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发声亮剑(优推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发声亮剑(优推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发声亮剑【第一篇】
我的父母亲都是在党的关心关怀之下,从农牧民家庭成长起来的医务工作者。我从小接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骨科医生。在党的培养下,我逐步成长为一名党员干部,现在还在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如果没有党中央对新疆各项事业发展的关怀和对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关爱,我们怎么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强调新疆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来谋划和推进;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争取人心、筑牢长治久安的根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疆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奋斗,各项事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不断发展前进的新疆,却是“三股势力”最不愿意看到的。“三股势力”歪曲篡改新疆历史,传播宗教极端思想,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暴恐案件;“两面人”和“三股势力”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用各种方法毒害群众的思想,妄图达到分裂祖国的罪恶目的。自治区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打出一整套“组合拳”,反恐维稳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新疆的反分裂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要坚决克服麻痹厌战情绪,誓做反分裂斗争的坚强战士。
我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正确的政治立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打击“三股势力”“两面人”、维护新疆稳定和推动新疆发展中担起责任、贡献力量。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敢于发声、勇于亮剑,关键时刻站出来、顶上去,把持续发声亮剑作为肃清宗教极端思想和“双泛”思想流毒、打击“三股势力”、揭批“两面人”的重要武器,以马克思主义“五观”和正确的新疆“四史”引导群众擦亮眼睛、明辨是非,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铲除“三股势力”“两面人”生存土壤。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要用科学事实教育引导群众解放思想,崇尚科学,摆脱宗教极端思想的束缚,努力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发声亮剑【第二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切实“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很大程度上源自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与交往实践中积淀而成的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所广泛认可并实践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赖以生存和稳定发展的关键力量基础,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在切实做好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工作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生长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进步的历程中,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性格特质和意志本色,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存延续、凝聚整合和繁荣发展而言,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生活归属、心灵栖息和全面发展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是百年变局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定力所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我们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锲而不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要有足够的民族精神气节,这股精气神能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自律且自信的坚定意志、矢志不渝且无可撼动的坚韧气质、不畏艰难且勇于挑战的坚毅品质,从而在各种处境尤其是面临挑战或逆境时,能够众志成城,坚守住独立自主的原则立场和道路方向,不屈不挠、从容不迫、镇定自若。
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共同体向前发展的动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精神是行为的重要驱动,也是行为体持续前进的内在动力。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一种具有自觉性、召唤性和能动性的内在力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具有持久的激励和鼓舞作用,可以充分地调动起全体成员的积极性,进而产生奋发有为、自强拼搏的不竭动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目标方向的引力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要向前发展,还要朝着好的方向前进发展。这种好在最基础的意义上,就是要明晰正确的目标方向和积极的价值导向。否则,没有正确方向的指引,没有主流价值的牵引,精神的定力难以明确、精神的动力难以长存,中华民族共同体会丧失进步的空间和能力。中华民族精神所蕴含的共同理想信念和充沛的道德价值规范,有助于人民提升精神境界、增强相互信任和理解,在为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风尚和发展方向提供规范性指导的基础上,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健康发展和进步繁荣提供持续的信念支撑和有效的价值统领,推动中华民族成为充满自觉性、坚定性、凝聚力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精神是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永葆青春的活力所在。任何民族共同体要想在激烈的变局中立于不败之地,都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中华文明数千年来历经各种艰难险阻而持续发展,近现代历经民族发展的诸多挫折而繁荣昌盛,是各族人民务实探索、自强不息、共同奋斗的结果,所彰显出来的正是各族人民积极进取、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活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的根本原因所在。我们要探索、挖掘、继承并弘扬各族人民实践总结的各种精神内容和由此汇聚而成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持续注入生命力和创造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团结一心的合力所在。无论是定力、动力,还是引力、活力,最终都可以归结为民族精神具有的合力或凝聚力价值上。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精神一方面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员提供向心的情感归属,为各族人民的心灵栖息提供居所,形成引力,增强定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间关系提供紧密联结的情感纽带,将各族人民凝聚起来,激发活力,获得动力,在此基础上,以团结一心、同心同德的方式形成更为强大的合力和智慧。由此而强大起来的中华民族精神,既可以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又可以推进内部的繁荣发展,是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凝聚、发展与复兴的重要力量源泉。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知行合一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切实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关键工作。
以先进的思想理论引导民族复兴,坚定民族精神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思想,为坚定民族精神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行动指南。
以党的坚强领导维系民族团结,凝聚民族精神共识。一个民族的思想需要凝聚共识,否则就容易涣散和瓦解。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过程中,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不仅能够依托广泛的组织形态吸纳各领域、各地域、各行业、各阶层最优秀的成员,更能够汇聚中华民族共同体中最广泛的利益需要和情感存在。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要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切实增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以厚重的历史文化唤醒民族记忆,构筑民族精神家园。中华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也是这一精神的重要内容构成。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历史实践总结和思想文化创造与传承的民族,各地域的代代先民为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精髓。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要深深地扎根于厚重的中华历史文化,将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丰富历史文化内容、共同团结奋斗的经历,内化为整个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和集体记忆,最终形成可靠的精神寄托与心理归宿。
以人民为中心广泛汇集民族智慧,充实民族精神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伟大的民族精神源自伟大实践的人民,集中各族人民群众在广泛实践中取得的丰富智慧,是充实并切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路径。拥有更广泛群众精神基础的民族精神内容,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自觉践行,进而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更加坚定稳固。
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推进民族教育,推动民族精神进步。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要在家庭、学校、社区、新闻媒介等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借助教育的力量滋养并推动民族精神的进步,建设与时俱进、充满动力和活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中华民族精神正是这一精神财富的核心内容构成,也是人民信仰、民族希望、国家力量的关键内容所在。其在历史文化、道德理想、情感尊严、思维习性和时代体验中表现出来的价值体系和意义,持续不断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定力、动力、引力、活力以及合力。在此基础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员才能具备更加坚实的思想基础,对归属的共同体怀有明确的认知、强烈的信心以及捍卫的意愿,中华民族共同体也才能更充实、存希望、有力量,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奋斗前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发声亮剑【第三篇】
团结就是力量,五十六个民族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还记得,上学以后,我学会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中国人”慢慢又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强大”。
从小,我就为我能生活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而自豪骄傲,因为我知道,这片土地,汇聚的56份热情;这片土地,汇聚的是56种希望;这片土地,汇聚的是56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我知道,我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是一个各族儿女都团结一心,共同推动社会繁荣的发展大国。
人多又怎么样呢?我们中国是一个最团结的国家,十三亿人口,手牵着手,心连着心,与祖国共同迈向繁荣,人民强了,团结了,还怕国家不强,不团结吗?
有句话说得好“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自古以来,钓鱼山本来就是属于中国的`领土,一个小小的日本,想买我们的领土,不买就抢,全国与世界的人民,我相信,现在都看得清日本是一个怎样无耻、霸道的、小到用一百个日本,才低得中国的领土。
在这一点上,足够证明中国人民的团结,比团结,比人力我们样样赢你,小小的日本,你不要嚣张,最后的胜利是要靠民心所向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发声亮剑【第四篇】
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进步、增进少数民族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日报》作为自治区党委机关报、意识形态和宣传舆论主阵地,坚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新闻传播全过程、贯穿采编工作各环节,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提高政治站位,守好宣传思想主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一直以来,内蒙古各族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绘就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贯穿内蒙古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前途和命运始终同伟大祖国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内蒙古所有工作都应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作为党的“喉舌”和“耳目”,做的是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工作,更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中心排兵布阵、紧跟大局亮剑发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好的思想宣传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铸魂育人之“盐”融入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方面面,努力做到化于无形、融于细微,既“润物细无声”,又“细品有回味”,我们就能筑牢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共同呵护好“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坚持正确导向,打好新闻舆论“主动仗”
新闻宣传工作是民族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党报的权威和影响力,通过重点更加突出、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的新闻报道,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坚定不移、坚决有力地做好相关工作。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统筹报纸和全媒体力量,充分利用理论评论、专家解析、发声亮剑、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深入浅出地把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讲清楚,把对群众的利益安排讲明白,推动形成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浓厚氛围。
旗帜鲜明发声,形式多样解惑。党媒姓党,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既要主动发声,形式多样把深道理讲浅、把大本子讲薄、把大道理讲明白,做好宣传阐释和舆论引导工作;更要擦亮眼睛、头脑清醒、高度警惕,勇于举旗帜、打头阵、当先锋,勇于同各种破坏祖国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坚决斗争,切实为我区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扎实履职尽责,增强宣传实效。积极主动作为,忠实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围绕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目标任务,增强主动性、提高针对性、注重实效性,聚焦靶心,精准发力,让新闻宣传工作有形、有感、有效,让广大群众澄清模糊认识,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强化守正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不日新者必日退”。当前,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信息数据化的不断发展,加速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加速推动了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融合转型。在此大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深入具体做好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宣传引导工作,亟需我们因时而进、守正创新,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要加强传播手段创新,主动适应媒体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过去凭着“一招鲜、吃遍天”,现在可能“一招鲜、管几天”。搭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做大做强主流舆论,需要我们强化专业能力、专业本领,争做全媒体应用的“行家里手”,通过技术的加持及时解疑释惑,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要加强话语方式创新,提升全媒体时代宣传报道话语建构能力,突破老思路、走好融合路,让新闻宣传工作更有味道、更有温度、更有力量。所以我们不仅要有一副宽肩膀,还要有一身真本事,持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以更高的素质、更好的把式、更硬的功夫,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大好局面做出应有贡献。