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幼儿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最新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92218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幼儿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最新5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幼儿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第一篇】

活动目标:

1、了解眼睛进入异物后的简单处理方法。

2、知道红眼病会传染,教育幼儿不用别人的手帕或用脏水揉、擦眼睛。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活动准备:

情境表演:"排除眼中的异物"。

活动过程:

1、以情境表演引入。

2、引导幼儿讨论。

1明明的眼睛怎么啦?(进了灰尘或是沙子)

2眼睛进了灰尘或沙子应该怎么办?

3、讨论:眼睛除了进了异物后不舒服外,还有什么时候不舒服?,(得了红眼病的时候)

1得了红眼病有什么感觉(很难受。眼睛会流泪、怕光,还有轻微的疼痛,眼睛冲血、肿胀、结眼屎等)

2得了红眼病该怎么办?(因为红眼病会传染。得了红眼病就不能同小朋友在一起,更不能用别人的手帕、毛巾,或用脏手去碰眼睛,也不能牵别人的手,不能使用别人的东西等。)

3红眼病的预防。(得了红眼病要及时治疗。)

4、师小结:告诉幼儿要爱清洁、讲卫生,严格保护自己眼睛。在红眼病流行的时候,不到公共场所去玩。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幼儿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第二篇】

一、工作原则

(一)坚持预防为主原则

把近视眼防控(以下简称“防近”)的重点放在预防工作上,面向全体幼儿实施预防措施,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发生,降低幼儿近视眼新发病率。

(二)坚持综合预防原则

针对导致近视眼发生的多种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控制幼儿近距离用眼时间;改善游戏卫生条件,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普及视力保护只是,培养幼儿科学用眼习惯;落实幼儿户外活动时间,促进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三)坚持常抓不懈原则

把“防近”工作作为幼儿园日常工作,按照不同年龄要求,将其贯穿到保育教育各个环节中,坚持常抓不懈,促进“防近”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四)坚持全园参与原则

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和家长、社区的作用,建立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家长、社区联动的机制,形成共同做好学生“防近”工作的合力。

二、工作机构

(一)成立佳佳幼儿园幼儿近视眼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全园幼儿近视眼防控工作,对各班级开展“防近”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

组 长:康俊琴

副组长:王爱东 张凤

成 员:任丽婷 许琳琳 塔娜 乌雅恒

(二)工作职责

1、制定吉镇佳佳幼儿园幼儿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

2、组织协调教师开展工作;

3、督导、考核、评估“防近”工作实施情况;

(三)切实做好幼儿“防近”的宣传和指导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管理“防近”工作

1.将幼儿视力保护工作纳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班级管理内容,作为年终考核、班级评优先的依据,以此形成园领导、教师、幼儿人人重视,齐抓共管的“防近”工作机制。

2.制定科学规范的幼儿在园作息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周计划,安排每周活动和作息时间。依据学习和生活规律,按照动静交替、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游戏与活动。保证幼儿每天睡眠12小时。

3.教师可根据本班情况具体安排每天的眼保健操时间,组织幼儿学习做眼保健操,并做好记录。

4.每学期对幼儿视力做一次检测,由校医帮助完成。

(二)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培养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在园内师生及家长中,广泛、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

2.利用校讯通、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保健知识,培养幼儿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读书和用眼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坐姿,少看或不看动画片,控制幼儿与电视的距离等良好习惯。

3.教师应将培养幼儿良好用眼卫生习惯并贯穿于整个常规教育中,随时健全幼儿“防近”坚持制度,每天督促幼儿到户外活动或远眺。

4.通过家长会、校信通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指导督促家长为幼儿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幼儿近距离用眼时间(看书、写字、看电视、用计算机)、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视力下降时要及时到正轨医院就医。

5.每年6月6日的“全国爱眼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近”宣传活动。

四、考核与评估

建立科学完善的实施方案、检测方法和制度,保证幼儿近视眼防控工作的完成,科学评价防治效果。

幼儿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第三篇】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精神,加强保护学生视力的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把近视眼防控(以下简称"防近")的重点放在预防工作上,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预防措施,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发生,降低学生近视眼新发病率。

2.坚持综合防控原则。针对导致近视眼发生的多种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改善教学卫生条件,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普及视力保护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用眼习惯;落实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坚持常抓不懈原则。把"防近"工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按照不同年龄、学段要求,将其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坚持常抓不懈,促进"防近"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4.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和家长、社区的作用,建立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家长、社区联动的机制,形成共同做好学生"防近"工作的合力。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管理"防近"工作。

1.将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纳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班级管理内容,按照《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见附1),落实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并作为年终考核、班级评优评先的依据,以此形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人人重视,齐抓共管的"防近"工作机制。

2.制定科学规范的学生在校作息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依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课程与活动。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

3.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切实做到不拖堂。严格控制考试的科目与次数,限制课外作业量。不随意增加学科教学学时,不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学校要统筹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60分钟以内;初中各年级不超过90分钟。

4.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5.根据教室采光照明情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可调整一次学生座位。根据学生身高变化,及时调整其课桌椅高度。

6.建立视力定期监测制度。每学期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病率等各类指标的统计分析,对有视力下降趋势和轻度近视的学生进行分档管理,并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防近"措施。

7.坚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制度。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认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

(二)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按照《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见附2),在学校师生及家长中,广泛、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

2.每月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

3.每学期开学初和学期结束放假前,通过品德与生活课或体育与健康课、主题班队会等,集中对学生进行一次保护视力教育,使之与经常性"防近"宣传教育有机结合,促使"防近"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4.教师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书写字姿势,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和行为。课间督促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

5.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指导和督促家长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看书、写字、看电视、用计算机时间达45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时间)、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视力下降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6.每年6月6日的"全国爱眼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近"宣传活动,积极争取和动员专业机构、新闻媒体的参与,扩大宣传的效果。

(三)积极改善教学条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

1.保证教室内所有学生合理的用眼距离,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 米以上距离,后排课桌后缘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超过8米,中学不超过米。

2.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提供与学生身高相符合的课桌椅,每间教室内应预置1-3种不同型号的课桌椅(有条件的学校应配置2种以上型号的课桌椅),或配备可调试课桌椅。

3.教室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米,中学为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米。

4.教室采光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新建教室采光玻地比应达到1:4)。

5.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且灯管应垂直于黑板;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米 ; 黑板照明应另设2盏横向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分布均匀,照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要求。自然采光不足时应及时辅以人工照明。

幼儿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第四篇】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按市教育局文件要求,为全面实现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及身心健康发展,有效降低近视率,阻止不良视力在儿童青少年中的发展趋势,提高广大儿童青少年科学用眼意识,形成良好的自我保健习惯,增强青少年眼睛保护能力,我园特制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爱眼日”活动,普及科学用眼知识,降低青少年近视率,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倡导预防近视从今天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真正体会到明亮眼睛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二、活动目的:

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创设各种教育活动,介绍近视的危害,近视的预防,教育广大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正确用眼、爱眼、护眼,掌握眼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达到保护视力,减少眼疾,普及康复知识,增强青少年真假性近视的科学防治方法,提高爱眼护眼意识。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以提高全民素质的目的。

三、具体措施:

(一)学校近视防控工作重中之重。

做好防近宣传教育工作,每学期初为防近宣传月,将其列入幼儿园工作计划;保证每天1次眼保健操。

(二)做好宣传、管理工作

1、利用广播,进行有关保护视力以及预防近视的保健知识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从而使儿童懂得护眼常识,用眼卫生,自觉预防近视,提高视力水平。

2、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以达到其预期的效果。

3、让学生坚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保证体育课的质量,切实保证每位儿童都能得到真正的体育锻炼。

(三)做好普查工作

9月份幼儿园对儿童进行视力普查工作,要求详细记录、及时统计,并将普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学校及家长,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测率、新发病率等各类指标的统计分析,对有视力下降趋势和轻度近视的学生进行分档分析与管理,通过爱眼活动,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防近"措施。建立教师全员参与,幼儿园、家长联动的机制,形成共同做好学生"防近"工作的合力。

(四)将儿童"防近视"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严格规范"防近"工作。

1.将儿童视力保护工作纳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班级管理内容,落实各有关人员的职责,以此形成幼儿园领导、教师、儿童人人重视,齐抓共管的"防近视"工作机制。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周密安排,把“防近视”工作作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推动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与本单位的各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实施。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落实到人,确保“防近”工作的顺利开展。

2.制定科学合理的儿童在园作息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安排每周的课程和作息时间。

3.教师应将培养儿童良好用眼卫生习惯,并把“防近”工作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随时纠正儿童不良姿势,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和行为。

4、可以通过家长会公众号宣传单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指导和建议家长为儿童提供有利保护视力的学习环境,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例如看书、写字、看电视、用计算机等,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

幼儿园要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介绍眼疾的危害,近视的防治,眼外伤的预防,教育广大儿童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正确用眼、爱眼、护眼,掌握眼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达到保护视力,减少眼疾的效果。

幼儿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第五篇】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呈上升和低龄化趋势,近视已经成为影响我省儿童青少年健康素质的重要问题。为提高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遏制近视低龄化现象,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省卫生计生委、教育局、体育局《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现就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预防近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是加强社会宣传。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活动,广泛普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健康用眼知识,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青少年近视防控的良好氛围;围绕每年“全国爱眼日”活动主题,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并安排专业医务人员深入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指导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活动。

二是加强学校宣传教育。各地卫生计生部门要督促提供儿童保健服务的相关医疗保健机构加强对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健康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提高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的预防保健意识,倡导儿童和青少年科学用眼,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各地教育部门要发挥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在近视防控知识宣传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落实每学期至少1次视力健康教育活动的要求,利用广播、宣传栏、家长会和家长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请学校告知家长在校外时间履行对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三是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各地卫生计生和教育部门要联合制订培训计划,对辖区内托幼机构、中小学校长、校医(保健教师)和班主任进行眼健康知识和近视防控工作要求的培训,增强教育机构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的重视程度。通过广泛宣传培训,使科学用眼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普及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健康用眼知识,争取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知识知晓率≥98%、教师及家长近视防控知识知晓率≥95%。

二、坚持预防为主,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

一是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各地教育部门要督促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按照《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全面改善教学卫生条件,教室采光、电光源照明、课桌椅高度等教学设施要符合卫生标准,做到所有教室全部张贴视力表和眼保健操图,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随意增加教学学时,保证课间休息时间,不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上课,统筹控制好学生的家庭作业量。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照《江苏省学校卫生监测工作方案》要求,认真做好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测。

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用眼习惯。全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要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合理安排课程与活动,健全眼保健操制度,将每天2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程表,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教育和督促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减少近距离长时间用眼,减少使用电子视频产品,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习惯。鼓励和倡导学生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积极参加有益于眼肌锻炼的体育活动,有意识的增加望远时间和次数,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三是强化视力筛查和近视预防。各地卫生计生部门要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定期普查制度,组织医疗保健人员深入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开展视力普查,及早发现视力异常儿童青少年,采取综合有效措施,通过早期干预,遏制儿童青少年视力下降势头。探索建立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屈光筛查,早期筛查出屈光不正等异常或可疑眼病,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努力减少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发生。各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省卫生厅关于规范儿童视力筛查工作的通知》(苏卫妇社〔2008〕13号)要求,做好儿童(重点是托幼机构和中小学生)视力筛查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与指导。3岁以内儿童主要进行屈光和眼位异常的筛查;3岁以上儿童主要进行儿童视力、屈光和眼位异常的筛查。儿童在3岁以前筛查1次,3岁至7岁以内每年筛查1次。对筛查未通过或可疑的患儿,年龄在3岁以内者在6个月内进行复筛,年龄在3岁以上者在3个月内进行复筛。对筛查未通过或可疑的儿童,在规定的时间内到筛查机构进行复筛。对复筛仍未通过或可疑的患儿,告知监护人到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二级以上设眼科的综合医院或眼科专科医院)进行确诊和治疗,并作记录。对视力有下降趋势和轻度近视的学生进行分类管理,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防治措施。

三、规范防治服务,提高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水平

一是健全近视防控服务体系。卫生计生部门要根据“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和江苏省防盲治盲规划(2016~2020年)要求,将眼保健服务纳入医疗服务体系,明确各级眼科专科医院、医疗机构眼科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任务和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眼科和眼科专科医院应普遍提供近视门诊服务,并根据儿童青少年视力状况开展屈光不正的筛查与科学矫正,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要开展近视康复矫治工作,构建适合我市市情、方便可及的近视医疗保健服务网络,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使我市儿童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视低龄化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消除因低视力与屈光不正导致的可避免盲。

二是规范近视矫治服务。各地要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纳入眼科医务人员专业培训内容,根据需要开展眼科及相关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安排基层眼科医师到上级医院进修儿童青少年近视康复适宜技术,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眼保健、视力筛查、常见眼病诊治和急诊处置水平,增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服务能力。推动屈光不正的规范化筛查、诊断与科学矫正,提高验光矫正服务的整体水平,减少因为矫正屈光不正导致的视觉损伤。加快视光师培养,提高眼视光专业人员技术水平,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医学验光配镜流程,避免因不规范的验配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近视程度的加深。

三是强化综合防控效果。积极开展针对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规范化筛查、预警、防治等研究,为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和方法,逐步建立科学、系统的防治模式和有效的干预途径及办法,不断提高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质量,有效改善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状况。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的特色和优势,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做好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工作。

四、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治机制

一是建立工作组织。各地卫生计生与教育部门要把近视防控工作作为推进儿童青少年素质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纳入卫生和教育相关发展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卫生计生、教育、体育等部门要密切协作,成立徐州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附件1),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共同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市级成立由眼科、眼视光、眼保健、中医、营养等专家组成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组(附件2),负责全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的专业指导和咨询,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干预、控制和保护研究。各地要逐级成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领导组织和专家组,为各项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二是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各地要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学校素质教育综合考核体系,建立督导考核制度,定期对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学环境、生活设施以及近视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设施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低于当地同类学校平均水平或学生近视率增加比例高于平均水平的,在一定范围通报,学校不得申报年度先进单位和体育类特色校,确保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三是开展综合防控试点。各地要积极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试点,探索建立融健康教育、监测预警、综合干预、跟踪管理等内容为一体的长效防控机制和市、县、镇联动的分级防治模式,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全面开展,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矫正”,强化综合防控效果。各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学校要积极探索把健康融入所有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全面促进学生体质健康。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129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