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字]梁家河读后感大学生【精选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1500字]梁家河读后感大学生【精选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梁家河读后感1500字大学生【第一篇】
读完《梁家河》一书,让我参透悟懂了“行之于初心,需用一生来实践”的道理。
习近平1995年在接受《东方时空》记者采访时说:“在梁家河的工作生活,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理解了社会,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以至于到现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我。”
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位于黄土高原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在这里,他和乡亲们同甘共苦,情同手足,七年知青岁月,铸就了习近平顽强的意志和为民造福的初心。
40年之后,回忆起下乡插队的往事,总书记依然记忆犹新,“铁锁”“随娃”“黑子”,曾经小伙伴们的小名依然叫得亲热,哪个窑洞有些啥?住的是谁?依然记得清晰。细微处见精神,总书记从那时起就把老百姓看得深、看得重,把人民群众深深地装到了心里。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就是一部以身作则的奉献史,体现着他乐于为民奉献的“初心”“衷心”。给老百姓打淤地坝、凿水井、修沼气池、挑粪、修筑梯田,这些苦活累活,他抢着干,从不吝惜力气。由于长期带头站在刺骨的水中凿井,导致他现在双腿还有以前干活落下的后遗症。
而正是这种一心为民谋幸福的情怀,成为习近平带领乡亲改天换地的巨大动力,推动着梁家河一点一滴的变化,先后建成14座淤地坝,用上了干净的井水,打破了“沼气不过秦岭”的谬言。怀揣一颗奉献的“衷心”来,习近平总书记用行动践行了造福地方百姓的“初心”,而这颗“心”也为习近平总书记以后的从政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梁家河》一书的扉页上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黄土地的儿子,根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大视野大平台上,始终把老百姓满不满意、幸不幸福作为治国理政的标准,走到哪里都要深入老百姓家中看一看,问问生活得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也正是有着这样的初心,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行之于初心,需用一生来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做到了。
那我们呢?很多时候我们会扪心自问,我的初心是什么?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未来我还要怎么走下去?我们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直到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梁家河》这本书时,我豁然开朗,内心的焦躁与不安平静下来,让我明白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才能走得更有力量。
可能我们在刚一出发时,还踌躇满志、斗志昂扬,但走着走着,外界的影响与诱惑、内心定力的动摇与目标的偏差,就让我们迷失了自己,恍惚间,随波逐流,消沉懈怠,早没了坚守的毅力与耐力,不知为了什么出发,也不愿想明天会怎样。
还记得刚进报社走进铅字排版印刷车间时,那些躬身在铅字排版机前的工人师傅们,一个一个码放那些只有指头肚大小的铅字,脸几乎贴到码字机上,专注而旁若无人,生怕把一个字码错了,会造成重大错误。
也还记得那时的我们,在激光照排、胶片印刷的那个年代,编校完版面制好了片,发现哪怕一个无关大碍的错字,一定要说很多好话,肯求制片的大姐帮忙抠掉那个字,重新补上一个正确的字才肯罢休。
那么,现在的我们呢,还有这样的认真敬业,对文字的敬畏,对新闻工作的执著与热爱吗?
有人说,初心是孔子“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从政之道;是毛泽东“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宏大理想;是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情壮志。
那么,我们的初心在哪里?处在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历史大潮中的我们,正是时代的弄潮儿,我们何其有幸。身处这样一个转型变迁的时代,作为能源行业的发展变迁的记录者、见证者,我们的一字一文,正在记录转型发展跳动的脉搏,记录一个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强音,记录伟大祖国日新月异、蒸蒸日上,信息化、现代化高速发展的铿锵步伐,这不正是我们作为能源行业新闻工作者的骄傲与自豪,这不正是我们的初心与价值吗?
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却要说,这对于我们行业新闻人来说,确是一个最具有挑战的最具有付出价值感的最美的时代。
走吧,不管任何时候,行之于初心,用一生来实践,我们就不会偏离最初的方向,偏离我们曾在心中千百遍描绘的梦想蓝图。
梁家河读后感1500字大学生【第二篇】
用了三个晚上看完了《梁家河》,让我对习总书记的知青生活有了更亲近、更深刻的了解。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青年时代对习近平,也跟我们很多青年一样,有过迷茫、有过彷徨、有过失落,但不同对是,习近平在经历理想与现实对博弈之后,毅然选择了扎根农村。这种抉择,不是逃避,不是退缩,而是实事求是、回归理性,并且在艰难困苦中磨练自己对意志,默默储存能量,等待搏击长空。
试看现在很多青年人,吃不了苦,弯不下腰,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总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甚至遇到一点点挫折后就一蹶不振,看破红尘。熟不知这并不是现实与社会残酷,而是我们自己不堪一击,没有足够的韧性和勇气去生活,去拼搏,去改变。一时的迷茫无可厚非,一世的彷徨却让人难以原谅。就像青年时代的习近平一样,短暂的迷茫后,选择了脚踏实地,战天斗地,不仅学会了劳动,锻炼了坚强意志,还博览群书,开阔了眼界,提升了人生格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种子没有在泥土里饱润甘露,哪来的破土而出。拳头没有缩回来的间距,哪来的力量与速度。学会在平淡中积聚能量,才能在机会来临时正当其时。
梁家河读后感1500字大学生【第三篇】
人们常言:故乡的饭最让人回味。梁家河的酸菜常常让习近平总书记想念,虽说梁家河并非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乡,但他曾在年少时带着书箱只身一人来到梁家河,并且在这里生活了七年,梁家河也已经算是他的第二个故乡。记得书中提到总书记曾说:"直到今日,我对陕北的乡村饭菜还很有感情,就拿酸菜来说,多时不吃还真想它。"酸菜虽然不算是美味佳肴,但是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来说却是朴实而又美味的家乡味道。
时过境迁,梁家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总书记却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身处远方的我也会常常想起家乡的每一寸土地,想念父母为我做的菜卷以及家乡的每一个味道,这些小菜虽然简单但是却充满着浓浓的爱意,让我无时无刻都在怀念。
在梁家河的七年里,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长,在蜕变,他磨练了意志,升华了青春,在当时的社会,仅仅是吃饭问题都能锻炼一个人的品质。书中说到:直到自己做饭,知青们才知道把食物吃进嘴里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这不易首先体现在柴火上,因为柴火不够,知青们常吃夹生饭。而且打柴本身对知青来说就是大难题,山上光秃秃的,没有树,甚至连灌木都没有,到哪里打柴呀!正如马克思曾说:"燧石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它发出的光越灿烂。"从未干过苦力的知青们就在这次次的磨难中逐渐成长。通过梁家河这面镜子中,我看到的却是当代领袖的朴实无华以及他们坚定的意志。
回想起近些年来去农家乐时,父母常常说到不再是当年的味道了,而我们吃起玉米馍馍却是津津有味,因为我们从未感受过父母他们那辈人当年所遭受过的苦痛,在那个缺席少粮的年代,由于没有白面,他们只能吃着糙面蒸的馍馍,时常因为温饱问题而担忧。而值得我们庆幸的是在当代社会,衣食问题不再困扰着我们,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脚踏实地的.做人,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争做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为校争光,为国争光。
在这个优越的年代,我们应该主动承担我们的责任,要明白青年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也更应该主动扛起建设祖国的大旗,甘于奉献,埋头苦干,为百姓谋福祉,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我们要像革命者那样艰苦奋斗,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我们应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念,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脚踏实地。
梁家河读后感1500字大学生【第四篇】
最近,怀着崇敬与好奇的心理,我研读了《梁家河》这本书,感触颇深,对习总书记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2015年,习总书记回陕西考察,第一站就是梁家河。《梁家河》一书正是以此为切入,讲述了总书记在梁家河近7年时间与当地群众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的生活工作事迹,展现了习总书记青年时期崇高的理想追求、深切的为民情怀和强烈的进取精神。几天来,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生动的场景、蕴含的精神力量及梁家河的巨大变迁让我深受启迪和教育。下面我结合学习情况谈一些心得体会。
一、以知青习近平为榜样,始终牢记党员干部要一心为民。1969年,青年习近平为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来到延安梁家河村插队,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历程。习总书记下乡插队时年仅十六岁,是当时"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习总书记在陕北延安梁家河那样一个艰苦的山沟沟里,和村民情同手足、同甘共苦,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战天斗地,一干就是七年,切身践行着做干部一定要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的宗旨。梁家河村山高坡陡,可耕种的田地较少,而在当年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条件下,群众的最大生活来源就是农田,农田稀少就意味着农民吃不饱肚子,养活不了妻儿老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时任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带领其他知青与梁家河村村民打淤地坝,修筑梯田,打坝大部分都在冬季农闲时节,乡亲们都怕冷不想下水,每次他都带头赤脚站在冰中凿冰清理坝基,在他的带领下梁家河村建成了14座淤地坝,这么多年一直是梁家河村旱涝保收的聚宝盆。在习近平的带领下,从1973年开始,村里开始有余粮了。1974年,习近平带领大家修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同时,为了解决村民的吃水、照明、打铁、穿衣等生产生活问题,习近平同志还带领知青和村民在村里建立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等,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习总书记就是这样一个心向群众、为民着想,为民办事的人。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善于依靠群众,做到倾听民声、广聚民智、汇集民力,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而不懈努力。我们在一个地方,不可能工作一辈子,在一个地方的服务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人民做更多的实事好事。
二、以知青习近平为榜样,做人、当干部一定要善于贴近群众,懂得感恩。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村待了7年,这7年他与当地群众一起吃玉米团子,住窑洞,睡土炕,挑粪,相互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书中是这样描绘习总书记离开梁家河那天的。“1975年10月7日是习近平离开梁家河的日子。前一天晚上,他和乡亲们拉话直到深夜,第二天早上起得较晚。当他早晨推开门走出窑洞时,看到院子里、道路旁站满了人——大人、孩子、老人,全村人都来了。大家手里拿着红枣、小米,默默地站着。他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这是他第一次当众流泪。”看到这里,我感受到了乡亲们对习总书记的依依惜别之情,感受到了他们的厚重情谊。习总书记无论是回到梁家河,还是见到梁家河的人,叫出来的一个个小名,说出来的一句句陕北方言,充分体现出他对大家的深厚感情。总书记关心的,也都是收入、医疗、养老等等最基本的生活情况,从中我们能看出总书记心里一直惦念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习总书记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习总书记曾经有过这样的自述:“1993年,我再回梁家河时,有的乡亲提到,当年我在村里创建铁业社,为村民增加了收入;我带领大家开发出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让村民用沼气照明、做饭。可是,我所记得的,是他们曾经无私的帮助过我,保护过我,特别是以他们敦厚朴实的品质影响着我,熏陶着我的心灵。”习总书记牵挂着梁家河的每一位乡亲。1993年、2015年习总书记曾两次回到延安看望梁家河村的村民,挨家挨户看望乡亲,为他们送去了慰问品,还把患有腿疾的村民吕侯生接到福建,自己掏钱为其看病,他支持建设了梁家河小学和延川中学教学楼,还给经济困难的群众寄来了钱,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问题。2014年延安遭受了持续降雨灾害,习总书记写信给村干部,说“你们在灾害中积极抢险自救,我很欣慰,让村里的乡亲们过上小康生活一直是我的心愿,希望你们真抓实干,努力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习总书记的话句句体现出他的群众意识。从你我做起,自觉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感恩是幸福的源泉,不懂得感恩,就等于没有一颗善于感知幸福的心灵。我们每个人都曾遇到过很多好人,在困境中帮助我们,让我们心存感激,但是扪心自问又有几个做到了回报和答谢呢?说到这里也许我们都会感到很惭愧。所以,从今天做起,我们都要向习总书记学习,努力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充满爱心地与人相处,收获更温暖的情感回报。
三、以知青习近平为榜样,就是要有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习近平同志曾在一次自述中讲到:“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
逆境最能检验人的品格。在梁家河,习近平总书记忍受艰苦的环境、繁重的劳作、压抑的政治生活,面对重重压力,没有自怨自艾,更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如饥似渴地求知,更加积极地入团入党向党靠拢,为群众做成了许多实事、好事,成了各公社争抢的“好人才”。梁家河的艰难困苦没有压垮他,反而更好的磨砺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从中我们不难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会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讲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这句话的逻辑起点就在梁家河。没有年轻的党支部书记习近平带领大家实干苦干,就没有梁家河人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虽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我们应该立足自身条件,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充分发扬"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苦奋斗精神,不断磨炼意志,提升能力,不断加强各类知识的学习。
如今我们生逢新时代,身处大西安追赶超越的黄金发展期,我们比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有更多的理由、更好的条件不懈奋斗、干事创业。我们要学习总书记当年“六点上山,天黑才歇”的奋斗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忘初心,扎根基层,撸起袖子加油干,做能吃苦、有担当、能干事的"五星级服务员",在这场追赶超越的竞赛中,跑出加速度,干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