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千万工程发言稿样稿(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154799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千万工程发言稿样稿(优质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千万工程发言稿【第一篇】

近日,多家央媒连续聚焦“千万工程”二十年引领浙江乡村巨变,并梳理一系列数据,比如浙江连续二十年召开“千万工程”现场推进会,省市县党政“一把手”悉数出席,省委、省政府每五年出台一个行动计划等,这些都见证了浙江实施“千万工程”一任接着一任干的韧劲。为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学好学透、用活用好“千万工程”的经验,读懂“千万工程”背后的“一”字密码,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读懂“一心向党”的信念密码,走好“一片丹心永向阳”的忠诚大道。“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带头作用,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干在先、走在前,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从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的“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以乡村现代化为重点的“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虽说每个阶段都面临资金短缺、人才缺乏、经验不足的种种挑战,结果万千美丽乡村实景仍然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千万工程”的背后,是心中有民、一心向党,入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信念力量的印证,是一辈子干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一件事。党员干部当接力继承、丰富和发扬“千万工程”经验,以星火燎原之势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带动更多美丽乡村升级版的跃迁,方不负时代重托、不负人民期盼。

读懂“一心为民”的民本密码,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生情怀。“心无百姓莫为官”“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千万工程”源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农民情结和真挚为民情怀。以“人民”二字为原点,二十年来,浙江从全省千百万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持续践行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千万工程”迸发出强大生命力。浙江“千万工程”的实践证明,建设美丽乡村,要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始终从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每一名党员干部而言,要胸怀“国之大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要始终将党旗下的铮铮誓言铭于心躬于行,更要用“一心为民”这把“钥匙”打开更多美丽乡村大门。

读懂“一马当先”的担当密码,苦练“一腔热血勤珍重”的实干本领。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千万工程”的成功实施,正是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当时对浙江省情的深度调查和把握,历时118天走遍11个地市,一村一村调研总结后作出的重大决策。二十年来,浙江一直紧抓不放,一任接着一任干,持续推进“千万工程”,以良好的作风进一步赢得党心民心,由最初的1万个左右行政村,已覆盖全省所有行政村,内涵也不断丰富,既有农耕社会的田园余韵,也有现代文明的璀璨菁华。这无不是二十年来将“摸着石头过河”的先行成本转变为领先优势,广大党员干部接力奋斗的结果。当下,我们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坚守“功成不必在我”的价值追求,善学勤思常实践,永葆一腔热血、抓求真务实,“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跨越新的“雪山”“草地”,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千万工程发言稿【第二篇】

“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乡村面貌,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千万工程”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探寻和把握“千万工程”实践中生成的“规律性认识”,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

2003年6月,浙江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环境为重点,从全省近4万个建制村中选择1万个左右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08年,这一工程扩展到所有村庄整治建设。2010年,浙江绝大多数村庄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基本完成全省村庄整治任务。

2011年,浙江把“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省乡村沿着“千村精品、万村美丽”主线持续深化,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创建了一批美丽乡村先进县、示范县。

2021年以来,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浙江先后印发《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计划到2025年建设1000个以上未来乡村。未来乡村建设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导向,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致力于打造“千村向未来、万村共奔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浙江乡村图景。

20年来,浙江坚持以开展“千万工程”为抓手,从环境整治的示范引领和整体推进,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深化提升,再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转型升级,卓有成效地推动“三农”发展和乡村建设。“千万工程”引领浙江山乡巨变,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带动了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改善了乡村营商环境,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

二、“千万工程”蕴含着对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生动体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创新实践,其中蕴含着对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群众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千万工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村进步,增进农民福祉。2022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565元,连续38年领跑全国省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极大增强了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比如,在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过程中,我们看到农旅融合、民宿经济、生态工业等乡村产业百花齐放,看到新社区、新农民、新风尚呈现出乡村人文善治的生动局面。

二是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新发展理念的统领下,浙江走出了一条迈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康庄大道。浙江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贯穿于“千万工程”的各项行动,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绿色产业、增强集体经济、完善乡村治理等相结合,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经济的互促共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题中应有之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久久为功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我们看到新时代的浙江农村,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千万工程”给农民带来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和美好生活。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化改革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攻坚要增强问题意识,深入调查研究。实施“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调研,在充分掌握省情农情进而分析问题症结基础上作出的决策。20年来,浙江每年召开最高规格“千万工程”现场会,省市县党政“一把手”悉数出席,每5年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或行动计划,创新制度供给,稳定财政投入,持续加快推进力度,“千万工程”与时俱进,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比如,农村土地和集体产权制度安排进一步健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促进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四是系统处理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千万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20年来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有序向农村流动特别是配置到乡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效提高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基层治理能力。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缩小到2022年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在全面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和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中,未来乡村建设更是一项系统工程,着力点已深入拓展到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风貌、基层治理等各个领域。比如,探索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以数字化改革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工程内涵,助力城乡融合把握运用科学理论赋能乡村振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千万工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载体。

纵观“千万工程”20年来的成功实践和迭代升级路径,可以看到,“千万工程”,一方面,强调顶层设计,在充分调查研究掌握地情农情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擘画各领域各方面协同增效的实施蓝图;另一方面,特别强调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根据各地的禀赋能力和资源特色,充分利用市场调节功能,发挥比较优势,统筹推进,但不搞整齐划一。“千万工程”开创了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先河,不仅形成了省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经典案例,也为其他区域推进城乡融合和共同富裕提供了规律性认识和实践启示。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的重大意义,有助于我们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实践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进而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资政建议。

“千万工程”的实践也表明,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幅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是可行的。从其规律性认识来看,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把农村环境整治、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经济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一些可操作可复制的经验,获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同。2018年9月,“千万工程”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其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乡村治理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样本和中国智慧。

千万工程发言稿【第三篇】

大家好,我是原x区旅发局副局长x,大家都叫我老李。28年前,因为听到了《x美》这首歌,所以我来了。

俯瞰x,x就像一只手掌,手腕处即是x南岸。还记得我刚来的时候,在今天我们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所在的位置一个叫小梅村的破旧渔村,这里没水没电,渔民的生活环境非常糟糕,在这里,自己一干就是28年。

当年我们还编了一首歌,“君在x北,我在x南,共饮一湖水,同唱x美。”但是相比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xx对x的保护开发相对是晚的。于是当年,我们在x山庄开了一次“让x不再倾斜”的重要会议。当时我们的想法就是拼命往前跑,向x要资源、要效益,“能生蛋的鸡都是好鸡”。正当我们按下经济“快进键”的同时,x沿岸的生态却在不断恶化。特别是x边有两家企业,一家造纸厂,一家水泥厂,每天排出几千吨废水,成为扎进当地人心里的一根刺。今天月亮酒店的所在地,以前是一个水上乐园,当年生意是想象不到的火爆,但越火爆,游客留下的垃圾就越多,对x的污染就越严重。我依然记得,那段时间的x布满蓝藻、臭气熏天,x真的“生病了”,x南岸的xx也经历了一段“守着x没水喝”的尴尬历史。

正在我们举棋不定的时候,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了。我依稀记得是2006年8月2日。那次来,习近平总书记主要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护也是贡献”,这是对我们xx领导工作的肯定和支持。第二层,xx因湖而得名,不像苏州、无锡、常州,都没有“湖”,但是如果xx不利用好湖、不开发好湖,xx就得换名字了。这话其实是对我们的批评和鞭策。第三层,继2003年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05年在xx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专门针对x的保护开发利用作了详细阐述。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成为我们下一步规划工作、开发工作、保护工作的指南。我们曾经的目标是“让x不再倾斜”,而在习近平总书记调研后,我们改变了思路,x要“倾斜”,但要“让x换一个方向倾斜”,就是不再采用纯粹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而是“腾笼换鸟”,在“千万工程”的框架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把x南岸建设成农民、渔民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于是我们关停了水泥厂、造纸厂、矿山,推动渔民上岸居住,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清退一大批不符合规划要求和长远发展的项目,累计回收土地2000余亩,并引进了xx影视城、月亮酒店、黄金湖岸景区等一批优质项目。2020年,xx市启动禁捕退捕工作,我们仅用7天时间,实现渔民禁捕退捕协议签订率和捕捞证回收率均达到100%。大家都感到,x水更清了,南x风光更美了,x沿岸百姓的笑容更多了。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又语重心长地叮嘱xx:“一定要把南x建设好。”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指引下,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推动x南岸不断发生着巨变。2019年6月,南x新区应运而生,为xx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也让我们对x南岸的发展有了更加美好的憧憬。

虽然我已退休多年,但是在需要的时候,我将初心不改,时刻准备着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x美,美就美在x水”,这句当年吸引我来xx工作的歌词,不仅是我的精神支柱,更是今天xx人可以自豪喊出的响亮口号。我坚信,我们这一代人定能看到南x梦的实现!

千万工程发言稿【第四篇】

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和“浦江经验”20周年。根据市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二期读书班统一安排,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昨日上午举行专题学习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两个重要批示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信访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不断增强“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高度自觉。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和实践的现实明证。要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重要批示精神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贯通起来,用好用足宝贵资源、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推动全市党员干部更加坚定自觉地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范例提供重要支撑。

要带头学深悟透,准确把握“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精髓要义,深刻学习领会人民至上的真挚情怀、实事求是的问题导向、以上率下的责任担当、大抓基层的科学方法,进一步增强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是开展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要学好用好,开展专题学习和宣传报道,统筹调查研究和下访接访,做好检视整改和建章立制,把主题教育不断推向深入。要坚持以学促干,推动杭州市“千万工程”和信访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提升环境之美、人文之美、善治之美、共富之美,持续推进美丽乡村特色村、未来乡村和城乡风貌样板区建设,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加快发展乡村休闲、生态旅游、绿色康养、文化创意等兴业富民新业态,系统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高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学习践行“浦江经验”,推进信访积案化解清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领衔包案制度,迭代升级“民呼我为”数智平台,加强信访工作制度建设,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推动杭州市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1154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