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其它公文 >

审议省高院工作报告汇报发言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08790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审议省高院工作报告汇报发言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审议省高院工作报告发言1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非常好的报告,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形势和挑战客观准确;部署今年工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措施有力。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可以说亮点纷呈,但我认为,最大的亮点应该是求真务实。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目标求真务实。报告中提出的各项发展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与省十次党代会和“十二五”规划的目标相衔接,经过反复权衡确定的。这样的目标既符合中央精神,又有实践基础,既有高度,又切实可行。

二是工作任务求真务实。在充分认识我省加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前提下,提出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稳定工业经济增长、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大科技创新、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等十项工作任务。这一项项任务都是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体现了求真务实的本色。尤其是在第一项和第二项工作任务前,用了千方百计、下大力量等词语,更体现了省政府对省情的清醒认识,我省目前的发展,还是要把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把稳定工业经济增长作为重中之重来全力抓实抓好。

三是工作措施求真务实。报告指出,要完成今年的各项

任务,对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省政府通过完善决策咨询机制、健全问责制度、着力解决腐败、扎实抓好“五权”、 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年”活动等一系列措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凝聚发展力量,推动各项任务的落实。

我们相信,2014年,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经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一定能够顺利完成,目标一定能够圆满实现,吉林省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吉林省的人民会更加幸福。

审议省高院工作报告发言2

3月xx日,xxx代表团认真审议了政府、计划、财政等六个报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报告内容丰富、文字精炼、主题鲜明、实事求是,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我区的成绩,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的规划及2017年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符合xxx实际,具体措施操作性强。代表们一致赞同。

Xxx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一是全面、客观总结了2016年以及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目标任务清晰明确、振奋人心,通篇贯穿了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新思路新要求,明确了今后五年要重点抓好的工作;三是从九个方面明确了2017年要抓好的主要工作,措施具体实在。四是关注民生多,关注全区人民的切身利益,列出了工作目标,制定了工作举措,全面回应了人民的期盼。

Xxx代表说,《报告》总结工作实事求是,部署任务求真务实,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只要全区上下形成共识,加大贯彻力、执行力、落实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建议:继续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引入一批对经济有明显拉动作用的大项目,努力提升xxx的整体竞争力。

Xxx代表说,报告总结实事求是、剖析存在问题深刻到位,五年目标振奋人心,今后工作具体有力。报告立意高远、充分体现了“五大理念”的要求;报告自加压力,充分体现了敢于担当的精神;报告关注民生,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情怀;报告任务具体,充分体现了真抓实干的作风。建议,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Xxx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对xxx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振信心,鼓舞斗志。xxx将坚决贯彻好会议精神,抓好目标责任落实。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二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发展后劲;三是提升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四是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五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六是持续改善民计民生,确保群众安居乐业;七是夯实平安创建基础,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八是加强税源管理,确保协税护税工作取得实效。

Xxx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紧扣中央和省市的精神,思路清晰、层次感强、求真务实,十分鼓舞人心,站位高、定位准、举措得当,统揽xxx今后五年工作,项目和数据非常详实,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的实干精神。建议:一是突出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找好发展的着力点;二是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我区特色小镇和生态农业园区的建设。

Xxx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工作实事求是,提出目标科学合理,工作部署思路清晰、方向明确、措施得当,体现了区政府主动适应新常态、奋力开创新局面的信心和决心。报告对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的论述,抓住了xxx经济发展的本质、要害、关键和“牛鼻子”,为我们加快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和重点,增强了我们加快发展的决心、信心和动力。

Xxx代表说,报告内容丰富,既关注经济发展、又兼顾民生改善,精炼简短、重点突出,“干货”很多。建议:进一步提升和优化政府职能部门办事效率,营造有利于我区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

Xxx代表说,报告中提出要打造法治、诚信、廉洁型政府,营造既“亲”又“清”的新型政商关系,使我们坚定了对xxx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提质增效,为我区的经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Xxx代表分别就社区软硬件建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土地经营权、宅基地确权审批及抵押等提出意见建议。

审议省高院工作报告发言3

听了王胜俊院长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和曹建明检察长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所作的工作报告,感觉两个报告对过去一年各项工作的总结实事求是,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客观严谨,对今年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切实可行,我赞成这两个报告。

下面,我就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谈些审议意见:

司法最根本的功能是定纷止争,最基本的特点是中立判断,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是公平正义。司法因司法的终局性而被视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应当具有其自身的权威。要树立司法权威,从司法机关来说,关键是要着眼影响、制约司法公正的瓶颈问题,不断加大机制创新的力度,力争源头解决影响司法公正的机制性束缚和保障性困扰,实现司法公正,确保司法公正。

一、要让司法功能在诉调对接中更有效发挥

要充分重视调解在纠纷化解中的作用,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能调则调,当判则判。把调解作为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之一,着力形成各种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合力,实现诉讼内外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功能相济、有效衔接、相互融合,优势互补,为公民提供多途径、多层次的权益保障。王胜俊院长的报告中说:“把化解矛盾、案结事了、促进和谐作为审判工作目标”、“调解结合撤诉率达62%”。从上海来看,2009年上海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共委托人民调解纠纷54851件,占一审民事案件受理数的%;调解成功45834件,调解成功率达%,占一审民事案件结案数的%。取得了明显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二、要让司法公信在民主公开中得以提升

“司法依赖民众的信任而生存”。王胜俊院长报告中指出:“完善司法公开和司法民主机制。”“做到透明公开、阳光司法”。要以公开审判为载体,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着力推进网络公开。通过网上立案、审判和执行进度查询、裁判文书附录法律条文、生效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网络直播常态化、庭审录音录像全程化、公众查阅档案网络化等举措,依法全面实现“阳光审判”,让当事人更便捷、更直观地了解案件事实、理解裁判理由、认同司法裁判,让程序公正“可定格”、“可再现”、“可复制”,让实体公正“可感受”、“可理解”、“可接受”。要深入落实人民陪审制度。扩大参审的范围、增加参审的数量,进一步发挥陪审员在参与审判、专业咨询、技术释明、诉讼调解、联系群众等方面的作用。最高法院报告中提到:全国陪审员由万人增加到万人,参审万件,案件上升%。2009年,上海法院人民陪审员共参加审理一审案件万余件,占一审普通程序结案数的%,同比上升8%。要加强与社情民意的互动。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和媒体的监督,努力提高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的司法公信力。2009年,上海法院%的案件经一审即服判息诉,经二审后的服判息诉率为%。

三、要让司法公正在监督制约中得以实现

司法权的运行既很分散(由各个合议庭成员和独任法官代表法院行使司法裁判权),又很集中(往往由各个合议庭或者独任法官对某一案件作出实体的裁判意见),必须针对这一特点,加强监督制约,确保司法权运行的规范,这是司法公正实现的基本前提。最高法院报告中说:完善审判管理机制、细化工作标准、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司法水平。要进一步健全法官自由裁量权规范行使机制,逐步完善实体裁量的规范意见,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立足个案公正,追求类案统一。推行改判发回异议制度,规范二审的改判发回行为,实现案件审理的双向监督,防止不当改判。强化非程序性过问的制度约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要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确保公正廉洁司法,强化对案件质量、效率、效果的综合管理,让司法权威在司法公正的基础上得以树立。从上海这方面的工作看,在全国法院2008年的22项评估数据中,上海的生效案件改判率、生效案件发回重审率、结案均衡度、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和信访投诉率这五项指标为全国最优值,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法院中最优数据最多的法院。

就最高法院工作,我想再提出两点具体的建议:

一是改革再审制度和案件管辖制度

当前随着社会转型和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大量矛盾纠纷以案件形式进入司法领域,人民法院的收案数连年攀升,各类案件的标的额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导致大量一、二审案件进入高院和最高法院。另一方面,新《民事诉讼法》实施后,申请再审案件的管辖实行审级上提一级,取消了向原审生效裁判法院申请再审的规定,大量申请再审案件涌入高院和最高法院。对再审的次数又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导致相当数量已经高级法院驳回的申诉案件又进入最高法院。在上述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最高法院和各高院的收案数大幅增加。如07、08、09这三年中,最高法院收案数分别为8149件、10553件、13318件,08年比07年增长%,09年比08年增长%,涨幅都在30%左右。同时,大量经过基层法院一审的案件进入最高法院申诉,09年全国法院共收申诉案件126794件,其中,最高法院收案4035件,再审227件。

大量的基层法院为一审的申诉案件涌入高院甚至最高法院,其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影响了二审终审基本法律制度设置的功能实现,无限申诉、无限再审、终审不终;二是不利于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纠纷解决在一线;三是增加了当事人诉讼成本;四是弱化了最高法院审判监督指导职能,长期下去也会影响最高法院的审判权威。

为此,建议进一步改革完善民商事诉讼的再审制度和管辖制度。一是在“民事诉讼法”对申请再审案件上提一级,但没有规定具体次数的情况下,建议最高法院作出司法解释,对申诉再审案件由生效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只审一次的规定。二是改变单纯以诉讼标的额作为划分依据,推动大标的额民商事案件进一步下放到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尽可能地推动就地就近及时解决纠纷,高级法院原则上不再受理一审民商事案件。从制度上改变县一级法院裁判的案件都涌入最高法院申诉上访的状况。让基层法院成为化解矛盾纠纷案结事了的主体,中院成为二审终审定纷止争的主体,高院成为依法纠错服判息诉的主体,最高院成为审判指导统一司法的主体。

二是科学定位涉诉信访

政府工作重在协调,难在平衡;司法工作,重在公正,难在满意。信访和司法分属不同领域,发挥各自特有的作用,各有侧重,不可替代。信访作为一种政治权利,不是去直接解决具体法律争议问题,司法则是通过对涉诉个案的依法处理,解决法律争议问题,实现定纷止争。因此,对法院有关个案的处理只能依法申诉,依法再审,要实行诉访分离,而不是通过信访加以审查,也不宜对已穷尽司法救济的案件仍通过信访交办、督办等方式让法院限期化解、落实稳控。信访应定位于对权力的监督制度,不应成为权利的救济制度。否则,一旦没有了法律争议的最终裁判者,社会纷争就难以最终平息。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0 120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