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主题党课讲课稿3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主题党课讲课稿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主题党课讲稿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对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深刻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中华儿女努力劳作、奋进拼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意志品质等不仅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精髓,更是滋养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提振当代中国人精神力量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尊重中华民族的历史根脉与精神追求,就是尊重中华儿女的勤劳奋斗与实践探索,就是尊重中国人的不懈追求与文化需要。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谈到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指出当时古代希腊、古代中国、古代印度等文明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文化传统,并一直影响着人类生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轴心时代”至今,依然焕发着生机活力、从未中断,究其根源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和合共生、天下大同的发展理念,求同存异、兼容并包的处事方法,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爱国情怀,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人文精神等,在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相较于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硬实力而言,是一国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与发展动力,以及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潮流,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暴力、强权等硬实力的比拼不再是解决国际问题与冲突的唯一途径,主权国家之间的博弈不敢也不愿轻易诉诸使用武力,而是由经济、军事等硬实力领域转向了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文化软实力成为国与国竞争的重要方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迫在眉睫,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更是责无旁贷、刻不容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脉与灵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深厚基础,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不竭动力。“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自强的重要支撑,也越来越成为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必不可少的因素。基于此,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现代社会相协调,积极主动实施文化“引进来”与“走出去”,不仅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更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传播中华文化、彰显中国形象。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任何新的创造,都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和环境下进行的,而不是凭空想象或拿来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中,我们首先遇到的条件和环境是中国的现实国情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因而在我们面临“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时,这一既定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我们既不能照抄照搬“苏联模式”,也不能完全借鉴“西方模式”,而必须切合中国的现实国情,遵循独特的中华文化传统优势,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最终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具体来说,从道路的角度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与发展不仅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形成的既定历史基础,而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兼收并蓄、实事求是、革故鼎新等精神品质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和发展提供了启迪。从理论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相结合的产物。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价值追求等高度契合,从而使其在中国落地生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制度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等因素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并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供良好思想文化环境。从文化的角度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具有本源性地位,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的时代表达。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与现实旨归。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软实力竞争日益加剧,由此引发的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建立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他多次指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讲文化自信,要有充分的理由和充足的底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文化资源与力量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传统,包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根脉和灵魂,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文明多元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应时代需要,与中国实际结合,创造性地发展出昂扬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撑。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不竭动力。
面对当前文化安全问题凸显,国际上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走出去”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一方面,要在执中鉴西、贯通中外的实践中积极树立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同时,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另一方面,通过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置于当代世界文化语境下加以重新挖掘与开发,积极主动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彰显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有益贡献。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主题党课讲稿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传承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中的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深厚文化根基、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国的独特优势。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我们只有更深刻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蕴,才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指导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中华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要自立自强,首先在文化上要自觉自信。“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沉淀、世代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靠的就是中华文化塑造的民族精神气质和文化自信。我们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14亿多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共同铸就了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彰显了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中国人民坚定的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创造性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而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禀赋和生存耐性。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纽带作用和认同功能,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大,56处世界遗产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亲和力、感召力不断提升。
高质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新的时代条件下传承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高质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利用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展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要利用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完善我国古代历史部分内容,完整准确讲述古代历史。加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宣传、推广和转化,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脉络,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灿烂成就,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发挥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
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坚持依法科学保护,健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多重价值的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让文物和文化遗产都活起来;支持文博单位强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盘活用好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依规合理利用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开发和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把文物和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传播、转化和创新。依托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要善于运用数字技术,提取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和标识,加快建设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用于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与传承,推动历史文化认同。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文化体验环境,加强文化展示利用方式融合创新和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和艺术化呈现。顺应文化消费新形势,鼓励文化机构、社会力量利用中华文化资源数据库和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提高内容创作生产的文化内涵,扩大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要紧抓世界各国日益关注中国发展、希望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性机遇,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通过对外宣传、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和中华文化魅力,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主题党课讲稿3
文化“守护”与“创新”的平衡
文化是一条河,由“过去”经“现在”流向“未来”。每一代人都是通过传统文化的浸淫而开始了新的文化创造。所以对于传统文化,每一代人都肩负着两种使命――“守护”与“创新”。文化守护的目的是为了呈现文化的“个性”,我们常说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正是这个道理。而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会保持鲜活的生命力,才会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中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由此看来,人类的文化生活实践需要自觉处理好“守护”与“创新”的关系:没有守护,文化的创新就失去了目的与方向;而没有创新,文化就失去了前进的源头活水。我们需要在文化的“守护”与“创新”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与张力。正如在2014年时所指出的:“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与“魂”,如果抛弃了民族传统,就等于丢掉了根本,就等于割断了民族的精神命脉。
今天我们弘扬传统文化,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让文化真正走向未来、拥有未来,即文化真正像一条河那样流动起来。既然文化弘扬的着眼点在于“未来”,那么我们就需要围绕民族文化的“未来”发展来布局谋,要在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中,始终保持一种对民族文化未来发展的使命感。我们不能仅仅拘泥于文化的一招一式,而更要关注文化发展的宏大叙事,即人文精神的承传。
中国自改革开放至今,“文化热”一直伴随社会的脉搏跳动。这表明,当一个民族处于社会转型期时,必然会拨动文化的敏感神经。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表达中国价值,展示中国形象,这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所必须要担当的时代责任,更是我们今天弘扬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诉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中国自近代以来逐渐缺失的文化自信正日益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短板”,因而努力谋求“文化中国”的崛起就成了全体国人日趋紧迫的追求。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关于文化自觉的大力倡导,全社会对于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同志曾多次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注意纠正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
使命感决定着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正是基于对民族文化未来发展的关注,我们今天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必须着眼于现代国民素质的提升,着眼于“文化中国”的建构。的确,通过一定形式作为载体来弘扬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人类现代化的触角在不断侵蚀着传统文化的领地,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文化的内涵要通过特定的文化形式来表达,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常常是相互映衬的,文化的表达形式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洗礼之后慢慢沉淀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就是与其文化背景的不可分割性。文化要为人所用,寄托人文情怀,抒发胸中意气。
在今天的社会文化实践中,我们更要关注当下的传统文化热是否真正触及了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实质,是否真正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一般而言,文化的形式要自觉为文化的内容服务,如果忽略了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忽略了对贯穿其中的人文精神的追求,就必然会走入歧途,背离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初衷。文化是活的,不能做简单的固化处理,更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对其内涵的承传。鉴于此,我们必须对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有清醒的认识,并自觉予以纠正。
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在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中有诸多表现。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对于为何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这一问题,依旧缺少价值观层面的自觉,并且常常以某种实用心态去面对传统文化。这样一来,传统文化的有机性就会受到破坏,其所承载的人文内涵也无形中被淡化和消解了。
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首先表现为过于强调传统文化的符号性。例如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出一些最基本的元素符号加以分类,并运用动漫、影视以及网络等现代电子技术手段进行视觉转换和传播,当传统文化的某一要素被夸张放大时,传统文化的系统性、完整性也被肢解了。比如追求传统文化宣传的口号化表达,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则空洞无物,甚至曲解了传统文化。再如一些学校举行的“入学礼”,正衣冠、拜孔子、诵经典、点朱砂等,让学习传统文化沦为了作秀,让接受者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根本不了解这些仪式和形式背后的人文意义。
其次,刻意凸显传统文化的工具性价值。这往往表现为与文化无涉、充满了虚荣与浮躁的商业行为。一些地方将其所办的针对儿童或企业高管的国学班办成了“敛财班”,明显背离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初衷,更谈不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一些教材中,把文学作品知识化、技术化的倾向也比较明显,诗文的审美意义常常被遮蔽了。
再次,将弘扬传统文化简单理解为“回到过去”。一些人不顾现时代的文明发展与呼唤,把传统文化神秘化、复古化,甚至变相传播封建迷信。借近年来的传统文化热之机,有的人用种种封建迷信活动来预测一个人、家庭和企业的未来命运,以“信息咨询、社会服务”为幌子,假借科学之名招摇撞骗,败坏了传统文化的名声。
最后,借弘扬传统文化之名,搞一些形式主义的政绩工程。一些地方官员违背文化发展的自然规律,把“弘扬”变成了“命令”,动辄斥资几亿、几十亿修建奢华的学堂、会馆、传统文化园,看似富丽堂皇,实则华而不实。与之相对,四周的民居建筑简陋杂乱,道路破旧拥堵,与党和国家强调的民生理念背道而驰。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花巨资兴建一座座牌楼、古镇等“仿古”建筑,但有一些都是粗制滥造,与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古建筑相比,难说有任何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更没有承载任何有价值的文化信息。
文化建设不能止于碎片,我们今天的传统文化教育更不应出现无序而支离破碎的局面。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不能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热闹,而不去触及民众的精神世界。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力量在于人民的“承认”并身体力行,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
探求人文精神的中国表达
如何有效克服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使全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步入健康的轨道,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话题。对于此,曾说过:“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主要强调了三点:其一,弘扬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人类的文明之火生生不息,其根本在于创造与创新。文化只有在创造与创新中,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否定和突破,实现文化的转化与发展,萌生出走向未来并拥有未来的力量。传统文化根本在“传”,而“传”的过程亦是对自身文化否定与选择的过程,即扬弃旧的文化元素而壮大新的文化元素。其二,在当代,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是在“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全球化背景下展开的,因此需要我们既立足本国又要面向世界。人类自全球化的序幕拉开以来,便进入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状态,不同文化形态之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关起门来独自设计自己的文化图景,而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勇于面对“他者文化”,既要“各美其美”,也要“美人之美”,真正实现文化的互惠共赢。其三,我们要注重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切出发,注重发掘“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如果说“民族性”让文化富有魅力,那么“时代性”则会让文化赢得未来。所以,我们要善于从自身的传统文化中去发掘体现人类文化共性价值的元素,为世界文化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即创造出“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
弘扬传统文化必须注重对人文精神的承传。人文精神关涉到文化价值,因此是文化的本质与核心。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人文精神又常常是对于该传统更加凝练的表达。什么是人文精神?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说,人文精神集中表现了对人的尊严以及对人的价值和命运的关切,这是一种为了人、关注人、理解人、把人当成人的思想情怀。倡导人文精神就是要求我们要在目的层面关心人的发展。社会在变,时代在变,但是有恒久价值的人文精神却不会变。今天的中国社会提出要“以人为本”,这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当代人文精神的中国表达。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可以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表达,《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浓缩了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价值诉求,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可以说是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经典表达之一。它要求人们在通晓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前提下,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既要懂得顺应天道,还要懂得承载包容,最终达到顺天应人的人生境界。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认真领悟先人的思想,并进一步从这些优秀的人文传统中生发出与时代相契合的价值关怀。今天,党中央提出要努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时代阐释。文化不是无源之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客观上无疑构成了今天我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现实文化实践中彰显出当代中国文化的特色与魅力。
另外,弘扬传统文化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在整个人类社会生活中,文化往往是变化最为缓慢的部分,因此我们不能急功近利、操之过急,尤其要注意克服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传承我们的“国粹”,既不能板起面孔做“老学究”,也不能“热衷于形式”而昙花一现。开放、学习、包容,这是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发展的应有环境,我们要努力去营造这种环境。在全球化时代,人类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需要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中国应成为新的文化规则与文明形式的创新者。我们要培养开放包容的心态,切不可一味以传统文化的形式盲目“抵制”或“拒绝”外来文化,这往往容易落入文化保守主义的泥沼。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文化创新,一定要平心静气,坚守文化自信。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从世界舞台的边缘重新步入中心,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可以预见,我们不但在经济上能够做到这一点,在文化上同样可以做得更加精彩。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让古老的中华文明重新焕发生机,以崭新的文化姿态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