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大全【通用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大全【通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大全【第一篇】
《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的1篇随笔,它的学习方式属于“问题探讨”。这篇文章比较深奥,思想比较深刻,解读起来有难度不小,属于典型的深度文本,其中存在着大量的理解“问题”。
而问题是思维的种子。课堂学习要高效,必然在问题提出后加以思考,讨论解决。所以问题探讨应该包括两部分:提出问题,深入探讨。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缺一不可,二者互相促进,统一体。“探讨者”当然主要应该是学生,因为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课堂上,我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之后,就让学生提出问题加以讨论,然后汇报成果,全班一起解决未能解决的问题。
课堂的最后我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讨论为什么经典作品常读常新。
本节课从教学流程设计上看,应该说符合了课改精神,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暴露了许多问题,如课堂流程不流畅,给人比较生硬的感觉,不能挥洒自如。思维也未能充分打开,有些生成问题未能很好抓住,课堂亮点不多。对于学生问题回答的点评也不够到位。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大全【第二篇】
赫尔曼・黑塞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他在具体解说的时候,认为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里特别指出是“作家和思想家”。人的求学之路无止境,所以要集中心智,研读伟大人物的思想经验和理想。人要想从蒙昧而走向智慧,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有教养的人,只有读书学习,充分利用前人的知识积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应当具有终身学习的追求。
读书,最好的地方就在于,好的书籍能够让人产生共鸣,催人思考,然后进步。有时候――觉得很奇妙――哪怕横跨很远的空间,或是很久的年月,一本好的'书能够让人受益匪浅,一句话,一个道理,往往能够让你和几千年的作者产生极大的共鸣。一本书尤其是一本经典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经典作品会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们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读书还能使人穿越时空,返回远古,与李白苏轼举杯宏饮,看屈原傲骨清风,和禹锡陋室雅谈,与孔明纵谈天下;亦可让思绪超越时间的步履,飞翔到未来时空,让思想在未来的天空下驰骋,飘荡!这些,都会在消融了喧嚣的疲劳之后,为我们呈献一份平和空灵的喜悦,留下一段深入冷静的思索,让我们在人生旅途中平添几分深刻。
读书能令人快乐,读书也能让人学习,学无止境,那么读书亦无止境,读书有趣,却也苦乐掺半,然而不管是晨曦初露的清晨,还是风清月白的夜晚,只要有书,便有我的忘情的遨游,有我幽静的享受。
作为教师,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身的素养。这样才能在教师的岗位上游刃有余。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大全【第三篇】
《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的1篇随笔,它的学习方式属于“问题探讨”。这篇文章比较深奥,思想比较深刻,解读起来有难度不小,属于典型的深度文本,其中存在着大量的理解“问题”。
而问题是思维的种子。课堂学习要高效,必然在问题提出后加以思考,讨论解决。所以问题探讨应该包括两部分:提出问题,深入探讨。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缺一不可,二者互相促进,统一体。“探讨者”当然主要应该是学生,因为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课堂上,我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之后,就让学生提出问题加以讨论,然后汇报成果,全班一起解决未能解决的问题。
课堂的最后我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讨论为什么经典作品常读常新。
本节课从教学流程设计上看,应该说符合了课改精神,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暴露了许多问题,如课堂流程不流畅,给人比较生硬的感觉,不能挥洒自如。思维也未能充分打开,有些生成问题未能很好抓住,课堂亮点不多。对于学生问题回答的点评也不够到位。
文档为doc格式。
。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大全【第四篇】
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是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的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因此,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所赋予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了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而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不管多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么?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
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每一年,我们都看见成千上万的儿童走进学校,开始学写字母,拼读音节。我们总发现多数儿童很快就把会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有少数儿童才年复一年,十年又十年地对学校给予自己的这把金钥匙感到惊讶和痴迷,并不断加以使用。他们为新学会的字母而骄傲,继而又克服困难,读懂一句诗或一句格言,又读懂第一则故事,第1篇童话。当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时,少数人仍然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因为它们古时候都曾经是富有魔力的符号和咒语)。这少数人就将成为读书家。
这儿还根本未考虑世界上的书籍在不断地增多!不,每一个真正的读书家都能将现有的宝藏再研究苦读几十年和几百年,并为之欣悦无比,即使世界上不再增加任何一本书。我们每学会一种新的语言,都会增长新的体验——而世界上的语言何其多啊!……可就算一个读者不再学任何新的语言,甚至不再去接触他以前不知道的作品,他仍然可以将他的阅读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使之更精、更深。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新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我年轻时初次读歌德的《亲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现在我大约第五次重读它了,它完全成了另一本书!这类经验的神秘和伟大之处在于: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看出它全部的美和魅力正是基于这种独特性和个性——与此同时,我们却相信自己越来越清楚看到,世界各民族的成千上万种声音都追求同一个目标,都以不同的名称呼唤着同一些神灵,怀着同一些梦想,忍受着同样的痛苦。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个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大全【第五篇】
1、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2、了解本文层进式的论证结构,掌握严谨的逻辑顺序,体会语言的严密性。
3、学会筛选重要信息,并能够概括要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以专题导语导入,并简要介绍本专题,转入“经典”话题(让学生说说对“经典”的理解)。
美梭罗“经典是什么?它们是人类思想的最崇高的记录,它们是唯一预言性的、不朽的作品。”
二、了解作者。
三、内容分析。
1、检查预习(对文章的理解及存在的疑问)。
2、“教养”与“修养”的区别。
[字典]教养: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也指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
[文中]注意:真正的修养。
教养: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完善,增强和扩展自我意识。
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
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
既是完成又是激励。
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
[因此]文中的“教养”等同与“真正的修养”
——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的巨大财富。
4、深入研读世界文学对于我们有哪些作用?请在文中筛选信息,分条列出。(注意“使”)。
(1)感到满足和幸福——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2)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
(3)集中心智。
(4)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
5、作者强调要从深入研读世界文学获得教养必须有什么样的前提?
——个性和人格,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有爱和生命。
[读书观]不追求数量,而追求“爱的阅读”,追求心灵的获得。
6、当今之世,出现的“轻视”书籍的现象,引起了作者的重视,针对这样的问题,作者提了怎样的建议。
7、揣摩第五小节的语言。
自己的价值——有对自我修养的价值、对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有个性和人格、有爱的`阅读、有敬重的知识、有心的教养、能认真对待杰作杰作的真正价值——杰作能帮助我们获得教养(详见“作用”)。
[因此]3、4、5三小节是对第二小节的补充。
[小结]。
第一部分(1)阐明“教养”的内涵。
第二部分(2-5)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
8、6-7小节论述了几类人的阅读情况——两类。
(1)多数儿童、多数缺少天赋的人。
(2)少数儿童、少数人、读书家、真正的阅读者、我。
9、两类人在阅读中获得的有什么不同。
(1)自然而然的事、学会阅读技巧、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
(2)惊讶、痴迷、风魔、广大恢弘、气象万千、令人幸福神往、在其中寻觅并且体验到自己、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欣悦不已、更精、更深、新的共鸣……(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
10、正确理解结尾破折号后面的内容(学生讨论)。
四、布置作业。
1、整理笔记。
2、总结本课字词。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大全【第六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阅读经典的意义;认识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能力目标:学习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正、对比说理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1、阅读经典,继续前人的思想成果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
2、要重视阅读,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提高自身修养。
重点难点:1、阅读经典与获得教养的关系;
2、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对比说理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文题背景及解析。
这是瑞士作家赫马曼·黑塞有关读书的1篇随笔,经典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阅读经典作品。
三、走进作者。
赫尔曼·黑塞(1877—1967),20世纪德国文学重要作家。黑塞出生于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州的卡尔夫城,父亲和外祖父都是传教士,对佛教和印度教颇为了解。黑塞曾进入神学校,但半年后就逃离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拉门青》(1904)令他一举成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发表了《在轮下》(1906)、《盖特露德》(1910)、《罗斯哈尔特》(1914)、《克诺尔普》(1915)、《德米安》(1919)、《席特哈尔》等小说。除了小说创作外,黑塞同时也致力于小品文与诗歌的创作,以抒发观感,有诗文集《堤契诺之歌》、散文集《回忆之页》《图像集》等。二战后,黑塞主要从事整理、编纂早年和中年时期的作品,有少量诗歌、散文、回忆和文艺评论发表。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还曾获得冯达诺奖、歌德奖等。黑塞于1923年加入了瑞士籍。
四、生字词积累。
狭隘(i)跋涉(b)沉溺(n)麻痹(b)。
戕害(qing)给予(j)符箓(l”)恢宏(hu‰)。
五、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1)提出问题: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二(2~5)分析问题: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
三(6~7)进一步分析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
六、围绕课文的内容设计问题,小组讨论:
1、真正的修养是什么?为什么说获得教养的途径是阅读经典?
提示:作者认为真正的修养是“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又认为真正的修养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修养和教养的人生存的境界。
阅读经典作品可以获得作家和思想家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人的求学之路无止境,所以要集中心智研读伟大人物的思想经验和理想。
提示: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和有效的阅读。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他心灵的获得。作者认为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他所说的“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通俗地说,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
3、文中提到“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呈?这些体现说明了什么?以你读过的中国古典名著为例。
提示: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阅读经典作品,能促进人的精神成长,增强自我修养,决定审美追求。反复阅读经典作品,能不断地有所发现,是因为经典作品是一个时期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思想内涵丰富,语言文字精致,就像取之不竭的宝库。读者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不断地有所收获。人的经验在不断增长,阅读也逐渐深入,就能不断地有新的发现。
提示:文章阐述读书是获得教养的途径,高视阔步,既有理性思考,也富有感染力,举例论证,以亲身体验说明问题,许多论述充溢着对读书的感情。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既采用例证法,又用对比论证,如:把不同的阅读品位作对比,以人成长的不同追求作对等。
七、学生质疑。
八、总结。
经典是属于全人类的,它将久久地感动你,抚爱你。
九、作业布置:
1、阅读《语文读本·必修一》中“寻找精神家园”中4篇文章,摘抄优美和经典文句。
2、选1篇采用批注的方式写出自己对读经典问题的看法和感受。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大全【第七篇】
1、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2、了解本文层进式的论证结构,掌握严谨的逻辑顺序,体会语言的严密性。
3、学会筛选重要信息,并能够概括要点。
2课时。
以专题导语导入,并简要介绍本专题,转入“经典”话题(让学生说说对“经典”的理解)。
美梭罗“经典是什么?它们是人类思想的最崇高的记录,它们是唯一预言性的、不朽的作品。”
1、检查预习(对文章的理解及存在的疑问)。
2、“教养”与“修养”的区别。
[字典]教养: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也指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
[文中]注意:真正的修养。
教养: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完善,增强和扩展自我意识。
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
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
既是完成又是激励。
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
[因此]文中的“教养”等同与“真正的修养”
——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的巨大财富。
4、深入研读世界文学对于我们有哪些作用?请在文中筛选信息,分条列出。(注意“使”)。
(1)感到满足和幸福——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2)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
(3)集中心智。
(4)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
5、作者强调要从深入研读世界文学获得教养必须有什么样的前提?
——个性和人格,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有爱和生命。
[读书观]不追求数量,而追求“爱的阅读”,追求心灵的获得。
6、当今之世,出现的“轻视”书籍的现象,引起了作者的重视,针对这样的问题,作者提了怎样的建议。
7、揣摩第五小节的语言。
自己的价值——有对自我修养的价值、对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有个性和人格、有爱的阅读、有敬重的知识、有心的教养、能认真对待杰作杰作的真正价值——杰作能帮助我们获得教养(详见“作用”)。
[因此]3、4、5三小节是对第二小节的补充。
[小结]。
第一部分(1)阐明“教养”的内涵。
第二部分(2-5)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
8、6-7小节论述了几类人的阅读情况——两类。
(1)多数儿童、多数缺少天赋的人。
(2)少数儿童、少数人、读书家、真正的阅读者、我。
9、两类人在阅读中获得的有什么不同。
(1)自然而然的事、学会阅读技巧、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
(2)惊讶、痴迷、风魔、广大恢弘、气象万千、令人幸福神往、在其中寻觅并且体验到自己、一片片新的广阔的原野、欣悦不已、更精、更深、新的共鸣……(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
10、正确理解结尾破折号后面的内容(学生讨论)。
1、整理笔记。
2、总结本课字词。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大全【第八篇】
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是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的自我的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因此,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所赋予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了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而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不管多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么?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
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每一年,我们都看见成千上万的儿童走进学校,开始学写字母,拼读音节。我们总发现多数儿童很快就把会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有少数儿童才年复一年,十年又十年地对学校给予自己的这把金钥匙感到惊讶和痴迷,并不断加以使用。他们为新学会的字母而骄傲,继而又克服困难,读懂一句诗或一句格言,又读懂第一则故事,第1篇童话。当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时,少数人仍然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因为它们古时候都曾经是富有魔力的符号和咒语)。这少数人就将成为读书家。
这儿还根本未考虑世界上的书籍在不断地增多!不,每一个真正的读书家都能将现有的宝藏再研究苦读几十年和几百年,并为之欣悦无比,即使世界上不再增加任何一本书。我们每学会一种新的语言,都会增长新的体验——而世界上的语言何其多啊!……可就算一个读者不再学任何新的语言,甚至不再去接触他以前不知道的作品,他仍然可以将他的阅读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使之更精、更深。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新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我年轻时初次读歌德的《亲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现在我大约第五次重读它了,它完全成了另一本书!这类经验的神秘和伟大之处在于: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看出它全部的美和魅力正是基于这种独特性和个性——与此同时,我们却相信自己越来越清楚看到,世界各民族的成千上万种声音都追求同一个目标,都以不同的名称呼唤着同一些神灵,怀着同一些梦想,忍受着同样的痛苦。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个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