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汇总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汇总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第一篇】
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我深受触动,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充满了崇敬与敬佩之情。全书生动地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红色基因传承中、艰难困境磨砺中、丰富革命实践中、复杂国际斗争历练中成长的过程,给人启迪,激人奋进。
这是一本生动的榜样教材。《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向我们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知青岁月中有“三个最”,即习近平总书记在知青中“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接受了最艰苦的磨练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才能铸就伟大的品格和坚强的毅力。我们学习这本书,通过了解习近平总书记追寻真理、脚踏大地、植根人民的成长历程,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新时期党的领袖、人民领袖发自内心的崇敬与爱戴,进一步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融入血脉、植入灵魂,化为坚定的信仰信念和自觉行动。
这是一本信念成长的重要教材。《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期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锤炼意志品质、如何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从初到梁家河时尚带迷茫的15岁少年到离开梁家河时满载收获、从容坚定的青年,这一段“七年成长”向我们展示了有中国特色的“党性修炼之道”。我们学习这本书,从这一个个真实故事、一件件历史细节中,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怎样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进而寻找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强大走向强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答案。
这是一本做好群众工作的指导教材。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紧密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就在于脱离群众。《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为我们全景式地展现了总书记当年“与群众坐在一条凳子上”“与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的经历,是一本总书记“手把手”教我们做群众工作的教材。我们学习这本书,学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融入群众、植根群众、造福群众的群众工作方法。
对理想的追寻,对信仰的笃定,对理论的精研,是总书记成长过程中的鲜明特质。在长期艰苦磨难、曲折奋斗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锻炼形成了坚强的意志品格、踏实的奋斗精神。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学总书记讲话,就是学真理,是早学早受益、深学深受益、长学长受益。我们要善于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历程”中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历程”,从源头上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与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以此进一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第一,要自觉行动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和成长历程告诉我们,我们所绝对服从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要具备高度的政治自觉。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坚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绝对一致,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绝对权威,把总书记嘱咐的每一件事情都办好、落实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第二,要提升思想认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我们要注重从总书记的成长经历中汲取理想信念、为民情怀、担当意识、奋斗精神等精神养分,努力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树立正确价值观、成长观、政绩观,努力践行好干部标准,成长为祖国需要、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第三,要做到学思践悟。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我们要深刻领会其中的精神内涵实质和工作方法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思想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不断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承者、弘扬者、践行者。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第二篇】
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与当地百姓“一块吃、一块住、一块干、一块苦”,当了整整七年农民。上山下乡,是那个时代所要求的知识青年的人生选择。习近平接受艰巨挑战,一步一步迈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这“五关”,将青春燃烧在了广袤的黄土地上。青年习近平的苦难辉煌,为“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作了最好注脚。
理想信念是青春远航的动力引擎。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他以实践做出了诠释。即便作为“黑帮子弟”处境艰难,但他坚持追求真理和进步,始终对党充满信心,矢志要为群众办实事。与他同窑洞住过的雷平生说,习近平有强烈的使命感,在农村的7年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正因如此,习近平先后8次写入团申请书,先后10次写入党申请书,不屈不挠,饱经周折方入团入党。
理想信念犹如定海神针,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青年习近平已经把理想信念深深地内化于心,外化成行。当身边的知青或当兵、或招工、或推荐上大学,一个个相继离开梁家河,只剩下他一个人,他还能从容淡定,奋发作为。因为他把自己看作了黄土地的一部分,立志改变梁家河的旧面貌。
总书记四十多年前的梁家河峥嵘青春,具有无比强大的感染力、感召力,照亮着莘莘学子把激昂青春梦融入伟大中国梦的新时代征程。我们应汲取丰厚精神滋养,自觉以青年习近平为楷模,不负青春韶华。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第三篇】
通过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了解到青年习近平是知青中“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极少数知青之一。这“三个最”充分体现了青年习近平在7年极端艰苦环境下砥砺前行、艰辛求索的“极限磨炼”,成为了牢牢具备坚强意志和战略定力的奠基之旅,同时也造就了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核心、人民领袖、全军统帅的坚实根脉。
信念最坚定、立志最高远,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核心、人民领袖、全军统帅坚实的思想根脉。“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别人做事从‘零’开始,青年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但他毫不气馁,没有怨天尤人,仍坚持不懈地追求进步和真理,以坚如磐石的信念、超乎寻常的执着,先后写了8次入团申请、10次入党申请,终于被组织批准,并被推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这样的信念和执着,同样体现在对真理的探求。七年知青岁月里,“任何时候都不放弃读书和思考”,白天利用农活间隙看书,晚上在繁重劳动之后,还点着煤油灯如饥似渴地学习。因为他心中厚植为民服务的信仰,脚下就充满无比坚定和自信的力量。这种信念与志向,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核心、人民领袖、全军统帅最坚实的思想根脉。
待人最仁义、与民最亲近,铸就了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核心、人民领袖、全军统帅坚实的群众根脉。青年习近平很快就与群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情同手足,“再糙的饭也吃得香,再穷的人也看得起”,并且“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从提高粮食产量到改善饮水质量,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各类生产工具,从衣服缝补到做饭燃料以及厕所改造,事事都为村民着想。县上奖给他的三轮摩托车,他仍然想的是群众实际需要,就设法换成村民更急需的手扶拖拉机和碾米机等生产工具。这些都体现出他对父老乡亲的深情大爱。这种重情重义、一心为民的情怀,不仅是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真实写照,更是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核心、人民领袖、全军统帅最坚实的群众根脉。
作风最扎实、做事最务实,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核心、人民领袖、全军统帅坚实的实践根脉。在亲历者的口述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之一就是“实”,总能听到“近平是了解实际的”“做事最务实”“讲话最实在”。这也在一件件具体实事中得到充分印证和体现。从当年的村支书到今天的总书记,从“小山村”到“大国家”,我们不难找出跨越时空的相似之处,答案是什么?答案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求真务实,就是一以贯之,就是保持共产党人作风最扎实、做事最务实的本色,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核心、人民领袖、全军统帅最坚实的实践根脉。
革命圣地,精神家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核心、人民领袖、全军统帅坚实的历史根脉。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党中央曾在延安13年,培育和形成了延安精神,人民领袖毛泽东就是从这里走向全中国。青年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在梁家河艰苦的环境下同样是“苦读苦干”,同样是与群众鱼水交融,同样改变着一方土地的落后面貌和历史,同样是铸就了领袖的胸怀境界、抱负担当和意志品质。一片圣地,两代领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播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种子。不同的领袖,相同的人民情怀;不同的时代,共同的民族使命,都是带领中华儿女力挽狂澜、走向复兴。这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核心、人民领袖最坚实的历史根脉。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第四篇】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由“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三部分构成,该书采访实录内容通过采访组在不同的地方采访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形象又深刻地表现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活方面的质朴和做人做事方面的伟大,正如采访组在采访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民王宪平时他说的那样“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1969年1月,15岁的习近平一路从北京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直至1975年10月,习近平22岁,一干就是七年。七年,实现了习近平从少年到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转变。七年,为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提出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
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他用每一滴汗水和每一份付出,生动诠释了他说的那句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这七年里,他扎根黄土地,于实处用力,用青春书写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章。“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青年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实字当头、以干为先,把自己创新创业梦融入伟大中国梦,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在梁家河村倾听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对习近平总书记“实践是理论之源”的阐述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进一步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把“知行合一”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重大意义。梁玉明在书中谈到习近平作为一名外来知青为何大家推举他当大队党支书时说: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近平处事非常公正。社员们都信服他,认为他公正,没有私心——关键是当了大队党支书后在梁家河做了许多实事:带头办沼气,带领村民打井,给村里办了一个铁业社,带领村民打坝地,引进种植烤烟技术,还办了一个代销店、一个缝纫社,给村里带来很大变化,直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潮头,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提出了科学系统完整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而今祖国给我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空间舞台,作为我们年轻人更要珍惜,踏踏踏实实干工作,勤勤恳恳为人民,聪明才智才会充分发挥,生命价值才得以完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