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典型事迹材料【参考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17324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公文资料“典型事迹材料【参考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评选先进事迹材料【第一篇】

自从踏上三尺讲台那天起,刘颖老师就把一颗心全交给了学生。她时刻铭记着:教书是良心活,不能亏了孩子们。于是,在教育教学和学习生活中,她一直信奉“爱的教育”,让学生徜徉在爱的海洋里。从教20多年来,刘老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在工作中,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严格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重,同事的好评,领导的信任,赢得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和肯定。

一、关爱学生,用爱心感染学生。

刘老师关心学生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她在思想上关心学生,感情上亲近学生,生活上关怀学生。既关心他们的生活,又关心他们的健康,还关心他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她班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作为老师,她时时刻刻都关心每个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学校里有一个家庭情况很特殊的学生,从小没有妈妈,爸爸也经常不顾家,刘老师经常给这个学生一些衣服和学习用品,给予生活学习上的帮助。刘老师不仅爱那些优秀的学生,也爱那些成绩差的学生,不放弃一位后进生。

六年级有这样一个孩子,临近期末考试前的两个星期,不愿意上学了。刘老师听说后,就到她家去家访,弄清孩子是什么原因不愿意上学的。原来是这个孩子受了社会上的一些人的教唆。刘老师摸清原因后,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这个孩子的思想工作,通过家访,还了解到她的家庭条件不好,刘老师就给这个孩子买新衣服,买学习用品,甚至还让这个孩子和自己一起吃饭。最后这个孩子被感动了,重新回到了校园。刘老师始终是用一颗朴实的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爱心”是老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在刘老师的心里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熠熠生辉的宝石。她经常和孩子们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心理活动,为他们驱赶孤独,帮助他们树立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在孩子的心目中刘老师是最亲密的刘姐姐,她是最温暖的刘妈妈,她是最有爱心最严厉的刘老师。她被孩子们评为“我心中的恩师”。多少年来,刘老师就是这样播撒着爱的种子,收获着爱的硕果。

二、用真心引领学生成长。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协作,可是,刘老师发现每当与学生说到请家长时,孩子们就表现出一种畏惧和担心。究其原因,原来在孩子心目中,只有他们犯了错误时,老师才会请家长,每次请家长后就会被家长训斥,重者还要被打,所以孩子们很反感。为了消除孩子们的疑虑,刘老师便试着改变策略,当孩子进步了,就电话通知家长;当孩子做了好人好事,成绩有了进步时,刘老师就通过家长微信群告知家长,让家长和她一起分享孩子们成功的快乐。刘老师始终以“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为行为准则,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通过不同的方式,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看到一点点进步,都给予鼓励和表扬。让每一片绿叶都享受“爱”的阳光。

三、关爱老人,奉献爱心。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尊敬老人的优秀品质,让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每年的重阳节,刘颖老师会带领部分学生来到栖山镇中心敬老院去慰问老人,帮老人打扫房间卫生,给老人捶背,学生们也很关切地询问了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并与他们聊起了家常,当孩子们问老人生活的怎么样时,老人激动的说,有党和政府的关怀,能过的不好吗。孩子们又为老人表演了我们胡楼小学的舞蹈特色,那优美的舞蹈让爷爷奶奶们喜笑颜开,演出结束后,老人们又像孩子似的要再来一个。少先队员们又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很快和老人们融入其中。老人表示孩子们的到来,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生机和乐趣,刘颖老师带领学生走近老人,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关心他人,敬老爱老的美德,也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机会。

刘颖老师不仅关爱社会上的老人,对待自己的公婆更是尽心尽责。

自1993年结婚之日起,刘颖老师就一直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那时二老均已年过六旬,婆婆体弱多病,有时饮食起居都得靠人照料。刘颖老师像照料自己的母亲一样伺候着婆婆。冬天,刘颖老师早早起床,为二老做好饭,为了不让老人吃凉饭,她将饭、菜放入电饭煲里温着,然后一口一口地喂老人,安顿好老人后然再去上班,即使这样,刘颖老师上班从没有迟到过,反而比其他老师还要早。就这样,她尽心侍奉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

前不久,婆婆因脑梗病了,在住院治疗期间,丈夫在外地进修,照顾老人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刘颖老师的一个人身上,她在婆婆的病榻前守候了整整三天三夜,喂饭、擦澡、按摩、守夜,成了婆婆的特护。刘颖老师始终如一,从不抱怨。她无怨无悔,在她心中,丈夫的母亲就是她的母亲,照顾公婆就是她的责任。公公和婆婆对她也有了深厚的感情,逢人便说,“娶到刘颖这样的好媳妇,我们修来的福。”邻居也说他们二老有福气。

四、热爱工作,创优异成绩

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刘老师深深地知道:教育工作责任重大。有人说:“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刘老师把教育工作当作了一个用爱心、耐心、细心的堆砌,来赢得孩子们的亲近、尊重和爱戴的伟大工程,她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在管理中创新,在和谐中育人。

教学中,刘老师还结合教材的知识建构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立足中等生,扶持后进生,满足优生。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了多种深度不一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给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有了压力才有动力,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更加轻松。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刘老师不仅仅教授孩子们书本的知识,还不断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她鼓励孩子广泛阅读;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朗诵比赛、演讲比赛;鼓励孩子勤于习作,不断向各类小学生报上发表作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因此,她班级里的很多孩子在她的辅导下,不断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这些活动的参与不仅开阔了孩子的眼界,也提高了孩子的语文素养。

在刘老师耐心和细心的教育下,班里学生的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届学生跟随刘老师两年,语文成绩无论是校级、还是镇级考试,都是全镇第一名,在全县六年级统考中,刘颖老师所带科学科目,位居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刘老师自20xx年开始连续五年被评为县优秀教育工作者,20xx年度被评为“徐州市优秀女教师”、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所撰写的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还获得省级市级奖,今年又被评为继续教育先进个人。作为一名教师,刘老师说:“我最大的幸福并不是成绩的取得,而是学生和家长的信任”。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刘老师用慈母般的情感去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灵;用充满智慧的灵感去点燃每个孩子心中的希望之火。和孩子共同成长,不断完善自己,做孩子们心中最美的老师是她一直追求的。

名人的事迹【第二篇】

从这年10月,袁隆平他们开始到气候炎热的云南和海南去南繁。

遍寻资料,他发现海南的野生稻资源最多,所以,1970年秋天,几个人的科研小组又到了海南岛崖县的南红农场。

这时候刚好《人民日报》发表《农业学大寨》评论,后来袁隆平得意地说,"在外面搞科研,成了“逍遥派”,两头都不管。"

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上了袁隆平的课,就意识到农场附近的"假禾",很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野生稻。它们一大丛匍匐着,穗粒又小又少,一碰就掉,看起来就像野草。他约了袁老师的助手李必湖一起去辨认,然后挖回了一兜雄花异常、花药细瘦没开裂的稻穗。

这株被取名"野败"的野生稻后来成了所有杂交稻的母本。

1971年初,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又组织了一个全国性协作组。3月下旬,全国18个科研单位的一百多名农业科技人员都来到了南红农场。

此时"野败"的杂交第一代正在抽穗,还没有人知道其科研价值,但袁隆乎却毫无保留,把"野败"材料分送给大家做实验。

"他这个人做什么都很坦荡,最恨那种保守、自私的做法,"湖南农学院教师罗孝和也是1970年才进入这个科研小组的,他发现,袁隆平从来不搞"山头","只要表现出对课题感兴趣,他就欢迎,给外单位的。讲课也一点都不保留"。"

人多力量大,很快,在用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上万次回交转育后,结果,湖南组和江西组、福建组都培育出了几个优良的不育系和保持系。

1974年,袁隆平育成中国第一个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经试验种植,两季水稻产量都比常规水稻增产30%以上。

随后,他又设计了父本与母本分垄间种的栽培模式,还创造出用竹竿"赶花粉"的土办法,将种子产量从亩产公斤提高到40公斤以上。

1976年是很特别的一年。稻田边的广播里,不时播出周恩来逝世、唐山大地震、毛泽东逝世等大事件。稻田里面,稀稀疏疏的杂交水稻却长出了粗壮饱满的颗粒。这年,全国大面积试种,208万亩杂交水稻,增产20%以上。

杂交稻面积开始急速推广,到1998年,全国有一半的稻田都在栽种杂交稻。

等到1981年6月,推了一个光溜溜的小平头的袁隆平上了北京,领了我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一个特等发明奖。

典型事迹材料【第三篇】

近两年来,街道关工委在街道工委的领导下,市区关工委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央8号文件精神。坚持以“创六好社区关工委”。为抓手、充分发挥五老队伍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活动。为构建“和谐江心”做出了一定贡献。

一、健全网络,积极推进关工委队伍建设。

街道关工委坚持按照市区关工委的要求。对全街道关工委班子进行了充实调整。首先是调整街道关工委班子,调整后的班子由原来的9人上升到25人,街道一些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也充实到班子当中,调整后的关工委无论是从数量上、力度上,还是结构上都有明显的上升;二是调整充实了“三村”、“两校”关工分会班子,原中、小学没有建立关工分会班子,经调整充实后,“三村”两校关工分会的班子均有了明显加强。并在各分会下设宣传教育、维权保障、调解帮教、文体活动、治安环保五个小组,使分会做到组织网络健全,责任分工明确;三是抓关工会员队伍的扩大,原来街道共有关工委会员76人,经调整充实后关工委会议人数已达152人。使关工委会员遍布全街道每个角落,有力促进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开展。

二、构筑平台,努力加强活动阵地建设。

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就要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活动场所和必要的设备是确保活动开展达到良好效果的基础,由于街道办事处和各行政村财政经济都较为困难,过去全街没有一个像样的关工委活动阵地,街道关工委从工作角度出发,认为建设一些活动阵地和配备一些必要的设备是当务之急,然而资金却成了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为了解决资金问题,街道关工委的一些同志积极工作,争取了多方面的支持,一是多次与街、村两级领导进行协调和沟通,争取他们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二是积极主动与市、区有关部门进行沟通、汇报,争取市、区对街道关工委工作的扶持;三是在关工委成员和关工委会员间以及社会上开展募捐、资助活动,通过关工委一班人的努力,目前街道已建成三个“关工委”活动中心,每个活动中心,面积都在200平方米以上,都配备了桌、椅、电扇、电教设备和娱乐器材等。活动室每年都对青少年开展主题教育,暑假期间均多次组织青少年观看爱国主义和素质教育的影长,同时还开展书法比赛、拔河比赛和夏令营等活动。“关工委”活动中心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假期接受教育、休闲娱乐的活动基地。

三、脚踏实地,促进各项活动有效开展。

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街道关工委一班人总是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从不搞形势主义,只注重在“求实”和“效果”上做文章。

1、是针对街道还有部分农户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子女上学交不起学费的情况,关工委根据街道工委制定的帮困助学意见的文件精神,把帮困工作落实到人头,使街道干部和贫困学生之间开展“一助一”帮困助学活动,全街道共有特困学生62名,无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

2、是对“两牢”人员和后进学生进行帮教工作,街道共有帮教人员6名,后进学生15名。帮教对象共计21名。为帮助“帮教”人员重新做人,帮助后进学生改掉恶习,街道关工委和及村关工人员签定“二帮一”责任书,对21名帮教对象开展结对帮教。要求帮教人员每月与帮教对象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不少于一次。对于帮教对象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街道关工委总是全力给于解决。例如:帮教对象胡一金去年底释放回来,由于家中三口人中有二人残疾,生活十分困难,街道关工委不仅出面找民政部门为他们办了低保,还先后四次找有关部门领导为他协调解决了工作问题,使胡一金非常感动。由于街道关工委成员做了大量耐心而细致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全街6名两劳释放人员无一重新犯罪,15名后进学生无一重新偷盗;

3、是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街道关工委要求全街各关工委分会要抓住思想教育主旋律,结合本单位特色开展活动,教育形式要多样,教育内容要丰富,做到寓教于乐。在街道关工委宣传发动下,3月2日,街道洲泰村关工委向全洲发出“每人一元钱,扩建纪念馆”的倡议,得到三个村和中、小学校的高度重视。中学和棋杆中心小学把这次捐款活动当作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向学生讲解日军的滔天罪行和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的意义,使1680名中、小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纷纷踊跃捐款,总共捐款5128元,南京晨报记者现场采访,并于3月5日做了大幅报道;白鹭村关工分会还利用节假日组织70余学生观看抗日战争电教片,并要求每人写一些观后感,从而启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洲泰村分会请建国前的老革命给学生开展一次遵纪守法教育、接受教育的学生917人。

中外名人事迹【第四篇】

1912年严复担任北大校长之职,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他认为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出于这样一种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忧虑,严复曾经试图将北京大学的文科与经学合二为一,完全用来治旧学,“用以保持吾国四五千载圣圣相传之纲纪,彝伦道德文章于不坠”。这一行为在当时称得上用心良苦。

分析:严复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良苦用心在当时能有几人明晓?爱国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能只从一种角度、用一种眼光来看问题!话题:“看待事物的角度”“目的与形式”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1317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