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航天员景海鹏英雄事迹精选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43231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公文资料“航天员景海鹏英雄事迹精选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航天员景海鹏英雄事迹【第一篇】

“我宣布,神舟十六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当看到电视大屏幕这一刻的画面时,景海鹏的母亲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在山西运城盐湖区景海鹏家前的广场上,一起观看发射直播的当地干部群众也纷纷起立欢呼,挥动着手中的五星红旗,为这位家乡的“航天英雄”感到发自内心的骄傲,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次成就感到振奋。

广场两侧,两条条幅对联高高挂起:“四度航天,景耀海鹏强国运;百年筑梦,城倾歌舞抒豪情。”锣鼓一阵阵响起,喜悦的气氛弥漫到整个城市。

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准时发射,这是航天员景海鹏第四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

景海鹏1966年出生于山西运城。读高中时,他偶然在学校报刊栏里看到空军飞行员的照片,令他羡慕又景仰,飞行的梦想由此萌生。接着,梦想“开花”,2008年到2023年,景海鹏一次又一次地向“梦想”冲锋。

“昨天晚上,我父母一晚上激动得睡不着觉。今天一大早就守候在电视机前观看发射直播。”景海鹏的妹妹景艳芳说,家里摆满了苹果、樱桃、西红柿等水果,这些看起来有些“喜庆”的水果,也寄托了家人对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的美好祝愿。

在景海鹏家中,墙上悬挂着满满一排的照片,有景海鹏每一次出征的照片,也有与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时刻。正如景海鹏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军功章有家人的一半。

景海鹏的父亲景靠喜与母亲王珍玲今年80多岁了,但仍然时刻牵挂着儿子。“父亲手上戴着一个日历表,每一次我哥有任务的时候,他都算着时间,一天一天计算。”景艳芳说,“与之前几次不同的是,这一次是第四次‘飞天’了,相比之下,家里人没有最开始那么紧张担心了。因为都清楚,咱们国家的航天技术是越来越成熟了。”

2023年,景靠喜家庭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景艳芳介绍,父母曾告诫景海鹏,始终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农家子弟,不要忘记家乡的养育恩情,要把荣誉当成动力,为国家多作贡献,为航天事业再创辉煌。

当记者问到,上一次与景海鹏联系是什么时候,景艳芳和景海鹏的弟媳妇刘风柳都想了一会儿。接着,有些心疼地说:“好像是过年吧?再上一次是中秋?他太忙了,我们父母也从不主动联系他,怕打扰他。我们兄弟姐妹,也是逢年过节通过短信问候一下。正如他所说的,四年多没有回家了。”

在29日11时,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在发布会上,景海鹏的家人才了解到,景海鹏又要“上天”了。

“我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当一回先锋,再打一场胜仗。现在每天要做600个俯卧撑,600个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绳,这已经成为我的标配了。”57岁的景海鹏在发布会上的发言,让许多人年轻人都感到佩服。

对此,景海鹏家人表示:“我们其实也很佩服、惊讶。上一次他回家时就给我们透露过他的训练强度。还开玩笑地问我们兄妹几个,现在还能做几个俯卧撑?”景艳芳笑着透露:“其实我们兄妹几个之前都是练体育的,但是我哥尤其喜欢,那时候篮球就打得很好。”

这一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任务将持续5个月。景海鹏家人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送上满满祝福:“祝这次飞行任务圆满、顺利!希望海鹏能够顺利完成国家交给他的任务,等到任务完成,我们在家等着与他再团聚。

航天员景海鹏英雄事迹【第二篇】

不惧险阻、立志笃行,他是越挫越勇的追梦人

景海鹏三度飞天,成功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付出。他把生死置之度外、把困难踩在脚下,年复一年、孜孜不倦地刻苦训练、挑战极限,彰显着革命军人的英雄豪情和血性胆气。

为了实现飞天梦想,他制定“魔鬼式”训练计划,坚持做难度最高的、强度最大的、标准最严的训练,一次次挑战极限。凭着这股子狠劲和韧劲,终于入选神舟七号任务乘组。

当名字传遍大街小巷,签字、合影、采访、报告等活动接踵而至,面对迅速升温的名气,他坚持本色,归零心态,瞄准交会对接任务开展相关的技术钻研,精益求精苦练,完成了2000多次的交会对接训练,最终入选神舟九号任务乘组,实现两度问天。景海鹏把自己的成功归于党和人民的教导,将完成任务当作回报祖国培养的最好方式,十九年如一日,坚持标准不降、训练不减、目标不变,与战友们一样学习、一样训练、一样要求,凭借对飞天的渴望和不懈努力,成功入选神舟十一号任务乘组,完成三巡苍穹的壮举。

航天员景海鹏英雄事迹【第三篇】

踏实勤奋、务求完美,他是精益求精的航天人

景海鹏既当问鼎苍穹的勇士,也当航天科研的尖兵,始终瞄准一流,勇攀科技高峰,铸就“中国辉煌”。

他不懈探索、积极创新。每次任务准备中,都同乘组和科研人员一起,反复研究飞行程序变化,一起编写飞行手册,使手册更科学、在轨更好用;任务成功后,都认真进行总结,毫不保留地反馈飞行的经验体会,加强与飞船、火箭和航天员各系统的沟通协调,参与并完成了多项设计试验,为工程设计人员改进产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他严慎细实、尽善尽美。2007年,在进行穿脱舱外服气液插头训练中,他插了几次也插不上,最后在工作人员帮助下才完成。训练结束后,他找到工作人员,加练了一中午,找到问题症结,最终实现了盲操作准确无误。神十一任务中,为全面掌握噪声测试操作,他反复练习,在一次综合验证实验→←中,敏锐地发现噪声测试仪显示界面与飞行手册一个字符的差异。

他瞄准一流、做到极致。在地面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在太空就变得异常复杂。神十一任务中,先后安排了机械臂在轨验证、太空跑台验证等40余项科学试验,他都力争做到最好,有一点不理想,都会重做一遍,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十一点,有时候甚至到凌晨一点多。在失重跑台验证试验中,数次试验都没有成功,当地面人员都准备放弃时,他却通过各种手段完成试验,获取了弥足珍贵的数据。

航天领域道德模范景海鹏事迹【第四篇】

景海鹏,男,汉族,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

景海鹏是我国首批航天员之一。他勤奋学习,刻苦训练,挑战极限,超越自我,是目前我国执行载人飞行任务次数最多、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员,成就了三巡苍穹的奇迹,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景海鹏始终秉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把党和国家的事业看得比天还高,把飞天的使命看得比生命还重。1996年,我国开始选拔首批航天员,景海鹏毅然投身全新的航天事业。从入选首批航天员到首次飞天的10年间,他坚持做难度最高、强度最大、标准最严的训练,以惊人的毅力一次次向着生理和心理极限冲锋,顺利完成八大类、上百个课目训练考核,实现了从优秀飞行员到合格航天员的艰辛转变。

十年等待,一朝梦圆。2008年,景海鹏作为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航天员,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2012年,景海鹏担任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指令长,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2016年,景海鹏担任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指令长,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了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为后续我国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他始终积极投身高强度训练、高压力备战、高风险任务,以超常的付出刻苦训练,练就飞向太空的过硬本领。景海鹏常说:“只要任务需要,我时刻准备接受祖国的挑选,这是中国航天员的使命与荣光。”

面对鲜花和掌声,景海鹏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计利只计国家利,留名只留集体名,正确对待组织、对待荣誉、对待战友,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每次任务凯旋,他最先做的都是成绩归零、经历归零、心态归零,一切从头开始,几十年如一日重复着飞天和准备飞天的工作。景海鹏牺牲休息时间参加各种报告会、演讲和社会活动200余场次,讲述航天强国的感人故事,弘扬航天精神,播撒飞天梦想。

景海鹏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荣获“英雄航天员”“改革先锋”等称号,被授予“八一”勋章、“一级航天功勋奖章”等。

航天员景海鹏英雄事迹【第五篇】

杨家卓村,一个只有200来户人家的小村子,飞天英雄景海鹏的家就在这里,每当提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今天的成功,景海鹏总会说:“因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1966年出生的景海鹏,因景家的前两个孩子都先后夭折了,景靠喜、王珍玲夫妇自然是无比的疼爱。为了补贴家用以及三个孩子的学费,景靠喜夫妇把农闲时节都用在了加工扫帚的作业上。一个笤帚的利润一二毛钱,拉到市里能卖三毛钱,为了多卖些钱,每扎够100个笤帚,景靠喜和妻子用自行车拉到城里走街串巷叫卖。在外一天舍不得吃一顿饭,攒下的钱供了孩子们上了学。

“日子再苦,也不能耽误孩子。”在那个困难时期,王珍玲总是千方百计为孩子成才创造条件。景海鹏常年在外,家中的重担自然都甩在了弟弟景海龙和妹妹景艳芳的身上,但是两人从来没有埋怨过当兵的哥哥,而是给予了哥哥最大的理解和支持。2012年春节后,得知儿子可能被定为“神九”的航天员,但迟迟等不到结果。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王珍玲的右眼突然什么看不看见了,先后在运城市两家医院住了38天,都沒有效果。无奈之下,景海龙陪著母亲来到北京看病。为了不打扰正在封闭训练哥哥,硬是没有向哥嫂透露一点风声,整整18天,一个人在医院默默陪护。景海龙常说,“哥哥是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做贡献,顾的是国家这个大家,而他和妹妹支持哥哥的方式,就是把这个小家照顾好,让哥哥少为家里分心”。他们觉得,能替哥哥多陪陪父母,让他安心工作就是一种幸福。

景海鹏从1986年被招收为飞行员后,28年来回家的次数非常少,几乎对家庭尽不到一点职责。面对这些,母亲王珍玲从没有任何抱怨,一直和丈夫景靠喜努力支持儿子。

在别人看来,有一个航天英雄儿子,王珍玲应是充满自豪,但是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她更多的是担心和期盼。2008年9月25日,在“神七”的整个发射过程中,景靠喜和王珍玲一直都没有说任何话,只是把目光牢牢锁定在了电视屏幕上,只有在人群中爆发出掌声的时候,老人家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20多年来,作为母亲的王珍玲即使再想儿子,也没有主动给儿子打过一次电话,她怕打扰儿子,怕因家里小事影响了儿子的事业。她说:“海鹏首先是国家的儿子,其次才是我的儿子。我就是心里再想,也不能随便打扰他。”作为景海鹏的父母,他们觉得不给儿子添麻烦,静静的等待就是一种无言的幸福。

在景家出了一个航天英雄后,许多人主动向景靠喜和王珍玲和丈夫提供优厚的待遇和更好的生活条件,但是都被二老婉言谢绝了,他们选择和所有普通的农民一样,继续在农田中耕种,继续着过平凡普通农家人的生活。

家里最热闹还是当属周末,每个周末二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外孙女都会回来陪二老,在外上学的孙子、孙女也常常会给二老打电话,汇报近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幸福在平淡和琐碎的生活中一直延续着,这个平凡却不简单的家庭,在真心付出、无尽牵挂和默默守候中,向我们诠释着幸福的含义。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124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