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用论的驳论文范例(通用5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读书无用论的驳论文范例(通用5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读书无用论的驳论文【第一篇】
书可以教会我们很多处世的方式,但他没有教我们什么时候应该怎样做。他只是机械地告诉我们,有几条路可以走,但做出最后决定的还是自己。但往往我们只会选择曾经走过的那一条,因为书告诉我们的其他路,有太多的未知和扭曲。比如说别人侮辱了你,你应该觉得愤怒,单数告诫你,你要平和,你要宽恕,如果你选择了树的`那条路,压抑了本意,积聚了愤怒,内心只会更加急躁。相反,或许你大骂一顿后,反倒是舒畅了,仰笑离去。
看不同的书,总会有不同的结论,这本书告诉你要学愚公移山坚守执着,那本书就提醒你学鲁迅三改其至懂得放弃。这边告诉你要孔融让梨内敛谦让,那边就告诉你要毛遂自荐自赏自信。这边告诉你欲速则不达,那边告诉你快刀斩乱麻。这边让你破釜沉舟一鼓作气,那边则叫你三思后行留条退路。这边让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那边则告诉你忠言逆耳利于行。于是你晕头转向,选对了你就功成名就,光照历史,选错了,那不好意思,滚一边去吧。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面对五花八门的选项,你迷惘矛盾,而你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怎么办
所以往往我们的选择,不是前人之书所指引我们的,更多是通过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跌撞中所领悟的。当那些早已练就自我,达到非人高度的圣人,着书来告诉我们捷径,让我们少走点弯路时,他们往往忘记了,人在不断成长的道路中,没有所谓的捷径,我们始终会做错一些东西,也会做对一些东西,然后才会走出自己的路。你不可能把别人的人生复制到自己身上,就更不可能用别人的选择决定你的人生。所谓读书,不过是告诉我们是非善恶,告诉我们人生有多少种选项,但下决定的还是在于自己。你可以借鉴,切不可模仿。
读书无用论的驳论文【第二篇】
读书无用论,这个理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众多人宣传,有些人认为这个说法不无道理,有些人则认为这个理论大错特错,下面我就来说说我的看法。
读书无用论大概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年轻的时候辛辛苦苦的读书,最后进入社会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换句话说就是上了这么多年学,才挣那么点钱,所以说最后就觉得读书无用。
第二个方面就是,读书读了这么多年,最后长大了书中大部分的知识都给忘了,那么我读书干嘛呢?
我认为读书无用论只是一种片面的、短视的视角,它只看到了某一个时刻,一个人的能力和所拥有的资源不匹配,或者说是文凭和他现在的收入不匹配,就认为这个理论是对的,但是这背后更复杂的原因,读书无用论并没有看到。
首先,人生本就复杂难言,没有哪条路是完全安全,可以确保成功的。在过去的历史里,读书几乎只是贵族们的特权,到后来封建科举制,老百姓们才有机会通过读书考取功名,封妻荫子。那么些个寒窗苦读的日子,最后才有金榜题名的那一刻。因为历史上教育资源来之不易,所以大多数人比较珍惜,另外读书与晋升的途径联系密切,所以读书无用论这个观点很少出现。
现代社会的教育跟过去相比是井喷之势,有更多的人有机会去读书,也就有更多的人有机会去接受高等教育,但是不得不说这些人也有着千差万别。
有的孩子,父母是农民,他们常常告诉孩子,我们苦点无所谓,你好好念书,将来会有本事的,相信这句话很多孩子都听说过。然而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农村出身的孩子,或许很能吃苦,但是因为视野受局限,他们并不知道,这些知识,该怎么用来赚钱。他们看到的倒是老家邻居开挖掘机,已经给家里买了辆面包车。对比自己,仍然在大学里念着不知所以然的书,花着父母的钱。
有的孩子,父母是研究生学历,早早就让孩子看书看电影,学英语练舞蹈。这样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旦选择努力,那么他们拥有的视野和从小养成的习惯,会帮助他们看得很远很远。
其次,在这么大的世界中,每个人都走着不同的道路。高考早已成为千军万马的搏杀,最后的胜利者走进好的大学,而失败者则走进社会的滚滚红尘中,留下失败的叹息,然后就用消极的语气告诉你,读书无用,你看我读过书,最后不还是混成这个样子。还有的人可能没读过书,但是在社会上饱受挫折,那些挫折你可能都无法想象,最终他们成为成功的人士,而那些不愿意努力的人就以他们为榜样,不去读书,然后这些人就会说,你看他们不是也没上过学,最后不也是成功了。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读了很多书,最后年纪大了都忘了,以前初高中学的各种东西等到大了根本就用不到,这样看,好像读书也的确没什么用。但是我建议你不要这么想,因为即使这些东西你以后可能用不到,但是人生的终点已定,每个人的寿命都只有那么久,你有为何不趁这些时间内多体会一下这个世界的美好呢?
读书,或许不能让我们直接赚到钱,但是我们还是要读书,为什么这样做,是因为我们知道这些知识是正确的,我们确实是要这么做的,而且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世界很大,不读书,你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读书无用论的驳论文【第三篇】
书籍是人类数百年来无数聪明才智的载体,它记录着人类记几十年的知识教训。随着社
会发展,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书卷也日益繁多。当我面对如排山倒海般袭来的“书山书海”,不
禁会想,我们为什么读书。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为生存,为了考学,拼命的读书,有人甚至说
书籍是生计的敲门砖,有了事业即可不要书。对于这一观点,我不敢苟同,正如培根所说,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
善辩。”在我看来,读书的目的并不在于为考试,而在读书,若只为考试而读,那变是读死书。
我认为,读书的真正目的应是以下四点:第一,读书让人获得知识。这是最浅显的作用。第二,读书让人提高修养。第三,读书让人开阔视野。人生活的范围有限,限制于空间与时间的连锁中,当他只能同身边的交谈,他的认识是
肤浅的,他的学识是简陋的。但当他打开一本书,时间,空间便再不能限制于他,他可以坐
在家中看到世界各地,品味古今中外,他可以体会古战场上“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的宏大,可以体会大草原上“风吹草地牛羊”的生机;可以体会黄昏下“枯藤老树昏鸦,小
桥流水人家”的忧;可以体会“白日放歌需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欢喜。在书中人可以
翱翔于智慧的天空,他的视野也不会只存在于一省,一市,一县,一国而是整个宇宙整个空
间。着也许读书所换来的乐趣吧。第四,读书让人明白事理。韩愈曾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或?”我想最大的疑虑也莫过于不明事理吧,读书里的名人,也许刚好可以找到答案,看世界名人的作人处事,从中可以学到许多方
法,对于明白事理,应是非常重要的吧。快乐读书
书是人类的老师,也是一位你想见就见的朋友。如果说读书是一种享受,那么会读书便
是一种乐趣。享受这种乐趣是幸福。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
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显然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当生活失去阳光,当鸟儿失去翅
膀,那宇宙将会黯然失色,世界将不再精彩??高尔基也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爱读书,甚至对书爱不释手,我这么爱读书,为什么却没有进步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妈妈替我找到了原因:囫囵吞枣。读书就好比爬山,要一步一个脚印,迈着坚实的步伐攀登高
峰。书,一定要从中获取自己不知道的新知识才能算是读了一本新书。读书并不是轻描淡写
地看看书中的文字,而是深刻的体会到这本书中每个字的意义和它所代表的生命,让自己也
融入故事情节中,就好像透过文字,身临其境看到了故事。读书不但要思考、体会和想象,
还要把作者的精髓融入自已的脑海中,在写文章时可以随时应用;要一遍一遍毫不厌倦地读
一本书,只有每读一遍才会发现新的内容,才会不断的获取新的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
水平。有效地读书才能让你增长知识,感到快乐。于是我改掉了囫囵呑枣的坏习惯。我很喜欢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对这1篇文章情有独钟,是因为文章中伟大的父爱让
我深深地感动,怀着百感交集的心情把文章读完。文章中父亲的背影一次又一次的在我脑海
中浮现,虽然他是矮小的、肥胖的,但他在我心中却是高大的。父亲对儿子的爱是那么的无微
不至,他把一切都付出给了儿子;虽然自己体态肥胖,但在人口密集的车站爬上月台替儿子买
橘子??我不觉沉浸在真挚的亲情中??这篇文章虽然没有华丽的词汇,但文章中作者对他
父亲背影的深刻描写却使我记忆犹新。
读书让我知道了什么是酸,什么是甜,什么是苦,什么是辣,读书让我知道了如何为人处事。
读书给我的最大体会是——知识。“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它不仅丰
富了我的大脑,还增长了我的见识。如果读书是一条快乐的河,那么我愿做一叶舟,飘向未知的远方??驳“读书无用论”近来不时地听到人们议论读书的价值,主要有两个声音:一是读书可以提高人的素养;
另一种自然就是读书无用论了。对于读书无用论,我是相当的不以为然。我不否认有些人不读书也能靠自己的能力混得
很好,但请注意,这样的人只占极少数。我看到某些论坛上有人说本科生不如专科生,言辞
之激实在令人叹服,文笔也不错。但是,这样的观点显然是很容易驳斥的。类似的,也有人
在议论研究生不如本科生、大学生不如中专生云云,都是些站不住脚的谬论。就拿那篇说本
科生不如专科生的帖子来说吧,作者只看到了少部分优秀的专科生和少部分在大学里混日子
的本科生,犯了以偏盖全的错误,直接导致他总结出“读书多没有用”的谬论。如果从总体
上来说,毕业后谁更能在社会上站得住脚?谁能更有成就?答案就很明显了,必然是本科生。
为什么?整个理论修养和人文修养都比你高一筹,你能不服吗?如果按照“读书无用论”的
逻辑,那么最优秀的人非连斗大的“一”字也不认得的文盲莫属!无独有偶,某些人只看了就业率,就说研究生不如本科生,这也是有失偏颇的。书读得
越多,学习得就越深入,就业面也就相对变狭窄了。因此,研究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
是正常的。但是,无论从洞察问题的眼光还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看,研究生总体来说都要比
本科生强,尤其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项目上,这是毋庸置疑的。综上所述,读书自有它的价值所在,而且它的价值是不容任何人否认的。
“读书无用论”者都有一个通病,就是过分强调能力的重要性。有些人是很聪明,什么
事情都是看一下就能上手。但是,如果他们读书多点书,提高理论素养,那么他们的能力肯
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同样智力水平的人,读过大学的跟没读过大学的人一比,差距马上就
出来了——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我们学的课本上的知识,受到很多人的指责,说学了之
后出来工作用不上。我承认有些科目确实是很垃圾,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否认,我们在学习
大部分某些人认为是无用的东西的时候,就算以后用不上,我们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都在
不知不觉中被这些“无用的科目”潜移默化。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看一下,同样都是学那
些“无用的科目”,文科生的思维跟理科生在同一个问题上的反应可以相差十万八千里!学过
数学的人跟没学过数学的人一比较,思考的逻辑的严密也有很大的差距。否认读书的重要性,是浮躁的表现,是严重的错误。希望那些读书无用论者能早日醒悟
吧。(下面是1篇以书信形式写的驳论文)给妈妈的一封信
妈妈:
您好!您别生女儿的气,女儿认为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妈妈,您说“不上大学没有
什么出息”。在这里您首先没弄清什么是“出息”,您要强,认为上了大学“显亲扬名”,才
是有“出息”。况且即使按您“有出息”的观点,也不能概括全部的人生价值啊。祖冲之读
了哪所大学?张衡读了哪所大学?就说现代,彭总、贺老总都读了哪所大学?如果说一定要
大学毕业才有出息,那么,这些人都不能算是有“出息”的人啦,这怎么会是正确的观点呢?虽然我在您的眼里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但也并非全没主见,报职业高中我是经过长期
思考的,妈妈!我要走适合我自己的路,我在初中阶段能够在学业上取得这样的成绩,有您
的一大部分汗水和心血。虽然您不曾说我反应较慢,但我知道,我已经用了全部力量才仅仅
得到了这点成绩,如果上了高中,在全县的那么多“尖子”生那里,不被刺死,也要被比得
灰溜溜的,这起码对我的人生我的自尊是一种伤害,妈妈能体谅女儿的用心吗?其次,我跟
着奶奶学过缝纫;在电视上看过服装设计,那是一份多么美好的工作啊!常说,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我在这一方面一定会干出成绩的,等到那时我设计的服装款式流行于东南亚、德国
法国的时候,我一定会向世人宣我的辉煌是妈妈给我的。那时世人决不会说我没“出息”。而
我的这一志愿,妈妈,掏心里话说:不是比上一个大学的志愿还丰满和完善吗?妈妈,您说不上大学就不能深造,这显然是您对科学界知之不多,华罗庚初中毕业就失
学了,他就是靠自学成才的,化学家杜勒十二岁就在一家药店当学徒,没读大学,在制药过
程中,他发现化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问,就废寝忘食的自学,第一个析出氧气来。蒸气机的
发明者瓦特,还是工人出身呢。况且我也有深造之志,我早就偷偷地读过往年的招生目录,
北京服装学院、上海服装学院等大学都招收对口职高学生,以我这样的成绩,在重点高中是
龙尾,但在职业高中是凤头,我可以自豪地说,将来的专业对口非我莫属,你放心地瞧吧!基于以上三点,我说我设计了一条适合于我的路,你不认为是荒谬的吧!妈妈,我是你
的孩子,你是爷爷的孩子,我会听的话,要上“大学”,也希望你听爷爷的话,支持我走自己
的路。
祝大安!
读书无用论的驳论文【第四篇】
品味一本书,就好像与一个“灵魂”作一次交流。我们阅读不同的作家的作品要以不同的心态去读。品味一本书,要品好的书。毕淑敏的文字比较平实,贴近我们的生活;舒婷,是一个坚强而又幽默的女性,阅读她的作品,使人感到坚强……
他们都是近代的作家,写的作品也是比较新鲜的,毕竟他们所生活的年代比较贴近我们;鲁迅的文字是犀利的,郭沫若的散文诗是浪漫的……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到不同的知识。我比较喜欢徐志摩那细致柔婉,毕淑敏的散文是实在的……
我最喜欢看《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的,其中最使我感动的一句是“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这仅有一次的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首往事时,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感到羞耻”在这,我品味到保尔?柯察金的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品味着这么好书我能够感受到精神上以致在灵魂上的共振。
品书,是浪漫的。毕淑敏说过:“阅读是一种孤独。”而我,却认为阅读是一种浪漫。我们可以坐在书桌旁,在绵绵春雨下,品尝一杯浓郁的红茶,品味一本好书。是多么有情趣的啊!
品书,是一种乐趣。别人说:“品味着《孟子》我感到它的理趣,品味着《三国》我感到它的智趣,品味着《水浒》我感到它的义趣,品味着《红楼》我感到它的情趣,让人荡气回肠;老庄的玄妙,太史公的深邃,苏子的旷达,易安的细腻,让人陶冶性情;浮士德的探求,安德列的追寻,保尔的顽强,老人与海的拼搏,让人奋发进取。躲进小楼,畅游在书海当中,那是最惬意的时候;理清思路,品味着其中的语言,圈点、批注,积累运用是最好的品书方法。”
写书的人都是富有经验的老手。他们会从生活中品味出各种各样的味道。有甜有苦、有酸有辣……都一一从他们的作品中体现出来。阅读他们的作品,我们有如经历了一个人生。同样地感受几个不同的作家作品,我们有如经历了几个人生。我们感受作家的思想,更可以从中悟出一些人生的道理,这些道理却是会使我们感到如获至宝的道理……
品味一本书,不一定是名家名作。一些青年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也是很好的,他们写得好是因为他们都是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也很喜欢读他们的作品,他们写得很平实,不浮夸,同时也反应了他们的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了我们。
书,让我们看出生活,看出生命,看出精彩的人生……
读书无用论的驳论文【第五篇】
摘要:什么才是真正的会阅读?笔者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自己要会阅读,还要带领学生们去阅读,在其中不乏面对许多困惑。美国作家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一书中,极其细腻地介绍了如何去阅读一本书,读后若有所感,我将从如何选择书籍、阅读技巧、主动阅读去和大家探讨阅读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选择书籍;阅读技巧;主动阅读
你经常阅读吗?
若我们向身边的人问这样一个问题,相信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自信满满地回答。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无处不存在阅读。微信里的心灵鸡汤,网络上的八卦新闻,老年人爱看的报刊杂志,甚至连同路边的小广告……人人,处处,时时,都在阅读。
然而,你会阅读吗?
这个问题也许太抽象,让我换个方式来问你吧。如今,每年出版的书籍数量都会刷新文字时代出现以来的书籍总量,在这样一个真正的书海时代,你是否懂得该如何选择书?阅读所有书籍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吗?面对不同类型的书,你知道该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吗?有哪些阅读策略?阅读一本书时,我们应当掌握怎样的技巧才能更大程度上有所收获?
本是带着一点不屑的意味翻开美国教育家艾德勒和范多伦教授合著的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却是越看越沉重,越看越悚然心惊,原来,大学中文科班出身的我,对阅读的理解竟如此浅薄!翻看几遍之后,顿觉醍醐灌顶。
过去我们大部分认为的“阅读”,相当大的程度上只是为了娱乐消遣或者获取资讯,甚至仅仅为了考试。但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种类繁多,意义广泛。书中艾德勒这样对阅读下定义:这是一个凭借头脑运作,除了玩味字句外,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你的头脑会从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理解。
那么怎样才是会阅读呢?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后,我有了以下的收获:
一、有选择地读书,读好书
果戈里的名著《死魂灵》中有个名叫彼什伽秋的人物,他嗜书如命,什么书都读,结果由于毫无选择、毫无目标地阅读,最终还是一事无成。数学家王桎坤说过,读书要有选择,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书,有的不值一看,有的只值看20分钟、有的可看5年,有的可保存一辈子,有的将永远不朽。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要读,只要读书就是好的。著名作家梁文道说:“对于如何读书,我们有选择的标准,有品位的判断”。如果我们想变成一个好的阅读者,就应该尽量多选择那些超越自己能力的书或超越自己头脑的书。当你最初阅读一本书时,这本书的层次就超过你,你重读时仍然超过你,未来可能一直超过你,只有这样的书才能帮助我们思想成长。所以面对难读的书籍、难读的文段时,我们更应该沉下心来,这时候正是提高我们自己阅读能力、思维层次的机会。这也许就是提倡多读经典的原因,因为这些书的作者比一般人思想更深邃、更有洞察力,能帮助我们厘清迷雾,把一些问题想得更清楚,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了解这个世界。
二、有技巧地去阅读,善读书
著名学者赫名义曾形象地比喻如今丰饶的阅读市场却越来越少的人读书的怪象:“为什么我们身处富饶却饥饿而死?”是啊,书再多,再好,你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合适地技巧,也会消化不良甚至败坏胃口!
不是所有书都用同一种速度来读,一本需要快速阅读的书如果用很慢的速度来读,就是在浪费时间。书中提到的用手指划读就可以很好提高阅读速度,指读法在《如何高效阅读》一书中有很多细致的方法,个人认为就采用一般的手指划读完全可以解决读书速度的问题,毕竟并不是读得越快,你的理解能力越好。
此外,在书中艾德勒还提出了七种做笔记的方法,除了常用的画底线、做符号、编号、圈画关键词等方式之外,作者还提出了在书页空白处做笔记的方式。这点很有意思,作者认为那种在书前空白页盖藏书章的方式只是对这本书有财务上的所有权,而通过记载思想,写阅读后的整体框架等方式,才是智力上对这本书的消化,内化。想来,我恐怕一直以来也只是对书本是物质上的占有吧。
三、边思边读,才是真读书
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读完一本书提不出一个问题来,我们就不可能期望一本书能扩宽个人视野。歌德也曾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这也就是说,当我们读书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被启发,除了知道作者所说的话之外,还要明白他的意思,懂得他为什么这么说,能够读出书中的言外之意,才会有更大的收获。书中,艾德勒用“主动阅读”一词表达了读书时思考的重要性。作者认为读一本书时可以带着四个问题去读。即这本书在谈什么?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四个问题层层深入,从阅读到批判,再到联系其他的书籍去思考。一本書被读厚了又被读薄了,读薄了的书还能结合生活经验再次读厚,这才是真阅读。
什么才是真正的“会阅读”?简而言之,读好书,善读书,真读书,才是会阅读。
阅读不是学生的专利,阅读更是成人的福利。一个人身体的成长是有限制的,而心智的成长却没有限制的。到了某个年龄阶段,我们的身体状况会达到巅峰停止成长,接着衰老,而我们的头脑却能因为阅读而突破生理局限,让我们得到更大的成长。正如作者艾德勒所说:“好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阅读的疆界就是人生的疆界,教师的阅读疆界就是学生的成长疆界。如何阅读一本书,何其重要。于生,于师,于己。
参考文献:
[1]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彼得·孔普.如何高效阅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