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专题党课讲课稿范例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95079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专题党课讲课稿范例精编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专题党课讲稿1

同志们:

大家好,按照课程安排,现由我跟大家一起学习下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内容,主要目的是借助这个平台,进一步增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提高新形势下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水平。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作的重中之重,并连续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无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构建和谐社会,都需要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努力奋斗才能实现。农村党员干部在主流上是一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过硬队伍,带领群众推动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但就全国形势来看,少数农村干部身上还存在着与主流相悖的问题,村干部贪腐案件频频出现。调查显示,目前村干部腐败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贪污挪用公款突出。从近年全国查处的村干部腐败案件来看,村干部腐败的主体80%以上为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贪污、挪用公款居多,贪污挪用公款来源主要是土地承包费、占地赔偿款、低价私自出租、转让、发包集体资源款。

二是失职渎职现象明显。村干部在处理村级事务时不按议事程序办,不经集体讨论,独断专行,滥用职权。三是违法违纪手段多种多样。有的村干部挪用公款,用于临时还贷、注册验资、炒股等经营性活动;

有的以各种名义虚报冒领土地补偿款;

有的在集体资产出租、出售和工程发包过程中暗箱操作;

有的违反财务规定,公款私存或转借他人从中获利;

有的财务管理混乱,私设小金库,坐收坐支。

四是村官腐败造成的影响大。一些村干部的腐败行为造成村民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酿成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近年来,在城镇大建设中,随着拆迁工作的增多,不少村干部在拆迁工作中落马。

例如: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未来路办事处沈庄村原支部书记宋留宝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采用欺骗、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拆迁补偿款万元,被法院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零6个月。河南郑州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金水区近郊农村涉及大量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

村民安置等问题,而宋留宝所任职的沈庄村作为其中黄金地带。面对从自己手中源源不断流过的成千上万款项,作为村里“一把手”的宋留宝动心了,决定大捞一把。宋留宝在协助政府发放土地征用补偿费时,采取欺骗手段将已赔偿过的附属物进行了二次赔偿,补偿款共计万元。不久

后,郑州市金水区对熊耳河进行二期改造。他利用职务之便,在实际拆迁补偿款100万元的基础上,虚报拆迁补偿款50万元。2016年4月8日,因涉嫌职务犯罪,宋留宝被新密市检察院逮捕。

这些问题直接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到党的威信和形象。如果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干部不能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就会削弱,执政基础就会动摇,就会失去民心。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不仅是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

二、新形势下村干部加强自身建设的几点要求一要政治清醒,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讲政治是农村干部的基本素质。在思想上、言行上同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保持清醒的头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同时要多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把各项工作放在法律、法规的许可范围之内,不然的话,不但工作无法开展,

而且还有可能被人告上法庭。前几年,有两部电影曾轰动一时,一部是《秋菊打官司》,另一部是《被告山杠爷》。影片描写的农村基层干部,由于平时不学法、对法律知识不懂装懂,凭着自己的“无法有为,照样干事”的满腔热忱,用自以为是所谓“家规”、“村规”来规矩、判断、处

理村务,以至闹出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好心办坏事、好心办违法事”的“故事”。引出秋菊忍无可忍,与“村官”对簿公堂的官司;

惹出了山杠爷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当被告。“老古董”在官司面前,想不通也得想得通:谁让你不学法、不懂法、不依法。

二是求真务实,干事创业干。发展是硬道理,农村发展了,农民富裕了,什么问题都好解决。如果村干部为官一任,年复一年,村里面貌依旧,村民贫困依旧,就会失去民心。所有说,村干部在出任“村官”的那一天起,肩上就多了一副带民致富的重担,“为官一任、致富一方”,这里面既蕴含着人生抱负和价值,又蕴藏着更多的难能可贵的奉献精神。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江苏华西村前书记吴仁宝(前些天刚去世),在他的领导下,华西集团创立了“华西村”品牌,并且在1999年成为了一家上市公司。吴仁宝从28岁起担任华西村书记,直到48年后宣布退休,他让华西村从一个讨饭村,变成了别墅成片、绿树连荫的世外桃园。当华西村民们陆续搬入别墅时,吴仁宝和他的

老伴,依旧居住在上世纪70年代末建造的旧房子里。因为他曾承诺过“三不”原则,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房子。而他最愿保留的,是满墙的照片。

三、严于律已,廉洁自律。陈毅同志说过:“要清

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必须首先堂堂正正做人。”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基础,做官从政就很容易跌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权力是柄“双刃剑”,正确行使权力,掌权为公、用权为民,则群众喜、个人荣,事业兴;

错误行使权力,甚至滥用权力,掌权为己、用权于私,则群众怨、声名败、事业损,甚至被权力这把“剑”所伤、被“剑”所斩。从清朝的和绅到现代的成克杰、胡长清,许多反面典型警示我们,任何形式的权钱交易,只能葬送自己。禹作敏,天津静海县大邱庄原党支部书记,他把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改造成盛极一时的中国“首富村”,大邱庄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与华西村并称为“北大南华”,它们的发展模式非常相似,以经营企业的思路来治理乡村,依靠发展工业迅速致富。但是,大邱庄的庄主禹作敏发达后骄横一时,因犯窝藏罪、妨害公务罪、行贿罪等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后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结束了“改革风云人物”的一生,教训十分深刻。禹作敏和吴仁宝同样是取得过做人成就的两个代表性人物,结局却大相径庭,其中的缘由值

得很我们深思。

我们知道,国家政权的构成是“金字塔”型,政权的最基层就是村一级。有人说“宁管三军,不管一村”,这说明农村工作琐碎,不好干;

有人说农村干部要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八哥嘴”,有两条不辞辛苦的“蚂蚁腿”,有一

副能装酸甜苦辣的“恶水胃”,这说明,农村干部辛苦,不好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都要通过我们村组织这一级来落实、来贯彻。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国家这座大厦的基石;

村干部是是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共同致富的带路人、“领头雁”。希望大家始终把责任记在心头,把担子压在肩上,为建设新农村做多贡献!

谢谢大家!

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专题党课讲稿2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中形成了许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党的政治优势,是党的精神力量所在。2021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开班式上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要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就必须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要把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通过对党的历史的学习,加深对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认识和理解,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

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党的“作风”这一概念,是毛泽东在1937年5月8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正式提出的。他指出:“我们党的组织要向全国发展,要自觉地造就成万数的干部,要有几百个最好的群众领袖。这些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这些人不要自私自利,不要个人英雄主义和风头主义,不要懒惰和消极性,不要自高自大的宗派主义,他们是大公无私的民族的阶级的英雄,这就是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党的领袖应该有的性格和作风。”(《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7页)

1938年9月至11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共产党员“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在和友党友军发生关系的时候,“成为统一战线中各党相互关系的模范”,在政府工作中,“应该是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而且成为“实事求是的模范”“学习的模范”等(《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2页,第523页)。这实际也是对全党同志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945年4月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概括出党的“三大作风”。他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必须使各级党的领导骨干都懂得,理论和实践这样密切地相结合,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因此,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对于我们,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3—1094页,第1095页)

1949年3月,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中国共产党将由局部执政转向全国执政的关键时刻,针对党内有可能出现的“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1439页)“两个务必”与“三大作风”是相辅相成的,唯有谦虚谨慎,才能始终做到实事求是;唯有长期坚持艰苦奋斗,才能切实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要使全党同志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靠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只有发扬“三大作风”,做到“两个务必”,才能不断提高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并善于斗争。

“三大作风”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出现严重曲折。”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党极为重要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立这个理论的时候,主要的视角和解剖对象是西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而在运用其理论时,就存在如何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大革命后期和土地革命前期、中期,党内曾出现过比较严重的“左”倾或右倾错误,这些错误本质上都是教条主义错误,使革命事业遭受严重挫折,说明中国革命走自己的路极端重要,说明如果不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仅仅依靠革命者的勇气、群众的勇敢,固然可以造成一时的革命局面,但革命最终是不能取得成功的。

1930年5月,毛泽东写作了著名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科学地阐述了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这文章中,毛泽东提出了两个著名的论断:“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2页,109页,115页)这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遵义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中的各种问题。1937年七八月间,毛泽东写作了《实践论》《矛盾论》,强调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必须具体地历史地统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明确提出了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科学阐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研究。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行动的向导。经过延安整风,毛泽东所倡导的实事求是内化为全党的自觉行动,成为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实事求是,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由于缺乏经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出现过曲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得以恢复与发展,并由此启动了决定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从而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联系实际,前提是要把理论掌握好,真正做到学懂弄通理论,这就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和道理学理哲理。同时要掌握实际情况,特别是要掌握已经变化的情况,这就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把客观存在的事实搞清楚,把事物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弄明白,从中找出能够解决问题、符合群众要求的办法来。所以,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要真正做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更没有决策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众建立密切的联系,自觉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群众关系史。党之所以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关键就在于共产党人能够与人民结合起来。早在1929年6月,毛泽东在一封信中就提出了“政治观点即群众观点”的观点,对红四军中一些人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作了批评,并且认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政治路线问题”(《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8页)。1933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苏区中央局机关刊物《斗争》上发表《查田运动的群众工作》一文,其中提出“查阶级、通过阶级与没收分配不按阶级路线与群众路线,不得群众赞助与同意,都不能使查田运动收到成绩,反会使群众不满,阻碍查田运动的进行”(《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1934年1月,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所作的结论中,专门讲到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问题,并且强调:“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上述观点的提出,标志着群众路线的思想已初步形成。

在经历大革命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利后,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自身开始成熟起来,对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懂得,共产党员不过是全民族中的一小部分,党外存在着广大的先进分子和积极分子,我们必须和他们协同工作。”(《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2页)1943年6月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领导方法若干问题》的党内决定,其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页)这段经典论述,成为党的群众路线形成完备的科学理论形态的重要标志。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而风华正茂、基业长青,就在于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从而使党得到了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与支持。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和全面小康,没有人民的支持党的事业也将一事无成、毫无希望。这就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每个共产党员都要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始终牢记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坚守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基本方法,是在马克思主义原则基础上巩固和加强党的团结、加强党内监督、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使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力武器。它既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坚持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重要保障。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自觉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特别是在一些重大历史关头,通过运用这一方法排除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使革命与建设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八七会议通过批评党内右倾错误,统一了全党的思想认识,使党在危难关头开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新的革命道路的探索。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通过严肃的思想斗争,扭转“左”的错误,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1941年开始的全党整风运动通过严肃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消除了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等不良作风的影响,并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正确运用创造了成功的范例。1945年中共七大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应该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经常检讨自己工作中的错误与缺点,来教育自己的党员和干部,并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17页)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将“批评和自我批评”写进党章,成为全党共同遵守的准则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得以继续坚持和发扬。在1956年的中共八大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提出,各地区各部门党的组织,必须运用过去整党工作的经验,采取群众性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每隔一定时期,对全体党员进行一次工作作风的整顿,特别着重检查群众路线的执行情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整风、整党,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等,都比较好地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解决了当时党内存在的思想、作风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从而开启了党的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都贯穿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要求,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认识、改进党的作风、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改造提升自己、坚强党的组织、推进事业发展的有力武器。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经过千难万险走到今天,不断发展壮大,就在于党能够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于党始终自觉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自我革命的有力武器。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不怕别人批评,能够做到自我批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根本动力来自党性,来自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增强党性修养,不断增进为人民服务的自觉。

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国家,特殊的国情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寻找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十分重要,具有客观依据和历史必然性。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但后来没有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近代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向西方学习成为中华民族必须面对的问题。俄国是第一个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国家,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之初,主要是向俄国(苏联)学习。进行改革开放,要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自然有必要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学习他人必须虚心、认真,但虚心不是一切照搬,这就产生了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学风和思想作风问题。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存,又经历了漫长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长期以来形成的官本位思想、家长制作风等腐朽落后的东西难免对党内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近代以来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迎来了马克思主义这样的先进文化和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西方文化中的消极成分也随之传入中国。这使得中国共产党面临如何努力克服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形成自己完全不同于封建官僚、资产阶级政客的干部作风的问题。

为了建设一个广大的群众性的党,必须将大量的非工人阶级出身的人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以扩大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但大量非无产阶级出身者加入党的组织,不可避免地将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与作风带入党内。这就使得中国共产党必须全面地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培养和塑造优良的作风,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也唯有如此,才能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吸引到自己周围。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不同历史时期,党都高度重视自身的作风建设。20世纪40年代,针对一个时期党内存在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所表现出来的学风不正、党风不正和文风不正的问题,先从高级干部随后发展至全党,开展了一场广泛深入的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整风运动,依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通过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肃清党内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作风,实现了党的团结统一。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告诫全党同志中国革命胜利还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今后的路更长更艰苦,因此一定要保持革命年代形成的优良作风,走好新的“赶考”路,决不当李自成。上世纪50年代初,在党内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领导拨乱反正的过程中,邓小平一再强调要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1979年11月,邓小平专门做了《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报告。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为此出台了一系列重要决定,如1990年3月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2001年9月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2009年9月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

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并始终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但同时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在作风建设上仍存在不少问题,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十八大刚闭幕,中央政治局就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党内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受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深刻教育,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显增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发扬了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传统,探索了新形势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效途径;以转作风改作风为重点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得到增强;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得到突破,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稳固;党的初心与使命得到进一步彰显,全党的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只要我们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保持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本色,以坚定的意志和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自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以优良的作风确保对党的忠诚,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专题党课讲稿3

1941年的延安,比以往时候更加艰难。

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后,停发了八路军和新四军军饷,并对陕甘宁边区实施经济封锁。加之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和自然灾害,延安革命根据地的生存条件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毛泽东形容当时的困难时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朱德说:“几月来未发一文零用,各机关、学校、军队几乎断炊。”

没有饭吃,就开荒种地;没有衣穿,就纺线织布;没有房住,就开窑洞;没有日常生活用品,就自己生产……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开展起来。

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带头生产,毛泽东在所住窑洞下方,开垦出一块菜地,朱德开垦菜地三亩,任弼时、周恩来成为远近闻名的纺线高手。“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八路军第359旅肩挎钢枪、手握镢头来到南泥湾,将没有人烟的荒山开辟成“陕北的好江南”。各类机关、学校、军队都在陕甘宁边区通过开垦荒地、多种经营生产自救。

据统计,1941年边区粮食产量只有万石,1943年达到万石,1944年又增至200万石,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并有结余。

1943年春,毛泽东挥笔为陕甘宁边区工农业生产成绩展览会写下著名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生产运动,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生动写照。

我们党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起家。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井冈山时期,面对国民党军队反复进攻和严密封锁,党领导人民不畏强敌、不畏艰难,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时期,中央机关领导“每天节约二两米,使前方红军吃饱饭,好打胜仗”,群众传唱“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来自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种种考验,党采取一系列政策举措,让新生政权站稳了脚跟。改革开放后,党带领人民披荆斩棘、砥砺奋进,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再到进入新时代,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中国共产党百年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历程何其艰辛又何其伟大!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们党清醒认识到,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不能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两个务必”,告诫“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永葆艰苦奋斗本色,指出:“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全党同志牢记“三个务必”,强调“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坚持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对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前进定力,砥砺艰苦奋斗的政治品格,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破除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1295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