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781231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优质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第一篇】

近日潜心研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生活》一书,一气呵成,掩卷难释,仍感意犹未尽。上世纪70年代文安驿公社知青插队的情景仿佛就在自己的眼前,回想当年的困苦生活,感慨今天的物质时代,不经意间已是泪流满面。扪心自问,生活的苦难对年少的习近平是一种怎样的经历,他是如何度过这一时期的,又是怎样系好这“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带着这样的思绪我走进了这本书。

一、基本内容

1969年1月13日,习近平所在的北京八一学校的二十多名知识青年与其他学校知青同乘一列火车奔赴延安农村。到梁家河的共十五人。本书第一部分是同来北京知青讲述的生产、生活细节,如雷平生、雷榕生兄弟二人、陶海粟,戴明等人,其中雷平生、戴明与习近平同住一口窑洞;第二部分是村民说,主要是村支书梁玉明、石春阳,村民王宪平、房东张卫庞、吕侯生、刘金莲等人回忆习近平在村上吃饭、住宿、日常生活、上山劳动的情景,也可以说是百姓眼里的近平;第三部分是各界说,主要是《山花文学报》主编曹谷溪、文安驿公社知青专干刘明升、公社党委书记的杨世忠等人讲述习近平入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的工作交往情况。全书广泛采访,点滴记录,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诠释了总书记的成长之路。

二、心灵感悟

(一)扎根群众的深厚情感

1969年1月13日,不满16周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一呆就是七年,感悟最深的还是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吃饭问题。知青雷平生说,在山上吃饭的时候,近平曾用自己的玉米团子和老乡换他们的糠团子。一起劳动的老乡夸奖说“近平肯吃苦,嘴一满不细”。有时候,近平感到饿得顶不住,又打开老乡的那个饭包,想再拿两块糠团子吃两口,结果发现他换给老乡的玉米团子他们放着都没动。近平就问春妈:“你们咋都不吃玉米团子?”春妈就坦白地回答说:“你们给的这玉米团子是真粮食,窑里男人与孩子受苦(意为劳动)更重,要给他们留着吃。”这件事给近平触动非常大,老乡生活实在是太艰苦了。在之后的日子里,越来越多地了解到当时农村的落后和穷苦生活的艰辛,对他们很同情,也激发了为他们做实事的志愿。支书梁玉明看到近平是个好后生,干活肯吃苦,为人正派,就主动提出让近平当支书,整个梁家河的村民没有把这些知青当外人。梁家河老百姓的真挚情感,激励和鼓舞了习近平在这里扎根的信心和决心,“我要在这里呆下去”。读到这里,不由想起十九大报告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合2020年实现全面实现脱贫任务的庄严承诺,我想这一承诺的历史基础也应与梁家河的时代缩影有关。

(二)脚踏实地的干事精神

在其位,谋其政。习近平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前,开始也是一个普通的知青,一起同来的知青都陆续思谋回城或者考虑端上公家饭碗的时候,他因自己“黑帮分子”的成分,不敢也不可能去想自己的出路。在这样的心境下,书中写到,写了10次的入党申请书却没有回音,甚至是梁玉明要到公社党委去问时,他说“我知道这批不了。”在赵家河社教过程中,他带领村民打坝地。在梁家河他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打坝,扩大庄稼地面积;二是办沼气,解决村民照明和柴火问题;三是在村里办起了铁业社和供销社;四是扫盲教育班。这些在今天看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当时对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而言却都是天大的事。正如《平凡的世界》中地委书记田福军所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要让黄塬的百姓能吃上黄面馍馍”。书中曹谷溪讲到这样一个细节。“有一年,一个干部下乡在农民家里吃派饭。面条煮进锅里,突然无柴可烧,连牛粪、羊粪都没有了,那女人赶快脱下自己的布鞋置入灶火口,用力紧拉风箱,终于煮熟了锅中的面条。”这是何等的悲壮和感人。这个故事在今天看来比较荒唐,但又谁能够想象其中所包含的辛酸和泪水。正因为陕北七年的知青生活,才有了总书记后来治国理政的理念根源,即《习近平谈执政理念》一文中透露的,“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三)持之以恒的读书情结

众多村民回忆在文安驿公社的院子里接北京知青时,有两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箱子,怎么那么沉,还有村民开玩笑说:“这里面装的怕是金元宝吧”,扛回村里才知道这两个箱子是习近平的,原来里面装的都是书。村民梁玉明说“他在梁家河待了7年,我就没见他离开书本,没见他放弃过读书。”雷平生讲到“近平读过的外国名著非常多。他来农村时带了苏联作家肖霍洛夫的《静静的顿河》,这个大部头著作四卷本,我们几个分开看。《战争与和平》、《一九一八》、《悲惨世界》等,都是近平非常喜欢的人文色彩很浓的名著。”结合近几年总书记在访问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时,都曾提到他所读过的这些国家的优秀文学作品。正所谓厚积薄发,知识在于积累。知青戴明说:“近平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现在想起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同龄人都跑出去玩耍,他还饿着肚子坐得住,能塌下心来看书、阅读、思考,确实需要一定的定力,需要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于是就有为看一本《浮士德》,跑了三十多里路去借的故事。再看看我们今天有这么好的读书环境,却还有几人在静下心来读书,顿时觉得自己内心惭愧,还是应该抓紧时间多读几本好书吧,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文化修养,在不断攫取知识的过程中滋养精神、洗礼心灵、升华思想。

(四)重情重义的人格品质

知青雷平生说,近平从刘金莲家搬到知青窑时,我见张卫庞坐在一块石头上笑,手里拿着一个针线包,上面绣着“娘的心”三个字,这是近平的妈妈齐心阿姨在他插队离京时送给他的针线包。同样张卫庞回忆到,近平给我的棉被和大衣,在那个缺衣少穿的年代,我都用旧了。唯独那个针线包,我一直珍藏着。我就觉得近平是我的亲人,就想留着这个针线包,留个念想。我保存了38年,直到2013年才捐给了县里,交给国家保管。这个普普通通的针线包,凝聚着一个母亲对儿子多少的深情厚谊啊,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可以说是习近平身上最为宝贵的物品。为回报在张卫庞家的住宿照顾之情,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把自己最心爱的物品送给了张卫庞,这是何等的情谊啊!同样,吕侯生也讲到,1994年他得了骨髓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给习近平写了一封信,让他没想到的是近平直接就寄来了500块钱路费,让到福建去治病。接到这个汇款,感动地眼泪都快流下来了。之后离开梁家河到福州治疗,他心里觉得不安,问起医疗费的事,近平说:“侯生,给你治病,花多少钱我都愿意。”其实他心里清楚,近平的工资不高,也没多少积蓄,大多都是彭丽媛老师的钱。知恩图报,不忘本,这就是一个人的真性情所在。梁玉明回忆到,近平上大学走的那天,没有任何人组织,我们村的男女老少一大早都到近平的窑洞门口,准备送他。近平起床后,一推开窑洞门,先是吃了一惊,接下来非常感动,他说“我没想到大家这么早都来送我!”,全村的群众一起把他送到了文安驿公社,最后梁玉明和10多个社员一直步行把近平送到延川县城。依依惜别,热泪送行,于是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张珍贵的照片。朴素的情怀,真挚的友谊,不需要渲染,不需要张扬,就在乡亲们自发的行动里,嘘寒问暖的话语中。

(五)公道正派的治村理念

书中写道,近平“说话公道,办事正派,大家都信服他”。作者在延川县赵家河村采访时,与村里上了年纪的农民聊天。他们说,近平开会和其他干部不一样,其他干部开会,基本上没有人听,每次开会都乱哄哄地开始,稀里糊涂地结束。唯独近平开会,他讲话的时候大家都静悄悄地听,积极参与讨论。我问:“这是为什么呢?”一个老汉说:“近平一满(陕北方言,从来,全部的意思)不说空话,不说大话。他说的,都是我们想说的心里话;他做的,都是我们想做的贴心事情。所以我们都愿意听他讲话。”在梁家河支书担任期间,面对村民家长里短的争吵,婆婆***生活琐事,他带领村民制定了村规民约,并实地抓好落实。正所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反映出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为我们今天的执法理念和群众路线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总书记执政后曾经讲道“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身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也正如他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一文中写道“当干部的,不能老想着自己的升迁,莫道昆明池水浅,一个干部,无论处在什么位置,只要心系百姓,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当年那个缺衣少穿的年代,一个窝头或是一碗稀饭弥足珍贵,唯有经历才会懂得珍惜,这段真实的生活经历则成为总书记之后人生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没有一个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总书记正是在这七年的生活中,学会了怎样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那就是心系百姓,树立“为民情怀”,不考虑个人荣辱与前途,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在广阔的农村干出了一番事业。我想,这就是所谓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第二篇】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该书通过真实的历史细节,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陕北黄土高原扎根农村、扎根农民,在农村艰苦历练,坚韧成长的奋斗历程。年仅15岁的习近平克服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四大关”,由北京高干子弟蜕变成真正的农民,白天下地干农活,晚上挑灯夜读,还常常要忍受吃不饱饿肚子的煎熬,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仍坚持学习,并时刻想着为乡亲们办实事,今天我主要从学习和对农村感情方面谈谈体会。

一、爱学习、会学习、不断学习。

在长途坐车带行李很不方便的情况下,习近平带了重重的两箱子书,足以说明他是很爱读书的。到了梁家河以后,他利用田间地头休息间隙抓紧读书,干了一天的活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读书时非常注重方法,常常是以看一本书为主,同时又寻找相关的书籍作为补充,不断拓展书中的知识。就一个观点、一个历史事实找出很多相关的参考书籍来阅读比较,相互验证,然后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经常会引经所典,很多都是从哲学的角度分析问题,对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把握的非常好,这与他一直以来注重学习、注重读书是分不开的。他的读书方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的。

他的阅读面非常广,既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又有国外文学名著,还有大部头的历史巨著,特别对中国经典古籍有着浓厚的兴趣。在2015年10月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一口气列了那么多大家,这些人的作品他都是实实在在读过了的。另外,他还读了不少军事和国际政治著作。所以,他号召领导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号召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读点历史,都是他的经验之谈,很大程度上源自他青年时代读书学习经历的深刻体会。

实践表明,青年时期所养成的不倦学习精神和良好学习方法,以及通过学习所养成的思维能力,可以伴随人的一生,发挥长远影响。后来,他在各个领导层级和领导岗位上,都号召大家读书学习。兼任中央党校校长五年间,更是多次直接讲到读书,甚至为学员开列书单。他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专门就全党的学习发表了1篇重要讲话,他明确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二、对农村有深厚情怀。

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习近平指出,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们影响是相当深的,形成了一种情结叫“黄土情结”。在遇到困难时想到这些,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陕北的经历使习近平与普通农民建立了深厚感情,对农村、农民、农业有了深刻理解,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梁家河时,习近平与社员一道打井、打坝、修公路,发展生产,在村里创建铁业社,增加了村民收入,带领乡亲们建起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让村民用沼气照明、做饭。离开梁家河后,他帮梁家河通了电,修了小学,后来又修了桥,心里始终牵挂着延安人民。

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习近平还指出:“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的七年。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后来的很多事情印证了习近平的这一说法。1985年,习近平任县委书记时第一次率团访问美国考察农业。他注重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但在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上,并不盲目崇尚美国农业所代表的“西方模式”。基于对国情的深切认知,后来他说,“那种大农业的道路看来不行,就看东北那些人少地多的地方怎么样,那也有个成本问题”,“很多东西啊一定要因地制宜。什么是科学,并不一定是大、洋、全,并不一定是所谓的机械化。要最小成本、效益,什么事情都离不开现实。”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掀起新农村建设的新高潮,一些人开始推崇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综合农协”。习近平冷静指出,从人多地少,从耕作习惯,从人文背景,日韩模式与我们有相似条件,但也不能照搬。他们那个体系,他们那个发展脉络,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我们则不能抛开我们的历史。所以,既要借鉴外面,又要走自己的路。

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过去五年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是地地道道的“水泥”路,一下雨路上全是水和泥,老人出行很不方便,现在村里都修了干净整齐的水泥路,而且是直接修到了家门口,村民出行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从今年开始,马路边还放置了垃圾桶,生活环境较以前有了较大改善。其次,生活更方便了。通了自来水,彻底结束了“压水井”的时代;天燃气管道正在铺设中,估计今年春节能用上天燃气;农村电网也进行了改造,以前的电只能用来照明,而且灯泡还是昏暗的,大功率电器根本无法使用,现在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都可以正常使用了;光纤也通到了村里,以前看电视主要是通过卫星接收器,信号很不稳定,现在在农村也可以看互联网电视了。最关键的是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村里不断增加的小汽车是的证明,春节期间,镇里甚至村里都出现堵车现象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现行财税体制与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通过加强学习增强本领是解决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有效途径。作为财政干部,更应该响应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学习的号召,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努力为财政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第三篇】

最近学习了《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对不同人从不同的视角和感受对那段令人难忘的知青岁月和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七年生活的点点滴滴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通过学习,就我所感受到的梁家河精神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习近平同志有着不懈奋斗的精神。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学生,从首都北京到落后贫穷的陕北小山村,面对恶劣的生活条件,他没有退却,而是迎难而上,不仅坚持读书学习,而且很快融入了这里,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一干就是七年。这七年,他不仅积累了自己,更是锻造了自己,这种奋斗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在人生道路上,要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理想。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的七年,的确是不平凡的七年。就像他们的知青伙伴们说的,他的表现处处与众不同。一个年轻人,他心系农民,心怀天下,不是因为自己到了穷乡僻壤而浑浑噩噩,而是坚持学习,认真思考。通过这七年的经历,了解了基层,懂得了国情,丰富了思想,锻造了灵魂。终于是自己最终成长为一个大国领袖。这一切皆是因为他心怀天下、志存高远。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越是艰苦的环境,越是他成长成熟的园林。

习近平同志有着以民为本的情怀,在梁家河的七年中,不仅与群众打成一片,更主要的是他处处为村民着想,特别是当他成为村支书之后,更有机会为群众服务。觉得村民到镇子上买东西不方便,就想办法成立了代销店;觉得村民生火照明等方面条件艰苦,就远赴千里学习沼气技术;觉得村民农用家具购买维护不方便,就创办了铁业社……因为他心里装着老百姓,因为他以民为本的情怀,他处处想着群众所想,实实在在的为群众解决一些迫切的生活需求,让他们生活劳动没有后顾之忧,不用为这些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奔波,从而有更大的力量、更多的智慧、更高的热情投入劳动之中。就像他十八大主政以来,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人民群众也有了更高的热情和动力投身于祖国建设之中,国家日益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习总书记有着平凡朴实的境界,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高干子弟、一个城里人。他总是默默的努力着、奉献着,真正把自己当成了一位彻头彻尾的农民,打坝、打井、办磨坊,无一不是把自己融入这个集体才能坚持干出的大事情。这也是基于他平凡朴实的思想境界,就是多年以后,当他以国家副主席的身份回到延安,当年他村支书的继任叫他副主席时,他亲切的说:随娃,你怎么也这样叫我呢?听起来简单的一句话,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一件事,反映出他平凡朴实的意识和境界。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反映出一位大国领袖的风范。

习总书记有着勇于创新的担当。在那个年代,对一些东西的排斥性是很强的,当时是以粮食生产为中心,但是,为了给村民们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他们搞了代销店、铁业社、缝纫社等等一些副业,尽管不营利,但很容易被扣帽子,有着很大的风险。但他敢于担当,硬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凭着一股闯劲,终于把这一件件事办成,使梁家河的劳动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村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习总书记有着脚踏实地的作风。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生涯,可以说既是他成长的关键阶段,更是他作风形成的重要时期。“他做事公道,敢于担当,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他的每一个行动和决策都很务实,都是为老百姓的利益考虑的。”他的村支书继任者石春阳谈到的,关于近平给村民分粮食的事情,一方面说明他脑子灵活,但我觉得,更能体现出近平同志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关于给村子打坝的事情也是一样,既说明他认准的事情就能够坚持,也反映踏踏实实务实为民的品格。

习近平同志有着团结友爱的品格,与人相处总是平和朴实,总是以一颗善良的心对待他人。无论和村民还是知青都能团结有爱,平等相处。正是这种品格,他赢得了大家的认同和信赖,使他在村支书的岗位上得到锻炼,他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把村子治理的井井有条,带领梁家河的村民摆脱贫困。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有爱是我们克服重重困难的最有力的武器。习近平同志的这种品格值得我们学习。

读完这本《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真是受益匪浅,掩卷沉思,品味着习总书记的精神,从中汲取营养,精神不觉振奋起来。一个人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有执着的追求,正确的生活目标,才会成熟起来,去热爱生活,去充实自己,迎接美好的明天,当回首往事,没有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没有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第四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思想的宝库。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笔者深深为习主席青年时期如饥似渴读书、孜孜不倦学习的精神所敬服。在回忆当年知青岁月中的读书生活时,习主席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习主席读书,可谓“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在梁家河插队7年间,没书可看了他就四处借书,哪怕要走十几里山路;白天干活他随身带着书,充分利用收工、放羊、吃饭的点滴空闲读;晚上则点起煤油灯挑灯夜读……就是以这样的毅力和坚持,习主席当年读完了所能借到的所有书籍。反观现在我们的读书条件,阅览室,窗明几净;书架上,琳琅满目。可一提读书,一些官兵却总说没时间。时间都去哪儿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一些同志把大把时间都空耗在闲聊中,浪费在游戏里,却不愿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有调查显示,中国国民年人均图书阅读量仅为本,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们都应像习主席那样,抓紧大好时光,见缝插针地多读书,读好书。

习主席读书十分注重方法,“他看书经常是几本书同时看,有所对比,有所分析,不但比较几种说法的同异,也推敲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习主席读书,一方面,看一本书时就一个观点、一个史实同时寻找相关书籍作为佐证,从不同侧面了解分析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形成独到见解和观点,经过反复论证、消化吸收后归纳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例如读《共产党宣言》时,习主席找到著作的不同译本,分析其不尽相同的理解和各有侧重的翻译,在分析对比中真正学深悟透。我们只有像习主席那样分析对比地去读书,才能提高读书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掌握知识间的关联,也才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素质。

习主席对一些重点书目,总是花功夫认真研读。比如他在读苏联军事著作时,将《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重要战役》图册摊开铺在炕上,对照文章仔细寻找一个个文中涉及的不熟悉的地名,熟悉之后又进行“兵棋推演”复盘,力图从纷繁杂乱的战役经过中总结出两军对垒所展现的战略思维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之处。这告诉我们,“非学无以成才,非志无以成学”,如果不下功夫认真揣摩仔细研读,就不可能深入领会书中的精髓要义,不可能深刻把握精神实质,不可能深度理解精华内涵。只有定下身来读书,静下心来钻研,像习主席那样联系个人成长去读书,联系工作实际去读书,联系客观规律去读书,才能在读书中提升自我,在钻研中掌握真理,在提炼中升华认知。

习主席读书涉猎极其广泛,既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又读中外历史著作;既读中国古代文学,又读世界经典名著;既读军事理论,又读国际政治。广泛的阅读不仅带给习主席思维的拓展、视野的开阔和心灵的滋养,更带给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惊人学识和兼容并包、胸怀天下的宏大格局。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读书是一个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读书带来的知识储备让我们受益终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孜孜不倦的精神、高效的方法和辩证的思维,更将伴随我们的成长,产生愈来愈重要的影响。“学不可以已”,多读书、读好书,带来的只有益处。习主席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广大官兵唯有像习主席那样博览群书、勤学不辍,不断从书籍中汲取营养,厚实根基,才能在军营中学以成才,成为文武兼备、全面过硬的“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7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