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关于不忘初心观后感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482572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关于不忘初心观后感5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不忘初心观后感1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周恩来同志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品格,一直为后世所景仰。作为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而创作的重大历史题材电影,《周恩来回延安》聚焦周恩来总理在1973年6月回到延安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与人民群众至诚至真的深厚情感。这部影片自5月公映以来,便受到了业界专家学者及观众的热议,让人们对周恩来总理产生了深切的怀念之情。“周恩来总理20多年后回到延安,还能叫出曾经的老邻居、老朋友的名字,记得彼此之间发生的故事,特别令人感动”“这部电影饱含浓浓深情,让我们重温了那段不能忘却的革命记忆”“这部电影呈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影片中展示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为人民谋幸福的精神令人动容”等好评,让这部电影备受大众关注。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以周恩来总理的独有视角为主线,用小角度展现了中国革命在延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采用历史闪回、时空交叉的表现手法,透过周恩来总理在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让观众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1973年6月,周恩来总理带病陪同外宾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访问。临行前,毛泽东、朱德等同志纷纷请周恩来总理转达对延安人民的问候。飞机穿越云层,周恩来总理透过舷窗望着陕北大地,1935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等画面浮现在眼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第一次回延安。走下飞机,时隔二十六年之后重回这片热土,周恩来总理受到了延安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只为当车队驶过时能够看见周恩来总理。这个细节生动体现出延安老百姓对周恩来总理的思念和爱戴,也是革命老区的人民群众坚定跟党走的缩影。在回到延安的22小时里,周恩来总理的足迹遍及南关招待所、中共七大会址、枣园革命旧址、宝塔寺等处,延安十三年的点滴往事在周恩来总理的追忆中变得愈发清晰。在南山招待所送别奔赴前线的战友,在枣园参加纺线比赛,在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回忆中共七大开会的场景……延安时期的峥嵘岁月一幕幕串联起来,让影片的历史感愈发厚重。

在延安时期的众多历史事件中,影片着重刻画了周恩来总理与老百姓之间血浓于水的真挚深情。1947年3月,敌军发动了对延安的进攻。在转移途中,周恩来不顾危险,帮助老百姓找回耕牛。1936年西安事变后,周恩来临危受命前往西安,骑马途经一位姓曹的老百姓家时,最难忘记的是喝小米粥的情形。在1937年的劳山遭袭事件中,警卫员为掩护周恩来而不幸牺牲,周恩来回到延安后一直念念不忘,嘱咐工作人员一定要把警卫员在清凉山上的坟墓找到……影片高度还原了这段历史,让观众深刻理解了周恩来同志与延安之间无法割舍的情感。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充分遵循史实,细腻还原了周恩来总理在延安的22小时里发生的许多故事。影片中,回到延安的周恩来总理总是眼含热泪,他惦记着延安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也思念着他。在宴请延安的老乡时,周恩来总理能叫出他们的名字,讲起当年的故事,又与老乡们一起蹲在地上吃小米饭。得知老乡们粮食短缺、生活拮据的困境,周恩来总理十分心痛。在离开延安前,周恩来总理特意叮嘱当地的干部,提出用三年时间改变延安的落后面貌、用五年时间让粮食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的想法,让延安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在曹大娘家中,周恩来总理在昏暗的光线下帮她穿针引线,还把随身的眼镜送给了她。离开延安前收到了老乡送来的当地特产,周恩来总理叮嘱工作人员,一定要把这些特产折成现金付款给老乡。周恩来总理见到前来的知青们,特意鼓励他们要扎根延安,把延安建设好;离开延安时,周恩来总理让飞机在延安这片土地上空再盘旋一圈,只为多看一眼。

老一辈革命家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尽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延安的老百姓主动前来把陷入泥潭的车抬出来;一位当地青年受老父亲的嘱托、从十几里外赶来给周恩来总理送来一袋大枣;曹大娘要拿出家里攒下的几枚鸡蛋给周恩来总理补身体;缺米少粮的老乡凑出半袋小米让周恩来总理带回北京……这些饱含情感的故事推动剧情的发展,以小切口体现出大情怀,让人们明白了老一辈革命家对人民群众的质朴初心。影片还通过生活细节表现出周恩来总理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一面:他的衬衫领子磨烂了,不能用力清洗;脚上穿的袜子补了又补,脚趾和脚后跟等部位打着厚厚的补丁。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采取多个时空的交相呼应,展现了周恩来同志为了人民群众鞠躬尽瘁的崇高人格魅力,刻画了延安老百姓、知青等人物群像,最后又通过新时代延安繁荣发展的影像,让现实与历史相对照,呈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不变初心。据了解,为了平实鲜活地再现周恩来总理重回延安的点点滴滴,在将近四年的时间里,主创团队搜集查阅了大量文献和影像史料,深入采访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多次召开座谈会与专家进行细致讨论,剧本进行了十余次修改。身兼导演和演员身份的刘劲介绍说:“这部电影的角度很特别,它没有大的情节和戏剧冲突,将周总理回延安22小时里内心的波澜起伏,刻画得非常细腻。这一点最打动我。它体现了总理的大爱,体现了人民总理不忘人民、不忘老区的感恩之情。”

不论历史走多远,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本色始终不变。与周恩来同志相关的影视作品有《周恩来》《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海棠依旧》《周恩来在重庆》等。抚今追昔,每一次重温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都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更能获得砥砺前行的力量。

不忘初心观后感2

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为了帮助党员干部提高认识、深化思想,《党建》杂志社组织集中观看优秀国产影片《周恩来回延安》,并同步召开以“弘扬周总理崇高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作品研讨会。作为杂志社的一员,我全程参加了观影活动和研讨会现场,在历史真实、影像丰富、情感充沛的“一场生动的党课”中,思想受到极大震撼,情感受到极大冲击,灵魂受到极大洗礼。

初心,是对人民的念念不忘。周总理身在中南海,但心中装着人民,满满地全是人民,对延安人民更是念念不忘。影片的开头,当越南代表团提出要去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一下子勾起了周总理对延安的回忆,这份回忆也一下子激荡了他想回延安去看看的感情涟漪。当周总理与毛主席说起这个想法时,两位伟人高度一致地表达出同样的情感:阔别延安23了,真想念延安的人民啊……正是周总理对延安人民的念念不忘,使他对当年延安的老邻居、老朋友的名字几十年不曾忘记,一直刻在心中最深处。影片中,周总理到达延安后,第一件事就是请当年的老邻居、老朋友吃饭,急切地想与他们见见面、叙叙旧。当总理一一同他们亲切地握手,一一叫出他们的名字时,当年的老邻居、老朋友激动万分,也是惊呆了,当时就由衷地感叹:“周副主席,您还记得我的名字啊……!”周总理肯定是记得的呀,永远会记得他们的名字,因为,在总理的心中,永远装着“人民”二字!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于都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时,动情地说:“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革命先辈、革命先烈,不能忘记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遍及河北阜平、福建古田、山西吕梁等多个革命老区,每一处足迹、每一个镜头都记录下“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总书记与老区人民在一起”的温暖时刻。现今,人民依然是我们党最大的靠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磅礴力量。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紧紧地装在心中、高高地举过头顶,作为共产党人“初心”的底色用心呵护、精心保养、全心坚守,始终保持对人民的赤诚之情,以“心中时刻装着人民”为出发点,投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中。

初心,是对人民冷暖的牵肠挂肚。周总理身为大国总理,日理万机,但人民的总理心头永远牵挂着人民的一粥一饭、一丝一缕,担心着人民群众吃不吃得饱、穿不穿得暖。影片中,当周总理发现当年延安的老乡亲仍然还吃不饱饭、生活仍然十分艰辛时,眼中噙满了泪水,脸上写满了愧疚,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闪回”着当年延安人民的小米饭、延河水养育了红军、养育了党……当看到一个大国的总理为了人民的“饭碗”如此悲情、为了人民的疾苦如此伤怀,怎不让人对伟人的人民情怀、人格魅力深深敬仰!周总理对人民群众的牵肠挂肚,是具体到一人一事一物的,真实、真情、真心。影片中,带给观众巨大情感冲击的一个画面,是周总理悄悄去看望当年的曹大姐。周总理心中永远惦记着当年的曹大姐,曹大姐心中也永远惦记着当年的周副主席,正是当年曹大姐家的一碗小米饭连接了深深的鱼水情、永远的人民情。时光可以流逝,这份真情永远留驻心间。当曹大姐看到周总理苍老了、消瘦了,还是跟当年一样的真情,要拿出珍藏的几个鸡蛋给总理补补身子。当周总理看到曹大姐生活还非常困难时,执意让曹大姐留着自己吃。就在这时,曹大姐一句“周副主席跟我们生分了……”,一瞬间,总理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情感波涛,泪光闪闪,与曹大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无言,却是力量无边。周总理最怕的就是句话呀,因为,在总理的心中,人民的分量最重!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沿着狭窄山路辗转来到花垣县十八洞村,探访村里的特困户施齐文家。他走进两位老人睡觉的小木房,揭开米仓盖子察看,还走进猪圈看老人家里养的两头猪。施齐文老伴用苗族话主动问起:“怎么称呼您?”总书记向大妈介绍自己“我是人民的勤务兵”……从黄土地到中南海,从下乡知青到党的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怀着人民公仆的初心,把人民时刻牵挂在心中,并把关心群众落实在行动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一条公仆之路。今天,人民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各级党员干部的工作条件也大大改善,但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的作风永远在路上,要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群众的贴心人,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做到“一枝一叶总关情,最最牵挂是群众”。

初心,是对人民好日子的矢志追求。周总理始终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己任,奋斗不息,鞠躬尽瘁,他生前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一个人只要还活着,就应当为党工作。”影片全面、真实地反映周总理回延安22小时的内心世界、丰富情感,片中总理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无不细腻、深刻、立体地表现着他的内心活动与情感波动,总理的每一次情感爆发无不冲击着观众的心弦,总理的每一次噙满泪花无不带动着观众泪流满面,与其说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部跨越时空的关于周总理人民情怀的写意史诗,为观众留下了久久的回味、长长的怀念……影片结尾处,周总理与地委同志们在饭桌上“立军令状”那一幕,把总理的初心与使命彰显得淋漓尽致、推向高潮,也看得观众无比心痛,要知道总理因病是滴酒不能沾的,这也是邓大姐在北京一直担心和叮嘱的。当总理举起酒杯那一刻,我们看到的是伟人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民勇担当的使命、为民忘却自我的伟大人格的光芒四射,这光芒,映红了延安宝塔,映红了延河水,映红了延安人民的心。让观众无比欣慰的是,今天,我们可以无比自豪地报告周总理:今日的延安,如您生前所愿!2015年农历腊月,习近平总书记回到延安,亲切看望父老乡亲。此次到延安,总书记一个重要目的是对革命老区脱贫致富进行调研,他亲自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延安干部群众迅速行动,打响了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2019年5月7日,新华社消息,“革命圣地告别绝对贫困”!脱贫的欢呼声响彻延安的山山峁峁,也响彻在全中国的角角落落。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是对人民的好总理的最好回报,也是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不忘初心观后感3

最近,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不忘初心,警钟长鸣》警示教育片,我们全体党员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教育片介绍的一些党员干部都是受党教育多年,都在自己工作的岗位上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在职位越来越高、权利越来越大的时候,因为忘记了初心,忘记了理想信念,把党纪国法至于脑后,用手中的权利谋私利,贪污腐败,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育和启示:

一要对规矩规则心怀敬畏之心。作为一名党员,要把党的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牢记在心里,要敬畏规则,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法律法规以外,就是要遵守职业道德,关爱每个学生,把课上好,把学生培养好,做学生的引路人。

二要加强学习,提高道德修养。要认真学好党章,要把学习党章与党规党纪相结合,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围绕"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受家长吃请,不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不进行有偿家教,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三要廉洁自律,清清白白做人。古人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就要始终严于律己时刻用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贪图蝇头小利,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把廉洁意识内化为思想准则,使廉洁成为一种习惯。廉洁从教,甘当学生成长路上的铺路石,扎根乡村,无私奉献,清清白白做人。

观看了这部警示教育片,作为一扎根基础的党员教师,只有不忘初心,牢记誓言,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永葆党的青春和活动。

不忘初心观后感4

在第十九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开展之际,**法院于2019年5月28日组织全院干警观看了《不忘初心,警钟长鸣》警示教育片。我认真观看了警示教育片,片中的5个反面典型,遗忘初心,抛弃初心,最终滑向犯罪的深渊。一个个家庭因为他们所犯的错误遭受到的无尽痛苦,每一个反面典型在自尝苦果后所发出的无尽忏悔,都猛烈地冲击着我的灵魂。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法官,我守住初心了吗,从这些反面典型案例中我应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我在党风廉政建设上应该做到什么。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廉洁是法官的第一品格,司法审判是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是司法的灵魂,无私谓之公,无偏谓之正,只有清正廉洁的法官才能承担起这种神圣的责任。腐败案件往往使法律的权威受到损害,使司法的圣洁受到玷污。法官务必注重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珍惜自己的岗位,爱惜自己的荣誉,关心自己的前途,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清醒头脑,时刻绷紧廉政建设这根弦,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切实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做廉洁务实的践行者和表率。

勤于学习,常修为政之德。共产党员、法官要提升修养和廉洁意识,不断加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警示教育片中的反面典型在忏悔中都深刻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坠入犯罪的深渊,最大的症结在于缺乏学习,没有补足精神之“钙”。作为党员、法官,要深入学习政治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党规党纪,学习“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核心价值观,学习法官职业道德规范,提升修为,知可为与不可为。以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通过学习培养操守,提升内在修为,从而珍惜法官这个神圣的职业。做到不贪图市井铅华,“出污泥而不染”;不计较个人得失,着眼奉献社会;不追求低级的物质享受,而向往高超的精神境界。法官仅能被动遵守党纪国法,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自我约束,自我修炼,自我超脱,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扛得住各种诱惑,经得住各种考验,练就能抵御“糖衣导弹”袭击的金钢不坏之身。

时时自警,常怀敬畏之心。警示教育片中的反面典型都是手握各种权力的领导干部,但他们不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毫无警戒敬畏之心,任性妄为。法官是高尚的职业,法官的权力很大,同时法官是高风险的职业,是“刀尖上的舞者”。缠绕在法官身上的各种“篱笆”很多,像很多只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手在牵制、约束着法官。如何面对?一要善待权力。权力是把“双刃剑”,既可以“成就人”,也可以“毁灭人”。一名法官,要经常想一想自己手中的权力从哪里来、应该为谁所用。要树立公仆意识,正确行使权力,决不能把权力看成自己手中的私有财产,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二要敬畏法纪。在面对法与权、法与钱、法与情的冲突中,在面对各种“糖衣导弹”的袭击中,要管住自己的嘴、手、脚,要自戴“紧箍咒”,自设“高压线”,在内心有约束、有控制、有恐惧,凡是有损法官形象的事就不能做,凡是禁止法官做的,决不越雷池半步。不要存侥幸心理,过高估计自己,觉得不会出事。当前,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越来越大,反腐的力度越来越强,手段也越来越先进。这时还执迷不悟,铤而走险,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为了我们的事业,为了家庭,千万要把握住自己,不要擅越雷池,不要因小失大,不要麻木不仁。要守住最后的底线。

时时自省,常思贪欲之害。我们常常说在廉洁问题上要算好“几笔帐”,贪欲的危害人所共知。算错了帐,就是警示教育片中的各个原为领导干部的反面典型的下场:政治上前程尽毁,经济上鸡飞蛋打,名誉上身败名裂,家庭上家破人亡,亲情上众叛亲离,自由上铁窗漫漫,心理上惶惶终日。同时,贪欲之祸,无疑将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严重破坏公平正义的法治秩序。对此,我们务必时时自省,警钟长鸣。

自觉接受监督,坚决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警示教育片中的各个典型,大都是本单位本部门的一把手,不愿接受监督,不愿意接受管理,好像监督、管理是跟自己过不去。有权任性。监督管理是对干部的约束,更是对干部的关爱。如果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管不问,任其发展,等养成大患再去“挥泪斩马谡”,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我们的一些干部掉队。“严是爱,宠是害”,从严管理才是最大的爱护。

强化责任,做廉洁务实的表率。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要管好下面的同志,一定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另一方面要率先垂范,做廉洁自律、作风优良的表率,要求同志们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从我做起。以班子的行为影响带动全体同志树正气,聚人心。

不忘初心观后感5

由市委宣传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周恩来回延安》,正在全国热映。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不断深入,《周恩来回延安》在我市也掀起了新一轮的观影热潮。据悉,该片天津地区票房全国占比已达25%。

连日来,我市各级党组织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纷纷开展观影活动,受到了党员干部的积极响应,也让红色文化之花在津城遍开。周末两天,在首都电影院、文投影城、保利玫瑰湾影院、万达影城等影院记者发现,《周恩来回延安》的排片和观影热潮依旧火爆。首都电影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影片上映以来,影院播放该片场次超过百场,观影人次达数千人。一部影片在天津的票房占比达到全国票房的四分之一,这种情况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我们也感受到了观众的观影热情,观众中不仅有上年纪的老党员,还有不少的年轻人,也有全家购票观看影片的。”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将观看《周恩来回延安》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全市教师、学生观看影片,引发了强烈反响。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所有支部,通过“红色光影电影党课”活动,组织集体观看《周恩来回延安》。观影后,学院还召开了座谈会,参会的既有老教授、青年教师,也有思政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取得了很好的反响。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任晓霞,在观影后难掩激动的心情:“《周恩来回延安》这部电影是一堂很难得的高水平的思想‘专业课’,它的思想启迪和情感震撼特别强烈,在观影过程中我和身边的老师同学都流泪了,觉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特别令人感动。同时,电影也让我深刻理解了‘不忘初心’四个字的质感和温度。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风范和高尚品德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接力继续奋斗。”

学院教师邓鹏告诉记者,看完电影后,全体党员在影院里再一次举起右手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这种形式新颖的党课,对于全体党员来说更能触景生情,对思想和灵魂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洗礼,也更加坚定了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宗旨和使命意识。”他表示,《周恩来回延安》是党课教育的重要资源,“影片遵循史实内容丰富,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党课能够言之有据,见人见事见真情,使广大党员能够在细节和真实故事中见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激发了党员,尤其是年轻党员的情感共鸣。”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1482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