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文资料 > 公文学习 >

学习三农心得体会范文优秀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46341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学习三农心得体会范文优秀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学习三农心得体会【第一篇】

从本质上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结构性问题,通过补短板、强底板,使我国发展能够持续健康、行稳致远、全面进步;就是要解决快速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使农业农村同步现代化,防止出现农业衰落、农村凋敝;就是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使中国梦成为每个人的梦。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这是重大战略安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科学理论,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

第一,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安徽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第二,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定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2015年在吉林调研时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

第三,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他在安徽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四,坚持立足国内保证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第五,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审议农村改革议题,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不管怎么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

第六,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审议农业绿色发展的文件时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

第七,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吉林调研时指出,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在贵州考察时指出,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调整完善。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国小农”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农情,要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第八,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全面、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意义深远,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理论指引和思想武器。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指导,实现乡村振兴新目标。

把握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方向道路

关于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党的十九大在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提出了实施这一战略的总要求,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三农”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宏观版,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回应了群众的期待。乡村振兴,落脚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一个新的重大提法,乡村振兴不仅农业要现代化,整个农村也要全面发展,不仅工农差别要缩小,城乡差别也要缩小,实现“四化同步”、工农互促、城乡共荣、一体化发展,实现乡村“五位一体”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关于乡村振兴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作了深刻系统阐述:推进乡村振兴,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这“七个之路”揭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和内在规律,指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路径和努力方向。

把握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了好的决策、好的蓝图,关键在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方面,我们有过去许多成功经验,需要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这又是一项全新工作,需要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为此要把握正确原则,采用科学方法,扎扎实实地抓落实。

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最重要的是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体现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上。党的领导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任务,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不是哪个部门单独就能干得了的,不加强党的领导,不发挥党管农村工作的优良传统肯定不行。只有各级党委政府真正把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五级书记齐抓共管,把乡村振兴摆到优先位置,才能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二是体现在“四个优先”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要做到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这些都要体现到制度机制上,体现到具体政策上。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句话20个字,“五位一体”,不仅是经济振兴,还要把农村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其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要从农业内外、城乡两头共同发力,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做大做强高效绿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乡村服务业、乡土特色产业、乡村信息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为乡村的全面振兴奠定物质基础。其二,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做到设施配套、服务高效,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保留住独特的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其三,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乡村振兴不能丢了乡土文化这个魂。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也可以说,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健康等事业发展,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其四,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治理机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让社会正气得到弘扬、违法行为受到惩治,使农村社会更加和谐、治理安定有序。其五,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推进乡村振兴,最根本是要让农民的钱袋子进一步鼓起来,日子过得更加富裕体面。要不断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使广大农民衣食住行无忧,生老病死无患。

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推进乡村振兴,是为了农民,也要依靠农民。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不动摇,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要考虑农民的利益。乡村是农民的立足之基、生活之本。要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亿万农民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要让农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今年是农村改革40年,这40年里我们搞家庭联产承包、搞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农民工进城、土地流转、“三权分置”等都是农民的创造。现在搞乡村振兴,各种投资主体都来了,但不能忘了农民是最重要的主体,要把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激发出来。乡村振兴干什么,怎么干,政府可以引导和支持,但不能代替农民决策,更不能违背农民意愿搞强迫命令。即使是办好事,也要让农民群众想得通。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特别是农民面临的重大机遇,但光靠农民自身的力量还不行,光靠农村自己的资源也不够,这就需要大量现代资源要素投入农业农村建设。要不断健全体制机制,打通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的渠道,关键是解决好“人、地、钱”三个问题。一是围绕解决好“人”的问题,培养和吸引各路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一手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手抓“招才引凤”,吸引城里人等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让农村成为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二是围绕解决好“地”的问题,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土地是农村的巨大财富。要创新土地收益分配机制,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实现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同地同权同价,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土地占补平衡、异地交易,盘活资源要素。但在这个问题上,底线一定要守住,城里人到农村买宅基地这个口子不能开,工商企业或个人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所这类事情不能搞。三是围绕解决好“钱”的问题,强化投入支持。乡村振兴要想真刀真枪地干,就得真金白银地投。公共财政要向“三农”倾斜,逐步解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欠账较多的问题,加快补齐扶贫领域短板。对于工商资本下乡,一方面,要鼓励欢迎,优化环境,引导服务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设立必要的“防火墙”,既防止跑马圈地,搞度假村、乡村别墅,又防止排挤农民,剥夺农民的机会和利益,老板下乡要带动老乡,不能代替老乡、富了老板、亏了老乡。

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中国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各地发展的基础不尽相同,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城乡有别,各美其美。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有历史的耐心,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二是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注重地域特色,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的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好村庄林草、溪流、山丘等特色风貌,实现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三是加强规划引领,实现有序推进。要坚持规划先行,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约束性、指导性,并且一张蓝图干到底。

学习三农心得体会【第二篇】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专题培训班,由中央组织部、农业和农村部组织的地级党政领导干部、省、市农业和农村部门负责人在克服北京疫情影响的复杂背景下举行。市农业和农村局长乐启文和来自全国各地的170多名学生一起在农业和农村部党校接受了为期一周的专项学习和培训。我们深深感受到,本次学习培训班的主题聚焦、内容丰富、讨论深入、收获颇丰。从高层次、广角度、多维度、系统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听取了中央农业办公室主任、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党委书记、部长唐仁健的开幕报告后,国家农村振兴局党委书记、局长刘焕新的指导报告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农村振兴的重要讲话精神。

福州是一个农业大城市。要在三农工作中开拓创新,走在全省前列。现与大家分享乐启文同志的学习收入,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农业建市理念,丰富内涵。

一是增强新时期三农政治意识和行动意识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业和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的巨大变化的高度,始终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既是政治责任,也是岗位要求。虽然笔者在县区从事三农领导工作13年,但有着深厚的三农情怀,在市农业农村局担任业务领导,无疑是一次新的赶考。以知识恐慌和能力恐慌的危机感,保持赶考的精神状态,加强学习,勤于思考,承担责任,取得好成绩。福州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城市。如何紧跟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业建设战略,实现从传统农业城市向现代农业城市的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必须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工作

的重要论述中汲营养、找答案、破难题,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增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二、丰富和拓宽了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思路举措

这次培训班授课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既有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主要领导权威授课、解疑释惑,又有央地对话、中央一号文件起草单位权威解读文件起草过程和政策出台依据,农业农村部各业务司局与学员面对面进行深度交流和互动。在培训课程安排上,既有各省市的经验介绍、现场点评,又有案例教学、强农论坛、专题讲座、学员议事堂、线上教学等多形式互动,大家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越议越精,越议越深,思路更加清晰,视野更加开阔,路径更加明了,相互之间学到了经验,交流了体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福建、宁夏介绍的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浙江、河南介绍的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浙江、湖北、四川介绍的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经验和做法,都是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和关键,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引发了学员的深度思考。大家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克服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白天听课,晚上研讨。学员在专题研讨和交流中,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思想火花不断碰撞,我们对“他山之玉”为什么行,经验和做法为什么好,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大家一致认为,如何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要求不折不扣落地落实,既是衡量每个领导干部践行“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的政治体检,也是检验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尺”和“试金石”。

三、明确了实现抚州“农业立市”战略的目标路径

通过学习,笔者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地位有了准确把握,对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的“两个重大论断”“两个主要判断”的内涵有了更深理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的历史性转移,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立足抚州市情的准确判断,审时度势,前瞻性、创造性地提出“农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在思想上、行动上对标对表,营造了全市重视、支持、发展农业农村工作的良好氛围,全市“三农”工作基础实、特色显、氛围好、后劲足,我们要抢抓机遇,不负时代,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不断开创新时代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一要坚定不移抓好粮食生产。要深刻理解“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战略考量,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这也是总书记时常牵挂的“三件大事”(粮食安全、不发生大规模返贫、耕地保护)之一,是在兹念兹的“国之大者”。要坚决守牢粮食安全的底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耕地是农业的“命根子”,要加大耕地保护的力度,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切实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推进全省农田水利高效协同发展试点市建设,真正使“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到实处。

二要坚定不移发展乡村产业。产业发展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产业作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就是空话,发展也难以持续。要深入实施农业“百亿产业、十亿企业”龙头引领工程,围绕粮食精深加工、生猪、蔬菜(含食用菌)、资溪肉类综合加工四大百亿产业,南丰蜜橘、广昌白莲、崇仁麻鸡、南丰龟鳖、资溪食品、乐安竹笋六大重点产业做强做优做大,彰显抚州地域特有的优势和品牌竞争力。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培育壮大一批有实力、爱农业、有情怀、联农带农的农业龙头企业,引领抚州农业农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要按照“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展农业产业招商、产业链招商,推动一产向二三产延伸,加速农产品工业化进程,实现农业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要充分发挥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独特优势,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依托我市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禀赋,做足“农业+”“生态+”“产业+”“数字+”的文章,不断丰富拓展乡村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抚州农业向绿色化、数字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要认真学习借鉴山东潍坊、寿光等地发展现代农业经验,积极发展设施蔬菜、蓝莓等新兴产业,使之成为我市农业新的增长点,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要积极创新冬闲田利用工作,超前谋划,落实好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品种选择、产品销售等环节,力争今年冬闲田利用率达50%以上,率先打造出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抚州经验”。要积极破解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土地制约、资金资源、融资保险、人才短缺等方面的困惑和难题,不断拓展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金融支持、人才支持。

三要坚定不移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要依托我市丰富的种质资源,推进宜黄、南城两个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建设,力争用两年时间,全市水稻制种面积达到20万亩。加快东乡野生稻、资溪白羽肉鸡、南丰龟鳖、崇仁麻鸡、乐安花猪、东乡花猪、赣东黑猪等地域种质资源保护和繁育,为打造“种业强省”贡献抚州力量。

四要坚定不移推进乡村建设。要认真贯彻中办、国办最近下发的《乡村建设行动方案》,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经验做法,按照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统筹抓好农村厕所整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并建立长效机制。乡村建设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要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五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改革是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要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三十年试点,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推动农村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实现农业立市战略目标,推进抚州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学习三农心得体会【第三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河北是京畿要地,也是农业大省。习近平总书记早在正定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成为总书记“三农”思想形成的实践源头。我们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奋力谱写新时代燕赵乡村振兴新章。

一、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为抓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河北农业大而不强,根子在结构上,出路在供给侧,必须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努力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一是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适应消费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进一步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和区域布局,扩大绿色优质高效农产品供给能力。建立健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加快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的标准化生产,力争到2020年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70%。二是着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瞄准京津两大市场,积极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重点打造100个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打造环京津1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一条龙管理,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三是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倍增计划,重点打造一批行业领军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各产业链的增值收益。深入挖掘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加快发展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养生养老、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二、以实施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为抓手,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契机,加快补齐贫困地区这个短板。一是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就业扶贫,因地制宜培育2000个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实行保障性扶贫,把底兜牢兜好。二是聚焦10个深度贫困县和206个深度贫困村,加大资源整合和政策倾斜力度,实施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工程,落实“五包一”“三包一”制度,集中优势兵力攻克坚中之坚、贫中之贫,积极有效实施移民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是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既要说清楚有多少人脱了贫,又要说清楚怎么脱的贫。集中开展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格督查考核问责,使脱贫成效真正经得起检验。

三、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为抓手,着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既关系社会文明程度,又关系群众幸福指数。推动乡村振兴,必须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统一。一是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等重点任务,梯次推动乡村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改善,下大力解决一些农村脏乱差的问题。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广卫生厕所的大众化、普及化。二是提高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科学制定“五级两规一导则”,统筹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对具备条件的村庄,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对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庄,统筹兼顾保护和发展;对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村庄,加大力度实施生态移民搬迁。三是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重点抓好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燕山绿化等生态建设工程,在沿路、沿河、沿城和村旁、镇旁成片造林,着力打造绿色燕赵。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让农民在造林绿化中增收受益,实现造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四是实施生态环境修复保护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巩固拓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果,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突出白洋淀、衡水湖湿地治理保护,加强坑塘河渠专项整治,强化露天矿山综合整治,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抓好秸秆焚烧治理和综合利用。深入推进冬季清洁取暖,积极稳妥推行煤改气、煤改电,促进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四、以实施加强乡村社会治理三年行动为抓手,促进农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创新乡村治理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兴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潮,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西柏坡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塞罕坝精神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全面开展文明村镇创建行动,完善村规民约,健全红白理事会,培育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二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沉,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完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开展代办服务。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让农民议事决事管事。三是建设平安乡村。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抓好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村匪村霸、宗族恶势力及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乡村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建设,采取领导干部包联的办法,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信访问题,着力削减存量,坚决遏制增量,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坚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障。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原则,严格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五级书记齐抓乡村振兴,做到干部配备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优先安排。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认真搞好村“两委”换届工作,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以党的坚强领导推动乡村振兴,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创新时代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

学习三农心得体会【第四篇】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三农”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进新时代“三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总书记重点强调了要走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2005年8月15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余村调研时提出:“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便是如何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发展经济相互关系的著名的“两山理论”。“两山理论”为休闲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指明方向。“美丽中国”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2年11月8日,他再次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浓浓的情意。乡村振兴,乡村旅游龙马潭一直在路上,但始终没有做出特色,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追赶,一直在探索。直到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论述,才明白中国要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才明白乡村振兴才是发展之路,只有乡村振兴了脱贫攻坚战才真正打赢……龙马潭的乡村振兴,我们该如何去做?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中我们首先打造好美丽乡村,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讲好属于自己独有的故事。

一是因地制宜,精准定位。乡村振兴,因地制宜,规划先行。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要有长远规划,稳步推进。要对照国家要求,结合实际,高标准长远规划龙马潭振兴具体行动规划,同时按照全区乡镇功能布局科学规划,形成我区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发展格局。龙马潭乡村振兴应该设计一个地标建筑,这个地标建筑要与弘扬龙马精神很好契合,什么是龙马精神,龙马精神的传说故事应放在哪一个乡镇去讲,类似这样大的全盘性的规划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全区一致,追求大同小不同,既要大方向一致又要保留各自特色。另外还要讲因地制宜,就是要根据“地”的不同情况来进行产业和品种选择,是山养乡村或是水养乡村还是林养乡村还是景养、气养、文养、神养等等,必须在一开始就定位好。从事“三农”工作的同志,一定要牢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首先想想有没有因地制宜。龙马潭虽然地形不复杂、气候不多样但资源各异,要努力做到因地制宜、分门别类、逐一把脉。

二是组织保障,人才引领。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一流的人才引领,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要配强基层干部队伍,依托基层党组织力量,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吸引大学生、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党员干部到村任职,村镇党员先锋要带头深入乡村振兴工作。栽好梧桐树,方可凤凰来。必须研究和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政策,创新用人机制,把农村能人、贤人请回去、引进来、留下来,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保障。要解决好基层干部工资、医保、社保等经济待遇,着力提高政治待遇,激发他们立足基层、干事创业的热情,真正把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想尽千方百计吸引更多商人来乡村投资,提升良好的营商环境。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三是产业融合,推动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要坚定不移做强农业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以工补农,以工强农,以城富农。鼓励农村办企业,企业加农户,或是搞合作社集体经济,以工业反辅农业,带动农村发展,让农民的劳动成果变成经济效益。打造特色小镇,以特色城镇化带动农村经济,加大“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建设,以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做好清产核资、人员界定的基础上,对所有村组进行资产评估,全部成立新型股份制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发展集生态观光、党史教育、休闲采摘、餐饮服务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形成多元化产业格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提质增效,建美丽魅力乡村,更好地实现农业增产、农村增值、农民增收,打破农村与城市间的壁垒,切实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9 546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