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关于《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范文【热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89630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关于《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范文【热选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第一篇】

近日潜心研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生活》一书,一气呵成,掩卷难释,仍感意犹未尽。上世纪70年代文安驿公社知青插队的情景仿佛就在自己的眼前,回想当年的困苦生活,感慨今天的物质时代,不经意间已是泪流满面。扪心自问,生活的苦难对年少的习近平是一种怎样的经历,他是如何度过这一时期的,又是怎样系好这“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带着这样的思绪我走进了这本书。

一、基本内容

1969年1月13日,习近平所在的北京八一学校的二十多名知识青年与其他学校知青同乘一列火车奔赴延安农村。到梁家河的共十五人。本书第一部分是同来北京知青讲述的生产、生活细节,如雷平生、雷榕生兄弟二人、陶海粟,戴明等人,其中雷平生、戴明与习近平同住一口窑洞;第二部分是村民说,主要是村支书梁玉明、石春阳,村民王宪平、房东张卫庞、吕侯生、刘金莲等人回忆习近平在村上吃饭、住宿、日常生活、上山劳动的情景,也可以说是百姓眼里的近平;第三部分是各界说,主要是《山花文学报》主编曹谷溪、文安驿公社知青专干刘明升、公社党委书记的杨世忠等人讲述习近平入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的工作交往情况。全书广泛采访,点滴记录,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诠释了总书记的成长之路。

二、心灵感悟

(一)扎根群众的深厚情感

1969年1月13日,不满16周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一呆就是七年,感悟最深的还是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吃饭问题。知青雷平生说,在山上吃饭的时候,近平曾用自己的玉米团子和老乡换他们的糠团子。一起劳动的老乡夸奖说“近平肯吃苦,嘴一满不细”。有时候,近平感到饿得顶不住,又打开老乡的那个饭包,想再拿两块糠团子吃两口,结果发现他换给老乡的玉米团子他们放着都没动。近平就问春妈:“你们咋都不吃玉米团子?”春妈就坦白地回答说:“你们给的这玉米团子是真粮食,窑里男人与孩子受苦(意为劳动)更重,要给他们留着吃。”这件事给近平触动非常大,老乡生活实在是太艰苦了。在之后的日子里,越来越多地了解到当时农村的落后和穷苦生活的艰辛,对他们很同情,也激发了为他们做实事的志愿。支书梁玉明看到近平是个好后生,干活肯吃苦,为人正派,就主动提出让近平当支书,整个梁家河的村民没有把这些知青当外人。梁家河老百姓的真挚情感,激励和鼓舞了习近平在这里扎根的信心和决心,“我要在这里呆下去”。读到这里,不由想起十九大报告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合2020年实现全面实现脱贫任务的庄严承诺,我想这一承诺的历史基础也应与梁家河的时代缩影有关。

(二)脚踏实地的干事精神

在其位,谋其政。习近平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前,开始也是一个普通的知青,一起同来的知青都陆续思谋回城或者考虑端上公家饭碗的时候,他因自己“黑帮分子”的成分,不敢也不可能去想自己的出路。在这样的心境下,书中写到,写了10次的入党申请书却没有回音,甚至是梁玉明要到公社党委去问时,他说“我知道这批不了。”在赵家河社教过程中,他带领村民打坝地。在梁家河他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打坝,扩大庄稼地面积;二是办沼气,解决村民照明和柴火问题;三是在村里办起了铁业社和供销社;四是扫盲教育班。这些在今天看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当时对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而言却都是天大的事。正如《平凡的世界》中地委书记田福军所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要让黄塬的百姓能吃上黄面馍馍”。书中曹谷溪讲到这样一个细节。“有一年,一个干部下乡在农民家里吃派饭。面条煮进锅里,突然无柴可烧,连牛粪、羊粪都没有了,那女人赶快脱下自己的布鞋置入灶火口,用力紧拉风箱,终于煮熟了锅中的面条。”这是何等的悲壮和感人。这个故事在今天看来比较荒唐,但又谁能够想象其中所包含的辛酸和泪水。正因为陕北七年的知青生活,才有了总书记后来治国理政的理念根源,即《习近平谈执政理念》一文中透露的,“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三)持之以恒的读书情结

众多村民回忆在文安驿公社的院子里接北京知青时,有两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箱子,怎么那么沉,还有村民开玩笑说:“这里面装的怕是金元宝吧”,扛回村里才知道这两个箱子是习近平的,原来里面装的都是书。村民梁玉明说“他在梁家河待了7年,我就没见他离开书本,没见他放弃过读书。”雷平生讲到“近平读过的外国名著非常多。他来农村时带了苏联作家肖霍洛夫的《静静的顿河》,这个大部头著作四卷本,我们几个分开看。《战争与和平》、《一九一八》、《悲惨世界》等,都是近平非常喜欢的人文色彩很浓的名著。”结合近几年总书记在访问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时,都曾提到他所读过的这些国家的优秀文学作品。正所谓厚积薄发,知识在于积累。知青戴明说:“近平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现在想起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同龄人都跑出去玩耍,他还饿着肚子坐得住,能塌下心来看书、阅读、思考,确实需要一定的定力,需要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于是就有为看一本《浮士德》,跑了三十多里路去借的故事。再看看我们今天有这么好的读书环境,却还有几人在静下心来读书,顿时觉得自己内心惭愧,还是应该抓紧时间多读几本好书吧,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文化修养,在不断攫取知识的过程中滋养精神、洗礼心灵、升华思想。

(四)重情重义的人格品质

知青雷平生说,近平从刘金莲家搬到知青窑时,我见张卫庞坐在一块石头上笑,手里拿着一个针线包,上面绣着“娘的心”三个字,这是近平的妈妈齐心阿姨在他插队离京时送给他的针线包。同样张卫庞回忆到,近平给我的棉被和大衣,在那个缺衣少穿的年代,我都用旧了。唯独那个针线包,我一直珍藏着。我就觉得近平是我的亲人,就想留着这个针线包,留个念想。我保存了38年,直到2013年才捐给了县里,交给国家保管。这个普普通通的针线包,凝聚着一个母亲对儿子多少的深情厚谊啊,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可以说是习近平身上最为宝贵的物品。为回报在张卫庞家的住宿照顾之情,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把自己最心爱的物品送给了张卫庞,这是何等的情谊啊!同样,吕侯生也讲到,1994年他得了骨髓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给习近平写了一封信,让他没想到的是近平直接就寄来了500块钱路费,让到福建去治病。接到这个汇款,感动地眼泪都快流下来了。之后离开梁家河到福州治疗,他心里觉得不安,问起医疗费的事,近平说:“侯生,给你治病,花多少钱我都愿意。”其实他心里清楚,近平的工资不高,也没多少积蓄,大多都是彭丽媛老师的钱。知恩图报,不忘本,这就是一个人的真性情所在。梁玉明回忆到,近平上大学走的那天,没有任何人组织,我们村的男女老少一大早都到近平的窑洞门口,准备送他。近平起床后,一推开窑洞门,先是吃了一惊,接下来非常感动,他说“我没想到大家这么早都来送我!”,全村的群众一起把他送到了文安驿公社,最后梁玉明和10多个社员一直步行把近平送到延川县城。依依惜别,热泪送行,于是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张珍贵的照片。朴素的情怀,真挚的友谊,不需要渲染,不需要张扬,就在乡亲们自发的行动里,嘘寒问暖的话语中。

(五)公道正派的治村理念

书中写道,近平“说话公道,办事正派,大家都信服他”。作者在延川县赵家河村采访时,与村里上了年纪的农民聊天。他们说,近平开会和其他干部不一样,其他干部开会,基本上没有人听,每次开会都乱哄哄地开始,稀里糊涂地结束。唯独近平开会,他讲话的时候大家都静悄悄地听,积极参与讨论。我问:“这是为什么呢?”一个老汉说:“近平一满(陕北方言,从来,全部的意思)不说空话,不说大话。他说的,都是我们想说的心里话;他做的,都是我们想做的贴心事情。所以我们都愿意听他讲话。”在梁家河支书担任期间,面对村民家长里短的争吵,婆婆***生活琐事,他带领村民制定了村规民约,并实地抓好落实。正所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反映出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为我们今天的执法理念和群众路线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总书记执政后曾经讲道“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身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也正如他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一文中写道“当干部的,不能老想着自己的升迁,莫道昆明池水浅,一个干部,无论处在什么位置,只要心系百姓,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当年那个缺衣少穿的年代,一个窝头或是一碗稀饭弥足珍贵,唯有经历才会懂得珍惜,这段真实的生活经历则成为总书记之后人生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没有一个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总书记正是在这七年的生活中,学会了怎样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那就是心系百姓,树立“为民情怀”,不考虑个人荣辱与前途,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在广阔的农村干出了一番事业。我想,这就是所谓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第二篇】

最近学习了《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对不同人从不同的视角和感受对那段令人难忘的知青岁月和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七年生活的点点滴滴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通过学习,就我所感受到的梁家河精神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习近平同志有着不懈奋斗的精神。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学生,从首都北京到落后贫穷的陕北小山村,面对恶劣的生活条件,他没有退却,而是迎难而上,不仅坚持读书学习,而且很快融入了这里,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一干就是七年。这七年,他不仅积累了自己,更是锻造了自己,这种奋斗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在人生道路上,要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理想。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的七年,的确是不平凡的七年。就像他们的知青伙伴们说的,他的表现处处与众不同。一个年轻人,他心系农民,心怀天下,不是因为自己到了穷乡僻壤而浑浑噩噩,而是坚持学习,认真思考。通过这七年的经历,了解了基层,懂得了国情,丰富了思想,锻造了灵魂。终于是自己最终成长为一个大国领袖。这一切皆是因为他心怀天下、志存高远。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越是艰苦的环境,越是他成长成熟的园林。

习近平同志有着以民为本的情怀,在梁家河的七年中,不仅与群众打成一片,更主要的是他处处为村民着想,特别是当他成为村支书之后,更有机会为群众服务。觉得村民到镇子上买东西不方便,就想办法成立了代销店;觉得村民生火照明等方面条件艰苦,就远赴千里学习沼气技术;觉得村民农用家具购买维护不方便,就创办了铁业社……因为他心里装着老百姓,因为他以民为本的情怀,他处处想着群众所想,实实在在的为群众解决一些迫切的生活需求,让他们生活劳动没有后顾之忧,不用为这些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奔波,从而有更大的力量、更多的智慧、更高的热情投入劳动之中。就像他十八大主政以来,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人民群众也有了更高的热情和动力投身于祖国建设之中,国家日益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习总书记有着平凡朴实的境界,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高干子弟、一个城里人。他总是默默的努力着、奉献着,真正把自己当成了一位彻头彻尾的农民,打坝、打井、办磨坊,无一不是把自己融入这个集体才能坚持干出的大事情。这也是基于他平凡朴实的思想境界,就是多年以后,当他以国家副主席的身份回到延安,当年他村支书的继任叫他副主席时,他亲切的说:随娃,你怎么也这样叫我呢?听起来简单的一句话,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一件事,反映出他平凡朴实的意识和境界。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反映出一位大国领袖的风范。

习总书记有着勇于创新的担当。在那个年代,对一些东西的排斥性是很强的,当时是以粮食生产为中心,但是,为了给村民们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他们搞了代销店、铁业社、缝纫社等等一些副业,尽管不营利,但很容易被扣帽子,有着很大的风险。但他敢于担当,硬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凭着一股闯劲,终于把这一件件事办成,使梁家河的劳动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村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习总书记有着脚踏实地的作风。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生涯,可以说既是他成长的关键阶段,更是他作风形成的重要时期。“他做事公道,敢于担当,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他的每一个行动和决策都很务实,都是为老百姓的利益考虑的。”他的村支书继任者石春阳谈到的,关于近平给村民分粮食的事情,一方面说明他脑子灵活,但我觉得,更能体现出近平同志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关于给村子打坝的事情也是一样,既说明他认准的事情就能够坚持,也反映踏踏实实务实为民的品格。

习近平同志有着团结友爱的品格,与人相处总是平和朴实,总是以一颗善良的心对待他人。无论和村民还是知青都能团结有爱,平等相处。正是这种品格,他赢得了大家的认同和信赖,使他在村支书的岗位上得到锻炼,他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把村子治理的井井有条,带领梁家河的村民摆脱贫困。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有爱是我们克服重重困难的最有力的武器。习近平同志的这种品格值得我们学习。

读完这本《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真是受益匪浅,掩卷沉思,品味着习总书记的精神,从中汲取营养,精神不觉振奋起来。一个人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有执着的追求,正确的生活目标,才会成熟起来,去热爱生活,去充实自己,迎接美好的明天,当回首往事,没有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没有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第三篇】

前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该书用直观生动的事实,丰富翔实的素材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决定人的才干、气质、品格“黄金时期”的成长过程。近日,又赴梁家河亲身体验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总书记当年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的初心,坚持不懈追求真理的理解。梁家河插队的经历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宝贵财富,给我很大启发。

坚强自信知难而进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刚到梁家河时,并不习惯,最初感到很孤独,而且年龄又小,因此没有长期待下去的观念。后来受到姨姨、姨夫的教育,很快融入了陕北农村新的环境,自觉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他和村民同劳动,过“五关”,逐渐和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成了村里的壮劳力和种地的好把式。他带领群众干好事、办实事,修建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陕西省第一口机井,办铁业铺,修淤泥坝……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当年对于梁家河来说的难事、大事,改善了梁家河的生产生活,在充实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七年的历练培养出习近平知难而进,坚强自信的品质,让他成长为一名心中有民,手中有方,敢想善做能成的干将。习近平的成长进步起始于陕北,在这里收获了自信,使他在后来的工作中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与书为伴学以致用

谈到习近平的知青岁月,人们说到最多的还是他爱学习。一方面,他想继续深造,所以抓住一切时间学习书本知识。习近平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经常在煤油灯下看书看到深夜,煤油烟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的。他广泛阅读政治理论、历史、文学、军事和国际政治等经典著作,村民称他有

“书瘾”。习近平的学习、阅读不是在象牙塔里进行的,而是在广阔天地中,与学习“无字之书”同步进行的,他向实践学习,到四川学办沼气,向村支书梁玉明学习育种知识。在赵家河开展社教工作,村民赵勋平说:原来的村干部组织开会,底下拉话的、纳鞋底的、瞌睡的都有。习近平组织开会,社员都赶紧过去,他讲话有意思,讲路线教育,讲农村这些事,特别实在,都是和社员密切相关的,还讲一些国内外大事,讲的清清楚楚。2015年再次回到梁家河时,总书记说:“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个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意,皆有学问。”结束插队,离开梁家河后,习近平的讲话、文章语言平实、凝练,接地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与梁家河的学习工作经历息息相关。

矢志奋斗干在实处

他全身心投入到梁家河的建设中。那时候总书记的一个朴素的想法就是为梁家河的村民做一点实事、好事,“与群众坐在一条凳子上”,解开了根拴心中的疙瘩,回梁家河办铁业社,增加村民收入;“与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带领村民打井,打淤泥坝、办沼气、办代销店、缝纫社、磨坊,到赵家河修男女厕所,给随娃(武刚文)做思想工作,当赵家河队长,帮老汉拉车,教铁姑娘写名字,帮赵秀全找猪……所做之事,无一不是好事、实事。习近平总书记从梁家河这所有大学问的学校“毕业”后,基层什么样、群众怎么想、事业如何干在他心中都清清楚楚。总书记在梁家河干的工作,是一本“手把手”教我们带领群众不懈奋斗、干在实处的经典教材。

信念坚定百折不挠

2013年,习总书记寄语青年,“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总书记说道,“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1974年清华大学招生,他写的三个志愿都是清华大学。在赵家河搞社教工作时,为了让随娃(武刚文)当生产队长,习近平前后10次找他谈话。插队期间,习近平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最终入团入党。这种倔劲儿来自于总书记对党的坚定信仰,对中央的坚决信任,对人生的坚强信心,体现了他在前行路上百折不挠的态度。

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在书中提到,习近平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同时,习近平也收获了乡亲们最深厚的感情。他上大学要走的那天早上,乡亲们自发组织到他门口送他,连双腿行动不便,平时不怎么出门的残疾人石玉兵,也拄着双拐,一步一步地挪过来要送别,那一刻,坚强的习近平落泪了。习近平和13个村民一边走,一边拉话,步行到60里外的县城。第二天,大家凑齐5块5毛钱照相,习近平要出钱,大家不让。这是习近平在真正融入梁家河的群众中,全心全意为梁家河的群众做了实事、好事换来深厚的群众感情、扎实的群众根基。同时也换来了自己的成功,这种成功是他踏实工作,勤奋学习的副产品。后来总书记的群众路线,群众观念,正是在这里扎下根,打下基础,也正是这种经历让习近平在之后的工作中意志坚定、处变不惊。15岁来到黄土地时,习近平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他收获了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习近平的知青岁月,是一场激励青年克服困难,干事创业的现场教学;一本激励干部坚守信仰,干在实处的鲜活素材;一幅中华民族为幸福生活不屈不挠、不懈奋斗姿态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第四篇】

最近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书籍还原了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7年知青岁月,访谈内容丰富、事例生动活泼、文字朴实感人,读完以后感触颇多。

习总书记有坚持学习和思考的态度

习总书记在知青岁月里,从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甚至是“痴迷”阅读,阅读面十分广,像《中国通史简编》等各种书籍,为了找到歌德的《浮士德》,跑了三十几公里路才借到。习总书记同时注重阅读的深度,饿着肚子也要把喜欢的书读完,要研究透彻。如同书中说的那样,习总书记执政理念、思想,就是在持之以恒的读书生活中积淀下来的。

自己所在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曾经提出了“五必读”,即读原著原文、时事政治、法律法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要深入了解一方面知识必须舍得花时间、下功夫。因此,要真正干好一件事情,必须要能沉下去,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及时自觉充电,博学深究,领跑团队。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自己深刻感受到,作为承担着富国强军神圣使命的国防武器装备科研单位,我们要担负起引领国家空天防御事业发展的重任,支撑起打造航天强国的重担,就必须对系统工程、军事智能、大数据、云作战等新知识、新技术加强学习,学以致用,做到习总书记说的“功以学成,业由学广”。

习总书记有敢做、敢担当的作风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村时,因为敢说、敢做、敢担当,被推举为大队党支部书记,采访时提到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他说的有错大家指出来,他肯定改;如果说的没错就要求大家不打折扣的执行。建沼气池、挖水井、打坝地等等,都体现了他敢做敢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作风。

自己所在的单位承担的某些项目都是非传统领域竞争项目,靠着敢打硬仗的作风,才取得不断的成功。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前几年本单位刚进入某领域,团队去某单位开展试验,为了抢进度和不把风险留在后期,队员每天都是干到凌晨以后,第二天在迷雾的清晨中又出发,最后仅仅用了7天便完成了该领域传统单位15天的工作任务。这支年轻的队伍在艰难的环境中得到了锻炼,做到了习总书记说的“勇于担当,做发展的开路人”。

习总书记有勇于创新的胆识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很多工作都是开创性的,比如建沼气池,我觉得是技术创新,办铁业社、缝纫社和代销店,是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以代销店为例,以前村里人买东西要走70多公里到公社去,走一天时间,改为代销店后村里一两个人统一去采购,大家再去店里买,这样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老百姓方便了。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那时候,属于实体经济短缺时代,习总书记围绕实体对象开展了很多创新工作,如今面对信息经济时代,需要发展新的创新模式。最近几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大力发展专有云平台和航天云网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我觉得和习总书记当时的创新理念是相通的。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智慧社会的目标。现在我们正在开展复杂产品智能制造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智慧总体部建设,作为参与者,感到挑战巨大,学习完习总书记当年创新实干的事例后,进一步增强了信心。争取2020年前,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引领,夯实智慧总体部基础,支持跨专业、跨厂所的协同设计与联合验证,实现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快速转化和复杂决策支持,开创研发和管理新模式,为建设智慧社会贡献航天人的智慧和力量。

习总书记曾经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我觉得正是在艰难岁月里的学习、思考、实践、创新,才使得习总书记有了坚定的目标并持之以恒为之奋斗。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的“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我们这代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当“坚定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我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岗位上砥砺奋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航天人应有的贡献。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689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