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心得体会范文(优推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依法治国心得体会范文(优推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第一篇】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法律的苍穹不是独立的,它建立在政治的柱石之上。”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要始终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形成法律,通过法律保障党的政策有效实施。要加强理想信念和法治理念教育,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法治工作队伍。领导干部要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厉行法治、依法办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把全面依法治国贯穿改革开放全过程和各方面。“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基本遵循。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就要把全面依法治国贯穿改革开放全过程和各方面,做到“破立并举”、“变定相宜”。“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要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既不随意突破法律红线,也不简单以现行法律没有依据为由迟滞改革,先行先试的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重大改革于法有据。要坚持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现行法律及时修改或废止,对比较成熟的改革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及时上升为法律。要善于运用法治推动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做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
坚持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中华民族历来主张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吸收中华文明优秀传统,使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要把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践诺到依法治国全过程,重拳整治执法乱作为、不作为以及司法不公,不断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突出法治内涵,培育人们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不断强化社会主义道德对依法治国的支撑作用。要鲜明道德导向,用法治强化对社会文明行为的褒奖,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
坚持以依规治党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依规治党深入党心,依法治国才能深入民心。”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必须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夯基全面依法治国深刻革命。“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要把管党治党作为治国理政的先手棋,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构建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准则、条例等中央党内法规为主干,由各领域各层级党内法规制度组成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使党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坚定“四个意识”,坚决“两个维护”,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党既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又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从严治党。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下,准确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吧!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第二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题为《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的署名文章。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文中深刻阐述了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重大意义,强调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领导的极端重要性,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
党中央作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重大决策,是加强党对法治中国建设统一领导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更好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意义十分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但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等各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必须从整体上强化统筹协调、总体设计,从而有效克服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的诸多问题和挑战。面对法治建设中的各种复杂环境,迫切需要从党中央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才能加快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大潮中的“重头戏”,其产生的目的正是进一步加强党对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下一步,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还要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继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长期稳定的法治保障。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有决心、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正确方向,真正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大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好法治中国,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第三篇】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与法制建设目标。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五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标志着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理论日益走向成熟,社会主义依法治国实践迈入更高阶段。
依法治国,作为一种先进的治国方略与法律文化,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国家,是以市场经济的相当发展为经济基础、以民主政治的相当完善为政治基础、以发达的权利义务观为核心的精神文明为思想文化基础的。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在资本主义社会才开始实行,但是,正如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一样,资本主义也不可能有彻底的法治。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应当是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而且也应当成为真正实行依法治国的法治国家。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必然是而且应当是人类历史上全新的、最高历史类型的依法治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逐步发展与成熟,以科学的权力义务观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逐步发展,全面确立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方针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继承邓小平同志的民主法制思想,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的成功经验,反映全国人民的意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并从宪法的高度确立了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理念,这标志着党和国家治国方略的根本性转变。
依法治国心得体会【第四篇】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之所以十分重要,首先在于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就主要方面来看,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重要讲话中精辟概括的“十一个坚持”:这“十一个坚持”,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重要时间节点召开的重要会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发出了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动员令。那么,夺取新胜利靠什么保障?靠什么护航“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当然要靠法治。
五中全会闭幕后,不到20天的时间,就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其中传递的信号,不言而喻。
法治,是规范,是保障,具有基础性地位。就“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而言,没有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可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迫切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发出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中国“动员令”
这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好抓实的重点任务,提出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基础性的重大举措,发出了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中国的动员令。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如同一辆加速行驶的汽车,车速越快,车辆的“底盘”必须越牢靠。经济社会发展提速,人民群众期待和要求提高,法治保障必须更坚实稳固。
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看,我们之所以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同我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