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体会范文(汇总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33796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体会范文(汇总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体会【第一篇】

党的xx大报告总结和阐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反映了我们党砥砺奋进的伟大实践,精辟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14个坚持”的基本方略;科学制定了新的战略目标,系统提出了“五大建设”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图。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党对政法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是政法机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更是每一位政法干警肩负的神圣使命和责任,xx大报告已经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论断,新时代新任务,新征程新要求,做好新时期检察工作,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做好各项检察工作提出的一系列具体要求,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勇于担当,开拓创新,不断开创检察工作新局面。

努力做坚定维护习近平同志核心地位、领袖权威的合格共产党员。讲政治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突出特点和优势。新时代共产党人讲政治,第一位的就是要坚定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领袖权威,做到时时处处事事向核心看齐,任何情况下都绝对忠于核心、坚定拥护核心、时刻紧跟核心、坚决捍卫核心。

在情感上忠诚拥戴核心。必须深刻认识到,习近平同志是在浓郁革命氛围中、在苦难历史和曲折经历中、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在重大国际斗争中、在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党的领袖。党的xx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战略家的雄才伟略、远见卓识和战略定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发生深刻历史性变革。习近平同志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成为人民的领袖、军队的统帅,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始终心怀对习近平同志的崇敬之情、追随之志,始终做到深刻认同、衷心拥护、真诚爱戴,始终不渝向习近平同志看齐。

在政治上坚定维护核心。对党忠诚是共产党员的政治生命线。忠诚于党,首要的是对核心忠诚、对习近平同志忠诚。维护核心、维护习近平同志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就是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我们必须更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不移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领袖权威,坚定不移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

在行动上自觉紧跟核心。党员任何时候都必须不折不扣执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任何工作都必须以贯彻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指示要求为前提,这是每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担当。要坚决做到党中央、习近平同志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习近平同志决定的坚定执行,党中央、习近平同志禁止的坚决不做。要发扬斗争精神,勇于同一切错误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努力做坚定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合格共产党员。立足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目标,需要每名党员具有担当精神,做到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努力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这是新时代向党员发出的伟大召唤,也是检验党员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体会【第二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宁夏作为欠发达民族地区,在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前景,就是要从区情实际出发,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在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于伟大实践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并赋予其鲜明的实践品格。正是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实践中,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伟大实践探索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总结丰富经验、吸取深刻教训、不懈探索的结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找准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立足点;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总结实践经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正是立足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越走越宽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伟大实践中得到总结升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正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推动着我们党的理论创新。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理论,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被伟大实践证明了的科学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吸收借鉴了人类制度文明的优秀成果,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实践充分证明,这一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一制度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这一制度坚持以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价值取向,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制度具有社会主义的优势,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这一制度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兼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领新的伟大实践

时代在发展,中国在前进。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新形势下,我们只有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遵循实现途径,在伟大实践中坚定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指引中国前进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必须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坚定道路自信,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实现途径,推进各项工作科学发展。

依据行动指南,在伟大实践中坚定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增强理论自信,始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加强根本保障,在伟大实践中坚定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进一步增强制度自信,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从实际出发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结合实际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宁夏作为欠发达民族地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前景,就是要从区情实际出发,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缩小区域差距是宁夏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我们要按照中央部署,抓住国家批准建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这个历史机遇,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充分发挥中阿博览会的作用,加强与海湾国家、阿拉伯联盟国家、伊斯兰国家及其他国家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宁夏对外开放水平。高起点建设沿黄经济区,注重区域协调、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山川统筹,带动全区经济整体快速提升。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产业带,把宁夏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提升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是宁夏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的好形势,为实现全面小康创造良好环境。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摆在民族工作的突出位置,使“三个离不开”的观念深深扎根于广大干部群众心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努力建设全国民族团结模范自治区,使民族团结的成功经验成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伟大实践的目的和动力,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富民为先、民生为重,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六盘山地区被列为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历史机遇,全面实施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打好生态移民和扶贫攻坚两场硬仗。着力打造“黄河善谷”,在贫困带上建设慈善产业园区,吸引企业和公益慈善项目落户贫困地区,为全区残疾人和特殊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开辟新的路径。

实施文化强区,建设共同精神家园。鲜明的实践性和广泛的认同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突出特点。要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实施文化强区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切实保障群众文化权益。加快发展各类文化产业,更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努力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描绘美丽宁夏画卷。宁夏地处腾格里、毛乌素、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包围之中,干旱少雨,缺林少绿,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刻不容缓的现实任务。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融入伟大实践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建设美丽宁夏,为建设祖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体会【第三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经济怎么看和经济工作怎么干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一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引领未来的经济思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也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我国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坚持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们党是执政党,经济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中心工作。抓好经济工作,我们党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党中央必须对经济工作负总责、实施全面领导。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有利于调动各方、形成合力。在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突出强调,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只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导经济工作,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民生始终是习近平同志念兹在兹的重大关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习近平同志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等等,习近平同志的这些重要指示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针。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生根,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顺利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进展,作为国家主人的亿万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始终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持立足大局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做好经济工作,首先要对所处发展阶段有正确判断,对发展规律有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洞察经济发展阶段演进和经济运行走势,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要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彻底抛弃用旧的思维逻辑和方式方法再现高增长的想法,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科学回答了我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揭示了新阶段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对于我们科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确保经济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此基础上,201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进一步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我们党关于发展的理论提升到新境界。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其中,创新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协调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解决的是内外联动问题,共享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从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到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引和根本遵循,是中国在全球发展舞台上发出的中国声音。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必将有力推动我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将有力推动我国进一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必将极大丰富世界发展思想宝库中的中国元素。

坚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主线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方法论。进入新时代,原有发展模式下的旧问题和新阶段产生的新问题相互交织,单纯依靠需求侧的“三驾马车”已经难以有效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更难以解决发展质量问题,迫切需要从供给侧发力,着力解决供求不匹配和重大结构性失衡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从生产端入手,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侧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推动我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诸多难题的良方,是我国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供给体系的关键,是一个融结构优化和改革创新于一体的系统设计。可以说,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实践探索、认识深化的过程,既解决了对经济形势“怎么看”的问题,又为“怎么干”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努力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深入实施质量战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当前,应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我国经济加快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

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能力,就是根据客观实际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军事等各方面风险交织叠加,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尖锐复杂。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事实说明,只有对事物发展的最坏结果进行预判,凡事从坏处准备,才能守住底线,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就要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即使出现重大风险也能扛得住、过得去。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要条件,也是对底线思维的创造性运用。防范化解经济领域的重大风险,关键是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经济金融安全,认为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强调“金融稳,经济稳”。抓住金融安全就抓住了经济风险防范的“七寸”。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底线思维,把金融风险防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妥善应对“钱荒”和汇市股市异常波动等风险,及时处理金融大案要案,维护了国家经济安全。新时代,只要我们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把握好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等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原则,强化风险防范的顶层设计,处理好治标与治本、国际与国内的关系,就一定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体会【第四篇】

20xx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正是这次大会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对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这是一个具有继往开来意义,十分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确定这个目标,符合邓小平同志关于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也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时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金冲及说。

党的十六大报告,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要求、人民心愿和实际条件,高瞻远瞩提出的在新世纪之初的行动纲领,科学地作出了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勾画了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的美好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正以磅礴的气势和宏大的规模展现在神州大地上。

进入新世纪,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面临认识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20xx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贡献。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更加坚定地推动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我们要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533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