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汇报3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关于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汇报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汇报1
一、~年宁城县农牧业经济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
我县战略推进农牧业经济工作的第一年,抓好一年,事关三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基于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用科学的发展观配置资源,聚集资本,发挥优势,实现农业新跨越。科学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经济发展,是“两加、两减”的延续,是“三化、三转、三增”内容的丰富,突出设施农业、奶牛、生态、资本,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弱中求强。
工作重点:盯住一个目标,主攻两个产业,加大五个力度。一个目标即人均增收350元;主攻设施农业、奶牛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民科技培训、生态保护的力度。主攻两个主导产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主攻这两个产业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二是主攻这两个产业是实现农业工业化的根本途径;三是走精农强县之路的必然选择。
主要任务:1、发展日光温室1万个,冷棚1万亩,食用菌1000万个单位;2、新增奶牛1万头,新增肉牛3万头,新增肉羊8万只;3、发展烟叶3万亩,新增牧草种植10万亩,其中青贮饲料种植5万亩;4、劳务输出11万人。5、农民人均纯增收350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9元。
二、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
~年,我县的农村经济工作紧紧围绕“工业强县、农业富民”的发展战略,坚持用新的理念经营农业,经过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设施农业有了新的发展。设施农业是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亮点工程,是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和有力手段。工作中我们坚持把设施农业作为亮点工程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不变;坚持将设施农业一抓到底,直到抓出成效的决心不变;坚持抓设施农业的政策和措施不变;坚持专项推进的力度不变,抓重点、攻难点,扩张规模,提质增效。~年,日光温室建设重点乡镇21个;冷棚建设重点乡镇17个;食用菌种植重点乡镇9个。全县完成日光温室建设10482亩,冷棚建设10035亩,食用菌新增1063单位,设施农业产值已经达到亿元。
(二)畜牧业生产取得新突破。一是结构上趋于优化,牛的数量大幅提高,形成了奶牛、肉牛、肉鸭、肉鸡多元发展趋势;二是质量上显著提高;三是效益上明显增强,商品率大幅提升;四是经营方式上有了很大转变,为牧而农,舍饲圈养逐步被人们所接受,通过小区建设形式,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畜牧业产值增幅较大。6月末全县家畜总头数64万头只,良种及改良种牲畜万头只,良改率达%。奶牛新增是2300头,年产奶量超过3万吨;新建奶牛小区、奶站各16处;肉牛存栏10万头,全年肉牛出栏万头;肉羊饲养量达到48万只,肉羊出栏17万只;肉鸭出栏1500万只,肉鸡出栏600万只。推广种植青贮玉米5万亩,完成秸秆转化亿公斤。为农业大县向畜牧大县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三)生态保护与建设又上水平。成功地组织了春季造林和夏季工程整治大会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各乡镇不等不靠,抓时间、抢进度,共完成造林万亩,人工造林完成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14万亩(退耕地造林4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0万亩),沙源工程万亩,秋季整地完成5万亩。共完成小流域治理万亩,新增水土保持治理面积万亩,新增水土保持保护面积15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万亩,解决万口人和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启动实施了“西水东输”工程,开通甸子灌区四干渠马连吐到天义水库的输水渠道,开挖渠道长度公里,占用耕地亩,占用林地亩,迁坟277座,穿跨大小山洪沟59处,横穿公墓1处,穿越道路36处,总动用工程量万立方米,可扩大灌溉面积万亩,工程于9月6日胜利通水。通过生态综合治理,已经初步结构出相对集中的生态板块,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通过封山禁牧,生态状况得到恢复,再现了昔日良好的生态景观。
(四)农牧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业结构日趋优化,粮食作物面积相对减少,经济作物、饲草作物面积逐年扩大,综合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近20万亩,烟叶种植2万亩,推广种植饲料作物5万亩、粮饲兼用青贮玉米50万亩。畜牧业产值继续攀升,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区域特点和产业优势,农业大县向畜牧业大县转变步伐加快。全县家畜存栏64万头只,良种及改良牲畜万头只,基础母畜28万头只,存栏结构更加合理。劳务输出总量达到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万人,外出务工收入已超过亿元,劳务经济形态正在形成。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目前全县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17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3亿元,带动农户万户,比去年增长31%。农民从农业产业化经营获得的纯收入人均1856元,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计划指标的72%。
(五)扶贫开发、农业开发成效显著。以全县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致富为目标,以千村扶贫开发和社会扶贫开发为依托,不断创新开发思路,有力地推进了产业扶贫工作进程。全年农业综合开发治理改造中低产田万亩,新打配机电井47眼,对适宜发展棚菜的贫困乡镇建设日光温室约500个,发展冷棚500个,扶持购置基础母牛1772头,基础母羊1905只,种公羊18只,引进梨枣苗木10万株,新植梨枣约900亩。解决极端贫困人口万人,解决低收入人口稳定温饱万人。
三、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1、抓重点。年初,县政府把设施农业和奶牛两项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对乡镇重点考核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各乡镇、县直各有关单位纷纷出台强有力的措施,加大了对农村经济重点项目目标的落实力度,千方百计地加快推进速度、提高推进质量,起到了抓重点、带一般、揽全局的效果。
2、抓推进。对全县重点项目由五大班子领导负责,实行专项推进。全县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分别由县几大班子领导负责,由12个县直单位承担推进任务。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也一改以往的方式,如推进会议不再召开大会,而是由分管领导牵头,召集承担单位和乡镇进行推进落实。今年我县就多次召开了由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设施农业和奶牛产业专项推进会议,对工作进行总体安排部署。
3、抓投入。截止目前,全县农牧业产业化共投入资金亿元,其中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投入亿元,流通企业投入2943万元,基地建设投入亿元。我们主要通过三种渠道积极扩大投入,一是积极向上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和金融支持,上级和财政扶持资金总额达到3200万元,银行信用贷款达到亿元;二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引联合作,引资总额1715万元;三是鼓励引导乡村、法人、个人自筹资金,总额达到18062万元,其中乡村投资203万元,法人投资14406万元,个人投资3453万元。
4、抓项目建设。今年是我县的项目建设提速年,各级政府,各部门都通过项目建设搞融资、增投入,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全县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共计35项,总投资近6亿元,其中加工企业项目达14项,总投资亿元;流通企业项目5项,总投资1370万元;基地建设项目16项,总投资亿元。
5、抓农民合作化。通过发展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的中介组织,以此来促进加工、搞活流通,使农民通过合作化生产经营整体进入市场,是我们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工作。为了引导广大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目前我县发展起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小区大户等各类中介组织,其中以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为主要类型的规范经营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45家,经纪人1000多人,规模小区472处,种养大户近2000户。
6、抓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上级要求,县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以发展菜、牛、鸭主导产业和羊、草、菌、蚕四个优势产业为内容,制定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长期发展规划》。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产业化,到07年实现户均一个棚的决定(讨论稿)》和《宁城县农牧业产业化重点产业~—~年发展规划纲要(讨论稿)》,从规模、质量、市场化与工业化、效益等多方面提出了我县05年到07年,设施农业和农牧业产业化其它重点产业目标,为今后战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指明了方向,制定了目标,提出了要求,为逐步实现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汇报2
贵阳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农业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分析前三季度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安排调度四季度农业经济指标冲刺收官及明年一季度“开门红”工作。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宏清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通报了全市前三季度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并就一产增加值、农业总产值、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等相关经济指标内容作形势分析,各区(市、县)农业农村局汇报了农业经济运行情况,局属相关处、站分别对当前中药材、蔬菜、畜牧业、种植业发展及存在的问题作了发言,并对下步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在听取大家的汇报发言后,李宏清强调,今年以来,贵阳农业农村系统紧紧围绕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抓主抓重,在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同时,按照年初既定的指标任务,强化调度频次,采取积极措施,扎实做好农业提质增效、稳产保供、高质量发展等各项工作,前三季度实现了农业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为冲刺四季度、保障明年一季度“开门红”夯实了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
李宏清强调,农业经济运行涉及方方面面,贵阳农业农村系统要在深入分析总结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工作的基础上,一是要提高能力,确保认识到位。要深刻把握当前全市经济发展形势,持续提高抓发展、促落实能力,对标对表找准差距短板,保持冲刺的拼劲,以务实的工作,加快补齐短板弱项。二是要精准分析,确保目标任务落实。要突出重点,围绕产业、统计、目标指标,精准分析,调优结构,充分释放农业产能,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三是要沟通协作,确保数据真实有效。要积极做好与统计部门间的沟通协作,把准方向,做到应统尽统。要指导乡镇扎实做好数据统计,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四要调度谋划,确保明年实现“开门红”。要压紧压实责任,各区(市、县)农业农村局要指导乡镇做好今年经济冲刺收官,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抓实重点指标,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谋划,夯实产业项目支撑,深入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明年实现“开门红”。
会上,针对农业经济数据统计调查工作,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相关负责人从建好数据台账、数据获取、统计上报等方面作了分享讲解。贵阳市统计局农业处负责人应邀以“抓好农业统计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为题,围绕农业统计统什么、怎么统、统计制度简介及注意要点三方面内容,对与会人员进行了培训。
各区(市、县)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人,局属相关处、站负责人参加会议。
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汇报3
农村实行改革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粮食生产连上新台阶,目前已基本形成5亿吨的综合生产能力,从而结束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长期短缺,实现总量供求平衡,丰年有余。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村居民生活整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跨越。中国农业用占全世界约10%的耕地解决了占全世界21%人口的吃饭问题。
一、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转折,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加快我国农业发展的决定。农民在实践中创造了以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至1983年底,全国已有亿农户实行了“大包干”联产承包责任制,占全国农户总数的%。农业生产在经历1980-1984年超常规增长以后,1985-1988年农业增长速度明显趋缓,农村经济结构及农产品流通体制成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在这一阶段重点进行了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将农产品统购统销改为合同定购与市场收购的“双轨制”,除棉花等少数品种外,其它农产品价格全部放开,由市场调节供求。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对其它农村非农产业和多种经营也实行鼓励政策,并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放松了限制。
在1989-199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农村改革着重围绕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来进行。首先是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粮食销价,1991-1992年提价幅度达140%,基本上使粮食购销同价。其次是大力发育农产品市场,从1990年国家在郑州建立小麦批发市场开始,先后在全国建立了9个区域性批发市场和一大批综合和专业的批发市场,从而使绝大部分农产品由市场调节代替了计划调节,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农业和农村经济从此步入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的新时期。
1993年以来,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主要以完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促进农村稳定为核心,给农村各项经济制度以法律确认,先后颁布《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乡镇企业法》、《种子法》等法律,以及一系列涉及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负担、农村文教卫生的法规和条例。在农村经济制度建设方面,主要进行土地承包延期工作,将土地的二次承包期延长30年,新一轮土地承包关系确立;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粮棉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真总结了20年来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和方针做出了全面的阐述,为新世纪的农村改革与发展提出了行动纲领。
从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其中有两个方面改革是最为重要的。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二是突破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束缚,将市场机制逐步引入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从而建立起符合实际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农村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加强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农业生产在制度与技术创新中稳定增长,在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一半的条件下,生产出的农产品不仅满足了近13亿人口的生活需要,也基本满足了工业生产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并且还有部分农产品出口。农村非农产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正在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现代的农村经济转变。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主要农产品供求实现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
2001年农业增加值达14610亿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倍,比1989年实际增长%。农业生产总体上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实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由短缺向总量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的转变。1989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连上亿吨、5亿吨两个台阶。粮食产量于1996年突破5亿吨大关,提前实现“九五”计划确定的粮食产量目标,在1996-1999年间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四年间年平均产量超过5亿吨,表明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粮食供求实现由短缺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目前国家粮食储备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0年、2001年的粮食产量受严重旱灾和结构调整因素的影响减产,2001年产量仍达到了45264万吨,比1989年增长%。棉花生产在适应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受到出口及库存变化的影响,年际间产量波动较大,但供需仍然达到了总量平衡有余;油料产量稳步增长,2001年产量达到2865万吨,比1989年增长倍,年均增长%;肉类总产量2001年达6334万吨,比1989年增长倍,年均增长%;渔业快速发展,2001年水产品产量已达4381万吨,比1989年增长倍,年均增长%。
农产品产量的不断增长,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2001年,肉、蛋、奶、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公斤、公斤、公斤和公斤,分别比1989年增长倍、倍、倍和倍。
(二)新一轮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给农业增添活力和后劲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进行了一次根本性的调整,这就是改变以粮食为纲,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实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这次结构调整,使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种植业、乡镇企业都有了很大发展。近年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受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的新阶段,突出地表现在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为了适应新阶段变化的要求,农业生产以市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着力调整和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品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适应市场能力和综合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经过几年的努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所发挥的作用渐渐显现。从农、林、牧、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看,农业比重不断减小,畜牧业、渔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001年,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为%、%、%、%,与1989年相比,农业所占比重下降了个百分点,牧业、渔业则分别上升了和个百分点。从各业内部看,种植业中大宗农作物调整力度较大,优质农产品发展迅速, 2001年我国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小麦总面积已达25%;优质水稻面积约占水稻总面积的50%以上,优质油菜面积占油菜总面积的比重超过57%;优质专用玉米、水果“高接换种”、无公害蔬菜等优质农产品开发进程加快。种植业生产正逐步向专业化分工、区域化生产方向发展。全国已初步形成东北的大豆、玉米带;黄淮海地区花生带、小麦带;长江流域油菜带;新疆棉花产业带。据统计,2001年位于黄淮海地区的河北、安徽、山东、河南四省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国小麦面积的比重约52%,小麦产量占全国的62%。
畜牧业生产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需要,由偏重数量增长向数量和质量并重的方向转变,畜产品结构逐步优化。猪肉在肉类产量中的比重由1989年的%下降到2001年%,牛、羊肉的比重分别由1989年的%、%上升到2000年的%和%,草食性家禽和家畜的比重不断增加。优质品种普及率提高,特种养殖规模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九五”时期,猪牛羊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0%、30%和55%。
渔业生产结构调整重点是增加名特优新水产品的养殖面积和产量,从保护和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近几年来渔业生产减少捕捞,进行伏季休渔。与1989年相比,2001年水产品总产量中,养殖产量比重提高个百分点。
为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并开始实施中西部地区的退耕还林(草)战略性结构调整。2001年完成造林面积495万公顷,其中,重点生态工程造林万公顷。
(三)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
农村改革以来,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非农产业异军突起,1987年乡镇企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1989-1991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出现徘徊。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和鼓励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乡镇企业再度出现高速增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乡镇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宏观环境日益严峻,通过加快体制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乡镇企业逐步实现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化增长方式转变,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势头。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统计,2001年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29356亿元,比改革之初的1978年增长近140倍,比1989年增长倍。1989—2001年年均增长%,占到国内生产总值净增部分的%。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优化了农村就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推进了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2001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中,农业(农林牧渔业)所占的比重为%,非农产业所占比重为%,非农产业所占比重比1989年上升了个百分点。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所得到的纯收入由1989年元提高到2001年的元,增长倍。农民人均非农产业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1989年的%提高到2001年的%。
农村非农产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我国工业的布局。据乡镇企业局统计,2001年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达20315亿元,比1989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出现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优势互补、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农村工业化带动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各类乡镇工业小区的建设与完善,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为依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989年的%提高到2001年的%。
(四)投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为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国家逐年加大对农业投资的力度。1999年,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出达到亿元,比1978年增长倍,比1989年增长倍。在努力增加财政农业支出的同时,通过社会筹资、资本市场融资、吸引外资等形式多渠道增加农业投资。1999年中央在新增的1000亿元财政国债中,有375亿元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水利设施、保护天然林、治理生态环境、节水灌溉工程等。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田排灌能力大大提高,200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5425万公顷,其中机电排灌面积3621万公顷。与此同时,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重要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已建成商品粮基地县1000个左右,优质棉基地县200多个,以及“双低”油菜籽、糖料和“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在全国形成了稳定的农产品商品供应体系;种子工程、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十大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全面展开。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
为启动内需,政府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鼓励集体和个人投资。2001年,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亿元,比1989年增长倍,年均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2001年,在全国的行政村中,自来水受益村所占比重达到47%;全国农村有95%以上的行政村通了公路;87%的行政村通了电话,农村电话用户2001年达万户;95%以上的行政村通了电。农村交通、通讯、水电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方便了城乡经济、文化交流,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入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从而实现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由基本生存型向温饱生活过渡及温饱向小康生活的跨越。
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比1989年增长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随着农村就业结构的变化,收入增长呈现多元化:一是家庭经营收入比重稳中趋降,在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 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为%,比1989年下降了个百分点。二是农村居民工资性报酬收入成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 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全年纯收入的比重为%,比1989年上升了个百分点。三是农村居民市场意识增强,农产品商品率提高,现金收入增长较快。200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纯收入由1989年的426元提高到2001年的1748元,增长倍。
收入的不断增长为农村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坚实。
1989—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元提高到元,增长了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随着农村居民整体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小康过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2001年农村居民消费的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水平分别达到元、元、元和77元,比1989年分别增长了倍、倍、倍和倍;而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方面的消费水平提高更快,分别达到元、110元、元,比1989年分别增长了倍、倍和倍。基本生存资料需求收入弹性已逐渐缩小,享受和发展资料的需求收入弹性逐渐增大。主要表现在:一是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占生活消费的比重)由1989年的%下降到2001年的%,下降了个百分点,成为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消费由温饱区间迈入小康门槛的重要标志。二是享受和发展性消费支出的比重普遍提高。医疗保健支出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的比重12年间提高了个百分点,交通通讯支出提高了个百分点,文教娱乐支出提高了个百分点。三是现金消费支出比重提高较快。全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额由1989年的元提高到2001年的元,增长了倍,现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由1989年的%提高到2001年的%,提高了个百分点。
伴随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农村居民消费档次提高,消费质量明显改善。食品消费中,肉、蛋、奶、鱼、水果等消费量增多,膳食结构向营养、科学型发展。1989年在农民每日摄取的热量中,来源于粮食的热量占%,2001年这一比重下降为%,下降了个百分点。农民每日的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大幅度增加,2001年农民人均每日摄入的脂肪、蛋白质为克和克,分别比1989年增加了%和%。主要营养素已基本满足需要。衣着更趋成衣化。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衣着方面的支出达到元,比1989年增长倍,其中购买服装支出人均元。居住质量、居住条件明显改善。1989—2001年,农村居民家庭年末人均住房面积由平方米增加到平方米,增加平方米,增长%。其中:砖木结构住房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了平方米,增长%;楼房面积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了6平方米,增长倍。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摩托车等需求弹性系数较大的耐用消费品年末拥有量成倍增长。2001年末农民平均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台,比1989年增长14倍;电冰箱台,同比增长14倍;摩托车台,增长25倍;洗衣机,同比增长倍。近年来,电话、移动电话、空调、电脑等也进入了农民家庭。2001年,农民每百户拥有电话机部、移动电话部、空调台、组合音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