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廉政党课集聚精选4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主题教育廉政党课集聚精选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主题教育廉政党课【第一篇】
同志们:
今天,我就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谈一些个人的学习体会和认识,和大家一起讨论,给大家上一堂主题为党风廉政警示教育的党课,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不廉洁斗争。毛泽东同志早在全国革命胜利前夕就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醒我们不要被敌人的腐朽思想所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当前社会,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诱惑相互交织,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如何做到廉洁自律、把握好自己?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首先要练好思想上的“内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信念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党员干部只有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才能从根本上构建预防不廉洁的防火墙。我认为在思想上主要看三个方面:
一要看境界。
境界是一种修养,一种情操,它来源于坚持不懈的学习。党员干部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当成一种人生修养,当成一种自觉追求,多一些学习思考,多一些调查研究,不因条件变好、地位升高、权力增大、事务繁杂而疏懒学习、放弃学习,才能不断夯实廉政思想基础。当前很多党员干部堕落为不廉洁分子,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放松学习。
二要克欲望。
古人云:邪生于无禁,欲生于无度。欲望是人最大的敌人。党员干部相当于一个公众人物,特别是领导干部,他的情趣爱好是其生活作风的反映,往往影响社会的价值取向。开好的风气不易,但开坏的先河,就会有人趋之若鹜,这是人容易走向堕落的天性决定的。所以党员干部必须要锤炼思想纯度,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努力把生活欲望、人生情趣打造成一种文化品格、一种道德品牌、一种政治品质。
三要防微杜渐。
小事小节是党员干部个人品德的反映,也是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一面镜子。一个在小事小节上过不了关的党员干部,也很难在大事大节上过得硬。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头脑冷静,特别是在好的形势下,更要小心谨慎,时刻做到“慎思、慎微、慎言、慎始”。有个寓言说,有个偷针者和偷牛者一起被游街,偷针者感到委屈,发牢骚说:“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和盗牛贼一起游街,太不公平了!”盗牛者对他说:“别说了,我走到这一步也是从偷针开始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由小变大,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人不可能一夜之间成为不廉洁分子,其走向腐化堕落大多是从不注意小事小节开始的。
二、要有守住廉洁自律的“防功”
时代不同,廉政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必须严格在纪律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是党员干部由量变走向质变的“临界点”,是廉洁自律的底线。一旦冲破,损害的则是党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向心力,自己则滑向堕落的深渊。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要坚守这条底线,不滥权、不贪财。对于一个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来说,必须要干净干事,真心诚意地为党和人民工作,决不能把手中的权利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要认真做好以下两点:
一要用权而不滥权,防止政治上“失道”。
对于每位党员干部来说,职务和权力意味着什么?不是名誉,不是地位,不是利益,而是一种责任,权利越大,责任也越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禁以权乱法、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时刻牢记身份和责任,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情况都不越法律的底线。
二要谋利而不贪财,警惕经济上“失足”。
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奉行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要坚持“富贵不能淫”的谋利取向,不贪不占不索不要。
三、要有划清公与私的“硬功”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到廉洁自律,要正确处理好个人的情感,划清公私界线。
一要正确对待亲情。
亲情因素对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行为影响不可忽视,但亲情再深亦应有度,家庭利益、亲人利益再高,也决不能超越法律和道德的范畴。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亲情观,把握好亲情与原则的关系,对自己的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要加强教育,使他们树立普通人的心态和作风,不揩公家的油,不耍特权,不沾自己的光。要管好他们的手、嘴和腿,防止他们打着自己的旗号或利用自己的影响谋私利。
二要正确对待友情。
有的干部重个人感情,重朋友关系,重江湖义气,在他们眼里,原则要服从义气,这是不对的思想。党员干部在对自己的同事和朋友,在关心的同时,也要清楚其缺点和不足,不因私情乱公事,不以义气犯原则,不受关系所左右,对一些处心积虑“精神贿赂”的人要明察秋毫,坚持立场,警惕被拉拢、被同化、被腐蚀。
三要正确对待“恩情”。
干部一定要处理好组织之恩、人民之恩和私恩的关系,把握好公与私、情与理的尺度,把党的培养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变成奉献党和人民事业的实际行动。要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地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奋斗。要踏实做事,办实事,求实效,脚踏实地,远离浮躁,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把事情办好办实。坚决避免浅尝辄止,忽冷忽热,做而不深,做而不细,做而不实的问题发生。
同志们,今天的党课就讲到这儿,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主题教育廉政党课【第二篇】
同志们:
按照市教育局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计划安排,今天,我们集聚一堂,围绕“勤政、廉政、奉献”这一主题,由我为大家讲一节党课。我主要和大家探讨交流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深化“勤政、廉政、奉献”重要性的认识
在讲“勤政、廉政、奉献”这个话题之前,先讲一讲这三个词的内涵:
所谓“勤政”,就是恪尽职守,勤于政事,认真负责地为国为民做事。恪尽职守,勤于政事,历来为各朝各代的统治者所提倡,也为儒家思想所肯定,同时也受到百姓的称赞。
所谓“廉政”,既是政治管理学的概念,又是政治伦理学的范畴。廉政的主体既指政务工作者,也指政务工作部门,对前者是官品人品,对后者是党风政风。用传统的话说,廉政就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所谓正气,是指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所谓清风,是指不贪财肥私,不贪赃枉法,不以权谋利,不沾公家一分便宜,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古代官服的肥袖可以载物,两袖一抖,常常抖出赃银贿财,而像于谦一样的廉吏只能抖出“两袖清风”。用现在的话说,廉政就是“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
廉政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是社会民众对执政者的基本要求和热切期盼,更是治国理政者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西汉著名思想家董仲舒认为:“至廉而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也讲:“祸莫惨于欲利”,金代诗人元好问也发出了“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的感叹。“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几句明代官箴,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君主都高度重视吏治,也都制定了非常严厉的法律来惩治官吏的腐败行为,也有无数清官流芳百世,但终因政治经济制度的本质,官员腐败乃至朝廷腐败成为必然,法律也形同虚设,以致政权覆灭。一朝取代一朝,构成了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画卷。
所谓“奉献”,是一种态度,一种行动,也是一种信念。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或许是一句问候,或许是一个微笑,或许是一个赞许,亦或是一个举手之劳,都会让人感到温暖甚至欣喜。奉献,方便了别人,提升了自己;奉献,激励了他人,也鼓舞了自己。奉献,是源自内心小小的感恩的心,是对社会和人民的感恩。常怀奉献之心的人真正懂得人生的快乐,心拥奉献之念的人真正懂得人生的真谛。
奉献更是一种爱,是对自己事业的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对党员干部而言,就是要在这份爱的召唤之下,爱党、忠党,服务于国家和人民,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从点点滴滴中寻找乐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一个人,全心全意为机关事务工作服务,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努力地用这份爱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大家的无私奉献编织出事业的美丽蓝图。
勤政、廉政、奉献三者的关系:
勤政、廉政、奉献都是党性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古往今来老百姓赞许“好官”一条不变的标准。对党员干部而言,勤政、廉政、奉献从来不是矛盾和对立的关系,而是统一于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事业中。
勤政、廉政、奉献好比汽车的油门、方向和发动机,是三位一体的辩证关系,是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力量之源、为政之道、成事之要。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始终加好勤政的“油门”。勤者,政之所要。勤政是德政之基,执政之魂,立职之本,更是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原动力。勤政就是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想干事、多干事,不畏难、永向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人民做事,不当“懒官”。为官不为是勤政的大敌。俗话说得好:“当官不为民办事,不如回家种田地”。今天我们评价一个干部,除了“不贪不占”,还要看其能不能干事、善不善成事。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如果平平安安占位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形如政坛摆设,状若公堂木偶,不仅个人蹉跎岁月、庸碌无为,更把职责挂了空挡、让承诺放了空炮,到头来误了事业、伤了民心、亏了国本。就此而言,庸政懒政之害,不亚于贪污腐败,切不可掉以轻心。勤政就是原动力。领导干部要始终踩好勤政的“油门”,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以“三严三实”要求自己,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开拓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始终把好廉政的“方向”。政者,正也。廉洁是立身之本,廉政问题关系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关系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生死存亡。腐败乃发展的大敌,廉政催生生产力。廉洁从政,干净干事,是领导干部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老实为人、扎实做事、清白为官,既是人民的期盼,也是新时期领导干部面临的一项重大考验。领导干部务必把好廉政的“方向盘”,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做到不正之风不沾、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干,每日三省吾身,放电影、过筛子、检点不足,以常若有过、旁若有人的姿态,适应作风建设的新常态,把干净做人、干净干事内化为信念,外化为习惯,固化为制度,确保自己不偏离廉洁自律的“方向”,滑入贪腐的“泥潭”。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始终用好奉献的“发动机”。奉献者,能达目的、能成事也。奉献,它是一种精神、一种胸襟。对为政者而言,就是要有舍小家顾大家、忘我名利的为民情怀,善于施政、善于行政,善于为民谋事干事,它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也是政府工作的战斗力。善于施政、行政,归根到底,就是要使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化,不仅要有忘我牺牲、不惜一起代价办成事的愿望,还要有办成事的能力。好大喜功,贪大求洋,搞面子工程,就是伪君子,假奉献。领导干部要始终用好奉献这个“发动机”,善于思考、善于调控、善于决策,树立抓工作有思路、抓落实有业绩的政风,努力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回群众的幸福指数。要敢想、敢做、敢当、敢挑重担、敢负责任,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险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二、勤政、廉政、奉献,是实施“教育兴X”战略的内在需要
勤政、廉政、奉献,是民之所需、民之所向、民之所盼,是衡量一名党员干部的基本准则。
X是一个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规模弱小、城镇化水平较低、教育发展滞后、生态敏感脆弱的地区。当前,全市正处于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为了实现X赶超跨越,同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市委X届X次全会提出了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六大战略,市第X次党代会也正式确立了“”为X届市委的执政之要。其中教育责无旁贷地成为治本的力量源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扶贫”是既可扶知识,又可扶智力,还能扶志气,是最具有持续效力,也是从根本上斩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的有力举措。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为此,市委书记X在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大会上指出,教育是经济发展、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石,可以预防贫困发生,减少贫困数量,阻断贫困代际相传。重视教育是为政者特别是地方党政主要领导的道德良知和职业操守,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政治责任。特别要求我们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务必树立“今天的经济正是昨天的教育,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理念,深刻认识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教育兴X”这一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久久为功、持续用力,把教育工作抓紧、抓细、抓实、抓出成效,举全市之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市长郭大进也特别强调,要把“教育兴X”战略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举全市之力发展教育。市委、市政府将教育工作作为六大战略之一来实施,足见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教育,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石,是实现X赶超跨越、描绘明天美好未来的基础和保障。
战鼓催人奋进,号角已经吹响。推动教育兴X战略深入实施,迫切需要我们集勤政、廉政、奉献于一身,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教育事业的宏图大略中。既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更要敢于尽责、勇于担当,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冲劲、拼劲、闯劲、奉献劲。做到勤政执教、廉洁从教、乐施奉教,以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绝不能“怕出错不愿干事、怕麻烦不愿抓事、怕吃亏不愿揽事”;要始终坚持勤于教育事业,一门心思干工作,绝不能优哉游哉、松松垮垮、不在状态;要始终坚持勇于进取,倡导主动作为、争先攀高,绝不能消极畏难、四平八稳,工作被动应付;要时刻保持“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昼夜兼程、夙夜在公”的紧迫感,用超常规努力来振兴教育,以我们广大教育战线工作者的付出换来X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民生的改善。
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进“勤政、廉政、奉献”落到实处
教育事业是天下最光辉的事业,勤政、廉政与奉献,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教育工作者如何做到勤政、廉政与奉献,具体地讲,就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进“勤政、廉政、奉献”落到实处。
(一)要传承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
教育工作者应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确立立德树人的价值根据和价值标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赋予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的新任务、新要求,也是新时期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厘清“立德树人”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教育梦连着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教育的支撑,离不开教育工作者实践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实现中国梦,最重要的基础在教育,最坚实的土壤在学校,最直接的场所在课堂,教育工作者就是最伟大的“筑梦人”。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课堂这个神圣讲坛,用好校园这个宝贵阵地,用自己的修身立德、为人师表、职业操守为全社会树立崇高的道德标杆,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育工作者应做以德立身的示范者。崇高的道德情操是教育工作者践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质。陶行知说,教育工作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师之德乃教之魂,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人格塑造、健康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教育工作者道德修养的严格要求,是由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工作特点决定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广大教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播者,不仅要在学业上释疑解惑、循循善诱,更要为学生人生指引方向;不仅要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更要关注并努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使他们的精神生命也健康丰盈;不但要做教书的“经师”,更要是育人的“人师”。一位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工作者,一定是注重立德修身、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的人;一定是在自我修养过程中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不断实现道德追求的人;一定是拥有深厚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献身教育、严谨治学、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人。
主题教育廉政党课【第三篇】
各位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按照公司党委的要求,今天我在这里给大家交流一堂廉政党课,主题为“学党章、守纪律、转作风”。
党风廉政教育是老生常谈,但是我们仍然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大家耳边说,为什么,就是为了让大家不犯错误,少犯错误,真到了触犯党纪国法的时候,说这个就晚了,所以我希望大家今天的党课能够认真听,认真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今年以来,全矿上下紧紧围绕公司党委的工作部署,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对内开创了新局面,对外重树了新形象。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村的党风廉政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党务公开流于形式,不及时公开或公开不全面,村民监督小组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各类举报、来信来访案件还时有发生;三是干部作风或不思进取,或作风粗暴。这些问题虽然只发生在部分人身上,但如果解决不好,势必会影响到全矿和谐稳定发展的环境,侵蚀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必须下决心加以解决。
今天我的廉政党课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坚决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
党章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全体党员的庄严责任。广大党员要对照党章规定的八项义务,认真查找和纠正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增强党员意识,做合格党员。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党章规定的六项基本条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经常检查和弥补自身不足,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做到党章规定的就必须不折不扣执行,党章禁止的就必须坚决查处和纠正。党的十八大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一项重大任务突出地摆到全党面前,作为领导干部就要自觉加强三方面修养,确保学习贯彻党章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人民日报有1篇关于学习的评论,这样说到:“人们恐怕已经看惯了这样一些再平常不过的场景:当晨曦初露,用朗朗书声去迎接朝阳的是孩子;当夜幕低垂,熬夜攻读的也是孩子。而许多成年人呢?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在熙熙攘攘的生活中,固然不必郑重其事地挑灯夜读,但不少人包括某些干部是不是浑然不觉地把生命消磨于肥皂剧中、消磨于麻将桌前,或者在吆五喝六的酒话中消磨那本来并不多余的时间?”这是一段发人深省、让人汗颜的文字。确实,现在有很多干部在学习上还不如孩子,在学习与应酬、工作与交际、丰富思想与享受生活方面,他们更多的是选择了后者,这对我们的成长非常不利。不抓紧时间学习,就难以跟上时代的节拍、适应工作的需要,你的思想、你的观念、甚至是你的语言都会与实际脱节,你的脑子里就缺少新的东西。所以,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多读书,从书中吸取更多的知识,这不仅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更可以提高人的品味,坚定人的信念。
二是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有人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好人不见得是好官,但好官必须先是好人”。为政必先做人,没有一流的人品做底子,从政肯定要跌跟头。领导干部要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做事,必先堂堂正正做人。这实际上道出了领导干部成长的必然规律。好公民、好党员、好干部这三个层次,好公民是基础,是领导干部的为官立业之本。加强品德修养,不仅是执政为民的需要,也是立身做人的需要。
三是加强组织纪律性修养。党的纪律是全党意志的体现,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纪律严明,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执行严明的纪律,需要领导干部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什么是民主集中制,就是把我们个人的决策,在民主征集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变成集体的决策。我们的干部行使职权一定要按照《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的要求执行。重大事务必须履行四议两公开一审查工作机制,党务定时公开,执行这些都是源头治腐的有效举措,大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行事。
二、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正文风、改会风,转作风、树新风,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作风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直接反映,是党性修养、政治品质、道德境界的具体体现。好的作风能够产生无穷的创造力,形成巨大的凝聚力,造就顽强的战斗力。实践证明,一个单位的工作,成在作风,败也在作风;一个单位的形象,好在作风,坏也在作风;一个领导的威信,高在作风,低也在作风;一个人,成功在作风,失败也在作风。
不知道现在大家对时事的关注怎么样,xx年5月12日,前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被双规,一个部级官员的落马,从中我们一是可以看到中央反腐的决心,苍蝇老虎一起打,从另一方面总结刘铁男这个人,他的问题有大部分就出在工作作风上。网上关于他落马的报道题目为《刘铁男落马内幕:源于权力的傲慢》,刘铁男傲慢到什么程度,对外刘铁男宣称“副省长请我,我根本不理”,实际上刘绝非自己所说的那样清廉,下去以后前呼后拥,甚至是警车开道,对内自我意识膨胀,发改委的内部评价是目中无人,过于骄傲,自我评价太高。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作风问题,最终毁了一个人。用一句我们的老
土话说,“他已经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我们常讲干部,什么是干部,就是指担任一定的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员,是一个管理者,是一个组织或团队中的领头人,带领大家去完成目标的人。也就是说干部是“干”与“部”的统一。然而当前,我们的一些干部工作漂浮、办事拖沓,责任心不强、主动性不够,标准不高、效率低下,重“部”轻“干”,干工作只限于开会部署上,表面上搞的红红火火,但却少有真正铺下身子抓落实,已至于年初规划了一大堆,年底落实没几个。
干事创业,是实现党在每一阶段目标任务的根本之道。我们需要的是扑下身子、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干”
与“部”统一的领导干部。
主题教育廉政党课【第四篇】
同志们:
按照市教育局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计划安排,今天,我们集聚一堂,围绕“勤政、廉政、奉献”这一主题,由我为大家讲一节党课。我主要和大家探讨交流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深化“勤政、廉政、奉献”重要性的认识
在讲“勤政、廉政、奉献”这个话题之前,先讲一讲这三个词的内涵:
所谓“勤政”,就是恪尽职守,勤于政事,认真负责地为国为民做事。恪尽职守,勤于政事,历来为各朝各代的统治者所提倡,也为儒家思想所肯定,同时也受到百姓的称赞。
所谓“廉政”,既是政治管理学的概念,又是政治伦理学的范畴。廉政的主体既指政务工作者,也指政务工作部门,对前者是官品人品,对后者是党风政风。用传统的话说,廉政就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所谓正气,是指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所谓清风,是指不贪财肥私,不贪赃枉法,不以权谋利,不沾公家一分便宜,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古代官服的肥袖可以载物,两袖一抖,常常抖出赃银贿财,而像于谦一样的廉吏只能抖出“两袖清风”。用现在的话说,廉政就是“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
廉政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是社会民众对执政者的基本要求和热切期盼,更是治国理政者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西汉著名思想家董仲舒认为:“至廉而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也讲:“祸莫惨于欲利”,金代诗人元好问也发出了“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的感叹。“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几句明代官箴,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君主都高度重视吏治,也都制定了非常严厉的法律来惩治官吏的腐败行为,也有无数清官流芳百世,但终因政治经济制度的本质,官员腐败乃至朝廷腐败成为必然,法律也形同虚设,以致政权覆灭。一朝取代一朝,构成了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画卷。
所谓“奉献”,是一种态度,一种行动,也是一种信念。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或许是一句问候,或许是一个微笑,或许是一个赞许,亦或是一个举手之劳,都会让人感到温暖甚至欣喜。奉献,方便了别人,提升了自己;奉献,激励了他人,也鼓舞了自己。奉献,是源自内心小小的感恩的心,是对社会和人民的感恩。常怀奉献之心的人真正懂得人生的快乐,心拥奉献之念的人真正懂得人生的真谛。
奉献更是一种爱,是对自己事业的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对党员干部而言,就是要在这份爱的召唤之下,爱党、忠党,服务于国家和人民,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从点点滴滴中寻找乐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一个人,全心全意为机关事务工作服务,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努力地用这份爱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大家的无私奉献编织出事业的美丽蓝图。
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进“勤政、廉政、奉献”落到实处
教育事业是天下最光辉的事业,勤政、廉政与奉献,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教育工作者如何做到勤政、廉政与奉献,具体地讲,就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进“勤政、廉政、奉献”落到实处。
(一)要传承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
教育工作者应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确立立德树人的价值根据和价值标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赋予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的新任务、新要求,也是新时期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厘清“立德树人”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教育梦连着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教育的支撑,离不开教育工作者实践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实现中国梦,最重要的基础在教育,最坚实的土壤在学校,最直接的场所在课堂,教育工作者就是最伟大的“筑梦人”。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课堂这个神圣讲坛,用好校园这个宝贵阵地,用自己的修身立德、为人师表、职业操守为全社会树立崇高的道德标杆,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育工作者应做以德立身的示范者。崇高的道德情操是教育工作者践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质。陶行知说,教育工作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师之德乃教之魂,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人格塑造、健康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教育工作者道德修养的严格要求,是由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工作特点决定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广大教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播者,不仅要在学业上释疑解惑、循循善诱,更要为学生人生指引方向;不仅要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更要关注并努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使他们的精神生命也健康丰盈;不但要做教书的“经师”,更要是育人的“人师”。一位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工作者,一定是注重立德修身、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的人;一定是在自我修养过程中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不断实现道德追求的人;一定是拥有深厚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献身教育、严谨治学、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人。
教育工作者应做潜心育人的传承者。立于三尺讲坛教书育才,要靠“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学高为师”,人们常说,“老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先有一桶水”。信息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一桶水已远远不够,需要具备源源不断的活水。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有完备的知识结构,熟练地获取知识、传授知识的技能,更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基础知识要广泛深厚,专业知识要扎实系统,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两方面的知识要全面准确,否则,就算不上素质过硬的教育工作者,也无从担负得起培养全面发展一代创新人才的重任。同时,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空前,“传道授业解惑”的好老师更要与时俱进,不断汲取新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回应现实挑战,勇于探索,勤于实践,追求卓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知识发展的前沿、时代发展的前沿。
教育工作者应做爱满天下的践行者。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师爱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的讲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教育工作者的仁爱是无私奉献的爱,心中时刻装着学生,唯独忘掉了自己,是用一生的清贫劳累、默默耕耘去诠释的爱,用“春蚕”和“红烛”的精神去彰显的爱,奉献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境界,是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爱的体现和升华;教育工作者的仁爱是尊重信任的爱,相信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那样尊重爱护学生;教育工作者的仁爱是宽容接纳的爱,以平等、宽容、忍耐的心去理解学生、对待学生,以多元的价值观评价学生,似阳光,似春雨,无处不在。这种爱更是一种大爱,体现着一种虔诚的教育信仰和伟大的教育情怀,燃烧自己,照亮每一个学生的未来。仁爱之心,是教育不可替代的推动力量,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毕生践行的信念和追求。
“己之不廉,何以育人”,只有勤廉从教,教育工作者才具备道德上的感召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拒绝家教,抵制红包。唯其如此,才能不被名利遮双眼。唯其如此,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身执教,持俭守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他的这种勤廉从教的作风,深刻地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学生在敬仰中,默默地产生着思想和行为的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陶行知的高尚情操,尤其值得我们当下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习。
最后,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自身做起,从教育系统中的党员领导干部做起,继续发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优良传统,净化教育这块纯净的圣土,共同维护教育工作者勤廉奉献的师德操守,为我们的民族撑起我们傲岸的脊梁!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也是我们一定能够做到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