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参观北大红楼心得体会范文范例精彩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34228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参观北大红楼心得体会范文范例精彩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参观北大红楼心得体会【第一篇】

说起五四运动从小就知道,但是五四运动的深刻内涵却连皮毛都道不明。怀着求知的欲望和崇敬的心情,那天我走进了住所相邻的早期北京大学红楼“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北大旧址红楼,从外面看上去,它不像别的纪念馆一样粉刷一新,正相反,他和我们50后看到自己刚工作时住的宿舍楼的感觉是一样的。而实际上,当我从正门进去,看了仅仅是第一层的陈设之后,我意识到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幢建筑或一个纪念馆。这栋楼是1916年由蔡元培先生和比利时人贷款20万大洋购下,经过简单的装修整备以供学生使用,分出了书库、阅览室、教室等房间,陈设简单;阅览室按照当时的照片复原了实际的布局摆设,一张管理员的桌子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因为我们的毛主席就是在这张桌子后面工作的,任何人都要经过他的许可才能进入这件阅览室,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觉我们与主席的距离是这么近。在阅览室的一角展出了当时的职员薪金,从校长蔡元培月薪600大洋到最底层图书管理员毛泽东月薪8块大洋都详尽列出。蔡元培先生的系列展览,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蔡元培先生对于北大的改造。包括改变校风,整顿学员,聘请老师等等,难以一言而卒。其实,我在这里感受到的不是这栋建筑如何如何令人赞叹,而感到的是切切实实的一种精神,活的精神,“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在当时是多么难得,常人难以想象,而在一所学府里面,能够让坚定的保皇派和坚定的革命党共存,同时还有为数不多的改良分子,这在旧中国是极为难见的,我想,也许仅此一例告诉我们这是什么?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融合,一种让人畅想已久的“平等、自由、博爱”的精神,在一间讲堂里,能够让保皇派的辜鸿铭和进步的陈独秀互相争论、探讨,在别的地方难以见到。而即使是在现在,也难让我们见到哪间学府的老师因为观点不同而发生学术的争论。

在这样的学府中,学术的自由和学术的进步是第一位的,需要的是真正的学识,只要你有真正的学识,就可以来这里任教,这才让我能够在这些纪念的照片中找到鲁迅、胡适、陈独秀、辜鸿铭等等,他们的政见不一定相同,但是他们有一点相同,那就是他们能够服务学生,这才是这所学校最重要的。蔡元培先生不仅改造了这间学府,更重要的是他像一个外科医生一样,拿着精神的手术刀将这个民族的腐朽堕落的坏死组织一刀一刀割去,这才是这所学校之所以能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最重要的原因。

五四运动是从北京爆发的,而北京的运动是从北大爆发的,红楼的盛名,还源于90多年前的“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5月4日下午2时,北大学生从红楼出发到天安门举行示威游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十几所大专学校的3000余名学生积极响应,高呼“还我青岛”、“取消21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挠,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前,举行抗议集会,一场震惊中外的反帝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了。

“五四”运动爆发后,大批爱国学生遭到逮捕,后北洋政府迫于社会压力,释放了所有被捕学生。学生归来的当天,蔡元培亲率全体北大师生员工在红楼前迎接,并发表讲话,倍加慰勉。他也因此被北洋政府一度免职,引发了北大学生的一场“挽留蔡校长”运动。我深刻感到了这位年过半百的校长对于学生的爱护,然而更多的是对于孩子们的那种“雏凤清于老凤声”的赞赏,对于他们能够接受进步思想的欣慰,我想,一个校长对于这些学生的态度就是这所学校对于学风的态度。

红楼本身就是一个沉甸甸的文物,她即证明着一段辉煌的历史,也见证了诸多文化名流流金岁月。我从这里的每一扇门走进屋子,环绕一周然后再走出这间屋子,迎面而来的是一种气息——平等与民主、进步与革命。吸纳女学生、开设体育课、设立进德会,所有的这一切让我在这里找到了这个民族能够继续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下去的理由。只要这几间屋子的气息没有淡去,这个民族就永远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实际上,这里所散发出来的气息足足持续了近百年,而且还将继续。保存它,永远保存它!

参观北大红楼心得体会【第二篇】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9月24日,八里庄部分党员在党总支副书记高萍的带领下,参观学习了北大红楼。步入红楼院内,首先是全体党员集体重温入党誓词,在红楼前留影。进入红楼,大家立刻被它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震撼到。

沿着参观指示牌,走在干净整洁的木质地板上,置身于伟人曾经工作的地方,油然生出无限敬仰之情。图书馆主任室是李大钊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时工作的地方。他使北大图书馆从旧式藏书楼转化为现代大学图书馆,他被誉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1920年3月,李大钊和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在这里讨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1920年10月,李大钊和张国焘、张申府等在这里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取名“共产党小组”,他每月捐出个人薪俸80块银圆作为党小组开展各项活动的经费。

第二阅览室是我们的主席毛泽东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在这里,毛泽东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思想家,他本人也从支持无政府主义进化成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支持者。北大红楼一度成为北方革命活动的中心。北大红楼作为一个载体,一直传播着新文化、新思想,培养了很多有志参与革命的新青年。正是在那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热潮。

新潮社是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徐彦之等人在进步思潮影响下成立的学生社团。新潮社创办的《新潮》杂志作为北大较早创办的学生刊物,得到了校长蔡元培、文科学长陈独秀的支持,教授胡适担任顾问,李大钊在图书馆提供社址,蔡元培亲自题写刊名。五四运动前夕,以新潮社为首的北大学生在新潮社制作了3000面旗帜、标语。活动室墙上,挂着蔡元培手书的“新潮”二字及新潮社章程。室内桌子上、架子上及地上则满是写着口号的白布条幅……

岁月已逝,精神永存,面对历史的沧桑,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党员,有义务将这种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负责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参观北大红楼心得体会【第三篇】

在北京,有一处建筑不像万里长城那样,有壮观的景象;不像天安门广场那样,是我国的标志性建筑;不像承德避暑山庄那样,清凉宜人;不像泰国的泰姬陵那样金碧辉煌。它,就是位于北京五四大街的北大红楼。

升入中学,我去过好几次北大红楼。听着讲解员为我们讲述北大红楼的历史意义以及它不可磨灭的作用,我深有感触,并且对北大红楼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于是我报名参加了义务讲解活动,能成为一名北大红楼的义务讲解员,我感到非常自豪与骄傲。

一般来讲,外地人或外国人到北京来旅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定会去看天安门广场、故宫、天坛等地。比较时尚的,会去鸟巢、中华世纪坛等地。喜爱休闲购物的,会去王府井步行街、前门、西单商业街等地。对北京小吃感兴趣的,一定会去便宜坊、全聚德等地。但很少有游客专门跑到北大红楼去参观。很多人认为:北大红楼有什么好看的?既不宏伟壮丽,也不舒适怡人,年代也不久远,去那里参观实属浪费时间。我却认为,北大红楼蕴含的历史意义和浓厚的爱国气息,足以让它与任何名胜古迹相媲美。

新文化运动的孕育,让沉睡的中国睁开了双眼,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新青年》杂志诞生在这里,它对新文化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力。这座而今默默无闻的北大红楼,见证了这一热血沸腾的时刻,它所承载的创新精神之于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说起故宫、天安门这些景观,外国人几乎都知道。而走在外国的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你知道北大红楼吗?他也许会回,不知道,甚至还会疑惑地反问,北大红楼?是英国的还是美国的?我认为,北大红楼比起故宫,更有历史意义;比起承德避暑山庄,更显其独特魅力;比起万里长城,更显国人的内敛之美。年轻的北大红楼古朴而典雅,它让中华民族自强、独立的精神传遍了五洲四海,它庄重地将爱国写进了每个有志气、有抱负的中国人的心中,它秉承了古老中国最坚韧的精神,为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增添了一笔新的华章。

一个世纪过去了,原在时代滚滚潮流中的北大红楼,如今静静地讲述着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它深沉中的坚毅让人不由得回望过去。走进北大红楼,触摸着熟悉的历史,不禁放慢脚步,抬眼看到朝阳中的北大红楼熠熠生辉。

参观北大红楼心得体会【第四篇】

一、参观之后,我有一个总体感受

在这座红楼里,以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革命先辈们,将马克思主义带到了中国,改变了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的命运。五四运动更是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幕,使中国走向了光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不断发展,通过几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尤其是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已经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前所未有的走近了世界舞台中心,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为全世界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100年前,革命先辈们的初心是让中国站起来,我们要守住这个初心,100年后的今天,让中国强起来、富起来。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尤其是一名“新兵”,我有一点思考,“该如何守住初心”

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纪检监察干部,更应顺应时代的感召,靠近真理寻求真理。一是加强政治修养,做党的忠诚卫士。坚持原原本本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四个意识”“两个维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重大决策部署,任何时候不模糊、不动摇、不放松。在纪检监察工作实践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迷惑的时候,就要从总书记的论述中找答案,深刻领会总书记的思想,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二是提高业务本领,做监督执纪“尖兵”。要把《条例》《规则》《监察法》作为掌中书,随时翻看,努力提升业务水平,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以“无需扬鞭自奋蹄”的状态,苦练业务本领,从书本中学、从实践中学,及时储备业务知识,努力成为纪法皆通的“专才”。三是要敢于担当,作党和人民信赖的公务员。100年前,蔡元培先生在接到去北大当校长的任命状时,身边人都劝他不要去。因为当时京师大学堂的学生多为官绅子弟,学风懒散。但蔡元培先生敢于担当,义无反顾到北大去任职,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开办平民夜校,打破了限制平民学生不能上课的规定,提出了“平等、自由、博爱”的思想,成为近现代教育的进步思想。100年后的我,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有自己的担当。要有勇气、有能力、有胸怀、有底气,无愧于党和人民。古人云,为官避事平生耻。在监督执纪中,我一定要坚持原则,维护正义,敢于追究、敢于处理。时刻以维护党纪国法为己任,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最后,我想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作为总结,“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的再远,走到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63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