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汇聚【精选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汇聚【精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第一篇】
本着我校“三环双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中“先学后教、学学定教的理念,为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我对本节课设计如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利用跷跷板、鹅、鸭、鸡比体重的情境导入新课题、并板书。
(新课标强调,教材必须从属于、服务于学生的需要,我们应该应用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出发,因此,我创设以上的情境,真正使数学焕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情境的设计意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也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和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二)自主学习(两个问题)。
学习要求:认真思考后,先独立完成,不能解决的和同桌合作完成,和同桌合作不能解决的小组合作完成。
1、学习课本第109页例2,解决下面的问题。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个西瓜=()千克()个苹果=1千克。
(2)几个苹果和1个西瓜同样重?
2、6根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9个大萝卜换3棵大白菜。6棵大白菜换多少根胡萝卜?(练习二十四第3题、合作学习)。
学习提示:(1)找出1个大萝卜=()根胡萝卜1棵大白菜=()个大萝卜。
(2)思考1棵大白菜=()个根胡萝卜。
(3)计算“6棵大白菜换多少根胡萝卜?”
3、讲《曹冲称象》的故事,课件出示:(1)《曹冲称象》故事中称象的过程,直观感受用石头的重量代换大象的体重,同时激发学生对曹冲的敬佩之情。(2)“司马光砸缸、匡衡凿壁偷光、(包拯)包青天、爱迪生、司马迁的图片”,介绍每个人的事迹,要求学生记住一个自己敬佩的人,达成学习目标3。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对这一理念作出较好的诠释。给予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去发现、解惑。把学习内容设计成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学习后进行展示交流,体现我校“三环双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
(三)课堂检测。
1、课本第109页“做一做”。直接运用等量代换方法解决问题。
2、练习二十四第4题。2只鸭=1只鹅4只鸡2只鹅。
一只鸡和一只鸭,谁重一些?
3、(1)1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240。
1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1个正方形+1个正方形。
1个三角形=?1个正方=?
(2)你能说出一个自己敬佩人吗?
(设计的三类练习,层层深入,我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利用所学方法解决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挑战性,使学生兴趣盎然,意犹未尽。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不要只停留在一个思维层面上,真正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设计,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的,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实现了课堂的德育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第二篇】
兴趣。课的一开始,教师就合理巧妙地设置悬念,便可以充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的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非达”的愤悱境地,引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探究愿望,从而把学生带入更广阔的数学天地。
课堂案例五年级上册《可能性》。
(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休的图片)。
师:天皇嫉妒一休的聪明与勇气,处处为难一休。有一天,天皇把一休关进了死牢。按照法律规定,死囚在临刑前还有最后一次选择生死的机会,那就是大法官拿来一个盒子,里面装着“生”和“死”两张纸条,一休摸到“生”则可以生还,摸到“死”便会被天皇处死。
师:你们认为一休摸纸团会出现什么结果呢?谁能用“可能”说一句话预测一下结果呢?
生:他有可能摸到写有“死”的纸团。
生:一休可能摸到写有“生”的纸条。(师板书:可能)。
生:一休一定会摸到写有“死”的纸团。(师板书:一定)。
生:一休不可能摸到写有“生”的纸团。(师板书:不可能)。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第三篇】
1,候考:考生持面试准考证、身份证、按时到达测试地点,进入候考室候考。
2,抽题:按考点安排,登陆“面试测评软件系统”,计算机从题库中抽取一组试题,考生任选一道试题,系统打印备课纸及试题清单。
3,备课:考生持备课纸、试题清单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演示活动方案),时间20分钟。
4,回答问题:考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个规定问题,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
5,试讲演练:考生按照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时间10分钟。
6,答辩:考官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的内容和测试项目进行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第四篇】
仪表仪态往往是留下第一印象的最重要的方面。考生从考场外进入考场的一刹那,考官就会建立对他的整体印象。好的或者坏的印象都会产生一系列的晕轮效应,继而影响考生其他的面试表现。在教师考试中,有些同学不注意着装,穿着过于随意时尚,引起了考官的反感,也有些考生穿着过于正式,去考教师却武装得自己像考公务员一样,同样也受到考官的冷落。那教师面试到底应该如何着装呢?其实只要想想教师的身份和职责就行了。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生具有向师性, 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在老师的行为规范中对于教师的穿着也做出了规定。教师的仪表行为规范中也明确规定“衣着整洁,朴实大方,服饰要符合职业特点,体现教师为人师表的好形象”,所以面试穿衣还是有讲究的,要正式中透露大方和得体,能美尽量让自己美点,不要过于呆板。大家可以多关注下周围的正式老 师是如何穿着的,就更能找到感觉了。除了衣着之外,精神状态往往更为重要,一个好的老师是充满活力的老师,所以精神面貌也是考官经常考察的一个要素。所谓面由心生,平常保持乐观健康的情绪和态度,人的面相和精神状态自然会发生变化。
2、忌语言问题
教师是靠语言来表达自己和传授知识的,所以语言功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考生平时说话罗嗦,声音小,讲话太过于平淡,甚至有口吃不清的情况,这些问题会在教师面试中成为最致命的问题。其实大家在决定在考试之前,就要有意识先给自己做一个测评。老师的工作是很好的,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如果真的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反复训练,保证自己在面试讲课中有一口流利清晰的语言。大家可以尝试录一段自己讲课的录音,自己去听听自己的语言问题,找准方向才能对症下药。
3、忌教材不熟
教师的考试都是当场抽篇,当场备课讲课。堂上10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就是老师备课的重要性,也告诉我们要讲出一堂好课,必须有对教材的认真钻研。30分钟的备课时间,有些阅读慢的考生只能将课文大致浏览一遍,根本没法做到细致梳理,更别说让他讲一堂课了。所以,要想考教师,考生必须在正式考试之前,对教材进行认真的梳理。大家可以结合教参,将课本的重难点和目标进行梳理,将课后习题可以提前熟悉下,以便为设置教学环节做好准备。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第五篇】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小数乘小数》。它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学小数的计算,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一个练习。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
小数乘以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及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也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教学要求:
1、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和教师引导,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小数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进行估算、口算、笔算。
2、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与概括的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交流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使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不断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感受探索成功的愉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学生自己探索获得“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即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转化探索活动,使学生发现因数中小数位数与积中小数位数的对应关系,悟出“两个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就是积中的小数的位数”。
二、说教法、学法。
紧紧依托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顺应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取向,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和讨论交流,在不断地“产生疑问、进行探索、释疑、运用”这一循环过程中,自然地发现“积中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1、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条件,积极营造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交流学习中来感悟、探究、发现小数乘以小数的算理和算法,让学生经历对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如课堂中首先呈现房间平面图,启发学生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列出算式说明及依据。教学计算要善于捕捉差距,关注生成。如:通过以上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与经验,紧接着出示阳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自主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两位小数与两位小数相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并在小组里讨论过程中学生自主生成,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从而真正体现是学生迈过学习,自主获得知识的生成过程和计算方法。
2、正确把握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本课力求在每一个环节的推进过程中都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究,再让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教师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与信任,提供其广阔的思考空间与交流机会,使其通过个体思考,小组或组际交流逐步得出自身认可的计算法则或规律,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比如:教材重点组织学生探索笔算的方法,先告诉学生可以把竖式中的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来计算,再结合直观图示讨论,按整数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有的数?启发学生理解,把两个因数看成整数,等于把原来两个因数分别乘以10得到整数,因数扩大100倍,积也就积也就相应扩大100倍。因此要得到原来算式的积,应用整数相乘的积反过来除以100。除此以外,学生可以通过单位换算把米化成分米得到的积后再换算成平方米。学生可以通过对笔算结果与估计结果的比较,判断笔算结果是否合理,从而确认相应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在引入“”时要求学生先用两种方法估算,并说明正确答案的范围,根据以上推断,让学生独立计算,为接下来笔算方法提供一种支持。
四、说教学程序。
为充分体现以上的一些设想,本课的具体过程如下:
1、创设情境,引出可探索的“数学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对学生熟悉的住房面积计算,既复习了旧知,又自然的引出了本课要探索的新知,同时,赋予了计算一定的生活意义与实际意义,使学生感悟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计算确实是一种需要,产生急于要弄明白的求知心理,激起了探索的欲望与兴趣,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如在创设情景引入的过程中,教师问:“你获取了哪些信息?”可以体现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列式,自己解答,使枯燥知识变成善于学习的知识。
2、对算理和算法的自主探索。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知识自己去探索,凭学生自己的理解来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再通过相互的交流,不断产生认知冲突,思维产生碰撞的火花,营造出继续探索规律,解释新问题的氛围。
(1)独立尝试。学生在独立计算×时,势必会根据对前面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的算法和算理的理解来进行计算,这一尝试可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计算小数乘以小数时在认知上的难点,为教师接下来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教学找准了最佳的切入口。
(2)交流各自的算法与想法。在交流中,教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畅谈自己的算法与想法,及时掌握学生不同的思维生长点和认知区别。比如在计算小数乘小数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估算的结果最大是多少,然后让学生再进行计算。教师充分尊重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到计算的探索过程中来,对学生算法、算理和结果上的对与错不作判断,而是把各种不同的算法与想法展示给全班学生,让其产生思维的碰撞与冲突,为其留下思维的空间。
3、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算理,获得方法。
运用学生自己发现的规律来指导计算,一方面可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提高对算法的感性认识,为归纳出小数乘以小数的法则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如在课堂练习环节中,设计了练一练的习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再指名在全体学生面前谈自己的想法与算法,通过计算与交流,学生对小数乘以小数的算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这一规律有了初步的感悟。
4、运用法则,进行专项训练与开放训练,以拓宽思维,促进发展。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是对小数乘法算理在操作层面上最简单的概括,对学生在计算时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是思维的简约化,是解题策略的优化。为此,设计了一些专项性习题,根据算式特点在积或因数中点上小数点的正确位置,以更一步强化积中的小数位数由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来决定这一规律。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安排了一组开放性练习,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落实,也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开发,探索能力得到训练。最后还安排了一个实践题:一种西装面料,每米售价元。买这样的面料米,应付多少元?(先估算的数,在计算)并应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计算出物品的总价。让学生在颇有兴趣的计算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将探索获得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工作中去,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第六篇】
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第七篇】
知识与技能:结合教学用具和学生已有认知,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并根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的同时,熟记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根据具体情境,借助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并且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大家来看,这个圆柱形状的物体。它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材料(出示一个茶叶盒)请同学们想一想,要“制作这样一个茶叶盒需要多少材料”,实际上是在求圆柱的什么?(边演示边讲解)。
(二)生成原理。
(1)介绍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和表面积。
师生活动:要求“制作茶叶盒所需的材料”实际上是求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边演示边说),我们把圆柱侧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侧面积,把圆柱底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底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叫做圆柱的表面积。
(2)创疑激趣。
(3)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汇报: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因此圆柱的侧面积也就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乘以高。
(4)学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师:我们已经会求圆柱的侧面积,那圆柱的表面积呢?(让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求表面积的算式,并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师生活动:用字母表示侧面积和底面积的话,该如何表示圆柱的表面积。
(三)深化原理。
圆柱的表面积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面积之和。如果圆柱只有一个底面,它的表面积则是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之和。如水桶。
(四)应用原理。
(五)课堂小结。
生:测量、确定笔筒的大小。
师:如何确定?
生:确定底面半径,还有笔筒的高。
师:课后利用所学知识给自己设计一个笔筒,并做一下“做一做”。
四、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第八篇】
在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的规范里,备课为20分钟,且在此段时间里,写好教案的同时,还得兼顾将整个教学过程在脑子里预演一遍。那么,也就意味着完整的教案肯定是写不完的,我们要写的仅仅是一个简案。
诚然,简案算是一个横空出世的词。那教案和简案有什么关系呢?顾名思义,简案即为教案的删减版,要写的则为教案的关键环节。下面给大家展示一个较为标准的简案。
课题大纲:××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
3、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提高、小结作业
4、板书设计
1、教学目标
这个非常重要,在此给出了三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写作技巧依次为:知识与技能目标则为学生会…… ;学生能……; 学生了解/知道/掌握……;过程与方法目标则为通过(学习活动),体会( ),锻炼( )能力或者通过(学习活动),归纳总结出()的一般方法/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为体会……,激发……/逐步养成……。
三条的顺序不能颠倒,内容缺一不可且都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出现“使学生”,“让学生”等这类字眼,因为它涉及的是新课改的理念问题。如果你写的时候没有这三个条目,那么在考官看来,你可能是不认可新课改的理念的,这个就很严重了。
2、教学重难点
有些考生分不清什么算是重点,什么算是难点。解释一下:重点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占用课堂时间最多,需要不断反复和强化的,重点一定要“突出”;难点不易理解、不易掌握,难讲清、易出错的内容。难点要“突破”。
举例: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我们让小学生掌握生字词,掌握某些句式,这就算是重点。而比如说你让小学生体会文中对话人物的情感动态,小学上是很难理解这种东西的,这个就叫做难点。
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无疑是最主要的,下面的四条是教学过程四部曲,比较流程化的东西:导入--新课---巩固--小结。根据自己授课的内容进行每个环节的具体串接即可。写出这四个主要环节,脑子里再过一遍。
4、板书设计
有专业特长的学生会做很多漂亮的板书设计,很有学生看到之后也觉得很惊艳,很羡慕,想要尝试着创新求异。但是,请各位考生明白,这种创新,是建立在长时间授课经验或者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上的,并不是一时兴起就能够完成的。所以在板书这块,建议稳打稳,就是中规中矩来用就可以了。所谓中规中矩的使用板书,就是黑板分两边,主副板,左边(主板)作重点内容书写,右边(副板)作草稿纸来用,随时可以擦除。板书是脚印,讲到哪写到哪,除非特殊学科要求不写,其他均是要展示的。
按照上述所写的简案来书写,在熟练的基础上添加,可大大缩减写教案的时间,教案也不过如此,预留出来的时间在脑海里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