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大学生2023年百年党史学习论文【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25479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大学生2023年百年党史学习论文【最新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大学生2022年百年党史学习论文【第一篇】

摘要:党史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近些年来,党史教育不断在加强,也取得了顯著成绩。但由于多种原因,也存在一些问题。加强高校党史教育,既要认识到问题,也要采取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校;党史教育;问题;党史教育实践活动

一、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的现状

(一)高校大学生中共党史教育的主要内容

高校普遍开展了对中国共产党理论发展史、艰苦奋斗史、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党在历史发展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经验教训等内容的中共党史教育。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基本已经具备了对党史、国史的正确态度,了解了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今,通过艰苦奋斗、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中国逐渐变成繁荣富强、充满生机的强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二)高校大学生对党史内容掌握情况

从高校大学生的整体掌握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党史知识,具有基本的认知、判断能力。但从内容的完整性来看,又是断断续续、不完整的。即部分学生对党史的了解是片段性的、只了解一些耳熟能详的党史故事、革命人物等,且了解只停留感性认识阶段,在原因、评价、意义等问题方面还有待提升。

(三)高校大学生接受党史教育途径情况

目前,在高校,学生接受党史教育的直接途径是课堂、讲座、培训等方式。党史教育主要课程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虽然每一门课程都涉及到党史的内容,但是因为课程侧重点不一样,所以党史教育不会始终是永恒的主题。党史教育的讲座、培训在高校中的确存在,但覆盖率较低。一般参加此类讲座、培训的学生通常情况下,都是入党积极分子、“青马班”学生、学生会干部等,只占学生总数的小部分,因此,大学生接受党史教育的途径还需要不断拓展、创新。

二、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对党史教育缺乏重视

高校党史教育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而实施的,这就存在对中共党史教育的重视度问题。即党史教育大都放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既没有专门开设中共党史课程,也没有相关选修课程。即使有公共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但总学时只有36或54学时,且授课基本都是以多个行政班级为单位。部分“马工程”课程末考采取开卷考试形式,带给学生的直观感受就是“无所谓,开卷考试容易”,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课堂上学生玩手机、睡觉、讲话、旷到等现像就会增多,无法保证教育效果。部分高校还存在不重视党史教育的宣传氛围的现象,缺少一些诸如“党史风采”“党史文化墙”等宣传展板。由于缺乏经费支持,相关党史教育的网站、实训基地等明显存在滞后性,在实际党史教育中无法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缺乏对党史教育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

现阶段高校的大学生主体基本是“95”后、“00”后,他们出生成长与新世纪,物质生活条件大幅提升,他们对中共党史的具体内容没有代入感,加之身处大数据时代,受历史虚无主义及实用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更让党史的普及和认知受到限制。部分学生沉溺娱乐八卦、时尚、游戏等信息,部分学生甚至会有“历史是过去的东西,现在的中国不会历史重演了”等想法,这部分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学习党史的态度,这会直接影响党史教育的效果,进而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无法为社会主义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高校党史教育缺少实践活动

目前,党史教育主要的媒介就是课堂。大多数课堂依然采用的传统教育方式即“满堂灌”形式,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实践环节设置。实践环节可以分为“课堂内”与“课堂外”,大多数高校或者老师因考虑到时间、距离、资金、学生安全等问题,往往“课堂外”实践都会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课堂内”实践虽然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受课时、学生能力高低、学校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一学年可实践的次数屈指可数,效果远远达不到“课堂外”实践的效果。

(四)党史专业教师配备不齐全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承担党史教育的教师大多都是历史专业出身,真正中共党史专业的教师非常少。历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讲清楚历史的过程,党史属于政治学范畴,首先要考虑的是立场、观点、方法问题。因此历史学教师不一定能胜任党史教育。

(五)影视剧、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对党史教育的影响

近年来,党史类题材的影视作品数不胜数。这类影视作品会影响新时代大学生对党的历史认知出现偏差、迷惑、不全面、甚至误解等问题。长此以往下去,必然会给党和国家及学生个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失。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型媒介如微博、微信、QQ、抖音、快手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据调查,大学生网络使用率近100%,其中每周上网10小时以上的学生约占三分之一[2]。这一新型载体的庞大力量,也给推进中共党史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未完全形成之际,对新型媒介中出现的文章、观点、态度、价值导向等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很容易受到干扰、甚至毒害。不利于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的发展。

三、对高校党史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思想意识、重视党史教育的重大意义

首先,从思想上重视党史教育的重大意义。真正做到让党史教育“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中共党史相关课程,特别是应该在选修课中加大党史教育的学分比重,引起大学生对党史教育重视。再次,思想政治理论相关课程,特别是党史教育相关课程应加大考试难度,将“开卷考试”调整为“闭卷考试”,改变大学生心理状态,从而刺激大学生学习党史等课程的愿望。 (二)多措并举提高高校大学生学习党史的积极性、自觉性

青年大學生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学习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在党史教育中,可以结合青年大学生的特点,设置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寓教于乐,在活动中潜移默化达到育人的目的。例如,利用快闪唱红歌、短视频录制等方式表达对中国共产党、对伟大祖国的热爱。这类活动既符合学生的兴趣又在无形之中强化了大学生的爱党爱国之情。根据实际情况,举办党史知识问答竞赛、有关党史问题的辩论赛、集体观看优秀红色影片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党史的热情。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史教育实践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课堂教育之外,要组织青少年学生瞻仰革命遗址,参观红色旅游景点、革命博物馆和纪念馆,学习革命英烈的事迹。”首先,充分利用校园资源。依托校园内的“文化墙”“文化长廊”、图书馆资源、红色教育基地等场所,合理设置教学实践环节,从而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其次,充分利用本地的红色资源。可以将课堂设置在红色旅游基地、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地方,让学生身体力行的去感受中国共产党光辉且艰辛的历史。再次,应以重大历史纪念日、清明节、国庆节等特殊时间节点为抓手,缅怀、纪念革命先烈,既体现了重视历史的优良传统又提升大学生尊崇、敬畏英雄之情。

(四)建设一支合格的教学队伍

首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特别是党史教育的教师,政治站位要高。坚持将党和人民的立场作为自己的立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正如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的“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3]其次,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扎实的专业功底。对于党史教师来说,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够讲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特别是要讲清楚“四个选择”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阐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五)积极打造“互联网+党史”模式,提升党史教育效果

首先,要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对青年大学生的毒害。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现如今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重要阵地。高校要利用网络多媒体介绍、还原、真实的历史事件,密切关注网络动态,帮助大学生去伪存真。其次,要重视互联网中以手机为代表的现代媒体的影响力。微信、QQ、抖音、微博、慕课、学习强国等APP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可以将党史教育与APP相结合,方便、直观、高效。例如:在微信公众号中,开设中共党史专题,随时随地了解党史;抖音上,可以剪辑制作英雄烈士、先进模范榜样人物等微视频,既在短时间内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又能激起学生探索研究的兴趣。

四、结语

高校党史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弱化。党史教育必须要与新时代相结合,采用新思维、新方式促使高校大学生了解党史、学习党史,从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通过党史教育,更加清晰明确自己肩上的历史责任,切实把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张华林.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中共党史教育的思考和建议[J].德育教育,201810.

[3]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陕西日报,2019-03-20.

大学生2022年百年党史学习论文【第二篇】

2021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华夏儿女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勉励全党同志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翻开厚重的百年党史,真理的光辉依旧熠熠生辉,理论的内涵还在不断丰富,对于理想的追求也始终坚定如初。学习党史,就是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历史定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学习党史,就是学会从党史中汲取历史营养,做到守初心、担使命,就是从党史中感受奋进的力量,不忘来时的路,眺望未来的路,走好脚下的路。

01

读懂历史,守住初心,不忘来时路

百年来,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大向强,长盛不衰、枝繁叶茂,创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激动人心的发展篇章?品读党史,我们就会找到答案,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换来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

虽然我们是工作在企业的党员,不能直接地为人民服务,但我认为,只要我们立足岗位,勤勉敬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就可以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我们的企业盈利能力提升了,就可以向国家多纳税;我们的企业富了,职工的口袋就会鼓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是也在为人民服务,也是在为职工群众谋幸福。

02

读透党史,坚定信仰,眺望未来路

通过学习,我们党百光辉的漫漫征途,始终有理想信念的火炬在前面引领着、照耀着。一个新生的政党带领着一支衣衫褴褛,饥饿疲惫的队伍,满怀生存的渴望与共产主义的理想,同异常强大的敌人开展无数次殊死搏斗,同内部的错误路线和分裂言行不断作不妥协的较量,在大半个中国的强项僻壤、险山恶水中曲折前进,途径十余个省区,行程数万里,终于闯出了一条生路。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失败走向胜利,靠的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和必将胜利的信心。2021年3月12日,国家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明确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这个信仰与信心来源于党的坚强领导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我们公司党委也制定公司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了我们的发展目标。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立足于单位的发展目标,坚定发展信心,从自身做起,干好本职工作,我们的发展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03

读好历史,锤炼自我,走好当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更是无数共产党人“真刀真枪”拼出来、“流血流汗”干出来的历史,凝聚着无数共产党人的实践智慧和创新成果。我们学习党史,就要从中提炼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本领,善于总结历史规律,在学思践悟中运用好党史这本“教科书”、补充足“营养剂”。

一方面,要从党史中感悟党一脉相承的实干精神,自觉践行到日常工作当中,忠于职守,躬身实践,干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发挥“钉钉子”精神,永不言弃,迎难而上。结合自身工作来讲,就是要不断分析公司内外环境的新变化,面临的新形势,把握稀土行业发展的新规律,不断提升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走好“当下路”不仅要求继承前人智慧,更要求贡献新智慧,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摒弃守旧观念、摆脱路径依赖,在创新中实现自我超越。我们的稀土产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充分吸取25年来,产业发展过程中走过的弯路和失误,总结经验和教训,让我们的企业有着更好的发展前景。走好脚下路,更要求我们每名党员都要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针对公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只要大家齐心协力,集思广益,把心劲儿和智慧全部聚焦到公司的发展上来,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情,就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史中蕴藏着经验的智慧,充满着走向未来的力量。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每一名党员都任重而道远,我们要读好党史这门必修课,汲取党史为我们提供的立党兴党强党的丰厚营养,在党史学习中思考过去、谋划未来,以丰盈的精神、坚定的品质、扎实的行动、创新的方法向着更高远的目标迈进,在未来的历史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2022年百年党史学习论文【第三篇】

摘要:党史教育具有特殊性,其融合了历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学科的内容与学科思维,主要目的在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把握党史教育的关键不在于教育外延而在于教育方式的选择、教育内容的抉择、教育的政治方向。教育方式决定党史教育辐射的范围,教育内容裁决了受教育者的知识视野,教育的政治方向则限定了教育工作者的实际工作路径。只有把握这些基本面,才能更好地掌握党史教育,真正发挥党史教育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党史教育;中国梦;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6-0089-03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其中提出“加强党史国史和形势任务政策教育”。《意见》将党史教育以政策性文件析出,足见其重要性。向广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是坚定其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以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党史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以历史性的人物为楷模,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动力,将学生的奋斗与国家民族的发展融为一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党史教育以客观的历史史实阐述历史规律,有助于进一步遏制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大学生思想的渗透,有助于党的合法性塑造,有助于总结历史发展经验,更好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高党史教育的实效,需要结合教育实践、结合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深究。

一、党史教育方式的选择:学科化与大众化

党史教育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党从革命到建设再到改革开放这一段的历史,明晰党如何对旧中国进行改造,增进学生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化教育,使学生能够认同党的历史,理解党的决策。而党史教育真正要达到这种目的,则面临着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选择:学科化与大众化。

学科则以专业的视角,以科学的方法研究特定范围内的知识。从逻辑上看,学科将一个具有同质性的知识以复合逻辑的方式进行整合,从而建构一套完整的学科体系。中共党史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已经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党史涉及的范围较广,如对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史研究;以农业现代化为核心的主题史分析;以制度变迁为主轴的政治发展史研究等等,这些清晰的学科研究脉络对于党史的纵深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与此同时,在党史教育中是否以学科史的思维展开对学生的专业化教育,是其教育方式的重要一脉。首先,学科化教育方式的选择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把握党在历史各个阶段的发展主体,能够从根本上把握历史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党史教育的学科化将要求开展党史教育的学校能够设立党史专业,能够有配套的学科课程安排以及师资力量,从专业的学科思维来培养人才,增强学生对党史的深入了解,从而加深对党史理论的研究。学科化的教育方式具备完善的学科建设体系以及人才培养体系,能够为未来党史理论研究培育优秀的人才。

与学科化的教育方式不同,大众化的教育方式意在普及党史知识,力图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实现对党史知识的传播,使学生对党史的了解能够体系化、系统化。大众化的方式不像学科化的教育方式有专业的学科术语,它也不以那些野史秘闻为吸引人的噱头,而是将复杂的历史史实以直白的方式直接阐述历史意义以及历史规律[1]。学科化的教育方式目的在于能够将党史所蕴含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进而帮助学生从党史中了解更多的知识。大众化的教育方式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更多融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社会熱点。在大众化的教育方式中,党史教育将以选修课的方式呈现,同时会有不同的讲座。选择大众化教育方式将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扩大党史教育范围的同时也将党史教育的效果最优化。

党史教育方式的学科化与大众化两种方向是党史教育的基本形态。目前的高校教育基本上综合了这两种方式,中学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也基本上是从大众化这种教育方式出发,虽然易于大众了解、接受与传播,但是在理论层次上还稍显不足,党史知识的传播也容易受到误传,由此形成各类问题。党史的学科化教育能够为大众化培养人才,提供更客观化、科学化的理论依据,然其局限在于培养的力度以及难度都远远超出大众化的教育方式。可以说两种方式各有特点、各有其成效与问题,而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则与党史教育的目的与诉求相关。党史教育方式的选择关系到党史教育未来可期的目的,对于党史的研究与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二、党史教育内容的抉择:政治敏感性与普适性

谈及党史教育,其教育的内容及范围是一个不可超越的话题。党史教育具有特殊性,即党史教育要服务于党,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合法性来源于其历史上的杰出功绩,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党史教育在回顾这些辉煌历程时也不可避免地要对党的领导层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犯的各种错误进行审视[2]。党史教育的内容选择哪些?又该如何选择?选择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关系到党史教育的最终效果。从党史教育的普遍性来看,党史教育既要正确且理性看待成绩,同时也要客观对待历史教训,而不是避而不谈。因此,党史教育在内容抉择上要注意政治敏感性与普适性两种类型,巧妙处理复杂的关系。

政治敏感性内容一般涉及的或是国家机密,或是对领导人功过是非的评论,或是对焦点事件的定性等等。从党的合法性以及党的组织建设等因素考虑,这些问题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界都以缄默的方式表态,以至于各种版本的话语体系从网络上以及人际交往被传播,最终造成党史受教育者对一些普遍性的历史常识兴趣不大,而对这些敏感性党史事实很感兴趣。政治敏感性内容也成为党史教育工作者需要警惕的话题,而受教育者一方又存在巨大的知识需求,知识供给与需求两端存在着不平衡的状态。

普适性内容更多地倾向于正面功绩的积极性史实。党史教育完全以史实呈现,并没有过多的主观价值评论抑或各种倾向性存在。这种内容是当前教育最为常见的一个方面。党史教育应该以史实为依据,剔除史实之外的价值观以及态度。普适性内容有助于对大众普及党史知识,掌握党在各个阶段中的实践,对党的发展史实清晰化,从史实的相互联系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普适性内容基本上以第三者陈述历史,对历史完全不进行分析,而以史实来串联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动态。 政治敏感性与普适性内容与其说是涉及到不同的内容,倒不如说是涉及到不同的价值观以及不同的评判标准。政治敏感性容易造成各种张力,形成社会舆论上的激烈反映,同时也会造成对中国共产党合法性的耗散,严重情况也会给本已制度化的社会造成失序的结果[3]。而普适性内容恰好规避了这种政治风险,完全对内容以及方式进行设限,但正是这种脱离价值的单调历史叙述,没有对历史史实本身深入了解以及探讨,造成党史教育的低效化。党史教育正确地展开需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框架内对普适性内容进行价值探讨,把握政治敏感性的尺度,运用价值边界规范政治敏感性与普适性之间的融合。

三、党史教育的政治方向:党性与科学性

党史教育展开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其政治方向,政治方向决定党史教育能否展开或者是展开的具体思路。对学生对社会群众进行党史教育都要以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前提。所谓正确即是能够坚持马列主义,能够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能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史教育政治方向的选择是党史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底线,是完成其教育工作重要使命重要任务的保证。对于当代教育工作来说,正确的党史教育政治方向主要是党性与科学性。

党性是党史教育工作者的政治信念、政治理想、思想之基。在党史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党史的系统化教育,通过历史史实向学生介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上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以及艰难探索[4]。在对党历史的介绍中应该客观地对待党史中的每一件事情,从历史发展中总结规律与宝贵经验,同时对社会上有关任何丑化党的言论以及倾向进行纠正,使学生能够正确学习党史、了解党史。在党史教育中,坚持从党的发展出发,具备相应的组织观念,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履行相应的政治责任,才能更好地推进对青年学生的党史教育工作。

科学性是指要在党史教育中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党史教育中得出的相关结论要有史实材料作支撑。在网络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类信息能够生成并交叉传播,也会导致一些毫无根据的臆断出现,而部分学生会受到这些没有史料支撑的结论影响,同时还会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党史教育工作者要针对这些信息以及这些论断及时进行反驳,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历史唯心主义的理论逻辑,通过党史史料阐述各类历史结论,科学客观地阐释出党史教育的科学结论,运用实事求是的观点来分析党史发展的主题以及历史规律。

党性与科学性是党史工作者在党史教育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政治方向。在党史教育中,首先要明确的是党史教育的目的以及党史教育服务于党的组织领导,要有鲜明的组织纪律以及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将其作为党史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5]。党史教育还需要坚持科学性的方向,科学性是保证党史教育成果的关键,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党史教育能够准确地掌握并分析党史材料,获得有说服力、有影响力的结论。党性与科学性缺一不可,是保证党史教育正确方向的前提。

四、党史教育的突破性建议:实践性与理论化

党史教育既区别于普通的历史教育,又迥异于思想政治教育,它融合了两者,但是又有自己的逻辑体系与话语场域。就当前党史教育的展开过程来看,党史教育面临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同时在党史教育实际展开过程中也存在着党史教育队伍水平不足,党史教育工作者政治责任以及政治立场出现偏差;党史教育工作者党史意识不强;党史教育与实践脱节;党史教育形式化等等各种问题,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党史教育表现出低效化的状况。这又给党史教育提出了一个焦点性话题,即如何突破党史教育的瓶颈。就其他类型教育的情况来看,党史教育在实施中可以综合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手段。

党史教育的理论化则主要是深入挖掘党史材料,综合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行政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来诠释党史材料,分析党史规律,把握党史发展脉络。在党史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党史史料叙述,还要能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进行解读,把当时研究史、海外党史研究等学科前沿理论引入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并使他们学会科学的分析方法。

与此同时,党史教育如果单纯以理论化一条线路推演,受教育者只能体会到理论上和逻辑上的自洽,而不能够增强对党的历史感悟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由此在党史教育中还需要把握另一条思路,即党史的实践化教学。运用党史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在引导学生参观并深化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党史的主体意识。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党史的口述史调查,通过主题的确定,分配学生对相关任务进行访问,加深学生从微观个体的视角认知党史。

黨史教育的理论化与实践化是开展的两个基本性路径,结合两个不同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党史教育,提高学生对党的认同度,提升学生有关党史的专业素养。这两种途径是突破党史教育低效化的关键,只有综合运用这两种方式才能够实现党史教育的预期目的。

五、结语

党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以及共产主义信念,通过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来引导学生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党史教育是一个全方位工程,涉及到党史教育的基本政治方向、基本内容以及基本方式,综合把握这些关键性因素,才能够明晰党史在教育中的重点以及方向。同时,党史教育方式的选择则主要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发挥双向互动的作用,共同推动党史教育高效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褚劲风,朱洪春,高锡文.高校党史育人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3.

[2]尚光威.党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功能探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

[3]陈力予.关于高校党史教育几个问题的探讨[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1.

[4]吴静.论加强党校党史教育对于培养“四铁”干部的价值[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72.

[5]唐正芒.高校重开中共党史课程的重要性与紧迫性[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5.

大学生2022年百年党史学习论文【第四篇】

学好党史从中汲取实现“复兴”的智慧和力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越是关键越要坚定、奋进、搏击。“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要学好党史,在党史中汲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慧和力量。

坚持民主集中,保持党内高度团结统一。党的历史告诉我们:不管在任何时期,党内越是高度团结统一,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越兴旺发达。党要管党既是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真知,也是我们党行稳致远的重要法宝。要旗帜鲜明地加强政治建设,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推进发展的战略方针上来,沿着党中央指引的“复兴”航向前行。在实践中要以党的政治生活为载体,以党的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为抓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还要重温历史教训,牢记历史上那些因丧失组织观念而带来的惨痛教训,警钟长鸣,引以为戒。

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扎根于人民。我们党之所以在历史上取得了一个个伟大胜利,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根本在于我们有人民的支持,人民始终站在我们这一边。要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多办民生实事好事。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境界,全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持之以恒地改进作风,继承和弘扬党在历史上积累形成的光荣传统,坚决抵制“四风”;

要“一篙”也不松懈地开展反腐倡廉,防治结合,纯洁党的肌体,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为民环境,牢固血肉联系。只要我们一心一意地扎根人民、服务人民,就能凝聚起人民战无不胜的智慧和力量,就没有任何国家任何人能阻挡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步伐。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创新,不断武装头脑。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在我们党成立之初,马克思主义就被确立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集科学、人民、实践和开放于一体的理论,深刻诠释了人类发展规律,指引着未来的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后,就展现出了强大的真理力量。尤其是我们党与时俱进地形成、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当代中国走向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补足理想信念之“钙”,自觉用新思想新理论指导实践,用新思维新方法分析解决遇到的难题,不断融会贯通,不断进行新探索、创造新成果,必将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925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