝了起来,我绷紧全身,感受着大手传递的温暖,任凭针线在我的牙龈中穿梭。

手术结束了,虽然我的牙龈疼得钻心,但是手心中的那份温暖久久不能散去。

2024年传递温暖的议论【第六篇】

并非所有的关心都能用言语表达,有时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在温暖他人,同时,也温暖了自己。

这是我在杂志上看到的一则故事:一个穷苦的大学生,由于家境的原因无法在家里读书,只好每天在校自习,有时,一看书就看到十点,在那一段时间里,他一直以为学校是十点才关门的。

后来有一次,他在学校里被关了一整夜!原来呀,学校一直是八点关门的,他之所以能够十点出门,是因为看门的老人心疼他,天天为他留门,而那天老人没有值班,他才被关了一夜。大学生深受感动,后来在经历了无数的艰苦之后,终于考取了博士生。

也许对于老人来说,他只是晚一点关门而已,但对于那名大学生而言,却是一种温暖的传递,让他心里有了勇气。

有时候,我们无须太多的言语来表达内心的关怀,只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温暖他人,便可以传递给他们温暖。

小的时候,妈妈为了训练我的能力,让我一个人去买菜,我回来的路上,有几个袋子的提手部分断了,菜撒了一地,年幼的我又窘又不知所措,几乎是快要落泪了,可是在这个时候,有一个陌生的阿姨跑了上来,为我解除了困难,她把几个袋子扎在一起递给了我,我拎起袋子,她便走了,长发在她身后漾起一阵波澜。

我不知道那个陌生的阿姨是如何了解我的窘迫的,也忘记那时我有没有向她道谢,只是当时内心的温暖感是确确实实地存在着的,的确是非常非常微不足道的一件事,但是也的确是让我懂了温暖的传递,并非用言语,而是心。

那次以后,我便也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尽管也许只是替邮递员捡起几封遗落的信,或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为一位老人让座,又或是为迷路的孩子找到车站等等,但是当我看到他们向我微笑的时候,我也觉得如此温暖,这才让我真正了解了“助人为乐”的含义。

也许以后,生活的压力和社会的残酷会像无数细微的灰尘覆盖上我的心房,也许以后我的心灵也会滋生坚硬的外壳,但是那些人的笑颜总会像小小的虫子,翻动我心灵的土壤,让它再度松软,然后露出毛茸茸的温暖感,那些曾经我收到的温暖,然后让水流灌溉我的心田,让我再次感受真实的温度。

2024年传递温暖的议论【第七篇】

一位年过八旬的耄耋老人,拥有一套北京房产,儿女们都在北京工作,生活富裕无忧,本应安享天伦之乐,但她却变卖房产,将七十余万元悉数捐给自己的故乡——濮阳。她就是“中国好奶奶”徐凤英。

元宵节前夕,我们一行六人来到油田敬托院有幸见到了这位徐奶奶。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走进房间,一副偌大的“腊梅报春”国画首先映入眼帘,侧墙上分别挂着徐奶奶与市慈善总工会工作人员的照片,和一些不同风格的毛笔书法,徐奶奶介绍说这都是院里的老人们赠送的。窗台上摆着两三盆花草,虽不是什么奇花异草,但长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没有奢华的装饰,没有富贵的象征,房间不大,却朴素整洁。

八十二岁的徐奶奶精神矍铄,身体硬朗,拉着我和两个伙伴在床边坐下聊起家常。于是,我说出了埋在心里的疑问:“徐奶奶,是什么促使您卖掉北京的房子来捐助家乡的学校和敬老院呢?”

“我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没有文化,刚参加工作时就只会写自己的名字,是国家和组织给了我学习的机会。我八十多了,三个儿子都能自食其力,我这辈子没有为党和国家做些什么,用我的积蓄帮助贫困孩子完成学业,将来报效国家!”徐奶奶慈祥地摸着我的头说,“我年纪大了,住在敬托院除了吃喝没什么其他花销,国家发的离休金能结余不少,给需要的老人买些药,补给一些生活困难的老人,让他们生活得更好一些。我花不了那么多钱,把它捐给慈善事业,我很快乐。”

奶奶没想到自己的行为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就是觉得办了一件自己一直想办的事”。质朴的言语,平和的心态,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不求享受、奉献社会的大爱。

于是,带着一份感动和一颗感恩之心,我和两位伙伴为奶奶表演了吹奏、小合唱几个小节目。我用竹萧吹奏了《茉莉花》和《夕阳红》,徐奶奶一边鼓掌一边小声附和着。节目表演结束,徐奶奶很高兴,一边夸奖着“真好”一边奖励给我们每人三块巧克力,并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成为国家栋梁!”

远离大都市,捐献积蓄,徐奶奶用坦然的壮举为我们诠释着最崇高的境界,用平淡的言语向我们传递着人间的大爱。我们就应不负奶奶的寄托,勤奋学习,努力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传递温暖的议论【第八篇】

我从小就崇拜、羡慕志愿者,因此在进入大学后,我就参加了青年志愿者。

在青协时,“阳光义卖,温暖传递”活动,那是我第一次参加义卖活动。那时,对于我来说,要在大街上开口向路人卖报纸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我胆怯于跟陌生人交流,更别说在大街上向陌生人卖报纸。但是学姐给我们做了个好榜样,我想一开始她也是胆怯的,但她依旧鼓起勇气向路人介绍我们的活动,鼓励路人跟我们买报纸,献出他们的一份爱心。看着学姐的努力,我也慢慢鼓起我最大的勇气,开口向路人介绍活动卖报纸。那天,我遇到了很多投给我们异样、质疑的目光,甚至开口说我们不是的人,但是我也遇到了更多积极奉献他们力所能及的爱心的人。我相信,在这世界上,更多的人都是有爱心的,都是有奉献精神的。义卖报纸这个活动对于大家来说都是收获颇丰的,我们把募捐来的善款都捐到了贫困的老人孩子手中。当然这个活动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意义重大的,因为它,我迈出了与陌生人交流沟通的一大步,从此再面对陌生人时不再那么难开口。

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在志愿者这条路上,我奉献了我的爱心,以后因此我也得到了不熟锻炼,收获了很多,我会坚持下去,坚持用自己的力所能及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做更多有意义的事,给他人带去更多的快乐,同时也锻炼自己,丰富自己的阅历、自己的人生。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140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