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话剧剧本适合学生5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关于话剧剧本适合学生5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话剧剧本适合学生1
战火中的大学生
背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为了保存中华民族新兴力量,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在昆明成立。
第一幕:联大成立大会
第二幕:伪军劝降
第三幕:毕业典礼(落幕)
人物:
校长
女学生A
学生B
学生C
伪军军官
第一幕:西南联大成立大会
校长: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遭受日本鬼子的侵略,我们的家园惨遭蹂躏,我们的同胞流离失所,惨不忍睹。但是,国家为了保存新兴力量,千里迢迢的将我们护送到这里。(顿了一下)我不想多说什么,我相信你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下面我宣布西南联大正式成立。(鼓掌)
同学们(鼓掌):我们知道该做什么,我们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保卫家园。
校长(神情激动):好样的,你们都是好样的,你们都是祖国的希望!!
同学A:校长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努力的,日本鬼子侵略我们的家园,杀害我们的亲人,此仇不共戴天。
同学B(满脸愤怒):我父母是惨死在日本鬼子手里的,我要去参军,跟日本鬼子拼了!!
同学C:对,我们去参军,去和他们拼了!!!
(众人响应:拼了,拼了····)
校长:你们····你们糊涂啊!你们知道国家为什么要把你们送到这里吗?你们说和小鬼子拼了,你们说你们会什么!!(停顿)你们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们的使命不是跟他们拼命,祖国有很多需要你们的地方!!!(停顿)同学们,只要我们有一颗爱国心,在哪都可以为国效力啊!!!!
同学们冷静下来思考着····(片刻安静)
同学B:校长说的有道理,我们不能白白送死,我们要在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发出自己最大的光和热。
同学A:我文笔好,我要给报社投稿,坚定同胞们的抗日决心,讨伐侵略者的罪行。
同学C:我会日语和密码编译,我要参与破解敌方密码,支援前线。
第二幕:伪军劝降
(一日,伪军情报人员偷偷来到校园,劝降大学生为日本人服务)
伪军军官(衣着鲜艳):同学们好(一脸假笑),嘿嘿,我知道你们都是有才能的人,国难当头,也该为自己想个出路吧!
同学A:你好,请问你是····你来这里有什么事吗?
伪军:额···没事,我是附近的商人,来看看你们的生活状况。爱,你看看你们脚上还穿着草鞋,一天只能稀饭加咸菜的生活,再看看你们的衣服,裤子····惨不忍睹啊!!
同学B:国家正值危难关头,我们岂能独善其身!现在苦点没什么,总有一天抗战会胜利,祖国会强大,为祖国的强大而吃的这点苦,我们不算什么。
伪军:这又何必呢!一身才学又何必委屈自己呢!何不用一身的才学来换取一生的富贵荣华呢!
同学C:你到底是什么人,来干什么?!
伪军:实话告诉你吧,我是伪军的情报员(满脸骄傲),皇军看重你们的才华,特意让我来邀请你们为皇军服务的(加动作)。
同学c(气愤):呸!狗汉奸!一开始就看你不是什么好东西,你还是不是中国国人啊!!!
伪军:这年头活命才是王道,何苦跟自己过不去呢!
同学A:你这个没良心的,你不会有好下场的····
伪军:得了吧,我告诉你们,皇军知道你们与皇军作对,还不计前嫌的让我来招用你们,你们别敬酒不吃吃罚酒,小心你们的小命不保啊!!!
同学B:国难当头,有多少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我们是不会退缩的,早晚有一天抗战会胜利的,你还是为自己想想吧,你这只无家可归的走狗!
同学C大喊:来人啊!抓汉奸了!
伪军(慌张):你们等着···(撒腿就跑)
第三幕:毕业典礼(落幕)
校长:同学们,今天是你们的毕业典礼,这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我们的家园仍饱受战乱,烽火连天。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将离开校园,用你们的双手,实现你们自身的价值。加油吧我的同学,祖国需要你们!!
(同学们都满怀热情,跃跃欲试)
同学A:我要去前线,去做一名战地记者,去记录日本鬼子的恶行,去支援抗战,直至胜利!
同学B:我要去兵工厂,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制造先进的武器,把小日本赶出中国!
同学C:我要去情报处,去破解日军情报,去支援前线!!
同学们齐喊:祖国我来了!!!
校长:同学们,我们齐唱《黄河大合唱》,祝愿我们的祖国早日解放,祝愿我们的同胞早日脱离苦海!!
(·······················)
(落幕)
话剧剧本适合学生2
人物介绍:
伍若兰:10岁,女,具有革命精神、嫉恶如仇、大胆耐心、为自由解放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朱德:10岁,男,性格温和,平易近人,和战士同吃同住,是众人崇拜的对象。
老师:26岁,女,温柔耐心,跟学生讲关于伍若兰的故事。
刘士毅:10岁,男,敌军将首,狡诈奸滑,为逼迫伍若兰用了很多酷刑。
其他演员:学生、战士、敌军手下士兵
地点:舞台
道具:兰花、红军衣服、武器,鞭子、手铐等
剧本:
第一场
场景:教室
人物:老师、学生
道具:兰花
(桌子上摆了一盆兰花,四个学生围在兰花周围,他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兰花的品质,老师在旁边看着)
学生甲:看这盆兰花,真好看!
学生乙:是呀,不过我听说每种花都有寓意,不知道兰花代表了什么?
学生丙:好像是品质高洁、淡泊名利?
学生丁:还代表了爱国情怀!老师,我们说的对吗?
老师:(微笑着)你们说的都对,不过兰花也可以用来比喻高尚的人格,我们有一位革命先烈就是一束盛开在井冈山上的幽兰……
学生甲:(急切的)老师老师,您跟我们讲讲这位先烈的故事吧!
老师:好啊!这位革命战士名叫伍若兰,她不仅掀起了耒阳的农民运动热潮,还是有名的双枪女战士!跟朱德将军一见钟情结为伉俪,在千钧一发之际,还主动扛过掩护朱德将军的任务……
第二场
场景:战斗场面
人物:伍若兰、朱德、战士、敌军、老师、学生
道具:红军衣服、武器
屏幕放战斗场面视频,朱德和伍若兰带着士兵上台,刘士毅带着敌军士兵从舞台另一侧上。
老师:(讲解)当时狡猾的敌人刘士毅趁着夜色偷袭,我军士兵寡不敌众,渐渐被刘士毅的军队包围。
剧本大纲:
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在说兰花的事情,老师提起有一位革命先烈就是井冈山上的一束幽兰……伍若兰是一名嫉恶如仇的女性,有着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不仅掀起了耒阳的农民运动热潮,还是有名的双枪女战士,和朱德将军结为伉俪后,为了掩护朱德将军和毛主席,还把敌人的炮火引向自己,是个坚毅有牺牲精神的伟大女性。
在敌人偷袭过来的时候,她主动扛过掩护的任务,率领着战士进行突击,枪战激烈,伍若兰用她的双枪击倒不少敌人,而敌军也认出了她的身份,把伍若兰的腿打伤之后,抓走了她。被捕以后,敌军首领刘士毅心狠手辣,他对伍若兰严刑拷打,想问出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事情,伍若兰咬紧牙关,一个字都不说。
刘士毅没有办法,就改变策略,用糖衣炮弹诱惑伍若兰,还说只要伍若兰把内部消息透露出来,就能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甚至可以给她一官半职,伍若兰盯着刘士毅奸诈的嘴脸,一口唾沫就吐了上去,讲出了那段著名的革命宣言:“若要我低头,除非太阳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
学生们听着伍若兰的故事都很震撼,他们既觉得受到伍若兰战士宁死不屈精神的鼓舞,同时又很痛心,迫切想知道伍若兰战士后来有没有重新回到解放军的队伍,而老师也把接下来的故事告诉了大家。
刘士毅当时怒火冲天,给蒋介石打报告,说伍若兰实在是个啃不动的硬骨头,蒋介石直接下令将伍若兰斩首,还要把她的头颅挂到城门示众。在那个动乱飘摇的年代,伍若兰没有痛哭流涕,也没有对敌人卑躬屈膝,而是直面死亡,大义凌然挺起腰杆的走向行刑台,这个从小就有抗争精神的女战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振声高呼——为人民解放而死最光荣!
听完这个故事,学生们深深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真的是千千万万像伍若兰这样伟大革命战士换来的,他们宁死不屈、顽强的跟敌人做斗争,哪怕是面临死亡也绝不背叛!伍若兰就是那血色幽兰,共产党人宁死不屈!
话剧剧本适合学生3
背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为了保存中华民族新兴力量,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在昆明成立。
第一幕:联大成立大会
第二幕:伪军劝降
第三幕:毕业典礼(落幕)
人物:
校长
女学生A
学生B
学生C
伪军军官
第一幕:西南联大成立大会
校长: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遭受日本鬼子的侵略,我们的家园惨遭蹂躏,我们的同胞流离失所,惨不忍睹。但是,国家为了保存新兴力量,千里迢迢的将我们护送到这里。(顿了一下)我不想多说什么,我相信你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下面我宣布西南联大正式成立。(鼓掌)
同学们(鼓掌):我们知道该做什么,我们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保卫家园。
校长(神情激动):好样的,你们都是好样的,你们都是祖国的希望!!
同学A:校长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努力的,日本鬼子侵略我们的家园,杀害我们的亲人,此仇不共戴天。
同学B(满脸愤怒):我父母是惨死在日本鬼子手里的,我要去参军,跟日本鬼子拼了!!
同学C:对,我们去参军,去和他们拼了!!!
(众人响应:拼了,拼了····)
校长:你们····你们糊涂啊!你们知道国家为什么要把你们送到这里吗?你们说和小鬼子拼了,你们说你们会什么!!(停顿)你们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们的使命不是跟他们拼命,祖国有很多需要你们的地方!!!(停顿)同学们,只要我们有一颗爱国心,在哪都可以为国效力啊!!!!
同学们冷静下来思考着····(片刻安静)
同学B:校长说的有道理,我们不能白白送死,我们要在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发出自己最大的光和热。
同学A:我文笔好,我要给报社投稿,坚定同胞们的抗日决心,讨伐侵略者的罪行。
同学C:我会日语和密码编译,我要参与破解敌方密码,支援前线。
第二幕:伪军劝降
(一日,伪军情报人员偷偷来到校园,劝降大学生为日本人服务)
伪军军官(衣着鲜艳):同学们好(一脸假笑),嘿嘿,我知道你们都是有才能的人,国难当头,也该为自己想个出路吧!
同学A:你好,请问你是····你来这里有什么事吗?
伪军:额···没事,我是附近的商人,来看看你们的生活状况。爱,你看看你们脚上还穿着草鞋,一天只能稀饭加咸菜的生活,再看看你们的衣服,裤子····惨不忍睹啊!!
同学B:国家正值危难关头,我们岂能独善其身!现在苦点没什么,总有一天抗战会胜利,祖国会强大,为祖国的强大而吃的这点苦,我们不算什么。
伪军:这又何必呢!一身才学又何必委屈自己呢!何不用一身的才学来换取一生的富贵荣华呢!
同学C:你到底是什么人,来干什么?!
伪军:实话告诉你吧,我是伪军的情报员(满脸骄傲),皇军看重你们的才华,特意让我来邀请你们为皇军服务的(加动作)。
同学c(气愤):呸!狗汉奸!一开始就看你不是什么好东西,你还是不是中国国人啊!!!
伪军:这年头活命才是王道,何苦跟自己过不去呢!
同学A:你这个没良心的,你不会有好下场的····
伪军:得了吧,我告诉你们,皇军知道你们与皇军作对,还不计前嫌的让我来招用你们,你们别敬酒不吃吃罚酒,小心你们的小命不保啊!!!
同学B:国难当头,有多少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我们是不会退缩的,早晚有一天抗战会胜利的,你还是为自己想想吧,你这只无家可归的走狗!
同学C大喊:来人啊!抓汉奸了!
伪军(慌张):你们等着···(撒腿就跑)
第三幕:毕业典礼(落幕)
校长:同学们,今天是你们的毕业典礼,这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我们的家园仍饱受战乱,烽火连天。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将离开校园,用你们的双手,实现你们自身的价值。加油吧我的同学,祖国需要你们!!
(同学们都满怀热情,跃跃欲试)
同学A:我要去前线,去做一名战地记者,去记录日本鬼子的恶行,去支援抗战,直至胜利!
同学B:我要去兵工厂,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制造先进的武器,把小日本赶出中国!
同学C:我要去情报处,去破解日军情报,去支援前线!!
同学们齐喊:祖国我来了!!!
校长:同学们,我们齐唱《黄河大合唱》,祝愿我们的祖国早日解放,祝愿我们的同胞早日脱离苦海!!
(·······················)
(落幕)
话剧剧本适合学生4
将传记片拍出新意是有点难度的——最大的难度自然是来自塑造传记人物本身,虽然允许适当的虚构,但整个剧情设置还是必须契合所表现人物的真实人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既要大胆,更要谨慎。香港电影《阮玲玉》另辟蹊径,从另外的角度进行了一番精彩的创新。
片头与片尾:“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
将片头与片尾和在一起讨论,除了考虑其完整性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仔细分析之后,会发现在片头与片尾的处理上,导演有一定的考虑。片头张曼玉与导演讨论的就是阮玲玉的死亡,她在最美丽的25岁时离开了我们。结尾以阮玲玉的遗照作结,首尾呼应,仿佛就是阮玲玉的一生。
片头做得很简单质朴,可是仍然难掩其精致。以一组老照片起首——老照片带给观者最直接的是白云苍狗世事变迁的沧桑之感。导演关锦鹏的声音入画,这里巧妙地将他给张曼玉说戏的片场纪实变成了最简洁最凝练的旁白。这组照片是阮玲玉不同时期所拍电影的剧照,完全的纪录片的手法,奠定了影片的纪实风格——换句话说,它给观者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得从最开始大家就认定这部影片是完完全全真实的。
我想,使用剧照还有另外一个目的。观者都是通过银幕认识阮玲玉的,她在大家的心目中就是三十年代老电影的代名词。这些剧照将时间重新拉回到二三十年代——阮玲玉最美丽最美好的时光。佳人已逝,真实鲜活的阮玲玉已难觅芳踪,然而她塑造的这些人物却仍然活在观者的心中,久久难以忘怀。
有意思的是,片头中特意将阮玲玉前后两个时期拍摄的电影剧照分开展示,突出一种对比的作用。前期从造型上来看,都是一些雷同的角色,按照导演的话来说就是“花瓶”角色;而在后期中,阮玲玉的扮相明显丰富了起来:高贵的、底层的、忧愁的、苦难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加入联华公司确实改变了阮玲玉的一生,她在表演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顺,成就也越来越高,成了真正的“默片女王”;但与此同时,她的人生轨迹也渐渐偏离了正常的道路。
阮玲玉的扮演者张曼玉素颜出现在片头中,导演问她想不想像阮玲玉一样经过半个世纪还被人们记在心里。张曼玉将自己跟阮玲玉做了对比,说阮玲玉在自己最光辉最辉煌的时候离去现在已经是一个神话了。——正因为扮演者是张曼玉,正因为她所扮演的是阮玲玉,才会出现这样一个别致的片头:这是两个极为相似的女子,阮玲玉前期一直被当做是花瓶,而当时的张曼玉正顶着“花瓶”的头衔;阮玲玉因被冷落只得离开明星转入联华,而当时的张曼玉因为出演这部戏饱受公司和舆论的质疑;阮玲玉生前被两个男人玩弄最终选择自杀,而当时的张曼玉被男友公开情书,身心俱疲。
这样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片头是不是也是一种对话呢,是阮玲玉和张曼玉之间跨越时空的深层对话,是导演为这两个如此美好却充满悲伤的女子特意创造的一次对话。最明显的地方莫过于当导演说起阮玲玉曾被评论为“花瓶”时,张曼玉立刻接道“那不是很像我”。那一刻,她脸上一闪而过的是同病相怜和尴尬自嘲。
阮玲玉最终还是死了。在她最辉煌的时候。她再一次选择了自杀。其实安眠药并没有要了她的命,是几次转院耽误了治疗时机。对此,影片并没有加以赘述,只是定格在了阮玲玉最美丽的时刻。这个悲惋绝望的女子在临死前还是不甘心,还是要问一句:“你有没有爱过我?”
结尾的处理很意识流。葬礼其实是从联华的欢送事件晚会就开始的。阮玲玉去吻了每一个跟她有过合作的导演,他们是她在艺术上最好的朋友。而这些人,也是阮玲玉的葬礼上最悲痛的人群之一。他们在艺术上可以与她相伴,然而终究没办法拯救她多舛的命运。
这个晚会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晚会上的人在当年却并不都是一一到场的。至少至少,是缺了蔡楚生的。但是,包括剧组人员、观众在内的所有人都希望是这样的一种局面:阮玲玉在她死之前见到了所有她深爱的朋友。那个晚上的阮玲玉确实光彩照人,她穿了最喜欢的旗袍,在晚会上与众人一一亲吻。没有人料到这个女子竟是在与大家告别!
她的葬礼的呈现,是现实与戏剧情境真正地交融的一个片段。一边是吴永刚导演垂头悲痛,我们却听到了关锦鹏导演喊:“卡”;一边是费穆导演说着自己对阮玲玉的看法,旁边的工作人员却在帮张曼玉补妆。事实上,联华曾将阮玲玉的葬礼拍摄成像,被誉为是最美丽的葬礼。也许导演也想重演但是的情景,只是,阮玲玉这样美好的女子,再也回不来了。
特别的多角度叙事:多面阮玲玉
影片的叙事是多重的,并不再是单一的叙事角度。我们所接触到的阮玲玉也是多重的,有当时事件参与者(如黎莉莉、陈燕燕)眼中的阮玲玉,有资料撰写者(如沈寂)眼中的阮玲玉,有导演(关锦鹏)眼中的阮玲玉,还有演员(张曼玉)眼中的阮玲玉。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就不同的事情讲述他们所知道的阮玲玉,真实与否已经不再是重点,我们从他们的话语中看到的是一个丰满完整的阮玲玉。
半个多世纪以来,凡是涉及阮玲玉的影视剧作品莫不是将视角对准了她和张达明、唐季珊之间的情感纠葛——《阮玲玉》自然也一样,但又不一样。情感纠葛固然是重点,但影片的本意并不是为了去评判仲裁他们之间的是是非非,而只是想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境,包括阮玲玉和蔡楚生之间还没来得及开花结果的爱情。
无论阮玲玉在银幕上再怎么风光,她毕竟是个女子,也渴望爱情,渴望被人爱。张达明是她的初恋,也是伤她最深的人。他们之间的爱情始终没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张达明从物质到精神通通依赖阮玲玉,不仅如此,他屡次三番地伤透了阮玲玉的心。再坚强的人也会累的,也会想要摆脱的;唐季珊适时地出现了。我们必须承认,这个时候,不管出现的是谁,阮玲玉都会接受的。她太想被人照顾了,她太想摆脱张达明了。
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阮玲玉作为“默片女王”的地位。这是叙事的一大重点,也是创新的一大亮点。其中重点涉及到的影片有九部,几乎涵盖了阮玲玉银幕生涯中最重要的成就。对于这九部影片的展现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部戏都可以看出,阮玲玉下了很大的功夫:最初的《野草闲花》,为了拍好母亲咬破手指喂血给小宝宝喝,阮玲玉在一个风雪夜躺在雪地里感受剧情;《城市之夜》,剧情与自己不堪回首的童年经历极为相似,阮玲玉一度很难突破,但最终她还是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最精彩的表演;《香雪海》《新女性》中,她极为认真,加之本来就心事重重,以至于入戏太深痛哭不止……
而与此同时,阮玲玉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在发生很大的转变。她演惯了旧社会的女性,上流社会的,底层社会的,高尚的,风尘的,这些角色对她来说易如反掌。正因为这个原因,当卜万苍导演在筹划拍摄《三个摩登女性》的时候,他没有贸然启用阮玲玉。但是这一次,阮玲玉主动出击了:她要求饰演女工周淑真。《三个摩登女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阮玲玉也因此扩宽了戏路。
阮玲玉在联华期间,几乎与联华的每一位导演都有过合作,并且还不止一次。她一直以为是联华及各位导演成就了她;其实,是她成就了这些年轻人,她让他们构想中的人物成为现实,让他们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电影梦想。所以,他们是挚交。
自片头至片尾,始终有一条线将所有的情节牢牢地“捆绑”在一起,这就是影片的主题曲《葬心》:
“蝴蝶儿飞去心亦不在/凄清长夜谁来拭泪满腮/是贪点儿依赖贪一点儿爱/旧缘该了难了换满心哀/怎受的住这头猜那边怪/人言汇成愁海辛酸难捱/天给的苦给的灾都不怪/千不该万不该芳华怕孤单/林花儿谢了连心也埋/他日春燕归来身何在”(作词:姚若龙作曲:小虫演唱:黄莺莺)
这几乎就是阮玲玉一生的写照。尤其是“贪点儿依赖,贪一点儿爱”这句,不正是阮玲玉悲剧命运的导火线之一吗!这支小曲从片头就开始了,隐隐约约,如泣如诉——阮玲玉的悲剧命运自一开始便是注定了的。
其他:漫谈演员表演与影片细节刻画
影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在现实与戏剧情境之间穿梭,时空变换频繁。这一点从片头贯穿片尾。这么做的好处主要有两点:首先,现实时空主要包括片场纪实和对有关人士的采访。在一个事件结束后出现现实时空,一般是对之前发生的事件的一种归纳或是创作人员的看法,有利于观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电影。其次,这正是体现导演独具匠心之处。当素颜的演职人员出现在画面里,观者会突然从刚刚的戏中抽离出来。导演也许正是不想让大家入戏太深,所以抱着一种“游戏人生”的姿态,并不深入,但绝不浅薄。
在细节处理方面,影片做得很细致也很特别。举例来说。
蔡楚生与阮玲玉正式认识是在联华公司的楼梯上,那个时候阮玲玉正在跟唐季珊商量张达明的事。蔡楚生就这么出现了,他们之间也开始有了交集。接着蔡楚生从楼上离开了,唐季珊从楼下离开了,站在中间的阮玲玉居然徘徊了。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往哪儿走。多么巧妙的隐喻,阮玲玉如果不是因为对前途充满了迷茫困惑,也许就不会自杀了。
记得阮玲玉在联华晚会上所讲的那段话吗:
“我们今天要庆祝三八妇女节,到底是要庆祝什么呢?就是要庆祝我们女人从五千年的男人历史中站起来!”
这段话,阮玲玉是永远不会在公共场合说出口的。她自始至终也没有从男人的历史中站起来。尽管影片对此描绘的很含蓄,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张达明对她的疯狂剥夺,唐季珊对她的玩弄与无情,以及蔡楚生的软弱。
那个时候的人们所关注的已经不再是她的作品和演技了,她的私生活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面对这些谣言,阮玲玉是孤独的,她没有依靠。所以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她始终是不愿正面面对。也就更不可能去学校做演讲了。矛盾的是,她希望自己这样,她希望自己更加勇敢一点去说出真相,不再被误解——可惜,一切都晚了。
这时候的阮玲玉已经决意要自杀了,那么这段话是不是别有一番深意呢?说着这句话的阮玲玉最终却是因为不堪忍受她所爱的男人带给她的压力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关于阮玲玉自杀的原因,说法很多,主要还是因为对于阮玲玉的遗书的真伪之辩。影片中涉及到的遗书大概是真假两个版本的一种融合。同样是作为旁白,然而又区别于传统的表达书信内容的方式,影片中的阮玲玉只是反复念叨着那几段写给唐季珊和张达明的话语,又一次次地说着“人言可畏”,凄凉至极。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一提,影片里使用了多种方言,上海话、粤语、普通话,反倒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海派”风格。
下面说说演员。最值得一说的还是张曼玉。
张曼玉凭借这部戏大奖得遍,她塑造的阮玲玉形象深入人心。细说起来,张曼玉与阮玲玉究竟有多像,外型上很难说,即便是张曼玉刻意画三四十年代的妆容,仍然看不出阮氏特有的“眯眯眼”的风情万种——阮玲玉算不上绝世佳人,但她自有一种风情无人能敌;张曼玉很漂亮很有气质,她也是一个可塑性非常强的演员。这部戏因为有了张曼玉而真正达到了“人戏不分”的境界。“不疯魔,不成活”,当这个女子躺在病床上哭到撕心裂肺的程度时,你还能分得清她到底是阮玲玉还是张曼玉吗?
虽然说起来是为阮玲玉拍传记片,但在我看来,这就是两个不同时代的奇女子跨越时间局限而进行的一次联袂演出,也是两个时代的一次碰撞和对话。意蕴隽永,回味悠长。
话剧剧本适合学生5
时间:1935年底
地点:九曲黄河第一弯
人物:红军某部后勤分队队长
红军战士甲、乙、丙、丁
藏民多吉、沙玛
【幕启:音乐。歌声——
天上无鸟飞,
地上无人烟。
茫茫大草地,
冰雪压着枯草长。小品
【群舞:队长率众战士背负粮食上。
强劲的高原劲风夹着雪花,向战士们袭来。战士们衣单体薄,疲病交加,饥寒交迫。但他们相互支撑,相互搀扶,逆风前进,仍然意气风发。音乐减弱——
画外音:1935年底,红军左路军再次穿过松潘草地,挥兵北上。某部后勤分队的战士背负着粮食,却忍饥挨饿,艰难地行进在曲流横生、水草盘结的大草地上。
【歌声——
身无御寒衣,
肚无颗粒粮。
晕倒爬起来,
跟上部队向前闯。
【独舞。队长忽然摔倒,战士们围过来,欲扶起他,他推开战士们,顽强地站起来,又继续前进。片刻,他再次摔倒,他用手撑着草地,和着一把雪水,将一把干草塞进嘴里。
战士甲:(手捧粮袋)队长,我还有一半袋炒面,你吃了吧!
众战士:(手捧粮袋)队长,我还有一半袋炒面,你吃了吧!
队长:不,(用手拍了拍自己的粮袋)我也……还有一小袋,留在最要害的时刻吧!……同志们,部队断粮几天了,战友们吃草根,吃树皮,甚至把皮带、皮鞋、枪带、马鞍,一切可以吃的东西,都煮来吃了,首长把他心爱的战马也杀了……我们,一定要在今天黄昏前赶上部队,把粮食送到战友们手中!(他顽强地站起来,猛地挥手)走!
【灯光切换。战士们成为背景舞蹈。多吉、沙玛上。
【双人舞:疲惫的多吉搀扶着沙玛,沙玛用力推开多吉,仆倒在地。多吉努力托起沙玛,继续前行……
沙玛:我……不行了,不要管我!节省……体力,你一定要,走出去!
多吉:不,我不能丢下你。我们好不轻易,从庄园里逃出来,在这大草地里走了七天,眼看着就要走出去了,我怎么能,丢下你和你肚子里的孩子呢!
沙玛:阿妈说,这大草地,就是鸟也飞不过去……
多吉:我们,一定能,走出去的!(两人同时摔倒)
【歌声——
纵横六百里,
泱泱沼泽地。
迷路的多吉和沙玛,
七天七夜,未进一粒粮食。
【战士们舞蹈着,转向前台。
战士甲:报告队长,前面发现两位昏倒的藏族老乡!
队长:走,看看去!小品剧本
【群舞:战士们围着多吉和沙玛,进行急救。队长拿出自己的粮袋,欲喂老乡,众战士阻挡。
战士甲:队长,你在生病,你自己都舍不得吃这粮食,你不能……
战士乙:(递上自己的粮袋)队长,用我的吧,我年轻,身体能行!
战士丙:队长,用我的吧!
战士丁:队长,用我的吧!
队长:不,同志们,不要争,就用我的。我们共产党红军是什么?是穷人的队伍,是为了救穷人的。哪有见了穷乡亲不救的。你们年轻,年轻就更要保重身体,革命更需要你们,我,我还能……撑得住。
【队长用雪水和着炒面,喂给多吉和沙玛。两人缓缓清醒过来,诧异地打量着战士们。
多吉:你们是……
队长:我们是红军,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穷人的队伍。
沙玛:红军?我……听说过,是穷人自己的队伍!
多吉:谢谢红军,你们不仅救了我们俩,还救了她身上的孩子。(对沙玛)我们要世世代代牢记红军的大恩大德!
【多吉和沙玛感激地握着队长和战士们的手,翩翩起舞,讲述着他们的经历和遭遇。队长取下自己的粮袋,放在两人手中,鼓励他们走出草地,去争取幸福和自由。两人向红军战士挥手离别。队长忽然慢慢地向后摔倒下去。
战士甲:(从身后抱住队长)队长!
众战士:队长!
多吉和沙玛:(转身奔来)恩人!
【队长的嘴角渗出一缕血丝,他艰难地睁开眼睛。
队长:同,同志们……黄昏前,一定要赶上部队……把粮食送上去!(握着战士的手,缓缓松开,垂落下来)
战士甲:队长,(把队长的脸和自己的脸贴在一起,悲痛地)他,他……他是,背着粮食,活生生,饿死的!
众战士:(悲痛地)队长……
多吉:恩人啊……
沙玛:恩人哪……
【音乐起。歌声——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画外音:(音乐减弱)多吉和沙玛,凭着红军赠予的半袋炒面,终于走出了大草地。两年后,多吉和沙玛与众乡亲一起,在四块巨大的页岩上,刻下四个大字:红军万岁!树立在九曲黄河第一弯的草坡上。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七十年过去了,这四个大字,至今仍屹立在那里,已成为我们党和人民群众,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骨肉相连、鱼水情深的生动佐证。
【音乐渐强——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河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大幕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