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适合学生演的红色话剧剧本范例【汇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806379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适合学生演的红色话剧剧本范例【汇编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适合学生演的红色话剧剧本【第一篇】

演员:

谭勤先——女,25岁,革命起义部队中的女班长。

杨庆兰——女,22岁,谭班长战友,。

彭援华——女,21岁,谭班长战友。

幺妹子——女,19岁,农民。

陈赓  ——男,青年,革命军营长。

道具:革命军服装、标语、挎包、担架、发卡等

时间:1927年

地点:南昌城及南下的途中

故事背景:

谈起南昌起义,人们立刻会想到的是铁血男儿的身影。其实,起义部队中还活跃着一支30人的女兵队伍。她们大多数是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六期的学员,少数是何香凝办的妇女训练班的学员,这便是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他们跟随叶挺、贺龙的部队南下,在南昌参加了起义,剧本写的就是在当时发生的故事。

故事大纲:

南昌起义经过一夜浴血奋战胜利了,第二天,谭勤先班长带着女战士杨庆兰、彭援华忙着向老百姓宣传革命道理,得到群众拥护。他们在宣传过程中,有个姑娘总是远远地跟在她们身后,谭班长和她谈心,原来她叫幺妹子,父亲想把她卖给一户富人家当媳妇,幺妹子想逃婚参加革命军,可是她又非常害怕。

谭班长向她回忆起自己参加革命的经过,在谭班长的帮助下,幺妹子参加了革命军,工作非常积极。不久革命军遭到反动派的反扑,战斗打得非常激烈,女战兵们到前线抢救伤员,在一处山沟里发现一名战士严重受伤,已经昏迷了过去,谭班长背起战士往山下走,途中战士醒来,坚决不走,要继续上前线,谭班长好不容易做通他的工作,艰难地背着他回到了临时医院,原来这位战士就是陈赓。战斗越来越激烈,谭班长冒着危险继续抢救伤员,不幸被敌人子弹打中,幺妹子想把谭班长背下山,可是谭班长已经不行了,弥留之际嘱托幺妹子继续革命,幺妹子接过班长的遗物,擦干眼泪继续前进。

剧情:

【南昌起义胜利后,硝烟刚刚散去,谭勤先班长、彭援华、杨庆兰(穿着革命军军服,右边袖子上有条红带,老百姓称为“红带军”)上

彭援华:班长,八一起义胜利了,南昌解放了!

谭勤先:彭援华、杨庆兰,战斗虽然打赢了,但是很多老百姓还不了解我们的革命任务,首长指示我们要及时向群众宣传部队的政策!

杨庆兰:好,我们去贴标语。

【三人来到舞台中央,彭援华、杨庆兰贴标语状,幺妹子和几名群众演员上台远远地看着,谭班长向他们演讲。

谭勤先:老俵们,军民是一家,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来为老百姓打天下的,我们闹革命是为了打倒那些土豪劣绅,把土地归还农民,让穷人再也不受欺压,不受剥削,翻身作主!

群演甲:有道理,穷人要翻身就得打倒土豪劣绅!

【群众鼓掌欢呼,幺妹子站在远处看着

彭援华:班长,老俵们好高兴啊,像过节一样。

杨庆兰:(指着幺妹子)这个细妹子这几天一直跟着我们,想和我们搭话,好像又有点害怕。

【群众演员下,幺妹子舍不得走

谭勤先:(向幺妹子招手)妹子,你过来……

(幺妹子受惊准备逃跑)

谭勤先:你别怕,我们都是好姐妹,是一家人,(幺妹子停下)你叫什么名字?

幺妹子:我叫幺妹子。

谭勤先:你怎么老跟着我们啊?天快黑了,你也该回屋里去了。

幺妹子:(悲愤)我……没屋,我没家……

谭勤先:幺妹子,来和大姐我过细说,是么回事?

幺妹子:我家欠了财主的钱,还不起,老财把我父亲抓到大牢里,还要拉我去抵债做他的小老婆,我一慌神就跑出来了,老财的人到处找我,(抹眼泪)我还么样敢回去啊?

彭援华:该死的老财,别让我碰到,碰到我就一枪崩了他。

幺妹子:你们都是哪里的人啊?

杨庆兰: (拉住幺妹子的手)我叫杨庆兰,是高安的。

幺妹子:(感到亲切)是吗?那不远啊。

彭援华:(微笑)你们是江西老俵。

杨庆兰: 这是彭援华,四川的,这是我们班长,她叫谭勤先,湖南的。

幺妹子:那么远啊?你们是么样当了红带军的?这红领章、红袖章,好神气啊!

谭勤先:我们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学员,汪精卫阴谋叛变革命,党组织为保存实力,决定让我们去苏联学习,先到九江,再从九江坐船去上海。我们到九江后,发现许多军校领导和学员正准备去南昌,于是我们也决定不去苏联了,跟着革命军走,参加了八一起义。

幺妹子:哎呀,你们都是读书人嘛,比我日子好过多了,为什么还要造反啊?

谭勤先:幺妹子,我们不是造反,我们革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打倒所有的,像地主老财这样的坏人,让老俵们不再受压迫,家家有土地,人人有饭吃,实现天下人人平等。

幺妹子:人人平等,这样的社会太好了!

杨庆兰:幺妹子,加入我们革命军吧,我们专门打老财,分田地。

幺妹子:可我不会打枪,也怕打仗。

彭援华:(笑了)哈哈,干革命不一定都得打仗,我们可以做通讯工作,还可以当卫生员。

杨庆兰:对,这都是革命需要的工作。

谭勤先:幺妹子,你还可以和我们这样做宣传工作,你会唱歌吗?

幺妹子:(高兴)我会唱,我可会唱了!

航天部、华为、新安、大唐集团、部队、电视台等大型单位创作小品的经历,是深圳、广州很多曲艺团的长期合作伙伴,已创作小品、微电影等剧本四百多个。

适合学生演的红色话剧剧本【第二篇】

时间:1935年底

地点:九曲黄河第一弯

人物:红军某部后勤分队队长

红军战士甲、乙、丙、丁

藏民多吉、沙玛

【幕启:音乐。歌声——

天上无鸟飞,

地上无人烟。

茫茫大草地,

冰雪压着枯草长。小品

【群舞:队长率众战士背负粮食上。

强劲的高原劲风夹着雪花,向战士们袭来。战士们衣单体薄,疲病交加,饥寒交迫。但他们相互支撑,相互搀扶,逆风前进,仍然意气风发。音乐减弱——

画外音:1935年底,红军左路军再次穿过松潘草地,挥兵北上。某部后勤分队的战士背负着粮食,却忍饥挨饿,艰难地行进在曲流横生、水草盘结的大草地上。

【歌声——

身无御寒衣,

肚无颗粒粮。

晕倒爬起来,

跟上部队向前闯。

【独舞。队长忽然摔倒,战士们围过来,欲扶起他,他推开战士们,顽强地站起来,又继续前进。片刻,他再次摔倒,他用手撑着草地,和着一把雪水,将一把干草塞进嘴里。

战士甲:(手捧粮袋)队长,我还有一半袋炒面,你吃了吧!

众战士:(手捧粮袋)队长,我还有一半袋炒面,你吃了吧!

队长:不,(用手拍了拍自己的粮袋)我也……还有一小袋,留在最要害的时刻吧!……同志们,部队断粮几天了,战友们吃草根,吃树皮,甚至把皮带、皮鞋、枪带、马鞍,一切可以吃的东西,都煮来吃了,首长把他心爱的战马也杀了……我们,一定要在今天黄昏前赶上部队,把粮食送到战友们手中!(他顽强地站起来,猛地挥手)走!

【灯光切换。战士们成为背景舞蹈。多吉、沙玛上。

【双人舞:疲惫的多吉搀扶着沙玛,沙玛用力推开多吉,仆倒在地。多吉努力托起沙玛,继续前行……

沙玛:我……不行了,不要管我!节省……体力,你一定要,走出去!

多吉:不,我不能丢下你。我们好不轻易,从庄园里逃出来,在这大草地里走了七天,眼看着就要走出去了,我怎么能,丢下你和你肚子里的孩子呢!

沙玛:阿妈说,这大草地,就是鸟也飞不过去……

多吉:我们,一定能,走出去的!(两人同时摔倒)

【歌声——

纵横六百里,

泱泱沼泽地。

迷路的多吉和沙玛,

七天七夜,未进一粒粮食。

【战士们舞蹈着,转向前台。

战士甲:报告队长,前面发现两位昏倒的藏族老乡!

队长:走,看看去!小品剧本

【群舞:战士们围着多吉和沙玛,进行急救。队长拿出自己的粮袋,欲喂老乡,众战士阻挡。

战士甲:队长,你在生病,你自己都舍不得吃这粮食,你不能……

战士乙:(递上自己的粮袋)队长,用我的吧,我年轻,身体能行!

战士丙:队长,用我的吧!

战士丁:队长,用我的吧!

队长:不,同志们,不要争,就用我的。我们共产党红军是什么?是穷人的队伍,是为了救穷人的。哪有见了穷乡亲不救的。你们年轻,年轻就更要保重身体,革命更需要你们,我,我还能……撑得住。

【队长用雪水和着炒面,喂给多吉和沙玛。两人缓缓清醒过来,诧异地打量着战士们。

多吉:你们是……

队长:我们是红军,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穷人的队伍。

沙玛:红军?我……听说过,是穷人自己的队伍!

多吉:谢谢红军,你们不仅救了我们俩,还救了她身上的孩子。(对沙玛)我们要世世代代牢记红军的大恩大德!

【多吉和沙玛感激地握着队长和战士们的手,翩翩起舞,讲述着他们的经历和遭遇。队长取下自己的粮袋,放在两人手中,鼓励他们走出草地,去争取幸福和自由。两人向红军战士挥手离别。队长忽然慢慢地向后摔倒下去。

战士甲:(从身后抱住队长)队长!

众战士:队长!

多吉和沙玛:(转身奔来)恩人!

【队长的嘴角渗出一缕血丝,他艰难地睁开眼睛。

队长:同,同志们……黄昏前,一定要赶上部队……把粮食送上去!(握着战士的手,缓缓松开,垂落下来)

战士甲:队长,(把队长的脸和自己的脸贴在一起,悲痛地)他,他……他是,背着粮食,活生生,饿死的!

众战士:(悲痛地)队长……

多吉:恩人啊……

沙玛:恩人哪……

【音乐起。歌声——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画外音:(音乐减弱)多吉和沙玛,凭着红军赠予的半袋炒面,终于走出了大草地。两年后,多吉和沙玛与众乡亲一起,在四块巨大的页岩上,刻下四个大字:红军万岁!树立在九曲黄河第一弯的草坡上。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七十年过去了,这四个大字,至今仍屹立在那里,已成为我们党和人民群众,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骨肉相连、鱼水情深的生动佐证。

【音乐渐强——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河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大幕落下

适合学生演的红色话剧剧本【第三篇】

时间:1935年秋。

地点:长征路上,一望无际的草地。

人物:炊事班长(近四十岁,个儿高,背有点儿驼,两鬓斑白,皱纹满脸)。

红军战士小梁(十七八岁,瘦弱有病)。

小战士甲和乙(十二三岁,病弱交加,疲惫不堪)。

第一幕草地夜话

画外音:1935年秋,红军进入草地。炊事班长奉命照顾三个病号。青稞面吃完了,战士们只好吃野菜、草根。一天,老班长用缝衣针做成鱼钩钓来了小鱼。

(幕启,小战士们津津有味地喝着鱼汤。老班长坐在一旁慈祥地望着他们。)

小梁:老班长,你怎么不吃啊?

班长:(摸摸嘴,回味似的)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老班长收拾好碗筷,下,从另一边上,小梁悄悄地跟上,老班长坐在草地上艰难地嚼着草根和剩下的鱼骨头。)

小梁:(失声地)老班长,你怎么……

班长:(支吾着)我,早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小梁:不!我全知道了。

班长:小点声,小梁。(搂过小梁,又指了指两个小战士睡觉的地方)咱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能再告诉别人。

小梁:可是,你也要爱惜自己啊!

班长:不要紧,我身子骨还结实。(抬头望了望星空,良久)指导员把你们三人交给我时说,一路上,我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再苦再累,也要把你们带出草地。我估摸着还要20天的路程,这20天,难熬呀!眼看你们一天天衰弱下去,真要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党汇报呢?

小梁:可是,你总该跟我们一起吃点儿呀!

班长:唉,太少了。(轻轻摇头)小梁,弄点儿吃的太难了。有时候等了大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条蚯蚓做鱼饵,我不知翻了多少草皮。还有,我的眼睛坏了,一到夜里,找野菜得一棵一棵地摸……

小梁:(抢着说)老班长,以后我帮你,我看得见!

班长:不,咱们不是早分好了工了吗?再说,你病得也不轻,不好好休息会支持不住的。

小梁:不……

班长:(严厉地)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小梁张口无语,扑在老班长怀里哭了,幕落。)

第二幕凝重的眼神(略)

第三幕最后的嘱咐

(幕启,远处重重叠叠的山峰依稀可见。近处,四个衣衫褴褛(lánlǚ)的红军战士围在一起。身后,是茫茫的草地和一行踩得稀烂的路)

老班长:(快活地)同志们,咱们快走出这草地了(指指远山)。我们在这儿停一下,好好弄点儿吃的,鼓一鼓劲,一口气走出草地去。(说罢,拿针钩找水塘去了;小红军们快活地找野菜、拾干柴。)

小梁:怎么老班长还没回来?

战士甲乙:啊?(有些慌乱)去找找!

(老班长在水塘里昏迷不醒,鱼竿还握在手中。)

小梁:我来钓鱼,你俩一个照顾老班长,一人赶紧生火。

(终于钓到一条小鱼,赶忙熬鱼汤。)

小梁:(伏下身)老班长,你醒醒!喝点儿鱼汤就会好的……

(小红军甲乙跪在一旁哭泣。)

老班长:(微微睁眼,盯着鱼汤)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吃了还要赶路,这二十多里路,一定要走出去!

小梁:老班长,你吃呀!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哭泣)!

老班长:(抚摸小梁的头)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手突然滑下去)

三个战士:(齐哭喊)老班长,老班长,你醒醒呀,醒醒呀!

(小梁小心翼翼地包扎好鱼钩,放在贴身衣袋里,动作缓慢。)

画外音又起:(小梁的声音)老班长,等革命胜利了,我一定把

这珍贵的鱼钩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瞻仰它,永远记住这金色的鱼钩,记住这峥嵘的岁月。(幕落)

适合学生演的红色话剧剧本【第四篇】

人物介绍:

伍若兰:10岁,女,具有革命精神、嫉恶如仇、大胆耐心、为自由解放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朱德:10岁,男,性格温和,平易近人,和战士同吃同住,是众人崇拜的对象。

老师:26岁,女,温柔耐心,跟学生讲关于伍若兰的故事。

刘士毅:10岁,男,敌军将首,狡诈奸滑,为逼迫伍若兰用了很多酷刑。

其他演员:学生、战士、敌军手下士兵

地点:舞台

道具:兰花、红军衣服、武器,鞭子、手铐等

剧本:

第一场

场景:教室

人物:老师、学生

道具:兰花

(桌子上摆了一盆兰花,四个学生围在兰花周围,他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兰花的品质,老师在旁边看着)

学生甲:看这盆兰花,真好看!

学生乙:是呀,不过我听说每种花都有寓意,不知道兰花代表了什么?

学生丙:好像是品质高洁、淡泊名利?

学生丁:还代表了爱国情怀!老师,我们说的对吗?

老师:(微笑着)你们说的都对,不过兰花也可以用来比喻高尚的人格,我们有一位革命先烈就是一束盛开在井冈山上的幽兰……

学生甲:(急切的)老师老师,您跟我们讲讲这位先烈的故事吧!

老师:好啊!这位革命战士名叫伍若兰,她不仅掀起了耒阳的农民运动热潮,还是有名的双枪女战士!跟朱德将军一见钟情结为伉俪,在千钧一发之际,还主动扛过掩护朱德将军的任务……

第二场

场景:战斗场面

人物:伍若兰、朱德、战士、敌军、老师、学生

道具:红军衣服、武器

屏幕放战斗场面视频,朱德和伍若兰带着士兵上台,刘士毅带着敌军士兵从舞台另一侧上。

老师:(讲解)当时狡猾的敌人刘士毅趁着夜色偷袭,我军士兵寡不敌众,渐渐被刘士毅的军队包围。

剧本大纲:

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在说兰花的事情,老师提起有一位革命先烈就是井冈山上的一束幽兰……伍若兰是一名嫉恶如仇的女性,有着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不仅掀起了耒阳的农民运动热潮,还是有名的双枪女战士,和朱德将军结为伉俪后,为了掩护朱德将军和毛主席,还把敌人的炮火引向自己,是个坚毅有牺牲精神的伟大女性。

在敌人偷袭过来的时候,她主动扛过掩护的任务,率领着战士进行突击,枪战激烈,伍若兰用她的双枪击倒不少敌人,而敌军也认出了她的身份,把伍若兰的腿打伤之后,抓走了她。被捕以后,敌军首领刘士毅心狠手辣,他对伍若兰严刑拷打,想问出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事情,伍若兰咬紧牙关,一个字都不说。

刘士毅没有办法,就改变策略,用糖衣炮弹诱惑伍若兰,还说只要伍若兰把内部消息透露出来,就能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甚至可以给她一官半职,伍若兰盯着刘士毅奸诈的嘴脸,一口唾沫就吐了上去,讲出了那段著名的革命宣言:“若要我低头,除非太阳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

学生们听着伍若兰的故事都很震撼,他们既觉得受到伍若兰战士宁死不屈精神的鼓舞,同时又很痛心,迫切想知道伍若兰战士后来有没有重新回到解放军的队伍,而老师也把接下来的故事告诉了大家。

刘士毅当时怒火冲天,给蒋介石打报告,说伍若兰实在是个啃不动的硬骨头,蒋介石直接下令将伍若兰斩首,还要把她的头颅挂到城门示众。在那个动乱飘摇的年代,伍若兰没有痛哭流涕,也没有对敌人卑躬屈膝,而是直面死亡,大义凌然挺起腰杆的走向行刑台,这个从小就有抗争精神的女战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振声高呼——为人民解放而死最光荣!

听完这个故事,学生们深深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真的是千千万万像伍若兰这样伟大革命战士换来的,他们宁死不屈、顽强的跟敌人做斗争,哪怕是面临死亡也绝不背叛!伍若兰就是那血色幽兰,共产党人宁死不屈!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806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