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一重要讲话稿精神宣讲课稿范例【精彩8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2023年七一重要讲话稿精神宣讲课稿范例【精彩8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1年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稿【第一篇】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原原本本读原文,认认真真悟原理,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和总结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同持续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自觉牢记在心中、坚决落实到行动上。
一、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贯通历史、现实、未来,高屋建瓴、视野宏阔,思想深邃、饱含深情,充满着对党的历史的无比珍视、对党的事业的无比自信,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格局和气度,体现出强烈的历史担当和炽热的为民情怀,具有很强的政治动员力、历史穿透力、理论说服力、心灵震撼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最好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从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4个时期深情回顾了我们党一百年走过的光辉历程,以“三个深刻改变”凝练概括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深远影响,用“四个伟大成就”系统总结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的卓越功勋,高度评价了我们党百年奋斗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一庄严宣告,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以英勇顽强的持续奋斗书写的最新壮丽篇章,是中华民族不断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飞跃中又一闪亮的里程碑,标志着我们党兑现了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意味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描绘了我们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画卷,展现了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揭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何要选择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是学习党的历史最新鲜、最深刻、最有说服力的教材,是学史明理的“方向标”、学史增信的“定盘星”、学史崇德的“营养剂”、学史力行的“动力源”。要在深刻感悟我们党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为世界进行的不懈奋斗、作出的伟大贡献中,进一步坚定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志气、骨气、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总结了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实践启示,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通篇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作出新论述新概括,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问题的又一光辉篇章,凝结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华和最新成果。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蕴含的重大理论观点和科学论断,自觉坚定地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我们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政治宣言书。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高举旗帜、把握大势,洞察历史、远眺未来,明确提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系统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价值追求、理论指导、战略支撑、外部环境、力量来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郑重宣示了站在新的历史关口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向着什么方向、朝着什么目标、依靠什么力量前进,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百年华诞,既是辉煌历史的定格,更意味着新的壮阔征程的开启。要牢记初心使命,牢记奋进目标,牢记“国之大者”,进一步强化历史自觉、历史担当,矢志不渝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拼搏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的强大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要求全党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号召全体党员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7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70多年来,我们党的“赶考”之心从未改变,“赶考”之行从未停歇。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坚定,大力发扬共产党人一往无前、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立足本职、履职尽责,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许党报国的足迹。
二、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提出的重大思想、重大观点、重大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宽广理论视野、非凡理论勇气、深邃理论洞见,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思想、重大观点、重大论断,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推向了新的高度。要全面系统学、反复思考悟,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努力做到入脑入心、融会贯通。
要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这个精神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强调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标识了党的革命精神的源头起点,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高度凝练、集中概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昭示了共产党人的信仰追求,“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明确了共产党人的奋斗主题,“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揭示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是砥砺我们奋勇前行的不竭精神动力。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论述,从伟大建党精神这个根、这个源出发,继承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精神之火、信念之光激发在新征程上不懈奋斗的坚定意志和强大力量。
要深刻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奋斗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了实现这个宏伟愿景,筚路蓝缕、上下求索,以顽强奋斗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功绩基础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作出新的定位,强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和决心。伟大复兴曙光在前、前途光明,但也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的。要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主题贯穿各项工作,自觉朝着这个方向目标聚焦用力,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要深刻把握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这个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必然性,深刻揭示了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性,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最根本的规律总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都担负在共产党的双肩之上,党兴则国强,党衰则国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切工作都要以是否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作为根本考量和根本检验,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要深刻把握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强调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两个相结合”的重大观点,加深了我们党对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规律性认识,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就没有根基了;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党的百年历史告诉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深深扎根和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厚土壤。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相结合”重大观点的理论意蕴,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和相互作用关系,进一步创新理论武装的载体和方式方法,努力增进对党的科学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更好地发挥理论武装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作用。
要深刻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的全新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新路径,以全新文明形态拓展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广阔空间。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强调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要深刻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强调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些重要论述,重申了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根本价值追求,彰显了我们党初心不改、宗旨不变、立场不移的政治本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都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思想,都是重大理论创新,为我们把握时代发展脉搏、顺应人民更高期待提供了重要指引。要时刻铭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坚实根基、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是共产党的事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坚守为民情怀,坚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社会基础。
要深刻把握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个根本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强调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加强党的建设部署要求,始终保持全面从严治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自觉扛起强党兴党的政治责任,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质量,为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作出应有贡献。
三、紧密结合组织工作实际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是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为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南。组织部门要紧密结合职能职责,结合当前正在做的事情,深入研究思考贯彻落实的思路和举措,找准工作的立足点、关键点和切入点、着力点,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组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要更加坚定自觉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作为“九个必须”的第一条来强调,凸显了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要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谋划工作的坐标原点、推进工作的根本原则、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尺,确保党的领导全面覆盖、一贯到底。要扎实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着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党的各级组织都健全、强大起来。要完善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针对一些领域党的领导虚化弱化、层层递减等问题,研究制定有效措施,把党对农村、街道社区、企业、高校、中小学校、公立医院、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要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建立健全包括组织设置、组织生活、组织运行、组织管理、组织监督在内的完整组织制度体系,抓好《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和各领域党组织工作制度规定的贯彻执行,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的效能。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完善选贤任能制度,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着力集聚听党话跟党走、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从干部上、人才上保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
要更加坚定自觉地推动“两个维护”落到实处。百年党史充分证明,党要巩固壮大,党的事业要兴旺发达,必须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有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掌舵领航,有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和国家事业才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两个维护”是我们党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宝贵政治经验,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优势。要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来坚守,持续加强政治忠诚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第一标准,严格把好选人用人关,深化干部政治素质考核考察,确保选出的人政治上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要强化政治监督、政治督查,着力发现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甚至阳奉阴违、弄虚作假等问题,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体现“两个维护”。
要更加坚定自觉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凝心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不断创造辉煌,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思想就是力量。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要坚持把理论武装摆在首要位置,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真正成为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要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发表的其他一系列重要讲话,及时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培训的必修课程,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抓好学习培训,切实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引向深入。
要更加坚定自觉地以党的组织路线服务保证政治路线。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以豪迈壮志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命就是召唤,责任就是号令。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守组织路线服务保证政治路线的基本定位,以组织任务服从政治任务的高度自觉,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要选好干部、配强班子,抓住地方领导班子换届有利契机,大力选拔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要搞好培训、提升素质,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高干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要广聚英才、用好贤能,着眼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全球人才高地,着眼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全方位做好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工作,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要大抓基层、强基固本,围绕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基层,围绕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筑牢战斗堡垒、锻造先锋队伍,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伟大事业的强大力量。
要更加坚定自觉地弘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概括提出的伟大建党精神,其中一条就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我们党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走向未来。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以防微杜渐的清醒、如履薄冰的谨慎做好防范化解风险的各项工作,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要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形势、发现问题、掌控风险,对各种歪曲、否定、诋毁、攻击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思想言行保持高度警惕,敢于亮剑、敢于斗争。要把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年轻干部工作的重大任务,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着力锻造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队伍。
2021年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稿【第二篇】
2021年7月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峥嵘岁月和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和政治品格,鲜明阐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豪迈宣示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不断创造历史新伟业的信心决心。讲话贯通历史、现实、未来,高屋建瓴、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下面,我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做个解读,谈点学习体会。我讲三个问题。一是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始终坚定创造历史新伟业的信仰、信念、信心。二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不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智慧和力量。三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实践要求,勇担新时代首都新发展的使命责任。
一、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始终坚定创造历史新伟业的信仰、信念和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特殊历史时刻,在接续推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间节点,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全世界发出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筑牢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定了我们面向未来创造历史新伟业的信仰、信念与信心。
一是深刻认识讲话的深远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无论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乃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对党、对国家、对民族都必将产生深远影响。第一,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与重要作用,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三个深刻改变”,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大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而产生的,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的必然结果;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悟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具有历史必然性。第二,讲话深入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贡献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以宏阔的大历史观,全面回顾了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先后创造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辉煌成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百年来党为国家、为民族付出的巨大牺牲,作出的巨大贡献;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够让我们不断增强历史定力,不断坚定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志气、骨气、底气。第三,讲话庄严宣告了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宣告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千年企盼,百年奋斗,今朝梦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讲话庄严宣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宣告了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千年梦想已经实现。这是中国共产党向历史和人民交出的满意答卷,是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答卷,是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最光彩夺目的篇章。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的历程之艰辛、成就之巨大、影响之深远;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化对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能够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继续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意气风发,积极进取,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二是深刻认识讲话的重要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站在奋进新征程的新的历史起点上,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为接续推进强国伟业擘画了宏伟蓝图,展望了光明前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征程中不断奋勇前进。第一,讲话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时代号召。习近平总书记讲:“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党中央号召你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这是党中央对全体共产党员发出的伟大号召,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嘹亮冲锋号。号令已经吹响,行动刻不容缓。全体共产党员都要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第二,讲话坚定了我们在新时代夺取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胜利的信心与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连续用了三个“一百年”让我们在今昔对比中强烈感受到一百年来党和国家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今天已经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们一定能够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第三,讲话明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也是当代共产党人担负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一个“不可逆转”,一个“不可阻挡”,这“两个不可”,实际上明确了我们当代共产党人身上担负的时代责任,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三是深刻认识讲话的重大理论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1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能够指引我们开辟新的百年未来。第一,讲话精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三者间的逻辑关系,坚定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县帜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县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一个“行”字,就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县帜高高地举起来了,掌声也响起来了。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三者间具有密切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世界范围内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成功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伟大创举。建党百年来,我们党在革命淬炼中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伟大斗争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向世界昭示: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县帜上是完全正确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完全正确的!第二,讲话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弘扬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铸就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对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讲话深刻揭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必然性,坚定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刻指出:“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中国人民物质生活持续改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满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无比光明的前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于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创造新的更大奇迹提供了强大动力。
四是深刻认识讲话的重要实践意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丰功伟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壮丽的诗篇,也必将成为民族复兴伟大实践最鲜活的土壤。第一,讲话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高度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这是在建党一百周年的特殊历史时刻,党向人民庄严宣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并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展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三个伟大光荣”的庄严宣告,充分表达了我们的自豪与喜悦、豪迈与坚定,对于我们更加深入领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战略部署,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讲话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规律,让我们明白了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以及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应当做到“九个必须”。这“九个必须”是对过去一百年我们取得成功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更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征程中继续取得成功的根本遵循,必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第三,讲话对前进道路上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经验,对新征程上如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全局性、前瞻性的回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我们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不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全文七千余字,脉络清晰,逻辑严谨,亮点纷呈。结构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为总论。说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会议主题和宗旨,向世界庄严宣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完成情况。第二个板块为分论。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奋斗主题,精辟概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总结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九个必须”的宝贵经验。在此之后,又强调了港澳台问题,并对广大青年提出殷切期望。第三个板块为结束语。向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发出伟大号召,坚定必胜信念。最后,习近平总书记振臂高呼了两个声震寰宇的口号,发出了时代最强音。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最重要的是联系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全面深刻领会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深入领会讲话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概括,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一是深入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在建党100周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十四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宣告,标志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成功实现,标志着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标志着我们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qì)可小康”,蕴含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对宽裕和殷实生活的美好向往。邓小平同志最早将“小康”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相联系。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985年,邓小平对外宾说:“我们有个雄心壮志,从80年代起,到本世纪末,用20年的时间初见成效,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小康社会。”邓小平用“小康”一词来定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把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一个阶段性的任务。
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正式提出了“小康”概念,并将其定为经济建设的目标,即从1981年到20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由此,建设小康社会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目标。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定了“三步走”战略部署,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使小康社会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计划,为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团结一致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使“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更加具体明确。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宣布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赋予“小康”更加丰富的内涵意蕴、更加深远的战略考量。
2012年,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新部署,强调要“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并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从现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由此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以来,近二十年间,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一代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的伟大成果。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中国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贡献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方案。从“建立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个战略目标的提出,一次次庄严承诺的兑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小康社会孜孜不倦的追求,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开篇中的庄严宣告,表明中国共产党兑现了向历史、向人民许下的铮铮诺言,标志着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又完成了一个大跨越。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深刻把握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分两阶段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勇往直前、不懈奋斗,坚定不移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前进。
二是深入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主题的重大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讲话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新的历史定位,将其概括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唯一主题。这是很有新意的理论创新点。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家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第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入侵,由于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习近平总书记讲:“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为了实现民族复兴,亿万中华儿女苦苦探寻,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以辛亥革命为例,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发展进步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是这场革命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处境。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仍然是失败的。各种救亡图存运动的失败,归根到底,是因为没有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没有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证明,旧式的农民战争和软弱的资产阶级革命,都不可能完成民族复兴伟业。
第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的不懈追求。习近平总书记讲:“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这段重要讲话,讲清楚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伟大意义和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在总结百年奋斗历史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提出了“主题说”,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括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可以说是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和历史规律的,是对党百年奋斗历程的高度提炼和精准概括。中国产生了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开始从精神上的被动转为精神上的主动。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一百年的不屈奋斗。百年征程中,尽管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阶段性任务,但是贯穿百年奋斗的主题没有改变,红线清晰可见。
这里再对“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句话做点补充。这句话最早出自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的总结。1949年9月16日,毛泽东同志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讲道:“从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旧的顽固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仗了,抵不住,宣告破产了。不得已,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组织过政党,举行过革命,以为可以外御列强,内建民国。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是这句话的出处,也讲明了这句话的历史背景。大家要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理解。
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用“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来描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主题,内涵非常深刻。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在参观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第一次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调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梦相联系,无疑使这一重大观点进一步得到升华。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就进一步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涵。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可以说,一百年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始终坚定,历史进程从未中断。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不畏强敌、英勇奋斗。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关键阶段。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都要把握历史主动、牟定奋斗目标,谱写出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三是深入领会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创造的“四个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以深刻的历史思维、深邃的历史眼光、深厚的历史智慧,集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出的“四个伟大成就”。第一个伟大成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个伟大成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古老的中华大地落地生根,开启了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新篇章。第三个伟大成就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从此,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改革开放,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第四个伟大成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从此,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以上四个伟大成就,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将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明确地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这是关于党史分期的重大创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完成的是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革命”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八个字,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生动写照。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完成的是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建设”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八个字,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生动写照。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推进的是翻天覆地的复国大业。“改革”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八个字,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生动写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党要完成的是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复兴”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八个字,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生动写照。
“四个伟大成就”和“四个历史时期”,让我们有足够的底气,以雄辩的事实,向世界作出“四个庄严宣告”。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四个伟大成就、四个历史时期、四个庄严宣告,让我们从厚重的历史中总结出五个颠扑不破的基本结论。这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四是深入领会伟大建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并深刻阐述伟大建党精神,标识了党的革命精神的源头起点,深化拓展了党的精神谱系,具有开创性意义。这32个字的伟大建党精神,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历史、党的传统、党的精神的深刻感悟;反映出我们党对自身历史的认识和总结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自身性质宗旨的理解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自身精神谱系的领悟和阐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的是我们党思想先进、信仰坚定的特质,展现的是我们党强大的思想优势。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的是我们党初衷不改、本色依旧的特质,展现的是我们党强大的政治优势。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的是我们党意志顽强、作风优良的特质,展现的是我们党强大的精神优势。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的是我们党品德高尚、情系人民的特质,展现的是我们党强大的道德优势。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从伟大建党精神到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到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再到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再到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这一系列的宝贵精神,共同谱写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谱系,共同锤炼出中国共产党人英勇不屈的鲜明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百年征程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先烈、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在这里,让我们共同缅怀几位革命先烈。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不仅积极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而且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1916年至1919年间,李大钊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几10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1920年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1927年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夏明翰,1928年3月20日被敌人押送到汉口余记里刑场。牺牲时,他挥笔写下了一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永远为人们传颂:“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tīng),高唱着《国际歌》《红军歌》,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坦然走向刑场英勇就义,时年36岁。还有赵一曼、方志敏等无数革命先烈,他们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体现和生动缩影。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深情地感谢对党百年奋斗作出突出贡献的领袖人物、革命烈士、仁人志士和全体人民,要求我们要“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汲取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进的强大力量,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五是深入领会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总结积累的“九个必须”宝贵经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用“九个必须”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规律。这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九个必须”是百年大党在实践中用鲜血和智慧走出来的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开辟美好未来必须遵循的宝贵经验。我们要深刻理解“九个必须”的丰富内涵和根本要求,始终把握好继续走向成功的关键。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是政治保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强的领导力量。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是根本保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鲜明的价值追求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理论保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保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军事保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强的战略支撑。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外部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精神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保障。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是依靠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内在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根本的内生动力。“九个必须”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经验,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价值追求、理论指导、战略支撑、外部环境、力量来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正是我们要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教科书中汲取的营养,要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中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下面,我就“九个必须”中的重要创新点、关键点与大家做个交流。第一,认真学习领会关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观点,极大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涵和根本要求,把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我们要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和相互作用关系,准确把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要求。第二,认真学习领会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讲话再次强调人民是党的根基、血脉、力量,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一道,作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方面;把爱国统一战线作为民族复兴的重要法宝。这些重要论述,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对事业主体力量、依靠力量和事业价值追求的关系作出新的分析诠释,深刻体现了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深刻反映了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深刻诠释着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第三,认真学习领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的全新概括。讲话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强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些重要论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内涵外延等作出了新的分析,把我们党对民族复兴道路和文明形态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第四,认真学习领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讲话强调,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这些重要论述,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的外交理念和主张,体现了我们党协和万邦、和衷共济的天下情怀。第五,认真学习领会关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我们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的重大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讲话强调,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发扬斗争精神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诞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我们必须安不忘危、乐不忘忧,时刻保持警醒,不断振奋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第六,认真学习领会关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讲话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对于我们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牢记“国之大者”,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认识。
六是深入领会党对青年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广大青年讲了这样一段话,他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县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对广大青年寄予的殷切期望,反映了党中央对青年问题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问题。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全国广大青年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专门强调了青年问题,他说:“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问题,原因就在于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七是深入领会讲话发出的伟大号召。在讲话的结束语部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伟大号召。这个伟大号召体现了人民的热切期盼,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是我们党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又一份优异答卷的光辉指引。讲话最后,习近平总书记振臂高呼了两个声震寰宇的口号,这就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个口号,最早出现在党的文献上是1922年7月,在党的二大通过的文件上。1936年7月15日,毛泽东同志在接受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第一次提出“中国人民万岁”。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开国大典上,当毛泽东同志听到游行队伍呼喊“毛主席万岁”的时候,他连呼“人民万岁、人民万岁、人民万岁”。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度发出了这两个雄壮有力的口号,并且赋予其新的内涵,我认为是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进新征程吹响了最嘹亮的进军号。
三、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实践要求,勇担新时代首都新发展的使命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首都各界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工作要求,走在前、作表率,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不断推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党的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认真落实好党中央要求,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要把学习讲话精神作为当前理论武装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准确把握讲话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思想精髓、实践要求,深入研究掌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要把学习讲话精神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贯通。深刻领会讲话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系统掌握讲话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要把学习讲话精神同总结经验、关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的成效不断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和实效。
二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兴起党史学习教育新热潮。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对党的百年历史的系统总结、高度概括和理论升华,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文献。要把学习讲话精神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相统一。把讲话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中起统领作用的最新篇章,一体推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等。要以学习讲话精神引领“四史”学习教育。将学习讲话精神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统一,推动“四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要以学习讲话精神为指引,牢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县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决维护首都意识形态安全。
三要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成效转化为推动首都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首都高质量发展。2021年7月2日下午,在北京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上,市委书记蔡奇强调,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凝聚强大奋进力量,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谱写北京篇章。要以首善标准履行好首都职责。深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积极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深入抓好“一个开局、两件大事、三项任务”,做到“五子”联动。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在紧要处落好“五子”,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首都高质量发展。要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扣“七有”“五性”,继续抓好“吹哨报到”“接诉即办”,集中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让我们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谱写更加精彩的北京篇章!
谢谢大家!
2021年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稿【第三篇】
一、庄严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这里,我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
1.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我们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4.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三、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与赓(geng,第一声)续红色血脉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四.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九个必须
1.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是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
2.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3.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
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4.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5.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6.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
7.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
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8.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
9.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五.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我们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落实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特别行政区社会大局稳定,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要和衷共济、团结向前,坚决粉碎任何“台独”图谋,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
2021年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稿【第四篇】
七月,到处彩旗飘动,鲜花如海,笑语欢歌,我们伟大的党也迎来了她XX岁的生日,这是一个激动人心、光荣而自豪的日子,这个日子将永远激荡在中华大地、将永远铭记在亿万人民的心头。
忆往昔峥嵘岁月,百年史卷浸满了中国多少屈辱的泪,数十年的抗争又流尽了中华儿女多少沸腾的血。
我们不会忘记1927年7月1日这一天,我们也不会忘记嘉兴的南湖,以及南湖上那条小游船,因为就是在那碧波荡漾的南湖上,就是在那条小游船上,就是那十几个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他们穿过无边的黑暗,躲过追逐的枪炮,艰难而又执着地举起了拯救中国命运的火种,为中国指明了一条光明而又充满希望的道路。从此,奋勇的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披荆斩棘......
当鲜花代替了和平,当我们的天空不再有枪声回荡,当我们的家园不再经受炮火的洗礼,我们是否还能够想到那些把牢底坐穿的先驱者、那些带着铁镣手铐蹒跚步行在长街的革命者、那些倒在血泊中的共产党员以及那些为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而牺牲的人。
我们的先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正气之歌、民族之歌,透过这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旋律,我们所看到的不是狭隘的利已主义,也不是无耻小人的蝇营狗苟,而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了民族和人民的事业勇于献身的忠诚和坦荡。在这种精神面前,我们所感受到的不仅是对革命先辈的崇敬,对一段历史的缅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神圣使命的召唤。
今天,我们的祖国像一棵苍劲的青松,在经历了XX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更加傲岸挺拔。
今天,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站在这儿我深知,庆祝我们党的XX岁生日,我们不仅仅是对其祝福,更重要的是要在新时期把我们党的思想精神发扬光大。
今天,我体会到了为国争光的神圣,也更加明白了自己肩上的那份责任。贫穷就会受岐视,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唯有中国经济富强,我们才能站得更直、更稳。
今天,我也知道,只要我们充满执着的信念,我们就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只要我们不停下自己的脚步,无论前方有多远,无论道路有多艰难,我们都不会畏惧、不会退缩。
-----因为,前方有我们敬爱的、伟大的、光荣的党。
2021年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稿【第五篇】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__周年,从1921年成立以来,党已经走过了__年艰辛而辉煌的风雨历程。我们都知道,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和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__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__年,是我们党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__年。
一、回顾过去,党的功绩卓著辉煌
中国共产党的__年,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救国图强真理,开辟民族振兴道路的__年;是带领中国人民不怕流血牺牲,创造辉煌业绩的__年。在__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在几代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以崭新的世界观,为全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英勇奋斗,经历了战争与和平、革命与执政、建设与改革、挫折与胜利的考验,取得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辉煌成就,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的政治力量。进入新世纪,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谱写中国历更加辉煌的新篇章。回想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员人数不过几十人。而时至今日,共产党员人数却达8000多万之巨。值得自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更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快了发展步伐。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党正确领导的结果,历史和现实的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二、共产党员要有觉悟,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不可否认,现在有一些党员,对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那么坚定,甚至完全动摇了。有的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宣传伟大理想有点“超前”;有的认为,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不是讲理想的时代,而是讲实惠、讲利益的时代了,讲理想“过时”了。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党员由于放弃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信念崩溃,在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经不起考验,最终走上了腐化堕落、自我毁灭的道路。有些党员干部走上犯罪道路的事例反复告诉我们: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弃了正确的理想信念,也如何看待理想信念,我认为这首先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只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上,就能深刻地看到,我们共产党人完全没有理由放弃理想、动摇信念。
2021年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稿【第六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欢庆党的生日,高唱东方之歌”。方圆九州,泱泱大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浩如烟海。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缔造了强汉盛唐,领世界风骚几千年,何等风光!
直到鸦片战争爆发,洋枪火炮轰开了国门,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各帝国列强肆虐神州大地,国家蒙难,前路茫茫,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是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举起了旗帜,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带领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_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_城楼上的庄严宣告,响彻寰宇,世界人民听到了中华民族的强音!
然而,经历百年洗劫的中国满目疮痍,百业俱废。国家须重建,民族要复兴!我们的党又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征程。中国共产党以最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不断检验自己,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发展前进。具有划时代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国家从此步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又是一个七月,历史雄辩证明,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久经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人都将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作为一名来自护理一线的白衣天使,我们深深的懂得,要继承和发扬南丁格尔精神,衷心热爱自己的职业。平凡而神圣,奉献而美丽。曾几何时,我们放弃了万家团聚的日子,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在护理一线;曾几何时,我们不怕脏和累,不计时间,冲在拯救生命的危急时刻;曾几何时,我们舍弃了花前月下的浪漫去照顾病人;热心关注,悉心护理,认真操作,视病人如亲人;曾几何时,我们已全无了生物钟的作息规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巡视于病房间......每当护理工作最为繁忙的时候,共产党员们总是冲在第一线,以实际行动实践自己的誓言,体现着先锋模范作用!每当面对患者及家属的感激和称赞,都会当作对我们医护人员工作的肯定。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工作,虽然很忙很累,但孕育着我们的职责,我们就是这样默默无私的奉献着!因为同志们深知:医护工作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代表东方集团的形象!
“一握东方手,永远是朋友!”,“一握东方手,健康伴永久”。在建党__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我们要高唱东方之歌!为提升服务品位,打造淮南医疗界的东方大航母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2021年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稿【第七篇】
按照上级党委要求,在七一党的生日来临之际,由我为大家上一堂党课。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年之际,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想永葆初心本色,必须牢记“三个不忘”。
一、永葆初心本色,坚决不能忘了“我们是谁”
我们是永远的革命者。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烈火中百炼成钢。革命之于我们党,不仅是历史活动,还是一种浸入灵魂的精神气质。有人说,我们党现在已经从“革命党”变成了“执政党”,再讲革命不合时宜了。针对这种观点,xxxxx指出,“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实践证明,党领导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既是一部社会革命史,又是一部自我革命史。不忘初心,就不能忘记我们是革命者,不能丧失了革命精神,不是一味地反思革命、告别革命。我们必须不断挖掘和丰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意蕴,始终坚持“两种革命”一起抓,开新局于伟大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自我革命,以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共产党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就是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毛泽东说:“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xxxxx也多次以“人民的勤务员”自喻,并提出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自我要求。“人民的勤务员”是人民立场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立场的生动表述,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形象概括。不忘初心,就不能忘记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的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
我们是时代的答卷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xxxxx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近百年来,围绕“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革命”“建设什么样的新中国,怎样建设新中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创造性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考出了好成绩。面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新的重大时代课题,“考题”更难了,“阅卷人”的评判更严、期望更高了。不忘初心,我们就要牢记“答卷人”身份,永葆“赶考”精神,给历史和人民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二、永葆初心本色,坚决不能忘了“从哪里来”
我们是在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下前进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历史大潮中应运而生、成功突围并不断开拓康庄大道的。历史以铁的事实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苍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xxxxx指出,“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不忘初心,就要坚定这份信仰、这份信念、这份忠诚,让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高高飘扬。
我们是在辉煌历史的传承接力中走来的。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毛泽东说:“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xxxxx强调“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并立足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共产党建党近百年、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波澜起伏170多年、中华民族传承发展5000年,勾勒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路走来的节点坐标和壮丽图景。他还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不忘初心,就不能割裂我们的精神命脉,而要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深植中华民族的“根”,守好中华民族的“魂”。
我们是在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下壮大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前进的实践主体。回顾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人民的小推车推出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是人民的汗水浇灌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是人民群众在创新创造中闯出来的。再往远里说,“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离开了人民,党的事业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不忘初心,任何时候都要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三、永葆初心本色,坚决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
风雨兼程,不忘我们为什么出发的历史。百年中国长卷,历史的追光始终跟随着嘉兴南湖上的一条小船,这艘红船劈波斩浪,引领党和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星星之火走向燎原。党的历史直通现实又指向未来,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不仅会模糊对当下的认知,还有可能贻误对未来的预判。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始终铭记我们为什么出发的历史,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以更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闯关夺隘、砥砺前行。
对党忠诚,不忘我们为什么出发的信仰。“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只有把“忠诚”作为立身之本,方向才不会偏离,道路才不会走错。党的发展历程告诫我们,不走错路必须与党同心,少走弯路必须与时俱进,力避邪路必须与民同行。我们千万不要因为走得太久,而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前方的路还很长,容不得我们停下脚步,要始终做到讲党性、有信仰,用实际行动回报党恩,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建功立业。
实干担当,不忘我们为什么出发的梦想。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百年来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初心。有初心就会有担当,不忘初心才能敢于担当。我们要牢记为什么出发的中国梦,争做追梦人、圆梦人,以不懈探索的勇气、敢于人先的担当、紧弓满弦的实干,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奋斗中实现伟大梦想。
同志们,我们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大考”中能否“考”出好成绩,关键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永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做直面问题的担当者,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亮剑,危难险阻面前敢挺身,失误过失面前敢担责,遗留问题面前敢承担。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落实决策、化解矛盾、推动工作,敢闯敢试敢为先,培塑开拓精神,在民族复兴伟业中践行党员干部应有的实干担当。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2021年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宣讲稿【第八篇】
2021年7月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峥嵘岁月和光辉历程,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和政治品格,鲜明阐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豪迈宣示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不断创造历史新伟业的信心决心。讲话贯通历史、现实、未来,高屋建瓴、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下面,我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做个解读,谈点学习体会。我讲三个问题。一是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始终坚定创造历史新伟业的信仰、信念、信心。二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不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智慧和力量。三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实践要求,勇担新时代首都新发展的使命责任。
一、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始终坚定创造历史新伟业的信仰、信念和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特殊历史时刻,在接续推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间节点,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全世界发出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筑牢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定了我们面向未来创造历史新伟业的信仰、信念与信心。
一是深刻认识讲话的深远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无论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乃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对党、对国家、对民族都必将产生深远影响。第一,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与重要作用,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三个深刻改变”,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大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而产生的,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的必然结果;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悟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具有历史必然性。第二,讲话深入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贡献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以宏阔的大历史观,全面回顾了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先后创造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辉煌成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百年来党为国家、为民族付出的巨大牺牲,作出的巨大贡献;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够让我们不断增强历史定力,不断坚定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志气、骨气、底气。第三,讲话庄严宣告了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宣告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千年企盼,百年奋斗,今朝梦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讲话庄严宣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宣告了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千年梦想已经实现。这是中国共产党向历史和人民交出的满意答卷,是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答卷,是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最光彩夺目的篇章。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的历程之艰辛、成就之巨大、影响之深远;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化对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能够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继续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意气风发,积极进取,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二是深刻认识讲话的重要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站在奋进新征程的新的历史起点上,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为接续推进强国伟业擘画了宏伟蓝图,展望了光明前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征程中不断奋勇前进。第一,讲话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时代号召。习近平总书记讲:“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党中央号召你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这是党中央对全体共产党员发出的伟大号召,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嘹亮冲锋号。号令已经吹响,行动刻不容缓。全体共产党员都要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第二,讲话坚定了我们在新时代夺取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胜利的信心与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连续用了三个“一百年”让我们在今昔对比中强烈感受到一百年来党和国家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今天已经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们一定能够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第三,讲话明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也是当代共产党人担负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一个“不可逆转”,一个“不可阻挡”,这“两个不可”,实际上明确了我们当代共产党人身上担负的时代责任,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三是深刻认识讲话的重大理论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1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能够指引我们开辟新的百年未来。第一,讲话精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三者间的逻辑关系,坚定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县帜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县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一个“行”字,就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县帜高高地举起来了,掌声也响起来了。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三者间具有密切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世界范围内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成功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伟大创举。_百年来,我们党在革命淬炼中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伟大斗争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向世界昭示: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县帜上是完全正确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完全正确的!第二,讲话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弘扬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铸就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对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讲话深刻揭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必然性,坚定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刻指出:“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中国人民物质生活持续改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满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无比光明的前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于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创造新的更大奇迹提供了强大动力。
四是深刻认识讲话的重要实践意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丰功伟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壮丽的诗篇,也必将成为民族复兴伟大实践最鲜活的土壤。第一,讲话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高度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这是在_一百周年的特殊历史时刻,党向人民庄严宣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并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展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三个伟大光荣”的庄严宣告,充分表达了我们的自豪与喜悦、豪迈与坚定,对于我们更加深入领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战略部署,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讲话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规律,让我们明白了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以及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应当做到“九个必须”。这“九个必须”是对过去一百年我们取得成功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更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征程中继续取得成功的根本遵循,必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第三,讲话对前进道路上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经验,对新征程上如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全局性、前瞻性的回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我们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不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全文七千余字,脉络清晰,逻辑严谨,亮点纷呈。结构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为总论。说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会议主题和宗旨,向世界庄严宣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完成情况。第二个板块为分论。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奋斗主题,精辟概括伟大_精神,全面总结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九个必须”的宝贵经验。在此之后,又强调了港澳台问题,并对广大青年提出殷切期望。第三个板块为结束语。向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发出伟大号召,坚定必胜信念。最后,习近平总书记振臂高呼了两个声震寰宇的口号,发出了时代最强音。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最重要的是联系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全面深刻领会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深入领会讲话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概括,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一是深入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在_100周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十四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宣告,标志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成功实现,标志着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标志着我们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qì)可小康”,蕴含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对宽裕和殷实生活的美好向往。邓小平同志最早将“小康”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相联系。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985年,邓小平对外宾说:“我们有个雄心壮志,从80年代起,到本世纪末,用20年的时间初见成效,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小康社会。”邓小平用“小康”一词来定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把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一个阶段性的任务。
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正式提出了“小康”概念,并将其定为经济建设的目标,即从1981年到20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由此,建设小康社会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目标。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定了“三步走”战略部署,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使小康社会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计划,为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团结一致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_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使“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更加具体明确。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宣布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赋予“小康”更加丰富的内涵意蕴、更加深远的战略考量。
2012年,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新部署,强调要“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并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从现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由此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以来,近二十年间,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一代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的伟大成果。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中国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贡献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方案。从“建立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个战略目标的提出,一次次庄严承诺的兑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小康社会孜孜不倦的追求,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开篇中的庄严宣告,表明中国共产党兑现了向历史、向人民许下的铮铮诺言,标志着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又完成了一个大跨越。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深刻把握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分两阶段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勇往直前、不懈奋斗,坚定不移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前进。
二是深入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主题的重大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讲话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新的历史定位,将其概括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唯一主题。这是很有新意的理论创新点。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家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第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入侵,由于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习近平总书记讲:“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为了实现民族复兴,亿万中华儿女苦苦探寻,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以辛亥革命为例,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发展进步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是这场革命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处境。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仍然是失败的。各种救亡图存运动的失败,归根到底,是因为没有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没有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证明,旧式的农民战争和软弱的资产阶级革命,都不可能完成民族复兴伟业。
第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的不懈追求。习近平总书记讲:“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这段重要讲话,讲清楚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伟大意义和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在总结百年奋斗历史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提出了“主题说”,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括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可以说是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和历史规律的,是对党百年奋斗历程的高度提炼和精准概括。中国产生了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开始从精神上的被动转为精神上的主动。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一百年的不屈奋斗。百年征程中,尽管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阶段性任务,但是贯穿百年奋斗的主题没有改变,红线清晰可见。
这里再对“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句话做点补充。这句话最早出自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的总结。1949年9月16日,毛泽东同志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讲道:“从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旧的顽固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仗了,抵不住,宣告破产了。不得已,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组织过政党,举行过革命,以为可以外御列强,内建民国。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是这句话的出处,也讲明了这句话的历史背景。大家要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理解。
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用“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来描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主题,内涵非常深刻。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在参观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第一次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调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梦相联系,无疑使这一重大观点进一步得到升华。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就进一步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涵。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可以说,一百年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始终坚定,历史进程从未中断。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不畏强敌、英勇奋斗。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关键阶段。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都要把握历史主动、牟定奋斗目标,谱写出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三是深入领会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创造的“四个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以深刻的历史思维、深邃的历史眼光、深厚的历史智慧,集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出的“四个伟大成就”。第一个伟大成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个伟大成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古老的中华大地落地生根,开启了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新篇章。第三个伟大成就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从此,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改革开放,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第四个伟大成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从此,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以上四个伟大成就,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将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明确地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这是关于党史分期的重大创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完成的是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革命”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八个字,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生动写照。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完成的是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建设”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八个字,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生动写照。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推进的是翻天覆地的复国大业。“改革”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八个字,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生动写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党要完成的是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复兴”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八个字,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生动写照。
“四个伟大成就”和“四个历史时期”,让我们有足够的底气,以雄辩的事实,向世界作出“四个庄严宣告”。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四个伟大成就、四个历史时期、四个庄严宣告,让我们从厚重的历史中总结出五个颠扑不破的基本结论。这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四是深入领会伟大_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_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并深刻阐述伟大_精神,标识了党的革命精神的源头起点,深化拓展了党的精神谱系,具有开创性意义。这32个字的伟大_精神,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历史、党的传统、党的精神的深刻感悟;反映出我们党对自身历史的认识和总结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自身性质宗旨的理解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自身精神谱系的领悟和阐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的是我们党思想先进、信仰坚定的特质,展现的是我们党强大的思想优势。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的是我们党初衷不改、本色依旧的特质,展现的是我们党强大的政治优势。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的是我们党意志顽强、作风优良的特质,展现的是我们党强大的精神优势。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的是我们党品德高尚、情系人民的特质,展现的是我们党强大的道德优势。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_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从伟大_精神到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到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再到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再到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这一系列的宝贵精神,共同谱写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谱系,共同锤炼出中国共产党人英勇不屈的鲜明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百年征程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先烈、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在这里,让我们共同缅怀几位革命先烈。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不仅积极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而且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1916年至1919年间,李大钊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几10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1920年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1927年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夏明翰,1928年3月20日被敌人押送到汉口余记里刑场。牺牲时,他挥笔写下了一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永远为人们传颂:“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tīng),高唱着《国际歌》《红军歌》,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坦然走向刑场英勇就义,时年36岁。还有赵一曼、方志敏等无数革命先烈,他们都是伟大_精神的具体体现和生动缩影。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深情地感谢对党百年奋斗作出突出贡献的领袖人物、革命烈士、仁人志士和全体人民,要求我们要“永远把伟大_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_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伟大_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汲取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进的强大力量,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五是深入领会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总结积累的“九个必须”宝贵经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用“九个必须”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规律。这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九个必须”是百年大党在实践中用鲜血和智慧走出来的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开辟美好未来必须遵循的宝贵经验。我们要深刻理解“九个必须”的丰富内涵和根本要求,始终把握好继续走向成功的关键。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是政治保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强的领导力量。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是根本保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鲜明的价值追求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理论保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保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军事保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强的战略支撑。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外部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精神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保障。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是依靠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内在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根本的内生动力。“九个必须”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经验,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价值追求、理论指导、战略支撑、外部环境、力量来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正是我们要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教科书中汲取的营养,要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中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下面,我就“九个必须”中的重要创新点、关键点与大家做个交流。第一,认真学习领会关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观点,极大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涵和根本要求,把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我们要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和相互作用关系,准确把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要求。第二,认真学习领会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讲话再次强调人民是党的根基、血脉、力量,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一道,作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方面;把爱国统一战线作为民族复兴的重要法宝。这些重要论述,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对事业主体力量、依靠力量和事业价值追求的关系作出新的分析诠释,深刻体现了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深刻反映了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深刻诠释着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第三,认真学习领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的全新概括。讲话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强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些重要论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内涵外延等作出了新的分析,把我们党对民族复兴道路和文明形态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第四,认真学习领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讲话强调,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这些重要论述,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的外交理念和主张,体现了我们党协和万邦、和衷共济的天下情怀。第五,认真学习领会关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我们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的重大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讲话强调,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发扬斗争精神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诞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我们必须安不忘危、乐不忘忧,时刻保持警醒,不断振奋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第六,认真学习领会关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讲话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对于我们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牢记“国之大者”,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认识。
六是深入领会党对青年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广大青年讲了这样一段话,他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县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对广大青年寄予的殷切期望,反映了党中央对青年问题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问题。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全国广大青年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专门强调了青年问题,他说:“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问题,原因就在于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七是深入领会讲话发出的伟大号召。在讲话的结束语部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伟大号召。这个伟大号召体现了人民的热切期盼,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是我们党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又一份优异答卷的光辉指引。讲话最后,习近平总书记振臂高呼了两个声震寰宇的口号,这就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个口号,最早出现在党的文献上是1922年7月,在党的二大通过的文件上。1936年7月15日,毛泽东同志在接受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第一次提出“中国人民万岁”。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开国大典上,当毛泽东同志听到游行队伍呼喊“毛主席万岁”的时候,他连呼“人民万岁、人民万岁、人民万岁”。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度发出了这两个雄壮有力的口号,并且赋予其新的内涵,我认为是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进新征程吹响了最嘹亮的进军号。
三、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实践要求,勇担新时代首都新发展的使命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首都各界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工作要求,走在前、作表率,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不断推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党的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认真落实好党中央要求,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要把学习讲话精神作为当前理论武装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准确把握讲话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思想精髓、实践要求,深入研究掌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要把学习讲话精神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贯通。深刻领会讲话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系统掌握讲话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要把学习讲话精神同总结经验、关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学习的成效不断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和实效。
二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兴起党史学习教育新热潮。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对党的百年历史的系统总结、高度概括和理论升华,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文献。要把学习讲话精神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相统一。把讲话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中起统领作用的最新篇章,一体推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等。要以学习讲话精神引领“四史”学习教育。将学习讲话精神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统一,推动“四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要以学习讲话精神为指引,牢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县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决维护首都意识形态安全。
三要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成效转化为推动首都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首都高质量发展。2021年7月2日下午,在北京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上,市委书记蔡奇强调,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传承伟大_精神,凝聚强大奋进力量,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谱写北京篇章。要以首善标准履行好首都职责。深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积极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深入抓好“一个开局、两件大事、三项任务”,做到“五子”联动。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在紧要处落好“五子”,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首都高质量发展。要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扣“七有”“五性”,继续抓好“吹哨报到”“接诉即办”,集中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让我们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谱写更加精彩的北京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