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读后感1000范例【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09261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读后感1000范例【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读后感1000【第一篇】

2月20日,党中央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百年前,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上诞生了一个大党——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人类的解放者万岁!”的呐喊中,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这艘红船,承载的是共产党人的为民初心。在“红船”的劈波斩浪中,中国站起来了,强起来了,人民群众翻身做了主人。经过百年时间,国家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初的“红船”也刻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成为每一个人追梦逐梦的力量源泉。学习党史,就是让我们在回望“红船”坚定前行的百年历程中,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乘风踏浪,矢志奋斗,让每一个人的梦想汇聚成中国梦。

学习党史要善于用书。日前有报道称,党史图书目前在各地热销,这些图书,无论是历史读物还是人物传记、党建图本、战疫脱贫等,都以全新视角引领读者重温党的光辉岁月。党史图书是学习党史的重要工具。“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要学习我们的党史,就要认真地学习党在这百年的每一步是如何走来的,这就需要我们用好一本又一本党史图书,要在实实在在的党史图书中,去感悟真理的力量,读书学习是要由浅入深的学习,能在程度上让党史从文字转变为我们的精神之钙。

学习党史要善于用笔。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专家指出,在我们党内学习活动中,一个突出但少有人注意的特点是对撰写学习笔记的特殊重视。经过几十年传承发扬,读书作笔记已经成为党内政治文化的行为积淀。党史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可以到书本和影像资料中去学习,去展览馆学习,去红色教育基地学习,也可以聆听那些老党员、老革命的切身经历。我们要在聆听党史的动人故事中,撰写学习笔记,这样才能让自己对百年征程中党员们的奋斗心路感同身受,更深刻地感悟他们坚定的信念。把那些感人的红色事迹写在笔下,更有助于记在心中。

学习党史要善于用脚。学党史的最终目的是跟党走、践行初心,不管是实现“十四五”奋斗目标,还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实实在在的行动。这就需要每一个党员从学习中汲取党史的智慧和力量,把为民服务变成脚下的行动,在与群众荣辱与共、保持血肉联系的过程中,经受磨砺,接受挑战,练就担当作为的硬本领,这样才能坚守“人民至上”,坚持“红船”引领,奋进新时代。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学习党史的关键是落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为人民谋取新的幸福。

总之,学习党史要用心,用心去学习、感悟我们党百年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来路,用心去思考自己作为党员在新时代的任务和使命,把宝贵的红色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脉之中,然后用自身行动让百年大党永葆青春。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读后感1000【第二篇】

参加工作已近8年时间,写不出好材料也足足困扰了我近8年时间,“文字功底有待加强”在一段时间成为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上我接收到的最多的批评意见。多少次选择了放弃,多少次又心有不甘重新“举旗”。有的同事说“人各有长,各司其职,你我天生就不是写材料的料,不要因为这个事情烦恼啦”,有的同事说“你都没有好好写过材料,怎么知道自己不会写”。不管是自己确实不是这块料,还是真的没有好好写过材料,我想,补齐这块短板一定没有错,尽管可能补不到很“长”,于是买了谢亦森同志的《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系列书籍,看完其中的“理论篇”之后,对于写好材料有了一定感悟。

一是树信心。谢亦森同志在书中提到,写材料要做到“三不”,其中一不就是“不怕失败”,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和“臭媳妇不怕见公婆”的勇气。在日常工作中,只要不是写材料,我都能自信的去做,工作效率和质量也还算可以,但每每遇到写材料的工作,总感觉举步维艰、寸步难行。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不自信,害怕自己写的不好,所以经常是花了很长时间思考却一个字都没有写出来。所以,树立信心是写好材料的第一步,且不说要有多自信,因为自信也要建立在成功的基础上,但至少可以做到不要去害怕。

二是多积累。在写材料的过程中时常遇到文思枯竭,难以下笔的问题,有时接到一个写材料任务,脑子里面汹涌澎湃,感觉有源源不断的话想说,可提笔一写,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这就是平时读书少,积累少导致的。谢亦森同志在书中指出,写材料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多读书,既要多读“课内”书籍,也要多读“课外”书籍。“课内”书包括中组信息、省组信息、市组信息等组工刊物,阅读“课内”书可提供一定的经验,挖掘有价值的信息点。“课外”书包括法律、经济、历史、科技等书籍,课外书可以给予一定的启发。要多记,好的文章,好的词句更容易获得大家认可,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好的句子、好的观念记下来,记的越多越好,不仅要用笔记,更要用心记、用脑记。

三是勤练笔。正所谓孰能生巧,一件不擅长的事情,做多了自然就更熟练,一件擅长的事情,长时间不做也会觉得生疏,写材料也是如此。谢亦森同志在书中指出,写材料要做到“三勤”,其中就包括“勤练笔”,从写“豆腐块”、“火柴盒”开始,由易而难,由浅而深,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在遇到写材料的工作时,不要推脱,大胆去写,哪怕搜肠刮肚生拼硬凑也不要紧,毕竟是一种锻炼,锻炼的多了自然而然会有进步。

虽然知道此次重新“起航”依然不一定能到达自己想要的终点,但我想努力去做,让遗憾少一点。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读后感1000【第三篇】

善讲故事是古今中外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的共同特点,更是中国共产党领袖的过人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是讲故事的大家,无论是会议上的发言、调研时的谈话,还是出访时的演讲、报刊上的文章,他都善于用故事来传达深意,感染他人。我常常拜服习总书记能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洋溢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的故事来讲述治理之道,于是抱着认真学习的心态,走进了《习近平讲故事》这本书里。这本书分为对内篇和对外篇,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起来。看完这本书后,有一句话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系好第一颗扣子”。

“系好第一颗扣子”是勇敢做出选择。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战火纷飞,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但都相继失败了。此时,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则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之初,对内便选择“人民当家做主”、选择“为人民服务”、选择“走群众路线”。浙江省温州市后九降村党支部书记郑九万因长期操劳过度,脑血管破裂,生命垂危。一天之内村民自发筹集了数万元手术费为他治病,村民们说“就是讨饭了也要救他”。这只是干群鱼水情深的小缩影;中国共产党对外便选择“独立自主”、选择“和平共处”、选择“求同存异”。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习近平在演讲时说“中国愿意为周边国家提供共同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这是大国的胸襟与担当,这是我为之骄傲的中国的声音。

“系好第一颗扣子”是坚守道德底线。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几朝元老,但是对自己要求很严,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权力越大,越是要抵制住诱惑。可偏偏有人,在带电的高压线下疯狂试探。首都国际机场有着“第一国门”之称,而作为其“掌门人”的李培英也曾显赫一时。但2009年2月10日,对于李培英来说,却是一个黑色的日子。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贪污罪、受贿罪判处其死刑。李培英终于品尝了犹如剑锋悬头一般冰冷的毁灭之感。司法部政治部原主任卢恩光被称为“五假干部”——年龄造假、学历造假、入党材料造假、工作经历造假、家庭情况造假,20多年里,卢恩光金钱开道、投机钻营、跑官买官,从一名私营企业主一步步成为高级干部,最终被巡视利剑斩落。面对沉沦者,年轻干部要以此为戒,心中警钟长鸣,常怀敬畏之心,严守底线和禁令。只有心怀敬畏,才会在自己内心中筑起钢铁长城。

“系好第一颗扣子”是把握青年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如果把一个人的一生看作是系扣子的过程,从有自我意识之时起,就要认真慎重地系好每一颗纽扣。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样看来,第一颗扣子则显得尤为重要。青年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想要扣好人生的扣子,必须要从青年时期抓起。纵观世界发展史,许多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的重要创造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最敏捷的青年时期。《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克思是30岁,恩格斯是28岁。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时分别是30岁和34岁。他们在青年时期就大放异彩,纵然因为他们懂得把握青春、潜心研学,更是与他们心中有信仰不无关系。革命战争年代,先烈在生死考验面前所以能够赴汤蹈火、视死如归,也是因为他们对崇高的理想信念坚贞不渝、矢志不移。

在我看来,作为年轻的工作者,要把握住易逝的韶华青春,多读书,在书中汲取精神食粮。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价值出口”,在地球村时代,每个人都是“国家名片”。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有着无比丰富的生命可能,要学会成为中国故事的主讲人和传承者。更要多磨练,主动接受考验,“把硬骨头嚼出味儿来”,在苦水里泡一泡,真正洗去娇骄二气、褪去书生意气。干部要走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到、处理好民众疾苦,“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真正为群众做点事、谋点利。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定理想信念,认真踏实、勤学实干,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从第一颗扣子开始系起。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读后感1000【第四篇】

如果说把党课比喻成是一个“人”,那么情感就是党课的灵魂,内容是党课的躯体,语言是党课的动作,三者缺一不可,只有有机的融合起来,才算是一个完整的、健康的“人”,才算是一堂精彩的党课。

《朱明王朝》与大多历史文献书籍相悖,现行的历史文献书籍多为对一个朝代整个兴衰荣辱及一些重大事件、内幕事件进行阐述和揭露,而《朱明王朝》则在明朝的行政体制、监督体制、社会风气及文化风气上进行介绍。因此,在阅读后,记忆更多的并非是皇权如何交替,而是对明朝的一个整体框架的理解,主要是针对皇权与相权斗争、权力监督体制、以及忧患意识重要性有了一些更深层次的看法。

一、权力的过度集中容易导致事业坍塌。中国古代封建历史有一个奇怪现象:皇帝崇尚君权天定,自封为天子,代天行事,自身权力希望毫无节制,要求一人集权;而往往皇朝的强大,除了皇帝需要开明以外,一个敢于抗衡皇权制定合理政策的行政机制也必不可少。朱元璋作为我国古代史上唯一一位从南到北实现统一的开国皇帝,其本人具有历代以来开国皇帝的优点,同时也兼有对集权的欲望。朱元璋认为元朝之所以灭亡,根本原因在于“主荒臣专”,也就是相权压制了君权,于是在中国延续了千年的宰相(丞相)制度在其手上夭折,而其本人的亲力亲为和集权欲望导致最高行政机构成为了国家领导人的秘书处,历任内阁首辅也仅仅是其以及其子孙后人的意识执行者。

这种体制的建立其实仅仅是让皇权得到了极端升华,但是对事业却并无好处,行政人员作为政策的具体执行人员,丧失了基本的思考能力,一味地崇上,缺乏对政策的理解和因地制宜的实施能力,导致整个行政机构失去了应有的执行能力,最终导致整个机构的坍塌。

二、权力的监督失衡容易导致事业下滑。监督就是把权力的欲望关进枷锁中,监督失衡就会导致权力失衡、欲望失衡。作为朱明王朝最为著名的两个皇帝——朱元璋、朱棣两父子都有通病,都对他人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心和防范心,因此在这两个皇帝在位期间,多数官员均是战战兢兢去早朝,生怕“回不了家”,而为了更好的巩固自身统治和防范风险,于是朱元璋父子创立了明朝所特有的“厂卫”。锦衣卫是皇帝对百官、百姓进行监督的机构,而东西厂则是对监督机构进行监督的机构,自明朝中叶开始,“厂卫”监督失衡,监督者与权力执行者身份重合,“厂卫”可以不经任何程序和批准对官员、百姓进行处置,严重导致监督缺位,因此从明中叶开始,政治生态顺流直下,一去不复返。

权力的监督失衡,让整个行政机构处于一种失管状态,行政人员开展工作更多的不是担心工作能否出现成效,而是担心自身是否会不明不白的被“处理”,干事者无心干事、不敢干事,当权者不给予支持而是更多的进行压责惩处,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干事者不敢干、担当者不敢担、民众幸福感完全缺失,腐败堕落成为常态,最终造反成了唯一出路。

三、忧患意识缺失容易导致事业失败。纵观中国古代史,历朝历代都逃不了一个逻辑——前期强盛、中叶守成、后期堕落。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本人认为更多在于忧患意识的不断减弱甚至消失。封建王朝,前期总是外敌环视,虽已安定,但居安思危的心态鼎盛;经过前期发展,国家不断强盛,外敌退却,玩乐思想开始盛行,到了后期,在外敌人强盛,在内奢靡之风盛行,王朝衰败气运日渐凸显。在明朝,朱明家族大力修建了万里长城以防外敌,于是外敌进不来,大家只顾着在家里享乐,最终玩物丧志。例如明武宗朱厚照只顾玩乐,不理政事,成为“头号玩家”,太监刘瑾成为了实质决策人;万历皇帝更是可以足不出户,多年不早朝,太监魏忠贤则成为了全国人民的“九千岁”。

曾经有一个寓言故事讲在山上养一群羊,把狼全部杀掉,结果养羊不成,而留下了一只狼,结果羊变得健康。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居安思危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危险的存在更多的是提醒人们要往前走,只有后面有人追,前面的才会往前跑。保持忧患意识,认清当前存在的危险,事业才能够更加稳步向前发展。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60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